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有偈篇·梵天相应

                                                                梵天相应
第一 梵天品
第一 劝请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优留毗罗尼连禅河边之阿阇波罗尼俱律陀树下。时,已成等正觉。

时,世尊独坐禅思,而起此思惟。

依我所证得此法,甚深难见、难悟。寂静微妙,超越思念之领域。深妙唯贤者始知。又,此诸人等乐阿赖耶2,喜阿赖耶,跳跃阿赖耶。诸人依于乐阿赖耶,喜阿赖耶,跳跃阿赖耶,而难见此理。此理者,即所谓依缘、缘起是。此理亦难见。此理者,即一切行之止静,一切依之舍离、爱尽、离、灭、涅槃是。我若说法,诸人难了解我所说者,我是应所疲劳而烦扰。

又,此以前未曾有闻之偈,世尊显示:
艰难我所证   今此实难说
败于欲嗔者   难得悟此法
逆世之常流   微妙而甚深
微细极难见   贪欲之所污
闇蕴所蔽者   不得见此法

世尊作如是思惟,即踌躇不说法。

时,梵天沙巷婆提,犹如有力者之伸屈腕,或屈伸腕顷,如是没于梵天界,现于世尊之前。

时,梵天沙巷婆提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合掌礼敬,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请说法!善逝!请说法!世间有不少众生,为眼尘所蔽。彼等不得闻法而衰退。世间应有法之了解者。'

梵天沙巷婆提白此言已,更唱此言:
于摩揭陀国   不净法垢秽
依此心思惟   开此甘露门
依无垢之心   今闻悟此法
上立山顶岩   如见周诸众
贤者全眼者   卿起慈悲心
立法城宫楼   以观沉悲惨
生老败诸众   请起立英雄
战立胜利者   无债商队主
请游此世间   请世尊说法
必有知解者
十一
时,世尊知梵天之劝请,对众生起哀怜,以佛眼观世间。
十二
世尊依佛眼观世间,见众生眼有蔽多、蔽少,有利根者、钝根者,有善相者、恶相者,有易教者、难教者,其中或有众人见来世罪之怖畏而住。
十三
犹如于莲池之青莲华、黄莲华、白莲华。有青莲华、黄莲华、白莲华、生于水中、长于水中、不出水面,沈育于水中。有青莲华、黄莲华、白莲华,生于水中、长于水中,出立于水,不为水所湿。如是世尊,依眼观世间,见众生眼有蔽多、蔽少,有利根者、钝根者,有善相者、恶相者,有易教者、难教者,其中或有诸众见来世罪之怖畏而住。
十四
见已,以偈答梵天沙巷婆提:
为于彼等众   开启甘露门
有耳之众人   舍离其他信
梵天我思惑   不说微妙法
十五
时,梵天沙巷婆提,愿我说法,世尊许允,而礼敬世尊,右绕,于此没其身
形。
第二 恭敬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优留毗罗林,尼连禅河边,阿阇波罗尼俱律陀树下。时已成等正觉。

尔时,世尊独坐静观,生如是思惟:'无所尊敬、恭敬之生活,是苦恼。我如何尊敬婆罗门而予近住耶?'

时,世尊生如是思惟:'为成就未满之戒蕴,应尊敬其他沙门、婆罗门而予近住。但我于天界、魔界、梵天界所含之世界。于沙门、婆罗门、人、天所含之众中,不见如我成就戒者,以尊敬其他沙门、婆罗门而住。
四~七
为成就未满之定蕴……乃至……未满之慧蕴……乃至……未满之解脱蕴……乃至……未满之解脱知见蕴,应尊敬其他沙门、婆罗门而近住。但我于天界、魔界、梵天界所含之世界。于沙门,婆罗门、人、天所含之众中,不见如我成就解脱知见者,以尊敬其他沙门、婆罗门而近住。

我宁可对我所悟之法,尊敬此法而予近住。'

时,梵天沙巷婆提于心,知世尊心之思惟,犹如男子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顷,没于梵天界,现于世尊前。

时,梵天沙巷婆提,偏袒一肩、含掌礼世尊,如是白世尊曰:
十一
'世尊!如是,善逝!如是。世尊!过去之应供、正觉者、世尊亦恭敬、尊重、亲近法而住。未来之应供、正觉者、世尊亦恭敬、尊重、亲近法而住。今之应供、正觉者、世尊亦恭敬、尊重、亲近法而住。'
十二
梵天沙巷婆提说此已。又作此曰:
过去正觉者   未来之诸佛
今之正觉者   灭众生忧恼
悉皆敬正法   而住今亦住
又未来亦住   此诸佛法然
故愿自己利   以望伟大者
忆念佛之教   不无敬正法
第三 梵天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其时,又有婆罗门女之子梵天,于世尊处出家而无家。

时,尊者梵天单独隐栖,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不久此良家之子,当为由家于无家而出家,于现法成就其无上梵行,自知、实证、证入而住。'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尊者梵天,成阿罗汉。

时,尊者梵天清晨,着衣持钵,于舍卫城乞食,于舍卫城户户乞食,近至母家。

其时,尊者梵天之母婆罗门女,常以供牲供梵天。

时,梵天沙巷婆提生如是思念:'此尊者梵天之母婆罗门女,常以供牲供梵天,我当往警觉。'

时,梵天沙巷婆提,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没形于梵天界,现身于尊者梵天之母家。

时,梵天沙巷婆提立于空中,对尊者梵天之母婆罗门女唱偈曰:
婆罗门女者   汝常为供食
因此离梵天   婆罗门女者
此非梵天食   不知梵天道
而汝何牢骚   婆罗门女者
汝梵天比丘   已至无依着
以达胜天境   已无所有处
无养之比丘   今乞入汝家
相应于供养   积修达圣道
堪为人天供   除恶无秽污
乞食清威仪   彼亦无前后
寂静绝嗔烟   无闷亦无欲
于弱于强者   无用于暴力
令彼以得汝   第一之供养
无烦恼魔袭   心静无欲污
如调顺象行   戒行善圆满
心解脱比丘   令彼以得汝
第一之供养   婆罗门女者
今汝超瀑流   以见牟尼佛
对彼信不动   相应于供养
以行是功德   未来得安乐

婆罗门女今   已超越瀑流
以见于圣者   以持不动信
相应于供养   以行是功德
未来得安乐
第四 婆迦梵天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时,又有婆迦梵天,生如是恶见:'此是常,此是恒常。此是常住,此是完全,此是不变之法。何以故,此不衰、不老、不萎、不灭、不生故。由此以上无有其他之出离。'

时,世尊知婆迦梵天心中之所念,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没形于祇园、现身于梵天界。

婆迦梵天、见世尊从远而来。见已,以此白世尊曰:'友!来!友!善来耶!友!久违!何以来此耶?友!此是常,此是恒常,此是常住,此是完全,此是不变之法。何以故,此是不衰、不老、不萎、不灭、不生故。由此以上无有其他之出离。'

如是言已,世尊告此婆迦梵天曰:'婆迦梵天乃被无明所困惑。婆迦梵天乃被无明所困惑。何以故?以无常者言常,以非恒常者言恒常,以非常住者言常住。以非 完全者言完全,以变易之法言不变易之法。以衰、老、萎、灭、生者言不衰、不老、不萎、不灭、不生。由此以上有其他之出离,以言由此以上无有其他之出离故。'

婆迦:
我等七十二   依于功德业
为世统治者   超越生与老
以生此梵天   是为最后生
我乃通吠陀   是故诸众人
尊崇称赞我

世尊:
此生寿是短   婆迦思为长
我知梵天寿   百年或亿年

婆迦:
世尊以为我   是无边见者
云越老死悲   如何以语我
善行古禁戒   我愿欲知此

世尊:
汝苦于渴古  炎热于烦恼
予水于诸众   此乃汝古之
善行及禁戒   如是我记忆
如眠之醒觉   放救耶尼河
两岸囚众人   令脱捕虏者
此乃汝古之   善根及禁戒
如是我记忆   如眠之醒觉
于恒伽河流   怜愍诸众人
舟被狂龙打   此乃汝古之
善根及禁戒   如是我记忆
如眠之醒觉   古我汝弟子
名呼为劫波   圣智汝认我
此乃汝古之   善根及禁戒
如是我记忆   如眠之觉醒

婆迦:
汝实知我寿   又亦知其他
佛陀如是在   若实如是在
汝光辉威力   照耀于梵界
第五 他见

舍卫城因缘。

其时,有梵天生如是恶见。'无有可来此之沙门、婆罗门。'

时,世尊知彼梵天之所念,犹如力士,伸屈腕、屈伸腕,没形于祇园,现身于梵天界。

时,世尊趺坐于此梵天头上之虚空,入于火定。

时,尊者大目犍连生如是思惟:'今世尊在何处耶?'

大目犍连依超人清净之天眼,见世尊趺坐于梵天头上之虚空,入于火定。见已,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没形于祇园,现身于梵天界。

时,尊者大目犍连,从东方低于世尊在梵天头上之虚空趺坐,入于火定。

时,尊者大迦叶生如是思惟:'世尊今住何处耶?'尊者大迦叶依超人清净之天眼,见世尊趺坐于梵天头上之虚空,入于火定。见已,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没形于祇园,现身于梵天界。如是尊者大迦叶,从南方低于世尊,于梵天头上之虚空趺坐,入于火定。

时,尊者大劫宾那,坐如是思惟:'世尊今住何处耶?'尊者大劫宾那……乃至……如是尊者大劫宾那,从西方低于世尊,于梵天头上之虚空趺坐,入于火定。

时,尊者阿那律……乃至……如是尊者阿那律从北方低于世尊,于梵天头上之虚空趺坐,入于火定。
十一
时,尊者大目犍连,以偈语梵天曰:
友汝今亦犹   前之所持见
胜梵界之光   见其明光耶
十二
梵天:
友我于今日   尝不持是见
胜梵界之光   以见其明光
如何我今日   得云常住恒
十三
如是,世尊为令梵天界之惊异,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没形于梵天界,现身于祇园。
十四
时,有梵天呼其他梵众天:'友!来!汝诣尊者大目犍连。如是语尊者大目犍连:'友!目犍连!世尊之弟子中,其他有如目犍连、迦叶、劫宾那、阿那律之大 神通、大威力耶?'
十五
'友!唯然!'其梵众天答覆梵天,而诣尊者大目犍连处。
十六
诣已,以此语大目犍连曰:'友目犍连!世尊之弟子中,其他有如目犍连、迦叶、劫宾那、阿那律之大神通、大威力耶?'
十七
时,尊者大目犍连,以偈语梵天众曰:
三明达神通   巧妙知他心
漏尽阿罗汉   佛陀弟子中
其数有众多
十八
时,梵众天欢喜于尊者大目犍连之所说,往诣彼大梵天。诣已,以此语梵天曰:'友!尊者大目犍连,如是曰:
三明达神通   巧妙知他心
漏尽阿罗汉   佛陀弟子中
其数有众多
十九
彼梵众天如是云已,梵天欢喜于梵众天之所说。

第六 放逸

舍卫城因缘。

时,世尊又往日住坐独坐。

时,辟支梵天之须梵与辟支梵天之净居,往诣世尊之处。诣已,各立于门边。

时,辟支梵天须梵,以此谓辟支梵天净居曰:'友!今不应侍奉世尊。世尊在行日住之独坐。彼处繁荣有梵天界,梵天于此住于放逸住。友!我等诣彼梵天。诣已,令惊惑彼梵天。'

'友!唯然。'辟支梵天净居回答辟支梵天须梵。

时,辟支梵天须梵与辟支梵天净居,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仲腕,没形于世尊前,现身彼世界。

彼梵天见彼等梵天从远而来。见已,以此谓彼等梵天曰:'友!卿等从何处来耶?'

'友!我等从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之处来。友!卿亦能往侍奉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实为善。'

彼言已,其梵天不诺彼言,即化为千度形,以此谓辟支梵天须梵曰:'友!卿兄我如是之神通威力否?'

'友!我见卿如是神通威力。'
十一
'友!我有如是之神通威力,如何往侍奉其他沙门或婆罗门耶?'
十二
时,辟支梵天须梵,化为二千度形,以此谓其梵天曰:'友!卿见如是神通威力否?'
十三
'友!我见卿如是神通威力。'
十四
'友!彼世尊比卿与我具更大神通威力。友!往侍奉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为善!'
十五
时,彼梵天以偈谓辟支梵天须梵曰:
我宫殿有三   百列金翅乌
四百列白鸟   五百虎雕刻
梵天此宫殿   赫赫耀北方
十六
须梵:
如何汝宫殿   赫耀于北方
贤者常见色   诤乱与动乱
故不乐于色
十七
时,辟支梵天须梵与辟支梵天净居,为惊惑此梵天,于此没其身形。 十八
如是其梵天,于其他之时,为侍奉世尊、应供、正等觉者而去。
第七 瞿迦利迦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时,世尊又行日住之独坐。

时,辟支梵天须梵与辟支梵天净居诣世尊处。诣已,各立门边。

时,辟支梵天须梵,对瞿迦利比丘,于世尊前唱此偈曰:
以量不可量   此谁知分别
以量不可量   我思无智者
唯有为混乱
第八 低沙迦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时,世尊行日住之独坐。

时,辟支梵天须梵与辟支梵天净居诣世尊处。诣已,各立门边。 四
时,辟支梵天净居,对迦达摩达迦低沙迦比丘,于世尊前唱此偈曰:
以量不可量   此谁知分别
以量不可量   我思无智者
唯有为混乱
第九 都头梵天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时、瞿迦利迦比丘生病而痛苦,其病严重。

时,辟支梵天都头于夜更以其胜光辉耀祇园,诣瞿迦利迦比丘处。

诣已,立于空中,以此语瞿迦利迦比丘曰:'瞿迦利迦比丘!以信乐舍利弗与目犍连!舍利弗与目犍连是稳和者36。'

'友!汝谁耶?'

'我乃辟支梵天都头是。'

'友!汝莫非依世尊记别为不还者耶?此时何故还来此耶?汝见犯过误,看!'

都头:
人之出生时   斧实生口中
愚人语于恶   其斧斩自己
以赞应责者   以责应赞者
依口重恶运   依恶不得乐
博奕为致富   失己犹不运
污心于善逝   不运更增大
企恶于口意   贬责圣人者
于百千垓年   三十六垓年
五秭年地狱   堕之受痛苦
第十 瞿迦利迦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时,瞿迦利迦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于一面坐。

一面坐之瞿迦利迦比丘白世尊曰:'世尊!舍利弗与目犍连是恶欲者。是受恶欲所支配者。'

言已。世尊以此告瞿迦利迦比丘曰:'瞿迦利迦!勿作如是言;瞿迦利迦!勿作如是言。瞿迦利迦!勿作如是言。瞿迦利迦,应信乐舍利弗与目犍连。舍利弗与目犍连是稳和者。'
五~六
复次……乃至……

瞿迦利迦三度告世尊曰:'世尊,舍利弗与目犍连是恶欲者,是受恶欲所支配
者。'

世尊三度告瞿迦利迦曰:'瞿迦利迦!勿作如是言,瞿迦利迦!勿作如是言。瞿迦利迦!应信乐舍利弗与目犍连,舍利弗与目犍连是稳和者。'

时,瞿迦利迦比丘,即从坐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

瞿迦利迦比丘去后不久,全身生如芥子粒之疮。芥子粒即渐成豆粒;豆粒成如大豆,大豆成如枣核大,枣核而成如枣大,枣而成如阿摩罗果大,阿摩罗果而成如未熟之橡果大,成如未熟之橡果大,于此破裂流出脓血。
十一
时,瞿迦利迦比丘,于此病而死。死矣之瞿迦利迦比丘,因对舍利弗与目犍连敌意,而堕红莲地狱。
十二
时,梵天沙巷婆提于黎明更以其胜光,辉耀全园,诣于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立于一面。
十三
立于一面之梵天沙巷婆提,以此白世尊曰:'世尊!瞿迦利迦比丘死矣。因对舍利弗与目犍连怀敌意,死堕红莲地狱。'
十四
梵天沙巷婆提,作此言已,礼敬世尊,右绕没形于此。
十五
时,世尊于当夜过后,呼诸比丘曰:'诸比丘!此夜梵天沙巷婆提,于黎明以其胜光,辉耀全祇园,诣我处。诣已,礼我立于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梵天沙巷婆提告我曰:'世尊!瞿迦利迦比丘死矣。因对舍利弗与目犍连怀敌意,死而堕入红莲地狱。'诸比丘!梵天沙巷婆提作此言已,礼敬我,右绕,于此没其身形。'
十六
如是言已,有比丘以此白世尊曰:'世尊!红莲地狱之寿量有几何耶?'
十七
'比丘!红莲地狱之寿量甚长。难数为几年、几百年、几千年、几百千年。'
十八
'世尊,可譬喻说之耶?'
十九
世尊曰:'比丘!得如是说:譬喻此拘萨罗国有二十加厘菜种子,各过百年,取一粒菜种子,且以此方法,于拘萨罗国取尽二十加厘菜种子,亦不尽阿浮陀地狱之寿量。诸比丘!二十阿浮陀地狱为一尼罗浮陀地狱。二十尼罗浮陀地狱为一阿婆婆地狱。二十阿婆婆地狱为一阿吒吒地狱。二十阿吒吒地狱为一阿诃诃地狱。二十阿诃诃地狱为一水莲地狱。二十水莲地狱为一青睡莲地狱。二十青睡莲地狱为一青莲地狱。二十青莲地狱为一白莲地狱。二十白莲地狱为一红莲地狱。比丘!瞿迦利迦比丘对舍利弗与目犍连怀敌意,堕此红莲地狱。'
二十
世尊如是说已。善逝又唱此偈曰.
人之出生时   斧实生口中
……乃至……(同前经之偈。)
此嗢陀南:
劝请及恭敬   梵婆迦梵天
他邪见放逸   与瞿迦利迦
乃至低沙迦   都头梵天及
他瞿迦利迦
第二 梵天品
一一 常童子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叶毗尼河边。

时,梵天常童子,于黎明光辉照叶毗尼河边,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立于一面。

立一面之梵天常童子,于世尊处唱此偈曰:
氏姓人中尊   殊胜刹帝利
明行具足者   人天中殊胜

梵天常童子言已,请师嘉赏。

时、梵天常童子、知依师受嘉赏,礼敬世尊,右绕而去。
第二 提婆达多

尔时,世尊于提婆达多离去不久,住王舍城灵鹫山。

时,梵天沙巷婆提于黎明时,辉耀全灵鹫出,以诣世尊处。诣而礼敬世尊,立于一面。

立一面之梵天沙巷婆提,对提婆达多于世尊处唱此偈曰:
芭萨竹及苇   生果实则萎
如驴生子死   恶人名誉杀
第三 阎陀迦频陀

尔时,世尊住摩揭陀国之闇陀频陀。

尔时,世尊于夜闇中坐于露地,天降雨。

时,梵天沙巷婆提于黎明时,辉耀全闇陀迦频陀,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梵天沙巷婆提,于世尊处,唱此偈曰:
住于离市里   游方犹离缚
若有心不乐   应护于诸根
正念住僧伽   家家行乞时
护根谨正念   住于离市里
无惧得解脱   回忆惧毒蛇
电光鸣天雷   于夜闇比丘
独坐离恐怖   我眼实当见
非是传所闻   在于一法教
以脱千人死   有当五百多
于百之十培   于其十培数
皆悉入预流   超畜生趣者
此外之诸人   对于得功德
我心难堪数   恐人云妄语
第四 阿卢那越提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时,世尊呼诸比丘:'诸比丘!'

'唯然!世尊、'彼等诸比丘应答世尊。

@尊如此宣说:

'诸比丘!昔有阿卢那远多王。其王有阿卢那越提之都。尸弃世尊、应供、正等觉者,住其阿卢那越提王都。

诸比丘!又,尸弃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有一对上足弟子:名为阿毗浮、参跋婆。

时,诸比丘!尸弃世尊呼阿毗浮比丘:'来!婆罗门!至于食时,到某梵天界。'

'唯然!世尊!'阿毗浮比丘奉答尸弃世尊。

时,诸比丘!尸弃世尊与阿毗浮比丘,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没于阿卢那越提王都,现身于梵天界。

时,诸比丘!尸弃如来呼毗浮比丘:'婆罗门!而此梵天、梵辅天、梵众天说法语。'
十一
'唯然!世尊!'阿毗浮比丘奉答尸弃世尊、向梵天、梵辅天、梵众天、说法语、教诚、勉励,令其欢喜。
十二
尔时,诸比丘!梵天与梵辅天及梵众天相说细语、还复牢骚说愚痴:'实希有,未得曾有,如何弟子于师前说法耶?'
十三
时,诸比丘!尸弃世尊呼阿毗浮比丘曰:'婆罗门!梵天与梵辅天及梵众天,牢骚说细语、云愚痴:'实希有,得未曾有,何以弟子于师前说法耶?'婆罗门!是故汝越更警醒于梵天与梵辅及梵众天。'
十四
'唯然!世尊。'诸比丘!阿毗浮比丘奉答尸弃世尊,以现身说法,不现身说法,现下半身说法,现上半身说法。
十五
于此,诸比丘!梵天与梵辅天及梵众天起希有,得未曾有心:'沙门之大神通大威力,实是希有,实是未曾有。'
十六
时,阿毗浮比丘以此白尸弃世尊曰:'世尊!知我于比丘僧伽中,如立于梵天界,依用音声,令得闻于千世界。'
十七
'婆罗门!汝应立梵天界,令千世界闻汝音声之时。'
十八
诸比丘!'唯然!世尊。'阿毗浮比丘奉答尸弃世尊,立于梵天界,以唱此偈曰:
精勤及勉励   从顺佛陀教
拂败恶魔军   如象破苇屋
此法与戒律   住不放逸者
弃生死轮回   应尽苦边际
十九
诸比丘!时,尸弃世尊与阿毗浮比丘,警醒梵天与梵辅天及梵众天。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没形于梵天界,现身于阿卢那越提。
二十
诸比丘!时尸弃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闻阿毗浮比丘立于梵天唱此偈否?'
二一
'世尊!我等闻阿毗浮比丘,立于梵天界之所唱此偈。'
二二~二三
'诸比丘!汝等闻阿毗浮比丘,立梵天界唱如何偈耶?''世尊!我等如是闻:
精勤及勉励   从顺佛陀教
拂败恶魔军   如象破苇屋
此法与戒律   住不放逸者
弃生死轮回   应尽苦边际
二四
世尊!我等闻如是偈。'
二五
'善哉!善哉!诸比丘!汝等闻阿毗浮比丘,立梵天界唱,善哉!''
二六
世尊宣说已。彼等诸比丘!欢喜世尊之所说。
第五 般涅槃

尔时,世尊于俱尸那罗末罗族之恕跋单沙罗林,沙罗双树间,入涅槃时。

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我今语汝等。精勤不放逸!诸行乃生灭之法。'此是如来最后之言教。

时,世尊入于第一禅,由第一禅起,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入虚空无边处定。由虚空无边处定起,入识无边处定。由识无边处起,入无所有处定。由无所有处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由非想非非想定起,入无所有处定。由无所有处定起,入识无边处定。由识无边定起,入虚空无边处定。由虚空无边处定起,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入第一禅。由第一禅起,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入第四禅。由第四禅之等无间,世尊入于涅槃。

世尊入涅槃耶!于其入涅槃时,梵天沙巷婆提即唱此偈曰:
世间诸有情   迟早舍身此
世间无比者   如来得力者
正觉者大师   已入于涅槃

世尊入涅槃耶!于其入涅槃时,天帝释即唱此偈曰:
诸行实无常   是为生灭性
生者必有灭   以寂灭为乐

世尊入涅槃耶!于其入涅槃时,尊者阿难唱此偈曰:
其时我恐怖   我毛发竖立
一切胜相具   觉者入涅槃

世尊入涅槃耶!于其入涅槃时,尊者阿那律唱此偈曰:
出息入息无   心确立于定
无欲污寂静   有眼者涅槃
无著心宽广   堪于死苦恼
如灯之消逝   是心之辞脱
此嗢陀南:
梵天常童子   与提婆达多
闇陀迦频陀   阿卢那越提
依于般涅槃   说梵天五经
注:
1 增一阿舍经卷一九.一(大正藏二.五九三a)
2 原文alaya,音译作阿赖耶,有住家、欲望等义。今指五欲。众生耽乐(alliyati)于五欲,故注释称阿赖耶。
3 brahma sahampati原本为世尊之弟子,名Sahaka,初修禅定,生于一劫寿之梵天,名为梵天沙巷婆提。
4 六师外道之事。
5 指到达涅槃之圣道。
6 于以前之个己信仰,远离!摒弃。
7 杂阿含经卷四四.一一(大正藏二.三二一c)
8 原文mahattam abhikahkhata注释为期望于大之状态。
9 原文saram buddhanasasanam注释为:忆念佛陀之教。
10 杂阿含经卷四.一二(大正藏二.二七b)
11 原文nirupadhiko注释作:悉离于烦恼、行与欲等之依。
12 注释为:到达于梵天以上之圣境。
13 谓无有妻子。
14 如依vedagu字义,乃达于四吠陀之意。今作依于圣道而达于苦边。(注释)
15 后者,指过去事;前者,指未来事。意谓:于过去未来之诸蕴无欲。(注释)
16 弱者(tasa),指凡夫;强者(thavaro),指漏尽者。七有学,虽末称作tasa,但亦非thavaro。 (注释)
17 原文visenibhuto注释作销除烦恼之魔军。
18 杂阿含经卷四四.一八(大正藏二.三二四b)
19 七十二人者,或系指梵天界之诸天数。
20 读为tasma.
21 vatasila vattam(禁戒与善行)(注释)
22 婆迦梵天。前生住恒伽河岸为一出家众,曾依神通解救五百商队之渴苦。
23 在耶尼河岸,村民受到群盗之劫掠,依神通曾予解救。
24 恒伽河上流之一家族与下流之一家族相交往,并顺流泛舟游览。千盖牙卡龙王兴怒此,乃分水作二分以覆其舟。婆迦以神通化加鲁它岛,破龙王救助众人。上述三则故事出自南传藏三二、三三五页(婆迦梵梵大本生故事)。
25 古昔名婆迦凯沙瓦,释尊于其弟子称劫波,认弟子其正智,进荐凯沙瓦弟子于国王,其此善根。出自南传藏三一、五四五页(凯沙瓦行者本生故事)。
26 杂阿含经卷四四.一九(大正藏二.三二四c)
27 杂阿含经卷四四.一七(大正藏二.三二三c)
28 paccekabrahma同于辟支佛,独有梵位,非如梵众天、梵辅天之孤独梵天。
29 此宫殿在梵天座落处之北方,故称辉耀北方。(注释)
30 动乱(pavedhitam),谓为寒暑等所扰。
31 杂阿含经卷四四.一六(大正藏二.三二三b)
32 无可度量是漏尽者。漏尽者如斯之戒行定等不可度量。不能了知、分别其不可量度之漏尽者。瞿迦利迦计量此漏尽者,只有混乱而已。
33 杂阿含经卷四四.一六(大正藏二,三二三b)
34 同于前经。
35 都头梵天原为瞿迦利迦比丘之师,今见比丘贬毁舍利弗、目犍连而得罪,而未警告。
36 稳和。原文pesala注释为piya-sila。
37 二句作一句。
38 垓(nirab1uda)是将零再加三十六之数。
39 秭(ab1uda)是将零附加五十六之数。Jataka 111,P.360参阅《梵汉辞典》二O七页。
40 杂阿含经卷四八.一二(大正藏二.三五一b)
41 底本之vassasatassa vassasahassa读为vassasatassa vassasatassa.
42 杂阿含经卷四四.一三(大正藏二.三二二b)
43 五髻童子修静虑生梵界。常以童子形游方,故称常童子。
44 杂阿含经卷三八.三(大正藏二.二七六b)
45 杂阿含经卷四四.一四(大正藏二.三二二c)
46 原文jatu me dittham注释为ekamsena maya dittham.
47 na itiha ititham ti并非如斯之言传而来。
48 原语ekasmim brahmacariyasmim在注解中解释作ekaya dhammadesanaya(作于一种教法)
49 原语maccuhayinam注释作marana pariccaginam khinasavanam(脱死漏尽者)
50 此经偈只在增一阿含经卷三七.二(大正藏二.七0八c)
51 杂阿含经卷四四.二O(大正藏二.三二五b)
52 此末罗族之沙罗囿园之沙罗行树,乃迎向东方而排列,而向北方回转,故称Upavattana。
53 沙罗双树者,乃两棵沙罗树,其根干枝叶皆如缝合而盘错在一起。
54 得力者balappatto=dasavidhahana balappatto证得十力之士。
55 santim arab1ha解释为其有无余涅槃之义。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