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山法师日记选

78年2月(正月)

我坚持十数年,每天日初出时,往公园或山坪打太极拳,这对健康很有帮助。同时,我觉得健康和长寿之道有七点:

1、饮食、睡眠、大小便要正常;

2、 打拳或适当的劳动;

3、听人说:“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劳逸适度,坚持走路”是长寿法;

4、又听说:“少吃或不吃烟酒,生活朴素,不胖不瘦可长寿”;

5、冬夏寒暑季节,要随时注意饮食卫生和衣服或穿或脱;

6、清心寡欲(特别是色欲),断欲清心能长寿;

7、儒家说“仁者寿”,佛家说:“慈悲是长寿之道”,对人对物,都应宽厚和爱护。

 

79年1月20日 周六

昨接五台山圆澈法师来信,今复信如下:

前闻伯群函告你的近况,甚为喜慰!昨接来信,知已重上五台,尤为庆贺!十多年来积悃,非笔墨所能尽述,兹略如下:

从1966年秋,金焦解散,我即往镇江街道中。几经迁移,现在黑桥今址。这十几年中是闲居,生活虽艰苦,修持却精进。心得体会有三:1、过去说有著有,说空著空,今乃知有空不二;2、禅宗讲明心见性,初不知心性为何物。今乃知有心可明,有性可见;3、修持必须针对自己大病,痛下针砭!以上三点,你以为如何?

11月间,赵朴老从北京来镇晤谈,本市也接到上级通知:唐代扬州鉴真和尚塑像,将由日本佛教代表团护送,说是“回国探亲”,可能路过镇江。而且镇江现已开放,所以金焦诸山,正在积极准备修复寺宇,装塑佛像,集中僧尼。详情容后再说。

你山近况及今后打算如何?现住僧人多少?生活工作等情况如何?希暇告知!

 

79年7月13日 周五

焦山夏季蚊子很多,而且到处皆有,难以静坐用功写作;有时驱之复来,百驱不离我身。甚至扑倒它,息一息,又从地上飞起叮我。它为了生活,百折不回;我为了生死,也应学它百折不回的精神。

再者,我持慈悲不杀戒,有时在利害关头:如蚊子叮我,我坚持不杀,无我利它,应让它吸饱而去;但有时被它叮得又痒又恼,不免嗔厌心起,随手一拍,就拍死它了。可见修持之难!难在人我利害痛痒关头。

 

80年3月20日 周四 早晴、中阴、夜风雨

葛九田居士从扬州来访,谈:1、佛教今后兴不兴?我答:是逐步会兴的。2、念佛了生死?我答:要都摄六根(不是闭目塞耳,要对境不迷,不起贪嗔),净念相继(专念、多念、观想念)。

市建委施明汉同志陪军队首长来游,见面介绍说:“这位茗山方丈是位高僧,思想开朗,不是顽固的。”我想:“高僧”愧不敢当!称得起高僧者必须1、持戒精严,深通律藏;2、入正定聚,明心见性;3、弘宗演教,智慧如海……仅是“思想开朗,不顽固”怎算“高僧”?我不过就是“爱国第一,爱教第二”而已!

 

80年4月2日(二月十七日) 周三 晴

晚在堂中讲:“一者礼敬诸佛……五者随喜功德。”念佛后回室吃茶时,昨日来山助缘(重建宝塔金贰千余元)的上海达实法师称赞:“茗法师说法无碍,触类旁通,非经禅宗悟证者不易说出。禅宗主张即证即修,或先修后证,或先证(悟)后修。”我讲法至今,才遇一知音人。

据达实法师说:他在过去住宁波观宗寺学教,该寺每年要打两个生死七,主张通宗通教。他曾在七期中修定,至放参板响,心知要起身放参,但自己的身子找不到了,半晌身心世界空空如也,毫无分别,才知佛经所谓“无分别智”的意义。“因此感到学讲经,必须在宗下(禅宗)有点悟处。”我觉得这话,真实不虚!

 

80年8月4日 周一 阴,小雨

早晨六时,舟抵宁波,上岸,乘一路汽车往南站,买临海(高见)汽车票。汽车十一时半方开,还有三四个小时,因往七塔寺拜访桂崙禅师(木腿和尚)。据说他非常用功,夜不倒单,有“他心通”。既至,问他:“怎样止妄入定?”他说:“妄想由三门(眼、耳、口)入,当从三门修!偈曰:眼闻释迦佛,耳见观世音,口进弥陀佛,三门常清净。”又说:“吃饭、睡觉、拉屎、撒尿,屎尿搞通,童真入道。”我又问他:“如何了生死?”他说:“了生不生,了死不死。善净其意,入息忍地;住无生法,出止观门。”又说:“生死夜,南柯梦,抓瞌睡,出离道。”(瞌睡者,指颠倒心,颠倒见,颠倒想;即“迷”也,不迷则觉。)

下午三时半抵高见,会见定智法师,交谈:1、对治掉举妄想,要提正念观空;提起、提起、再提起!要放下妄念观幻,勿理勿执;放下、放下、再放下。2、参加会议宜静观领导意图、群众发言,要爱国守法,要恒顺众生。3、修行要念念不忘三宝,不忘众生,不忘本职(内护正法),不忘本修(解脱生死)。4、目前要把焦山佛像、殿堂、寺塔修好,善愿成就后,退隐专修(要注意挑选好接班人)。

 

80年9月29日 周一 晴

湖南谢高松函如下:

高松:

9月21日寄来相片和信都收到了。看你貌相,五官端正,心志勇锐,可以出家。希出家后,学习慈悲忍辱,转刚强为柔和才好(指你的性格而言)。

我从19岁出家后,曾学习过唯识宗、般若宗、净土宗,也曾阅读并修习过《华严》、《法华》、《楞严》和禅宗、律宗、密宗经论。佛教有十个宗派,皆来源于释迦牟尼佛的思想,“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我不是一宗一派的传承者,也不赞此谤彼,祖师分道扬镳为的是便于修持,我们都应尊重。望你今后学要广学无量法门,修要一门专修!

再者,我一生为了弘扬律法,护持佛教,绍隆佛种,大作佛事,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甚至不惜生命。你既愿意做我的弟子,应当继承此志,全力以赴,终身勿懈!

你对佛法的认识,很正确!你又从哲学中认识到般若真谛,这是你的善根和智慧的感召。我想,一部《心经》就是般若哲学的结晶。希深思而观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色空是二还是一?要多多思考!因此,替你取个法名“乘实”(实即是色),号“觉虚”(虚好是空),名正言顺地让你经常悟此色空不二法门。

你父母和单位都同意你出家,很好!你目前先在湖南寺庙住下,先将早晚功课读熟,并须早晚持诵;多看看佛教经书和刊物(有什么看什么),待日后有因缘再出来受戒和学习教义。如有问题,再来信商讨!

 

81年11月23日 周一 阴雨

晚,上海王汉梁居士问法请益。他问:“前念灭时,后念未生,当中即是真如本性否?”我答:“是本性,本性是空,本性如如不动。但我们念念生灭,前念后念迁流变化,等无间流,触景生情,是为习性。习性是有,习性时刻在动。我们学佛修行人,就是要努力改变习性,使它转恶为善、转染为净,转动为寂,转迷为觉!欲了生死成佛道,就必须于此下功夫!”

 

点击返回《人世间》2002.3:透视财富 目录

排版|正信

祈愿恩师乘愿再来

普仁法师

 

 

时光何其迅迫,转眼间恩师茗山法师已生西一年多了,作为他老人家的嗣法弟子,每当看到他为我写的联语墨宝,为西园寺及下院定慧寺多处题词,就想起他当日对于西园寺办学的殷切希望,在近些年来亲近他老人家时所看到、听到的点滴往事又浮现于眼前。

恩师茗山法师,1914年农历二月二十日生于盐城,儿童时代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随母诵经学佛,十九岁出家,二十一岁于镇江焦山寺受具足戒,二十三岁经过太虚大师的推荐入武昌佛学院学习,三十三岁回焦山佛学院主持教务工作,主编《中流》杂志,1951年任焦山定慧寺方丈直至2001年6月1日圆寂。十年浩劫期间虽然被逐出山门,仍坚持独身、素食、持戒、诵经。

西园寺与茗老一直有着深厚的渊源,西园寺前二任方丈明开、安上法师,曾分别任江苏省佛协会长、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直到1994年,茗老继明开法师后,任江苏省佛协会长。当时西园寺住持安上法师是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从那时候起,茗老与西园寺的联系就更加频繁了,只要我们有法会活动都能请到他老人家光临。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就在茗山法师和中国佛协赵朴老的关心支持下试办了“戒幢佛学研究所”,赵朴老还亲自批示,在省佛协办所的复文上签上“赞成此一盛举”。茗老也一直关注着我们办所的情况,生前担任过研究所所长,并题写了校名“戒幢佛学研究所”和教室匾额“三学堂”。研究所能有今天,离不开他老人家提供的很多成功经验和指导性意见。茗老一直以来都是关心着佛教的教育工作,1982年于南京栖霞山主持筹办了“中国佛教协会栖霞山僧伽培训班”,1984年秋,任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第一副院长直至圆寂。

中佛协副秘书长倪强先生在《僧伽的模范,四众的导师》一文中说:“法师早年曾先后参学于湖北武昌佛学院,筹办湖南南岳、衡阳等地佛学讲习所,曾任焦山佛学院教务主任。他受过佛教院校的教育,主持过院校工作,对佛教院校培养僧才和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重要性及其如何办好佛教院校有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我曾在中国佛学院工作过多年,后又在中佛协分管佛教教育工作,在佛教教育方面和茗山法师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较多,深感法师对中国佛教院校的教育十分重视,为培育僧才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作出了不懈努力,为我国的佛教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当然,茗老对佛教的贡献绝不止于关心佛教教育,也为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和寺院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6年5月的无锡中国佛教教制工作委员扩大会上,他发表了很多重要意见,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对有关汉传佛教传戒、住持和度牒的三个文件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老人家特别关心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关心佛教的自身建设,对邪教“法轮功”更是深恶痛绝,2000年他两次到香港讲学,都告诫信众不要相信“法轮功”的邪知邪见。记得 2001年春天,茗老健康状态已不太好,当我去看望恩师时,他仍旧细心地询问西园寺的办学情况,要我们努力培养出新时代的杰出僧才,努力弘扬正法,摧破那些邪教组织,为社会的稳定,为两个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我们怀念茗老,不只是因为他为培育僧才、为佛教事业而竭尽了毕生心血,更因为他老人家作为一代高僧的菩萨心肠。茗老这么高的名望,从来不拿什么架子。到香港、新加坡弘法一讲就是几十天、三个月,信徒不计其数,即使是国内一般的小庙请他,也是毫不推辞,到晚年,法嗣们常劝他爱惜法体,老人家总是说“再不弘法,就没有时间了”,一片悲心、满腔热血。尤其是他老人家对于佛教年轻僧才的成长极为关注,特别是我有幸在1998年8月18于盐城永宁禅寺继承了茗老的法脉,使我成为临济宗第47代法脉传人。他老人家在给我的法卷上特别交待了两句话“有德无才僧中宝,有才无德僧中刺”,谆谆教导我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方面,要特别注意以德为本、以戒为师。1998年9月3日,茗老为我在西园寺任住持送座,并撰联“普度群生登法座,仁行善事作慈航”,这副对联一直挂在西园丈室最醒目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茗老的诗歌文章和书法墨宝驰名海内外。信徒们得到他的墨宝是引以自毫的事。记得1998年我们在编“戒幢律寺”的简介时,茗老正好来西园寺,我就请他为明开法师的简介题字,我本来想让他随便题写几个字就行了。老人家平时作诗作联题字常常不假思索,一气呵成,茗老一口答应之后又说:“让我晚上再好好想想,明天给你吧。”想不到第二天一早他老人家拿来一张144字的“明开法师颂”:

  一识明公     正知正见     律己以严     与人为善

  年少出家     诸方参学     阅藏习禅     转迷为觉

  弘法利生     清化五浊     西园选贤     僧中拔擢

  住持戒幢     克勤克俭     既任会长     不骄不谄

  大跃进时     抢救文物     文革期间     护经护佛

  五百罗汉     未遭损失     佛教史中     可书一笔

  下放菜园     心怀故宅     返回寺中     维护古籍

  整理经书     八万余册     蔚成大观     载誉全国

  自利利他     精进不懈     爱国爱教     僧伽师范

端端正正的小楷字,笔笔精到,一丝不苟,我们把茗老的这幅字印在“戒幢律寺”简介的扉页上,茗老还为我寺及下院定慧寺题了寺名和山门对联“从方便门入如来室,依大乘法度有缘人”以及大殿抱对等,老人家的那种认真精神令人难以忘怀。他的认真勤勉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即使到了晚年已名满天下,每逢登堂讲经,总是认真备讲,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同第一次登台讲经一样。据他身边的弟子回忆说,茗老谈到做事,总是说要认真、踏实、严谨,不能感情用事,凡事要经过一番考虑......

茗老德高望重,但他将所得供养都用于建塔修复寺院,支援灾区和接济后学上,而自己一直保持着惜福习劳的出家人的本色。老人每晚爱写半个小时的字,侍者可以裁纸叠纸,但不许倒墨,对墨汁的使用他是看写字多少决定倒多少墨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一饭一粥特别珍惜,每顿饭吃完,一定要用开水涮碗再喝下去,很有印祖风范。他经常告诫身边人要惜福、习劳,对徒众的要求特别严格。记得2000年茗老因为有法会来到西园,早餐时他的侍者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稀饭泼了半碗在桌面上,我们在一道用餐的人都打圆场说不要紧,服务人员也立即凑上来准备抹桌子,不料茗老立即沉下脸说:“做事毛糙,舔掉、舔光。”侍者红着脸慢慢地舔光了桌子上的稀饭。茗老圆寂后海内外寄来的挽联挽诗上百篇,如“勋业可观、高风堪仰”、“华夏高僧本色,佛门弟子楷模”,绝对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对茗老伟大而朴实的一生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研究所创办的《人世间》杂志,是他老人家生前题写的刊名。今天,我把这篇小文章发表在这上面,既是了了写篇纪念文章的心愿,也是在鞭策自己,不能忘记他老人家对法嗣的厚望,不能忘记他老人家对西园寺和整个中国佛教界的希望。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

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抚摸着他老人家亲笔所书的遗偈,弟子衷心祈愿恩师,乘愿再来。

 

点击返回《人世间》2002.3:透视财富 目录

排版|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