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篇·24.怨结品

四二三、要结怨的人,他所结的怨,一定不会停止。

 

注:这里的意思是说,他骂我、欺我、偷取我的东西,这样的想,心里便会生起结怨的念头;这结怨的念头,一定不会停止。所以有人骂我、欺我、偷取我的东西,要细细想,为什么这样,是不是我的错误罪过?如果心里恨恨不忘,便会找机会报仇,报来报去,一定会做到相杀相害,可是结的怨,还是双方不消。

 

四二四、没有结怨的人,那怨结一定会停止。

 

注:如果一个人,给别人骂、欺负或偷取去东西,他不结怨,他认为自己大概亦有这种错误罪过,才会惹起他人的怨骂、欺负、偷取。所以,他不怨恨那个人,亦就是不结怨、不报仇。这样,怨没有了、结亦解了。这是做人处世的一个法子,如果人人这样想,便会安乐和敬同住,不相伤害,世界会很太平幸福。

 

四二五、不结怨,怨便停止。

 

注:人,同居或者是近邻,或者相离很远,可是时常有事接触,那末,就一定多少有双方不合意的事。如果这些事,双方都认做小事,不去计较他,这样的不结怨、执怨,怨就不会生,亦无所谓结怨了。

 

四二六、在这世界里,无论什么时候,怨是不会因为报怨而停止的。

 

注:怨,就是使他人不满意的,有些是做出来的。这些不满意的事,想要报复,可是报复,一定不会使怨停止。因为一报复,对方亦要报复,结果,是永远的报复,不会停止。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17.结交品

二一一、妄想诸比丘,动摇依恶友,如被波浪击,沉没大流中。

 

注:喜妄想之比丘,心志动摇不定,又依恶友,则如被波浪所击打,终必沉没大水流中。

 

二一二、应喜乐于法,多学及多问,以尊敬之心,亲具戒多闻。

 

注:人人应于佛法,生欢喜悦乐之心,多多读诵修学,多多问人,并以尊敬之心,亲近具足戒行及多闻有学问知识之人。

 

二一三、应亲近有慧,能见过责备,亲近此贤者,则最胜不劣。

 

注:人人应亲近有慧之人,此有慧之贤者,必须能见所作之过失,而能忠告,并敢直言责备。亲近如是之贤者,则为最胜,不致流入下劣之途。

 

二一四、交劣则日劣,交同等不退,尊最胜则尊,应交较上人。

 

注:与下劣之人结交,则逐日下劣,交同等之人,则可望学问人格不致退失,尊敬最胜之人,则亦日尊。故人人应结交比自己较上之人。

 

二一五、应交有信人,不交无信人,亲近有信人,如渴寻河水。

 

注:有信之人,即有信仰佛教之人,应结交之,而不可结交无信仰之人。必须亲近有信仰佛教之人,如渴者欲饮水,须寻河水饮之。

 

二一六、不交两舌人,易嗔、吝、悦财,与恶人结交,是下劣之行。

 

注:有智之人,不结交两舌之人,即造作是非之人,及容易嗔怒之人、悭吝之人、悦乐财产之人,盖与恶人结交,是下劣之行为也。

 

二一七、交与乐交人,不交不交人,不交与己交,名无净人法。

 

注:人当与愿意与己结交之人而结交之,而不结交与自己不愿结交之人。人若不结交愿与自己结交之人,乃无净人法之人,即不净人也。

 

二一八、应与净人交,亲近于净人,遍知净人法,则脱一切苦。

 

注:人人应当结交净人、亲近净人,因能遍知净人之谛法之后,则能解脱一切苦也。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篇·23.勤品

四一一、勤的人,不会丢掉依时一定得到的利益。

 

注:有些利益,是关系时间的,读书做工,亦有个时间;做田园工作的人,亦有个时间,知道是有下雨的时间、晴的时间,不然的话,就失去利益。勤的人,他就很会抓住时间,不会胡乱丢掉时间,亦就不会丢掉利益。

 

四一二、因为勤,才会无苦。

 

注:碰到苦事,如果会勤,亦可以无苦。例如学生读书,如果会勤,就不会有考试的苦;生活艰难的人,如果会勤,亦不会有苦。修行亦是这样,如果是精勤不退,一定会脱苦的。

 

四一三、做工的人,恰当的勤劳做人,一定找到钱财。

 

注:钱财是重要的东西,因为是能够代表一切东西的价值;没有钱财,就很难生活。找钱财的法子,就是做工。会勤劳,做的恰当,这样就会赚得钱财了。

 

四一四、不懒惰的人,心里会得到安详。

 

注:不懒惰的人,碰到有工做,就马上去做、不偷懒、赶快做好,不会被人家责备。所以,心里就会安详。懒惰、不按时做工、做时又懒,赶不及时间,所以,就慌慌张张的不安了。

 

四一五、讨厌工作的人,不会做出合理的利益来。

 

注:做工时候,心里觉得讨厌,这样,就不会有好的工作。就是读书,亦是这样。读的时候,心里很讨厌,怎么会读得通。做工时,亦是这样,心里一讨厌,做出来的就很坏,不会有合理的利益的。

 

四一六、不讨厌工作的人,一定会做出合理的利益来。

 

注:不讨厌工作的人,一定用心做工、欢欢喜喜的做工,这样做,工作一定很好。读书亦是这样,欢喜的读、用心的读,一定成功。修行学道,亦是这样,用心和欢喜的修行学道,亦一定有利益,一定会成功。

 

四一七、不即刻做工,却拖延下去,再碰到应该做的工,便会痛苦。

 

注:应该做的工,就应该快做。不做,一天一天的拖延下去,碰到新的另一样工,便会麻烦痛苦,不知道要怎么做起了。因为旧的还没有做,新的又到来。如果不要痛苦,碰到有工做,马上做完,便不会有痛苦了。

 

四一八、拖延到明天的人,一定衰退;拖延到后天,更衰退。

 

注:愚痴的人、懒惰的人,碰到做工,都要拖延下去:中午可以做好的,要拖到晚上;今天可以做好的,要拖到明天,有的要拖延到后天。这样,他的工作,一定就会衰退,因为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拖延。所以佛说:“今天的一天,比明天的二天还要好。”

 

四一九、就在今天,赶快的勤做。

 

注:这里的意思是说,谁都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死去,所以,一切工作,应该在今天很勤劳的把它做完,不要拖延下去。因为明天,是否会做不会做、会死不会死,都不会知道。所以,把工作做好,很必要的。

 

四二〇、丈夫应该努力,一直做到成功,得到利益。

 

注:成功利益,有大的、有小的;有困难的、有容易的;有的是自己单人可以做到的、有的是要好多人才可以做成的。总之,一个丈夫,一个人要得到成功利益,一定要努力,不半途弃掉,一直要做到成功,得到利益。

 

四二一、不粗心大意的人,应该决定勤苦的做。

 

注:不粗心大意的人,不放弃、不忽略,无论什么事,都决心决定的勤苦做去。不像那些粗心大意的人,时做时止,舍掉这样,舍掉那样,没有什么决定。所以,得不到所希望的利益。

 

四二二、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会得到什么利益,就应该刻苦的做。在那个地方,做那样事。

 

注:会刻苦的人,他要得到什么利益,便会在那个地方,做那样事,求那样的利益。一刻苦,无论是快是缓,都会成功,都会得到那利益的。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14.精进品

一九七、见懈惰之害,见精进之乐,应常行精进,此是佛所说。

 

注:人应见懈怠惰散之害,又应见勤苦精进之乐,然后常行精进不退,以上为佛所说之法语也。

 

一九八、诸人应精进,佛唯能开导,应当自审思,解脱魔之缚。

 

注:此为佛所开示,令诸人勤苦精进。佛只能开示诲导,不能代作,诸人应于此事,多多审思,然后,乃能脱去魔之拘缚。

 

一九九、正道最清净,能以精进心,驱睡眠懈怠,不乐于醉食。

 

注:八正道为最清净之道,能令以精进勤苦之行,驱除贪睡眠及懈怠之心,又能令不喜乐饮食及沉醉饮食之味。

 

二〇〇、懈怠不勤者,虽活一百年,不如勤精进,活一日更胜。

 

注:懈怠而不勤之人,虽生存一百年之久,终无所得。故不如勤者,虽活一日,所得较活一百年之懈怠者,仍为更胜。

 

二〇一、具戒有智慧,心坚住精进,随时住于法,能渡难渡流。

 

注:人若具足戒行,又有智慧,心坚固不退,勤苦精进,又随时住于正法,则必能渡其他人所难渡之暴流。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13.语 品

一九一、语不违犯人,不作粗恶语,说真语实语,可名婆罗门。

 

注:人若能言语谈说,不违人意、不侵犯他人,又不谈说粗恶之语,所说皆为有事实之真语,亦为谛实之语,则此人可名为有净行之婆罗门。

 

一九二、不嗔、怖、慢、躁,善说、不妄念,此人名牟尼,己能自摄护。

 

注:人若能不嗔怒、不怖畏、不骄慢、不烦躁,谈话善巧,又能不起妄念,则此人可称为牟尼,即贤者之意,因自己已能摄护自己。

 

一九三、愚人说无缚,但自禁自己;贤者说被缚,但不自禁己。

 

注:愚人无智无学,谈话时,虽无缚束自己之约,但自己于其事中,仍自拘自禁。贤者谈话,偶有自己缚束自己之约,但自己于其事中,仍不受拘受禁。

 

一九四、智人不轻说,为自或为他,故受众所敬,亦往生善趣。

 

注:有智之人,无论为自己或为他人,决不轻浮谈话,所说皆为合理信实之语。故在众中,常受尊敬。寿终后,亦能往生善趣。

 

一九五、佛所说之语,无灾具涅槃,能尽诸苦际,是最高之语。

 

注:佛所说之语,无灾无害,只有利益,又能证得涅槃,亦能断苦之边际,即断绝诸苦。故佛之语,为最高最尚之语。

 

一九六、实语不死偈,是古之善语,净人住于文,具善及具法。

 

注:真实之语,为永远不死不灭之偈,亦为自古传下之善语。净人坚住于一文句中,于此文句,亦具有其正义,亦具有其妙法。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12.死 品

一八八、日夜渐过去,性命亦随减,见死难之人,应造福引乐。

 

注:时间渐渐过去,夜亦逐夜过去,众生之性命寿限,亦随之而日日夜夜减少。所以,能深见死之灾难之人,必多造福,以引带乐来,无福,则不能有乐也。

 

一八九、众生皆有难,因必死亡去,如树果有难,果树必堕地。

 

注:众生一出生必有难,因为必定有死亡之日,亦如树果之有难,因果一熟必堕落于地上。

 

一九〇、心如实知色,不住于无色,则可达灭谛,可名离死者。

 

注:人若能如实知色法,而不着于无色法,若如是,则能通达灭谛,即涅槃之道,亦可名为能离“死亡”之人。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11.人 品

一三六、不嗔不结嗔,不轻能自净,具正见有慧,则知是贤者。

 

注:人若不嗔怒,心中亦不结执嗔恨,不轻视他人众生,自己之身口意清净无垢,又具正知正见,更有智慧,则此人已是贤者矣。

 

一三七、无嗔自调伏,正命及正知,解脱寂坚住,嗔杀何处生。

 

注:无嗔之人,是能调伏之人,有正直生活、有正知见,而得解脱烦恼,心中寂定,坚住不退。如是,则嗔怒之心,无从生起矣。

 

一三八、智者行不失,有慧戒心寂,犹如阎浮金,谁能责谤彼。

 

注:有智之人,其行为合理,不错不失、有智慧、有戒行、心中寂静。其清净犹如阎浮金,故无人能责骂毁谤智者。

 

一三九、追求未来物,伤悲过去事,故愚人憔悴,如生芦被斩。

 

注:愚人,无有智慧,时常追求所未来之物,又时常伤悲已经过去之事,故面目憔悴,犹活之芦草被斩倒下。

 

一四〇、智人不妄想,不动摇、慧护,摄根、有善友,能尽诸苦际。

 

注:有智之人,不妄想妄求,心念不因为境遇,而动摇不定,以慧守护其身心,又能摄护诸根,又有善友。如是,则能尽苦恼之边际,又能断除众苦也。

 

一四一、爱小悦、大苦,贤者既知已,则不悦诸爱,虽是天之爱。

 

注:诸爱,皆有小小可喜悦之处,但内有极大苦。贤者既知诸爱是极大苦,则先不喜悦之,虽彼爱是天宫中之最极可爱。

 

一四二、不信、知涅槃,断贪、结无隙,能舍诸一切,是名最上人。

 

注:人若能不信他人邪法,而知涅槃之妙乐,断除贪结,及使贪结无隙可再生起,又能舍弃一切世间之法,则可称此人,为最上之人。

 

一四三、调所不应调,应调而不调,弃利任意作,后必礼调者。

 

注:调伏自己,是最善行,但调伏所不应调伏、应调伏而不调伏,则必失去利益,而又纵情任意,将来必甚悔恼,而必礼敬能合理调伏之人。

 

一四四、知内外诸法,净不净人法,人天所供养,越网名牟尼。

 

注:人若能知佛法及世间法,又知净人法及不净人法,则其学问知识,已甚广大,为人及天所共供养。自己能越网,即已能越过诸一切障碍矣。

 

一四五、沙门无外道,诸行无有常,诸佛无动摇,如空中无迹。

 

注:外道亦有自称为沙门者,但除佛教之沙门外,并无其他真正沙门。一切诸行,皆由因缘所成,故不能常住。诸佛已证正等正觉,故心安定,无恐怖动摇,犹如空中,无有足迹。

 

一四六、勤者名禄长,有智而妙作,审后作摄护,住法不放逸。

 

注:勤勉之人,其名誉禄位,必日日增长,若复有智,所作诸事,皆妙好合理,对事对物,详审思虑而后行之,更能摄护六根,住于正法,又住于不放逸法,则此人必能成就矣。

 

一四七、悟于最上法,无求及解脱,如旧屋被焚,不因死而悲。

 

注:人若悟知最上之法,于世间诸法诸事物,皆无所求,已达解脱之境。如所住之旧屋,被火焚尽,另住新屋,则此人临命终时,无有悲伤苦恼,无有恋念爱着也。

 

一四八、智者必离世,不乐住居家,犹如池上雁,能弃足之泥。

 

注:有智之人,知世间多苦,故必离开世间,不乐住家中,弃家而去。犹如在池上之雁鸟,不久住于池,必弃去足上之泥而去。

 

一四九、贤者说身寂、口寂及意寂,无贪具足慧,能舍名牟尼。

 

注:诸贤者皆同说身寂静、口寂静、意寂静之人,无有贪结,又具足智慧,更能弃舍世间诸法,此人可以名为牟尼矣。牟尼,即贤者。

 

一五〇、贤者说身净、口净及意净,无贪具足净,无恶称净人。

 

注:诸贤者,同声称身清净之人、口清净之人、意清净之人,又无贪结,具足清净,更无有恶,故可称为清净之人。

 

一五一、易嗔易结怨,恶意轻视人,妄想用奸计,此人是劣人。

 

注:人若常喜嗔怒、又易与人结怨、又以恶意轻视他人、更好妄想异想、好用奸计,如是之人,必为下劣之人。

 

一五二、王、净行、商、庶、首陀、高低工,寂静调伏己,皆同入涅槃。

 

注:无论帝王、净行之婆罗门、商人、普通人士、贱种之首陀罗人,乃至高低级之工人等,若能使自己身心寂静,能调伏自己,如是人等,皆能证得涅槃。

 

一五三、贤者阻贼偷,而喜供沙门,贤者更喜乐,沙门常受供。

 

注:贤者,常留心盗贼偷取财物,但对佛弟子沙门,则欢喜供养,而更甚深欢喜者,则因有沙门,时时来受供养。

 

一五四、胜者被结怨,败者大苦恼,能离胜与败,寂静得大乐。

 

注:胜无论任何种胜,如战胜、赌胜、打架胜、竞赛胜、辩论胜等等,胜者皆被结成怨仇;而败者,因败而羞耻苦恼,谋图报仇。故人若能离开胜败,无败无胜,则

此人心中寂静,得大安乐。

 

一五五、净人、不净人,去趣各不同,不净堕地狱,净者往天堂。

 

注:净人与不净人,在生存时,居住处可以相近,但死后之去处,则大大不同。不净之人,堕落地狱,净人则往生天堂,双方之距离及苦乐,大大不同也。

 

一五六、贤者有正智,住戒不着爱,不作恶离爱,离苦逆欲流。

 

注:贤者因为有正智正见、坚住于戒行,不受用执着于爱,又不作诸恶业,更能远离爱与苦。如是,则能逆诸欲流,不被欲流所飘去。

 

一五七、净人施难施,作人所难作,不净人不能,因净法难行。

 

注:净人常行布施,又施他人所难施之性命财产,又作其他诸人所难作之事。此种所施所作,不净之人,皆不能施及不能作者,盖净人之法,为普通人所难依法而行之法也。

 

一五八、不因生而贱,不因生而胜,贱因自己业,最胜亦自业。

 

注:人人皆不因出生之种族姓氏,而成为下贱之人,亦不因出生之种族姓氏,而成为最胜之人。唯有因自己之业,即自己之行为,而变成下贱之人,亦因为自己之业,而变成最胜之人。

 

一五九、证罗汉道已,不怖无贪恼,断去后有趣,此身是后身。

 

注:人既证得阿罗汉道,则心中无有恐怖,无贪心、无烦恼,已断去来生之色身,不必再生,故目前之肉身,乃是最后之肉身也。

 

一六〇、不贪不欺伪,不爱不轻视,不求超世间,应如犀独游。

 

注:人若能断贪断欺伪、断爱着、断轻视他人之心,又无所求,已超越世间,在世间之上,则有如犀牛独游各处。

 

一六一、不应身口意,造作诸恶业,有慧断诸爱,不受无益苦。

 

注:人人不应以身以口以意,于诸世间,造作恶业,应作有慧解之人,能断一切诸爱着之心,不行无利益之苦行,不受无益之苦。

 

一六二、尊敬佛经教,不行醉迷路,减忧、脱轮回,尽一切苦际。

 

注:人人应当尊敬佛所开示教诲,不行醉人胡乱之路、不行迷惑之路,减去悲伤忧虑之念、尽力脱去轮回。如是,则能灭去一切苦,消灭尽苦之边际。

 

一六三、离慢、能坚住,善心、脱一切,处野、不放逸,则能越死城。

 

注:人若舍离骄慢之心,能坚住佛法,无所布畏,心心住于善念,又能解脱世间一切诸法,单独处于山林大野之中,念念不放逸,此人必能超越生死之城。

 

一六四、人不应妄语,不修饰肤颜,自知有慢心,远离暴躁行。

 

注:人人不应妄语,因人人皆不喜闻妄语,又不可修颜面皮肤等外表,使其美丽,又应自知有骄慢之心,必须除去,更必远离暴躁粗野之行为。

 

一六五、人被慢所诱,于行起悲伤,财及财衰毁,不能得禅定。

 

注:人人多被心中之骄慢自大所引诱,而不自知,又往昔时诸“行”,助造作行为,悲伤悼念,更被财产或财产之损失所践毁,此皆因爱惜财产之故。若有此念头,则不得禅定之乐也。

 

一六六、谛实法不害,守护制心者,若有慧无垢,是则为长老。

 

注:人若存心真实不妄,住于佛法,不伤害众生,摄护身口意,又能制伏妄心,是则可名为有慧者、无垢秽者,堪为长老,即堪为有德有年龄之长辈人也。

 

一六七、知老死是苦,知苦人所依,以正智观察,则不喜乐之。

 

注:人若能了知衰老与死亡,是人生之大苦,又知苦,为一般人类所依住,更以正智观察,则能从此不再喜乐世间矣。

 

一六八、断贪嗔执慢,如芥子堕去,如是乃可名,清净婆罗门。

 

注:婆罗门,每自夸为婆罗门种姓,故佛乃为偈曰:人若能断去贪欲、嗔怒、执着、骄慢,则此人即是清净婆罗门,非因父母为婆罗门,儿子即婆罗门也。

 

一六九、无著无所疑,趣不死之益,如是乃可名,清净婆罗门。

 

注:若人无著无碍,又无所疑,一直趣向不死之道,以求其益,则此人可名为清净婆罗门。

 

一七〇、不摄爱有贪,着爱被欲盖,随欲流而去,心轮回生死。

 

注:人若不摄守爱欲,而且不放弃贪欲,又执着于爱欲,此种人已经为欲所盖住,必随欲念之流而去,终于受生死轮回,无有终止之日。

 

一七一、愚人少智慧,劣念被痴盖,如是之愚人,被魔所缚住。

 

注:愚人,已经是愚。所以缺智少慧,有所意念亦皆下劣,又被痴所盖,如此愚人,终必被魔所缚住,不能自主也。

 

一七二、智人具戒行,以慧而乐寂,则已能断恶,不必信他人。

 

注:有智之人,若能修持具足戒律,以慧解之心,而乐于寂静,则其福德之份甚高,已能断一切恶行,对其他外道邪教不信仰矣。

 

一七三、智人求禅定,离爱而乐寂,诸天亦欢喜,此悟解智人。

 

注:有智之人,力求禅定,远离爱欲,而喜乐于寂静。若如是,则诸天众,亦欢喜赞叹,此位已经悟解佛陀教理而有智之人。

 

一七四、脱贪嗔无明,则已坚固住,索缚已断去,无有所著碍。

 

注:若人能脱去贪心、嗔心及无明之心,则已能坚固住于佛法之中,一切世间之绳索,皆已断去,不能束缚,于世间任何地方,皆无著无碍矣。

 

一七五、护心听胜教,已断一切漏,见涅槃之法,寂无漏极灭。

 

注:人若摄护其心,听闻信受,最胜之教,即佛之教,则此人可名为能断去一切烦恼之人,能见涅槃之道,能证得寂静,无有烦恼,达最极之灭,即证涅槃也。

 

一七六、防护、知、六根,游方、住法、直,柔、越漏、离苦,不着所见闻。

 

注:人若能时常防护及觉知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之活动,能出外游方,访师学道,住于佛法,有正直之心,行为柔和,能超越诸烦恼,弃舍世间诸苦,对于世间所见闻,亦不执着,则此人必证道矣。

 

一七七、忿、吝、秽、悭、慢,无惭亦无愧,当知如是人,是下劣之人。

 

注:人若遇事忿怒、吝惜不施、所需皆是污秽事物、悭惜己财、憍慢自夸、无惭耻、无愧悔,则此人,乃下劣之人无疑矣。

 

一七八、不因财而学,不因失财怒,不因贪而忧,不执着于味。

 

注:此偈乃称赞贤人。努力求学,并非欲得财利,亦不因失去财利而忿怒,更不因心中有贪求之念而忧虑,又不执着于一切味,如是则可称为贤人矣。

 

一七九、不执盛衰事,不因境动摇,寂、离恼、无苦,无求、越生老。

 

注:若人不重视世间盛衰之事,盛则随盛,衰则随衰,又不因境况之好坏而心志动摇,如是则可称此人为寂静之人。无有烦恼、无有苦,于诸世间,亦无所求,必能超越生及衰老之苦矣。

 

一八〇、清凉无依着,不执着诸爱,是名婆罗门,寂灭时时乐。

 

注:人若心中清凉、无所依着,又不执着世间诸爱,是则可名清净婆罗门,已能寂灭烦恼,时时大乐。

 

一八一、无我“名色”执,不因“名我”悲,如是之诸人,可称为比丘。

 

注:此偈为佛对比丘而说,谓比丘,若能不执着我所有之名、我所有之色身,对于实在是“无”之名及色,亦不因之而起悲伤之心,如是则已入无我之境,可称为比丘矣。

 

一八二、若能断诸着,无有不安心,心中能寂静,是寂者大乐。

 

注:人人若能对于世间诸法,不生执着之心,心中安静,无不安之念,则此人已能寂静,是寂者人,有大乐之生活。

 

一八三、断爱超诸定,非想非非想,最胜禅解脱,永不再退失。

 

注:人若能断除一切诸爱,依非想非非想处定,求最胜禅定之解脱,则此人必能住于非想非非想处定中,永不退失。

 

一八四、无贪嗔之心,具慈不伤害,无有受嫌责,必达最胜处。

 

注:人若无贪心、无嗔心,又具足无量之慈心,不伤害一切众生,亦不受人责嫌,如是之人必达到最胜之处所。

 

一八五、知见二边已,不着中、自慢,此是大丈夫,因能舍世欲。

 

注:人若知苦与乐二边之因及果,亦不着中而自憍慢,此人则是人中大丈夫,因已能舍弃世间诸欲念之故也。

 

一八六、执著「我所”人,不离贪悭惜,圣人见乐法,故能断“我所”。

 

注:人若执著「我所”,认为此财是我所有、此屋是我所有,则永远不能远离贪心、悭心,以及悔惜之心,但圣人能见断“我所”之乐,故能断执著「我所”也。

 

一八七、有子因子悲,有牛因牛悲,有着即有悲,无著即无悲。

 

注:有子之人,有时因子之事而悲,有牛之人,有时因牛而悲。人若有依着,则亦因此依着而悲,若无依着,则亦无悲矣。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10.慧 品

一二九、慧净人所赞,财势众所爱,禅定不可量,财势不超慧。

 

注:智慧,乃净人所最赞美,而财产权势,则为人人之所爱。唯有对佛教有悟解者之禅定,为不可量之力,无论任何时代,财产权势之力,皆不能超过禅定之力。

 

一三〇、究念诸难题,离恶无益事,不舍及时益,如是名有慧。

 

注:人若致心研究,探讨深难问题,离恶行,不作无益之事,唯对于利己利他之事,则不放舍。如是,则可名为有慧之人。

 

一三一、愚人虽有禄,仍是智者奴,遇事贤能处,愚人则昏昧。

 

注:愚人,虽然有禄、任官职,亦始终为智者之奴仆,不能自处。盖有事件发生,贤者能处理合法,而愚人,遇有事件发生,则愈昏昧,不知如何处理也。

 

一三二、人赞有慧者,实语坚住戒,专精种种法,令心住寂静。

 

注:人人皆称赞有慧之人,因为有慧之人,说话必皆实话,又能坚住于戒行,更专精修持种种诸法,令心住于寂静。

 

一三三、慧审思学识,慧增长名称,人若具智慧,逢苦化为乐。

 

注:人若有慧,则能审思研究所闻所读之学识,分别邪正,慧又能使名位称誉逐渐增长。人若具有智慧,遇到苦事,亦能化苦事为乐事。

 

一三四、慧饱为最胜,慧饱无爱苦,欲苦之威力,不能害饱慧。

 

注:世间所有诸饱,智慧之饱,最为第一。人之慧既饱,则无爱欲之苦。欲苦之威力,本来甚大,但亦不能侵害饱慧之人。

 

一三五、有慧人见爱,知是无常等,见之则能舍,爱之苦及害。

 

注:有慧之人,明见于爱,知是无常、知是苦、知是病,明见之后,则能舍去此苦害之爱。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09.杂 品

八七、无思或可得,有思或失去,男女之得财,不因思而得。

 

注:人有时无思无求,但得到所需之财,有时思之求之,反而失去。盖无论男人或女人,其所有财产,不因为有思有求,而能得之,唯有福者,乃能得之也。

 

八八、于内及于外,不恋喜受蕴,有智如是活,则识亦必灭。

 

注:内,即内之“受”;外,即六触,亦即色声香味触法。皆不悦喜,又能有正智,如是实际而生活,则其妄识,必能灭去。

 

八九、应于内求寂,不求他处寂,内若能寂净,则无执无舍。

 

注:修行之人,应求内心之寂静,不可向其他各地各处求寂静,盖向外求,皆不可得静寂也。又若心中能寂静,则对于任何事物,皆无所欲执,亦无可欲舍之心矣。

 

九〇、“爱”有小可喜,而有大苦恼,人若着于爱,则必堕地狱。

 

注:爱欲,虽有小小可喜可悦,但结果必有大苦恼。故人若着于可爱之事物,久之,则必造恶,而致堕落地狱。

 

九一、勿伤害他人,说谛实之语,则生往他界,亦无有苦恼。

 

注:勿存伤害他人之心,说话则说谛实真实之语,不说妄语戏语。仅此二者德行,则往生其他世间亦无苦恼。

 

九二、在家爱情劣,出家不守护,王妄行亦劣,贤常嗔亦劣。

 

注:在家之人,多有爱欲,又怠惰不勤,是劣坏之人。出家人,不守护诸根威仪,亦为劣坏之出家人。帝王,不审思而乱发命令,亦是劣坏之帝王。贤者,虽然有学问智识,但好嗔怒,亦是劣坏人。

 

九三、以不要为要,以要为不要,不正思而行,不遇要之物。

 

注:人若以不重要之事物,认为重要,又于重要之事物,认为不重要,如是不正之思惟,则有如被缚于木橛,只是绕橛而行,终生不遇重要有益之物矣。

 

九四、不悲念过去,不念于未来,于现前而活,则肤色清润。

 

注:人若能不悲念过去之事,亦不念未来之事情,唯依照目前现前之生活而为生活,则此人之身心,安泰祥和,颜色皮肤,亦清润清净。

 

九五、心不坚浮动,伤害于善友,常反覆无信,此人无有乐。

 

注:人若心不坚强有恒,又伤害良善之友人,言语又反反覆覆、无定、无信实,则此人,永远无有欢乐。

 

九六、若人嗜女色,嗜酒及嗜赌,破失自财产,是败亡之因。

 

注:若人嗜女色,则已甚坏,若再嗜酒,自然更坏,更又嗜赌,则可谓更坏中之极坏,所有之财产,必然破失无余,最后,则家破身亡也。

 

九七、女色污梵行,人爱乐女色,苦梵仅能拭,非水洗不净。

 

注:女色及女欲,为梵行之污染,人若爱乐女色,则永不能悟道。盖苦行及梵行,仅能拭去小小之不净,苦行梵行,不是清水,不能洗去一切污染也。

 

九八、命寿被老拖,被拖不能抗,见死欲求寂,应舍世间网。

 

注:性命及寿限,皆甚短促薄弱,又被衰老所拖,当衰老拖去众生之性命时,众生亦不能抵抗。若有明见此死亡之灾难,而愿求寂静者,应先舍弃世间之网缚。

 

九九、寂静不作恶,善说不乱思,则能远恶业,如风扫枯叶。

 

注:人若能寂静自居,不作恶业,说话善良,不乱思妄想,则此人已能远离恶业,能扫除恶业,如大风之能扫去枯叶。

 

一〇〇、若知此生苦,不应杀众生,因杀害众生,则必受苦恼。

 

注:一切众生,若知此世是苦,不应杀害其他众生,因杀害众生,则必受更大更重之苦恼也。

 

一〇一、不应执于爱,应具不浊心,于法有慧解,有智不作恶。

 

注:此为佛教诸比丘之偈,谓诸比丘,不应执着于爱欲,而应具不混浊之心,应具清净之心。于一切法,皆有慧解了知,有正智,不作诸恶业。

 

一〇二、已见四圣谛,断后有之欲,断苦之根源,则无复后有。

 

注:人若能见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能断“后有”,即能断来世之肉身,此后有,乃因此生之欲念而有,若能断之,则能断苦之根本原因,来世不复有此色身之受苦也。

 

一〇三、时时行布施,守护自调己,则必得大乐,因无热恼随。

 

注:人若时时布施,又能守护摄护自己之身业、口业、意业,更能调伏自己,勿令造恶,则到处必有大乐。因为所作之业,皆是清凉,无热恼苦恼,追随逼害也。

 

一〇四、喜睡喜说话,不勤性怠惰,放任而妄作,皆是灭败因。

 

注:人若喜睡又喜谈说闲话,更不勤勉,性又怠惰,遇事又放任情感轻妄而作,则此人必灭败。盖以上之性格,皆灭败之原因也。

 

一〇五、旗是战之标,烟是火之标,王是国之标,夫是女之标。

 

注:此偈与佛法无关,仅在说明各事物各有其标:战争以旗为标、火以烟为标、国以王为标、女以夫为标。

 

一〇六、比丘乐于法,悦法及念法,时时忆于法,不退于妙法。

 

注:若诸比丘,于法有喜乐之心、有悦欢之心,又时时念法,于法更常忆想,则永远住于妙法,不退转于其他矣。

 

一〇七、世上无密地,可以作罪业,人见是林木,愚人见为密。

 

注:世上并无一秘密之地方,可以造作罪业,而令他人不知不见。例如普通林木,人人皆见为林木,唯有愚人恶人,见为秘密之地,可以造作罪业。

 

一〇八、自恃不调伏,心不固无学,放逸虽独居,不能越死城。

 

注:人若自骄自恃,不调伏节制自己,心又不坚固,又无学识,更粗心放逸,如是,虽则单人独居,亦不能修行,越过死亡之城也。

 

一〇九、不留心谤语,不知他所作,诸事亦莫知,唯知自未作。

 

注:人既立志作善事,则须专心一志,勿听他人之流言谤语,亦勿知他人所作之事,及其将作之事。唯一心一意,知自己所作之事,及将来所必作之事。

 

一一〇、见放逸之害,不放逸之乐,修行八正道,此是佛教示。

 

注:能见粗心放逸之害,又能见不粗心不放逸之乐,更能修行八正道,此诸三事,皆是佛所教诲开示也。

 

一一一、不见喜境苦,见不喜境苦,不应造喜境,因离则悲伤。

 

注:人多因不见可喜之境,而生痛苦,亦因见不可喜之境,而生痛苦。故不应自己造出喜境,因一离喜境,则伤心悲苦也。

 

一一二、世间被死限,老围无可抗,常苦恼不息,如罪人受刑。

 

注:此世间众生,皆为“死亡”所限定,不能延长,又被“衰老”所包围,不能逃脱,故常苦恼,无有休息,如犯罪人之受刑。

 

一一三、既得则不喜,轻视所已得,欲得无有尽,故应礼离得。

 

注:人既得到所欲得之名利、地位之后,则渐起不喜之心,轻视所已得之名利、地位,自谓太小太低,又再起欲得其他之心。欲得之心,并无尽日,故有人若能离欲得之心,则当礼敬之,因此人已无贪矣。

 

一一四、如车因集合,故名之为车,诸蕴既集合,亦假名众生。

 

注:车,因集合车箱、车轮、车轴而成,故名之曰车。亦如众生之肉身,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集合而成,故假名之为众生。一旦五蕴分离,则亦无众生之色身及名也。

 

一一五、树根若不坏,被斩能重生,欲随眠不斩,苦则时时生。

 

注:树根若不被斩除斩伤,则新枝亦再生长不息。亦如人若不断欲随眠,随眠即时常追随不舍,眠藏于识中,则苦恼之念,时时再生,不能止息。

 

一一六、能断贪嗔痴,则能渡猛兽、海盗及恶浪,难渡之大海。

 

注:人若能断贪得之心、嗔恨之心,及痴妄之心,则必能渡过生死大海。此大海,虽有凶猛之鱼类、有海盗及有恶波恶浪,他人所难渡者,亦得渡过之。

 

一一七、人若无爱结,又无欲疑念,则已得脱离,更无其他法。

 

注:人若无诸爱结,又无欲念,更对佛法无有疑念,则此人已经脱离一切苦恼,不必更求其他之法也。

 

一一八、见苦生于爱,则心不着爱,见依着是障,则修灭依着。

 

注:人若见苦恼,是生于爱念之心,则能不随境起爱,又若见依着诸事物,乃是学道立身之障碍,则应灭除依着之心。

 

一一九、人若能盖欲,世间所难盖,则悲伤堕去,如莲叶水堕。

 

注:人若能盖住压住自己之欲念,虽此欲念,在世间实难盖压,但能盖压之,则一切悲伤苦恼,必堕亡消失。又莲叶上之水,必定堕下,不能着在叶上也。

 

一二〇、不惰不着味,不养人活己,托钵不择姓,如犀独游行。

 

注:此偈佛为比丘而说,谓诸比丘,不怠惰闲散,不着于食味之妙好或恶劣,不为自己之生活而饲养人,托钵行化不选择族姓门第,不结队成群,如犀牛之独行。如是,则为好比丘矣。

 

一二一、着爱诸众生,对圣者喜乐,因圣者无作,离爱越暴流。

 

注:坚持执着于爱之众生,见圣者无作无为,不着于爱,而能越过生死暴流,而生喜乐之心,此人虽着于爱,仍能知离爱之乐,乃有善因之人也。

 

一二二、悟解吠陀典,舍大小有障,无欲苦渴望,则能越生老。

 

注:此指诸读诵吠陀经典之修行者而言,谓若能悟解经典之理,能舍此世间大大小小之“后有”障、无欲念、无苦恼,又不渴望希求,则此人亦能越过生之苦及老之苦。

 

一二三、应修学寂静,是诸经之德,不自恃而寂,则近涅槃行。

 

注:人若能修学寂静之法,此寂静之法,乃诸经之最高德行,若能修之,而不以此自骄自大,则亦已近涅槃之道矣。

 

一二四、虑所应虑灾,防未来之灾,智者思两世,因怖畏来世。

 

注:人必考虑所应考虑之灾害,亦应设法预防未来所能发生之灾。有智之人必审二世,即此现世必须审思,于未来世亦应审思,来世如何,应知怖畏也。

 

一二五、渡暴流、知受,不着惑、拔箭,游行、不放逸,不望现来世。

 

注:人人应当渡过生死暴流,因知受蕴之苦,贤者不着于迷惑,亦即等于拔去毒箭;独自游行学道,住于不放逸,不粗心大意,对于现在世及将来世,皆无希望任何世乐。此处之受蕴,专指色及声二种。

 

一二六、因正知脱离,是坚住寂定,其心必寂定,口身亦寂定。

 

注:因正见正知,而能脱离烦恼,必为坚住寂定之人,其心必寂定、其身其口,亦寂定也。

 

一二七、不作一切恶,奉行诸善行,自清净其意,此三诸佛示。

 

注:此为“诸佛通教偈”所再解说,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此三者,诸佛所共开示教化也。

 

一二八、善王在正法,贤人在有慧,好友在不害,乐在不作恶。

 

 

注:善王所以善,在于住于正法;贤人之贤,在于有慧;好友之好,在于不害他人;乐则在不作恶业。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08.法 品

五六、逝者不可数,谈之亦无益,诸法既灭失,追之亦灭失。

 

注:人必有死,死之数目,自古至今,其数之多,实不能算数得知。数之,亦无所益。一切诸法,既灭失去,则不能追回,甚而欲知追求之途路,亦皆灭失去也。

 

五七、灭执欲之因,上下横中执,因执世间法,故魔道随彼。

 

注:人人应当除灭自己之执着,因执着是一切诸欲之因原。心中有执着,则对于上下、左右、中间,一切诸事、诸物、诸人,皆生执着之心,亦因此执着之故,魔鬼即依其所执着,追随之,永远不能脱离魔鬼之束缚。

 

五八、应拔去恋着,如夏季拔莲,应增上寂念,善逝涅槃道。

 

注:恋着之心,人皆有之,亦为物念之一种,人人应拔去此种恋着之心,如夏季之拔去莲根,使其不能再生。同时,应增加寂静无争之念,盖此寂静之念,为善逝(佛陀)所教示涅槃之法也。

 

五九、应相劝相教,离不净人法,此净人所爱,不净人不爱。

 

注:人与人之间,宜相警劝造善,亦当互教佛理事理,更当远离不净人之行为。若能如此,此人则是净人,为诸净人所共爱护。至于不净之人,自然不爱护净人也。

 

六〇、比丘住净行,远离爱及欲,有智有审思,必无诸怖畏。

 

注:若比丘能住于清净之行,无爱念、无欲念,有正智正知、能审思,则此比丘,必无所畏怖,不畏怖生活、不畏怖死亡,乃至不畏怖一切事物。

 

六一、王不住于法,人民不依法,如是二种人,皆当堕恶趣。

 

注:无论人王,或普通人民,不住于正法,不依正法而行,则死亡之后,皆当堕落恶趣。此偈之王,亦指一般大地主或有权势之人。人民则原文为商人,但此处亦指一般人民。

 

六二、人到彼岸已,无忧、脱法缚,脱烦恼诸缚,已无有热恼。

 

注:人若能渡到彼岸,彼岸即觉悟之岸,则无忧虑,解脱一切法之束缚,解脱一切烦恼之束缚。如是之人,则心中无有热恼,只有清凉寂静之乐趣也。

 

六三、人舍财留肢,舍肢而留命,应舍财、肢、命,而为念于法。

 

注:此为菩萨所说之偈。谓普通人,因欲留存四肢或诸根之故,而愿弃舍财物,亦有因欲留存性命,而弃舍一部份肢体者。但为正念佛法之故,应弃舍所有之财产、肢体,乃至性命亦应弃舍之。

 

六四、涅槃不可说,应欢喜系心,不被爱所缚,是名超越爱。

 

注:涅槃之境,乃绝对不可说之境界,唯自亲证,乃能得知,故事先应当对涅槃有欢乐之心,必专诚系念涅槃。又不为爱欲所缚,如是则为超越于爱欲,在爱欲之上矣。

 

六五、饿是最大病,行是最大苦,如实而知之,灭之得最乐。

 

注:饥饿不得食,乃是最大之病苦,行即五蕴之行蕴,此处专指此肉身,众生之肉身,乃是最大之苦。人若能依照实事,知此肉身之苦,而又能灭之,则得最大之乐矣。

 

六六、王车亦老朽,人身亦衰老,净人法不老,净人相对知。

 

注:帝王之车,亦有老朽之日,人身最后,亦必衰老。世间唯有净人之法,历久不老,此法,唯净人与净人之间,乃能知之也。

 

六七、智者能审思,精进而坚固,与涅槃相应,更无其他乐。

 

注:有智之人,对事对理,能详审思考,对于修行佛法,专勤精进,而又坚固不移,与涅槃之道相应。此涅槃之乐,更无其他之乐,可与较量矣。

 

六八、唯有苦生起,住而后衰退,苦之外无生,苦之外无灭。

 

注:世间唯有苦之生起,生起而存在小住,久之,则衰退还灭坏。事实上,无有其他之生起,除苦之外,事实上,无有其他灭去。世间乃是苦之生、苦之存在、苦之灭去矣。

 

六九、大王行正法,不行于非法,非法堕地狱,正法到善趣。

 

注:为一国之人王,必行正法,不可行非法。非法则人民不安宁,而且行非法,命终必堕地狱之中。若行正法,将来寿终,则必到达善趣。

 

七〇、世间多悦目,有“寻”引之去,唯有断烦恼,始得证涅槃。

 

注:世间赏心悦目之事甚多,可引诱人,每人又有“寻”(寻即探寻或寻求),带引之去。故佛说,唯有断除烦恼,乃能证涅槃寂静之乐。

 

七一、除慧及精进,守护及弃舍,无有其他法,有如是吉祥。

 

注:此为佛所亲说,谓此世间,除智慧悟解,精进不退,守护身口意业,勿令作恶,及弃舍一切之外,更无其他之法,有如此之吉祥也。

 

七二、如实见五蕴,已断其根本,则已达苦断,无再有后有。

 

注:人若能如实知见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并已断此五蕴之根本,则已达到断苦之地位,不再有后有。此“后有”,即将来再生之肉身也。

 

七三、行十力之戒,少欲无所求,精勤断生死,则能证涅槃。

 

注:十力,即佛也。若人能修行佛之戒律,欲爱甚少,又无所求,更能专精勤求,而断破生死之道,则此人必能证得涅槃也。

 

 

七四、应近多闻者,闻已不令退,因是净梵根,应是持法者。

 

注:人应亲近多闻及有学识之人,听其讲解事理,听后,不可忘记退失,因学问智识,为梵行清净之根本。为人,必须为持法之人;持法,即修持佛法之人也。

 

七五、八道道中胜,四谛谛中胜,涅槃法中胜,佛眼人中胜。

 

注:八道,即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进、正定、正念、正命,此八正道,乃一切道中之最胜。四谛,即苦、集、灭、道谛,乃诸谛中之最胜。诸法中,涅槃法最胜。佛之智眼,于诸人中,则为最胜。

 

七六、名色灭无余,名及色俱灭,因色既灭已,名色亦同灭。

 

注:此偈之名与色二字,乃指五蕴。名即受想行识四蕴,色即色蕴。亦即指因缘生灭之理,识一灭,则一切名与色,皆灭去也。

 

七七、谛、法、及不害,制心及自约;贤人必友之,因是不死法。

 

注:谛,即真谛、贤谛、实谛。法,即佛法。不害,即不伤害他人。制心即制伏妄念。自约,即能安忍苦忍。人若如是,则贤人必友之亲之。因此数种,皆是此世间不死之法也。

 

七八、世间诸欲念,智能阻止之;智能阻欲念,慧则能闭之。

 

注:此处之“欲”字,原文为暴流。智如大闸,能阻止暴流之欲;慧则能闭此暴流,能闭诸欲念也。

 

七九、心寂慧护身,有智常审思,不着诸爱念,则正见于法。

 

注:人若心能寂静,不起妄念,又能以慧解,守护自身,更有正智,时常审详思虑,于诸可爱事物

 

,不生执着,则心能正见于佛法,无有邪见妄见也。

 

八〇、离烦恼轮回,乐无恼轮回,是名乐涅槃,是无能胜法。

 

注:烦恼轮回,原文为迟钝之法,迟钝即不能出离也。人若能远离此烦恼轮回,而喜乐于无烦恼、无轮回之法,是人则名为喜乐于涅槃,涅槃则是世间无能胜之法,乃最上最妙之法,无论何法,皆不能胜涅槃也。

 

八一、有群婆罗门,赞己毁他法,以此相诤骂,各执假为真。

 

注:婆罗门众,亦有派别,时时互相攻击,称赞自己之法,为最上最妙,毁骂他人之法,为最下最劣,故时常有诤辩攻骂之事发生。其实,双方皆执着假事假理以为真实,皆邪见邪法也。

 

八二、具四勤四念,具解脱之花,无有诸漏染,则必证涅槃。

 

注:四勤,即四正勤。四念,即四念处。若能具此二种,则等于具解脱之花,必无诸染漏,亦必证涅槃。四正勤,即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四念处,即念处观,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

 

八三、无上正等觉,佛所说涅槃,无忧无尘垢,得灭苦妙乐。

 

注:无上正等觉佛,所说涅槃之道,若如法修之,必无忧悲苦恼,又得清净,无诸尘污染。一生喜悦、无苦,更得妙乐。

 

八四、摄护及不害,为象前二足,正智及正知,为象后二足。

 

注:能守护摄护身口意,及无侵害众生之心,则如象之有前二足,再有正智及正知,则如象之有后二足。如是,则行动合理矣。

 

八五、不行下劣法,不住于放逸,不有诸邪见,不作无益人。

 

注:人人不应修行下劣之法,亦不可住于粗心放逸,亦不可有种种邪见,亦不可作一个对世间无益之人。

 

八六、下净行为王,中净行为天,因行上净行,而得证清净。

 

注:净行,即善行。如能行下等之净行,其福报可以为王,行中等之净行,则福报可以生天,若能行上等净行,则可证得清净之境矣。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