阿含典籍·阿含研究·巴利文经论及英译·增支部三集65经

增支部三集65经

Anguttara Nikaya III.65

Kalama Sutta

To the Kalamas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Translator's Note: Although this discourse is often cited as the Buddha's carte blanche for following one's own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it actually says something much more rigorous than that. Traditions are not to be followed simply because they are traditions. Reports (such as historical accounts or news) are not to be followed simply because the source seems reliable. One's own preferences are not to be followed simply because they seem logical or resonate with one's feelings. Instead, any view or belief must be tested by the results it yields when put into practice; and -- to guard against the possibility of any bias or limitations in one's understanding of those results -- they must further be checked against the experience of people who are wise. The ability to question and test one's beliefs in an appropriate way is called appropriate attention.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chose wise people as mentors is called having admirable friends. According to Iti 16-17, these are, respectively,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or attaining the goal of the practice. For further thoughts on how to test a belief in practice, see MN 61, MN 95, AN VII.80, and AN VIII.53. For thoughts on how to judge whether another person is wise, see MN 110, AN IV.192, and AN VIII.54.

I have heard that on one occasion the Blessed One, on a wandering tour among the Kosalans with a large community of monks, arrived at Kesaputta, a town of the Kalamas. The Kalamas of Kesaputta heard it said, "Gotama the contemplative -- the son of the Sakyans, having gone forth from the Sakyan clan -- has arrived at Kesaputta. And of that Master Gotama this fine reputation has spread: 'He is indeed a Blessed One, worthy, & rightly self-awakened, consummate in knowledge & conduct, well-gone, a knower of the cosmos, an unexcelled trainer of those persons ready to be tamed, teacher of human & divine beings, awakened, blessed. He has made known -- having realized it through direct knowledge -- this world with its devas, maras, & brahmas, its generations with their contemplatives & priests, their rulers & common people; has explained the Dhamma admirable in the beginning, admirable in the middle, admirable in the end; has expounded the holy life both in its particulars & in its essence, entirely perfect, surpassingly pure. It is good to see such a worthy one.'"

So the Kalamas of Kesaputta went to the Blessed One. On arrival, some of them bowed down to him and sat to one side. Some of them exchanged courteous greetings with him and, after an exchange of friendly greetings & courtesies, sat to one side. Some of them sat to one side having saluted him with their hands palm-to-palm over their hearts. Some of them sat to one side having announced their name & clan. Some of them sat to one side in silence.

As they sat there, the Kalamas of Kesaputta said to the Blessed One, "Lord, there are some priests & contemplatives who come to Kesaputta. They expound & glorify their own doctrines, but as for the doctrines of others, they deprecate them, revile them, show contempt for them, & disparage them. And then other priests & contemplatives come to Kesaputta. They expound & glorify their own doctrines, but as for the doctrines of others, they deprecate them, revile them, show contempt for them, & disparage them. They leave us absolutely uncertain & in doubt: Which of these venerable priests & contemplatives are speaking the truth, and which ones are lying?"

"Of course you are uncertain, Kalamas. Of course you are in doubt. When there are reasons for doubt, uncertainty is born. So in this case, Kalamas, don't go by reports, by legends, by traditions, by scripture, by logical conjecture, by inference, by analogies, by agreement through pondering views, by probability, or by the thought, 'This contemplative is our teacher.' When you know for yourselves that, 'These qualities are unskillful; these qualities are blameworthy; these qualities are criticized by the wise; these qualities,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lead to harm & to suffering' -- then you should abandon them.

"What do you think, Kalamas? When greed arises in a person, does it arise for welfare or for harm?"

"For harm, lord."

"And this greedy person, overcome by greed, his mind possessed by greed, kills living beings, takes what is not given, goes after another person's wife, tells lies, and induces others to do likewise, all of which is for long-term harm & suffering."

"Yes, lord."

"Now, what do you think, Kalamas? When aversion arises in a person, does it arise for welfare or for harm?"

"For harm, lord."

"And this aversive person, overcome by aversion, his mind possessed by aversion, kills living beings, takes what is not given, goes after another person's wife, tells lies, and induces others to do likewise, all of which is for long-term harm & suffering."

"Yes, lord."

"Now, what do you think, Kalamas? When delusion arises in a person, does it arise for welfare or for harm?"

"For harm, lord."

"And this deluded person, overcome by delusion, his mind possessed by delusion, kills living beings, takes what is not given, goes after another person's wife, tells lies, and induces others to do likewise, all of which is for long-term harm & suffering."

"Yes, lord."

"So what do you think, Kalamas: Are these qualities skillful or unskillful?"

"Unskillful, lord."

"Blameworthy or blameless?"

"Blameworthy, lord."

"Criticized by the wise or praised by the wise?"

"Criticized by the wise, lord."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do they lead to harm & to suffering, or not?"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they lead to harm & to suffering. That is how it appears to us."

"So, as I said, Kalamas: 'Don't go by reports, by legends, by traditions, by scripture, by logical conjecture, by inference, by analogies, by agreement through pondering views, by probability, or by the thought, "This contemplative is our teacher." When you know for yourselves that, "These qualities are unskillful; these qualities are blameworthy; these qualities are criticized by the wise; these qualities,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lead to harm & to suffering" -- then you should abandon them.' Thus was it said. And in reference to this was it said.

"Now, Kalamas, don't go by reports, by legends, by traditions, by scripture, by logical conjecture, by inference, by analogies, by agreement through pondering views, by probability, or by the thought, 'This contemplative is our teacher.' When you know for yourselves that, 'These qualities are skillful; these qualities are blameless; these qualities are praised by the wise; these qualities,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lead to welfare & to happiness' -- then you should enter & remain in them.

"What do you think, Kalamas? When lack of greed arises in a person, does it arise for welfare or for harm?"

"For welfare, lord."

"And this ungreedy person, not overcome by greed, his mind not possessed by greed, doesn't kill living beings, take what is not given, go after another person's wife, tell lies, or induce others to do likewise, all of which is for long-term welfare & happiness."

"Yes, lord."

"What do you think, Kalamas? When lack of aversion arises in a person, does it arise for welfare or for harm?"

"For welfare, lord."

"And this unaversive person, not overcome by aversion, his mind not possessed by aversion, doesn't kill living beings, take what is not given, go after another person's wife, tell lies, or induce others to do likewise, all of which is for long-term welfare & happiness."

"Yes, lord."

"What do you think, Kalamas? When lack of delusion arises in a person, does it arise for welfare or for harm?"

"For welfare, lord."

"And this undeluded person, not overcome by delusion, his mind not possessed by delusion, doesn't kill living beings, take what is not given, go after another person's wife, tell lies, or induce others to do likewise, all of which is for long-term welfare & happiness."

"Yes, lord."

"So what do you think, Kalamas: Are these qualities skillful or unskillful?"

"Skillful, lord."

"Blameworthy or blameless?"

"Blameless, lord."

"Criticized by the wise or praised by the wise?"

"Praised by the wise, lord."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do they lead to welfare & to happiness, or not?"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they lead to welfare & to happiness. That is how it appears to us."

"So, as I said, Kalamas: 'Don't go by reports, by legends, by traditions, by scripture, by logical conjecture, by inference, by analogies, by agreement through pondering views, by probability, or by the thought, "This contemplative is our teacher." When you know for yourselves that, "These qualities are skillful; these qualities are blameless; these qualities are praised by the wise; these qualities,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lead to welfare & to happiness" -- then you should enter & remain in them.' Thus was it said. And in reference to this was it said.

"Now, Kalamas, one who is a disciple of the noble ones -- thus devoid of greed, devoid of ill will, undeluded, alert, & resolute -- keeps pervading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east] -- as well as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third, & the fourth -- with an awareness imbued with good will. Thus he keeps pervading above, below, & all around, everywhere & in every respect the all-encompassing cosmos with an awareness imbued with good will: abundant, expansive, immeasurable, free from hostility, free from ill will.

"He keeps pervading the first direction -- as well as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third, & the fourth -- with an awareness imbued with compassion. Thus he keeps pervading above, below, & all around, everywhere & in every respect the all-encompassing cosmos with an awareness imbued with compassion: abundant, expansive, immeasurable, free from hostility, free from ill will.

"He keeps pervading the first direction -- as well as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third, & the fourth -- with an awareness imbued with appreciation. Thus he keeps pervading above, below, & all around, everywhere & in every respect the all-encompassing cosmos with an awareness imbued with appreciation: abundant, expansive, immeasurable, free from hostility, free from ill will.

"He keeps pervading the first direction -- as well as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third, & the fourth -- with an awareness imbued with equanimity. Thus he keeps pervading above, below, & all around, everywhere & in every respect the all-encompassing cosmos with an awareness imbued with equanimity: abundant, expansive, immeasurable, free from hostility, free from ill will.

"Now, Kalamas, one who is a disciple of the noble ones -- his mind thus free from hostility, free from ill will, undefiled, & pure -- acquires four assurances in the here-&-now:

"'If there is a world after death, if there is the fruit of actions rightly & wrongly done, then this is the basis by which, with the break-up of the body, after death, I will reappear in a good destination, the heavenly world.' This is the first assurance he acquires.

"'But if there is no world after death, if there is no fruit of actions rightly & wrongly done, then here in the present life I look after myself with ease -- free from hostility, free from ill will, free from trouble.' This is the second assurance he acquires.

"'If evil is done through acting, still I have willed no evil for anyone. Having done no evil action, from where will suffering touch me?' This is the third assurance he acquires.

"'But if no evil is done through acting, then I can assume myself pure in both respects.' This is the fourth assurance he acquires.

"One who is a disciple of the noble ones -- his mind thus free from hostility, free from ill will, undefiled, & pure -- acquires these four assurances in the here-&-now."

"So it is, Blessed One. So it is, O One Well-gone. One who is a disciple of the noble ones -- his mind thus free from hostility, free from ill will.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因缘篇·因缘相应

因缘相应

第一 佛陀品
[一] 第一 法说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言诸比丘:“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答世尊曰:“大德!”世尊乃如是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缘起。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当宣说。”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如是宣说:“诸比丘!缘起者何耶?诸比丘!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诸比丘!此谓生起。

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有行灭。由行灭,有识灭。由识灭,有名色灭。由名 色灭,有六处灭。由六处灭,有触灭。由触灭,有受灭。由受灭,有爱灭。由爱灭,有取灭。由取灭,有有灭。由有灭,有生灭。由生灭,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等灭。如是全苦蕴之灭。”

世尊说此已,彼诸比丘而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
[二] 第二 分别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宣说曰:]“诸比丘!我为汝等分别说缘起,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则宣说。”彼等诸比丘答曰:大德!唯然。”

世尊以此宣说曰:“诸比丘!何为缘起?诸比丘!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以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老与死,诸比丘!以此谓之老死。

诸比丘!何为生?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丘!以此谓之生。

诸比丘!何为有?诸比丘!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诸比丘!以此谓之有。

诸比丘!何为取?诸比丘!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丘!以此谓之取。

诸比丘!何为爱?诸比丘!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丘!以此谓之爱。

诸比丘!何为受?诸比丘!此等有六受身: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丘!以此谓之
受。

诸比丘!何为触?诸比丘!有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触。
十一
诸比丘!何为六处?[诸比丘!此等有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丘!以此谓之六处。
十二
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
十三
诸比丘!何为识?诸比丘!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识。
十四
诸比丘!何为行?诸比丘!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行。
十五
诸比丘!何为无明?诸比丘!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丘!以此谓之无明。
十六
诸比丘!如是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全苦蕴之集。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故行灭。因行灭,故识灭……。如是全苦蕴之灭。”
[三] 第三 道迹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以此宣说:]“诸比丘![我]为汝等,说3邪道迹与正道迹。[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则宣说。”彼等诸比丘答世尊曰:“大德!唯然。”世尊以此宣说:

“诸比丘!所谓邪道迹者何耶?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斯是全苦蕴之集。诸比丘!以此谓邪道迹。

诸比丘!所谓正道迹者何耶?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故行灭,因行灭故识灭……如斯是全苦蕴之灭。诸比丘!以此谓正道迹。”
[四] 第四 毗婆尸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以此宣说:]“诸比丘!毗婆尸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正觉之前,尚未成正觉,为菩萨时,于正念而思念:“此世间实陷于苦;生、老、衰、殁、再生,然又不知出离此苦,不知老死之[出离]。何时能知此苦之[出离],老死之出离耶?”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何故有老死?缘何有老死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生故有老死,缘生故有老死。”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何故有生?缘何有生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有故有生,缘有而有生。”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而有有?缘何而有有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取故而有有,缘取而有有。”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有取?缘何而有取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维与慧生知解:“有爱故而有取,缘爱而有取。”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有爱?缘何而有爱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受故而有爱,缘受而有爱。”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有受?缘何而有受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触故而有受,缘触而有受。”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有触?缘何而有触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六处故有触,缘六处而有触。”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有六处?缘何而有六处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名色故有六处,缘名色而有
六处。”
十一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有名色?缘何而有名色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识故有名色,缘识而有名色。”
十二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有识?缘何而有识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行故有识,缘行而有识。”
十三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有何故有行?缘何而有行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无明故有行、缘无明而有行。”
十四
如是,缘无明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
十五
诸比丘!“是集、是集,”于是毗婆尸菩萨闻前所未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生。
十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老死?何灭而老死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生故无老死,生灭乃老死灭。”
十七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生?何灭乃生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有故无生、有灭乃生灭。”
十八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有?何灭乃有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取故无有,取灭乃有灭。”
十九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取?何灭乃取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爱故无取,受灭乃取灭。”
二十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爱?何灭乃爱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受故无爱,受灭乃爱灭。”
二一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受?何灭乃受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触故无受,触灭乃受灭。”
二二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触?何灭乃触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六处故无触,六处灭乃触灭。”
二三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六处?何灭乃六处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名色故无六处,名色灭乃六处灭。”
二四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名色?何灭乃名色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识故无名色,识灭乃名色灭。”
二五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识?何灭乃识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行故无识,行灭乃识灭。”
二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生是思念:“无何故无行?何灭乃行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无明故无行,无明灭乃行灭。”
二七
如是,此无明灭乃行灭,行灭乃识灭……如是此全苦蕴灭。
二八
诸比丘!“是灭也、是灭也,”于是毗婆尸菩萨闻前所未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生。”七佛之昭说,亦复如是。
[五] 第五 尸弃
诸比丘!尸弃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正觉前,未成正觉,为菩萨时],……
[六]第六毗舍浮
诸比丘!毗舍浮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正觉前,未成正觉,为菩萨时],……
[七]第七拘留孙
诸比丘!拘留孙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正觉前,未成正觉,为菩萨时],……
[八]第八拘那舍
诸比丘!拘那舍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正觉前,未成正觉,为菩萨时],……
[九]第九迦叶
诸比丘!迦叶世尊、应共、正等觉者[正觉前,未成正觉,为菩萨时],……
[十]第十大释迦牟尼瞿昙
一~二
诸比丘!我于正觉前,末成正觉,为菩萨时,正念以生是思念:“此世间实陷于苦:生、老、衰、殁、再生,然又不知此苦之出离,不知老死之[出离]。何时能知此苦之出离、老死之出离耶?”

诸比丘!尔时,我生是思念:“何有故有老死?缘何而有老死耶?”。诸比丘!尔时,我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生故有老死,缘生而有老死。”
四~十三
诸比丘!尔时,我生是念:“何有故有生?有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缘何而有行耶?”诸比丘!尔时,我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有无明故有行,缘无明乃有行。”
十四
如是,缘此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
十五
诸比丘!“是集、是集”,我闻前所未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生。

十六
诸比丘!尔时,我生是思念:“无何故无老死,何灭乃老死灭耶?”诸比丘!尔时,我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生故无老死,生灭乃老死灭。”
十七~二六
诸比丘!尔时,我作如是思念:“无何故无生,无有、取、爱、受、 触、六处、名色、识、行,何灭乃行灭耶?”诸比丘!尔时,我以正思惟与慧生知解:“无无明故无行,无明灭乃行灭。”
二七
如是,此无明灭乃行灭,行灭乃识灭……如是此是全苦蕴灭。
二八
诸比丘!“是灭也、是灭,”于是毗婆尸菩萨未闻前所未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生。”
于此颂曰:
法说及分别 道迹毗婆尸
尸弃毗舍浮 拘留孙那含
迦叶大释迦 牟尼尊瞿昙
第十 沙门婆罗门(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三
尔时,世尊宣曰:“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不知老死、不知老死之集、不知老死之灭、不知趣老死灭之道迹,彼等实不知住于超脱老死之处。
四~十二
不知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
十三
不知行、不知行之集、不知行之灭、不知趣行灭之道迹,彼等实不知住于超越老死之处。
十四
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者,则知住于超越老死之处。
十五~二三
知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
二四
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处。”
此颂曰:
二之十力缘  异学与浮弥
及优波摩那  缘与比丘二
沙门婆罗门

第四 伽拉罗刹利品
第一 生者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世尊说已,即从座起,入室。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曰:此乃波罗延那(经)阿逸多之所问中言:
对法追究者
有学及凡夫
问此等威仪
请友以说示
舍利弗!以此略说之事,应依广说解明其义。如是说时,尊者舍利弗默然。
三
世尊再向尊者舍利弗说……尊者舍利弗,再默然。
四
世尊三度向尊者舍利弗曰:“舍利弗、波罗延那(经)阿逸多之所问中言:
对法追究者
有学及凡夫
问此等威仪
请友以说示
友!舍利弗!以此所略说之事,应依广说,解明其义。”尊者舍利弗三度默然。
五
“舍利弗!视此为不生者耶?舍利弗!视此为生者耶?”
六
“大德!以正慧如实见之“此乃生者,”以正慧如实见之“此乃生者,”生者以行厌离、离贪、灭。”“以正慧如实见之,彼乃食生耶?以正慧见之。”“彼乃食生。则行食生之厌离、离贪、灭。”“因彼食灭,生者乃灭法,如实依正慧见之耶?因彼之食灭,生者乃灭法,如实依正慧见,则行灭法之厌离、离贪、灭。大德!是如是学。”
七
“大德!究法者为何耶?大德!此生者以如实正慧见。此乃生者依如实正慧见生者有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依如实智慧见,彼食乃生。依如实智慧见之,彼食乃生者,则有食生之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彼依如实正慧见之食之灭,生者是灭法,依如实正慧见彼食之灭,生者乃灭法者。则有灭法之厌离、离贪、 灭、无取着、解脱。大德!如是为法之追究者。
八
大德!如是波罗延那(经)阿逸多之所问中曰:
对法追究者
有学及凡夫
问此等威仪
请友以说示
大德!我以此所略说,依如是广说,以知是义。”
九
“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依如实正慧见之此为生者、依如实正慧见,此为生者,生者则行厌离、离贪、灭。依如实正慧见,彼食生。依如实正慧见,彼食生者,则行食生厌离、离贪、灭。依如实正慧见,由食之灭,生者是灭法。依如实正慧见,依彼食灭、生者乃灭法者。则行灭法厌离、离贪、灭。舍利弗!是如是学。
十
舍利弗!究法者何耶?舍利弗!依如实智慧见之,此乃生者。依如实正慧见,此乃生者,生者则有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依如实正慧见之,彼为食生。依如实正慧见之,彼为食生者,则有食生之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如实依正慧见之,依彼食之灭,生者乃灭法。依如实正慧见之,依彼之食灭, 生者乃灭法者,则有灭法之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舍利弗!如是乃究法者。
十一
舍利弗!如是为波罗延那(经)阿逸多之所问中言:
法之追究者
有学及凡夫
问此等威仪
请友以说示
舍利弗!以此略说,依如是广说,是义即可明。”
第二 伽拉罗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伽拉罗刹利比丘,走近尊者舍利弗。近已,与尊者舍利弗俱相致问、交谈问候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伽拉罗刹利比丘,向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友!舍利弗!牟犁破群那比丘已舍戒还U矣。”“我想,彼尊者乃于此法与律中,是不得安慰。”
四
“然,尊者舍利弗于此法与律中得安慰否?”“友!我于此法与律中,是无惑。”
五
“友!于当来之事,又云何耶?”
“友、我于当来之事,是无疑者。”
六
尔时,伽拉罗刹利比丘则从座起,来诣世尊座之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七
坐于一面之伽拉罗刹利比丘,向世尊作如是言:“大德!尊者舍利弗自说:“得智,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再有生。””
八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曰:“来,比丘!汝以我语告舍利弗:“友!舍利弗!师唤汝。””
九
“大德!唯然!”彼比丘奉答世尊,诣尊者舍利弗之处。诣已,向舍利弗曰:“友!舍利弗!师唤汝。”
十
“友!唯然!”尊者舍利弗答彼比丘,来诣世尊之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
一面。
十一
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曰:“舍利弗!汝自说:“得智,如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再有生。”此事真实耶?”“大德!勿以此等之句,以此等之文谓非义。”
十二
“舍利弗!良家之子应依如何法门以记智耶?时而可如是记说耶?”
十三
“大德!我亦不如是说。大德!此等之句,不依此等之文说义。”
十四
“舍利弗!若对汝作如是问:“友!舍利弗!云何知,云何见,而称说:“我,自得智,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再有生耶?”舍利弗!汝如是被问,如何作答耶?”
十五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如何知、如何见、自得智、称说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再有生。”大德!如是问我,应如是答:
十六
“友!生乃有因,依其因灭,于其因尽,则知生已尽。于因之尽,知生已尽,而“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更不有生。”大德!如是之问,我则如是作答”。
十七
“舍利弗!若再以如是问汝:“友!舍利弗!生又由何因、何集,依何而生,以何为本耶?”舍利弗!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十八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生又以何为因……以何为本耶?”大德!如是问我,应如是作答:“友!生为有因、为有集、依有而生、以有为本。”大德!对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十九
“舍利弗!若又如是问汝:“友!舍利弗!有又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以何为本耶?”舍利弗!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二十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有又以何为因……以何为本耶?”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友!有以取为因、以取为集、依取而生、以取为本。”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二一
“舍利弗!若又如是问汝:“友!取以何为因……?”
二二~二三
“舍利弗!若如是问汝:“友!爱又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以何为本耶?”舍利弗!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二四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又爱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以何为本耶?”大德!如是问,我如作是答:“友!爱以受为因、以受为集、依受而生、以受为本也。”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二五
“舍利弗!若又如是问汝:“友!舍利弗!如何知、如何见时,汝无乐着于受耶?”舍利弗!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二六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如何知,如何见时,汝无乐着于受耶?”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二七
“友!此等有三受。三受者何耶?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友!此等之三受是无常。如是无常苦时,而不乐着于受。”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二八
“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此法门亦略得作答,即:如何所受皆是苦。”
二九
“舍利弗!若又如是问汝:“友!舍利弗!如何自称得解脱智,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更不再有生耶?”舍利弗!对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三十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如何自称得解脱智,知生己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更不来此生耶?”大德!对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三一
“友!我于内解脱,依一切取灭,住于正念。住正念故,诸漏不随增,我不认我。
?对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三二
“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此为略说此义之法门。依沙门所云之诸漏,
三三
世尊说已,即从座起,入室。彼等诸漏,我无惑,我已尽无疑。”
三四
尊者舍利弗,于世尊离去未久、向诸比丘曰:
三五
“友!我先前尚未经验时,世尊起初问我,时我是愚昧。友!世尊初问于我予随喜耶?友!我作是念:
三六
“世尊!若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我,我亦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
三七
世尊!若一夜以异文、异方K之义问我,我亦一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
三八
世尊若一日一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我,我亦一日一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
三九
世尊若二日二夜,以此义问我,我亦二日二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十
世尊若三日三夜,以此义问我,我亦三日三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一
世尊若四日四夜,以此义问我,我亦四日四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二
世尊若五日五夜,以此义问我,我亦五日五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三
世尊若六日六夜,以此义问我,我亦六日六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四
世尊若七日七夜,以此义问我,我亦七日七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五
尔时,伽拉罗刹利比丘,即从座起,走近世尊。近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四六
坐于一面之伽拉罗刹利比丘,向世尊作如是言:“大德!尊者舍利弗,作如是之狮子吼:“友!我先尚未经验时,世尊初问于我,时我愚昧。友!世尊初问于我,予随喜耶?友!我作如是念:世尊若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我,我亦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世尊若一夜……一日一夜……世尊若二日二夜……三、四、五、六、七日七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我,我亦七日七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
四七
“比丘!是故,舍利弗是善达法界。彼善达法界故,我若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答我。我又一夜,以异文、异方便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一夜,亦此义答我。我若一日一夜,将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一日一夜,以此义答我。我若二日二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二日二夜,以此义答我。若我三日三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三日三夜,以此义答我。我若四日四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四日四夜,以此义答我。我若五日五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五日五夜,以此义答我。我若六日六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六日六夜,以此义答我。我若七日七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舍利弗,舍利亦七日七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答我。”
第三 智事(之一)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说四十四智事,汝等谛听,善思念,我当宣说。”“大德!唯然。”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
三
世尊曰:“诸比丘!四十四智事为何耶?
四
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灭智、趣老死灭之道迹智。
五
生智、生集智、生灭智、趣生灭之道迹智。
六
有智、有集智、有灭智、趣有灭之道迹智。
七
取智、取集智、取灭智、趣取灭之道迹智。
八
爱智、爱集智、爱灭智、越爱灭之道迹智。
九
受智、受集智、受灭智、极受灭之道迹智。
十
触智、触集智……
十一
六处智……
十二
名色智……
十三
识智……
十四
行智、行集智、行灭智、趣行灭之道迹智。诸比丘!此等是谓四十四智事。
十五
诸比丘!老死者何耶?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之老与此之死,诸比丘!此谓之老死。
十六
生集之故,有老死集,生灭之故,有老死灭。此八支圣道乃趣老死灭之道迹。即:正见……正定。
十七
诸比丘!圣弟子知如是之老死、知如是老死之集、知如是老死之灭、知如是趣老死灭之道迹。
十八
此乃彼之法智。彼由此等见41、知,达于不时、依没入法42,导向过去、未来之道。
十九
于过去,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耶?一切彼等,如我今者之知如是、如是耶?
二十
于未来、虽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耶?一切彼等,如我今者之知如是、如是耶?此为彼之类智。
二一
诸比丘!圣弟子、有此等清净、纯净二智,即:法智与类智是。诸比丘!对此,圣弟子亦得谓之:达于现,达于见,亦达于正法,亦见此正法,亦具足学智、亦具足学明、亦入于法流、亦圣明达慧,建立不死之扉。
二二
诸比丘!生为何耶?各种众生之……
二三
诸比丘!有者何耶?……
二四
诸比丘!取者何耶?……
二五
诸比丘!爱者何耶?……
二六
诸比丘!受者何耶?……
二七
诸比丘!触者何耶?……
二八
诸比丘!六处者何耶?……
二九
诸比丘!名色者何耶?……
三十
诸比丘!识者何耶?……
三一
诸比丘!行者何耶?诸比丘!此等有三行,即:身行、语行、心行是。诸比丘!此等谓诸行。
三二
无明集故有行集,无明集灭故行灭。唯此八支圣道,乃趣行灭之道迹,即:正见……正定是。
三三
诸比丘!圣弟子知如是行、知如是行集、知如是行灭、知如是趣行灭之道迹,此乃彼之法智。彼由此等之所见、所知、达于不时、依没入于法,导于过去、未来之道。
三四
于过去虽是如何之沙门或婆罗门,知行、知行集、知行灭、知趣行灭之道迹。一切彼等,如我今者之如是、如是知。
三五
于未来虽是如何之沙门或婆罗门,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一切彼等,如我今者之如是、如是知耶?此乃彼之类智。
三六
诸比丘!圣弟子有此等之清净、纯净二智,即:法智与类智是。诸比丘!对此,圣弟子谓之:亦达于现、亦达于见、于达正法、亦见正法、亦学智具足、亦学明具足、亦入于法流、亦圣明达慧、建立不死之扉。”
第四 智事(之二)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七十七智事,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当宣说:
诸比丘!七十七智事者何耶?
三
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过去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未来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有法住智处,亦有尽法、败坏法、离贪法、灭法之智。
四
缘有而有生之智,……
五
缘取而有有之智,……
六
缘爱而有取之智,……
七
缘受而有爱之智,……
八
缘触而有受之智,……
九
缘六处而有触之智,……
十
缘名色而有六处之智,……
十一
缘识而有名色之智,……
十二
缘行而有识之智,……
十三
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于过去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于未来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于法住智亦有尽法、败坏法、离贪法、灭法之智。
十四
诸比丘!此等谓之七十七智事。”
第五 无明缘(之一)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此全苦蕴
之集。”
三
“大德!老死者何耶?此老死属于何人耶?”世尊曰:“如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比丘!“老死者何耶?又此老死属于何人耶?”  此谓“老死与老死之所属者相具”谓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也。比丘!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有“命与身为异”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说法,缘生而有老死。”
四
“大德!生者何耶?此生属何人耶?”世尊曰:“如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比丘!“生者何耶?又此生属何人耶?”此谓“生与此生之所属为异。比丘!谓则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比丘!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有“命与身为异”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说法,缘有而有生。”
五
“大德!有者何耶?此有属何人耶?”世尊曰:“如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比丘!“有者何耶?此有属何人耶?”此谓“有与属此有之者为异。”比丘!谓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比丘!有“命与身同”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有“命与身异”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而说法。”
六
缘取而有有,……
七
缘爱而有取,……
八
缘受而有爱,……
九
缘触而有受,……
十
缘六处而有触,……
十一
缘名色而有六处,……
十二
缘识而有名色,……
十三
缘行而有识,……
十四
“大德!行者何耶?又此等属何人耶?”世尊曰:“如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比丘!“行者何耶?又此等诸行属何人耶?”此谓“行与属此等行者为异。”比丘!如作是言,则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也。比丘!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有“命与身异”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而说法。缘无明而有行。比丘!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诸45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作以舍离。
十五
如老死者何耶?此老死属何人耶?如命与身为同。如命与身为异。一切无取着,为舍离。此等则悉皆断根,如被截髓之多罗树,成为非有,当来即不再生。比丘!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诸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皆舍离。
十六
生者何耶?此生属何人耶?如命与身为同。如命与身为异。一切无取着、舍离。此等则悉皆断根,如截髓之多罗树,成为非有,当来即不再生。比丘!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诸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皆舍离。”
十七
有者何耶?……
十八
取者何耶?……
十九
爱者何耶?……
二十
受者何耶?……
二一
触者何耶?……
二二
六处者何耶?……
二三
名色者何耶?……
二四
识者何耶?……比丘!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诸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皆舍离。
二五
行者何耶?此等之行属何人耶?行与属此之行者,为异。如命与身为同也。如命与身为异也。一切无取着、舍离。此等乃悉皆断根,如被截髓之多罗树,成为非有当来即不再生。”……
第六 无明缘(之二)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全苦蕴之
集。
三
诸比丘!“老死者何耶?又此老死属何人耶?”作是言者诸比丘!“老死与属此老死之行者相异。若作如是言,则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诸比丘!如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诸比丘!如有“命与身为异”之见,此非梵行住。
诸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而说法,缘生而有老死。……
四
生者何耶?……
五
有者何耶?……
六
取者何耶?……
七
爱者何耶?……
八
受者何耶?……
九
触者何耶?……
十
六处者何耶?……
十一
名色者何耶?……
十二
识者何耶?……
十三
诸比丘!“行者何耶?行又属何人耶?”作如是言者,诸比丘!若作如是言:“行与属此行之者为异,”则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诸比丘!如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诸比丘!如有“命与身为异”之见,此非梵行住。
诸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而说法,缘无明而有行。……
十四
诸比丘!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皆舍离。
十五
生者何耶?……
十六
有者何耶?……
十七
取者何耶?……
十八
爱者何耶?……
十九
受者何耶?……
二十
触者何耶?……
二一
六处者何耶?……
二二
名色者何耶?……
二三
识者何耶?……
二四
如“行者何耶?又此等行属何人耶?”如“行与属此等之行属者为异”。如“命与身为同”……一切无取着、舍离。此等乃悉皆断根,如被截髓之多罗树,成为非有,即不再生。”
第七 非汝之物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此身非汝等之物,亦非属他人之物。”
三
“诸比丘!应知此乃依先业所造者,依先业所思考者,依先业所感受者。
四
诸比丘!然则圣弟子闻缘起,则善思念。
五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即: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全苦蕴之集。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灭。因行灭有识灭,如是乃全苦蕴之灭。”
第八思(之一)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虽思量、企画、考虑之任何事,此为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而有识住。其识之住增长时,于未来而有再生,于未来至有再生时,生未来之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三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然有思虑时,此为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其识之住增长时,于未来有再生,于未来至有再生时,生未来之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四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无思虑,则无此识定之所缘,无所缘故无识之住,无识住且不增长时,于未来则无再生;于末来无再生,则灭未来之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第九 思(之二)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虽思量,企画,考虑之任何事,此乃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其识之住增长时,则有名色之显现。
三
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而有受,……爱,……取,……有,……生,……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四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而有思虑,此乃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其识住增长时,有名色之显现。
五
缘名色有六处……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六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无思虑者,则此识定无所缘,无所缘故无识之住,无识住且不增长时,无名色之显现,因名色灭,有六处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第十 思(之三)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思量,企画,思虑之任何事,此乃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
三
其识之住增长时,有系着,有系着故有往来,有往来故有生死,有生死故于未来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四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而有思虑时,此为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
五
诸比丘!其识之住增长时有系着,有系着时有往来,有往来故有生死,有生死故有未来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六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无思虑,则此识定无所缘,无所缘则无住。
七
无识之住,且不增长时,则无系着,无系着故无往来,无往来故无生死,无生死故,未来之生、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此颂曰:
生者迦拉罗  二智无明缘
非汝所有物  以及三种思
第五 家主品
第一 五畏罪(之一)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给孤独家主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给孤独家主曰:
三
“家主!圣弟子于五畏罪令静止,具足四预流支,依慧善见、善知圣法49时,彼若欲者,则依彼自身,明彼自身。即:“我于地狱灭,趣畜生灭,饿鬼灭,苦处、恶趣、无乐处灭,我入于预流,为不堕恶趣者。决定入达菩提之终极。”
四
令静止于五畏罪者,何耶?
五
家主!杀生者,缘杀生于现法生畏罪。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之断绝杀生,使彼畏罪静止。
六
家主!不与取者,缘不与取,亦于现法生畏罪,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之断绝不与取,能使彼畏罪静止。
七
家主!邪欲行者,缘于邪欲行,亦于现法生畏罪,亦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之断绝邪欲行,能使彼畏罪静止。
八
家主!妄语者,缘于妄语,亦于现法生畏罪,亦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之断绝妄语,能使彼畏罪静止。
九
家主!饮酒者,缘于饮酒,亦于现法生畏罪,亦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因断绝饮酒,能使彼畏罪静止。此等是五畏罪之静止。
十
四预流支具足者,何耶?
十一
家主!于是圣弟子,对佛抱不坏之信--“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者,是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十二
对法抱不坏之信--“法乃由世尊善说者,即:其法乃有现果报,有不时报,所谓来见者,为导引之所在者,此乃由各各识者所不可不知之法。”
十三
对僧伽抱不坏之信--“世尊之弟子僧伽,乃善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正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以智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正行者,亦即四双八辈者是。此之世尊弟子僧伽,应予以供养、尊重、布施、合掌,此乃世间之无上福田。”
十四
是圣者所称赞之戒具足,其戒为不坏、不毁、不截、无秽,导于自由、识者所喜、无污,是转向定者。此等是具足四预流支。
十五
依慧善见、善知圣法者,何耶?
十六
家主!于是圣弟子,善思惟缘起。即:彼有故此有,彼无时故此无,彼生故此生,彼灭故此灭。
十七
即: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因无明无余,离贪、灭,乃行灭,因行灭,乃识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以此慧而善见、善知正法。
十八
家主!圣弟子静止于此等之五畏罪,具足此等之四预流支。以慧而善见、善知此等之圣法时,若彼欲,依彼自身,明彼自身。即:“于我地狱灭、畜生趣灭、饿鬼灭、苦处、恶趣、无乐处灭,我入于预流,不堕恶趣,决定达于菩提之终极。”
第二 五畏罪(之二)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众多比丘来诣世尊之处。诣已……世尊曰:
三
“诸比丘!圣弟子于五畏罪令静止,具足四预流支,以慧善见、善知圣法时,若彼欲者,则依彼自身,明彼自身。即:“于地狱灭……不堕于恶趣,决定达于菩提之终极。”
静止于五畏罪者,何耶?
诸比丘!杀生者,……
诸比丘!不与取者,……
诸比丘!邪欲行者,……
诸比丘!妄语者,……
诸比丘!饮酒者,……
此等之五畏罪令静止。
四
四预流支具足者,何耶?诸比丘!于是圣弟子,对佛……对法……对僧伽……具足圣者所称赞之戒。具足此等四预流支是。
五
以此慧善见、善知圣法者,何耶?诸比丘!于是圣弟子,善思惟缘起。……以此慧善见、善知圣法是。
六
诸比丘!圣弟子令静止于此等之五畏罪,具足此等之四预流支,以慧善见、善知圣法时,若彼欲者,依彼自身,明彼自身,即:“于地狱灭、趣于畜生灭、于饿鬼灭、苦处、恶趣、无乐处灭。我入于预流、不堕恶趣,决定达于菩提之终极。””
第三 苦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苦之集与苦之灭。汝等谛听……
三
“诸比丘!苦之集者,何耶?
四
依眼与色而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诸比丘!此乃苦之集。
五
依耳与声……
六
依鼻与香……
七
依舌与味……
八
依身与触……
九
依于意与法而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诸比丘!此乃苦之集。
十
诸比丘!苦之灭者,何耶?
十一
依眼与色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其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依有灭而有生灭,依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诸比丘!此乃苦之灭。
十二
依耳与声生耳识。
十三
依鼻与香生鼻识。
十四
依舌与味……
十五
依身与触……
十六
依于意与法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其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依有灭而有生灭,依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十七
诸比丘!此乃苦之灭。”
第四 世间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其时,世尊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世间之集与灭,汝等谛听……
三
“诸比丘!世间之集者,何耶?
四
依于眼与色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此乃世间之集。
五
依耳与声……
六
依鼻与香……
七
依舌与味……
八
依身与触……
九
依于意与法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生而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此乃世间之集。
十
诸比丘!世间之灭者,何耶?
十一
依于眼与色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彼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此为世间之灭。
十二
依耳与声……
十三
依鼻与香……
十四
依舌与味……
十五
依身与触……
十六
依意与法而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彼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十七
诸比丘!此乃世间全苦蕴之灭。”
第五 那提迦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那提迦村之砖瓦家。
二
尔时,世尊,独自宴坐,而宜说此法门曰:
三
“依于眼与色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四
依耳与声……
五
依鼻与香……
六
依舌与味……
七
依身与触……
八
依于意与法而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九
依眼与色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彼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十
依耳与声……
十一
依鼻与香……
十二
依舌与味……
十三
依身与触……
十四
依于意与法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彼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十五
尔时,一比丘,因漏闻世尊之语而起立。
十六
世尊见此比丘,因漏闻而起立。
十七
见而谓于此比丘曰:“比丘!汝欲闻此法门耶?”“唯然,大德!”
十八
“比丘!汝应受持此法门。比丘!汝应善知此法门。比丘!具足此法门之义,是乃梵行之初。”
第六 异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一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俱相问候,交谈致意于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
三
“瞿昙!如何是彼作而彼经验耶?”“婆罗门!彼作而彼经验者,此乃一极端。”
四
“瞿昙!又如何他作而他经验耶?”“婆罗门!他作而他经验者,此乃第二之极端。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于中而说法。
五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之灭,依行之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六
如是说已。彼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瞿昙!稀有哉!……尊瞿昙!请受我从今日以后,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第七 声闻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声闻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俱相致问候:坐于一面之声闻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
三
“瞿昙!“一切为有”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有”者,此乃一极端。”
四
“瞿昙!“一切为无”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无”者,此乃第二极端。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于中而说法。
五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之灭,依行之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六
如是说已,彼声闻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瞿昙!稀有哉!……愿终生归依。”
第八 顺世派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顺世派之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坐于一面之顺世派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
三
“瞿昙!“一切为有”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有”者,此乃第一世间之领域。”
四
“瞿昙!又“一切为无”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无”者,此乃第二世间之领域。”
五
“瞿昙!“一切为一”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一”者,此乃第三世间之领域。”
六
“瞿昙!又“一切为异,”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异”者,此乃第四世间之领域。”“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中而说法。
七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灭,依行灭而有识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八
如是说已。顺世派之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尊者瞿昙!稀有哉!……从今愿终生归依……”
第九 圣弟子(之一)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有何故有何耶?生何时何生耶?有何故有名色耶?有何故有六处耶?有何故有触耶?有何故有受耶?有何故有爱耶?有何故有取耶?有何故有有耶?有何故有生?有何故有老死耶?”
三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前于此有智。“有无明故有行,有行故有识,有识故有名色……有生故有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之生起。
四
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无何故无何耶?因何灭故何灭耶?无何故无行耶?无何故无识耶?无何故无名色耶?无何故无六处耶?无何故无触耶?无何故无受耶?无何故无爱耶?无何故无取耶?无何故无有耶?无何故无生耶?无何故无老死耶?”……
五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无故此无,彼灭故此灭,无无明故无行,无行故无识,无识故无名色,无名色故无六处,……无触……无受……无爱……无取……无有……无生……无生故无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灭。
六
诸比丘!圣弟子如是如实知世间之集与灭。诸比丘!如是可谓圣弟子具足见……皆立于不死之扉。”
第十 圣弟子(之二)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多闻之圣弟于,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有何故有何耶?由何之生起,何生耶?有何故有行耶?有何故有识耶?有何故有名色耶?有何故有六处耶?有何故有触耶?有何故有受耶?有何故有爱耶?有何故有取耶?有何故有有耶?有何故有生耶?有何故有老死耶?……
三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有无明故有行,有行故有识,有识故有名色,有名色故有六处,有六处故有触,有触故有受,有受故有爱,有爱故有取,有取故有有,有有故有生,有生故有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生起。
四
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无何故无何耶?因何灭而何灭耶?无何故无行耶?无何故无识耶?……无何故无老死耶?”
五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无故此无,此灭故彼灭,无 无明故无行,无行故无识,无识故无名色,无名色故无六处……无生故无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灭。
六
诸比丘!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此世间之集与灭。诸比丘!对此,圣弟子可谓达见、见此正法、具足学智、具足学明、入于法流、圣明达慧、皆立于不死之扉。”
此颂曰:
谓此五畏罪
苦世那提迦
以及异声闻
所谓圣弟子
依此为品名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行生经

行生经

北传汉译中阿含一六八、意行经(大正藏一,七〇〇页)
本经说具足信、戒、闻、施、慧者,于来世随自己之愿求,得生刹帝利、婆罗门等人中之善趣、或六欲天、色界、无色界之诸天。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
彼等诸比丘向世尊言:世尊!
世尊乃如是曰:
诸比丘!我应为汝等说行之生,谛听,善思念,我当说之。
彼等诸比丘白世尊曰:如是,世尊!
世尊如是曰: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独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刹帝利大家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而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即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婆罗门大家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而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即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长者大家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四大王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四大王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三十三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三十三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耶摩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耶摩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兜率陀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兜率陀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化乐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化乐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他化自在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他化自在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是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千界梵天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诸比丘!以遍满、胜解千界梵天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诸比丘!譬如有眼之人,描写一圆形于手掌而观察,诸比丘!天如是千界梵天遍满胜解千世界面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千界梵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二千界梵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诸比丘!二千界梵天亦遍满胜解二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诸比丘!如有眼之人描写二圆形于手掌,如是二千界梵天以遍满胜解二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二千界梵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于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三千界梵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诸比丘!三千界梵天亦遍满胜解三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诸比丘!如有眼之人描写三圆形于手掌,如是三千界梵天以遍满胜解三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三千界梵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于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四千界梵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诸比丘!四千界梵天亦遍满胜解四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诸比丘!如有眼之人描写四圆形于手掌,如是四千界梵天以遍满胜解四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四千界梵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于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五千界梵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诸比丘!五千界梵天亦遍满胜解五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诸比丘!如有眼之人描写五圆形于手掌,如是五千界梵天以遍满胜解五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五千界梵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于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十千界梵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诸比丘!十千界梵天遍满、胜解十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诸比丘!臂喻琉璃珠,性净、八角、善磨之者、置于黄毛毡上,其辉照耀。诸比丘!恰如是,十千界梵天,遍满胜解十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十千界梵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百千界梵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诸比丘!百千界梵天,遍满胜解百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遍满胜解而住。诸比丘!譬喻遍浮那提种之金器,彼善巧之工师熔于炉中,甚善加工,置于黄毛毡上者,又辉又光。诸比丘!恰如是,又百千界梵天,遍满胜解百千世界而住。又有诸众生生于彼处者,彼等亦善遍满胜解而住。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百千界梵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少光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少光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无量光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无量光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光音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光音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少净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少净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无量净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无量净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遍净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遍净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广果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广果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无烦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无烦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无热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无热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善见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见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阿迦腻吒天,是长寿美丽而多快乐。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阿迦腻吒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已达空无边处之诸天是长寿久住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空无边处之诸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已达识无边处之诸天是长寿久住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识无边处之诸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已达无所有处之诸天是长寿久住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无所有处之诸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闻:已达非想非非想处之诸天是长寿久住而多快乐。而彼如是思惟:呜呼!我身坏命终后生于非想非非想处之诸天之一族耶!彼定其心、安置其心、以修其心。彼于此等诸行、住、令如是修、如是广修者向生彼处。诸比丘!此道此行转向生彼处。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彼如是思惟:呜呼!我尽诸漏而无漏;于现法中,自通达、作证、具足心解脱、慧解脱而住。彼尽诸漏而无漏;于现法中,自通达、作证、具足心解脱、慧解脱而住。
诸比丘!彼比丘不生于何处,于何处亦不生。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彼等诸比丘!随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犍度篇·婆磋种相应

婆磋种相应

第一 无知(一)
一~二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时,有婆磋种出家者,来诣世尊住处,诣已,与世尊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而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已。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世间为有边、世间为无边,命即是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于色无知故,于色集无知故,于色灭无知故、于顺色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婆磋!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四十八(大正藏二、二四六a)、别译杂含经卷十(大正藏二、四四五c)。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于受无知故,于受集无知故,于受灭无知故,于顺受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五
“婆磋!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之见耶?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于想无知故,于想集无知故,于想灭无知故,于顺想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
无。”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于行无知故,于行集无知故,于行灭无知故,于顺行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于识无知故,于识集无知故,于识灭无知故,于顺识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诣:世间为当、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依此因……乃至……非有非无。”
第六~十 无见(一~五)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耶?谓:世间为当、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第六)婆磋!于色无见故……乃至……
(第七)于受……
(第八)于想……
(第九)于行……
(第十)于识无见故……乃至……于顺识灭道无见故……乃至……(应广说如初于五蕴之顺次。)
第十一~十五 不现观(一~五)
(第十一)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色不现观故……乃至……于顺色灭不现观故……
(第十二)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受不现观故……
(第十三)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想不现观故……
(第十四)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行不现观故……
(第十五)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识不现观故……乃至…
第十六~二十 不了悟(一~五)
(第十六)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乃至……

婆磋!于色不了悟故……乃至……于顺色灭道不了悟故……乃至……
(第十七)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受……
(第十八)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想……
(第十九)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行……
(第二十)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识不了悟故……乃至……于顺识灭道不了悟故……乃至……
第二十一~二十五 不通达(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乃至……婆磋!于色不通达故……乃至……于识不通达故……乃至……
第二十六~三十 不等观(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色不等观故……乃至于识不等观故……乃至……
第三十一~三十五 不随观(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色不随观故……乃至……于识不随观故……乃至……
第三十六~四十 不近观(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色不近观故……乃至……于识不近观故……乃至……
第四十一~四十五 不等察(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色不等察故……乃至……于识不等察故……乃至……
第四十六~五O 不近察(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色不近察故……乃至……于识不近察故……乃至……
第五十一 不现见(一)
一~二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时,婆磋出家者,来诣世尊住处,诣已,与世尊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而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已,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于色不现见故,于色集不现见故,于色灭不现见故,于顺色灭道不现见故,如是……乃至……”
注1 “尊瞿昙!”原本缺失。
(第五十二)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受不现见故……乃至……
(第五十三)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想不现见故……乃至……
(第五十四)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行不现见故……乃至……
一~四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磋!于识不现见故,于识集不现见故,于识灭不现见故,于顺识灭道不现见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世间为边、世间为无边。命即是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磋种相应(终)
一品中有五十五经
于此之摄颂曰:
无知与无见
不现观了悟
不通达等观
不随观近观
不等察近察
以及不现见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摩罗迦大经

摩罗迦大经

北传中阿二O五。五下分结经(大正藏一、七七八页。)
本经是有关摩罗迦子受持五下分结之教而言。世尊质其意义,且应阿难之请,说明五下分结,并说明其舍离之道。与北传本之大纲虽是一致,但后面,巴利文没有二譬喻。即于水流作筏而渡;芭蕉任切之,节节无实。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之只陀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
彼等比丘应世尊曰:师尊!
世尊乃告曰:诸比丘!由予所说之五下分结,汝等受持耶?
如是言已,具寿摩罗迦子白世尊曰:师尊!由世尊所说之五下分结,予实受持之。
[世尊曰:]摩罗迦子!由予所说之五下分结,汝如何受持之耶?
[彼答曰:]师尊!
予受持依世尊所说之身见为下分结;
师尊!予受持依世尊所说之疑为下分结;
师尊!予受持依世尊所说之戒禁取为下分结;
师尊!予受持由世尊所说之欲贪为下分结;
师尊!予受持依世尊所说之嗔恚为下分结。
师尊!实如是予受持依世尊所说之五下分结。
[世尊曰:]摩罗迦子!汝实为何受持予所说如是五下分结耶?
摩罗迦子!外道之出家者是否以此婴儿之喻将诘难耶?
[言:]摩罗迦子!实为幼稚、迟钝、仰卧之婴儿,尚无此有身[之观念],由何处彼可生有身见耶?乃彼但有有身见随眠潜在之。
摩罗迦子!实为幼稚、迟钝、仰卧之婴儿、尚无此法[之观念],由何处于诸法生疑耶?彼但有疑随眠潜在之。
摩罗迦子!实幼稚、迟钝、仰卧之婴儿尚无此戒[之观念],由何处彼于诸戒可生戒禁取耶?彼但有戒禁取随眠潜在之。
摩罗迦子!实幼稚、迟钝、仰卧之婴儿,尚无此欲[之观念],由何处彼于诸欲可生欲贪耶?彼但有欲贪随眠潜在之。
摩罗迦子!实幼稚、迟钝、仰卧之婴儿,尚无此有情[之观念],由何处彼于诸有情可生嗔恚耶?彼但有嗔恚随眠潜在之。
摩罗迦子!外道之出家者是否以此婴儿之喻将诘难耶?
如是说已,具寿阿难白世尊曰:
世尊![今]为其时也,善逝![今]为其时也。世尊当说五下分结,比丘等闻世尊之[所说]将受持之。
[世尊曰:]然,阿难!谛听之、善思惟之,予今将说之。
具寿阿难应诺世尊:愿乐欲闻,师尊!
世尊乃说曰:
阿难,此无闻凡夫,对诸圣之不认识者,圣法之不熟知者,于圣法所未导者,对诸圣人不认识者,诸圣人法不熟知者,于圣人法所未导者,具心被有身见所缚,有身见所征服而住之,为生有身见不能如实而知出离;其有身见顽固难动为彼下分结也。
具心被疑所缚,为疑所征服而住之,为生疑而不能如实知出离;其疑顽固难动为彼下分结也。
具心被戒禁取所缚,为戒禁取所征服而住之,为生戒禁取而不能如实知出离;其戒禁取顽固,难动为彼下分结也。
具心被欲贪所缚,为欲贪所征服而住之,为生欲贪而不能如实知出离;其欲贪顽固难动为彼下分结也。
具心被嗔恚所缚,为嗔恚所征服而住之,为生嗔恚而不能如实知出离;其嗔恚顽固难动为彼下分结也。
阿难!实多闻之圣弟子,对诸圣之认识者,圣者之法熟知者,于圣法所导者。对诸真人认识者,诸真人法之熟知者,于真人法所导者,具心不被有身见所缚,不为有身见所征服而住之,为生有身见而如实知出离;其有身见为彼从随眠被舍断之。
具心不被疑所缚,不为疑所征服而住之,为生疑而如实知出离;其疑为彼从随眠被舍断之。
具心不被戒禁取所缚,不为戒禁取征服而住之,为生戒禁取而如实知出离;其戒禁取为彼从随眠被舍断之。
具心不被欲贪所缚,不为欲贪征服而住之,为生欲贪而如实知出离;其欲贪为彼从随眠被舍断之。
具心不被嗔恚所缚,不为嗔恚征服而住之。为生嗔恚而如实知出离;其嗔恚为彼从随眠被舍断之。   阿难!为舍离五下分结有道、有道迹。不依其道、其道迹,而欲知、欲见、欲舍断五下分结者,无有是处也。
阿难!犹如大树有坚实心材,不截皮材、不截肤材、而可截[取]心材者,无有是处也。实如是,
阿难!为舍离五下分结有道、有道迹。不依其道、其道迹,而欲知、欲见,或欲舍断五下分结者,无有是处。
阿难!为舍离五下分结有道、有道迹,依其道、其道迹,而欲知、欲见、欲舍断五下分结者,有是处也。
阿难!犹如大树有坚实心材、截皮材、截肤材、而回截[取]心材,斯有是处也。
如是,阿难!为舍离五下分结有道、有道迹,依其道、其道迹,欲知、欲见、欲舍断五下分结者,斯有是处。   阿难!恰如恒伽河水满、平岸、鸟易得饮;是时,一力弱人来云:予可依臂横断此恒伽河之流、安稳至彼岸。如彼依臂横断恒伽河之流,安稳至彼岸,为不可能也。
如是,阿难!凡为灭有身见而说法时,其心不雀跃、不净信、不确立、不解脱者、犹如彼弱力人,如是此等当见也。
阿难!恰如,恒伽河水满、平岸、鸟易得饮;是时,一力强之人来云:予依臂可横断此恒伽河之流,安稳至彼岸。彼得依臂横断恒伽河之流,安稳至彼岸。
如是,阿难!凡为灭有身见而说法时,其心雀跃、净信、确立、解脱者,犹如彼强力人,如是此等当见也。   然而,阿难!为舍断五下分结有何等道,何等道迹耶?
阿难!在此,比丘由离依,由舍诸不善法,出止息一切身之粗恶,而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之。
若然,其时彼有属色、受、想、行、识[事物],随观彼等诸法如无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敌、如坏、如空、如无我。彼由其等诸法而心解脱之。
彼心由其等诸法解脱,则心集中于甘露界:
此为寂静也,此为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爱之灭、离欲、灭尽、涅盘也。彼住此处成就诸漏尽。
又若虽不能成就漏尽,以彼法爱,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结之灭尽成为化生者,从彼界成为般涅盘者,不还来者。
阿难!此道,此道迹实为舍断五下分结也。
复次,阿难!比丘由寻伺之止息、内净、心之专一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成就第二禅而住之。
若然,其时彼有属色、受、想、行、识[事物],随观彼等诸法如无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敌、如坏、如空、如无我。彼由其等诸法而心解脱之。
彼心由其等诸法解脱,则心集中于甘露界:
此为寂静也,此为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爱之灭、离欲、灭尽、涅盘也。彼住此处成就诸漏尽。
又若虽不能成就漏尽,以彼法爱,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结之灭尽成为化生者,从彼界成为般涅盘者,不还来者。
阿难!此道,此道迹实为舍断五下分结也。
复次,阿难!比丘脱喜、舍而住,有念,有正知;且身觉受乐,宣说诸圣者之舍而有念乐住。成就第三禅而住之。
若然,其时彼有属色、受、想、行、识[事物],随观彼等诸法如无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敌、如坏、如空、如无我。彼由其等诸法而心解脱之。
彼心由其等诸法解脱,则心集中于甘露界:
此为寂静也,此为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爱之灭、离欲、灭尽、涅盘也。彼住此处成就诸漏尽。
又若虽不能成就漏尽,以彼法爱,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结之灭尽成为化生者,从彼界成为般涅盘者,不还来者。
阿难!此道,此道迹实为舍断五下分结也。

复次,阿难!比丘舍离乐,舍离苦,又灭以前所有之喜悦、忧恼,无苦,无乐,舍念清净,成就成就第四禅而住之。
若然,其时彼有属色、受、想、行、识[事物],随观彼等诸法如无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敌、如坏、如空、如无我。彼由其等诸法而心解脱之。
彼心由其等诸法解脱,则心集中于甘露界:
此为寂静也,此为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爱之灭、离欲、灭尽、涅盘也。彼住此处成就诸漏尽。
又若虽不能成就漏尽,以彼法爱,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结之灭尽成为化生者,从彼界成为般涅盘者,不还来者。
阿难!此道,此道迹实为舍断五下分结也。

复次,阿难!比丘超越一切色想、消灭有对想,由不作意种种想故[作意:]虚空无边也。成就虚空无边处而住之。
若然,其时彼有属色、受、想、行、识[事物],随观彼等诸法如无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敌、如坏、如空、如无我。彼由其等诸法而心解脱之。
彼心由其等诸法解脱,则心集中于甘露界:
此为寂静也,此为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爱之灭、离欲、灭尽、涅盘也。彼住此处成就诸漏尽。
又若虽不能成就漏尽,以彼法爱,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结之灭尽成为化生者,从彼界成为般涅盘者,不还来者。
阿难!此道,此道迹实为舍断五下分结也。
复次,阿难!比丘超越一切虚空无边处,[作意:]识无边也。成就识无边处而住之。
若然,其时彼有属色、受、想、行、识[事物],随观彼等诸法如无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敌、如坏、如空、如无我。彼由其等诸法而心解脱之。
彼心由其等诸法解脱,则心集中于甘露界:
此为寂静也,此为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爱之灭、离欲、灭尽、涅盘也。彼住此处成就诸漏尽。
又若虽不能成就漏尽,以彼法爱,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结之灭尽成为化生者,从彼界成为般涅盘者,不还来者。
阿难!此道,此道迹实为舍断五下分结也。
……超越一切识无边处,[作意:]无任何物也。成就无所有处而住之。
若然,其时彼有属色、受、想、行、识[事物],随观彼等诸法如无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敌、如坏、如空、如无我。彼由其等诸法而心解脱之。
彼心由其等诸法解脱,则心集中于甘露界:
此为寂静也,此为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爱之灭、离欲、灭尽、涅盘也。彼住此处成就诸漏尽。
又若虽不能成就漏尽,以彼法爱,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结之灭尽成为化生者,从彼界成为般涅盘者,不还来者。
阿难!此道,此道迹实为舍断五下分结也。
[阿难曰:]师尊!若此道、此道迹为舍断五下分结也。既然如此,为何一类比丘为心解脱者、或一类[比丘]为慧解脱者耶?
[世尊曰:]阿难!予说此因彼等之根差别性。
世尊说此已,悦意之具寿阿难,大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教给孤独经

教给孤独经

北传汉译中阿含二八、教化病经(大正藏一,四五八页。)增一阿含四九、八(大正藏二,八一九页。)杂阿含三七、一〇三〇(大正藏二,二六九页。)
给孤独长者病笃时招请舍利弗。舍利弗为长者住教应不执着六根、六境、六识、六触、六受、六界、五蕴、四无色处、此世、他世、见闻觉识等之一切工夫。长者其后不久死而生天界,对世尊说偈,世尊说是给孤独天子。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其时,恰给孤独长者患病痛苦而激恼。
时,给孤独长者告士夫曰:
然汝,士夫汝,诣世尊之处,诣已,代我头面礼世尊之足且白如是:世尊!给孤独长者患病痛苦而激恼,彼头面礼世尊之足。
又至舍利弗之处,至已,代我头面礼尊者舍利弗之足且如是言:给孤独长者患病痛苦而激恼,彼头面礼尊者。而如是言:善哉!尊者!请尊者舍利弗至给孤独长者之住处,以垂慈愍!
如是彼士夫答给孤独长者:如是,尊者。而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士夫如是白世尊:
世尊!给孤独长者患病痛苦而激恼,彼头面礼世尊之足。
而至彼尊者舍利弗之处。至已,敬礼尊者舍利弗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士夫如是言尊者舍利弗:
尊者!给孤独长者患病痛苦而激恼,彼头面礼尊者舍利弗之足且如是言:善哉!尊者舍利弗来给孤独长者之处,以垂慈愍!
尊者舍利弗默然而许诺。
时,尊者舍利弗着衣执钵、衣,尊者阿难为后侍,而至彼给孤独长者之处。至已,坐于所设之座。
坐已,尊者舍利弗如是言给孤独长者曰:
长者,如何!汝少快耶?如何!善得忍耐耶?如何!诸苦受减退而不进展,尽减退而无进展耶?
长者言:
尊者舍利弗!不少为愉快,不能忍耐,我进行诸极苦受而无减退。尽进展而不减退!尊者舍利弗!例如强力之士夫,以利刀破碎头。尊者舍利弗!绝大之风骚扰我头。尊者舍利弗!我违和不愈、病痛增进,不见减退,见增进、不见减退。尊者舍利弗!譬如力强之人,以硬革纽击打头之头巾。尊者舍利弗!我头有绝大之头痛。尊者舍利弗!我违和、不愈,苦痛增进,不见减退,见增进、不见减退。尊者舍利弗!譬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其弟子,以锐利之牛刀割腹。尊者舍利弗!实绝大之风割我腹。尊者舍利弗!我违和、不愈,苦痛增进,不见减退,见增进,不见减退。尊者舍利弗!譬如两名力强之人,将力弱之人各捉一腕投至火坑燃烧,尊者舍利弗!我身有绝大之热。尊者舍利弗!我违和、不愈、苦痛增进,不见减退、见增进、不见减退。   舍利弗曰:
长者!是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眼,且于我,眼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 我不执受耳。且于我,耳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是故
是故,汝应如是学: 我不执受鼻,且于我,鼻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 我不执受舌,且于我,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 我不执受身,且于我,身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 我不执受意,且于我,意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色,且于我,色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声,且于我,声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香,且于我,香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味,且于我,味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所触,且于我,所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法。且于我,法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眼识,且于我,眼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耳识,且于我,耳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鼻识,且于我,鼻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舌识,且于我,舌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身识,且于我,身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意识,且于我,意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眼触。又于我,眼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耳触。又于我,耳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鼻触。又于我,鼻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舌触。又于我,舌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身触。又于我,身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意触。又于我,意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眼触所生之受。又于我,眼触所生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耳触所生之受。又于我,耳触所生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鼻触所生之受。又于我,鼻触所生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舌触所生之受。又于我,舌触所生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身触所生之受。又于我,身触所生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意触所生之受。又于我,意触所生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地界。又于我,地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水界。又于我,水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火界。又于我,火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风界。又于我,风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空界。又于我,空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识界。又于我,识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色。又于我,色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受。又于我,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想。又于我,想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行。又于我,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识。又于我,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空无边处。又于我,空无边处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识无边处。又于我,识无边处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无所有处。又于我,无所有处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非想非非想处。又于我,非想非非想处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此,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此世界。又于我,此世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兹……我不执受他世界。又于我,他世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此,汝应如是学:凡以意所见、闻、觉识、希求、随伺,如是等我亦不执受。又于我,彼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如是说时,给孤独长者感激流泪。
时,尊者阿难如是告给孤独长者曰:长者!汝,乃失否?长者!汝,意志沮丧否?
长者曰:尊者阿难!我力不失,意志亦不沮丧。我长久虽敬事大师及意修习之诸比丘,先前我未曾闻如是之说法。
舍利弗曰:长者!于诸在家白衣者不举如是之说法。长者!唯诸出家者举如是之说法。
长者曰:
尊者舍利弗!然者,于诸在家白衣亦请举如是之说法。何以故,舍利弗尊者!亦有诸善男子彼等生来少尘垢,法之不闻性退堕,当为知法者。
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阿难,以如是教诫,教诫给孤独长者从座起而去。
时,给孤独长者、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阿难去后不久,身坏命终生于兜率天。
时,给孤独天子夜将过时有胜容色,照耀全只陀林而诣彼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给孤独天子,以偈白世尊:
祝福只陀林,居住仙人众
法王之住处,令我生欢喜
业明法与戒,最上之活命
由此人清净,不由于种姓
亦不依于财,是故实贤人
善见自己利,如理伺察法
是处成清净,舍利弗依慧
依戒依寂静,至彼岸比丘
实于如是者,应为最上人
给孤独天子如是言,大师容许之。
时,给孤独天子:我大师已容许。敬礼世尊,右绕已即消失其处。
时,世尊其夜过后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昨夜,夜之过顷,有一天子有胜容色,照耀全只陀林而来我处。来已,敬礼我而立一面,立一面之彼天子以偈告我曰.
祝福只陀林,居住仙人众
法王之住处,令我生欢喜
业明法与戒,最上之活命
由此人清净,不由于种姓
亦不依于财,是故实贤人
善见自己利,如理伺察法
是处成清净,舍利弗依慧
依戒依寂静,至彼岸比丘
实于如是者,应为最上人
如是,诸比丘!彼天子言:我大师已容许,敬礼我,右绕已,即消失其处。
如是说时,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世尊!彼应是给孤独天子。世尊!给孤独长者于尊者舍利弗之处得证净。
世尊曰:善哉!善哉!阿难!只要依思择而得即由彼而得也。阿难!彼是给孤独长者而非余。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尊者阿难随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心材喻小经

心材喻小经

北传无此经。
本经是婆罗门滨加罗库奢(pingalakoccha)问世尊,如六师外道之各自称,实际上其自己有作证吗?世尊答:其问题暂置之,以闻予之说。大体和前经同样趣旨之说。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尔时婆罗门滨加罗库奢诣世尊之处,诣而问讯世尊,交谈友谊亲睦之语后,坐于一面后。于一面坐之婆罗门滨加罗库奢白世尊曰:
卿瞿昙!此等沙门婆罗门有僧伽、有伽那,为众之师,为世所知,有名望,是众人所遵崇之祖师,即如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梨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鸠驮迦旃延,删阇耶毗罗梨弗,尼乾陀若提子,彼等皆如自容许证知耶?或皆不证知耶?或者证知或者不证知耶?
世尊曰:
实如婆罗门云:彼等皆如自容许证知耶?或皆不证知耶?或者证知、或者不证知耶?其如是者,暂置之。婆罗门!予为汝说法,谛听、善思念之,予将说。
愿乐欲闻!世尊!婆罗门滨加罗库奢应诺世尊。
世尊乃曰:
婆罗门!恰如欲心材之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以过肤材,以过皮,以过薄皮,以截取枝叶,以为心材而持去。
具眼者见彼应如次言:实此人不知心材、不知肤材、不知皮、不知薄皮、不知枝叶,如是,实此人欲心材、求心材、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以过肤材,以过皮,以过薄皮,截取枝叶以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彼心材者,依此心材而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   婆罗门!或恰如欲心材之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以过肤材,以过皮,截取薄皮以为心材而持去。
具眼者见彼应如次言:实此人不知心材、不知肤材、不知皮,不知薄皮、不知枝叶也。实此人欲心材、求心材、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过肤材而截取皮,以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   婆罗门!或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截取肤材,以为心材而持去。
具眼者见彼应如次言:实此人不知小材,不知肤材、不知皮、不知薄皮,不知枝叶。如是此人欲心材、求心材、探索小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以截取肤材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
婆罗门!或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截取心材,如是心材而持去。
具眼者见彼应如次言:实此人知心材、知肤材、知皮、知薄皮、知枝叶,实如是,此人欲心材、求心材、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截取心材,如是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彼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必成就。
婆罗门!
如是此人想以信由在家而为出家行者,我为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困扰,沉溺于苦,为苦所征服,然,实知作此全苦蕴之终。
彼如是为出家行者以得利养、恭敬、声望,彼以其利养、恭敬、声望而欢喜,满足志望,彼以其利养、恭敬、声望,自赞毁他:予得利养、有名声、彼等其他之比丘少名声、少势力。而且从利养、恭敬、名声不更发起为其他上妙法作证之志望,不努力、耽溺、缓慢。
婆罗门!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过肤材、过皮、过薄皮,截取枝叶以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
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
婆罗门!
于此又或人以信由在家而为出家行者:予为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沉溺,沉溺于苦,为苦所征服,然者,实此知作全苦蕴之终。
彼如是为出家行者,而得利养、恭敬、名声。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为欢喜,不为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自赞毁他,而且从此利养、恭敬、名声,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如是彼得成就戒,彼以成就其戒而欢喜,以满足其志望,彼以成就其戒而自赞毁他:予持戒、持善法、彼等其他之比丘是破戒者、持恶法者。而且由成就戒,不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不努力、耽溺而缓慢。
婆罗门!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过肤材、过皮,以截取薄皮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
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   婆罗门!
于此又有一人以信由在家而为出家行者:我为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沉溺,沉溺于苦,为苦所征服。然者,实知作此全苦蕴之终。
彼如是为出家行者而得利养、恭敬、名声。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欢喜,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自赞毁他。由利养、恭敬、名声、更发起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而不耽溺,不怠慢。
彼得成就其戒,彼以成就其戒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戒而自赞毁他,而且由戒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如是彼得定成就,彼以成就其定而欢喜,而满足其志望,彼以成就其定而自赞毁他:予有等持、心寂静、彼等其他之比丘无等持,心不成寂静。而且不由定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不努力、耽溺而怠慢。
婆罗门!恰如欲、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过肤材截取皮,以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
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也。
婆罗门!
于此又有一人以信由在家而为出家行者:我为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困扰,沉溺于苦,为苦所征服。然者,实知作此全苦蕴之终。
彼如是为出家行者而得利养、恭敬、名声,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欢喜,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利养、名声而自赞毁他。而且从利赛、恭敬、名声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彼得戒,彼以成就其戒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成而自赞毁他,而且从戎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彼得定成就,彼以成就其定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定而自赞毁他,而且从定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彼如是得知见,彼以其知见而欢喜,以满足志望,彼以其知见而自赞毁他:予住于知见,彼等其他之比丘不住知见。而且由知见而不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不努力、耽溺、缓慢。
婆罗门!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截取肤材以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
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也。
婆罗门!
于此又有一人以信由在家而为出家行者:我为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困扰,沉溺于苦,为苦所征服,然者,实知作此全苦蕴之终。
彼如是为出家行者而得利养、恭敬、名声。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欢喜,不以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自赞毁他。而且从利养、恭敬、名声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彼得戒成就,彼以成就其戒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戒而自赞毁他,而且从戎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彼得定成就、彼以成就其定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定而自赞毁他,而且从定成就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彼以得知见,彼以其知见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知见而自赞毁他,而且从知见更发起为志望上妙他法之作证,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婆罗门!云何从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于此比丘以离欲、以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以成就初禅而住。
婆罗门!此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寻伺已息,内清净,心向一处,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以成就第二禅而住。
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不染于喜而住于舍,正念、正智而以身正受乐,圣者之所谓成舍、念、乐住以成就第三禅而住。
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舍乐、舍苦,先已灭喜忧,不苦、不乐,成舍念清净,以成就第四禅而住。
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以出离一切色想。消灭有对想,以不作意种种想,故成虚空无边,成就虚空无边处。
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以出离一切虚空无边处,成识无边,以成就识无边处。
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以出离一切识无边处,任何亦无存在,以成就无所有处。
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出离一切无所有处,以成就非想非非想处。
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出离一切非想非非想处,以成就想受灭,而且依彼智而见知漏灭尽。
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此等为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截取心材,如是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成就。
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也。
婆罗门!
如是此梵行不以利养、恭敬、名声为功德;
不以戒成就为功德;
不以定成就为功德;
不以知见为功德;
婆罗门!此乃彼不动之心解脱,婆罗门!此为此梵行之目的,此为心材,此为究竟。
如是说时,婆罗门滨加罗库奢白世尊曰:善哉!卿!瞿昙!伟哉!卿!瞿昙!恰如倒者起,如被盖覆者露现,或如迷途者得教以道,或如闇中持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如是卿瞿昙以种种方便示法。此我归依卿瞿昙及其法、归依比丘僧伽。卿!瞿昙!容受我从今以后,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阿含研究·现存的上座部佛教

现存的上座部佛教

徐钧

  引子

(一)现存上座部佛教的史略和简况

(二)现存上座部佛教的教义

1.根本教义

2.基础道德的教义

(三)现存上座部佛教的实践

1.核心层面的实践

(1)禅修传统的实践

(2)古典经院传统的实践

2.世俗层面的实践

(四)现存上座部佛教的现在

(五)注释部分

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现存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南越、中国云南边境等地区。本世纪初开始进入西方社会,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文世界。

 

(一)现存上座部佛教的史略和简况

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的阿育王赞助了佛教的第三次结集,在这次结集后以长老目建连帝须为首的僧团向印度各地和印度之外的地区派出传教僧团。当时有两个僧团和现存的上座部佛教相关注1,即前往金地(说为缅甸和泰国北部)及前往斯里兰卡的僧团。前往金地的僧团由于缺少活动的详细文字记载,所以到底对现存的上座部佛教影响有多大很难说。而由阿育王之子摩晒西尊者带领前往斯里兰卡的僧团活动则在《大史》、《岛史》等著作中有着明确的记载。所以现存的上座部佛教一般认为起源于前往斯里兰卡的那支僧团。

摩晒西尊者到达斯里兰卡岛后,在山中遇见出游的斯里兰卡国王帝须。在一系列关于芒果树的有趣问答后注2。国王归依了佛教,随后在国王带动下,几乎所有斯里兰卡国人都归依了佛教。国王把皇家御花园改建为寺院送给摩晒西僧团,以作为僧团驻地。这座寺院就是著名的大寺。

在公元前1世纪,由于斯里兰卡的战乱和饥荒,僧团受到很大的损失。许多口传的佛教经典近乎失传。僧团在此之后,经过商议,于公元前29年在兰卡岛马塔勒的阿卢石窟举行了佛教第四次结集。同时也是佛教史上用文字记录全部三藏经典的第一次。这部经典至今还被现存的上座部僧团使用。注3

公元1世纪,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斯里兰卡由于地近南印度,因此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在以后一千年里曾有很多次冲突,在上座部佛教的藏外经典《大史》、《岛史》等著作中可以看见这些冲突存在的痕迹。其时,国家行政力量也卷入这一冲突,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大乘佛教晚期的异端分支黑衣见者密法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了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幸运的是早些时候受到斯里兰卡大寺影响的缅甸上座部僧团当时已经发展成为很有影响的力量。于是缅甸的上座部佛教反传斯里兰卡。到公元十一世纪后,在斯里兰卡国王的协调下整个斯里兰卡佛教重新统一为上座部佛教注4,当然一些大乘仪式和少些教义也被积淀了下来,并成为兰卡佛教的一部分。但在后来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斯里兰卡佛教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情况严重到僧团传戒人数不足的程度(僧团传出家戒要五个出家十年以上的比丘)。比丘僧团的重建要到近代泰国和缅甸佛教的重新传入才得以完成。而近年来,泰米尔猛虎组织的活动也给斯里兰卡佛教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缅甸的上座部僧团在公元四世纪已经成为强有力的一支,中国法显的《佛国记》记载了缅甸一部佛教之兴盛;从其书所说的缅甸僧团情况和缅甸佛教自己的历史记载来看,那时候上座部佛教已经在缅甸佛教各支中占有优势。缅甸的上座部僧团在中世纪时最终在国家的支持下全部统一到斯里兰卡大寺的戒律传统中,本来自己的戒律传统也消融在大寺传统中注5。

在斯里兰卡上座部佛教受到外来打击后,缅甸的上座部佛教成为整个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最重要基地。续五世纪觉音论师在斯里兰卡大寺完成《清净道论》这样的杰作后,缅甸的长老阿那律陀完成了经典著作《摄阿毗达磨义论》,这本著作是上座部佛教中可以和《清净道论》作齐量观的作品。

缅甸的上座部佛教在缅王阿那律陀统一全国后受到国家扶持,此后至今几乎没有受到过严重的破坏。即使在被英国殖民时期,由于英国对于宗教一般持不干涉态度,所以也还是能很好的发展。

1956年,缅甸为了纪念佛陀涅磐2500年,邀请了柬埔寨、斯里兰卡、泰国等国的比丘2500人,在仰光举行了佛教史上的第六次结集注6,根据各种版本和1871年缅甸曼德勒的佛教第五次结集注7的校勘本,对巴利语三藏进行严密的校勘,印成了迄今为止最完善的巴利语系大藏经。

缅甸的佛教以佛教经典配合阿毗达摩的严谨研究为主流的情况注8是在上座部文化圈出了名的。即使那些以禅修实践著名的僧人,许多同时又是著名的三藏注释大师,如近现代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十分著名的尼耶西亚多、雷迪西亚多、玛哈希西亚多、明贡西亚多、莫哥西亚多等。其中如明贡西亚多等甚至能流畅地背诵全部的三藏经典注9。中国云南德宏地区的佛教多受缅甸影响。

泰国上座部佛教在早些时候只在受缅甸影响的泰国北部流传。其它区域都流行大乘密宗佛教和印度教,一直要到十四、十五世纪才开始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在此之后泰国的国王也多加入佛教的推广活动,近代拉玛王朝的蒙谷王在登基前曾出家二十多年。因此在他在位时,他对泰国佛教作了净化,泰国因此建立了持戒严谨的法相应派系注10,而独立于原来戒律较松散的大部派。

柬埔寨、老挝、南越、中国云南版纳地区的佛教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关系一般都受到来自泰国上座部佛教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佛教流传一般多开始于公元十世纪以后。发展和泰国的佛教基本是同一步调的。而现在,其中的柬埔寨、南越由于近几十年的战争等原因,佛教被破坏的情况严重。

(二)现存上座部佛教的教义

现存上座部佛教有大小数十个派系,如缅甸的善法派、瑞琴派、门派,泰国、柬埔寨、老挝的法相应部和大部派,斯里兰卡的泰国派和缅甸派,中国云南边境地区的润、摆庄、多列、左抵等等。但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戒律遵守的严谨与否上。而在所依三藏经典和根本教义上的表现则是完全相同的。还有的不同就是缅甸、斯里兰卡的佛教学术性强一些,泰、寮等国佛教的口语化倾向要多一些注11。

1。根本教义

上座部佛教所探索的主题是人类内心烦恼的呈现\构成原因及其内心烦恼的解脱之道。

举人类因失去亲人而难过的例子可以知道,人类抱有希望世间的存在应该具有永恒性的观念。这种希望世间存在呈现永恒性的心理认知,构成人类对此事难受的原因。因为永恒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的普遍特性(即无常、苦、无我)。

生尔在世,心灵就要面对存在及与存在的无常无我的特性,无法回避。

于是佛陀发现这个真理后就教导人类应该客观认识真正的具体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即身心和身心呈现的无常本质。理解这一客观事实后,整个心理的错误认知就会自动消失,这一消失本身是错觉的结束。错觉的结束带来人类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他不再拒绝世间存在的呈现,也不拒绝存在之普遍特性的呈现。用如实的心去看世界。于是他不再为这世界的变化而悲伤,不再为这世界的呈现而得意忘形。绝对超脱及宁静的处世在心中被建立。这也就是佛教意义上的永恒--涅磐。人从此不会再进入过去的错觉。即以为世间存在是永恒的。他如实的生活,但不再迷惑于世界的干扰中。因为那干扰本是来自于人类的错误认知,而现在错误的认知已经结束了。实现了这一心理转变的人则称为“阿罗汉”。

但这一成就的实现在整个传统中被认为必须依靠以戒律、禅定为基础的内观禅训练。因为在佛教中,概念理解的结果和对事实明见的结果被认为是不同的,这正如想象被火烫伤和真的被火烫伤是不同的。

2.基础道德的教义

上座部佛教中,道德被认为是以上根本教义实行成功的保证。所以其戒律道德是值得注意的。

研究上座部佛教的道德观是会发现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虽然整个上座部佛教僧团和在家居士所表现的戒律道德在各类社会形态和宗教道德中是相当清教徒式的严谨。但他们的道德观却是相对主义的注12。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承认道德规范来自于其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等的观点,而否认道德的绝对性和永恒性。佛教认为道德等是相对的和约定俗成的。但如此,是否存在一个可以否定戒律道德遵守的必要性问题呢?这却是不必担心的。上座部佛教虽然承认戒律是相对的,但又经典性的说相对的并不等于没有作用的。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人、天善趣有情,才有望在此生解脱。如果一个人否认戒之作用,去作与四恶趣相应的言行,这个人的心也必成为四恶趣众生之心,于是失去解脱之可能;并会由于如畜生、如鬼等心而趋向四恶趣,去领受他(或她)自己所造的悲惨果报。

于是,上座部佛教的出家(持十戒或二百二十七戒)、在家(持五戒或八戒)两众十分重视和保守传统的戒律道德。在许多道德方面相当人数的僧团甚至还坚持佛陀时代的古制,如乞食、每日一食、林居等十三种头陀行、不触金银货币制度、布萨制度、结界制度等等注13。

(三)现存上座部佛教的实践

现存上座部佛教的实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核心层面和世俗层面。

在核心层面中是作为佛教精华的禅修传统和古典经院传统;而在世俗层面中有佛教一般的道德修养行为和随顺东南亚印度教文化、各种本土文化的信仰活动。虽然这些传统或形式有时是混合在一起表现的,但只要认真观察还是能适当区分的。

1.核心层面的实践

(1)禅修传统的实践

上座部佛教的禅修传统在东南亚人群中是倍受尊敬的。这一传统大部分运用的方法都是相当古老的精神训练体系。这和上座部佛教僧团几千年来坚持自己精神内涵的传统是有关的。

在现今的上座部佛教禅修训练体系中,我们可以看见原始佛经律藏及五世纪时尊者觉音据古经疏编撰的伟大论道书《清净道论》中讲解的“十种随念禅、十种遍处禅、十种不净观、四种慈悲心的梵住禅、四种无色界禅、四界分别禅、食厌想禅“等四十种禅法注14还在被卓有成效的传授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古疏中传授的禅定方法。但上座部佛教最重要的禅修方法还不是以上这些,而是“内观禅”,也就是中国古译佛经中记载的“毗婆舍那”。“内观禅”的核心是围绕佛教根本教义进行的,方法就是对于自己刹那变化的身心现象进行如实地观察,以从中获得身心无常、苦、无我的直观认识,证达涅磐注15。

这一“内观禅”的训练是当今上座部佛教圈中最受推崇的禅修方法。也是上座部佛教认为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关键点。因为上座部佛教认为这就是佛陀发现的唯一解脱方法,有时候这种方法也叫“四念处禅”。在佛教这一核心的修法中由于个人根性天赋或传统的差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道路。就是从禅定入手后内观的方法(定解脱);从内观直接入手的方法(慧解脱)。但都是在定慧双运的基础上如实次第产生见清净直到行道智见清净智慧后,由行舍智慧后直证四种解脱果。

当今上座部佛教禅修道场中最著名的有缅甸的玛哈希道场、缅甸的莫哥道场、缅甸的莫印道场、缅甸的帕奥道场、泰国阿姜曼传统的帕邦塔寺、泰国阿姜查传统的道场等。这些禅修地在禅修方式上各有所长,如玛哈希道场在开始阶段就训练纯内观禅;莫印道场则在适当学习基本理论后开始内观禅;帕奥道场则要作相当的色、无色界禅定准备后才修习内观禅;帕邦塔寺在开始阶段修行身随念不净观的初禅然后修行内观禅;阿姜查传统的道场则比较重视生活中的体悟和阿那波那禅的修行注16。但最终归结都是一个--内观禅。彼此之间的区别只是入手方法的不同。

现在东南亚除僧团外,一般信众也经常到禅修中心修行各种传统的禅法。这要归功于本世纪著名的缅甸长老玛哈希(第六结集时的质询长老)、长老雷迪、泰国的长老阿姜曼等人的推动。而在这之前这一方法一般是在僧团内部或只对极少在家人传授。

(2)古典经院传统的实践

当今上座部佛教圈的理论学经制度基本是在继承古制的。现今在缅甸有许多佛教三藏学院,有全国范围的佛教三藏四级考试制度注17;在泰国则设佛教法士等级考试制度注18;斯里兰卡设有佛教三藏培训中心及巴利语佛教大学注19。

佛教理论是在上座部国家的佛教徒中掌握得很有分寸的。即专心于禅修实践的人在修行之前也多少能正确的了解一些应知的佛教理论。在缅甸佛教中这一情况更为突出。

上座部佛教所研习的佛教典籍是公元前29年在马塔勒第四结集时留下的经典。分为律、经、论和藏外四大部分注20:

律藏是分别部、犍度、附篇;

经藏分为长部经、中部经、相应部经、增支部经(以上相当于汉译《四阿含经》)和小部经;

论藏包括《法集论》、《分别论》、《界论》、《双论》、《发趣论》、《人施设论》、《事论》;

藏外经典分为注疏和其他两类。注疏系5世纪后由觉音、法护、近军、佛授、大名等编译的诸种三藏注释。其他部分包括《岛史》、《大史》、《弥兰王问经》、《清净道论》等。另外缅甸阿那律陀所著的《摄阿毗达磨义论》等也作为最重要的入门课本之一注21。

2.世俗层面的实践

上座部佛教在现代世俗生活层面的实践包括很广泛的内容。有经典中记载的一般的佛教道德修养行为,如持在家五种戒、布萨日持八戒、早上布施僧人食物、为僧人作义务劳动、关心家庭、尊敬父母长辈等。也有随顺东南亚印度教文化、各种本土民族文化的信仰活动,如精灵的崇拜、占卜、星相、撒圣水、信仰经典的非理性力量、仪式迷信、通灵媒介等注22。这在上座部佛教历史上虽然多次被信仰佛教的国王禁止,但收效甚微。这里面有着很深的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原因。在此不作详论。

(四)现存上座部佛教的现在

近现代上座部佛教可以说正在复兴之中,这一复兴起始是和东南亚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复兴运动、净化佛教僧团运动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运动中,上座部僧团对南亚和西方进行了有组织的传教。有不少白人知识分子因此在东南亚出家为僧,受训成为佛教经典和禅修的教师注23。同时在一些西方学者的协助下,上座部佛教还英译了全部巴利语三藏。应该说这是在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中扎根的东方信仰之一。

近年来上座部佛教在台湾、香港等中文地区也开始慢慢流行起来,相当部分的典籍开始被翻译成中文.....对于中文社会来说一种古典风格的、务实和经验主义的佛教正在开始影响中文佛教世界。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代部分北传佛教人士正在反思佛教本身,而这一反思开始引起了一种或许有益的后果。

上座部佛教在现今的社会变化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东南亚现代化的建设中,经济开放带来的森林大面积的砍伐破坏旅游业的开发,使丛林僧团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逐渐结束。泰国的情况很有代表性,在曼谷的佛教僧团已经部分修改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而在东北泰由于还保留相当的原始森林,传统的情况就要好一些。这方面也有一部分佛教社会主义者带来的影响,如泰国的佛使比丘,传统僧团不同意他的许多主张,以为这属于不符合传统的佛教世俗化观点,而他的观点在东南亚却有不小的影响注24。

和北传佛教的交流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表面上的友好往来已经成为现代各宗教派系的惯例。但实质上的不和谐还是存在。僧团内部就存在对于大乘佛教的看法不同。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大乘佛教对于早期佛教派系带有污蔑性的经典还在被使用,这是上座部佛教对北传佛教体系不认同的关键之一;其二是两者之间某些教义的明显差异使分歧还是很严重注25。这也是有待于思考和解决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新的问题产生,如比丘尼僧团的重建注26等,这里因篇幅问题不在一一列举。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上座部佛教在历史中是一种文化的化石。或许是这样的,这其实是现存上座部佛教引以为荣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因此保持了佛陀言教遗产的纯洁。但全球性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也要一向传统的上座部佛教思考怎么去重新面对新的世界。

注释

注1:《印度佛教史概说》第33页、第10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佐佐木教悟等著,杨曾文、姚长寿译)

《缅甸概览》第245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杨长清等主编)

注2:《南传佛教史简编》第8页(中国佛教协会出版社,1991年版,邓殿臣著)

注3:同注2著作,第25页。

注4:同注2著作,第38页。

注5:同注2著作,第98页。

注6:同注2著作,第109页。

《当代佛教》第99页。(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杨曾文著)

注7:《缅甸概览》第249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杨长清等主编)

注8:同注7著作,第259页。

注9:《南传菩萨道》作者简介第i页。(中国台湾派色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敬法比丘译)

注10:同注2著作,第140页。

注11:这比较的部分是有缅甸帕奥禅修中心的净法比丘和泰国阿姜查丛林的雄觉比丘所提供的,他们出家生涯中曾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多处作雨季安居。

注12:《经集》第125页,第839偈等。(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巴利语佛教经藏小部经典,郭良湟耄?br>   注13:泰国大藏经律藏*戒律纲要(泰王国曼谷皇朝第十世僧皇*公拍耶跋折罗禅那婆罗裟亲王编撰黄谨良译 僧团内部读物)纪录片《正念之道》(英国b1C广播公司在泰国东北部的有代表性的著名寺院-巴蓬寺等处摄制)

注14:《清净道论》第三说取业处品至第十一说定品(中国佛教协会出版,巴利语佛教藏外经典,叶均译)

注15:《当代南传佛教大师》第146页、第330页、第336页等。(中国台湾圆明出版社,1998年版,杰克*康菲尔德著,新雨编译群译)

注16:参见《当代南传佛教大师》、《内观基础》之“缅甸内观禅修道场简介”(中国台湾嘉义新雨图书馆,佛教内部资料)

注17:同注7著作,第261页。

注18:同注2著作,第144页。

注19:《斯里兰卡的僧伽教育》第25页至第27页(登载于中国佛教协会《法音》杂志1990年第二期,作者法光比丘,僧广兴、原慈译)

注20:《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第200页至第267页。

藏外作品由帕奥禅修中心的寻法比丘等提供。

注21:《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i页。(中国台湾派色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菩提比丘编,寻法比丘译)

同时可参见注17之页。

注22:同注15著作,第480页。

《宗教史》第339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版,约*阿*克雷维列夫著,王先睿等译)

纪录片《佛国缅甸》(浙江电视台译制)

注23:《当代佛教》第318页至第328页。(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杨曾文著)

同时,当今健在的西方人所成为的著名佛教教师还有阿姜苏美多比丘、塔尼沙罗比丘、汉提帕罗比丘、约瑟夫、杰克*康菲尔德等。

注24:《当代佛教》第138页。(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杨曾文著)

同时泰国阿姜查丛林的雄觉比丘也提供传统僧团存在的对于佛使比丘批评。

注25:这些情况可以通过中国佛教界许多信徒谈话中充分了解到,在他们的观念中,上座部佛教实际就是所谓的“小乘佛教”认识。这说明了解的真正缺乏。

注26:同注2著作,第108页和《法音》杂志1990年中署名法光比丘的有关比丘尼出家文章。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六处篇·阎浮车相应

阎浮车相应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揭陀国之那罗迦村。

时,阎浮车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爱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阎浮车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所谓:“涅槃、涅槃”者,友!何者为涅槃耶?”“友,凡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称之谓涅槃。”

“然则,友!有实现此涅槃之道耶?有行道耶?”“友!有实现此涅槃之道,有行道也。”

“然则,友!何为实现此涅槃之道耶?何为行道耶?”“友!此八支圣道正是实现此涅槃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友!此为实现行此涅槃之道。”

“友!实现此涅槃之道是善,行道是善。又足于精勤。”
注1 食阎浮果之意,于杂阿含经一八卷一经有“阎浮车”。于注释,注为长老(可能是舍利弗)之甥Jambukhadaka普行沙门,是名阐怒沙门。即舍利弗长老之甥普行沙门嗜好食阎浮果而得是名。
※ 三
“友!舍利弗!所谓:“阿罗汉果、阿罗汉果”者,友!何者为阿罗汉果耶?”
“友!凡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称谓阿罗汉果。”

“然则,友!有行道耶?有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耶?”
“友!有行道、有实现此阿罗汉果实现之道。”

“然则,友!何者为行道耶?何者为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耶?”“友!此圣八支之道,正是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友!此为行道,此为实现阿罗汉果之道。”

“友!此行道实现阿罗汉果之道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 三
“友!舍利弗!谁为世1之法语者?谁为世之善行者?谁为世之善到者耶?”

“友!于凡世为说贪欲舍弃法,说嗔恚舍弃法,说愚痴舍弃法者,此等为世之法语者。

“友!凡为实行舍弃贪欲,实行舍弃嗔恚,实行舍弃愚痴者,此等为世之善行者。

友!若诸人舍弃贪欲,断其根,如多罗树之无头,成为非生者,成未来不生之法。舍弃嗔恚……愚痴,断其根,如多罗树之无头,成为非生者,属未来不生之法,此等为世之善到者。”

“唯然,友!有行道,有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舍弃之道耶?”
“友!有行道,有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之道。”

“友!何者为行道?何者为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友!此为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此为行道也。”

“友!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之道为善,行道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注1 dhammavadin,supatipanna,sugata说法者,善实行,善到达(善逝)之意,杂阿含经一八卷一经为:“善说法者,世间正向,世间善逝。”
※ 三
“友!舍利弗!跟随沙门瞿昙修梵行有何之利耶?”
“友!为知悉于苦,跟随世尊修梵行。”
※ 三
“然则,友!有知悉此苦之道,有行道耶?”
“友!有知悉此苦之道,有行道。”

“友!何者为知悉此苦之道?何为行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知悉此苦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友!知悉此苦之道,此为行道。”

“友!知悉此苦之道为善,行道是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 三
“友舍利弗!所谓:“达于安息、达于安息”者,友!人须多久始达于安息耶?”“友!比丘依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尽、甘味、患难、出要,友!比丘于此分,彼可达于安息。”

“然则,友!有实现此安息之道,有行道耶?”“友!有实现此安息之道,有行道。”

“然则,友!何者为实现此安息道耶?何者为行道?”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实现此安息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吾友!此为实现安息之道,此为行道。”

“友!实现安息之道为善,此行道是善。友!又足以精勤。”
注1 assasa是入息之意,看次节之文,在此可取为安息(breathing easily;relief consolation)之意。杂阿含经一八卷一经有“苏息”以paramassasa为止苏息。
※ 三
“友舍利弗!所谓:“达于最上安息,达于最上安息”者,友!人须多久始可达于最上安息耶?”
“友!比丘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尽、甘味、患难、出离,无取着以解脱,友!彼于此分达于最上安息。”
四~六
“友!有此最上安息之道耶?为有此行道?”……
注1 以下除“安息”和“最上安息”之不同外,其他皆同第五经。
※ 三
“友舍利弗!所谓:“受、受”者,友!何者为受耶?”“友!此等三者是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友!此等为受。”

“然则友!有此等知悉诸受之道耶?有行道耶?” ……
注1 以下“苦”和“受”之不同外,皆同第四经。

第八 漏
※ 三
“友舍利弗!所谓:“漏、漏”者,友!何者为漏耶?”“友!此等三者是漏。为欲漏、有漏、无明漏是。友!此等三者,是漏。”

“友!有此等舍弃诸漏之道耶?有行道耶?”。……
注1 以下“诸漏舍弃”和“诸受知悉”之不同外,其他皆同第七经。
※ 三
“友舍利弗!所谓:“无明、无明”者,友!何者为无明耶?”“友!凡对苦之无知,苦生起之无知,苦灭尽之无知,达苦灭尽道之无知,友!此称谓无明也”

“友!然则,有此舍弃无明之道耶?有行道耶?”。……
注1 以下参照第八经。
第十 爱
※ 三
“友舍利弗!所谓:“爱、爱”者,友!何者为爱耶?”“友!此等三者是爱。则欲爱、有爱、非有爱是1。友!此等三种为爱。”

“友!然则,有此等舍弃诸爱之道耶?有行道耶?”。 ……
注1 于杂阿含经有:“欲爱、色爱、无色爱。”
2 以下参照第八、第九经
※ 三
“友舍利弗!所谓:“瀑流、瀑流”者,友!何者为瀑流耶?”“友!此等四者为瀑流。则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友!此等为四种瀑流。”

“友!有此等舍弃四种暴流之道耶?有行道耶?”。
……
注1 以下参照第八、九、十之三经。
第十二 取
※ 三
“友舍利弗!所谓:“取、取”者,友!何者为取耶?”“友!此等四者是取,即: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是。友!此等者为四种取。”

“友!有舍弃此等四取之道耶?有行道耶?”……
注1 上之三经。
※ 三
“友舍利弗!所谓:“有、有”者,友!何者为有耶?”“友!此等三者是有。则: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友!此等三者为有。”

“友!然则,有知悉此等之道耶?有行道耶?”……
第十四 苦
※ 三
“友舍利弗!所谓:“苦、苦”者,友!何者为苦耶?”“友!此等三者是苦。是为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友!此等三者是苦。”

“友!然则,有此等知悉苦之道耶?有行道耶?”※ 三
“友舍利弗!所谓:“己身、己身”者,友!何者为己身耶?”“友!此等之五取蕴,世尊称之为己身。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友!此等五取蕴,世尊称之为己身。”

“友!然则,于出家者,以何事为难为耶?”“友!于出家者以爱乐2为难为。”

“友舍利弗!然则爱乐者以何事为难为耶?”“友!爱乐者,以法随法之履修为难为。”

“友!法随法履修之比丘,久而可成为阿罗汉耶?”
“友!不久当成阿罗汉。”
阎浮车相应(终)
其摄颂曰:
涅槃阿罗汉
法语者何在
安息最安息
受漏及无明
爱瀑流并取
有苦及己身
于此教难为
注1 dhamma-vinaya,Doctrine and Discipline法与律,教法和规律,综合佛教之教理行规,解为“佛教”之意。即“教”之意义。此一文于杂阿含经一八卷一经为:“贤圣法律中有何难事。”
2 abhirati言乐出家生活。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魔诃责经

魔诃责经

北传中含一三一。降魔经(大正藏一、六二〇页。)弊魔试目连经(大正藏一、八六四页。)魔娆乱经(大正藏一、八六四页。)
本经乃叙述大目犍连以种种方法对治恶魔。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大目犍连在婆伽国之鼍山(失悦摩罗山)恐怖林之鹿野苑。
尔时,尊者大目犍连于露地经行。
其时,恶魔入于尊者大目犍连之腹中,至下腹部。
是时,尊者大目犍连作如是念:
我腹之赘重犹如满月,何故然耶?
是时,尊者大目犍连由经行处下来,入僧房已,坐于所设之座,坐下之大目犍连独自如理作意。
于是,尊者大目犍连见入至下腹部之恶魔,作如是言:
恶者!出去!恶者!出去!汝勿触娆如来,勿触娆如来之弟子,汝勿长夜为不利、受苦者也。
是时,恶魔之如是念:
此沙门对予实不知、不见,而言:恶者!出去!恶者!出去!勿触娆如来,勿触娆如来之弟子,汝勿长夜为不利、受苦者也。彼师尚不能速知予,何况其弟子能知予耶?
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告恶魔曰:
恶魔!予实知汝,汝勿思--彼不知予--恶魔!汝为恶者也,恶魔,汝实如是念:此沙门对予不知、不见而如是言--恶者!出去!恶者!出去!勿触娆如来,勿触娆如来之弟子,汝勿长夜为不利、受苦者也,彼师尚不能速知予,何况其弟子能知予耶?
是时,恶魔之如是念:此沙门实知予且见予,而如是言:恶者!出去!恶者!出去!勿触娆如来,勿触娆如来之弟子,汝勿长夜为不利、受苦者也。
是时,恶魔由大目犍连之腹部顶端上升,住于其喉。
尊者大目犍连见住于其喉之恶魔,即告恶魔曰:
恶魔!于此处予见汝,汝勿思:彼不知予。恶魔!汝住于予之喉。
恶者!昔予生为魔是名恶触娆之魔也,其时,予有妹名伽利奄里,汝为彼之子也,汝是予之甥也。
恶者!其时,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出现于世。
恶者!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有二大上首声闻弟子名为无类者、苏生者。
恶者!就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弟子中,于说法不可能有任何人与尊者无类者相等者;恶者!依此理由,尊者无类者是伊多罗(无类者)、是伊多罗(无类者)之名生起。
又,恶者!尊者苏生者是闲林、树下、空静处住者以容易速入想受灭定。
恶者!尊者苏生者往昔坐于一树下,入想受灭定。
恶者!牧牛者、牧畜者、耕作者、旅行者等,见坐于树下,入想受灭定之尊者苏生者,见已,彼等有如是之念:实不可思议!实未曾有哉!此沙门坐脱而死也,我等宜火葬彼。
恶者!是时,彼等牧牛者、牧畜者、耕作者、旅行者,拾聚草、木片、牛粪等,积覆于尊者苏生者身上,彼等施火而去。
恶者!是时,尊者苏生者彼适其夜,由定而起,抖擞衣服,于晨早、着衣、执持衣,诣入村里乞食。恶者!彼等牧牛者、牧畜者、耕作者、旅行者,见乞食之尊者苏生者。见已,彼等作如是念:实不可思议哉!实未曾有哉!此沙门已坐脱而死,却又苏生也。
恶者!依此理由,尊者苏生者是珊耆婆(苏生者)、是珊耆婆(苏生者)之名生起。
恶者!是时,魔度使作如是念:
予不知此等持戒,善法诸比丘之来处,或趣处,予当魅入婆罗门居士众,(言):汝等对持戒、如是善法诸比丘骂詈之、诽谤之、使恼之、触娆之,然或被汝等骂詈、诽谤、使恼、触娆,而心生变异,令魔度使得其方便也。
恶者!是时,魔度使魅入彼等婆罗门之居士众言:汝等骂持戒、持喜法诸比丘,骂詈之。诽谤之、使恼之、触娆之,然或被汝等骂詈、诽谤、使悔、触娆者、而心生变异,令魔度使得其方便也。
恶者!是时,魔度使魅入彼等婆罗门居士众,骂詈、诽谤、使恼、触娆持戒、持善法诸比丘!言:
此等秃头、似沙门而非沙门、贱奴、黑奴、由梵天足所生子孙,又自言:我等为禅思者也,我等为禅思者也。缩肩、低头、倦怠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犹如枭鸟于树枝上狩猎,求鼠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
如是此等秃头,似沙门而非沙门、贱奴。黑奴,从梵天之足所生子孙,又自言:我等为禅思者,我等为禅思者。缩肩、低头、倦怠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犹如野孤于河岸渔鱼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
如是此等秃头,似沙门而非沙门、贱奴。黑奴,从梵天之足所生子孙,又自言:我等为禅思者,我等为禅思者。缩肩、低头、倦怠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又犹如猫于罅隙垃圾箱、尘堆猎鼠、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
如是此等秃头,似沙门而非沙门、贱奴。黑奴,从梵天之足所生子孙,又自言:我等为禅思者,我等为禅思者。缩肩、低头、倦怠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又犹如驴脱离牵兽队伍、于罅隙、垃圾箱、尘堆、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
如是此等秃头,似沙门而非沙门、贱奴、黑奴、由梵天足所生子孙,又自言:我等为禅思者也,我等为禅思者也。缩肩、低头、倦怠而禅思之、明思之、审思之、冥想之。
恶者!其时,死去之人等,多数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恶者!是时,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对诸比丘曰:
诸比丘!魔度使确已魅入婆罗门居士众,言:在此,汝等对持戒、持善法诸比丘,骂詈之、诽谤之、使恼之、触娆之,然或被汝等之骂詈、诽谤、使恼、触娆,而心生变异,令魔度使得其方便。
诸比丘!是时,汝等应以慈俱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如是上、下、横、一切处、将一切(有情)视为自己,对含有一切有情之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嗔害慈俱心、遍满而住;
应以悲俱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一切有情视为自己,对含有一切有情之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嗔害悲俱心、遍满而住。
应以喜俱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一切有情视为自己,对含有一切有情之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嗔害喜俱心、遍满而住。
应以舍俱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一切有情视为自己,对含有一切有情之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嗔害舍俱心、遍满而住。
恶者!是时,依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如是教诫、如是训诫彼等比丘,行至森林、树下及空静处,以慈俱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将一切有情视为自己,含有一切有情之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嗔害慈俱心、遍满而住;
以悲俱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将一切有情视为自己,含有一切有情之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嗔害悲俱心、遍满而住;
以喜俱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将一切有情视为自己,含有一切有情之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嗔害喜俱心、遍满而住;
以舍俱心,遍满而住之,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将一切有情视为自己,对含有一切(有情之)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嗔害舍俱心,遍满而住。
恶者!是时,魔度使如是念:
予虽如是为之,然不知此等持戒、持善法比丘之来处或趣处,予当魅入于婆罗门居士众,言:在此,汝等对持戒、持善法诸比丘,应恭敬、尊重、奉事、供养,或被汝等恭敬、尊重、奉事、供养、而心生变异,令魔度使得其方便也。
恶者!是时,魔度使魅入于彼等婆罗门居士众,言:在此,汝等对持戒、持善法诸比丘,应恭敬、尊重、奉事、供养之,然或被汝等恭敬、尊重、奉事、供养、而心生变异,令魔度使得其方便。
恶魔!是时,魔度使魅入彼等婆罗门居士众,对持戒、持善法诸比丘,恭敬、尊重、奉事、供养之。
恶者!其时,死去之人等,多数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恶者!
是时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对诸比丘曰:
诸比丘!婆罗门居士众确已为魔度使所魅入,而言:在此,汝等对持戒、持善法之诸比丘,应恭敬、尊重、奉事、供养之,然或被汝等恭敬、尊重、奉事、供养、而心生变异,令魔度使得其方便。
诸比丘!是时,汝等于观身不净而住之,于食作厌逆想,一切世间作不可乐想,于观诸行无常。
恶者!是对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如是教诫、如是训诫彼等比丘,行至森林、树下、或空静处,于观身不净,于食作厌逆想,于一切世间作不可乐想,于观诸行无常。
恶者!是时,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晨早着衣,执持衣钵,与随从沙门尊者伊多罗共往村里乞食。
恶者!是时,魔度使魅入一儿童,取砾以击尊者伊多罗,因而头破。
恶者!是时,尊者伊多罗头破血流,跟随着,跟随着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之后。
恶者!是时,拘留孙世尊、应供、等正觉者,犹如象视还回体顾曰:
此魔度使真不知厌足。
恶者!于回顾之同时,魔度使由其处堕落,生于大地狱。
恶者!彼大地狱有三种名,谓六触处之地狱、谓击桩地狱、谓各自受苦地狱。
恶者!是时,狱卒来对予曰:贤者!于汝之心脏中,如桩与桩交合时,汝当知!我千年间于地狱中受苦者也。
恶者!彼时,予实为多年居住、多百年居住、多千年居住,于彼大地狱中受苦,一万年居住于彼大地狱、增地狱正名谓起出受之苦。
恶者!彼时予身,犹如人身,然予之头却犹如鱼头也。
恼害伊多罗,圣者拘留孙
度使陷地狱,何如受诸苦
有百之机械,各别之苦受
如是为地狱,度使痛苦极
恼害伊多罗,圣者拘留孙
佛之声闻众,比丘彼知之
恼害比丘者,黑魔汝受苦
湖中立天宫,立有一劫间
毗琉璃之色,光耀及灿烂
玉女在于此,种种飞彩舞
佛之声闻众,比丘彼知之
恼害诸比丘,黑魔汝受苦
比丘现见前,刺戟于佛陀
鹿子母讲堂,足指能震动
佛之声闻众,比丘彼知之
恼害比丘者,黑魔汝受苦
最胜之讲堂,足指能摇之
具持神通力,诸神皆战栗
佛之声闻众,比丘彼知之
恼害比丘者,黑魔汝受苦
于最胜讲堂,问天帝释曰
梵天可欲知,爱尽解脱耶
如是问帝释,无能如实答
佛之声闻众,比丘彼知之
恼害比丘者,黑魔汝受苦
近于善法殿,以问梵天曰
于汝常见有,今尚为有耶
梵天果光曜,日过汝不见
如是问梵天,无能如实答
予以尝见有,于今即为无
梵天界光耀,以见日过去
我为以常恒,及今得云何
佛之声闻众,比丘彼知之
恼害比丘者,黑魔汝受苦
依于此解脱,触妙高山顶
东方毗提诃,湖森地横人
佛之声闻众,比丘彼知之
恼害比丘者,黑魔汝受苦
火不作此想,我在烧痴人
痴人以触火,必自然得烧
如是恶魔罗,触烧汝如来
如愚人烛火,当烧自己身
魔罗为罪者,以烧害如来
恶魔为何想,我不受恶报
魔罗之所作,长夜于恶积
恶魔莫厌佛,及莫望比丘
比丘于怖林,以击恶魔罗
彼忧愁夜叉,尔时忽不现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