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犍度篇·金翅鸟相应

金翅鸟相应

[一] 第一 品类

一~二
[尔时,世尊一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金翅鸟之生有四种。以何者为四耶?卵生金翅鸟、胎生金翅鸟、湿生金翅鸟、化生金翅鸟是。诸比丘!如是金翅鸟之生有四种。”
注1 汉译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大正藏二、六四六a)长阿含世记经(大正藏一、一二七)。
[二] 第二 取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金翅鸟之生有四种。以何者为四耶?卵生……乃至……诸比丘!如是金翅鸟之生有四种。

诸比丘!此中卵生金翅鸟以取卵生龙,不取胎生、湿生、化生。

诸比丘!此中胎生金翅鸟以取卵生、胎生龙,不取湿生、化生。

诸比丘!此中湿生金翅鸟以取卵生、胎生、湿生龙,不取化生。

诸比丘!此中化生金翅鸟取卵生、胎生、湿生、化生龙。

诸比丘!如是金翅鸟之生有四种。”
注1 汉译一阿含经卷十九(大正藏二、六四六a)长阿含世记经(大正藏一、一二七)。
[三] 第三 善恶业(一)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依何因?依何缘?此处一类者,身坏命终而后生于卵生金翅鸟之群中耶?”

“比丘!此处一类者,于身作善恶业,于语作善恶业,于意作善恶业。彼闻卵生金翅鸟乃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命终,当生卵生金翅鸟之群中。”彼身坏命终后,生于卵生金翅鸟之群中。

比丘!依此因、依此缘,此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金翅鸟之群中。”
[四~六] 第四~六 善恶业(二~四)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依何因?依何缘?此处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胎生……乃至……湿生……化生金翅鸟之群中耶?”

“比丘!此处一类者,于身作善恶业,于语作善恶业,于意作善恶业。彼闻化生金翅鸟,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生命终后,当生于化生金翅鸟之群中。”彼身坏命终后,生于化生金翅鸟之群中。

比丘!依此因、依此缘,此处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化生金翅鸟之群中。”
[七~一六] 第七 布施利益(一)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依何因?依何缘?此处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卵生金翅鸟之群中耶?”

“比丘!此处一类者,于身作善恶业,于语作善恶业,于意作善恶业。彼闻卵生金翅鸟,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生命终后,当生于金翅鸟之群中。”

彼布施食、布施饮、布施衣、布施乘具、布施鬓、布施香、布施涂香、布施卧具、布施家、布施灯具。彼身坏命终后,生于卵生金翅鸟之群中。

比丘!依此因、依此缘,此处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卵生金翅鸟之群中。”
[一七~四六] 第八~十 布施利益(二~四)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一面坐已,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依何因?依何缘?而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胎生金翅鸟……乃至……湿生金翅鸟……化生金翅鸟之群中耶?”

“比丘!此处一类者,于身作善恶业,于语作善恶业,于意作善恶业。彼闻化生金翅鸟,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命终后,当生于化生金翅鸟之群中。”

彼布施食……乃至……布施灯。彼身坏命终后,生于化生金翅鸟之群中。

比丘!依此因、依此缘,此处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化生金翅鸟之群中。”如是而有六十六经。金翅鸟相应(终)于之摄颂曰:
品类以及取
四之善恶业
四布施利益
善说金翅鸟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阿含研究·原始佛教和现存的上座部佛教

原始佛教和现存的上座部佛教

徐钧

  迦摩罗人啊!

  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耳食之言所左右

——佛陀

  我们以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的方式来讨论这个问题。

这其实是上座部佛教内部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佛陀亲自的教导?

在现在东南亚佛教寺庙中,存在多种佛教引导形式。在这个问题上,我现在就历史的发展来次第的、简单的讨论这些教法。

最早期佛语的寻找

关于最早期的佛陀时代之教导,可以从以下研究方式中得到答案。

一般来说,南传佛教的《巴利语经、律、论三藏》是现存佛教各支中最早的经典资料。它的成书时代在公元前100年左右。

而汉语系佛教的汉朝、南北朝的汉族佛教早期时代的翻译中的《阿含》、《律藏》、阿含注释书、《论藏》则是第二部分资料。这部分资料有的来自印地语的翻译,而有的来自中亚古语言的翻译,经典所属派系和观点没有《巴利语经、律、论三藏》那么完整统一。但对于我们当前的历史认识,这部分资料的长处也在于此。因为这部分中文资料包括说一切有部、犊子部、经部、化地部、大众部、法藏部等。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些属于早期佛教的资料中,他们都属于早期佛教的一些分派。不管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教派差异,他们所用的经典著作还是比较类似的。

我们把这些现在所能得到的所有资料集中在一起,那我们将获得很大的信息量。

然后,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工作,这是使用比较的方法。把以上南传或者北传早期经典中那些不是共有的内容剔除掉,那剩下的内容就会变得很纯粹。

那这些纯粹的内容象征什么呢?

如果我们思考佛教史,注意佛教第一次分裂的情形就可以知道,佛教内的早期教派之分裂和产生是在佛陀逝世后100年左右。而在此前佛教各派系是没有很大的分歧意见和经典内容的。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用以上方法得到的其实佛陀逝世一百年之内的佛教内容。

这就是很可贵的内容。它直接可以追述于佛陀和佛陀亲传弟子的教导。这几乎就是佛陀教导的佛教--最早期的佛语。

如果我们结合一些公元前的考古发掘等工作,如阿育王铭文、早期寺塔图案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和以上文本内容所呈现的一致性。

现存上座部佛教三藏问题

现存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当今南传佛教。从历史的客观观点来说,它是目前仅存的最接近原始佛教佛语的佛教派系。但,它是否是完全等同于佛陀教导的佛教呢?

不完全是的!虽然这点会遭到上座部佛教中一些非客观人士的反对。但这可以各自保持自己意见,让事实去说话。同样,一些杰出的和开明的上座部长老也曾暗示(注1)这一观点。

其一,如果我们以上节中比较的方法所得的内容与此比较,还是会发现在大部分相同的情况下,许多还是不同的,这不同主要是南传佛教的《论藏》、《论藏》注释、抄疏的内容,还有部分经的内容。这些差异证明那些可能和佛陀没有直接关系,其实是在佛陀和亲弟子的教导记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来的文本。

其二,〈三藏经典〉的集成中的问题

佛陀弟子们进行三藏集成的工作是无可非议,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现在可能根本无缘了解佛教。但集成的经典产生了一个认识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

就是经典、经院化了佛陀的教导。

这,有是什么意思呢?

从事人类学工作中收集各类宗教文化中口传文本的人都知道,当一个口传人传播他的言论的时候,他可能根据核心的精神,然后依实际情况来开展他的言论方式。而这类言论的口头文本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会有重点不同引导的口头文本。这对于当时不存在任何问题。

但当〈三藏〉被集成后,造成的被动局面是,以后传经的人产生一个误解。就是以为每个人必须修学这些文本里面所有的核心内容才会得到成果。如“三十七道品”的观点,在早期经典中,很明确,没有这个观念。一般只是在“三十七道品”中的某一项努力就可以了,如四念处或八正道等,但集成的结果导致的误解是,那个接受的人要接受其中每一项目才是成功的。这一点,有对于文本精神误解的情况存在,也有人类一种感情冲动存在。当早期的成就被神话后,这一切被加上了形式的束缚。虽然,这是有利的,这一方式至少能保持早期的观点,但它可能引起一种误读。

以整个“三十七道品”的内容为实际修学内容的人大有人在,但这只分散了精力,并导致对于核心精神的逐渐忘失和形式主义的泛化。我们在现存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很可以看见这点,虽然“三十七道品”被头头是道的讲授,但很少没有人去实践和真正理解其文本内容。

其三,佛语口头传承中的变化

了解少些心理学的人会知道,作十个人立即传递一句口语的游戏。从第一个人的那句,到第十个人的那句,是会存在差异的。好象人类有说谎的天性。不过弗洛伊德证明这种口误是每个人内心的冲突和防御模式引起的,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十分不同的。

所以,在佛陀之后到上座部〈三藏〉经典在公元前一世纪做正式文本集成前,已经有四百年的口头传递历史,这里面的变化和增加是可想而知的多。虽然,我们可以说早期的上座部长老曾以最努力、最严肃的传递精神来保持这一切,但事实的变化还是发生了。

其四,文化环境的影响

文化环境的影响使上座部佛教不可能脱离印度地区的婆罗门教的宗教文化影响,印度文化中固有的把前人圣化,然后创造神话的方式在往世书中屡见不鲜,如现代印度的甘地在其死后就无法避免这一切。而即使在排斥圣化的佛陀也以神话的方式启示弟子,虽然佛陀严格拒绝弟子为他建立偶像,但在他逝世后。这一切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而且这成为经典中数量很大的佛本生经典。据可靠的研究,这里面的故事有许多明显出于晚出。这也造成了经典色彩的变化。

其五、论藏和论藏注释、抄疏内容的发展

在经藏和律藏的传递过程中,出于早期口头传递、记忆、思考的方便,文本往往被编制成一定的记忆格式。这就是类似提纲挈领性的文本,这些形式中有的在佛陀在世时已经出现了。但在佛陀逝世后,获得了更完整的发展。对于这类文本的发展,同时产生了对于文本中的概念内容的集成和研究。这些格式下的概念、概念的研究等就是论藏的开始。早期的论藏在经典中就具备,但当经典并不满足一些哲学思考和记忆的需要时,情况就发生了转变。这部分内容就独立成一个很大的部分。

在上座部佛教中,这被成为〈阿毗达磨〉。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佛陀在天道讲解而由舍利弗尊者记忆下来的,但这明显是一种神话的解释。

因为类似的格式同样存在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瑜伽行派等派系中。这证明他们的早期格式和内容可能有同源性,而这同源性只能证明出这些派系都出于佛教的一个根本派系---也就是没有分裂前的佛教。但也同时证明这类内容明显不是佛陀传导的内容。当然这种争辩是存在的。就是有人说,它是具备佛陀精神的。

但并非如此。

它其中相同部分的概念和论述的确出于佛陀,但相当部分的概念是不同于佛教的。同时,这种研究的方式并不是佛陀精神所推荐的,这曾经是被佛陀拒绝的方式。正如箭喻中所说。

其六、论藏注释、抄疏内容的发展

由于论藏同样是难懂的,因为实际上,被发展出的〈论藏〉远比经藏和律藏来得难懂。这就发展出了注释,这一情况在古代的斯里兰卡和缅滇达到空前,僧伽罗文的注释和眠文的注释是在这些论藏基础上的再次发展,上座部佛教的注释是很传统的,它走得并不远,但这里面包含了一种空前的热情,这和上座部佛教文化在发展上的自我克制形成对比,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这或许是一种能量的转移形式。觉音尊者和阿那律陀等伟大的论道书达到了上座部佛教注释的颠峰,他们以整体的知识为基础,加以个人的天赋编撰了论藏注释书的典范〈清净道论〉和〈摄阿毗达磨义论〉。当然,这和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二世纪印度佛教创作和大小乘各派系、外道派系的竞争也有关。

而在这次浪潮之后,对于经典的注释时代似乎在他们手里到了尽头,这次停止刺激人们转化了创作研究方式,因为最好的注释也难以达到〈清净道论〉等著作的高度。在此一时期稍后,我们看见了抄疏内容的出现。所谓抄疏是对于阿毗达磨义论注释的再注释,这结果是产生了新的更精致的观点。我们如果很客观的研究,那我们就将知道,这类观点并没有经典出处。在〈三藏〉,特别是〈经藏〉、〈律藏〉中没有依据。有许多明显出于臆测和杜撰。它的集成是构筑现存上座部佛教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虽然它不是现在上座部佛教的全部,但它占有相当地位。

抄疏的缺点在于僵化了修道的方式,教条主义式的讨论修行。并且虽然表现形式上是出于早期经典的一些提纲,但如果细究就知道明显没有经典或有断章取义之嫌疑。

在上个世纪伟大的阿罗汉玛哈希长老等教导纯内观的时候,某些僧人就以此类抄疏为依据攻击玛哈希和其僧团方式的错误,但其实错误的或许是他们。

玛哈希长老对于〈三藏〉、论藏注释、抄疏著作的内容的精通和熟练可以说在东南亚僧团中可能无人能出其右,他甚至能背诵整个〈三藏〉、论藏注释、抄疏的所有内容,他了解这些,但他根据实际而没有使用这些于他的教导中。在他的著作中可以很明显的觉察到这点。

不过,我们不是完全否定抄疏派的意见,而是把这个作为参考。我们的态度很清楚,它是合理的,那我们接受。如果它并不合理或者好象并不是人能够完成的,那没有人能够完成这里面说的。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但绝对不是实践。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和一位友善的上座部佛教抄疏派朋友的对话。

当我说起佛陀教导的佛教时,他说了一个观点,就是在佛陀的时代,那时候的人都很具备波罗密(福德),所以佛陀只要说了后他们就能解脱。而我们现在的人大多不具备波罗密(福德),所以即使再多的看经典也无用。所以要运用注释和抄疏的建议。

但我并不能认同这种观点,从宗教人类学和历史学文本研究的观点研究来看,古代经典记载中的迅速觉悟其实都带有夸张和圣化成份的。我们在律藏注的〈善见律〉倒是可以看见一个真实的数字,那里记载道,佛陀从觉悟到涅磐,所教导的知道数目之解脱比丘有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就是乔陈如等五人,耶舍长者子。耶舍友人五十四人。拔群三十人。致罗等一千人。舍利弗、目建连等二百五十人。阿酷利玛拉一人。

我们看了以上数字就会得到一个大概的难度认识,那时候的人解脱其实也不容易。我们在经典里看见的都是记载的胜利者,但没有成功的人或者部分成功的人还是一个数量中看不见的基础。因为真正的修行从来不是容易的。

而在另一些经典中记载多少万人出家修道或者多少万人修道成功,只要稍有历史学知识,就会知道那时候,全世界也没有多少万人。而在印度的一个大型城市中,一万人以上的城市已经是那时候的“纽约”或“东京”。因此,这没有说服力。

对于这个观点还有的疑问就是,那些抄疏等内容所谈论的经典和增广经典的内容的依据是什么?他们的创造者对于佛教的开拓是否超越了佛陀。但这是不成立的问题。无论如何,抄疏的内容有极端强烈的经院和僵化的色彩,而且其扩展的实践往往是很理想化但不切实可行的。

现存上座部佛教的文化环境问题

在南亚、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中,那里的民俗是明确存在的。有许多鬼神崇拜现在也成为佛教的一部分。这在一些场合,特别是在僧团内明显是违背佛教的。

19世纪的缅王敏东曾经下御召,明令全国禁止这些迷信信仰和仪式,但收效甚微。这充分反映了本土文化中最底层的部分,或者说是在历史发展中最终保留下来的事物具有很强的适应系统,它不是人们用意识的力量能超越的。

公元十世纪佛教极端派阿者力教在那里产生的影响我们不能说已经由于缅王的行政干预不存在了,不是的!如果进行民俗研究,当发现一些形式还是顽强的存在。

泰国、寮国等的情况可能更加糟糕一点,印度教和民俗的内容渗透得更为广泛。在一些时候,这些形式直接存在在僧团中,以种种变相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将头”、“养小鬼”、“拉圣线”等。

而一种曲解佛陀的教导方式则通过许多文化或民族运动表现出来,如缅甸在反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时期产生的“弥勒下生佛教”,它以上座部佛教中存在的未来弥勒佛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教义鼓动反英民族运动,而它的本质是和民间宗教有关,而不属于佛教的。

在现代过程中,僧团中部分人员开放的解释,虽然可能在一定时期赢得一些信徒,但从长远眼光来看,这些方式是没有出路或是上座部佛教将来某一天衰弱的一种原因。在泰国我们就能看见一些这样的僧人存在。

因此,在这里以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的方式来讨论,我们只讨论事实就是如此的事。

虽然,可能有少些朋友见到这篇文章会生气,但事实如此。

本文本的用意不是不明确的,它不是否定现存的上座部佛教。而是指出一种警觉性,当我们找寻佛陀教导的佛教的时候,现存的上座部佛教是一个很好的来源,因为它的确包括了相当部分佛陀教导的佛教,但这并不是所有的现存的上座部佛教就等于佛陀教导的佛教。

作为文化之一种的现存的上座部佛教,既然它是历史和文化中的事物,它就一定会受到时空中周边事物的和自身发展的影响。

所以,只有当我们这样认识佛教--佛陀教导的佛教,解脱才是最近距离的和现实的,因为没有任何一种佛教会胜过佛陀教导的佛教。

注释1:《觉悟之路》佛学本意*《阿毗达磨藏》 那兰陀长老 著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空小经

空小经

北传汉译中阿含一九〇,小空经(大正藏一,七三六页。)
本经是佛陀为阿难说明空定。空定,因为想念生烦恼而空之,是次第无其想念的方法。所要空的,是色想、人想、地想、四无色处想、六处身想等,于其等之诸想:欲漏、有漏、无明漏成为空时,说可得真解脱。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
其时,恰尊者阿难于晡时,从独坐起,[往]近彼世尊,近已,礼拜世尊,坐于一边。坐一边已,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
然,世尊!一时,世尊住释迦族之间。有名为那竭罗迦释迦族之一村。于彼处,世尊!我于世尊之眼前闻、眼前得受:阿难!我今多住空住。’世尊!我如何以此善听、善受、善作意、善忆念耶?’
然,阿难!汝以此善听、善受、善作意、善忆念。阿难!以前至今,我亦多住于空住。
譬喻此鹿母讲堂。关于空无象、牛、马牝马、关于空无金、银、关于空无男女之集会。然亦有不空。即唯此比丘众之一缘。
阿难!恰如是,比丘不作意邑想,不作意人想,唯作意林想之一缘。于林想,彼心乃踊跃、欣喜、定立、解脱。彼如是知:若缘邑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者。若缘人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事所患者。然而,是有彼患恼,即唯林想之一缘。’彼知:其彼想类之依邑想是空。’知其彼想类之依人想是空。’然又[知]有此不空,即林想唯一缘。’
如是,凡于此所无者,对此,以遍随观其空。前于此有余者,其存在即如为有此。’
如是,阿难!又彼思惟:此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类。’
复次、阿难!比丘不作意人想,不作意林想,唯作意地想之一缘。于地想,彼之心踊跃、欣喜、定立、解脱。
阿难!譬喻牛皮以百支之针,止住其伸张。阿难!恰如是,于此大地有升降之坡路、河之难步,有数、荆之处,高山,此等悉皆不作意,唯作意地想之一缘。于地想,彼之心踊跃、欣喜、安立、解脱。彼如是知:若缘人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若缘林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事所患。然而,是有彼患烦,即唯地想之一缘。’彼知:彼想类之依人想是空。’知其想类之依林想是空。’而又知有此不空,即唯地想之一缘。’如是,凡于此所无者,对此,遍随观其空。而于此有余者,其存在即知有此。’
阿难!如是,又彼思惟:此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
复次,阿难!比丘不作意林想,不作意地想,唯作意空无边处想之一缘。于空无边处想,彼之心踊跃、欣喜、安立、解脱。彼如是若缘林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事所患。若缘地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而有彼患恼,即唯空无边处想之一缘。’彼知其想类之依林想是空。’知彼想类之依地想是空。’而又[知]有此不空。即唯空无边处想之一缘。’如是,凡于此所无者,对此,遍观其空。而凡有余者,其存在即知有此。’
如是,阿难!又彼思惟:此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类。’
复次,阿难!比丘不作意地想,不作意空无边处想,唯作意识无边处想之一缘。于识无边处想,彼之心踊跃、欣喜、定立、解脱。彼如是知:若缘地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事所患。若缘空无边处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然而,有彼患恼,即唯识无边处想之一缘。’彼知其想类之依地想是空。’知彼想类之依空无边处想是空。’然而[知]有此不空,即唯识无边处想之一缘。’如是,凡于此所无者,对此,遍随观其空。凡于此有余者,以其存在即知有此。’阿难!如是彼思惟:此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类。’   复次,阿难!比丘不作意空无边处想,不作意识无边想,唯作意无所有处想之一缘。于无所有处想,彼之心踊跃、欣喜、安立、解脱。彼如是知:若缘空无边处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事所患。若缘识无边处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然而,有彼患恼,即唯无所有处想之一缘。’彼知彼想类之依空无边想是空。’知彼想类之依识无边想是空。’然而,又[知]有此不空,即唯无所有处想之一缘。’如是,凡于此所无者,对此,遍随观其空。然而,凡有余者,其存在即知有此。’
阿难!如是彼思惟:此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类。’

复次,阿难!比丘不作意识无边处想,不作意无所有处想,唯作意非想非非想处之一缘。于非想非非想处想,彼之心踊跃、欣喜、定立、解脱。彼如是知:若缘’识无边处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若缘无所有处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事所患。然而有彼患恼,即唯非想非非想处想之一缘。’彼知彼想类之依识无边处想是空。’知彼想类之依无所有处想是空。’而又[知]有此不空,即唯非想非非处之一缘。’如是,凡于此所无者,对此,遍随观其空。而凡于此有余者,其存在即知有此。’
阿难!如是彼思惟:此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类。’
复次,阿难!不作无所有处想,不作意非想非非想处想,唯作意无想心定之一缘。于无想心定,彼之心踊跃、欣喜、定立、解脱。彼如是知:若缘无所有处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事所患。若缘非想非非想处想,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然而有彼患恼,即以此命为缘,缘其六处身。’彼知彼想类之依无所有处想是空。’知彼想类之依非想非非想处想是空。’然而又[知]有此不空,即以此命为缘,缘其六处身。如是,凡于此所无,对此,遍随观其空。凡于此有余者,以其存在即知有此。’
阿难!如是彼思惟:此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类。’
复次,阿难!比丘不作意无所有处想,不作意非想非非想处想,唯作意无想心定之一缘。于无想心定,彼之心踊跃、欣喜、定立、解脱。彼如是知:此无想心定是有为而所思惟。然而知凡彼有为而所思惟者,其为无常、灭法。’依如是知、如是见,彼之心由欲漏解脱,[彼]之心由有漏解脱,[彼]之心由无明漏解脱,解脱之时即解脱智生、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更于此处生。’彼如是知:若缘欲漏,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若缘有漏,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若缘无明漏,虽有任何患恼,今亦无所患事。然而,有彼患恼,即此命为缘,缘其六处身者也。’彼知彼想类之依欲漏是空。’知彼想类之依有漏是空。’知彼想类之依无明漏是空。’然而,又[知]有此不空,即以命为缘,缘其六处身者也。’如是,于此所无者,对此,遍随观其空。而凡于此有余者,其存在即知有此。’
阿难!如彼思惟:此究竟无上之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类。’   然,阿难!凡过去世之诸沙门、婆罗门,虽于成就任何究竟无上清净空住,但彼等于一切应未成就究竟无上清净空住。
阿难!凡未来世之诸沙门、婆罗门,虽成就任何究竟无上清净空住,但彼等于一切还未成就究竟无上清净空住。
阿难!凡即今之沙门、婆罗门,虽成就究竟无上清净住,但彼等于一切还未成就究竟无上清净空住。
是故,阿难!我应成就究竟无上清净空住,汝等应如是学。’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尊者阿难,随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教富楼那经

教富楼那经

北传汉译杂阿含一三、三一一(大正藏二,八九页。)佛说满愿子经(大正藏二,五〇二页。)前半、杂阿含八、二一五(大正藏二,五四页。)
富楼那比丘乞世尊教诫。世尊为彼说执着六境故苦恼生,不执着即无苦。佛更问富楼那欲往何处教化,彼答欲住教化西方输那国人。佛问输那国人乃凶暴而加害、不辞杀害之人民,对此如何应付。富楼那答,即任何危险,有觉悟忍耐安住,以辞世尊而住输那国,一夏而得五百之信者,自达三明,其后般涅盘。诸比丘以此事报佛,佛赞叹彼富楼那。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时,尊者富楼那日暮从独住起而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富楼那,如是白世尊曰:
善哉!世尊!请世尊为我略说教诫其法。我从世尊闻已,应独自隐栖、不放逸、诚心、劳力而住。
世尊曰:
富楼那!然者,应谛听,善思念,我当说之。
尊者富楼那奉答世尊:如是,世尊。
世尊乃如是曰:
富楼那!有眼所识之诸色,此为可望、可好、可喜、可爱、俱欲者,当染着。
若有比丘,欢喜、称说、乐着而住者,彼因其欢喜、称说、乐着而住故,喜生。
喜之集故,富楼那!我言有苦之集。
富楼那!有耳所识之诸声、鼻所识之诸香、舌所识之诸味、身所识之诸所触、意所识之诸法,此可望、可好、可喜、可爱、俱欲者,当染着。
若有比丘,此欢喜、称说、乐着而住者,彼因其欢喜、称说、乐着而住故,喜生。
富楼那!喜之集故,我说有苦之集。
富楼那!有眼所识之诸色,此可望、可好、可喜、可爱、俱欲者,当染着。
若有比丘,其不欢喜、不称说、不乐着而住者,于彼,其不欢喜、不称说、不乐着而住故,即喜灭。
富楼那!喜之灭故,我言有苦之灭。
富楼那!有耳所识之诸声、鼻所识之诸香、舌所识之诸味、身所识之诸所触、意所识之诸法,此可望、可好、可喜、可爱、俱欲者,当染着。
若有比丘,其不欢喜、不称说、不乐着而住者,彼因其不欢喜、不称说、不乐着而住故,即喜灭。
富楼那!喜之灭故,我言有苦之灭。
然而,富楼那!汝受我如是略说之教诫于何国而住?
富楼那曰:
世尊!我奉受世尊如是略说之教诫,应于西方输那国住。
世尊曰:
富楼那!西方输那国那国之诸人乃凶恶。富楼那!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乃粗暴。富楼那!若彼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呵骂、毁辱汝者,其时,富楼那!汝应如何?
富楼那曰:
世尊!若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呵骂、毁辱我者,于我应如是: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为贤者!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为贤者!彼不至打掷我手耳!世尊!其时应如是,善逝!其时应如是。
世尊曰:
富楼那!若复西方输那国之诸人打掷汝手者,富楼那!其时,而汝应如何?
富楼那曰:
世尊!若西方输那国之诸人打掷我手者,其时,我应如是: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是贤者!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为贤者!彼等不至以棒打掷我耳!世尊!其时应如是,善逝!其时应如是。
世尊曰:
富楼那!若复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以棒打掷汝者,富楼那!其时故应如何?
富楼那曰:
世尊!若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以棒打掷我者,其时我应如是: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是贤者!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为贤者!彼等不至以笞杖打掷我耳!世尊!其时应如是,善逝!其时应如是。
世尊曰:
富楼那!若复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以笞杖打掷汝者,富楼那!其时故应如何?
富楼那曰:
世尊!若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以笞杖打掷我者,其时我应如是: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是贤者!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为贤者!彼等不至以刀打掷我耳!世尊!其时应如是,善逝!其时应如是。
世尊曰:
富楼那!若复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以刀打掷汝者,富楼那!其时故应如何?
富楼那曰:
世尊!若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以刀打掷我者,其时我应如是: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是贤者!此等西方输那国之诸人实为贤者!彼等不至以刀夺我生命耳!世尊!其时应如是,善逝!其时应如是。
世尊曰:
富楼那!若复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以刀夺汝生命者,富楼那!其时故应如何?
富楼那曰:
世尊!若西方输那国之诸人,以刀夺我生命者,其时,我应如是:世尊之弟子而为身体与生命之患恼、厌忌而有希求执刀者。然,我无希求而得执刀者。世尊!其时应如是。善逝!其时,应如是。
世尊曰:
善哉!善哉!富楼那!富楼那!汝具足如是之忍夺、应得于西方输那国而住。富楼那!因此,今想汝是宜时。
时,尊者富楼那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已,从座起,敬礼世尊,行右绕礼,收座具,执持衣钵,游行彼西方输那国去。次第游行而入彼西方输那国。
如是尊者富楼那!真正住西方输那国。时尊者富楼那于雨安居中,令五百优婆塞修行。于其雨安居中,令五百之优婆夷修行。于其雨安居中自证三明。于是尊者富楼那后至般涅盘。
时,有众多比丘,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等诸比丘。如是白世尊曰:世尊!彼名为富楼那之善男子,受世尊略说之教诫者命终矣。于彼有如何之趣,有如何之未来耶?
世尊曰:诸比丘!善男子富楼那是贤者,彼行法之随法,又彼为我法故无恼。诸比丘!善男子富楼那!善般涅盘。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彼等诸比丘随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因缘篇·食品

食品

[一一] 第一 食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有此等四食,使有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四食者何?或粗、或细之搏食,二是触食,三是意思食,四是识食。诸比丘!此等四食使有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

诸比丘!此等四食,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此等四食乃以爱为因、以爱为集、以爱为生、以爱为起。

诸比丘!此爱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爱乃以受为因、以受为集、以受为生、以受为起。

诸比丘!此受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受乃以触为因、以触为集、以触为生、以触为起。

诸比丘!此触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触乃以六处为因、以六处为集、以六处为生、以六处为起。

诸比丘!此六处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六处乃以名色为因、以名色为集、以名色为生、以名色为起。

诸比丘!此名色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名色乃以识为因、以识为集、以识为生、以识为起。

诸比丘!此识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识乃以行为因、以行为集、以行为生、以行为起。

诸比丘!此行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行乃以无明为因、以无明为集、以无明为生、以无明为起。
十一
诸比丘!如是,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
十二
无明之无余,离贪灭、乃行灭,行灭乃识灭……如是,此是全苦蕴灭。”
[十二] 第二 破群那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尔时世尊曰:]

“诸比丘!有此等四食,使友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四食者何耶?若粗若细之搏食,二是触食,三是意思食,四是识食。诸比丘!此等四食,使有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

如是说时,尊者牟犁破群那,以此白世尊曰:“大德!谁食识食耶?”世尊曰:“[如是]之问乃不正。我[未言众生或人]“食”。我若言“食”者,则“大德!谁食耶?”之问为正。然我不如是言,是故,对不如是言之我唯应问:“大德!何故有识食耶?”此为正问。然者其正答:“识食为未来之再有、再生之缘,因有识故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

“大德!谁者是触耶?”世尊曰:“如是之问乃非正。我未言“触”,我若言“触”者,则“大德!谁触耶?”之问为正。然我不如是言;是故,对未如是言之我,唯应问:“大德!缘何有触耶?”此乃正问。然其正答:“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

“大德!谁者感之耶?”世尊曰:“如是之问乃非正。我未言“感”,我若言“感”者,则:“大德!谁者感之耶?”之问为正。然我不如是言,是故,对不如是言之我,唯应问:“大德!缘何有受耶?”此乃正问。然其正答:“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

“大德!谁者渴之耶?”
世尊曰:“如是之问乃非正。我未言“渴”,我若言“渴”者,则:“大德!谁者是渴之耶?”之问乃正。然我不如是言,是故,对不如是言之我,唯应问:“大德!缘何有爱耶?”此乃正问。然其正答:“缘受有爱,缘爱有取”。”

“大德!谁者取着耶?”世尊曰:“如是之问乃非正。我未言“取着”,我若言“取着”者,则:“大德!谁者是取着耶?”之问乃正。然我不如是言,是故,对不如是言之我,唯应问:“大德!缘何有取耶?”此乃正问。然其正答:“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

破群那!六触处之无余,离贪灭者乃触灭,触灭乃受灭,受灭乃爱灭,受灭乃取灭,取灭乃有灭,有灭乃生灭,生灭乃老死、愁、悲、苦忧、恼之灭。如是,此是全苦蕴之灭。”
[十三] 第三 沙门婆罗门(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世尊曰:]“诸比丘!任何沙门、婆罗门,彼等不知老死、不知老死之集、不 知老死之灭、不知老死灭之道迹、不知生……不知有、不知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不知行之集、不知行之灭、不知行灭之道迹。诸比丘!彼等沙门、婆罗门者,即于沙门而非正沙门,于婆罗门而非正婆罗门。又彼尊者等,对沙门之义、或对婆罗门之义,于现在为非自知者,为非住入实证者。

诸比丘!任何沙门、婆罗门,彼等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老死灭之道迹、知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行灭之道迹。诸比丘!彼等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为正沙门、于婆罗门为正婆罗门。彼尊者等,对沙门之义,与婆罗门之义,于现在为自知者,为住入实证者。”
[十四] 第四 沙门婆罗门(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任何沙门、婆罗门,彼等不知此等法、不知此等法之集、不知此等法之灭、不知趣此等法之道迹。[彼等沙门、婆罗门,于沙门非正沙门,于婆罗门非正婆罗门……。]

不知如何法?不知如何法之集?不知如何法之灭?不知如何法灭之道迹?

不知老死、不知老死之集、不知老死之灭、不知老死灭之道迹、不知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不知此等之诸法、不知此等诸法之集、不 知此等诸法之灭、不知此等诸法灭之道迹。

诸比丘!彼等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为非正沙门、于婆罗门为非正婆罗门。彼尊者等,亦对沙门之义,或婆罗门之义,于现法不能自知、不能住入实证。

诸比丘!虽是何之沙门、婆罗门,如此等之法、知此等法之集、知此等法之灭、知此等法灭之道迹。彼等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为正沙门、于婆罗门为正婆罗门……。]

知如何法?知如何法之集?知如何法之灭?知如何趣法灭之道迹?

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知此等之诸法、如此等诸法之柴、知此等诸法之灭、知趣此等诸法灭之道迹。

诸比丘!唯彼等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为正沙门,于婆罗门为正婆罗门;彼尊者等亦对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于现在自知,住入实证。”
[十五] 第五 迦旃延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尊者迦旃延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迦旃延,白世尊曰:“大德!所谓正见、正见,大德!正见者何
耶?”

“迦旃延!此世间多依止于有与无之两[极端]。”

迦旃延!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集者、则此世间为非无者。迦旃延!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灭者,则此世间为非有者。

迦旃延!此世间多为方便11所囚、计、取着。圣弟子计使、取着于此心之依处,不囚于“予是我,”无著、无住,苦生则见生,苦灭则见灭,不惑不疑,无缘他事,是彼智生。迦旃延!如是乃正见。

迦旃延!说“一切为有,”此乃一极端。说“一切为无,”此乃第二极端。迦旃延!如来离此等之两端,而依中道说法。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为全苦蕴之集。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乃行灭,行灭乃识灭……如是则是全苦蕴之灭。
[十六] 第六 说法者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一比丘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所谓说法者、说法者。说法者是何耶?”

[世尊曰:]“若比丘,为厌离老死、为离贪、为灭而说法者,彼得谓是说法比
丘。

若比丘,为厌离老死、为离贪、为灭而行,彼得谓是行法14随顺法之比丘。

若比丘,有厌离老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者,彼得谓是达现法涅槃之比
丘。

若比丘,为生[厌离、离贪、灭];若比丘,为有……,若比丘,为取……,若比丘为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之厌离、为离贪、为灭而说法者,彼得谓是说法比丘。”

若比丘为厌离无明、为离贪、为灭而行,彼得谓是行法随顺法之比丘。

若比丘,有厌离无明、离贪、灭、无取着,解脱者,得谓是现法涅槃之比丘。”
[十七] 第七 阿支罗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一时,世尊清晨,着衣持钵,入王舍城行乞。

阿支罗迦叶,见世尊从远处来,见已而走近世尊,近而与世尊俱相致问及交谈、可记忆之语,而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阿支罗迦叶,白世尊言:“我等向尊者瞿昙以问琐事,若蒙尊者瞿昙允诺,请答所问。”“迦叶!今乃非问之时,我等即将行入聚落。”

阿支罗迦叶,再白世尊言:“我等向尊者瞿昙以问琐事,若尊者瞿昙允诺、请答所问。”
“迦叶,今乃非问之时,我等将行入聚落。”

阿支罗迦叶三度如是曰……非问之时,我等将行入聚落。如是说时,阿支罗迦叶向世尊如是言:“非多,我等唯欲向尊者瞿昙稍问而已。”“迦叶!汝欲问者、即问之。”

“瞿昙!苦是自作耶?如何?”世尊曰:“迦叶!并不然!”

“瞿昙!苦是他作耶?如何?”世尊曰:“迦叶!并不然!”

“瞿昙!苦是自作而他作耶?”世尊曰:“迦叶!并不然!”

“瞿昙!苦非自作、非他作、是无因生耶?如何?”世尊曰:“迦叶!并不然!”
十一
“瞿昙!苦是无耶?如何?”世尊曰:“迦叶!苦非无,迦叶!苦是有。”
十二
“然则,尊者瞿昙,不知苦,不见苦耶?”“迦叶!我非不知苦,非不见苦:迦叶!我知苦;迦叶!我见苦。”
十三
““瞿昙!苦是自作耶?如何?”之问,沙门答云:“迦叶,不然。”“瞿昙!苦是他作耶?”如何?之问,沙门答云:“迦叶!并不然。”“瞿昙!苦是自作而他作耶?如何?”之间,沙门答云:“迦叶!并不然。”“瞿昙!苦是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耶?如何?”之问,沙门答云:“迦叶!并不然。”“瞿昙!苦是无,如何?”之问,沙门答云:“迦叶!苦非无、苦是有。”“然则,尊者瞿昙乃不知苦、不见苦耶?”之问,沙门答云:“迦叶!我非不知苦;迦叶!我非不见苦;迦叶!我知苦;迦叶!我见苦。”大德!世尊请以苦示我。大德!世尊请以苦说示于我。”
十四
“迦叶!如作者与受者是同一,汝先以苦是自作者,如是之所说者,是堕于常见者。迦叶!如作者与受者是相异,于受重压者苦是他作者,如是之所说者,是堕于断见者。
十五
迦叶!如来说:离此等两极端之法。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则 为全苦蕴之集。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乃行灭,由行灭乃识灭……如是则是全苦蕴之灭。”
十六
如是说时,阿支罗迦叶白世尊言:“大德!最殊胜;大德!最殊胜;大德!譬如能使倒者复起……如暗中持来灯火,有眼之士可以见物,世尊为说种种法。大德!我归依世尊!归依法与僧伽。大德!唯我欲于世尊之处出家,得具足戒。”
十七
“迦叶!曾为异学者,愿于此法与律出家,欲受具足戒者,得经四月之别住试练后,欲作比丘,方可出家,使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虽然,我亦知人之有差别。”
十八
“大德!若曾为异学者,若愿于此法与律出家,而欲受具足戒者,须四月别住,经四月别住之试练后,欲作比丘者,可使出家,使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则我愿别住四年,经四年别住之试练后,出家为比丘,使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十九
如是,阿支罗迦叶于世尊之处得出家,受具足戒。
二十
尊者迦叶,受具足戒不久、独退居、不放逸、精勤、住于专注,不久以正良家之子,出家而为无家,对无上之究竟梵行,于现法自知,入住实证,如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此再生。
二一
如是,尊者迦叶,成为一阿罗汉。
[十八] 第八 玷牟留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游方者玷牟留来诣世尊处。诣已,与世尊俱相致问及交谈可记忆之语,而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游方者玷牟留,白世尊言:“瞿昙!苦乐是自作耶?如何?”世尊曰:“玷牟留!并不然。”

“瞿昙!苦乐是他作耶?如何?”世尊曰:“玷牟留!并不然。”

“瞿昙!苦乐是自作而他作耶?如何?”世尊曰:“玷牟留!并不然。”

“瞿昙!苦乐乃非自作、非他作、是无因生耶?如何?”世尊曰:“玷牟留!并不然。”

“瞿昙!苦乐是无耶?如何?”

“玷牟留!苦乐是非无;玷牟留!苦乐是有。”“然则,尊者瞿昙不知、不见苦乐耶?”

“玷牟留!我非不知、不见苦乐;玷牟留!我知苦乐;玷牟留!我见苦乐。”

““瞿昙!苦乐是自作耶?如何?”之问,沙门云:“玷牟留!并不然。”“瞿昙!苦乐是自作、他作耶?如何?”之问,沙门云:“玷牟留!并不然。”“瞿昙!苦乐是非自作、非他作、是无因生耶?如何?”之问,沙门云:“玷牟留!并不然。”“瞿昙!苦乐是无耶?如何?”之问,沙门云:“玷牟留!苦乐是非无;玷牟留!苦乐是有。”“然则大德!瞿昙是不知苦乐、不见苦乐耶?”之问,沙门云:“玷牟留!我非不知苦乐、不见苦乐。玷牟留!我知、见苦乐。”“尊者瞿昙!请为我说示苦乐;尊者瞿昙!请为我说示苦乐。”
十一
如“受与感者是同一。”玷牟留!如汝先所云:“苦乐是自作,”我不如是言。
十二
如“受与感者是相异。”玷牟留!如受重压者:“苦乐是他作。”我不如是言。
十三
玷牟留!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中道说法。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则为全苦蕴之集。由无明无余、离贪灭,乃行灭,由行灭乃识灭……如是此是全苦蕴灭。”
十四
如是言时,游方者玷牟留白世尊言:“瞿昙!是最殊胜……我归依世尊,归依法与比丘僧。大德!请摄受我,今日以后,终身归依为优婆塞。”
[十九] 第九 愚与贤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世尊曰:“诸比丘!被无明所覆、渴爱所系之愚夫,生如是之身,依此身与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触、六触处。愚夫于此等之[六],若依其一,经验所触
之苦乐。

诸比丘!有被无明所覆、渴爱所系之贤者,生如是之身,依此身与外之名色,依如是此二者,有触、六触处。贤者对此等之[六]、若依其一,经验所触之苦乐。

诸比丘!然而,贤者与愚者有如何之差别?其差别、差异如何耶?”

“大德!对我等,法乃以世尊为根,以世尊为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善哉!大德!请述此等语之意义,诸比丘闻世尊之语已,当受持奉行。”

“诸比丘!再当谛听,当善思念,我则为说。”彼诸比丘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曰:诸比丘!唯愚夫被无明所覆、渴爱所系以生此身。在愚夫不断无明、不尽渴爱。所以者何?诸比丘!愚夫不行梵行,实乃不行苦之灭。然而,愚夫身坏命终后,还再生身;彼生身故,则不得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以找说由苦不能解脱。

诸比丘!唯贤者,被无明所覆、渴爱所系以生此身。然而,有贤者断彼无明、尽其渴爱。所以者何?诸比丘!贤者行梵行,实乃行苦之灭。然而,贤者身坏[命 终后],不再生身。彼不生身故,则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以我说由苦而解脱也。

诸比丘!贤者与愚者有此之别、有此差异、有此差别。此即梵行住者。”
[二十] 第十 缘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世尊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缘起及缘生之法,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则为说”。彼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世尊曰:

“诸比丘!何为缘起耶?诸比丘!缘生而有老死。如来出世,或如来不出世,此事之决定、法定性、法已确立,即是相依性。如来证于此,知于此。证于此、知于此,而予以教示宣布,详说、开显,分别以明示,然而即谓:“汝等,且看!”

诸比丘!缘生而有老死。诸比丘!缘有而有生。诸比丘!缘取而有有。诸比丘!缘爱而有取。诸比丘!缘受而有爱。诸比丘!缘触而有受。诸比丘!缘六处而有触。诸比丘!缘名色而有六处。诸比丘!缘识而有名色。诸比丘!缘行而有识。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决定、法定性、法已确立,即相依性。
如来证知。此已证知而予以教示宣布,详说、开显、分别以明示,然而即谓“汝等,
且看!”

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诸比丘!于此有如不虚妄性、不异如性、相依性者,诸比丘!此谓之缘起。

诸比丘!何为缘生之法耶?诸比丘!老死是无常、有为、缘生、灭尽之法,败坏之法,离贪之法,减法。

诸比丘!生是无常、有为、缘生、灭尽之法、败坏之法、离贪之法、灭法。

诸比丘!有是无常、有为、缘生、灭尽之法、败坏之法、离贪之法、灭法。
九~十六
诸比丘!取为……诸比丘!爱为……诸比丘!受为……诸比丘!触是……诸比丘!六处是……诸比丘!名色是……诸比丘!识是……诸比丘!行是
十七
诸比丘!无明是无常、有为、缘生、灭尽之法、离贪之法、灭法。诸比丘!此等谓之缘生法。
十八
诸比丘!圣弟子对此缘起及缘生之法,以正慧如实善见故,彼忆起宿世,即:“我于过去世有耶?我于过去世无耶?何故于过去世有耶?于过去如何有耶?于过去世如何有耶?如何而有耶?”
十九
[彼圣弟子,]驰思未来:即:“我于未来世有耶?于未来世无耶?何故于未来世有耶?如何于未来世有耶?我于未来世何有?如何而有之耶?”
二十
[又圣弟子],于今之现世就已有惑。即:“有我耶?无我耶?何故有我耶?
如何有我耶?此众生来自何处耶?彼将赴何处耶?”不知其理。
二一
所以者何?诸比丘!圣弟子如实对此缘起及此等缘生之法,以正慧善见故。”
此颂曰:
食与破群那沙门婆罗门
迦旃延法说支罗玷牟留
对愚之贤者第十则为缘

第三 十力品
[二一] 第一 十力(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世尊宣曰:“诸比丘!如来具足十力,具足四无所畏,示知牛王之事,于众中作狮子吼,转梵轮,济度众生。
[所谓]: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灭如是如是;受如是如是,受之集如是如是,受之灭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想之集如是如是,想之灭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行之集如是如是,行之灭如是如是;识如是如是,识之集如是如是,识之灭如是如是。此有时即彼有,此生时即彼生。此无时即彼无,此灭时即彼灭。

即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 四
依无明之无余,依离贪灭乃行灭,依行灭乃识灭……如是此为全苦蕴之灭。”

[二二] 第二 十力(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四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如来具足十力……如是此是全苦蕴之灭。

诸比丘!如是,由我善说于法,明确开显说示断纽。

诸比丘!如是,由我善说,明确开显说示断纽之法,使良家之子,依信而出家具足修行精进,又于身体皮肤与腱与骨,残余,血肉枯竭,依人之勇猛、人之精进、人之精勤,应达未达者,则不舍离精进。

诸比丘!所以者何?懈怠者住于苦,被恶不善法所覆,使大利衰微。诸比丘!精勤者住于乐,远离恶不善法,使大利满足。

诸比丘!依劣则无能达于第一者。诸比丘!依第一则能达第一。诸比丘!师现前即以此梵行为第一者。诸比丘!为使未达者能达,未得者能得,未实证者能实证,实当应精勤。

如是,此我等之出家不为空,有果,有果报。依此我等受用衣服、饮食、卧具、病药资具。此等虽为卑下之物,然于我等为大果、大利。

诸比丘!汝等即当如是学。诸比丘!唯依观于自利、行不放逸具足。诸比丘!唯依观于他利,行不放逸具足。诸比丘!唯依观于俱利、行不放逸具足。”
[二三] 第三 缘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依知、见说漏之灭尽,非不知、不见而说。

诸比丘!如何知、如何见为漏之灭尽耶?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灭如是如是;受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识如是如是,识之集如是如是,识之灭如是如是。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为漏之灭尽。

诸比丘!灭尽之时,我说于灭之智为有缘而非无缘。

诸比丘!何为灭智之缘耶?当谓“是解脱。”诸比丘!我说解脱是有缘而非无缘。

诸比丘!何为解脱之缘耶?当谓“是离贪。”诸比丘!我说离贪是有缘而非无缘。

诸比丘!何为离贪之缘耶?当谓“是厌离。”诸比丘!我说厌离是有缘而非无缘。

诸比丘!何为厌离之缘耶?当谓“是如实知见。”诸比丘!我说如实知见是有缘而非无缘。

诸比丘!何为如实知见之缘耶?当谓“是三摩地。”诸比丘!我说三摩地是有缘而非无缘。

诸比丘!何为三摩地之缘耶?当谓“是乐。”诸比丘!我说乐是有缘而非无
后。
十一
诸比丘!何为乐之缘耶?当谓“是轻安。”诸比丘!我说经安是有缘而非无缘。
十二
诸比丘!何为经安之缘耶?当谓“是喜。”诸比丘!我说喜是有缘而非无缘。
十三
诸比丘!何为喜之缘耶?当谓“是悦。”诸比丘!我说悦是有缘而非无缘。
十四
诸比丘!何为悦之缘耶?当谓“是信。”诸比丘!我说信是有缘而非无缘。
十五
诸比丘!何为信之缘耶?当谓“是苦。”诸比丘!我说苦是有缘而非无缘。
十六
诸比丘!何为苦之缘耶?当谓“是生。”诸比丘!我说生是有缘而非无缘。
十七
诸比丘!何为生之缘耶?当谓“是有。”诸比丘!我说有是有缘而非无缘。
十八
诸比丘!何为有之缘耶?当谓“是取。”诸比丘!我说取是有缘而非无缘。
十九
诸比丘!何为取之缘耶?当谓“是爱。”诸比丘!我说爱是有缘而非无缘。
二十~二五
诸比丘!何为爱之缘耶?当谓“是受。”……当谓“是触”……当谓“是六处。”……当谓“是名。”……当谓“是识。”……当谓“是行。”诸比丘!我说行是有缘而非无缘。
二六
诸比丘!何为行之缘耶?当谓:“是无明。”诸比丘!如是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苦,缘苦而有信,缘信而有悦,缘悦而有喜,缘喜而有轻安,缘轻安而有乐,缘乐而有三摩地,缘三摩地而有如实知见,缘如实知见而有厌离,缘厌离而有离贪,缘离贪而有解脱,缘解脱于灭有智。
二七
诸比丘!譬如天降雨于山顶,落大粒时,其水转向低处、充满山侧之洞穴、罅、隙、壑,充满山侧之洞穴、罅、隙、壑,更充满小池,充满小池更充满大池,充满大池更充满小河,充满小河更充满大河,充满大河,继而充之于海,大海。
二八
诸比丘!同于此者,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苦,缘苦而有信,缘信而有悦,缘悦而有喜,缘喜而有轻安,缘轻安而有乐,缘乐而有三摩地,缘三摩地而有如实知见,缘如实知见而有厌离,缘厌离而有离贪,缘离贪而有解脱,缘解脱而有灭智。”
[二四] 第四 异学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


尔时,尊者舍利弗清晨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

时,尊者舍利弗生此思念:“至王舍城乞食,为时尚早,我宁往诣异学游方者之
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则行近异学游方者之园。近彼等异学游方者,与之相互致问,交谈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向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彼等异学游方者作如是言曰:

“友,舍利弗!有业论者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自作。”友,舍利弗!又有业论者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他作。”友,舍利弗!又有业论者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自作、亦他作。”友,舍利弗!又有业论者沙门、婆罗门说示:“苦非自作、亦非他作、乃无因生也。”

“友,舍利弗!于此沙门瞿昙是如何说?作如何语耶?若我等答沙门瞿昙之所说,应如何说示耶?我等不可依无实而对沙门瞿昙有所毁谤。我等将说示法随顺法,任何说随顺说之同学将不住于难诘处。”

“友!世尊云:苦乃由缘生。依何而成耶?依触而成。唯世尊作如是之所说,对世尊,无以无实而予谤毁,我等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不住于难诘处。”

“?然而,业论者说示:“苦是自作。”沙门、婆罗门亦云:“缘触而有苦。”业论者说示:“苦是他作。”沙门、婆罗门亦云:“缘触而有苦。”又业论者说示:“苦是自作、他作。”沙门、婆罗门亦云:“缘触而有苦。”又业论者说示:“苦非自作非他作、是无因生。”沙门、婆罗门亦云:“缘触而有苦也。””

“友!业论者说示:“苦为自作。”沙门、婆罗门,实者“不依24触而得经验,”彼不知此理。又业论者说示:“苦是他作。”沙门、婆罗门,实者“不依触而得经验,”彼不知此。又业论者说示:“苦是自作亦他作,”沙门、婆罗门,实者“不依触而得经验,”彼不知此。又业论者说示:“苦非自作亦非他作,乃无因生,”沙门婆罗门,实者“不依触而得经验,”彼不知此理。”

尊者阿难闻尊者舍利弗与彼等异学游方者之论议。
十一
尔时,尊者阿难至王舍城乞食,由乞食还,食后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悉将尊者舍利弗与彼等异学游方者之论议,以告世尊。
十二
“善哉!善哉!阿难!如舍利弗之正当说示,予说示。阿难!“苦是缘生,”此乃我之所告。缘何如是耶?是依触。如是乃我所说者。无以无实谤我,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不住于难诘处。
十三
然则阿难!业论者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自作”亦云:“缘触而有苦”. 业论者沙门、婆罗说示:“苦是非自作、非他作、为无因生。”亦云:“缘触而有苦”。
十四
然则阿难!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自作,”实者“不依于触而无苦之经验,”彼不知于此处。……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非自作、非他作、乃无因生,”实者“不依于触而不得经验,”彼实不知于此处。
十五
阿难!尔时,我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十六
阿难!尔时,我清晨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
十七
阿难!当时我生是思念:“行至王舍城乞食,为时尚早,我何不先诣异学游方者之园。”
十八
阿难!尔时,我来异学游方者之园。至已,与彼等异学游方者俱相致问、交谈问候,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阿难!彼等异学游方者,对坐于一面之我作如是言曰:
十九
“友,瞿昙!业论者之沙恰⑵怕廾庞兴凳荆骸翱辔宰鳌!庇眩年?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为他作。”友,瞿昙!又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是自作、他作。”友,瞿昙!又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非自作、亦非他作、乃无因生。”
二十
于此尊者瞿昙作如何说?作如何语耶?若我等答尊者瞿昙之所说,应如何说示耶?不可或有无实、毁谤尊者瞿昙。我等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不住于难诘处。
二一
阿难!如是云耶?我对彼等异学游方者作如是言:“友!我说:“苦是由缘生。缘何而成耶?是缘触。如是唯我之所说,无以无实谤我,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则不住于难诘处。””
二二
然则友!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为自作”亦云:“缘触而有苦”……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为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亦云:“缘触而有苦。”
二三
友!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为自作、”“不依于触、不得经验,”彼实不知于此处。……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不依于触,即不得经验,”彼实不知于此处。
二四
“大德!是稀有!大德!是未曾有!实于一句之中不能道尽一切之义。大德!若对此义予详说,将更见甚深、深远者。”
二五
“然者,阿难!于此,汝为显示之!”
二六
“大德!若向我如是问:“友,阿难!老死之因是如何?集是如何?生是如何?起是如何?”我对如是问,则如是说示:“友!老死乃以生为因、以生为集、以生为生、以生为起也。”大德!我对如是为问,则作如是说。”
二七
“大德!若对我作如是问:“友!阿难!生之因是如何?集是如何?生是如何?起是如何?”大德!我对如是问,则如是说示:“友!生乃以有为因、以有为集、以有为生、以有为起也。”大德!我对如是问则为如是说。”
二八
“大德!若对我作如是问:“友!阿难!有之因是如何?集是如何?生是如何?起是如何?”大德!我对如是问,则如是说示:“友!有乃以取为因、以取为集、以取为生、以取为起。”大德!我对如是问,则作如是说。”
二九~三一
“大德!若对我作如是问:“友!取之因是如何?……友!爱之因是如何?……友!受之因是如何?……”大德!若对我如是问:“友!阿难!触之因是如何?集是如何?生是如何?起是如何?”大德!我对如是问,则作如是说示:“友!触以六处为因、以六处为集、以六处为生、以六处为起。”“友!由六触处之无余,依离贪灭,乃触灭,触灭乃受灭,受灭乃爱灭,受灭乃取灭,取灭乃有灭,有灭乃生灭,生灭乃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乃全苦蕴之灭。”大德!我对如是问,则作如是说。”
[二五] 第五 浮弥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尊者浮弥于日暮自宴坐起,来诣尊者舍利弗之处。诣已,与尊者舍利弗俱相致问,交谈问候及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浮弥,向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

“友!舍利弗!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乐是自作。”友!舍利弗!又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乐是他作。”友!舍利弗!又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乐是自作而他作。”友!舍利弗!又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乐是非自作,非他作,乃无因生。”

友!舍利弗!于此世尊作如何说?作如何语耶?若我等应答世尊之所说,则应如何说示耶?不应以无实诽谤世尊。我等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不往于难诘处。”

“友!世尊说:“苦乐是缘生。”依何而生耶?依触乃有苦乐,如是世尊之所说,因无以无实,不可谤世尊,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则不住于难诘处。

然则,友!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自作”;亦云:“缘触乃有苦乐。”……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为非自作、非他作、为无因生,”亦云:“缘触乃有苦乐。”

友!彼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为自作”,“不依触无有经验”彼实不知此处……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为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不依触无经验,”彼实不知此处。


时,尊者阿难,闻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浮弥之此论议。

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方之阿难,将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浮弥之论议,悉奉白世尊。

“苦哉,善哉!阿难!说示如舍利弗者是正说示。阿难!是即:“苦乐是缘生,”是我所说。“缘何如是?是缘触也。”如是乃我所说者,无有无实谤我,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不住于难诘处。
十一
然则阿难!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自作,”亦云:“缘触有苦乐,”……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了”亦云:“缘触而有苦乐。”
十二
若然,阿难!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自作,”“不依触、无苦乐经验,”彼实不知此处。……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非自作、亦非他作、是无因生”;“不依触、无苦乐经验”彼实不知此处。
十三
阿难!于身以身思为因,生内之苦乐。阿难!于语以语思为因,生内之苦乐。阿难!于意以意思为因,生内之苦乐。
十四
阿难!缘无明,以自身行,缘此生内之苦乐。阿难!缘无明,以为他身行,缘此生内之苦乐。阿难!正心为身行,缘此生内之苦乐。阿难!非正心为身行,缘此生内之苦乐。
十五
阿难!为自语行,缘此而生内之苦乐。阿难!为他语行,缘此而生内之苦乐。
十六
阿难!正心……阿难、非正心为语行,缘此而生内之苦乐。
十七
阿难!为自意行,缘此而生内苦乐。阿难!为他意行,缘此而生内之苦乐。
十八
阿难!正心……阿难!非正心,为意行,缘此而生苦乐。
十九
阿难!于此等诸法,不生无明。阿难!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无有其身缘此而生内之苦乐。无有其语缘此而生内之苦乐。无有其意缘此而生内之苦乐。缘此而生内之苦乐,无其田(无生起之余地)、无其事、无其理、无其论事。
[二六] 第六 优波摩那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尊者优波摩那来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优波摩那,向世尊作是言曰:

“大德!有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自作。大德!又有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他作。大德!又有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自作亦他作。大德!又有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

大德!于此,世尊是作如何说?如何语耶?若我等答世尊之所说,应如何说示耶?不可无实谤世尊。我等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将不住于难诘处。

“优波摩那!我说:“苦是缘生。”“依何而成耶?依触而有苦。”如是是我所说,无有因无实谤我,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则不住于难诘处。

然则优波摩那!彼等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自作,”亦云:“缘触有苦”……彼等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非自作、非他作、是无因生,”亦云:“缘触而有苦”。

然则优波摩那!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自作,”“不依触、无得经验,”彼实不知此处。……沙门婆罗门说示:“苦是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不依触无得经验,”彼实不知此处。
[二七] 第七 缘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为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何为老死耶?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之老与此之死,诸比丘!此谓之老死。

由生之集,而有老死之生起。由生灭,而有老死灭,唯此八支圣道,是趣老死灭之道迹。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生者何耶?……

诸比丘!有者何耶?……

诸比丘!取者何耶?……

诸比丘!爱者何耶?……

诸比丘!受者何耶?……

诸比丘!触者何耶?……
十一
诸比丘!六处者何耶?……
十二
诸比丘!名色者何耶?……
十三
诸比丘!识者何耶?……
十四
诸比丘!行者何耶?诸比丘!有此等三行:[即]身行、语行、心行。诸比丘!此等谓之行。由无明之集,而有行之生起;由无明之灭,而有行之灭。唯此八支圣道,乃趣行灭之道迹。即正见……正定。
十五
诸比丘!圣弟子知如是之缘,知如是之缘起,知如是之缘灭,知趣如是缘灭之道迹。诸比丘!此等圣弟子谓达见27,亦云达见,谓达此正法,谓见此正法,谓具足学智,谓具足学明,谓入于法流,谓圣明达慧,亦谓建立不死之扉。
[二八] 第八 比丘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如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

知生,……

知有,……

知取,……

知爱,……

知受,……

知触,……

知六处,……
十一
知名色,……
十二
知识,……
十三
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
十四
诸比丘!老死者何耶?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之老与此之死,诸比丘!此谓之老死。
十五
由生之集,而有老死之生起,由生之灭,而有老死之灭。唯此八支圣道,乃趣老死灭之道迹。即:正见……正定。
十六~二四
诸比丘!生者何耶?……诸比丘!有者何耶?……诸比丘!取者何耶?……诸比丘!爱者何耶?受、触、六处、名色、识者何耶?……
二五
诸比丘!行者何耶?诸比丘!有此等之三行。即:身行、语行、心行是。诸比丘!此等谓之行。由无明之集,而有行之生起,由无明之灭、而有行之灭。唯此八支圣道,乃趣行灭之道迹。即:正见……正定是。
二六
诸比丘!有比丘,知如是之老死、知如是老死之集、知如是老死之灭、知如是趣老死灭之道迹。
二七~三六
知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知行之集、  知行之灭、知如是趣行灭之道迹。
三七
诸比丘!对此,比丘谓之达见,亦云达见、达此正法、见此正法、具足学明、入于法流、圣明达慧,建立不死之扉。
[二九] 第九 沙门婆罗门(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十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不知老死、不知老死之集、不知老死之灭、不知趣老死灭之道迹。……不知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不知行,不知行之集、不知行之灭、不知趣行灭之道迹。
十三
诸比丘!不知此等之彼等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非正沙门、于婆罗门非正婆罗门。又彼尊者等对沙门之义,或婆罗门之义,于现法自知,非入实证而住者。

十四~二四
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知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知行之 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
二五
诸比丘!知此等之彼等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是正沙门,于婆罗门是正婆罗门。彼尊者等对沙门之义、与婆罗门之义、于现法得自知入实证而住者。
[三0] 第十 沙门婆罗门(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三
尔时,[世尊宣曰:]“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不知老死、不知老死之集、不知老死之灭、不知趣老死灭之道迹,彼等实不知住于超脱老死之处。
四~十二
不知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
十三
不知行、不知行之集、不知行之灭、不知趣行灭之道迹,彼等实不知住于超越老死之处。
十四
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者,则知住于超越老死之处。
十五~二三
知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
二四
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处。”
此颂曰:
二之十力缘  异学与浮弥
及优波摩那  缘与比丘二
沙门婆罗门

第四 伽拉罗刹利品
[三一] 第一 生者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世尊说已,即从座起,入室。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曰:此乃波罗延那(经)阿逸多之所问中言:
对法追究者
有学及凡夫
问此等威仪
请友以说示
舍利弗!以此略说之事,应依广说解明其义。如是说时,尊者舍利弗默然。

世尊再向尊者舍利弗说……尊者舍利弗,再默然。

世尊三度向尊者舍利弗曰:“舍利弗、波罗延那(经)阿逸多之所问中言:
对法追究者
有学及凡夫
问此等威仪
请友以说示
友!舍利弗!以此所略说之事,应依广说,解明其义。”尊者舍利弗三度默然。


“舍利弗!视此为不生者耶?舍利弗!视此为生者耶?”

“大德!以正慧如实见之“此乃生者,”以正慧如实见之“此乃生者,”生者以行厌离、离贪、灭。”“以正慧如实见之,彼乃食生耶?以正慧见之。”“彼乃食生。则行食生之厌离、离贪、灭。”“因彼食灭,生者乃灭法,如实依正慧见之耶?因彼之食灭,生者乃灭法,如实依正慧见,则行灭法之厌离、离贪、灭。大德!是如是学。”

“大德!究法者为何耶?大德!此生者以如实正慧见。此乃生者依如实正慧见生者有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依如实智慧见,彼食乃生。依如实智慧见之,彼食乃生者,则有食生之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彼依如实正慧见之食之灭,生者是灭法,依如实正慧见彼食之灭,生者乃灭法者。则有灭法之厌离、离贪、 灭、无取着、解脱。大德!如是为法之追究者。

大德!如是波罗延那(经)阿逸多之所问中曰:
对法追究者
有学及凡夫
问此等威仪
请友以说示
大德!我以此所略说,依如是广说,以知是义。”

“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依如实正慧见之此为生者、依如实正慧见,此为生者,生者则行厌离、离贪、灭。依如实正慧见,彼食生。依如实正慧见,彼食生者,则行食生厌离、离贪、灭。依如实正慧见,由食之灭,生者是灭法。依如实正慧见,依彼食灭、生者乃灭法者。则行灭法厌离、离贪、灭。舍利弗!是如是学。

舍利弗!究法者何耶?舍利弗!依如实智慧见之,此乃生者。依如实正慧见,此乃生者,生者则有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依如实正慧见之,彼为食生。依如实正慧见之,彼为食生者,则有食生之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如实依正慧见之,依彼食之灭,生者乃灭法。依如实正慧见之,依彼之食灭, 生者乃灭法者,则有灭法之厌离、离贪、灭、无取着、解脱。舍利弗!如是乃究法者。
十一
舍利弗!如是为波罗延那(经)阿逸多之所问中言:
法之追究者
有学及凡夫
问此等威仪
请友以说示
舍利弗!以此略说,依如是广说,是义即可明。”
[三二] 第二 伽拉罗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伽拉罗刹利比丘,走近尊者舍利弗。近已,与尊者舍利弗俱相致问、交谈问候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伽拉罗刹利比丘,向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友!舍利弗!牟犁破群那比丘已舍戒还U矣。”“我想,彼尊者乃于此法与律中,是不得安慰。”

“然,尊者舍利弗于此法与律中得安慰否?”“友!我于此法与律中,是无惑。”

“友!于当来之事,又云何耶?”
“友、我于当来之事,是无疑者。”

尔时,伽拉罗刹利比丘则从座起,来诣世尊座之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伽拉罗刹利比丘,向世尊作如是言:“大德!尊者舍利弗自说:“得智,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再有生。””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曰:“来,比丘!汝以我语告舍利弗:“友!舍利弗!师唤汝。””

“大德!唯然!”彼比丘奉答世尊,诣尊者舍利弗之处。诣已,向舍利弗曰:“友!舍利弗!师唤汝。”

“友!唯然!”尊者舍利弗答彼比丘,来诣世尊之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
一面。

十一
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曰:“舍利弗!汝自说:“得智,如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再有生。”此事真实耶?”“大德!勿以此等之句,以此等之文谓非义。”
十二
“舍利弗!良家之子应依如何法门以记智耶?时而可如是记说耶?”
十三
“大德!我亦不如是说。大德!此等之句,不依此等之文说义。”
十四
“舍利弗!若对汝作如是问:“友!舍利弗!云何知,云何见,而称说:“我,自得智,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再有生耶?”舍利弗!汝如是被问,如何作答耶?”
十五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如何知、如何见、自得智、称说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再有生。”大德!如是问我,应如是答:
十六
“友!生乃有因,依其因灭,于其因尽,则知生已尽。于因之尽,知生已尽,而“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更不有生。”大德!如是之问,我则如是作答”。
十七
“舍利弗!若再以如是问汝:“友!舍利弗!生又由何因、何集,依何而生,以何为本耶?”舍利弗!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十八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生又以何为因……以何为本耶?”大德!如是问我,应如是作答:“友!生为有因、为有集、依有而生、以有为本。”大德!对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十九
“舍利弗!若又如是问汝:“友!舍利弗!有又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以何为本耶?”舍利弗!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二十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有又以何为因……以何为本耶?”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友!有以取为因、以取为集、依取而生、以取为本。”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二一
“舍利弗!若又如是问汝:“友!取以何为因……?”
二二~二三
“舍利弗!若如是问汝:“友!爱又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以何为本耶?”舍利弗!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二四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又爱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以何为本耶?”大德!如是问,我如作是答:“友!爱以受为因、以受为集、依受而生、以受为本也。”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二五
“舍利弗!若又如是问汝:“友!舍利弗!如何知、如何见时,汝无乐着于受耶?”舍利弗!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二六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如何知,如何见时,汝无乐着于受耶?”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二七
“友!此等有三受。三受者何耶?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友!此等之三受是无常。如是无常苦时,而不乐着于受。”大德!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二八
“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此法门亦略得作答,即:如何所受皆是苦。”
二九
“舍利弗!若又如是问汝:“友!舍利弗!如何自称得解脱智,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更不再有生耶?”舍利弗!对如是问,汝如何作答耶?”
三十
“大德!若如是问我:“友!舍利弗!如何自称得解脱智,知生己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更不来此生耶?”大德!对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三一
“友!我于内解脱,依一切取灭,住于正念。住正念故,诸漏不随增,我不认我。
?对如是问,我如是作答。”
三二
“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此为略说此义之法门。依沙门所云之诸漏,
三三
世尊说已,即从座起,入室。彼等诸漏,我无惑,我已尽无疑。”

三四
尊者舍利弗,于世尊离去未久、向诸比丘曰:
三五
“友!我先前尚未经验时,世尊起初问我,时我是愚昧。友!世尊初问于我予随喜耶?友!我作是念:
三六
“世尊!若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我,我亦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
三七
世尊!若一夜以异文、异方K之义问我,我亦一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
三八
世尊若一日一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我,我亦一日一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
三九
世尊若二日二夜,以此义问我,我亦二日二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十
世尊若三日三夜,以此义问我,我亦三日三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一
世尊若四日四夜,以此义问我,我亦四日四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二
世尊若五日五夜,以此义问我,我亦五日五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三
世尊若六日六夜,以此义问我,我亦六日六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四
世尊若七日七夜,以此义问我,我亦七日七夜,以此义奉答世尊。””

四五
尔时,伽拉罗刹利比丘,即从座起,走近世尊。近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四六
坐于一面之伽拉罗刹利比丘,向世尊作如是言:“大德!尊者舍利弗,作如是之狮子吼:“友!我先尚未经验时,世尊初问于我,时我愚昧。友!世尊初问于我,予随喜耶?友!我作如是念:世尊若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我,我亦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世尊若一夜……一日一夜……世尊若二日二夜……三、四、五、六、七日七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我,我亦七日七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奉答世尊。””
四七
“比丘!是故,舍利弗是善达法界。彼善达法界故,我若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一日以异文、异方便之义答我。我又一夜,以异文、异方便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一夜,亦此义答我。我若一日一夜,将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一日一夜,以此义答我。我若二日二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二日二夜,以此义答我。若我三日三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三日三夜,以此义答我。我若四日四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四日四夜,以此义答我。我若五日五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五日五夜,以此义答我。我若六日六夜,以此义问舍利弗,舍利弗亦六日六夜,以此义答我。我若七日七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问舍利弗,舍利亦七日七夜,以异文、异方便之义答我。”
[三三] 第三 智事(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说四十四智事,汝等谛听,善思念,我当宣说。”“大德!唯然。”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

世尊曰:“诸比丘!四十四智事为何耶?

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灭智、趣老死灭之道迹智。

生智、生集智、生灭智、趣生灭之道迹智。

有智、有集智、有灭智、趣有灭之道迹智。

取智、取集智、取灭智、趣取灭之道迹智。

爱智、爱集智、爱灭智、越爱灭之道迹智。

受智、受集智、受灭智、极受灭之道迹智。

触智、[触集智]……
十一
六处智……
十二
名色智……
十三
识智……
十四
行智、行集智、行灭智、趣行灭之道迹智。诸比丘!此等是谓四十四智事。
十五
诸比丘!老死者何耶?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之老与此之死,诸比丘!此谓之老死。
十六
生集之故,有老死集,生灭之故,有老死灭。此八支圣道乃趣老死灭之道迹。即:正见……正定。
十七
诸比丘!圣弟子知如是之老死、知如是老死之集、知如是老死之灭、知如是趣老死灭之道迹。
十八
此乃彼之法智。彼由此等见41、知,达于不时、依没入法42,导向过去、未来之道。
十九
于过去,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耶?一切彼等,如我今者之知如是、如是耶?
二十
于未来、虽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耶?一切彼等,如我今者之知如是、如是耶?此为彼之类智。
二一
诸比丘!圣弟子、有此等清净、纯净二智,即:法智与类智是。诸比丘!对此,圣弟子亦得谓之:达于现,达于见,亦达于正法,亦见此正法,亦具足学智、亦具足学明、亦入于法流、亦圣明达慧,建立不死之扉。
二二
诸比丘!生为何耶?各种众生之……
二三
诸比丘!有者何耶?……
二四
诸比丘!取者何耶?……
二五
诸比丘!爱者何耶?……
二六
诸比丘!受者何耶?……
二七
诸比丘!触者何耶?……
二八
诸比丘!六处者何耶?……
二九
诸比丘!名色者何耶?……
三十
诸比丘!识者何耶?……
三一
诸比丘!行者何耶?诸比丘!此等有三行,即:身行、语行、心行是。诸比丘!此等谓诸行。
三二
无明集故有行集,无明集灭故行灭。唯此八支圣道,乃趣行灭之道迹,即:正见……正定是。
三三
诸比丘!圣弟子知如是行、知如是行集、知如是行灭、知如是趣行灭之道迹,此乃彼之法智。彼由此等之所见、所知、达于不时、依没入于法,导于过去、未来之道。
三四
于过去虽是如何之沙门或婆罗门,知行、知行集、知行灭、知趣行灭之道迹。一切彼等,如我今者之如是、如是知。
三五
于未来虽是如何之沙门或婆罗门,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一切彼等,如我今者之如是、如是知耶?此乃彼之类智。
三六
诸比丘!圣弟子有此等之清净、纯净二智,即:法智与类智是。诸比丘!对此,圣弟子谓之:亦达于现、亦达于见、于达正法、亦见正法、亦学智具足、亦学明具足、亦入于法流、亦圣明达慧、建立不死之扉。”
[三四] 第四 智事(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七十七智事,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当宣说:
诸比丘!七十七智事者何耶?

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过去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未来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有法住智处,亦有尽法、败坏法、离贪法、灭法之智。

缘有而有生之智,……

缘取而有有之智,……

缘爱而有取之智,……

缘受而有爱之智,……

缘触而有受之智,……

缘六处而有触之智,……

缘名色而有六处之智,……
十一
缘识而有名色之智,……
十二
缘行而有识之智,……
十三
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于过去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于未来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于法住智亦有尽法、败坏法、离贪法、灭法之智。
十四
诸比丘!此等谓之七十七智事。”
[三五] 第五 无明缘(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此全苦蕴
之集。”

“大德!老死者何耶?此老死属于何人耶?”世尊曰:“如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比丘!“老死者何耶?又此老死属于何人耶?”  此谓“老死与老死之所属者相具”谓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也。比丘!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有“命与身为异”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说法,缘生而有老死。”

“大德!生者何耶?此生属何人耶?”世尊曰:“如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比丘!“生者何耶?又此生属何人耶?”此谓“生与此生之所属为异。]比丘!谓则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比丘!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有“命与身为异”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说法,缘有而有生。”

“大德!有者何耶?此有属何人耶?”世尊曰:“如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比丘!“有者何耶?此有属何人耶?”此谓“有与属此有之者为异。”比丘!谓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比丘!有“命与身同”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有“命与身异”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而说法。”

缘取而有有,……

缘爱而有取,……

缘受而有爱,……

缘触而有受,……

缘六处而有触,……
十一
缘名色而有六处,……
十二
缘识而有名色,……
十三
缘行而有识,……
十四
“大德!行者何耶?又此等属何人耶?”世尊曰:“如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比丘!“行者何耶?又此等诸行属何人耶?”此谓“行与属此等行者为异。”比丘!如作是言,则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也。比丘!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有“命与身异”之见,此非梵行住。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而说法。缘无明而有行。比丘!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诸45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作以舍离。
十五
如老死者何耶?此老死属何人耶?如命与身为同。如命与身为异。一切无取着,为舍离。此等则悉皆断根,如被截髓之多罗树,成为非有,当来即不再生。比丘!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诸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皆舍离。
十六
生者何耶?此生属何人耶?如命与身为同。如命与身为异。一切无取着、舍离。此等则悉皆断根,如截髓之多罗树,成为非有,当来即不再生。比丘!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诸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皆舍离。”
十七
有者何耶?……
十八
取者何耶?……
十九
爱者何耶?……
二十
受者何耶?……
二一
触者何耶?……
二二
六处者何耶?……
二三
名色者何耶?……
二四
识者何耶?……比丘!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诸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皆舍离。
二五
行者何耶?此等之行属何人耶?行与属此之行者,为异。如命与身为同也。如命与身为异也。一切无取着、舍离。此等乃悉皆断根,如被截髓之多罗树,成为非有当来即不再生。”……
[三六] 第六 无明缘(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全苦蕴之
集。

诸比丘!“老死者何耶?又此老死属何人耶?”作是言者诸比丘!“老死与属此老死之行者相异。]若作如是言,则此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诸比丘!如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诸比丘!如有“命与身为异”之见,此非梵行住。
诸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而说法,缘生而有老死。……

生者何耶?……

有者何耶?……

取者何耶?……

爱者何耶?……

受者何耶?……

触者何耶?……

六处者何耶?……
十一
名色者何耶?……
十二
识者何耶?……
十三
诸比丘!“行者何耶?行又属何人耶?”作如是言者,诸比丘!若作如是言:“行与属此行之者为异,”则两者虽为一义,而文则相异。诸比丘!如有:“命与身为同”之见,此非梵行住。诸比丘!如有“命与身为异”之见,此非梵行住。
诸比丘!离此等之两边,如来缘中而说法,缘无明而有行。……
十四
诸比丘!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杂乱、异说、歪曲、动转、悉皆舍离。
十五
生者何耶?……
十六
有者何耶?……
十七
取者何耶?……
十八
爱者何耶?……
十九
受者何耶?……
二十
触者何耶?……
二一
六处者何耶?……
二二
名色者何耶?……
二三
识者何耶?……
二四
如“行者何耶?又此等行属何人耶?”如“行与属此等之行属者为异”。如“命与身为同”……一切无取着、舍离。此等乃悉皆断根,如被截髓之多罗树,成为非有,即不再生。”
[三七] 第七 非汝之物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此身非汝等之物,亦非属他人之物。”

“诸比丘!应知此乃依先业所造者,依先业所思考者,依先业所感受者。

诸比丘!然则圣弟子闻缘起,则善思念。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即: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全苦蕴之集。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灭。因行灭有识灭,如是乃全苦蕴之灭。”
[三八] 第八思(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虽思量、企画、考虑之任何事,此为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而有识住。其识之住增长时,于未来而有再生,于未来至有再生时,生未来之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然有思虑时,此为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其识之住增长时,于未来有再生,于未来至有再生时,生未来之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无思虑,则无此识定之所缘,无所缘故无识之住,无识住且不增长时,于未来则无再生;于末来无再生,则灭未来之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三九] 第九 思(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虽思量,企画,考虑之任何事,此乃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其识之住增长时,则有名色之显现。

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而有受,……爱,……取,……有,……生,……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而有思虑,此乃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其识住增长时,有名色之显现。

缘名色有六处……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无思虑者,则此识定无所缘,无所缘故无识之住,无识住且不增长时,无名色之显现,因名色灭,有六处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四十] 第十 思(之三)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思量,企画,思虑之任何事,此乃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

其识之住增长时,有系着,有系着故有往来,有往来故有生死,有生死故于未来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而有思虑时,此为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

诸比丘!其识之住增长时有系着,有系着时有往来,有往来故有生死,有生死故有未来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无思虑,则此识定无所缘,无所缘则无住。

无识之住,且不增长时,则无系着,无系着故无往来,无往来故无生死,无生死故,未来之生、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此颂曰:
生者迦拉罗  二智无明缘
非汝所有物  以及三种思
第五 家主品
[四一] 第一 五畏罪(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给孤独家主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给孤独家主曰:

“家主!圣弟子于五畏罪令静止,具足四预流支,依慧善见、善知圣法49时,彼若欲者,则依彼自身,明彼自身。即:“我于地狱灭,趣畜生灭,饿鬼灭,苦处、恶趣、无乐处灭,我入于预流,为不堕恶趣者。决定入达菩提之终极。”

令静止于五畏罪者,何耶?

家主!杀生者,缘杀生于现法生畏罪。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之断绝杀生,使彼畏罪静止。

家主!不与取者,缘不与取,亦于现法生畏罪,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之断绝不与取,能使彼畏罪静止。

家主!邪欲行者,缘于邪欲行,亦于现法生畏罪,亦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之断绝邪欲行,能使彼畏罪静止。

家主!妄语者,缘于妄语,亦于现法生畏罪,亦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之断绝妄语,能使彼畏罪静止。

家主!饮酒者,缘于饮酒,亦于现法生畏罪,亦于未来生畏罪。亦经验于心所苦、忧。依如是因断绝饮酒,能使彼畏罪静止。此等是五畏罪之静止。

四预流支具足者,何耶?
十一
家主!于是圣弟子,对佛抱不坏之信--“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者,是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十二
对法抱不坏之信--“法乃由世尊善说者,即:[其法]乃有现果报,有不时报,所谓来见者,为导引之所在者,此乃由各各识者所不可不知之[法]。”
十三
对僧伽抱不坏之信--“世尊之弟子僧伽,乃善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正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以智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正行者,亦即四双八辈者是。此之世尊弟子僧伽,应予以供养、尊重、布施、合掌,此乃世间之无上福田。”
十四
是圣者所称赞之戒具足,其戒为不坏、不毁、不截、无秽,导于自由、识者所喜、无污,是转向定者。此等是具足四预流支。
十五
依慧善见、善知圣法者,何耶?
十六
家主!于是圣弟子,善思惟缘起。即:彼有故此有,彼无时故此无,彼生故此生,彼灭故此灭。
十七
即: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因无明无余,离贪、灭,乃行灭,因行灭,乃识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以此慧而善见、善知正法。
十八
家主!圣弟子静止于此等之五畏罪,具足此等之四预流支。以慧而善见、善知此等之圣法时,若彼欲,依彼自身,明彼自身。即:“于我地狱灭、畜生趣灭、饿鬼灭、苦处、恶趣、无乐处灭,我入于预流,不堕恶趣,决定达于菩提之终极。”
[四二] 第二 五畏罪(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众多比丘来诣世尊之处。诣已……世尊曰:

* “诸比丘!圣弟子于五畏罪令静止,具足四预流支,以慧善见、善知圣法时,若彼欲者,则依彼自身,明彼自身。即:“于地狱灭……不堕于恶趣,决定达于菩提之终极。”
静止于五畏罪者,何耶?
诸比丘!杀生者,……
诸比丘!不与取者,……
诸比丘!邪欲行者,……
诸比丘!妄语者,……
诸比丘!饮酒者,……
此等之五畏罪令静止。

四预流支具足者,何耶?诸比丘!于是圣弟子,对佛……对法……对僧伽……具足圣者所称赞之戒。具足此等四预流支是。

以此慧善见、善知圣法者,何耶?诸比丘!于是圣弟子,善思惟缘起。……以此慧善见、善知圣法是。

诸比丘!圣弟子令静止于此等之五畏罪,具足此等之四预流支,以慧善见、善知圣法时,若彼欲者,依彼自身,明彼自身,即:‘于地狱灭、趣于畜生灭、于饿鬼灭、苦处、恶趣、无乐处灭。我入于预流、不堕恶趣,决定达于菩提之终极。’”
[四三] 第三 苦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苦之集与苦之灭。汝等谛听……


“诸比丘!苦之集者,何耶?

依眼与色而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诸比丘!此乃苦之集。

依耳与声……

依鼻与香……

依舌与味……

依身与触……

依于意与法而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诸比丘!此乃苦之集。

诸比丘!苦之灭者,何耶?
十一
依眼与色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其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依有灭而有生灭,依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诸比丘!此乃苦之灭。
十二
依耳与声生耳识。
十三
依鼻与香生鼻识。
十四
依舌与味……
十五
依身与触……
十六
依于意与法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其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依有灭而有生灭,依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十七
诸比丘!此乃苦之灭。”

[四四] 第四 世间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其时,世尊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世间之集与灭,汝等谛听……

“诸比丘!世间之集者,何耶?

依于眼与色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此乃世间之集。

依耳与声……

依鼻与香……

依舌与味……

依身与触……

依于意与法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生而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此乃世间之集。

诸比丘!世间之灭者,何耶?
十一
依于眼与色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彼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此为世间之灭。
十二
依耳与声……
十三
依鼻与香……
十四
依舌与味……
十五
依身与触……
十六
依意与法而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彼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如是乃此全苦蕴之灭。 十七
诸比丘!此乃世间全苦蕴之灭。”
[四五] 第五 那提迦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那提迦村之砖瓦家。

尔时,世尊,独自宴坐,而宜说此法门曰:

“依于眼与色生眼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依耳与声……

依鼻与香……

依舌与味……

依身与触……

依于意与法而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

依眼与色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彼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依耳与声……
十一
依鼻与香……
十二
依舌与味……
十三
依身与触……
十四
依于意与法生意识,三之和合乃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依彼爱之无余,离贪、灭而有取灭,依取灭而有有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十五
尔时,一比丘,因漏闻世尊之语而起立。
十六
世尊见此比丘,因漏闻而起立。
十七
见而谓于此比丘曰:“比丘!汝欲闻此法门耶?”“唯然,大德!”
十八
“比丘!汝应受持此法门。比丘!汝应善知此法门。比丘!具足此法门之义,是乃梵行之初。”
[四六] 第六 异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一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俱相问候,交谈致意于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

“瞿昙!如何是彼作而彼经验耶?”“婆罗门!彼作而彼经验者,此乃一极端。”

“瞿昙!又如何他作而他经验耶?”“婆罗门!他作而他经验者,此乃第二之极端。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于中而说法。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之灭,依行之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如是说已。彼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瞿昙!稀有哉!……尊瞿昙!请受我从今日以后,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四七] 第七 声闻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声闻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俱相致问候:坐于一面之声闻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

“瞿昙!“一切为有”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有”者,此乃一极端。”

“瞿昙!“一切为无”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无”者,此乃第二极端。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于中而说法。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之灭,依行之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如是说已,彼声闻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瞿昙!稀有哉!……愿终生归依。”
[四八] 第八 顺世派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顺世派之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坐于一面之顺世派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

“瞿昙!“一切为有”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有”者,此乃第一世间之领域。”

“瞿昙!又“一切为无”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无”者,此乃第二世间之领域。”

“瞿昙!“一切为一”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一”者,此乃第三世间之领域。”

“瞿昙!又“一切为异,”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异”者,此乃第四世间之领域。”“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中而说法。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灭,依行灭而有识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如是说已。顺世派之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尊者瞿昙!稀有哉!……从今愿终生归依……”
[四九] 第九 圣弟子(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有何故有何耶?生何时何生耶?有何故有名色耶?有何故有六处耶?有何故有触耶?有何故有受耶?有何故有爱耶?有何故有取耶?有何故有有耶?有何故有生?有何故有老死耶?”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前于此有智。“有无明故有行,有行故有识,有识故有名色……有生故有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之生起。

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无何故无何耶?因何灭故何灭耶?[无何故无行耶?无何故无识耶?]无何故无名色耶?无何故无六处耶?无何故无触耶?无何故无受耶?无何故无爱耶?无何故无取耶?无何故无有耶?无何故无生耶?无何故无老死耶?”……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无故此无,彼灭故此灭,无无明故无行,无行故无识,无识故无名色,无名色故无六处,……无触……无受……无爱……无取……无有……无生……无生故无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灭。

诸比丘!圣弟子如是如实知世间之集与灭。诸比丘!如是可谓圣弟子具足见……皆立于不死之扉。”
[五O] 第十 圣弟子(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多闻之圣弟于,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有何故有何耶?由何之生起,何生耶?有何故有行耶?有何故有识耶?有何故有名色耶?有何故有六处耶?有何故有触耶?有何故有受耶?有何故有爱耶?有何故有取耶?有何故有有耶?有何故有生耶?有何故有老死耶?……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有无明故有行,有行故有识,有识故有名色,有名色故有六处,有六处故有触,有触故有受,有受故有爱,有爱故有取,有取故有有,有有故有生,有生故有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生起。

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无何故无何耶?因何灭而何灭耶?无何故无行耶?无何故无识耶?……无何故无老死耶?”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无故此无,此灭故彼灭,无 无明故无行,无行故无识,无识故无名色,无名色故无六处……无生故无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灭。

诸比丘!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此世间之集与灭。诸比丘!对此,圣弟子可谓达见、见此正法、具足学智、具足学明、入于法流、圣明达慧、皆立于不死之扉。”
此颂曰:
谓此五畏罪
苦世那提迦
以及异声闻
所谓圣弟子
依此为品名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阿含研究·巴利文经论及英译·增支部五集175经

增支部五集175经

Anguttara Nikaya V-175

Candala Sutta

The Outcaste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Translator's note: This discourse lists -- first in negative and then in positive form --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being a Buddhist lay follower in good standing.

"Endowed with these five qualities, a lay follower is an outcaste of a lay follower, a stain of a lay follower, a dregs of a lay follower.

Which five?

He/she does not have conviction [in the Buddha's Awakening]; is unvirtuous; is eager for protective charms & ceremonies; trusts protective charms & ceremonies, not kamma; and searches for recipients of his/her offerings outside (of the Sangha), and gives offerings there first.

Endowed with these five qualities, a lay follower is an outcaste of a lay follower, a stain of a lay follower, a dregs of a lay follower.

"Endowed with these five qualities, a lay follower is a jewel of a lay follower, a lotus of a lay follower, a fine flower of a lay follower.

Which five?

He/she has conviction; is virtuous; is not eager for protective charms & ceremonies; trusts kamma, not protective charms & ceremonies; does not search for recipients of his/her offerings outside (of the Sangha), and gives offerings here first.

Endowed with these five qualities, a lay follower is a jewel of a lay follower, a lotus of a lay follower, a fine flower of a lay follower."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大 篇·阿那律相应

阿那律相应

第一 独一品
第一 独一 (一)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时,具寿阿那律,独于一静处,生如是心念:“若对四念处有失者,则正如失顺苦尽之圣道。若对四念处有得者,则正如得顺苦尽之圣道。”

时,具寿大目犍连心知具寿阿那律之心念,譬如力士之屈腕伸展、伸腕屈,以如是之速,现于具寿阿那律之前。

时,具寿大目犍连对具寿阿那律言曰:“友阿那律!云何比丘得四念处耶?”

“友!于此有比丘,于内身观集法、于内身观灭法、于内身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于外身观集法、于外身观灭法、于外身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于内外身观集法、于内外身观灭法、于内外身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仕。

彼若于非违逆,欲以违逆想而住者,即以违逆想住;若于违逆,欲以非违逆想住者,即以非违逆想住;若于非违逆与违逆,欲以违逆想住者,即以违逆想住;若于违逆与非违逆,欲以非违逆想住者,即以非违逆想住;若将非违逆与违逆俱遮,欲以舍、正念、正知住者,即舍、正念、正知而住。

于内受观集法、于内受观灭法、于内受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于外受观集法、于外受观灭法、于外受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十一
于内外受观集法、于内外受观灭法、于内外受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十二
彼若……乃至……
十三
于内心……乃至……
十四
于外心……乃至……
十五
于内外心观集法、于内外心观灭法、于内外心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十六
彼若……乃至……
十七
于内法、乃至……
十八
于外法、乃至……
十九
于内外法观集法、于内外法观灭法、于内外法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二十
彼若于非违逆,欲以违逆想而住者,即以违逆想住……乃至……以舍、正念、正知住。
二一
友!如是,比丘得四念处。”
注1 杂阿含一九、三二(大正藏二、一三九a)。
第二 独一(二)

舍卫城因缘。

时,具寿阿那律独一静处,生如是心念:
“若对四念处有失者,正如失顺苦尽之道。若对四念处有得者,正如得顺苦尽之道。”

时,具寿大目犍连心知具寿阿那律之心念,譬如力士之将屈腕伸、或将伸腕屈,如是之速,出现于具寿阿那律之前。

时,具寿大目犍连对具寿阿那律言曰:
“友阿那律!云何比丘得四念处耶?”

“友!于此有比丘,于内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外身观身……于内外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于内受观受,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外受观受……于内外受观受,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于内心……于外心……于内外心观心,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于内之诸法、于外之诸法、于内外之诸法观法,以热法、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友!如是,比丘得四念处。
注1 杂阿含一九、三三(大正藏二、一三九b)。
第三 手成浴池

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手成浴池之侧。

时,有众多比丘来至具寿阿那律住处。至已,与阿那律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对具寿阿那律曰:
“具寿阿那律!对何法之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耶?”

“友等!我对四念处之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何为四念处耶?友等!于此我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悟劣法为劣法,悟中法为中法,悟胜法为胜法。”
注1 杂阿含二O、一(大正藏二、一三九c)。
第四 坎它契(一)

一时,具寿阿那律与具寿舍利弗及具寿大目犍连住于裟只城坎它契林。

时,具寿舍利弗与具寿大目犍连,夕时由宴默起,来至具寿阿那律住处。至已,与具寿阿那律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对具寿阿那律曰:
“友阿那律!有学之比丘,应具足何法而住耶?”
“友舍利弗!有学之比丘,应具足四念处而住。何为四念处耶?

友!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友舍利弗!有学之比丘,应对此四念处具足而住。”
注1 杂阿含二O、六(大正藏二、一四0c)。第五 坎它契(二)
一~二
裟只城因缘……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对具寿阿那律言曰:

“友阿那律!无学之比丘,应具足何法而住耶?”
“友舍利弗!无学之比丘,应具足四念处而住。何为四念处耶?

友!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友舍利弗!无学之比丘,应对此四念处具足而住。”
注1 杂阿含二0、七(大正藏二、一四一a)
第六 坎它契(三)
一~二
裟只城因缘……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对具寿阿那律曰:

“具寿阿那律!对何法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耶?”
“友!我对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何为四念处耶?

友!于此,我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友!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

友!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悟千世间。”
注1 杂阿含二O、二(大正藏二、一四Oa)。
2 “千世间”。此乃说长老之殊胜住。长老早晨洗颜,忆念过去未来一千劫,现在思念一千铁围山,(出原注)。
第七 爱尽

舍卫城因缘。

于此,具寿阿那律对诸比丘告曰……乃至……

“友等!对四念处之修习多修者,则资于渴爱之灭尽。何为四念处耶?

友等!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友等!对此四念处之修习多修者,则资于渴爱之灭尽。”
第八 松林精舍

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松林精舍。

于此,具寿阿那律对诸比丘告曰……乃至……

“友等!譬如恒河趣向于东、倾向于东、临入于东。时有众人持锄与筐来,谓曰:
“我等作此恒河,使趣向于西、倾向于西、临入于西。”友等!于汝等之意云何?彼众人得作将恒河,使趣向于西、倾向于西、临入于西否?”
“友!不也。”
“何以故耶?”
“友!恒河乃趣向东、倾向东、临入东,而欲将之趣向西、倾向西、临入西者为非易事,彼众人唯蒙困苦损恼而已。”

“友等!如是,比丘对四念处修习、对四念处多修者,纵令王、王臣、友、朋、亲戚、亲族,以财物相伴而引诱云:“当今,汝意云何,于此袈裟衣为烦耶?云何作剃发往来者耶?不如还俗受用财物作福业。”友等!彼比丘对四念处修习、对四念处多修者,则无弃学还俗之理。何以故?友等!其心若长夜趣向远离、倾向远离、临入远离,则绝无还俗之理。

友等!云何比丘对四念处修习、对四念处多修耶?
友等!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友等!如是,比丘对四念处修习,对四念处多修。”
注1 相应部经典原典五、五三页(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七卷一九九页),杂阿含二O、九(大正藏二、一四一b)。
第九 一切

一时,具寿阿那律与具寿舍利弗,住毗舍离城,庵婆婆梨园。

时,具寿舍利弗于夕时分由宴默起,至具寿阿那律住处。至已,与具寿阿那律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对具寿阿那律曰.
“友阿那律!汝之诸根是清澄,颜色是清净皎洁,具寿阿那律!今多依何而住、令住耶?”
“友!我今多于四念处,善能将心系住。何为四念处耶?

友!于此我于身观身……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友!我今多对此四念处,善能将心系住。

友!若比丘成阿罗汉,诸漏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舍重担、逮得己利、尽有结、正悟、解脱者,则多对此四念处,善能将心系住。”

“友!幸哉、甚幸哉!我等得闻具寿阿那律之亲说雄辩。”
第十 重患

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安陀林,因病困苦重患。

时,有众多比丘,来至具寿阿那律住处。至已,对具寿阿那律言曰:
“具寿阿那律,依何而住、令住故,已生之身苦受,永尽于心而不住耶?”
“友等!我对四念处,善能系心而住故,则已生之身苦受,永尽于心而不住。何为四念处耶?

友等!于此我于身观身……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友等!我对此四念处,善能系心而住故,已生之身苦受,则永尽于心而不住。”
注1 杂阿含二十、四、五、(大正藏二、一四0b)。
第一 独一品(终)
此中摄颂曰:
二种之独一
与手成浴池
坎它契爱尽
松林一切患。
第二品
第一 千

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二~三
时,有众多比丘来至具寿阿那律住处。至已,与具寿阿那律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对具寿阿那律曰:
“具寿阿那律!对何法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耶?”
“友等!我对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何为四念处耶?

友等!于此,我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之故,忆念一千劫也。”
注1 杂阿含二十、三(大正藏二、一四0a)。
第二 神变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乃至……至梵世以身威而及。”
第三 天耳界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对远近天人之声俱得闻。”
第四 心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对他有情、他人之心,以心可偏了知,对有贪心者,了知为有贪心……乃至……了知为解脱心。”
第五 处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对处为处,非处为非处,如实可了知。”
第六 业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对过去、未来、现在业报之异熟,其处与因,可如实了知。”
第七 道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对偏行道,得如实了知。”
第八 世间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对多界、种种界之世间,得如实了知。”
第九 种种胜解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对众生之种种胜解,得如实了知。”
第十 根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对他有情、他人之根上下,得如实了知。”
第十一 静虑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对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之杂染、清净、出离,得如实了知。”
第十二 明(一)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随念种种之宿住,谓一生、二生……乃至……具如是行相、名称,随念宿住。”
第十三 明(二)
※ 五
“友等!盚鵀驯|念处修习、多修故,以清净、超人之天眼……乃至……有情随业……而受者,可了知。”
第十四 明(三)
※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依诸漏尽而对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
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此中摄颂曰:
千神变天耳
心处业与道
世间种胜解
根静虑三明
注1 括弧内相当于原文部分,不明了。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跋陀利经

跋陀利经

北传中阿一九四。跋陀和利经(大正一、七四六。)
本经是世尊,最初制定一坐食,跋陀利比丘不顺从此。而后,后悔叙忏罪容赦。其次,应从师教,于顺次必须处罚疗治,即叙调马法之喻说。与北传之中含大纲一致,和增含四九七(大正藏二、八〇〇页。)唯前部相合而已。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之只陀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呼诸比丘:诸比丘!
彼等比丘应诺曰:世尊!
世尊乃曰:
诸比丘!予受用一座食。诸比丘!予受用一座食时: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有力气、安稳住。诸比丘!汝等亦当受用一座食。诸比丘!汝等受用一座食时: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有力气、安稳住。
如是言已,具寿跋陀利白世尊言:
世尊!我实不堪受用一座食。世尊!由受用一座食,我会懊恼、会有心悔。
世尊曰:
跋陀利!然则汝于其处受招待,即于此一地方受食之,另一食持去他一地方,汝亦可受用之。跋陀利!如是受食者,汝得生存?
跋陀利曰:
世尊!如是受食,我实不堪受用之。世尊!因如是受食,我会有懊恼、会有心悔也。
于是,由世尊所制定学处,诸比丘众受持学习时,具寿跋陀利宣说不能力行。然后,具寿跋陀利如此于师之教说,为学非全分行者,整三个月间不能面对世尊。
其时,众多比丘为世尊作衣,念:
过三月,完成法衣,世尊将出发游行教化。
此时,具寿跋陀利诣彼等比丘处。诣已,向彼等比丘问讯,问讯已,交换友谊礼让之语后,坐于一面。彼等比丘对坐于一面之具寿跋陀利曰:
贤者跋陀利!我等为世尊作衣。念:过三月,完成法衣,世尊将出发游行教化。唉!贤者跋陀利,汝宜善思此教示,而后汝将无更多障难。
具寿跋陀利对彼等比丘答曰:
诸贤者如是
诣世尊处,诣已,顶礼世尊坐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寿跋陀利白世尊言:
世尊!罪过征服我,如是愚痴、如是昏迷、如是不善征服我:即由世尊所制定学处,比丘众受持学习时,我宣说:不能力行。世尊!为此,我对罪过确认是罪过,愿世尊受我之忏悔,我将来必为防护他。
世尊曰:
跋陀利!确实!罪过征服汝,如是愚痴、如是昏迷、如是不善征服汝,即汝由予所制定之学处,比丘众受持学习时,汝宣说:不能力行也。
跋陀利!依汝于是时不理解:世尊住舍卫城,世尊知:有比丘跋陀利,于师之教说,为非学全分行者也。跋陀利!此事依汝实是不通达者也。
又,跋陀利!依汝对此事实是不通达者也:众多比丘于舍卫城入雨期安居,彼等亦将我知比丘名谓跋陀利,于师之教说,为非学全分行者也。跋陀利!此事依汝实是不通达者也。
又,跋陀利!依汝对此事实是不通达者也:众多比丘尼于舍卫城雨期安居,彼等亦将我知比丘名谓跋陀利,于师之教说,为非学全分行者也。跋陀利!此事依汝实是不通达者也。
又,跋陀利!依汝对此事实是不通达者也:众多优婆塞住舍卫城、彼等亦将我知比丘名谓跋陀利,于师之教说,为非学全分行者也。跋陀利!此事依汝实是不通达者也。
又,跋陀利!依汝对此事实是不通达者也:众多优婆夷住舍卫城,彼等亦将我知比丘名谓跋陀利,于师之教说为非学全分行者也。跋陀利!依汝对此事实是不通达者也。
又,跋陀利!依汝对此事实是不通达者也:众多外道、沙门、婆罗门,于舍卫城入雨期安居,彼等亦将我知名谓跋陀利,沙门瞿昙弟子,长老之一,于师之教说,为非学全分行者也。跋陀利!依汝对此事实是不通达者也。
跋陀利曰:
世尊!过误征服我,如是愚痴、如是昏迷、如是不善者;即由世尊所制定学处,比丘众受持学习时,我宣说:不能力行。世尊!为此,我对罪过确认是罪过,愿世尊接受我之忏悔,我将来必为防护。
世尊曰:
跋陀利!确实!汝之过误,如是愚痴、如是昏迷、如是不善者征服汝,即由予所制定学处,比丘众受持学习时,汝宣说:不能力行。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
此处有此正为俱分解脱者,予对彼言:来!比丘!汝为予于污泥上成为道!彼或成为道,或曲身依他方耶,或言不耶?
跋陀利曰:
不然,世尊!
世尊曰: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于此有比丘为俱分解脱者,予命彼来!比丘!汝为予于污泥上成为道!彼或将成为道,或曲身依他方,或言否耶?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于此有比丘为慧解脱者,予命彼来!比丘!汝为予于污泥上成为道!彼或将成为道,或曲身依他方,或言否耶?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于此有比丘为身证者,予命彼来!比丘!汝为予于污泥上成为道!彼或将成为道,或曲身依他方,或言否耶?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于此有比丘为见道者,予命彼来!比丘!汝为予于污泥上成为道!彼或将成为道,或曲身依他方,或言否耶?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于此有比丘为信解者,予命彼来!比丘!汝为予于污泥上成为道!彼或将成为道,或曲身依他方,或言否耶?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于此有比丘为随法行者,予命彼来!比丘!汝为予于污泥上成为道!彼或将成为道,或曲身依他方,或言否耶?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于此有比丘为随信行者,予命彼来!比丘!汝为予于污泥上成为道!彼或将成为道,或曲身依他方,或言否耶?
跋陀利曰:
不然,世尊!
世尊曰:
跋陀利!对其如何思耶?汝于其时,得俱分解脱者耶?或慧解脱者、或身证者、或见道者、或信解者、或随法行者、或随信行者耶?
跋陀利曰:
不然,世尊!
世尊曰:
跋陀利!汝其时如空漠、虚无、过误之状态耶?
跋陀利曰:
然也,世尊!过误征服我,如是愚痴、如是昏迷、如是不善者征服我,即由世尊所制定学处,比丘众受持学习时,我宣说:不能力行。世尊!为此,我对罪过确认是罪过,愿世尊受我之忏悔,我将来必为防护。
世尊曰:
跋陀利!确实也!过误征服汝,如是愚痴、如是昏迷、如是不善征服汝,即由予所制定学处,比丘众受持学习时,汝宣说不能力行。
又,跋陀利!汝由过误认出过误,汝如法忏悔之,对此我等当容受汝。盖,跋陀利!由过误认出过误,如法忏悔之,于将来谨慎防护,此实为繁荣于圣者之律也。
跋陀利!若有一类比丘于师之教为非全分行者,彼念如是:让予亲近远离村落之床座!即森林、树下、山岩、石窟、山峡、冢间、林丛、露地、或稻草堆处。我或能以超人法作证,特殊之最胜知见。对彼亲近远离之床座,即森林、树下、山岩、石窟、山峡、冢间、林丛、露地、或稻草堆处。如是远离住者,师非难之,有随知之智者同行者非难之,诸天亦非难之,自己亦对自己非难之。彼以师已非难,亦以诸随知之智者、诸同行者已非难,亦以诸天已非难,以自己对自己已非难,不能以超人法作证特殊之最胜知见。
何以故?跋陀利!此实如是,对彼如此于师之教为非学全分行者也。
跋陀利!此处有一类比丘于师之教为非学全分行者。彼念如是:今我亲近远离之床座,即森林、树下、山岩、石窟、山峡、冢间、林丛、露地、或稻草堆处,我或能以超人法作证特殊之最胜知见。彼亲近远离之床座,即森林、树下、山岩、石窟、山峡、冢间、林丛、露地、或稻草堆处,彼之如是远离住者,师亦不加非难之,随知之智者、同行者不加非难之,诸天亦不加非难之、自己亦不对自己非难之,彼以师已不非难,以诸随知之智者、同行者已不非难,以诸天亦已不非难,以自己对自己亦已不非难,能以超人法作证特殊之最胜知见。
彼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之。
何以故?跋陀利!此是,彼如是具学师之学处教法也。
又,跋陀利!比丘由寻伺之止息、内净、心之专一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成就第二禅而住之。何以故?跋陀利!此是,彼如是具学师之学处、教法也。
复次,跋陀利!比丘由言之舍离,为舍者而住,为具念者,正如者而以身感受乐,即诸圣者所谓舍者,具念者、乐住者。成就第三禅而住之也。
何以故?跋陀利!此是,彼如是具学师之学处、教法也。
复次,跋陀利!比丘由舍乐、由舍苦,由先已灭喜、忧、不苦、不乐,由舍所生念之遍净,成就第四禅而住之也。
何以故?跋陀利!此是,彼如是具学师之学处教法也。
彼如是心得等持、清净、遍净、清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适业、住立、得不动心、彼为宿住随念智对心转向之,彼忆念种种宿住: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种种成劫、种种坏劫、种种成坏劫。于其处,予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食、如是苦乐之受、如是以命终。于其处死,于彼处生。于彼处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食、如是苦乐之受、如是以命终。彼于彼处死,于此处生。如是忆念其相及详细状况与俱种种之宿命。
何以故?跋陀利!此是彼如是具学师之学处教法也。
如是心得等持、清净、遍净、清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适业、住立、已得不动心,彼为有情死生智对心转向之。彼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界,见诸有情之正在死、正在生、卑贱者、高贵者、美者、丑者、幸福者、不幸者,各随其业:实此等之有情身为恶行、口为恶行、意为恶行,诽谤圣者、抱邪见、持邪见业。身坏命终生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又其他此等之有情,身为善行、口为善行、意为善行,不诽谤圣者,抱正见、持正见业。身坏命终生善趣、天界。如是彼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知其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福,知各随其业而成。
何以故?跋陀利!此是彼如是具学师之学处教法也。
彼如是心得等持、清净,遍净、清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适业,住立、已得不动心,彼心转向诸漏尽智, 彼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苦灭之道。又如实知此等是漏,如实知此是漏之集,如实知此是漏之灭,如实知此是漏灭之道。。彼之由如是知,由如是见,由欲漏而心解脱之、由有漏心解脱之、由无明漏而心解脱之。于解脱有已解脱之智;彼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轮回状态也。
何以故?跋陀利!此是,彼如是具学师之学处教法也。
如是告已,具寿跋陀利向世尊言:
世尊!实以何因、何缘,对此一类比丘屡屡惩因对治耶?又何因、何缘,对彼一类比丘不作如是屡屡惩因对治耶?
世尊曰:
跋陀利!此一类比丘,是数数犯戒者、多犯戒者,彼对诸比丘之忠告,以异语回避,移向于外言论之,现起念怒、嗔恚、不满、不正转、不使毛倒(从顺)、不作悔罪,不言:我作其僧伽适意之事。
此时,跋陀利!诸比丘如是言:诸贤!实此比丘是数数犯戒者、多犯戒者,彼对诸比丘之忠告,以异语回避,移向于外言论之、现起忿怒、嗔恚、不满、不正转、不使从顺、不作悔罪,不言:我作其僧伽适意之事。善哉!诸贤实为此比丘如此如此考察,如是彼对此事不可能迅速决断之。
跋陀利!诸比丘为彼比丘如此如此考察,如是彼对此事件不急速决断之。
跋陀利!在此,又有一类比丘是数数犯戒者、多犯戒者,彼对诸比丘之忠告,不以异语回避,不移向于外言论之,不现起忿怒、嗔恚、不满,正转,使从顺、作悔罪,言:我作其僧伽适意之事。
跋陀利!此时,诸比丘如是言:诸贤!此比丘是数数犯戒者、多犯戒者,但彼对诸比丘之忠告,不以异语而回避之,不对言论外移之,不生忿怒、嗔恚、不满、正转,使从顺、作悔罪,言:我作其僧伽适意之事。善哉诸贤!实为此比丘如此如此考察,如是彼可能对此事急速决断之。跋陀利!诸比丘为彼比丘如此如此考察,如是彼对此事急速决断之。
跋陀利!在此有一类比丘,偶然(非故意)犯戒者,非多犯戒者,彼对诸比丘之忠告,以异语回避,而移向于言论外,现起忿怒,嗔恚、不满、不正转、不从顺、不赎罪,不言:我作其僧伽适意之事。跋陀利!此时,诸比丘如是言:诸贤!实此比丘为偶然犯戒者、非多犯戒者。然彼对诸比丘之忠告,以异语回避,而移向于言论外,现起忿怒、嗔恚、不满,不正转、不从顺、不悔罪,不言:我作其僧伽适意之事。善哉!诸贤!实为此比丘如此如此考察,如是彼对此事不急速决断之。
跋陀利!诸比丘为彼比丘如此如此考察,如是彼对此事不急速决断之。
跋陀利!在此有一类比丘是偶然犯戒者,非多犯戒者,彼对诸比丘之忠告,不以异语回避,不移向于言论外,不现起忿怒、嗔恚、不满、正转、从顺悔罪,言我作其僧伽适当之事。跋陀利!此时,诸比丘如是言:诸贤!实此比丘是偶然犯戒者、非多犯戒者,彼对诸比丘之忠告,不以异语回避,不移向于言论外,不现起忿怒、嗔恚、不满、正转、从顺、悔罪,言:我作其僧伽过意之事。善哉!诸贤!实为此比丘如此如此考察,如是彼可能对此事急速决断之。
跋陀利!诸比丘为彼比丘如此如此考察,如是彼对此事急速决断之。
跋陀利!在此有一类比丘少信、少爱而从事之。
跋陀利!此时,诸比丘如是言:诸贤!实此比丘少信、少爱而从事之;若我等对此比丘屡屡调治之,可能因此对彼小量之信、小量之爱损灭之。
跋陀利!譬如人之有一眼者,彼之朋友、同事、亲族、血缘当护彼一眼,思:因此使彼一眼不损灭之;如是,跋陀利!于此有一类比丘唯信、唯爱从事之。
跋陀利!此时诸比丘如此曰:诸贤!此比丘少信、少爱、从事之,若我等屡屡调治此比丘,可能因此对彼小量之信、小量之爱损灭之。
跋陀利!实此是因也,此是缘也,以其在此有一类比丘,以此屡屡调治之。又,跋陀利!此是因也,此是缘也,以其在此有一类比丘,不以此屡屡调治之。
跋陀利曰:
世尊!依何因、何缘,昔日学处较少而悟入住立之比丘较多耶?
又,世尊!依何因、何缘,今日学处较多而悟入住立之比丘反较少耶?
世尊曰:
跋陀利!其实如次:即于诸有情衰落、正法灭渡时,学处较多而悟入住立之比丘较少。
跋陀利!在此少许漏住法不现于僧团之期间内,师对诸弟子不予制定学处。
跋陀利!若有少许漏住法出现僧团中时,此时师为防卫彼等诸漏住法,而为诸弟子制定学处。
跋陀利!僧众不达广大期间,在此,无少许漏住法出现于僧团中。
然而,跋陀利!僧众达广大期间时,在此,少许漏住法出现于僧团中。此时,师为防卫彼等漏住法,对诸弟子制定学处也。
跋陀利!僧团不达追求最胜利养,在此无少许漏住法显现于僧团中。
跋陀利!僧团不达最胜名闻,在此无少许漏住法显现于僧团中。
跋陀利!僧团不达世俗多闻,在此无少许漏住法显现于僧团中。
跋陀利!僧团不达经验丰富期间(十腊),在此无少许漏住法显现于僧团中。
然而,跋陀利!僧团到达经验丰富时,在此,少许漏住法出现于僧团中。此时,师为防卫彼等漏住法,对诸弟子制定学处也。
跋陀利!予为汝等喻说良种幼马法门时,其时汝等少数人也。跋陀利!汝记忆否?
跋陀利曰:
实非如是,世尊!
世尊曰:
于此处、跋陀利!汝了解何因耶?
跋陀利曰:
世尊!其实,我长时不具学师之学处、教法!
世尊曰:
跋陀利!实非只此为因、此为缘;然而,跋陀利!予于长夜以熟知汝心:此愚痴人,依予于诸说法,不求义、作意、不为一心之集中思念来倾耳听法。
跋陀利!然而予更为汝喻说良种幼马法门,对其谛听之、善作意之,予将说之。
具寿跋陀利应诺世尊曰:愿乐欲闻,世尊!
世尊乃说示曰:
跋陀利!犹如善巧御马师、得一贤善良种马,先用马衔来调治(其口);为彼用马衔之调治,但凡未曾调治者,即有其一切之性急,蹦跳、动转,然,彼由不断之调治,次第之调治,于此状态被驯服之。
跋陀利!贤善良种马,由不断之调治、次第之调治,于此状态,被完全驯服者,御马师更对彼为用马辆作调治;为彼未曾作调治者,今为彼用马扼作调治;即有其一切之性急、蹦跳、动转,然,彼由不断之调治、次第之调治,于此状态被驯服之。
跋陀利!贤善良种马,由不断之调治、次第之调治,于此状态被完全驯服者,御马师则更对彼马用马勒,于图形马场调练,于跑走、竞走、疾驰、又于王德艺,王种能力,又于最上速力、最上驰力、最上调驯等作调治。彼未曾作惩治者,今为彼于最上速力、最上驰力、最上调驯作调治;即有其一切之性急、蹦跳、动转,然,彼由不断之调治次第之调治,于此状态被驯服之。
又,跋陀利!贤善良种马,经不断调治、次第之调治,于此状态被驯服者,御马师更对彼马施以彩色饰环。
跋陀利,具足此等十支贤善良种马、适合王乘、食用王粟、得名王之肢也。
如是,跋陀利!具足十法之比丘为应供养者、应招请者、应布施者、应合掌礼拜者,世间无上福田也。何等十法?
跋陀利!在此,比丘为具足无学之正见,为具足无学之正志,为具足无学之正语,为具足无学之正业,为具足无学之正命,为具足无学之正方便,为具足无学之正念,为具足无学之正定,为具足无学之正智,为具足无学之正解脱。
跋陀利!具足此等十法之比丘为应供养者,应招请者,应布施者,应合掌礼拜者,是世间之无上福田也。
世尊说此已,悦意之具寿跋陀利大欢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犍度篇·禅定相应

禅定相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而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而非三昧善,于三昧亦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等至善。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等至善,此乃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者。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最尊。诸比丘!如是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等至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三十一(大正藏二、二二二c)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善而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而非三昧善,于三昧亦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止住亦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止住亦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为最尊。诸比丘!如是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乃至……是最妙。”
一~三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而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出起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出起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安乐善,而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亦安乐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安乐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注1 “安乐”原本kallava及由本文中之kallakusala后文及暹罗本kallita,kallitakusala改
之。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亦非所缘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所缘亦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所缘亦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行境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行境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引发善。此于此

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一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为恭敬作,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恭敬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恭敬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常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为常作,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常件。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为常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为常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作,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随应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之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于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止住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止住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叉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叉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于三昧出起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安乐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所缘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四~七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引发善……(以广说四句。)……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引发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四~七
“诸比丘!于此处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引发善……应四句广说……于三昧等至善,而于三昧引发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四~七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恭敬善……(以广说四句。)……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恭敬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四~七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常作……(以广说四句。)……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常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作,于三昧非等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随应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为最尊。诸比丘!如是于修定者之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注1 原本在此下有一文,当有八经之广说而成,暹罗本没有,恐怕是衍文。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止住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而且于三昧出起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二十一~二十七 止住~安乐
(第二十一)……“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安乐善……广说
(第二十二)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第二十三)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第二十四)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第二十五)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恭敬善……
(第二十六)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常作善……
(第二十七)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随应善……
※ 五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善,于三昧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止住善,于三昧非随应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而且于三昧随应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止住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乃至……”
注1 原本有“止住--所缘--”而改之。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中一类之修行者,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五~七
……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出起善……于三昧非出起善,于三昧非安乐善……于三昧出起善,而且亦安乐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是最上、最妙。”
(第二十九)……“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所缘善……广说……
(第三十)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第三十一)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第三十二)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第三十三)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常作……
(第三十四)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作,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叉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出起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而且于三昧随应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出起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广说……”
第三十五 安乐~所缘
一~四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于三昧非安乐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于三昧安乐善,而且于三昧所缘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三十六)……诸比丘!修禅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行境善……乃至……
(第三十七)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发引善……
(第三十八)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第三十九)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常作……
(第四十)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随应作……乃至……
一~七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于三昧所缘善,而且于三昧亦行境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四十二~四十五 所缘
(第四十二)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引发善……乃至……
(第四十三)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恭敬作……乃至……
(第四十四)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常作……乃至……
(第四十五)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一~七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于三昧非行境善,于三昧亦非引发善……
于三味行境善,而且于三昧引发善……
※ 九~十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为最尊。诸比丘!如是于修定者之三昧行境善,而且于三昧为引发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四十七)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恭敬作……乃至……
(第四十八)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常作……乃至……
(第四十九)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随应作……乃至……
一~七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于三昧恭敬作,于三昧非引发善……
于三昧非引发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于三昧引发善,而且于三昧恭敬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五十一)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常作……乃至……
(第五十二)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随应作……乃至……
一~七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恭敬作,于三昧非常作……
于三昧常作,于三昧非恭敬作……
于三昧恭敬作,而且于三昧常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于三昧恭敬作,于三昧非随应作……乃至……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常作,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作,于三昧非常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常作,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常作,而且于三昧随应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常作,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为最尊。诸比丘!于修定者之三昧常作,而且于三昧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世尊如是说已,彼诸比丘!喜悦而欢喜世尊1之所说。”如是广说面广说五十五记别。
禅定相应(终)
于此之摄颂曰:
三昧与等至止住及出起
安乐并所缘行境与引发
恭敬作常作以及随应作
蕴品相应(终)
于此之摄颂曰:
蕴罗陀见入生
烦恼与舍利弗
龙金翅干达婆
云婆磋及禅定
蕴品十三相应
注1 “世尊之所说”原本bhasitam之前缺失bhagavato一语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教阐陀经

教阐陀经

北传汉译杂阿含四七、一二六六(大正藏二,三四七页。)
比丘阐陀患病苦极欲自杀。时舍利弗和大周那往见彼,舍利弗问阐陀观察六根六识等之无我否?大周那说无执着应解脱苦。如是二人教诫阐陀而去。然后阐陀自杀。舍利弗此由以报佛,佛说阐陀没有受再生。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
其时,恰好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周那、尊者阐陀住于灵鹫山。
其时,尊者阐陀患病苦痛激恼。时,尊者舍利弗于日暮从独住而起,至彼尊者大周那之处,至已,如是言大周那曰:然,友,大周那!我等往看慰尊者阐陀之病。
大周那曰:友!如是,尊者大周那答尊者舍利弗。
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周那,至彼尊者阐陀之处。至已,与尊者阐陀共相问讯、交换可喜、可乐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如是言尊者阐陀曰:
友阐陀!如何?汝少为愉快否?如何?善可忍耐否?如何?诸苦受减退不进行,尽减退不进展否?
尊者阐陀曰:
友舍利弗!我不少为愉快!不得忍耐!我极诸苦受而无减退,尽进展而不减退! 。舍利弗!譬如力强之人,先以利刀破碎头。尊者舍利弗!绝大之风骚扰我头。尊者舍利弗!我违和不愈、病痛增进,不见减退,见增进、不见减退。尊者舍利弗!譬如力强之人,以硬革纽击打头之头巾。尊者舍利弗!我头有绝大之头痛。尊者舍利弗!我违和、不愈,苦痛增进,不见减退,见增进、不见减退。尊者舍利弗!譬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其弟子,以锐利之牛刀割腹。尊者舍利弗!实绝大之风割我腹。尊者舍利弗!我违和、不愈,苦痛增进,不见减退,见增进,不见减退。尊者舍利弗!譬如两名力强之人,将力弱之人各捉一腕投至火坑燃烧,尊者舍利弗!我身有绝大之热。尊者舍利弗!我违和、不愈、苦痛增进,不见减退、见增进、不见减退。友舍利弗!我将欲持刀,不希望活命!
尊者舍利弗曰:
尊者阐陀勿持刀,尊者阐陀要忍活,我等愿尊者阐陀活忍。若尊者阐提无可好之食,我可为尊者阐陀求可好之食。若尊者无可好之药,我可为尊者阐陀求可好之药。若尊者阐陀无适当之侍者(看护者,)我可为尊者看护。尊者阐陀勿执刀,尊者阐陀应活忍,我等愿尊者活忍。
尊者阐陀曰:
友舍利弗!我非无可好之食,我非无可好之药,我非无适当侍者(看护者,)友舍利弗!又且我长久给大师悦意之侍从,未曾使不悦意。友舍利弗!其实恰适为弟子之,应给大师悦意之侍从,愿不使不悦意。友舍利弗!无有过咎,阐陀将执刀,应如是理解。
尊者舍利弗曰:
我等有些问题欲问尊者阐陀。尊者阐陀!请作质问应答之余地。
尊者阐陀曰:
友舍利弗!请问之,我闻已当知之。
尊者舍利弗曰:
友阐陀!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是我所有,我是彼,彼是予之我耶?
友阐陀!耳与耳识,及耳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是我所有,我是彼,彼是予之我耶?
友阐陀!鼻与鼻识,及鼻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是我所有,我是彼,彼是予之我耶?
友阐陀!舌与舌识,及舌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是我所有,我是彼,彼是予之我耶?
友阐陀!身与身识,及身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是我所有,我是彼,彼是予之我耶?
友阐陀!意与意识,及意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是我所有,我是彼,彼是予之我耶?
尊者阐陀曰:
友舍利弗!眼与眼识,及眼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耳与耳识,及耳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鼻与鼻识,及鼻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舌与舌识,及舌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身与身识,及身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意与意识,及意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
尊者舍利弗曰:
友阐陀!于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如何见?如何证知?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耶?
友阐陀!耳与耳识,及耳识所识之诸法,如何见?如何证知?耳与眼识,及耳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耶?
友阐陀!鼻与鼻识,及鼻识所识之诸法,如何见?如何证知?鼻与鼻识,及鼻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耶?
友阐陀!舌与舌识,及舌识所识之诸法,如何见?如何证知?舌与舌识,及舌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耶?
友阐陀!身与身识,及身识所识之诸法,如何见?如何证知?身与身识,及身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耶?
友阐陀!于意与意识,及意所识之诸,如何见?如何证知?而意与意识,及意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耶?
尊者阐陀曰:
友舍利弗!于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见灭、证知灭已,而于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耳与耳识,及耳识所识之诸法,见灭、证知灭已,而于耳与耳识,及耳识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鼻与鼻识,及鼻识所识之诸法,见灭、证知灭已,而于鼻与鼻识,及鼻识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舌与舌识,及舌识所识之诸法,见灭、证知灭已,而于舌与舌识,及舌识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身与身识,及身识所识之诸法,见灭、证知灭已,而于身与身识,及身识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
友舍利弗!于意与意识,及意所识之诸法,见灭,证知灭已,而于意与意识,及意识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
如是言已,尊者大周那,如是告尊者阐陀曰:
是故,友阐陀!彼世尊如是之教说,平常应不得令作意:于有依即有动摇,无依即无动摇,无动摇者有轻安,有轻安者无意向,无意向者即无来去,无来去者即无生死,无生死者即无此世,亦无他世,于此中间亦无两者,此即苦尽矣。
时,尊者舍利弗及尊者大周那,以如是教诫尊者阐陀,教诫已,从座起而去。
时,尊者阐陀,于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周那去后不久,遂执刀。
时,尊者舍利弗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尊者阐陀执刀矣!于彼有如何之趣、有如何之未来耶?
世尊曰:
舍利弗!然者,阐陀比丘于汝面前记说无过咎耶?
舍利弗曰:
世尊!于普婆支罗有跋耆族村。彼处尊者阐陀之诸友家、诸同心之家皆唯有过咎之诸家也。
世尊曰:
舍利弗!实如是,阐陀比丘之诸友家、诸同心家皆过咎之诸家也。虽然,舍利弗!如是,我不皆言有过咎。
舍利弗!有人若舍此身而执受他身者,我言有过咎也。阐陀比丘无如是,阐陀比丘无过咎而执刀。
世尊如是说已,喜悦之尊舍利弗随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