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学专集:戒学研究,涂香满怀乐

涂香满怀乐

法界法师

 

前言  

 

戒律是基本的道德规范,随著时代的发展,面对戒法有了不同的诠释与看法,而法义不彰,律典散失久矣。毗尼是因缘所生法,有其适应之局限与分派,故各部律、各家论述以阐佛意;但它也有普遍性,世尊制戒对治众生共通的烦恼习气,适应古今中外的任何人,不可以说它落伍、不适用、不契机了。

对此,本著从修学戒法者的角度来体会世尊制戒的本怀,透过实际止作二持的运作,并参考《瑜珈师地论》(声闻地)中的观点(大正30册,页402),在此也谈谈  些戒法观感,以正面的期许自己,庶几不忘修道本怀,与诸大德共勉焉。

 

 

壹、修道第一方,长养戒德香

 

《僧祇律》戒本云:“持戒净身口,摄心正意念,多闻生实智,斯由戒为本。”在经论律中,皆谈到以戒法作为我们修道的首要妙方。因为“戒”很显明的能调伏诸恶,息灭业非。所有成道的基础,都是从戒律下手,所以,经律论多方面赞叹他最胜。《毗尼母经》也提到为什么他最胜呢?因为众善得生,所以叫最胜。在《有部毗奈耶》也讲到律是法中王,是诸佛的导首。故佛陀制定:比丘五夏学戒,比丘尼六夏学戒,目的要截断以前在家时的垢染,来训练挺拔超群的僧格,完备僧团六和合的道风。有人会认为:这戒本学一、二年就差不多了,何以佛陀却规定要五、六年?因为主要戒法他不是常识,学习重点应该全心投入在生活上的“熏习”、“熏修”!要求的目标就是用戒法来涵养我们的生活、人格、心态,由粗心放逸,渐而能够心细正念,能够把粗浮的习惯、世俗的想法,慢慢转变成修道人的仪范。所以说,“戒”是修道第一个下手妙方。

 

一、戒律之名义

《有部律》说:“律”是法中王,三藏教经律论为何先赞叹“律”呢?如果以广博的角度来看,一切净心正念的学问皆是戒。一切的佛法无非都是要清净我们的身口,修正我们的意念,直达真境,如是岂非亦是戒?《毗奈耶经》云:“去非就真也。”譬如修观之时,若不如是想,就是邪念,若不依照这个轨范,则定功、慧观就会偏邪、非真,自性清净光明就无法显现,换句话说,即落入有漏之恶,故修观亦即修戒。欲立正见生智慧,必须增上修慧,也是“应当学”。所以,事实上三学是一体不可偏废的,只是在下手用功之处,由戒法引导成最有力量的摧化剂。吾人当对其名句意义先有正确的认识。

 

根本

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有:问:为什么世尊说尸罗是修道的第一根本?答:因为他能够建立、任持一切世间及出世间的第一最胜快乐功德,能够令生、令证,好像大地,能建立任持一切药草、花卉、丛林令他生长。修学三十七道品如登高楼,以戒法为基柱,从如理的修正三业做起:此应学,此应做;此不应学,此不应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戒律,不能离过!尸罗也是一样,所以说他是根本。

 

庄严

尸罗亦名庄严。世间的戴耳环、指环、臂环、脚环之类,搽胭脂、穿金银珠宝花鬘、化妆等,亦云庄严具。但是,人终究会老的,朽老衰迈,齿落发白,到八、九十岁了,再怎么打扮还是老,青春难在。所以世间的庄严具是无常的,而且不是美妙的,会遭受到老病之苦、财货匮乏、亲戚丧亡等之损恼,如何能常保美妙如昔?只有用佛法的戒,能于一切时中庄严一切的人,把尘世烦恼的污垢去掉,令究竟离苦得乐。若有以戒为服者,皆为妙好,故名庄严具。

 

涂香

尸罗也名涂香,何以故?因为若接受了清净无作的妙善戒法,便能够遣除所受的恶戒,而得清凉。善用戒法,了知我们的心境是如何?当下对治。如同在最极炎热的时后,能即刻用旃檀龙脑香来除灭郁闷、蒸热,有如涂香,涂遍我们的身心,产生清凉,不再热恼。如此渐修,长养戒德,令个人的美德、清凉的道风、慈悲与庄严,传遍十方,利益一切众生,故名为涂香。

 

薰香

尸罗又说为薰香。在《瑜伽师地论》讲:具戒士夫补特伽罗,如果能遍诸方域,守戒清净,时常摄修身口意,去恶从善,三学增上,三藏通达。这样妙善称誉,名声普闻,就好像种种的根茎香能随风飘飏,遍诸方所,令人感到悦意芬馥,周流弥远,所以叫做薰香。

 

妙行

尸罗亦称妙行。我们看一个受了八关斋戒的人,例如末利夫人受了八关斋戒,不香花鬘化妆,而国王看到她更觉得清新脱俗,更是庄严。世间的化妆本是想要吸引他人、想令他人欢喜来亲近;但今弃舍,却用出世间的妙行来化妆,令身心净化,众生反而更会想亲近他,同样会感受到那种法喜。所以,戒本身就是一种妙善之法,能清净所修的善行,来世趋向于美妙快乐的天堂,乃至究竟可以得到第一安隐解脱的功德。依此看来,我们应反省,自己是否有薰涂之香令人欢喜想接近?令自庄严法喜,令他亦庄严法喜,而非身口带刺冷,冷漠无情,让人见了避之唯恐不及。如此持戒,反而未得解脱之乐,恐怕已非妙行矣!

 

律仪

尸罗也称做律仪。我们无始以来流转在生死苦海当中,就是因为对去恶就善之分别无法坚决果断,对贪嗔痴无法认识究竟,而迷倒至此。假设能坚决果断地用清净善法来长养我们的身心,相续不断,便一定有办法解脱自己的三毒。所以先从尸罗下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具有防护心来远离垢非,息灭恶的因缘,必得习气烦恼息除之相。此以远离垢非为体,成就“性善”轨范,所以尸罗也叫做律仪。

 

 

二、障败戒德

学戒是可喜可敬的,而藕益大师开示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第一、嗔恚:“横于自他,而生烦恼”。有时我们会生气,为何他要那样持戒?或者这样才对,硬要人家跟著我学等等。像这种互相的损恼,在刚开始学戒,尚未融通戒法意义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满之心生起。不管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这时候我们应该要好好的注意观照。在《阿含经》里面谈到,学道如渡河。有些人是没入泥水当中,尚未发心要修道;有些人是没入泥水当中,爬出来了,可是爬出来以后,又掉下去了;就好像开始要修道了,可是那长养心没有办法坚固,又起嗔恚、起贪慢、沉溺于往昔的烦恼心,即无法渡过此生死河,所以又掉下去了,所谓“犹人溺水,既出还没。”例如:个性易于情绪化,起嗔恼心,我们说“若持净戒念嗔恚,是人自毁破法利。”好像诸象,到了水中去洗澡,可是却还用泥土来涂身,这样就愈洗愈不干净了。倘若只持一个戒相,却处处分别人我是非,未能降伏心中的嗔恼,此非真持戒者,令他人看到我们学戒,也会退失信心,自己也没有办法持守圆满。所以,在这方面必需要注意,时常警惕,不可起嗔恚之心。

第二、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有些人学有所成,认为自己在戒定慧那一方面都高人一等,只有我懂,我是上座,你不学无知!由于轻忽他人,他人也不愿信受我们的言行。莫挟佛之戒令,武断谬论愚得妙行,应常学法要,常知不足,惭愧增上才是。

第三、懈怠:“于诸妙法,不肯学习。”初学之人,一定要以戒为基,注意研究戒相,但是慢慢薰修久了以后,就要直攻定慧,要跟定慧配合起来。戒、初善,定、中善,慧、后善。三学是次第而学的,只有戒没有定慧,不是真戒,学戒相易成机械教条。历代大德,如宣祖、蕅祖、灵芝律师、弘一大师等,精通戒律也擅长天台、唯识、华严等经论。所以不可以懈怠不学,不然还是停留在初步。

以上三障,是藕益大师劝勉我们而开示的法语。

 

三、劝修

现今佛教界僧俗二众对戒律多存畏惧、陌生、枯燥、落伍、束缚之感,一般在学院学习到的倾向于知识性的,而非实践性的。佛法弘扬至中土以来,戒法不彰,戒缓乘急者多;出家众中,愿意接受戒法的薰修至少五、六年的也很少,多是敬而远之。道宣律祖也曾想:戒法听一遍就可以了,要修定去了,却被他师父训斥:“戒净定明,慧方有据。”结果听讲了二十次,成就一代祖师,著作了南山三大部,利益后代无数的后学。故以实际的研修经验来看,戒法的薰修需靠自己全心的投入、涵养,才能有所领会而得到身心的安乐,乃至修学定慧时,也比较得力,心思渐细密,而显出戒法的功效。

在《中阿含》里面讲到:假设比丘、比丘尼以戒德来做涂香,便能舍弃恶法,修习善法。以前我们很少会想到戒有那么大的力量,等到学了比丘、比丘尼戒以后,薰修久了,会发觉他真的是有力量。我们不要以为只有定慧、经论才能对治烦恼,不是!事实上在下手处,深入涵养在戒法里面久的人,知道如何运用戒法在生活上、起心动念上,在面对事情时,用戒律往这境界一照,掉头就走了,根本不会又多费心思在葛藤上。因为戒法就是在教我们如何以心对境,去妄存真,所以观照境界时,就知道应该如何持守戒法,犹如将坚甲胄穿戴在身上,所以戒律是第一个要学的。有一些人犯了戒会痛哭流涕,后来才反省自己怎么当时失去了正念?如果真有学戒,纵然暂时失去正念,可是因为有戒法薰修的力量,当下就会远离了,境界就干扰不到我们。佛陀要比丘至少五夏学戒、比丘尼六夏,就好像我们淘冶金沙,一定先把粗的沙洗掉,再慢慢淘洗细的沙,才能得到纯金的沙。所以三学的次第也是这样子,一定要先对治粗的烦恼、粗恶律仪、粗恶习气,这些在戒法里面都会点出来,甚至所点出来的只是一个大纲,不是所有的戒法,只是让我们从这边去了知我有这个习气,应该要怎么去下手,如何把我们这五蕴身安住在法上,以法为身,以法长养慧命。所以呢,戒跟法是互相薰修,需要时常忆持增上的。这是我们修道的第一下手之处。

 

 

贰、定慧道资粮,正见去诸妄

 

持戒要坚固,一定要有定慧的资助。因为,粗的烦恼降伏了以后,细的烦恼如果不降伏,到最后一放逸或一退失信心时,会引起后面更深的烦恼。所以要时常在戒相当中学习怎么运作定慧。《瑜伽师地论》中云:“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闻正法,若思正法,若无障碍,若修惠舍,若沙门庄严。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大正30册,页402上栏)修定能令戒法的持守更加清净。第一个,好好摄修六根律仪,如《小止观》、《六妙门》、二十五方便,都是先这样摄修。其次,饮食知足量,这与定法有关。三、并且初夜、后夜(中夜,十点到二点可以休息),要精进修习觉寤瑜伽,莫散乱昏沉。第四、要正念、正知而住,这在修定中是很重要的要求。持守戒法的人,到最后也是会要求到正知而住。如菩萨戒中念念能出离、念念能利益众生、念念能持守清净戒,正知我现在心所缘的,是不是在我所修的法义当中?这样身口意皆能正知而住,自然能得到三昧、入正定,所以说戒法可会通定慧。故印光大师讲:“不被境转,就是真定。不被欲染,就是真戒。”

 

一、戒律仪

安住具戒

“谓如有一安住具戒,广说乃至受学学处。”(大正30册,页402上栏)五戒、八戒、具足戒,皆可称为律仪戒。我们对于所受的戒、所有的学处,都不要有所亏损。这一条戒是规定身业,就不亏身业;那一条戒是规定口业,就不亏口业。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安住于戒律中,有犯就应忏,以恢复清净。

 

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

所有的戒都可以叫做别解脱律仪,受一条戒,得到一条解脱。若要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则需了知开遮持犯,否则无法防护,打坐时也坐不住。

 

轨则圆满

何谓轨则圆满?“谓如有一或于威仪路、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大正30册,页402中栏)随顺毗奈耶,于世出世间的威仪的要求,都没有逾越。“谓如有一于所应行,于如所行,即于此中如是而行。”戒法中没有规定到的,可是当地的风俗习惯是这样要求,就要随顺,就要遵行,才“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呵责。”如比丘戒法中没有规定不可抽烟,不可吸毒、嚼槟榔,所以比丘就可以抽烟、嚼槟榔吗?若做了,会受到世间法之诃责,即非律仪。又例如:僧团的共住规约,就要随顺,不为他人所诃责;对于社会上该有的法令准则,也不要违反,避免人家讥嫌等等。“种种善品加行,若于正法受持读诵;若于尊长修和敬业,参观承事;若于病者起慈悲心,殷重供侍;若于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转与欲;若于正法请问听受,翘勤无堕。”乃至儒家的人际关系、礼节轨则等等,也都要注意到,这样做才是对的。故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随顺世间、不越世间。戒律仪所包含的内容事实上是很广泛的。

 

所行圆满

有些威仪要避免人家讥嫌,例如:比丘有五种非所行处:唱令家、淫女家、酤酒家、国王家、旃荼罗羯耻那家(屠夫、下贱卑劣的一些人士,乃至一些恶劣的朋友、恶劣的环境。)比丘要远离这些恶境,避免受到染污而失去正念、正定。

 

于微小罪见大怖畏

以声闻法来看,律仪上有些微小罪(事实上菩萨戒法也是这样)易犯难持,但对微小的罪也要生大怖畏。何谓微小罪呢?杂碎戒、小小戒。此处(大正30册,页402下栏)定义:如果于诸行处现行毁犯,名为犯罪,既犯此罪后,只要用少功少力就能够忏悔清净的,叫做微小罪。例如需要对首、或责心、或几个人就可以忏罪的,或具足戒下三篇的罪相等等,都是微小罪。但是对这些不可以生出轻慢心,亦应生出大怖畏,“勿我以此毁犯因缘,无复堪能得所未得、触所未触、证所未证。”(大正30册,页402下栏)由于此微小的过失,而没有办法得到你所没有得到果位、或接触更深的法义、或证得涅槃的果位。举例来说:优婆鞠多尊者他可以让很多人证得阿罗汉果,可是其中有一个弟子很久都证不到,为什么呢?他就是喜欢吃好吃的,其他没有什么大毛病,结果此习染令他无法证果。优婆鞠多尊者就教导他,你每次吃饭把饭菜嚼一嚼后吐出来,然后再吃下去。这下子本来是很好吃的东西,还没吞下去就先吐出来,再看到都不想吃了。这时后他才领悟到贪著处是在这里,而生出厌离心,再依师所教,正念修观,于是证得阿罗汉果。

依此看来,什么是小小戒呢?我们应该要有一个观念:迦叶尊者那时候都没有办法决定什么是小小戒了,更何况是我们?那到底谁可决定呢?世尊的确曾明示“小小戒可以舍”这句话,那如何会通、如何解释?愚以为:不是那一个人说,或是只要僧团允许,那就可舍弃小小戒,不用持守。而是只要是能对治我们烦恼习气的,能制伏我们的过非者,纵然这只是微细戒,但对我们来说都是大大戒,都不可以舍。如:爱吃美食,不是大过失,可是对优婆鞠多尊者的弟子来说,是大过失,令他无法证果。佛陀没有讲何者为小小戒,我们就要深思,观照自己身心,再作决定。所以不可因小小戒而疏于持守,要见大怖畏。菩萨护持小小戒,如护持浮囊,不敢有稍微的毁破。甚至唯有佛陀持戒清净。

由于环境、个人的个性、好乐心的不同,在戒律的持守上,或者容许我现在只得到七十分、八十分的程度,但是不可一概而论,说全部无所谓皆可弃舍。在因地上用功,应不舍一法,我们要对一切佛法具有正知,纵然外在的环境无法让我持守,也应生惭愧心,或见大怖畏,并能够发露忏悔,让戒行清净。如此打坐、修观、念佛,自然的会更笃定。

 

受学学处

我们从戒师所受的戒,所得少分的学处体性,或从亲教师、轨范师处听到一些威仪、戒经等等,都应该自誓去学习。并且复于“恒言议者、同言议者、常交往者、有亲爱者”(大正30册,页403上栏),去向他请教,去向他修学法义,能够思维戒经的开遮持犯,思维所学经论等等的义理。而且半月半月应说戒,所听闻的皆要学。此处说明获得别别解脱的律仪之后,需时常熏修令生处转熟。有时我们犯了又忏,忏了又再犯,是因为不熟,但是心里都了了分明,到最后能善巧方便,能够无犯。纵然有犯、迷忘的时后,也能够如法的忏悔。而且能尊重亲教师,及尊重所学的学处,若文若义能无颠倒的受持,分明知道正义之所在。这样才能够成就圆满我们的的戒律仪。

戒律是很广博的,依此安止我们整个的身心,下面要谈到根律仪了,以奠定定慧之基。

 

二、根律仪

密护根门

有了戒律仪,再进一步要密护根门,防护我们的正念、常委正念,此为修定的前方便。 为何说戒法可以会通到禅定?因为学了戒,令六根慢慢寂静下来,善治过患,除伏诸罪,心慢慢会趋向于定。这时后,自然会想修定,但必需知道怎么修定。“谓如有一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大正30册,页406中栏)用闻思修的力量:第一个获得正念,第二个防守正念。如以戒法去薰修:这境界不可以、这威仪不可以、这要忏、那要做;若用念佛的方法:念念不忘佛号,忆念观想佛的庄严,离此则妄,应摄心正念。如此日久功深,而得到增上力的时后,叫做获得正念。一遇到境界,或者一有妄念起来的时候,正念随之而起,不假思索,绝不犯戒、不忘记佛号、不忘记修观等等。获得正念以后,还要让这正念没有忘失,故不可以再放逸,要时常修学。例如:背过的经、背过的戒、或何时念佛后得到轻安或禅悦,这时你还要提起正念,时常温习,精进没有止息,正念没有消失,那这样就有力量,“能趣证故,能不失坏故。”所以习戒如此,修定亦如是,皆会强调正念的防护。

 

常委正念

正确的念头要“恒常所作,委细所作。”(大正30册,页406下栏) (1) 恒常要作,就是无间作。在密护根门以后修定、修观,或者是修学戒法安住于律仪的时候,应恒常无间地把法乐运转在身心。(2)委细作,即是殷重作。至诚的念念生死恳切、念念无常迅速,只要一念当中没有把握住,就唯恐败坏整个身心。故殷重、恳切的加行用功,一直增上。在要证果之前,都是用这种殷重作、至诚心,无间作以引发精进力,“由如是勤能势力,能制伏色声香味触法”。

 

念防护意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大正30册,页406下栏)看到了好看的、可爱的就生贪染,不可爱的就生嗔恚,此时应防护:贪著这柔软细滑、可爱美好舒适,这是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做怪了。对治不令生出贪染。如果我对不可爱境生嗔恨,就容易起烦恼,正念会丧失。这根律仪事实上就是教我们正知正住,南传的修定方法,也就是由此著手。他们知道眼耳鼻舌身意要防护,所以动作都很慢。吃饭时候,知道那颗牙齿在咬;走路时候,知道脚提起来、放下,每一步骤的感觉是如何?能够观照到自己身受心法的变化,了了正知,防护根门。所以我们看修定的人,乃至念佛、参禅的人用功,精进的把整个根门全部系属在法上,防护不绝,就有办法成就了,要时常这样去修,才能够积聚正确的修道资粮。

 

三、立正见

修学戒法,并应配合经教定慧之闻思,由此而建立正知正见为首要,非局限于戒相之研究而已。在戒律中,事实上可得知很多正见。举例说明:每个人都希求快速的能有成就,爱好神通的加持。如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有一次显现神通,因为有婆罗门说谁可以把这旃檀钵拿下来就供养他。很多阿罗汉听到这件事情,看到旗竿上高挂一个钵,看了看掉头就走,他们都有神通,但理都不理。那宾头卢尊者却很自豪,现神通把钵拿下来了,就被佛陀诃斥,即把他摈出南瞻部洲,罚他不准灭度。又如沓婆摩罗子被慈地比丘毁谤,他是圣者阿罗汉,被诬告时也没有发誓说:“我说的一定是真的,没骗人,不然我一定下地狱。”他不会这样说。若有人宣传强调道场或个人的感应,或其念佛、参禅、修密之法门最殊胜,或有人自认他才是“如来正法”,神通现量。发毒誓说自己传法正确,精通三藏,以神通异相来证明伟大不虚,或说相似佛法彰显其慈悲智慧。如何区分邪正?此时应先思维戒法的微细处,先用戒律的正见来简别邪正。反省一下:希求速成、希求神通感应,迎合此居心不正的人;或是希求法门高人一等,治病疗疾马上成就者即是善知识,此皆非正见,应详加拣择。欲亲近善知识,如何分辨呢?若所讲的言行不合乎戒法、经教,刻意编一套圆满自己法门的话,我们应该要先打个问号,不可贸然依循发誓证明,身心供养依止修行等等。倘若在戒法中薰习久了,慎思法义会培育出正知见,以使我们修行的方向不会有所差错。

 

 

叁、方便勤庄严,珠明现佛光

 

“学道有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至太平。”我们心里的定见是要增上戒定慧,以戒定慧摄修身口意、密护根门、严防六贼,要能正知而住、正念而住,恒常思惟法义。主人翁常常在,修福修慧,能出生决定之信心,依循佛陀的教诲来走,不随便打折扣、不随便师心忆度去掺杂。经是怎么讲?律是怎么讲?应有智依照著去做。纵然有一些义理没有办法融通时,也绝不轻易的挑剔毁谤。该修福的时候,我们便要发心欢喜去做,修福能生出智慧;该修慧的时候,便要精进细思,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如理思维,如理作意,时常引发自己的善心,乃至发出大悲菩提之心,去除卑劣垢染。

菩萨戒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要发大勇猛心护持这明珠,有尘垢污染时即应擦干净。在《宗镜录》中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本指念佛,广义说,这念头如果是合乎三学真义时,就相应于佛心,令自性的光明能显现出来,戒定慧都是如此。故对于应念及所学,当精勤地护持。半月半月诵戒,佛说未灭度,半月一来,汝等等同见佛。故以戒为师时,将戒法的法义呈现在我们心中,诵戒、学戒、忏悔等等,就如同见佛。念佛的目的,终究也是要见佛悟无生、要悟证法性;禅宗也是要见佛,要了悟本来的自性天真佛;密宗到最后也要生出佛慢,我就是佛,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成就以后,本心本尊佛心无二无别。显教也是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戒定慧都是增上、最殊胜的增上,目标都是令身口意念念显出佛心,应该如实摄修、如实来互相共勉,知道这条路是一定不会错的,一定是最有力量能够帮助我们的。有居士问:“什么是最好的修行方式?”若答持戒念佛!在《观经》中念佛人要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要修三福,非唯取这一法,舍弃另一法,而是本身在这一法当中应具圆满之戒定慧。例如:念佛中也有戒定慧;依戒摄修身口意,亦通定慧。显密各宗都是如此,乃至最后成就佛道,其理必然。

先止恶,后修善,好像染衣之人先除污垢,后再染色。除污垢就是要先止恶,止恶就要先学戒,才会知道什么是我缺失的地方。世尊在三学中,首先彰显戒;在谈到四不坏信的时后,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强调的是信戒。依戒可融通六度万行:不杀生、不偷盗,布施一切众生,即摄布施。能够坚忍持戒,坚固我们的身口意在轨范当中,不违背世尊的教法,摄忍辱。守戒不懈,即精进。一心持戒,身心寂然远离过失,愈审密进修定,自然定功会加深。持戒要分别开遮持犯,乃至从有戒而至无戒,不取不著,善亦不著,恶亦不留,这又归摄于般若智慧,于日常生活应当这样去持守。

声闻法当中,要求少欲知足,出离三毒的系缚;菩萨戒法要求我们行六度万行,利益一切众生,长养悲智涵养。不管是经律论,对于正见的了义抉择,配合禅定的如实运知,一切所有修学都是为了解脱烦恼、证悟涅槃实相而做的努力。一点一滴,把法义耕耘在心中,一步一印,刻镂在日常轨迹当中,这是学佛不共世间的地方。所以,世间人以文章盖世,以丰功伟业为荣誉,而佛法不共世间之处,在于修行人以身心做道场,以闻思法味做笔墨,以断惑证真为盖世文章,以不舍菩萨行愿为传世著作。有时候修行者是寂寞的,踽踽独行,秋峰孤丈,万仞峰头,好像千古浩瀚孤芳自赏。但是有良师益友、同参法侣、僧团和合等互勉,不负初心,不离方寸,都是我们同行的楷模典范。

故今日出家人的任务很多,不但要传承法要,且须效法古圣先贤为法忘躯的心胸,所以在教法上要看的远大了义,在胸襟上要看到震动山河、可歌可泣的圣贤高僧史迹,并不断鞭策自己,希望能追随古德懿行。现在接了这一棒,以后要交出另外一棒。不可以忘记、毁弃我们在佛前立下的誓愿。以戒、以法为我们的师长,常常如此薰修,常常觉得不足,常常怀著惭愧的心,具有惭愧心就会警惕、就会增上,知道我的习气染污,那边还要再修正,能做多少就算多少,时常这样观照心与境,密护我们的根门,到最后纯熟的时候,能观照妄心,渐渐能制伏不动。古德圣贤也是这样子,持戒心不动,专精不放逸,也没有邪命之心,如此才是真正地持清净戒。

戒法多著重谈论一些表法事相,虽然很多表法事相看起来是假的,但是必须假藉表相来达理,以理来会事;理须事方显功,事达理方不空。不偏不倚,静观生灭心境,乃至静观实相,如梦幻泡影、不生不灭。所以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世尊大慈教诲初善、中善、后善,有罪能见到,见罪能够忏悔,这是最有智慧的。故灵芝律师云:染恶就增业,染善就增障。此无染之智就是般若,能够背尘合觉,除去系缚,便渐见道。即使此生无法断惑证果,但终究积福修慧,也是证果的因地助缘。

满怀对法的喜乐,不气馁地薰修,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涂香者亦复如是,但愿人人香光庄严,皆不虚此行。

返回主目录页

 

戒律学专集:戒律学研究,戒律与佛教未来

戒律与佛教未来

宗麟法师

 壹、绪 论

世尊自证涅槃后悲心示教,随机为说诸饶益法义,策励佛弟子契入法性、同证涅槃,并咐嘱僧伽(指出家弟子,以下例同)住持正法令久存世间。而世尊入灭后,更突显了僧伽责无旁贷的“久住正法”使命。

在各项“久住正法”的遗教中,本文从戒律角度探讨其对佛教法运隆替的影响 ,以立足当今汉传佛教回顾过去史实和前瞻未来发展,思考戒律对僧伽的重要性。

 

  贰、戒律意涵

首先从世尊结戒(施设戒)十句义(即“结戒十利”)深入量察戒律的精神意涵,虽然各广律的传诵大同小异,仅以《四分律》做说明依据。《四分律》:

 

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 

 

约摄律文十义可分为五:1.断现在、未来有漏的修证义(摄八、九义),2.有罪令调顺、安乐的清净义(摄六、七义),3.使未信、已信资益善根的增上义(摄四、五义),4.能摄僧并令欢喜、安乐的和合义(摄一、二、三义),5.终极目的的“正法久住”义(第十义)。综观五义可明确把握世尊结戒本怀,既兼顾了出家弟子个人的清净与修证,及僧团共住的和合与安乐,还护念到资益众生的慧命与善根。再者,“依戒生定、由定发慧”的“三无漏学”中,属“无漏慧学”的无我、空性、识性、如来藏,与“无漏定学”的八定、灭尽、法华、首楞严,都是僧俗佛弟子同学、共证的行法,唯“无漏戒学”的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六法、具戒,划清了男女僧俗的身分与伦理。

因此,笔者认为戒律意涵六义:1.是表发僧俗的条件(因戒体不同)。2.是修道的准备(资粮),护戒愈慎重严密(清净),行道愈顺畅无碍。3.必须契应法性、趣入涅槃(修证)。4.是维系僧团和合的共住纲纪。5.使群众增上善根的门槛。6.是圆满“正法久住”的要冲。

 

  叁、鉴往知来

  量察戒律意涵后,再将古今佛教现象思惟比较,作为未来发展的借镜。

一、夙昔典范

自印度佛教到各国佛教,历代多有宗师级的大德化世,例如:龙树菩萨、世亲菩萨、罗什大师、智者大师、鉴真大师、元晓大师 等,即使不是一代宗师,僧格能师范人天的也不胜枚举,探究原因,除了古德个人的善根悟性外,列举五项历史事实:

修道坚固:任何挫难困顿,坚守修证标的。

戒品清白:一切威逼利诱,严净毗尼为归。

僧尼别住:男女授受分明,僧尼各有梵刹。

白衣尊崇:朝野争相礼敬,社会地位崇高。

优质境教:山林水边田野,长养修道圣胎。

细审这五项因素,实为僧伽戒德与佛教法运、众生机感成辗转因果、善性循环的见证。

 

二、当今现象

反观今日汉传佛教,多有弘化布教、修福领众的佼佼者,佛法普及性也胜于古代,何以清净法运岌岌可危?依然列举概述:

修道力羸:各种烦恼障心,降低修证实力。

戒律隳弛:淫盗杀妄饮酒,破坏僧团风纪。

僧尼共住:僧尼共住伽蓝,影响梵行清誉。

比丘度尼:比丘剃度尼众,问题多而复杂。

僧俗杂居:僧俗杂居道场,七众伦理堪忧。

误解大乘:自诩菩萨行者,轻毁声闻毗尼。

同道愍责:南传佛教同道,愍念訾责吾人。

传媒污染:电视影带传媒,腐蚀僧伽道意。

白衣讥嫌:白衣舆论讥嫌,教内普受羞辱。

再思上述现象,虽然也有僧伽个人善根悟性的因素,而戒律的认知、受持与戒德的重整、清净,又是与佛教法运、众生机感成辗转因果、循环势力的历史见证。总之,撷取过去辉煌经验,吸收今日珍贵殷鉴,务实地“提振戒律”可扶济倾圮的法运。

 

  肆、因应刍言

  对法运的关怀与努力、奉献,是每一位佛弟子的天职,法运兴盛则是所有佛弟子“集体创作,众志成城”的结果。笔者就“提振戒律”的因应方法,胆敢陈述管见刍言,期能引起共鸣,同兴法运!分解如下:

 

一、统整理念共识

理念是一切行为/行事的主导,有纯正理念才能开展后续纯正的缘起(例:方法、资源、结果 等),僧伽若能强化四项理念并形成共识,便掌握了逆转机变。以下一一叙说:

 

(一)涅槃为出家本怀

以“契应法性、趣入涅槃”为剃染出家的成长目标,时时忆念,对境练磨,形成对生命自觉、自发、自爱、自律的修道性格。

 

(二)戒律为行者共基

从世尊教诫比丘五夏依止和尚学律,及比丘因废学毗尼受呵责,可清楚确定戒律在一切行法的地位。就“机教相宜性”而言,固然允许个人或僧团特别好乐与提倡,却不是“曲高和寡、一枝独秀”,应当是出家五众〈还可推衍到僧俗七众〉同遵、共修的学处。所以,太虚大师的名言“戒律为三乘共基”可说为世尊的教诫做了精准注脚。

 

(三) 毗尼为尽寿奉行

声闻毗尼本为尽形寿的学处,只要不“作法舍(意乐舍戒)、命终舍、二形生舍(具男女二根)、断善根舍(犯重罪、灭摈)”,理当尽一期生命遵守奉行。然而世尊的一句遗教“小小戒/杂碎戒可舍”,竟成了后世弟子或因心性烦恼、或因师友劝诱、或因政经压力、或因灾变诸难 等,极具开放性、选择性地受学戒律的“充分理由”,这种独立于“绝对全分奉行”的“相对部份持守”,提供了释放、转还、随方施设的心灵空间,也造成了戒律隳弛、似是而非的必然效应。譬如一棵大树,本当根、干、枝、叶俱全,因个人/团体的爱、恶、取、舍差别,或剪、或修、或接、或补,必成另类风姿,甚至有枯萎断根祸患。

如果出家同道都能忍可声闻毗尼是尽寿绝对全分奉行的学处,在面对心性烦恼与因应时代间题时,必有更智慧谨慎的权衡与善巧灵活的运用,来相应戒律意涵(cf.“贰、戒律意涵”)与圆满“轻重等持(轻戒、重戒平等受持)”的本分事。

 

(四) 声闻为菩萨资粮

汉传佛教属大乘佛法机感,向来有仰慕效法菩萨者,胸怀“大乘行人”志气,誓学“清莲出泥”圣洁,却往往在入世随俗中迷忘声闻学处(指出家律仪);或以“活用菩萨学处”轻毁声闻毗尼。殊不知“菩萨声闻(指受菩萨戒并认真学修的僧伽)”的初学者,还会有因入世利他受“非威仪”讥嫌的近忧(例:为救解而抱触异性),何况是无知随俗者,又如何避免身心俱毁的远虑?

如果菩萨学处确实用声闻律仪奠基,在慈心热肠里运入冷眼慧光,试著导向

“两利(自他两利)双全、二乘(大小二乘)双美”的理想,既能关照健全道次第增益“全梵行(五分法身圆满)”,又可贯彻戒会“三坛大戒”先小后大的用心,落实大乘国土、菩萨行者的盛名/胜名。

整体汉传佛教要统整理念、凝聚共识,在没有德重一时的思想/精神领袖出现以前,的确是极大的考验!可喜的是“法洲以法依”给吾人展望光明未来的信心,出家同道若真能依皈“以尽形寿奉行声闻毗尼为基础,再进修菩萨学处,后归趣究竟涅槃”的理念受持,这不求统整而自然统整的效果,会像水到渠成般指日可待!

 

二、 培养研律人才

要“修证自利、利他增善”并济,善巧灵活运用大小乘毗尼,如法因应时代问题,必须先培养能正确解读律典与研究、发明的德学俱优人才,而培养人才得配合师资、课程、同学、馆藏与环境的整体教育。

环境教育待后文发抒(cf.“肆、五、创造优质境教”),先谈课程、馆藏部份 :汉传佛教虽以《四分律》为本,行事时若检阅各部广律兴废与古德孤诣成就(例:南山三大部、灵芝三大部 等),更能助进思择持犯、轻重、偏圆 等问题。

因此,遴聘精学厚德的师资,号召欢喜意乐毗尼、心性德品贤善的僧伽,以现存三藏典籍为范本,参酌信实可靠的近代研究,有计划地设计课程与学程,融合法性、心性、止持、作持、仪轨 等,渐次探赜、逐步深入,学修完成后,这些经过教育计划统一栽培的人才,将是戒律师资或戒律咨询人选,对佛教会有1.统整理念共识、2.端正戒律视听、3.人才输送十方、4.互通佛教资源的实际贡献。

 

三、建构法依制度

教内有“铁打常住,流水僧”的警句,在时节更迭、人事交替的无常法则里,要巩固僧团道风,永续佛教命脉,就得倚重与“理念、人才”鼎足而三的“法依制度”。

制度施设范围可宽、可狭,若广览律藏或丛林清规,依循“法性、涅槃”的理念检索,将可汇编严密周详的僧团制度,笔者仅把制度内容举要略述,供养诸家参考:

僧团方向:僧团方向攸关二众(僧俗二众)教育、僧团发展等各项实务,以僧团中心理念为标的,纲维制度、统领大众,推动僧团前进。

法门修行:法门修行是一切佛弟子慧命所寄,从经论提列可实作、可传承的禅法,成为僧团止观运心的依据与宗门。

共住规约:范限僧、尼道场,简别共住条件,及净人、信众入寺仪规 等,严持僧尼别住、僧俗区隔,以护梵行、正伦理。

摄僧度徒:规定僧度僧、尼度尼,与从俗到僧的养成次第及公约,制导僧团和僧伽素质。

人事行政:人事请职、升迁,僧团交流、酬酢 等事宜,分担僧团庶务,共创光明法运。

财务经济:单金、水电、衣食、庆吊 等收支管理,护持安乐办道。

奖惩处分:奖励功绩、惩戒忏罪,住持真理、正义。

僧伽福利:休假、退职、进修、外参 等福利,使“休养生息”,开展潜能。

僧伽安养:医疗、送终 等安养,令无后顾之忧,正念正知。

依法建构的制度化僧团,不但终结恶性循环(cf.“参、二、当今现象”),并有逆转为善性循环的强大势力。

 

四、 组织专责戒会

组织专门负责传戒的常设戒会,遴聘熟谙大小乘、二部(僧尼二部)毗尼的律师与僧伽,依法如律地结界、问遮难、授戒、教授 等,严格执行三皈、五戒、十戒(以两年为基数)、六法(沙弥尼加受六法成式叉摩那)、具戒(式叉摩那于二部僧受具戒成比丘尼)、菩萨戒的道次第与受学时间(例:式叉摩那须实满两年六法清净),戒期中著重戒律的讲解与实作(例:随机羯磨),加强戒子正知戒律及正行毗尼,陶塑修道习性。

所以,深谙毗尼的常设专责戒会,不但能辅正各僧团制度的健全,并有1.统一戒律理念、2.提升传戒品质、3.制约受学年限的功能,其公权力与公信力是捍卫佛教僧格、僧制、法运的尖兵。

 

五、 创造优质境教

苏东坡曾用“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点明环境的助道潜力,提示一切见、闻、觉知都是环境教育的领域。在林总多元的境教领域里,笔者仍然举要略述,供养诸家参考:

生活伦理: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与人际往来 等,都在示范身言二教。

活动事务:佛事法会、文教慈善 等各类活动流程与运作实况,能激发慕道赤忱。

建筑规划:殿堂楼阁、寮廊林池 等如律配置(例:经像法物安奉室内、僧寮不在佛堂 法堂上方),可引导对三宝用地尊卑上下的规划正见。

器物设备:橱台桌椅、法器物品 等相关设备(例:盥洗室配备洗净用具、净鞋 等),有“无情说法”的隐义。

文化宣导:图画警句、偈咒法语 等文宣品,全是诸佛、贤圣化身。透过正知经法、戒律应用于生活一切事项,僧伽即使没有经教、师友开解,长期受眼见耳闻的视听濡染,也会因为正面的修道环境教育,净化和深化成学佛正见与修道性格。

 

伍、结 论

僧伽修道实力有二:1.义解、2.实证,身心实证佛法(法性、涅槃)仗凭义解三藏教理(经、律、论),义解三藏教理贵在身心实证佛法,这就是“解行相应”的道理。吾人身处当今佛教,受用古德、长辈建树的成果,应在安逸平顺的黄金时代里,以“解行相应”感恩谢德。

笔者认为:从“提振戒律”的五项方法,依技术难度高低,由近程、中程、远程循序圆满,便是“解行相应”的表现。基于此,评估了四项预期发展:

从毗尼学处知解僧伽的修道意义、进退分寸。

完全回应戒律意涵(cf.“贰、戒律意涵”),如法因应时代问题。

造成强势的修道人文,发挥“显正即破邪”的作用。

继承先贤、启迪后进,近报四恩、远济三途,创开未来光明法运。

所以,戒律对僧伽的重要关系个人修道、佛教法运、众生机感,笔者投诚殷请师友同道 为道、护教、愍众生勉力加行!

返回主目录页

戒学专集:戒律学研究,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释圣严

 

五戒与十善,一向被认为是人天善法,而且在别解脱戒中,虽有七众戒,并以五戒为基本,却未以十善法列入七众的别解脱戒。而至于在家与出家共同受持的大乘菩萨戒,虽有从大乘经论中集出的菩萨戒本,也有三聚净戒作菩萨戒的总纲,却未能将十善法作为菩萨戒的基础来处理,以致汉传的大乘菩萨戒,徒具严格的受持形式,而缺少易学易持的实用效果。

本文基于此一问题的症结所在,详细查考大小乘诸经论,介绍说明十善法不仅是人天善法,也是如《大智度论》所说︰“十善为总相戒”,又说︰“十善则摄一切戒”。十善是世间伦理的根本,是佛教七众别解脱戒的根本,也是菩萨戒的根本。

本文从阿含部诸经、阿毗昙部诸论、大乘各期经典、大乘诸论典,以及从印度佛教、汉传大乘、藏传大乘诸论师的著述中,找出有关于十善法的内容,虽仅身三、口四及意三的十条,而其涵盖层面则可浅可深,可狭可广,并且在凡则凡、在圣则圣、遇小即小、遇大即大,内外道同辙、僧俗众共轨,世出世间、有佛无佛,都能适用,又易实践的道德轨范。十善法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伸缩性,所以也是极富弹性的菩萨戒法。

古代汉传的大乘佛教诸大师们,对于菩萨戒的观点,仅采用少数几部圣典,例如《梵网》、《璎珞》、《瑜伽》、《地持》等经论,未能广涉大小乘诸经论,也未将藏传及南传的诸圣典中对于菩萨戒的根源及其开展,作广泛的探讨。本文则从对于十善法的研究,发现了汉、藏、巴利三种语系的圣典中,均有脉络分明的共通性。

因此,本文主张︰既然已在大小乘诸圣典中,明确地发现了易受、易行、易持的十善法为最根本的菩萨戒,就该及时调整,把已往以《梵网经》为菩萨戒受持准则的观念和作法,转成以十善法配合三聚净戒为受持菩萨戒准则的观念和作法,这是回归佛陀本怀的无上功德。

 

一、前言

 

戒在佛法中,分有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的三等。别解脱戒,离欲界缠;定共戒,离色界缠;道共戒,离三界缚。又谓别解脱戒是欲界凡夫,受持戒相,持戒清净,则可别别解脱;定共戒是住在四禅八定之人,自然不会犯恶行造恶业;道共戒则已证学与无学的圣道,已离烦恼,已断生死,无漏智慧现前,根本不会再有犯净戒造恶业的可能。

欲界凡夫,若不受持别解脱戒,纵然想要返生为人都非常难,何况解脱生死乃至成等正觉。既已皈信三宝,必须受持净戒。依在家出家及大众小众的不同,别解脱戒分为两大类︰一是声闻七众别解脱戒,包括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二是大乘菩萨戒。七众戒是三皈戒、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是依五部大律或称四律五论的律藏。(注1)菩萨戒则没有成套乃至专门的菩萨律藏,而自古以来中国先贤都是从《璎珞经》、《梵网菩萨戒经》、《地持经》、《瑜伽师地论》、《菩萨善戒经》、《菩萨优婆塞戒经》等摘出戒相条文而成戒本。(注2)菩萨戒的基本精神,则在于三聚净戒的能收能放。(注3)三聚内容是︰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

在中国佛教史上,菩萨戒的授受,一向采用《梵网经》,因其主张“孝名为戒”,颇能迎合中国民族重视孝道的美德。又因其对于受戒者的资格要求,非常宽大,不仅未受七种声闻戒的人类可以受持,乃至但能听懂法师语的异类众生,也都能够受菩萨戒。(注4)可是《梵网经》的十重戒及四十八轻戒,有许多条是我们无法遵行的,有许多条则因时代环境及风俗习惯的变迁,已经不切实际,故在中国虽然形式犹存而精神空虚。因此,我在拙作〈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的文末主张︰“今后我们在三聚净戒的原则下,如何来考虑菩萨戒的时空适应,而予简化并且认真”。(注5)同时我也发现日本天台宗创始祖最澄,设立圆顿戒,以“授圆十善戒,为菩萨沙弥”。(注6)《入中论》所举的菩萨律仪是十善道,(注7)《大智度论》则说︰“十善为总戒相”,(注8)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说︰“此(十善)为摄尽尸罗本”。(注9)这使我觉得三聚净戒与十善,都是菩萨戒的根本。故在写完三聚净戒之后,就考虑要写这篇论文了。

 

 

二、十善法与大小乘诸经论

 

有关十善法的经论记载,极其丰富,这是人天善法,也是声闻、缘觉乃至成佛基础的五乘共法,(注10)故从原始佛教圣典到近人的佛教著作,多多少少,都有关于十善法的提倡及讨论。

依据日本现代学者大野法道博士的代表作《大乘戒经?研究》第十五章,介绍与十善法或十善戒相关的大小乘经典,分做二十一个项目,(注11)举出大小乘经典共计有︰四种阿含部六项五十一例,大乘经十五项四十三例,合计九十四例。(注12)

我们发现,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运用十善法,从《杂阿含经》开始,十善法即有戒律、业道、善行、正道行、真实法、涅槃解脱法的功能。大乘经中的十善法,功能更多,例如菩萨道必修的六波罗蜜之中,第二戒波罗蜜,即用十善法为其内容者,有《维摩诘经》的〈佛国品〉、《大品般若经》卷5〈问乘品〉及卷20〈摄五品〉、《成具光明定意经》、《十住经》及《十地经》的离垢地、《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十地品〉第二地、《密□金刚力士经》、《宝云经》卷1、《大菩萨藏经》的〈尸罗波罗蜜品〉;以十善法作为菩萨戒的有《大乘十法经》、《未曾有因缘经》、《优婆塞戒经》、《受十善戒经》、《佛升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上、《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以十善法作为戒与业道兼顾者有《小品般若经》卷6〈阿惟越致相品〉等;以之作为菩萨道及菩提行的有《大方广十轮经》卷7〈远离讥嫌品〉、《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大菩萨藏经》的〈尸波罗蜜品〉;以之作为往生净土之要行者,有《大般涅槃经》卷19〈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大阿弥陀经》卷下、《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3、《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等;以之作为无上正真道之本者有《海龙王经》卷3;以之作为招致善果的功德者,有《十善业道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大集月藏经》等。(注13)印顺法师也在其《成佛之道》第三章列举《海龙王经》,所以说十善法是人天众生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的根本依处。(注14)

至于在大小乘诸论典之中,提到十善法的,也极丰富,例如南传《清净道论》第一〈说戒品〉、(注15)汉传《舍利弗阿毗昙论》卷7、《阿毗昙心论经》卷2、《阿毗昙婆沙论》卷25〈不善品〉第一之一,《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12业蕴第四的恶行纳息第一之一,《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6及卷17〈分别业品〉,《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22〈辩业品〉第五之五、《成实论》卷8、《发菩提心经论》卷上、《摄大乘论》卷下依戒学胜相第六及《摄大乘论本》增上戒学分第七、《摄大乘论》世亲释卷8、《摄大乘论》无性释卷7、《瑜伽师地论》卷40〈菩萨地品〉第十之一、《十地经论》卷4离垢地第二之四,《十住毗婆沙论》卷3〈释愿品〉之余、《大智度论》卷46〈释摩诃衍品〉第十八,藏传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卷5及卷11等,均有相当多的文字,阐述十善法及十善法与菩萨戒的关系。(注16)

 

 

三、十善是世间善法的常轨

 

十善法的异称也不少,以业道而言,称为十善业道及十不善业道;以行为而言,身口意的三类,可称为三恶行及三妙行。以意业的三个项目贪、嗔、邪见,称为三不善根;无贪、无嗔、正见,称为三善根。以业道的性质而言,身三、口四的七个项目称为业,意的三个项目,为前七个项目的道,故称业道,十个项目相加,行恶即合称为十恶业道,行善则合称为十善业道。以此十事为律仪,则名为十善戒。此十善戒,不属于声闻七众的别解脱戒,所以《瑜伽师地论》卷40〈菩萨地戒品〉云︰“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种别解脱戒”。(注17)因此,十善不仅是佛教的五乘共法,也当是与世间诸外道师共同遵行的善法。也可以说,任何人,不论信佛不信佛,都当遵守十善法;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不论有佛教没有佛教,都当遵守十善法。所以十善法是一切善法的基础,也是一切律仪戒的基础,更是无上佛道的基础。故在《大智度论》卷46云︰“有二种戒,有佛时,或有或无;十善,有佛无佛常有”。(注18)是指在家出家的七众别解脱戒及三聚净戒,佛住世时或有或无,而十善戒则有佛之世及无佛之世,永远都有。此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卷6,也有如此的看法︰

佛未出世,是时无有三归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

修十善法。因十善故,世间则有善行恶行,善有恶有,

乃至解脱,是故众生,应当至心,分体解十善之道。(注19)

《优婆塞戒经》所示的意思,已相当明了,跟《大智度论》所说的颇为一致,无佛之世,也就是佛未出世之际,虽尚没有“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比丘僧”的三归依戒,(注20)但对于有智慧的缘觉及菩萨根性者,为了求得缘觉菩提及大菩提,也会修行十善法。其次,世间虽无佛法之际,却已有了十善法,所以一般的人们,也有善行及恶行的标准;如果世间或有佛法或无佛法,只要有十善法,人们便有修行解脱道的机会。故在《中阿含经》卷15第70《转轮王经》有云︰此世界的人寿减至十岁时,便有一连七天的刀兵劫,劫后余生的人们,便知共行十善法,乃至人寿增长到一万岁时,也都是由于逐渐增行十善法的缘故。(注21)这也说明了十善乃是世间善法的常轨,是被佛法所肯定的。但却未必要由佛说,未必出于佛教。

正如日本学者土桥秀高氏所说,十善法是从世间法贯串到菩萨戒的。(注22)中村元博士,也有一篇文章〈十善之成立〉,他以为佛教所说的十善,是承受了婆罗门教及耆那教所标的五大誓戒之内容,就这样在原始佛教中发展出来的。他说最典型的就是一部经典,叫做《修行者之功德》(`Samanna-phala-sutta`),在那部经中,介绍六师外道思想之后,便以佛教的立场,叙说出家修行者的功德。那是采取五大誓戒的前四项︰舍断杀生,舍断不与取,舍断不纯洁的男女行为,舍断虚妄语。这是佛教以前就有的印度社会的一般伦理,被佛教包容吸收,再予以改进而成了身三(不杀、不盗、不邪)、口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七善行,再加上意三(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而成为十善戒的体系。不过在《修行者之功德》那部经典中,尚未发展到这个程度,原因是这部经典尚未脱离耆那教精神的气氛,而耆那教及当时的印度其他宗教,都从行为的结果看,不从行为的动机论,唯有佛教特别重视我们的心这样东西,所以成立了身三、口四、意三的十善戒。(注23)

 

四、十善与五戒都是佛法的正道

 

十善既为世间一般人都该遵守的常法,如果已是一个佛教徒的三宝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都应至少要以遵守十善戒为起码的条件。而此十善法有其他印度各宗教伦理基础的共同特色。不过从耆那教等五大誓戒,(注24)发展成十善戒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在家佛教徒必须遵守的五戒,那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佛教五戒的特色是第五不饮酒,此五戒在南传巴利文《法句经》称为五恶,南传的《如是语经》则将三归五恶连用,(注25)南传的《天宫事经》,将离杀、妄、盗、邪行、饮酒,称为五学处;南传的《譬喻经》说把握三归,守持五戒,于佛心起信乐,而得灭苦。(注26)五戒有种种名称,但在这些古经典中,尚未发现十善之名,唯于南传《法句经》,及《如是语经》,均已说到心须制御身口意三业,因为造作身口意的三恶行,便堕奈落(地狱),三妙行即能生于天界。(注27)不过,由于五戒的身口二业,必须有意识的配合,方能成为从因到果的业道事实;所以若有五戒的身口二业,必有意识为其主导。因此而形成身口语的三恶行及三妙行,乃是必然的趋势。此所谓的三恶行及三妙行,发展成为十善法时,便是指的身三、口四、意三;造恶为三恶行,修善为三妙行。五戒十善是出家在家共同的伦理轨范,只是在家人仅受五戒十善,故说离邪,而出家者增受出家戒,故须遵守梵行。

十善法的出现,除了跟五戒有密切的关系之外,与八正道也有关连,如果仅修人天善法求人天乐果,持十善戒就够了,若想获得涅槃果位,十善法便得与八正道并用,例如《杂阿含经》卷28第751经,将八正道的修行,称为“起于正事,则乐正法”,(注28)正事即是八正道,正法也是律仪戒。《杂阿含经》卷29第790经说︰“何等为正?谓人、天、涅槃。何等为正道?谓正见乃至正定”。(注29)此经的“正”,是修人、天、涅槃法;怎么修?是修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的八正道。可是到了连接着的《杂阿含经》卷29的791经,便将八正道改成了十善法︰

何等为正?谓人、天、涅槃。何等为正道?谓不杀生、不盗、不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无恚、正见。(注30)

由此可知,从五戒出十善,十善是世间、出世间的五乘共法,八正道是解脱法。行十善而有智慧,亦是解脱法,若无智慧,不离我执,十善仍是世间善法,故对世间一般人而言,行十善是能够生于人间及天界的善业,若对声闻乘的修行者而言,便是解脱法,故亦可将十善与八正道,同名之谓正事及正道。

五戒是十善的根本,十善又是八正道的根本。因在五戒的前四戒,是身三业、口一业,十善则身三业照旧,而将口业的妄语细分为四,再加意业的三项,共计成为十业道。除了饮酒是五戒的特色,未被列入通常的十善,其余的内容,便是五戒的延伸。由于饮酒本身不是恶业,(注31)只是饮酒之后可能造作身三、口四的七业,所以在五戒要禁止饮酒,十善则未必列入离饮酒。尤其十善既是世间共同的伦理轨范,佛教虽戒饮酒,是为防止犯罪,一般的宗教未曾戒酒,故便未将戒酒列入十善。以致在佛经中要求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须受三归五戒,同时遵行十善。因此,经中要说五戒是三归弟子必须受持的生活轨范,十善则是世间出世间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的正道。故在《玉耶女经》(注32)及《玉耶经》(注33)都将五戒与十善配合起来讲的。依据南传的《清净道论》第一〈戒品〉,也将五戒与十善戒乃至八戒,连合起来讲的,那是对于信仰三宝的在家男女,所规定的实践轨范︰

优婆塞优婆夷的常戒五学处,若可能时增为十学处,依布萨支,为八学处,此为在家戒。(注34)

此引文中的五学处、十学处、八学处,即是五戒、十戒、八戒,而其十戒的内容,根据该书的注释,引用《无碍解脱道》中所说,五戒与十善是合并排列的,虽举五戒之名,其实是介绍了十戒。其所谓的五戒,是戒十不善法,对于十不善法的每一条,都有五戒,其五戒的名目是舍断戒、离戒、思戒、律仪戒、不犯戒。(注35)此五戒是为了实践十善,与三归五戒的五戒,又另有胜义。

 

五、十善是世间善业道也是出世间无漏道

 

十善法在佛教圣典中的重要性,是跟业感缘起的思想信仰有关,业分黑与白两类,也是恶与善两种。恶有苦报,善有乐报,(注36)是业感缘起的因果论。依一般说法,造十恶业,即堕地狱、畜生、饿鬼的三恶道。又如《阿毗昙毗婆沙论》卷25〈不善品〉第一之一,则说,起十恶业,堕十恶处︰

佛经说,修行广布杀生之业,生地狱、畜生、饿鬼中,乃至邪见,亦如是。修行广布增上杀生之业,生阿毗地狱;小轻者生大热地狱;转轻者,生热地狱;转轻者生大叫唤地狱;转轻者叫唤地狱;转轻者生众合地狱;转轻者生黑绳地狱;转轻者生等活地狱;转轻者生畜生;转轻者生饿鬼。乃至邪见,说亦如是,是名行十恶业生十恶处。(注37)这段论文告诉我们,凡行十恶业中的任何一项,都会招致下堕三恶道的果报之苦。三类恶道的地狱道,又依所造恶业之轻重,而有八等,最重的罪报,是生阿毗地狱,又名无间地狱,最轻的罪报是生饿鬼。依据业果思想,果报分有三类︰(一)异熟果,即是造恶业堕地狱;(二)等流果,即是从地狱出还生人间,若杀生报,则为寿命短促多病;(三)增上果,生而为人中,不仅寿命短促,而且身相丑陋无光。

十善法即是鼓励人们舍恶业行善业,便可转黑业为白业、转堕恶趣而生善趣,由感受罪报及苦报而转为感受福报及乐报。一般人修行十善法,便得人天福报,例如︰(1)《别译杂阿含经》卷14,第297经有偈云︰

如斯众善法,白净十业道,悉能修行者,必得生天上。(注38)(2)《杂阿含经》卷20,第548经有云︰行十善业迹,离杀生,乃至正见,当生何所?......当生善趣。(注39)(3)《杂阿含经》卷37,第1048经有云︰

若离杀生,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得长寿,......不贪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爱欲;不恚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嗔恚;正见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痴。(注40)这些经文,虽然都是佛为比丘弟子所说,但仅示知,修十善得生人间及天上的福报,类此的教说,另在《杂阿含经》卷37的第1056、1057、1058、1059等诸经,也都曾说︰“自行十善、教人令行十善、赞叹行十善功德者,身坏命终上生天上”。(注41)

《长阿含经》卷7第7《弊宿经》也说有十恶者,身坏命终,皆入地狱;行十善者,身坏命终,皆生天上。(注42)

可见,佛陀教化的目的,首重不失人身,同时鼓励生天。因为再世为人是一般人的愿望,上生天上,是一般宗教的信仰。然在确保不失人天福报之后,佛陀便提出了更进一步的目标,那便是通过人天福报的十善修行,进入出世间道的声闻四果。例如《中阿含经》卷3第15的《思经》,有如下的说明︰

舍身不善业,修身善业,舍口、意不善业,修口、意善业,......如是具足精进戒德,成就身净业,成就口净业,成就意净业;离恚、离诤、除去睡眠......正智正念,心与慈俱......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当勤修慈心解脱,......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脱者,无量善与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注43)

这段经文是说,舍离身口意的十不善业,并且精勤修行正智正念和慈心解脱,便是成就无量的善法戒德,便能获得声闻三果乃至四果。此在《中阿含经》卷4第20的《波罗牢经》,也说多闻圣弟子,离断十恶业,而念十善业道,便得“一心”的禅定,“心与慈俱”,“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乃至“远尘离垢,诸法净眼生”,并“住果证”。(注44)以此可知,修十善法,对于一般人士的非佛教徒而言,虽属人天果报的善行,对于三宝弟子而言,不论在家出家,不论是男是女,其目的应当是在家众最上要得三果阿那含,出家众最高要得四果阿罗汉。可见,十善既是有漏的善业道,也是无漏的正道与圣道。

 

 

六、由十善正行道而成为十善律仪戒

 

在《杂阿含经》卷28及卷37,共有九经,皆以十善法称为正行道。(注45)在《别译杂阿含经》卷15第297经,说明修十善的功德,可以生天,也可得涅槃,其中有佛陀与天神的对话问答,以偈颂的形式作如下的表现︰

佛说︰“如斯众善法,白净十业道,悉能修行者,必得生天上。”天赞︰“往昔已曾见,婆罗门涅槃,久舍于嫌怖,能度世间爱。”。(注46)这是说能修十善白净善道者,必定生天,也能入涅槃。故在《杂阿含经》卷37的第1051经,也说︰

杀生者谓此岸,不杀生者谓彼岸。邪见者谓此岸,正见者谓彼岸。(注47)此经以造作十不善业者,为居于此岸受苦报的凡夫,以修十善业者为居于彼岸已得解脱的圣者。我们从以上的资料,可以明白,修十善不仅能生天上,也能解脱生死入于涅槃。可是如果十善法仅是一般的伦理轨范,而不作决定性的非守不可的律仪来处理,大家虽然愿得人天福报,十善法却无约束的力量,所以能够自动而且经常守持它的人就很有限了。故在《杂阿含经》卷16第442经,世尊曾以受持十善者的人数之少如手指爪甲上的尘土,不能受持十善者的人数之多如大地的尘土做譬喻。(注48)所以要将十善法列为佛教徒必须受持的律仪戒,乃是顺理成章的必然趋势。唯有把十善法当作佛教徒的戒条来遵守,才有强制实践的拘束功能。故在《杂阿含经》卷37第1061经,便有如下的一段经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非律,有正律,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非律,谓杀生乃至邪见,是名非律;何等为正律?谓不杀乃至正见,是名正律。(注49)

十善法不属于七众别解脱律仪戒,此处的经文,则称十善法为正律,此与将十善称为正法、正事、正道、正行,(注50)是脉络分明的关系。十善既是正事、正道、正行,当然也应该视作正律,要求佛教徒们一体受持。因其本与五戒的内容一致,若能受持五戒,必也能受持十善戒,并无困难。故到《别译杂阿含经》卷14第297经,就更明白地,把十善称为“戒”,称为“威仪”了。(注51)到此为止,十善法在事实的需求上,已被视作佛教徒们,若在家若出家的七众所必修必行的律仪戒了。

 

七、十善依据五戒四波罗夷而作适应性的调整

 

十善的内容,通常多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欲、无嗔恚、具正见的十个条目为准,若从大小乘诸经论中所见,也有一些出入差异,今举十种资料详细比对,表格请参见本文第29页所附。经由此表格所比对的结果,(注52)可得知:十善的次第排列不尽相同,内容名目也不尽相同,乃至相同的内容而其所用名称也不尽相同。杀与盗两项,大体一致;第三项的不邪是对在家居士说,不得他男子是对在家女性说,不是对出家人说;第四项的不妄语,也全部都同;其中的《玉耶女经》、《玉耶经》、《十住毗婆沙论》均将不饮酒列入十善,乃是配合五戒的做法。意业的三项,出入最多,三个项目,竟然在十种经论中出现了不嫉妒、不嗔恚、信善得善、不怒、不痴、不祠祀、不贪取、不邪见、不悭贪、不□随愚痴等十一种名称。足以证明十善的内容,除了配合五戒,也是依据出家别解脱律仪戒的四波罗“杀、盗、、妄”而为考量,其次则为了适应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情况,作了少许的调整。

 

 

八、消极的十善法升华为积极的菩萨行

 

大致上说,在原始的圣典中,十善业是跟十恶业相对,(注53)而其相对的用语,尚有十增法与十退法,增者为十善,退者为十恶;(注54)妙行与恶行;(注55)善根与不善根。(注56)原则是消极地不行恶行不造恶业,便是善行与善业,故在一般经论中都说,离十恶、断十恶,便是十善行,便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可是,若从大乘菩萨行的观点而言,离恶断恶,虽能带来人间天上的福乐果报,总还不能表现出积极济世的菩萨行为,故到大乘经典戒波罗蜜多中的十善戒,便被赋予更为积极的救度功能了。现在试举二例如下︰(一)《成具光明定意经》有云︰

何谓广戒?曰广戒者,谓能摄身之三殃,守口之四过,捡意之三恶。身行者,若见一切众生,蚑行蠕动,愍而哀伤,纵而活之,随其水陆,还而安之;若见众宝珍琦柔软细滑可意之物,虽贫苦,内伏其心,不令贪取;及见细色脂粉之饰,则内观朽烂脓血之臭。斯身之三戒。口行者,谓彼若以(杀盗妄)四过加己,则而觉知,口之失也;报以善言和语;至诚不饰;答而化之,使反从己。斯口之四戒矣。意行者,则心习智慧,思惟生死,常住慧处,不惑流淟;又深入道品,空无之要,别了真喭而无疑难;见善则劝,成则代喜。斯意之三戒。故行道之始,先于十戒,既能自为,又化他人,勤而不懈,行而不休,都无懈惓之想,故曰广戒也。(注57)(二)另有一部《十住经》的异译《渐备一切智德经》,其〈离垢住品〉云︰

(1)离于杀生,不执刀杖,心怀惭愧,愍哀群生,常抱慈心,欲济众生,......舍身之安,而解众患。

(2)不盗窃,心常好施,不贪他财......。睹他所有万物,生业财宝之利,不生嫉心,......广念布施,救济贫乏,割身所供,惠众穷困,猬飞蠕动,蚑行喘息,随其水陆,皆欲令安,不过众患。

(3)舍爱欲邪之行,不欲重习,自于妻室而知止足,未曾兴心慕乐他妻......。奉清白行,不为秽浊,如母、如姊、如妹、如女无异。清净鲜明而无沾污。

(4)不妄语,不乐虚言,所宣至诚,......至于梦中,不演非法,况昼日乎?......常说正法佛之经典,不出俗辞无益之业。

(5)离两舌,不传彼此,斗乱于人......和解诤讼使无怨望。

(6)不骂詈,不演□辞,不宣恶言,不伤人心,......,口所布言,可一切心,柔□慈和,闻者安隐。

(7)不绮语,离于饰辞,言无所犯,......虽身溺死,不演非义,身口相应,言行相副。不失神明,不违佛教。

(8)不嫉妒不抱贪餐,未曾兴心慕求众欲,他人财业,高德贵性。不发痴心,贪利无义,见人多有豪贵至尊,不以为嫉,心存道义,犹鱼在水。

(9)无嗔恨,心常怀慈,愍哀之心,调和之心,安隐之心,柔□之心。其心常念欲济一切,而将护之。

(10)弃邪见,奉于正见,不堕外学,舍于贪事虚伪之术,吉良之日,不择时节,不思国位,......不怀谄,表里相应,心性仁和,奉佛法众,不失三宝,愍哀三界,皆欲度脱。(注58)

从上举二经,所见大乘菩萨的十善戒,是非常积极的,不仅止于不作十种恶业道,而且必须遵行以慈悲愍哀之心利益广大的众生。不杀生不仅不杀人,也不杀一切微细动物;不仅不杀动物,而且要随其水中陆上,及时救生、放生、护生。不仅不偷盗,当行救济贫乏,惠众穷困。不仅不邪,而且要对自家妻室之外的一切女性,视如母亲、如姊妹、如女儿那般地愍哀保护;如烦恼起,则正好可以不净观的修行法来藉境修观。不仅不妄语,而且要常说佛法佛经。不仅不两舌,更要为他人和解诤讼。不仅不恶口鹿语伤人,还当以柔□慈和的佛法,安慰他人。不仅不杂言秽语,而且要言行相副,不违佛教。不仅离贪欲、离嗔嫉、离邪见,而且要心习智慧,思惟生死,深入菩提道品,如鱼在水;常怀慈愍之心,常念欲济一切众生;见善则劝,善成则代喜;恒以正见,信奉佛法僧三宝,皆欲度脱三界众生。这已不是素朴的十善法,而是菩萨行的菩萨戒了。

 

 

九、十善是凡圣同归大小兼备的菩萨戒法

 

从大乘经论所见,菩萨道与十善法相接合的例子极多,例如八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中〈十地品〉的离垢地,广明十善业道。因为一切众生堕恶趣中者,无不皆以十不善业,所以菩萨当作如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为法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注59)《十地经》卷2离垢地也说︰“唯诸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时,自性成就十善业道。”又说,此上上十善业道,以一切种得清净故,及至成就诸佛十力,及余一切佛法修证。(注60)《十住经》卷1离垢地第二,说菩萨常护十善道,因行十善道可生人处天处;若能修十善道而与智慧和合,畏三界苦,大悲心薄,从他闻法,即至声闻乘;若修十善道,不从他闻佛法,自知自悟,深入众因缘法,而不具足大悲方便,即至辟支佛乘;若修十善道清净具足,于众生中起大慈悲,不舍一切众生,求佛广大智智慧,便是大乘的诸地菩萨;若能清净修行十善道,乃至能净诸波罗蜜,能入深广大行,便得十力四无畏、四无碍,大慈大悲,具足一切种智,便是成佛。(注61)

十善业道,是五乘共法,大乘菩萨,自当自行教他行,自住教他住,令使一切众生都能修行十善,教他修行十善。由于修持十善业道,少则可生人天,若能依据各自的发心层级高下,可为二乘圣者,可为菩萨,可以成佛。故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有云︰“言十善者,则为一切众善根本,能摄一切诸余善法”。(注62)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看,若佛出世,若佛不出世,皆有菩萨及辟支佛出现世间,他们未有佛制的七众别解脱律仪戒,乃至三自归依也没有的时代,辟支佛可依十善为戒,配以智慧观察众因缘法,便能悟道,而成独觉圣者。至于菩萨,是指发了大菩提心的修行者,永远应现于众生群中,修行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乃至直到最后一身的释迦瞿昙,在成佛之前,仍旧被称为菩萨。这些菩萨也都以十善31法为律仪戒,例如《优婆塞戒经》卷6〈业品〉有云︰

善生问︰诸佛如来未出世时,菩萨摩诃萨以何为戒?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时无有三归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道。(注63)

菩萨道的修行者,是为愍哀众生沉沦生死五趣,造作无量无边种种恶业,受尽无量无边种种苦报,犹不自知如何寻求出离解脱之道,所以菩萨从生到生,舍身救拔苦趣众生,救济之道,就是运用十善法,给予物质及精神的支援,给予理念和方法的劝化。概然地说,即是以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来济度众生;比较具体而又基础的方法,便是以十恶业来警惕众生,以十善业来鼓励众生。故在《大方广十轮经》卷7〈远离讥嫌品〉说,菩萨以十轮成熟众生,乃至也以十轮成佛,彼所谓十轮,便是十善。(注64)又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8业道第六,也说菩萨以十善业自得涅槃,并度众生皆登正觉。其经文如下︰

此十轮者,非余法也,当知即是十善业道。成就如是十种轮故,得名菩萨摩诃萨也。于一切恶,皆能解脱;于一切善,随意成就;速能成满大涅槃海;以大善巧方便智光,成熟一切众生之类,皆令获得利益安乐。(注65)同经卷9也说︰

十善业道,是世出世殊胜功德果报根本。(注66)要由修行十善业道,世间方有诸刹帝利、婆罗门等大富贵族、四大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或声闻乘、或独觉乘,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注67)

菩萨摩诃萨,代佛转法轮,便是转的十善轮,并以此十善轮,成就自己成佛,成熟众生利益安乐。又如《大方广十轮经》卷7所说︰“若能守护十善,便于善根誓愿满足,成无上道。(注68)菩萨十轮拔苦、十善成就的伟大愿行,其内容是见小即小,遇大则大,由凡入圣,乃至成等正觉,尽摄有漏无漏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真是凡圣同归、五乘兼收的菩萨戒法。

 

十、以十善法为菩萨戒是印汉藏诸大论师的共识

 

据印顺法师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四章,认为日本佛教学者平川彰的《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主张依据“十善”戒解说,初期大乘的菩萨为在家生活,是在家立场的宗教生活,像这种观点,尚“值得审慎的研究”。(注69)因为十善法不是七众戒,而是七众戒以外的伦理轨范,传说中的菩萨身分,可具七众的立场,也可不具七众的立场,但要成为菩萨,必然受持十善戒。虽然《菩萨善戒经》卷4有说︰“菩萨摩诃萨欲受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种(众)戒。”(注70)可是在藏传阿底峡的《菩提道灯释》主张,七众的别解脱戒,一开始就需要,而它正是受菩萨戒的前行。唯对于已经住于大乘种性者和已经在他生修习过大乘的人,自然不行恶事,因此,这些人虽然一开始就受菩萨戒,也没有过失。(注71)也可以说,不论有佛出世或无佛出世,凡是菩萨,或在家身或出家身,必受十善戒,菩萨不表示是一种佛教教团内外地位及身分,而是必然受持十善行的有德之人。所以初期的大乘菩萨,未必拘限于出家生活或在家生活。十善的第三不邪,当然是对在家男女而订,出家男女若增受菩萨十善戒者,自然仍得遵守出家梵行的不戒。由于菩萨十善戒是适应僧俗七众的律仪,故也可以在僧则僧,在俗则俗;佛在经中若对在家男女说十善,便谓不邪,若对出家男女说十善,也会交待受持不戒。(注72)

以十善作为菩萨戒,有其包容性及弹性,故在许多大乘经论中,喜以十善为菩萨的尸罗波罗蜜多。(注73)在瑜伽唯识系的诸论典中,也以十善列为增上戒学,例如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本》卷下、(注74)《摄大乘论》卷下、(注75)《摄大乘论无性释》卷7,(注76)均在三聚净戒项下,论列了十善与菩萨戒的关系。因为正如《瑜伽师地论》卷40菩萨地〈戒品〉所言︰“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二出家分,是名一切戒”。(注77)把十善法作为菩萨戒,便可适应在家及出家的二种分了。

不像是中国汉传系统所受的《梵网经菩萨戒本》,共有十重四十八轻的五十八戒,虽为在家出家乃至异类众生普授,可是其中十重戒的第三条戒是︰

若佛子自、教人、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因、缘、法、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是菩萨波罗夷罪。(注78)这明明是修净梵行或已离欲的出家戒,凡夫位的在家菩萨怎么可能受持清净呢?又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所列十条,皆是四十二贤圣法的菩萨戒,在其受戒之前,先忏悔身口意十恶法,得三业清净后,即受菩萨十重戒,然其第三条也是︰

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注79)这种菩萨戒,要求从今身至佛身不得故,比较《梵网菩萨戒》的不得故还要难持,应该是离欲的圣位菩萨才能做得到。于是形成了中国传授的菩萨戒,要求从严而实践从宽的弊端。

因此,印顺法师主张︰“对佛有了充分的信解,就得从十善菩萨学起。”他说︰“以菩提心去行十善行,是初学菩萨,叫十善菩萨。”他又说︰“十善正行,是以发大悲心为主的菩提心为引导,所以即成为从人到成佛的第一步。”(注80)可知,十善既是初发心的菩萨戒,也是通于在家出家的菩萨戒,更是从人间的贤者直到成佛为止的菩萨戒,乃是最能普及又是最有弹性适应和实用的菩萨戒。故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也重视十善,而说︰“一切大众,皆应发三菩提心......复有八部阿须轮王,各舍本形,入十信心,行十善行”。(注81)虽然《优婆塞戒经》说︰“诸佛如来未出世时,菩萨摩诃萨”以十善法为戒,(注82)其实有佛住世时,也应以十善法为初发心者的菩萨戒,否则便会为授戒的菩萨法师及求戒的初发心菩萨,造成故妄语的犯戒行为了。菩萨法师明知初发心的在家菩萨,不可能终身受持乃至尽未来际受持“不得故”的誓愿,竟又为他们请圣授戒;新发心的在家菩萨,也明知不可能终身受持乃至尽未来际受持如此严格的菩萨戒,竟然又在问及“能持否”时,答言“能”。岂不是于受持的同时,便在犯戒!

我们再看藏传的大乘佛教,对菩萨戒的立场,他们未用《梵网经菩萨戒本》,倒极重视身三、口四、意三的十种善业,例如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卷5,提及十种善法,既能成办二乘圣果,也能成办一切种智的佛果。(注83)又说六波罗蜜多中的第二尸罗波罗蜜多,虽有三聚,而︰

此约律仪尸罗增上,说为断心。此复若具等起增上,断十不善,是十能断......。故具等起尸罗增上,说十善业道。(注84)

又说︰“月称论师于尸罗波罗蜜多时,亦说是断十种不善。十地经等多如是说”。(注85)文中的十善,即是菩萨的戒增上学,又名尸罗波罗蜜多,菩萨持戒,以“心地犯罪为重”,(注86)以“尽心为体”,(注87)故说菩萨以“能断心”为尸罗,由此心能断十不善法,便成尸罗波罗蜜多。(注88)尸罗波罗蜜多,虽然总为三聚净戒,而此能断心,即是约律仪戒的十善法说,于此若具备了等起增上缘时,便断十不善行,而为十种能断心,因此要在具足等起戒增上缘时,才名十善业道。

至于文中所引月称论师之说,即出于他的名著《入中论》,根据法尊法师译出的《入中论》卷1,有关菩萨尸罗波罗蜜多与十善法的结合,有如下的一段论文︰

此以七能断(身三、口四)为相,无贪、无嗔、正见三法是七能断之发起,故约能断与发起而言,即十善业道也。戒圆满、戒至极,德净即清净功德,净宗亦通戒,谓圆满清净也。因此而以偈颂曰︰“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注89)文中所言发起,与等起增上类似,宗喀巴说,断身口七不善业是自性增上,若无意三不善的等起增上,即无因缘完成身三、口四的七不善业,故须以自性增上的七善业,配以等起增上的三善心,便成十能断心而为十善业道。(注90)《入中论》以三种意善业,为发起身三、口四七善业的动力。以身三、口四为七能断,以无贪、无嗔、正见之三法为发起,即能圆满十善业道的菩萨戒波罗蜜多,那时已是菩萨十地之第二菩提心离垢地的圣者阶段。(注91)因为这是已履圣位的菩萨,才能“戒圆满,戒至极”。若在凡夫位中,虽受菩萨十善戒,还是不能持戒清净,所以月称论师又以偈曰︰

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

彼如秋月恒清洁,寂静光饰无端严。

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

故彼恒于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注92)

十善法的菩萨戒,虽系凡圣同归、大小兼备的法门,若要能做到持戒清净圆满,必须位登二地菩萨,故劝受持菩萨十种善业戒法的人,于我能持戒、有戒让我持、我有持戒功德的三轮之中,当离我与戒及我与持戒功德的相对执着之心,便离我执,方成持戒清净。

 

十一、结论

 

从以上所见论列的考察,可以让我们知道,十善法不仅是贯串世出世间凡圣五乘的基本善法,也是从凡入圣乃至成等正觉的根本轨范,故被以印度大乘佛教为依归的汉藏诸大论师们,将之当作菩萨戒的共轨。今后我们汉传系统的大乘佛教徒们,也当有所反省,既然已在大小乘诸圣典中,明确地发现了易受、易行、易持的十善法,为最根本的菩萨戒,就该及时调整,把已往以《梵网经》为菩萨戒受持准则的观念和作法,转成以十善法配合三聚净戒为菩萨戒受持准则的观念和作法;这是回归佛陀本怀的无上功德。《大智度论》卷46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注93)在他种菩萨戒无法一一遵守的情况下,能以十善戒作为菩萨戒而来涵盖一切戒,应该是最合佛旨的。

至于谁够资格受持菩萨戒的十善法?本文第十节已经列举《菩萨善戒经》及《菩提道灯释》所明,当于受了三归五戒等七众别解脱律仪之后,增受菩萨戒;也可以在未受七众别解脱戒之前,直接受持菩萨戒,唯其必须自知自证过去世曾学大乘法并已能够“自然不行恶事”;或者是在佛未出世,无有三宝之际,亦得自受十善业道的菩萨戒。准此原则,亦可参考《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所说︰

佛子,始行菩萨,若信男信女中,诸根不具、黄门、男、女、奴婢、变化人,受得戒,皆有心向故。(注94)

又云︰“六道众生受得戒,但解语得戒不失”。(注95)此经的受戒得戒的资格标准,极其厚大,与《梵网经》相类,除此二经,未见有其余大乘经论作如此说。不过若用十善法为菩萨戒,其性质本来就是遇大则大,遇小则小,遇下则下,遇上则上的大方便门,不作资格的苛求,应该是正确的。

至于如何受得菩萨戒的十善法?可以参考汉传现行的菩萨戒传授仪轨,将十善律仪,配合三聚净戒,再依《受十善戒经》(注96)等如法编定。

 

1994年12月13日至12月25日

圣严撰成于纽约东初禅寺

返回主目录页

 

戒学专集:戒律学研究,菩萨戒的重点及其人间性

菩萨戒的重点及其人间性

圣严法师

 

戒的定义既是应作的必须作,不应作的不得作,则不论是否以“戒”为名,凡是圣典中提及菩萨“应行”、菩萨“不应行”的,均当视作菩萨戒的内容。例如《小品般若经》卷六〈大如品〉的末段有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云何行?佛言:于一切众生;应行等心、慈心、不异心、谦下心、安隐心、不嗔心、不恼心、不戏弄心、父母心、兄弟心、与共语言。(8)

大乘菩萨戒的精神,首重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的重点在于利济众生,故对菩萨的要求,不仅不应自恼恼人,更进一步,凡对于任一众生均应生起利济之心。若不如此,即与菩萨所发的无上菩提心相违。但其虽然如此,仍须与空慧相应,故在《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三〈六喻品〉中说,菩萨“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着。”因为持戒目的,不为人天褔报,不为二乘圣果,乃为入菩萨位,供养诸佛,成就众生。(9) 此处所云具足戒,不是指的比丘、比丘尼戒,而是菩萨应当具足无相戒,所谓无相是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于此四相,不缺、不破、不杂、不着、便是具足戒。同品又云:“能具足尸罗波罗蜜,已摄一切善法。”(10) 何谓一切善法?同品的说明,是指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11)

从以上所举《般若经》的菩萨戒内容来看,实已具备了三聚净戒的架构, 那就是 1. 利益诸众生、2. 具足无相戒、 3. 修习众善法。因为大乘菩萨戒的基本精神是求无上菩提,范围极广,而以利益众生为重,故于《大般若经》第五八四卷第十二会〈净戒波罗蜜多分之一〉说:“若诸菩萨,舍本 ( 发无上菩提心 ) 誓愿, 应知是为菩萨犯戒。 ”(12) 又说: “若诸菩萨虽处居家而受三归,深信三宝, 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诸菩萨,虽复受用五欲乐具,而于菩萨所行净戒波罗蜜多,常不远离,亦名真实持净戒者。”又说:“若诸菩萨虽复出家受持净戒而不回向无上菩提,是诸菩萨定不成就菩萨净戒。”(13) 从这三段话可以明白,菩萨舍无上菩提心者,便是犯戒,虽持一切别解脱戒,而不回向无上菩提心者,皆不名为受持菩萨净戒。

到了《妙法莲华经》卷四〈法师品〉说,佛为教化成就菩萨,开示《法华经》;如来灭后,欲为四众广说这部《法华经》,应当告诉他们:“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接着解释:“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14) 如来室、如来衣、如来座,即是大悲心、柔和忍辱心、一切法是空。此被后人称为“三轨戒”,这三条律则之中, 是以 1. 无相的空观为基础,2. 无上菩提的大悲心为原则,3. 柔忍修善法为根本。 也可以说,这是《法华经》的《三聚净戒》,只是着重于菩萨化世精神,故未列入律法中的七众律仪戒。可是,菩萨行者若无身口二业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妥当的,故在《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便说到,菩萨除了住忍辱地,不暴不惊,观诸法实相而不分别之外,也不宜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外道梵志、不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不蓄猪羊鸡狗,若入他人家中,不与小女、处女、寡女共语。(15) 其实这些规定是为出家菩萨而说,其中若干规定,即是比丘戒的内容。《法华经》为了不使出家菩萨矫枉过正,仅重视大乘的空观及菩提心,故以身、口、意、誓的四安乐行来匡正,以示不得废弃出家律仪。

另对在家菩萨,亦不得仅仅重视内在的发菩提心及空观的体验,而忽略了僧俗之间的伦理关系,此如《仁王般若经》卷下〈嘱累品〉,即有明文要求:凡为国主者,不得制作法律,令出家弟子,不许出家修行正道,不准造佛塔像,也不得白衣高座而比丘地立。嘱咐国王及诸王子百官,护持三宝,否则王者信佛,而反毁三宝,便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灾祸即会降临了。(16)

在《华严经》系统的《十住经》卷十《离垢地第二》,则具体地主张修十善道。当时金刚藏菩萨对解脱月菩萨说:菩萨欲住第二离垢地者, 1. 当离一切杀生,常起慈悲心;2. 离诸劫盗,常自满足;3. 离于邪淫,自足妻室; 4. 离于妄语,常真实语;5. 离于两舌,无破坏心;6. 离于恶口,和柔具足;7. 离于绮语,常知时语实语;8. 不贪他物,不作是念我当取之; 9. 离于嗔害心、嫌恨心、迫热心等,常于众生求好事心、爱润心、利益心、慈悲心;10. 离于占相,习行正见,决定深信罪褔因缘。离于谄曲,诚信三宝。(17)

十善道法又名十善戒,是通于大小乘的别解脱戒,一般说,五戒十善是人天果报的善法,然于大乘菩萨的立场看十善戒,不独是消极的不作十恶,更当要修十善。例如不杀众生,且当常于众生起慈悲心,便是菩萨戒的精神了。在《十住经》中所举十善戒的每一戒,都赋有积极利生的意义。考察此处十善戒的内容,身三口四的前七条戒目与通常的相同;八、九、十的三条,属于心意行为也相同,只是其内容更为繁富。足见菩萨十善,固重于身口的行为,尤重于心意的行为,并且特别标明行十善者,当“习行正见”和“诚信三宝”。故此又回到阿含经所示四不坏净的原点上去了。那就是菩萨首应具足正见,归敬三宝,成就圣戒。

从在家菩萨的立场看十善戒,实已涵盖了菩萨三聚净戒的内容,因其十条戒目之中,有的每条皆具三聚功能,有的具一或二,所以若能十善具足,律仪、善法、利生的三聚净戒,也同时具足。无怪乎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四六说,十善是总相戒,其余无量戒为别相戒。(18)

十善戒是为在家菩萨而设,若与杀、盗、邪淫、妄语、饮酒五戒比较,少了一条饮酒戒而多了三条心意戒。饮酒本身不是罪恶,只是为了防止由于饮酒而可能促成前面四戒的犯行,所以在家佛子不许饮酒。可是在《未曾有因缘经》卷下,记载了一桩趣事:只陀太子先受五戒,后闻十善,便向释尊要求,准许他舍去先受的五戒,改受十善。原因是五戒中的饮酒戒难持,他有许多豪客,常常带着酒食,与他共相娱乐,不过他未因饮酒造恶,相反地“得酒念戒”,所以虽有欢乐未放逸。释尊听了,不仅未予呵责,反而称道:“善哉善哉,只陀! 汝今已得智慧方便,若世间人,能如汝者,终身饮酒,有何恶哉。如是行者,乃应生褔,无有罪也。……若人饮酒,不起恶业,欢喜心故,不起烦恼,善心因缘,受善果报。汝持五戒,有何殃乎。”(19) 这段经文,并不表示五戒可以去掉一戒,而是说,若能“得酒念戒”,不起恶业,心生欢喜者,仍未破戒。结果只陀太子未舍五戒,而增受十善。

可是十善戒也非容易受持,特别是菩萨所重的三条心戒。此在《末曾有因缘经》卷上,记载释尊的生父阅头檀王请示佛陀:“十善行法,心道三法,难得护持,当云何受,令不漏失? ”佛也同意此说,故不要求,经常保持三条心戒清净,立即宣说了三时持戒法:“从晨至食,名为上时;经一食顷,名为中时;行百步时,名为下时。”(20) 受了十善戒的人,若能经常不犯三条心戒,已是大解脱者,一般凡夫,但求随力守持,若从早晨至午餐的阶段,心意保持清净而与菩萨道相应者名为上时持戒;顿饭工夫,保持清净者名中时持戒;乃至仅于行走百步的短时间内,保持三条心戒清净,名为下时持戒。

从《未曾有因缘经》所载的以上两例,可以证明菩萨戒持戒标准,极富于人间性。不像七众律仪戒那样,被结集者规定得动弹不得,以致形成戒律精神的僵化,无法伸缩自如,失去了因应时地变迁的潜力。

节选于《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

返回主目录页

 

 

戒学专集:戒律学研究,净心诫观法

净心诫观法

净心诫观法序

 余杭郡沙门释元照述

 

太近至易无如自心。入死出生了不知觉。其体明莹其量包容。故使一迷遽生诸法。其犹宝鉴因明而像生。又若长川缘澄而波动。谓心异物为物转心。吸揽尘缘积成劳结。沦历诸有沉屈己灵。余趣无知。人伦鲜学。纵令听习多堕邪痴。奔逐名闻封著知解。至有江南江北走觅菩提。曲见邪心未尝正直。野猿腾跃家犬迟回。劳我圣师提耳垂诲。曲留妙药的指病根。囊括两乘津通万行。托彼亲度用表弘慈。嘱使窃窥特彰秘胜。深诃讲论苦勉修治。然古德传通双弘教观。诸部则以教开解。斯文乃以观示修。既非无目而游。岂是数他之宝。须信。从真起妄举体现前。达妄即真不从他得。净心之要。览者宜知

 

 

净心诫观法

 

  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

 

敬礼三宝藏 萨婆若法身 随力诫初学 惟圣哀愍听。时在随州兴唐伽蓝。夏安居撰令送泰山灵岩寺付慈忍受持。凡三十篇。如右

 

释名篇第一 序宗篇第二 五停篇第三 挍量篇第四 自庆篇第五 善根篇第六 破戒篇第七 邪命篇第八 诳佛篇第九 造过篇第十 解脱篇第十一 食缘篇第十二 流转篇第十三 不动篇第十四 过患篇第十五 心浊篇第十六 二报篇第十七 结使篇第十八 缘生篇第十九 安般篇第二十 相资篇二十一 因果篇二十二 止劫篇二十三 一谛篇二十四 心行篇二十五 菩提篇二十六 教化篇二十七 佛性篇二十八 福田篇二十九 受持篇三十

 

 

净心诫观法五字释名法篇第一

 

净心者。于汝现行烦恼诸部过患。教修对治。令汝即时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于大乘清净信心。趣向菩提种性住处。以今微因后感当果。是故教汝察病对治。兴隆功业。修入信境。成决定根力。其三贤十圣无垢妙觉四十二地空宗真理。唯可知闻影像粗相。下地凡夫力所未及。亦未能行。今唯使汝净除业镜客尘“目*壹”等。见汝身中少分佛性。汝可饮服般若甘露洗荡盖缠渐显净心。心若清净令众生界净。众生既净则佛土净。始除烦恼令戒清净。戒既完具定复清净。以戒定净令智慧净。智既净已显自身源。有此义故名为净心。已下诸篇治过虽别同名净心。诫者。令汝识知对治初门。先除粗染根本恶业。知病知药守心慎口。励己修道离过患故名诫。观者。察义。观察此诫与佛法相应不相应及障道过患名字句偈。审谛思量。如实解心得诫本意。又能随顺止观二门。此二法者定始慧初。生长一切禅支道品。故名观。法者。即此诫文首轴次第。殷勤晓示。欲使禁断烦恼止诸恶业。加行胜进住不退心。故名为法。下诸篇中皆有此净心诫观法五义。当须知之

 

 

诫观序宗法第二

 

夫欲修道于三业中先断财色二种。若不贪财即无谄诤。若不贪色即无热恼。经云。背舍离欲顺菩提分。当修身观精勤一心除世贪爱。制伏垢恼令心清净。以断财色成无漏善根。薰本识中成无贪种子。渐尽惑染入贤圣位。今见解法人等仍贪财色长养结使。与诸漏相应。恶业系缚坠三恶道。经云。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多求利故专习唇吻庄补华绮。戏论诤讼递相谤嫉。三毒转疆。烦恼增长沉沦苦海。知而故犯。无解脱时。千佛出世不见不闻。以是因缘地狱罪毕受恶龙身。为盗佛衣食破戒嗔垢所得恶果。如盲龙经说。即知解义不救业苦。汝宜依诫如说修行。随病对治随分解脱。不可口言而得清净。三毒五结。何者偏重。先治重者轻即自差。披戒定铠摧心魔贼。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然此因果悉在众生心微尘中。何故不禁余过先诫财色。大乘经云。八万四千障道罪业悉因财色以为根本。何以故。十方众生无始已来为财相杀者过微尘数。为色相杀者数复过是。道俗二流为于财色。今现有一百二十六大地狱中。受千万种苦。经无量劫始入畜生饿鬼。缁素二人同为财色之所伤害。初持后犯。能免者稀。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财色二事相欲似轻感罪尤重。河沙诳惑由财色起。此之二过能坏君臣师徒夫妇等。亦坏内外亲族朋友知识。若离财色更无世间。人天脱苦圣凡同赞。诸漏灭尽进至佛果。为此先诫财色二种。因色生憍。因财生吝。憍而且吝虽有余德亦不足观。先断财色。使功行成立。后听经论。即是入道次第也。言逆行疾。故名净心。偈曰

烦恼如河沙  先断恶二种

一财二是色  死时神不恐

吉罗须护持  况言犯四重

三聚戒清净  布萨心喜踊

鄙夫爱财色  诫汝断贪著

由财三世苦  因色入火罐

色能障圣道  财能令行薄

审谛自看心  知贪是狂错

智避如火坑  顽愚不嫌恶

若犯当悔除  除已更勿作

一切有形类  终归填沟壑

持戒禁情苦  后受大安乐

 

 

诫观五停心观法第三

 

五妄想者。如除刺树先断其根。故修五停观息五过。止不令起。故名停心观。因修此观现恼不行。得小解脱所由之处。戒定调柔渐证神通名大解脱。十障灭尽名真解脱。莫不因今五停观法。如是修入名为净心。偈曰

自知欲情多  一向观不净

背舍得解脱  欲竭即得定

若当逐讲论  念欲转炽盛

是即非对治  下道入险径

自知嗔恚多  一向修慈悲

毒火得清凉  成就善律仪

若当逐讲论  非治徒劳疲

贪嗔更增长  重被烦恼“襾/(革*奇)”

自知愚痴多  谛观十二因

始悟轮回苦  了知无我人

若当逐讲论  见诤终日喧

放本求枝叶  不能拔断根

自知我慢多  谛观十八界

方得无人解  吾我病即差

若当逐讲论  反益三涂债

计我常求胜  名利自杻械

自知乱想多  常数出入息

觉观渐得成  加我戒定力

若当逐讲论  喧尘未能息

递互相是非  何时灭事识

 

此是毗昙中七方便法。五停观成名第一方便。自余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火*(而/而)”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名七方便。观行成就得须陀洹果。若初入道大小乘人通修此观。偈曰

何因说五停  复不逐讲经

抱疾说药方  只欲取声名

凡夫贪利养  无心治忘情

若修五停观  决定修道成

 

何故令修五停观法止逐讲论。有二要法。一者佛教次第入道对治鹿重烦恼。二者见解法义人。知而故犯。不畏佛戒。不修威仪。五篇净戒悉皆破尽。见他持戒复起憎谤。唯贪财色。嗔恼斗诤悭嫉憍慢。无渐无愧。身坏命终必堕地狱畜生饿鬼经历多劫。当观此事现前验知。故修五停止过。起道顺佛教。故名为净心。偈曰

贪如豺狼性  嗔如恶龙心

坏法故毁禁  污戒犯奸淫

识法望除毒  反更作罪深

造业心无悔  命过就刀林

堕大无间狱  佛性历劫沈

如职除名罚  失势不堪任

云何破戒口  啖人食憍恣

云何破戒手  受人财物施

云何破戒身  坐卧好床褥

云何破戒业  受他礼己足

云何破戒行  默受称扬赞

若犯此五事  诸天共悲叹

 

佛教新受戒者五年学律。然后学经。律有五部。一四分。二五分。三十诵。四僧祇。五解脱。此五部律同一毗尼大藏。文相广博卒难悉识。今欲知者财色为宗。能断财色即名奉律。禁戒清净发生定慧成就圣道。知律纲要故名净心。偈曰

五部戒律中  宗要断财色

修禅观不净  对治自忍抑

林野叹死尸  内心怀悲恻

我身会当然  贪热即时息

三毒甚强盛  摧之用智力

衣求破弊衣  食即一坐食

常行平等心  净意恒质直

若不能如此  袈裟覆荆棘

 

圣教万差为根性不同。病药众多愚者致惑。虽用功力非正对治。妄贪名利更增尘垢。是以先修五停后学讲论。知道次第名为净心。偈曰

世人习多闻  未曾行一分

妄情取妄法  诤竞起纷纭

入道依次第  戒定自资薰

净命如迦叶  勿得同六群

 

 

诫观末法中校量心行法第四

 

凡夫解义皆因听学。为知法人身犯四重。畜八不净财。食啖俗馔。无羞无耻。知而故犯。不畏后世。是故令汝校量心行。先净禁戒后方听经。汝用五诫得名净心。古者大德讲华严经唯一卷疏。于后法师作三卷疏。今时讲者十地一品出十卷疏。各逞功能竞显华词。文字浩博寄心无所。然文者当体即义。何须人语。今时愚人竟求于名不求于法。法尚不可著。何况著文字。法离文字。言语断故。大集经云。经文是一讲者异说。各恃己见坏乱正法。天神嗔故三灾俱起。以是因缘佛法淡薄。如一斛水解一升酪。看似酪色食即无味。谛思讲论人情测佛。佛智境界岂人能测。如是审察名为净心。偈曰

敷演说法师  二种升高座

一者福无量  二者离罪过

慈心成就人  法施胜财货

嗔垢是非他  棘刺上坐卧

有漏为基堵  无明作根本

解经不除毒  法师自伤损

贼心求名利  匆匆未思忖

婴孩欲登梯  先须戒足隐

学士聪明者  举动多轻躁

或有错解义  邪见复颠倒

是故定治动  七觉中法要

定慧平等修  种智得微妙

世尊在世时  唯教修出离

习善莫生足  少恶即远避

念念观无常  勤修真对治

寂虑学禅那  何须著文字

 

何因世尊在世时悉得圣道及生天中。依次而学不越毗尼入道有方。五年习戒。夜则修定摄心守境。安处林野不畜余食。少欲惭愧一心谛观无常不净。离诸调戏意不散乱。举动进止恒令净洁。无恶姿容。先意问讯。以是善缘悉得道迹。汝能一心依此学者名为净心。偈曰

正法证道时  净法调众生

随事秉羯磨  除垢获三明

像法尽至末  羯磨废不行

虽复似和合  集则起斗诤

凡是诸经律  甘露亦毒药

解服百疹瘳  不消病发作

知法不向心  解经行转薄

弃舍戒定业  文字处起著

所以韵句撰  读时心欢乐

静坐好思量  观察自忖度

何缘重颂偈  文少义广博

依戒益汝身  信受勿疑恶

或见他毁骂  轻贱心漠漠

此约大乘教  与理不违错

 

 

诫观六难自庆修道法第五

 

一者万类之中人身难得。如提谓经说。今得人身难于龟木。二者虽得人身中国难生。此土即当边地之中具足大乘正法经律。三者虽有正法信乐复难。今随力信不敢疑谤。四者人身难具。今受男形根无残缺。相貌成就。五者虽具男形六根无缺。五欲缠染出家甚难。今得割爱出家修道披著佛衣受佛净戒。六者虽受禁戒随戒甚难。汝可于戒律中尊重爱乐惭愧慎护。于此六事若不观察即便放逸深障圣道。既超六难。常应喜庆。难得已得。得已莫失。如是思量名为净心。偈曰

世有六种难  难得已得具

勤修戒定慧  善解名味句

是故学大乘  问即须知处

受他檀越食  饱腹无智虑

无智长贪嗔  不能如法住

犯禁毁戒足  命终生四趣

 

 

诫观世相如梦修出世善根法第六

 

云何方便能令众生离苦出世。但愚人贪爱我即不贪。何者是名世愚贪爱。所谓官荣封赏.车马.库藏.台观.园林.采女.音乐.上服.美馔.游戏.射猎.宴会倡伎嫁娶宾席恃怙族姓。追朋逐势。三军列阵。前锋精锐谋策将略。果毅伤杀。平殄除荡快意适情。攻城破栅收缚簿敛刀笔。豪侠意志建立俗艺医方工巧。居积摄敛奠祭。以要言之如此。众多世务无量。杀害.饮酒.啖肉.斗诤.胜负.怨仇.热恼.悲喜.安危.吉凶.祸福。能于此中悉舍离者名真修道出世人也。众生迷倒于此世事谓是真法。不知无数劫来生死大苦。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恒河沙劫受大烧煮。虽遭此苦仍于生死贪著无厌。迭相承习迷惑尘境。皆由未值善导未闻正法。汝今既闻。如闻修学名为净心。偈曰

凡夫狂痴性  所见常不正

资养三毒身  贪嗔转增盛

未观尸秽形  持粪如行屏

常游违顺境  诈伪起谄佞

实无常我乐  妄见常我净

罪业颠倒故  恒游诸险径

智者如实解  慧命心决定

观世如梦幻  穷真道成圣

 

 

诫观破戒僧尼不修出世法第七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林.华果.金银.粟白.屏风.毡被.好枕.细席箱匮盆瓫铜器盘碗.上好三衣.牙床坐褥房舍退屋.厨库碓磨脂面药酒杂鲑酱酢。异种口味王公贵重。多人顾识。生缘富贵数过亲旧。饷送吊问。申诉衙府。身为众首门徒强盛。讲说相难。好喜音乐。常居一寺评量僧事。迭相摈罚。借问旱潦丰俭盗贼水火毒兽之事。经过酒店市缠屠脍猎射之家。亲友妇女琴瑟诗赋围棋双陆。读外书典。高语大笑。嫌恨诤竟。饮酒食肉。绫罗衣服五色鲜明。勤剃须发。爪利如锋。畜八不净财宝富足。于此等事贪求爱著。积聚不离名真破戒。经云。此等比丘名秃居士。名披袈裟贼。名秃猎师。名三涂人。名无羞人。名一阐提。名谤三宝。名害一切檀越眼目。名生死种子。名障圣道。远离此等十种恶名即为净心。偈曰

可怪凡夫人  积聚贪嗔痴

破戒无羞耻  轻贱木叉珍

追求忙如火  种植涉艰辛

教他多布施  自舍若抽筋

傲慢善知识  恃怙脓血身

放逸著五欲  何时出苦津

衣贪五色服  食贪常饱肚

舍静入愦闹  经戒未曾睹

拔草复掘地  溉灌治园圃

生业过俗人  瓮匮居三五

唯忧财不足  锁门牢闭户

高声大语笑  谄慢心未普

毁犯四重禁  抵突凶如虎

身坏永沉沦  罪毕生夷虏

可念众生狂  痴暗无慧光

但贪目前利  不见当来殃

出家望静乐  返为驰逐忙

抱财忽命终  道俗竟分张

恶性如蛇蝎  恶贪如豺狼

剃头无实德  高容返自伤

隐罪求名闻  不畏利养疮

白衣修戒施  寿尽生天堂

沙门倒悭惜  不观空无常

唯知造恶业  触事皆面墙

破戒违经律  无惭故覆藏

我作还我受  三涂遣谁当

虽无我人法  善恶亦不亡

三界轮回苦  六道生死长

如是诸恶过  谨慎好思量

愿断相续因  持心如金刚

定水洗烦恼  戒城自遮防

德如螺髻梵  去处见西方

 

 

诫观外现威仪内起邪命法第八

 

邪命者。所谓净治住处。严饰道场。罗列幡华及诸道具。数为洗剃。常带袈裟。覆膞靴履。威仪齐整。缓行直进。下声软语。或复静默闭目低头。衣钵随身执着律相。然其内心常求名利。望他请唤恭敬尊重。进戒度人强为师首。处在徒众希他依止。设解经律问时生难。性多嫌恨恶眼视人。少见侵触不受其忏。口若发言喜说机刺。嫉他得利如火烧心。情尘意垢曾未除遣。虽坐绳床起恶觉观。攀缘乱想念世欲事。令夜恶梦漏失不净。恶觉染意熏本识藏结恶业种。染能障净生死不绝。轮回无际受诸苦恼。三业不净乖八圣道。外白里黑。顺八邪径。是名邪命欺诳凡圣。如是观察得名净心。偈曰

口诵无常经  身作有常计

求望他利养  合眼未观谛

三衣唯欲好  不肯著破弊

内心至粗犷  外相真似细

欺诳世间人  大悲为流涕

贤圣不赞叹  善神不扶卫

业障日夜增  戒定念念滞

虽有两个眼  复患一双曀

 

 

诫观取相恃善诳佛法第九

 

经云。何者比丘名为诳佛。若言我修慈悲彼人嗔恚。我能布施某甲悭贪。我具净戒彼人犯戒。我勤精进彼人懈怠。我有智慧彼人太愚。我今乐静彼染愦闹。我修威仪彼人轻躁。我如法住彼不如法。或恃隐山绝粒。纳衣一食常坐不卧冢间树下。或讲经律善解法相。我有如是福德智慧。取此相者即名我见众生见寿者见。坚执是相名为诳佛。何者修道名不诳佛。若人修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亦不生著。唯观世谛虚妄颠倒如幻如梦无有一实。成此观门修戒定慧。精进不恃己能轻他无德。柔和质直谦下无诤。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如是离相修者名不诳佛。不诳佛故得平等法。法眼明朗能净智障。不著空有名为净心。偈曰

八万四千法  对治多种病

是名大方便  成就善巧行

执相名诳佛  著我起见诤

比丘自沉溺  不能到究竟

故修三脱门  法空资慧命

深观缘集故  证智更欢庆

 

 

诫观慢天惧人屏处造过法第十

 

凡夫憍谄威仪不恒。人前敛摄名为谄诈。屏处造过名为憍逸。所谓破诸戒仪。私饮盗食。赤露裸跣。河池澡浴。露地便利。下气出声。摩扪屏处仰眠。伏地。蹲踞支颊。走骤顾眄。吟咏歌啸。略要而言。故名憍谄。三业四仪悉不如法。人前似人屏处如鬼。一切天神证知此过。身坏命终生猕猴中。及鬼魅中。为犯戒仪果报对至。不欺闇室即其义也。何以故。大业之树光明如镜。众生造业于彼悉现。神天有二。一字同生。二字同名。人不见天。天常见人。业力持罪不在昼夜。行者谨慎屏露无差。大千世界在佛毛孔。岂容屏过贤圣不知。是故菩萨有八万威仪。声闻戒有三千威仪。汝应修集威仪庠序屏露二处一等用心。乃至失命不亏仁范。如是持行名为净心。偈曰

贤圣出三界  常游三界境

观诸众生业  如形对日影

智者慎威仪  持戒心勇猛

屏处无阙失  四念坚固秉

观身如毒蛇  察心如冤家

身心是大患  覆罪如河沙

智者犯已悔  终不盖疵瘕

藏过婴恶名  地狱受铁叉

苦哉末法时  比丘比丘尼

剃发虽改服  犹守贪嗔痴

假名优婆塞  谕谄优婆夷

名中唤五戒  实未具一支

口常诵药方  心病不肯治

恶业覆障故  邪命求余资

身见执著我  不觉即分离

亦不观五阴  气息若悬丝

人前粗敛摄  屏处逾须弥

唯惧人怪笑  不畏天证知

欲醉狂情发  行坐染心思

缠绵破重戒  命终堕阿鼻

地狱经一劫  劫尽更复移

此苦难堪忍  屏处最慎之

为造狂业故  诸佛发大悲

犯欲须臾乐  受苦无量时

经云人从生  即有二种天

昼夜与身俱  共人同受年

一念为善恶  了了皆现前

恶多天减算  善强命长延

毗卢遮那佛  身界广无边

于一毛孔中  容受三大千

性照圆明彻  含生上福田

以众屏多过  无缘起慈怜

 

 

诫观女人十恶如实厌离解脱法第十一

 

女人十恶者。具说难穷。今略言之令生厌离。一者贪淫无量无厌。经云。十方国土有女人处即有地狱。一切障道此为是苦。女人欲男如海吞流。百千万劫毕竟不满。得一望一。心意狂乱。见可意男悉愿与交。犹火纳薪多益多炽。昼夜行坐无忘欲时。受五道身皆女形摄。先际已来女根未转。彻穷劫世不免女身。故名贪欲无厌。二者嫉妒心如毒蛇。家有妇类悉生憎垢。口似相亲心如冤家。若同夫婿更相规命。或作符厌。解奏毒药。或雇人杀害。或截支节。或毁面目。或削衣食。鞭打骂辱。方便除他欲得独立。故名嫉妒。三者谄曲诈亲。凡见人时未语先笑。口云忆念心怀嫌恨。对于夫婿思他男子愿夫远行。或愿早死。或与外人多种谋计。及见夫时谄媚附近。身向心背名为诈亲。四者放逸。但念彩衣装粉钗钏。修治面目望他爱念。耽著五欲不避亲疏。不畏后世畜生饿鬼名为放逸。五者口多恶业。出言虚诳实情难得。凡所论说虚多实少。喜道鄙弊秽恶之语。母女姊妹不相避忌。两舌斗乱传送消息。数作咒誓不畏殃报。屏骂尊长穷逐诤讼。是名口多恶业。六者厌背夫主。若见端正男子无羞追逐。或遣信逼。或自身往坐卧。不安休废生业。或结成病。或时托病屏处饮啖。人前不餐。夫婿辛苦勤劳得财。割减偷窃供给傍夫。共作谋计规欲杀害。见夫即嗔冤家无异。是名厌背夫主。七者一切女人多怀谄曲实情难得。所以女人奸险性器难量。虽与对面共言心隔千里之外。皆为贪求世利性逐浇浮。言是返引为非。指虚翻将为实。颠倒常理每事多端。向背有无情随冷热。或凭势要。或党亲知。或因财色相诬。或诤名位而起谤。是以口如脂膏。心若锥刀。八者贪财不顾恩义。父母养育劬劳难报。及嫁得夫弃忘恩德。规父母物润益夫家。多得便喜。不称便恨。父母饥寒无心供给。是名贪财不顾恩义。九者欲火烧心。不耻父母不惧刀杖。或未嫁妊身。或奔逐他逃。或拘引他人向家造过。耻辱父母。败乱宗亲。出嫁已后复叛夫婿。夫亡未几更思后嫁。男女成人犹弃改出。心迷欲醉不避羞耻。女人过患穷劫难尽。故名欲火烧心十者女身臭恶不净常流。春夏热时虫血杂下。经云。女根之中二万淫虫。形如臂钏细若秋毫。腥臊臭秽。私堕胎孕。怀妊产生污秽狼藉。善神见闻悉皆舍去。恶鬼魍魉数来侵扰。如是鄙弊愚人犹贪弃舍念处破佛净戒。死入狱中畜生饿鬼长劫受苦无解脱时。是名女人十种恶业。能观能远名为净心。偈曰

四百四种病  宿食为根本

三涂八难苦  女人为根本

生死无数劫  贪爱为根本

贤圣解脱乐  离欲为根本

四蛇成身界  颠倒想为心

脓血遍九窍  净想起贪淫

顺情称快乐  不信堕刀林

报生猪狗道  由前贪爱深

一切女人性  少实多谄曲

不念臭秽身  坐卧思念欲

邪视他男子  情喜相逼触

百千万亿劫  毕竟不满足

不羞惭父母  败损诸亲族

男少女多者  家衰数被辱

女具十恶业  死入铁床狱

大锸刺女根  苦痛大嗥哭

地狱罪毕已  转入母猪腹

啖粪居圊厕  臭泥生溷虫

复被屠割苦  累劫罪难终

从畜入饿鬼  秽食恒不充

支节皆火然  骸骨不消融

贪欲暂时乐  受报苦无穷

 

 

诫观檀越四事从苦缘起出生法第十二

 

损害生命名苦业。筋骨斯尽名苦缘。经云。食者从耕种锄刈。收治。飏簸。窖藏。运辇。舂磨。炊爨。蒸煮。聊设供给奉送。又种菜造墙。溉灌田园营为酱酢。计一钵食出一钵汗。汗在皮肉即是其血。一食工力出于作者一钵之血。况复一生凡受几食。始从耕种乃至入口伤杀无数杂类小虫。是以佛戒日受一食支持性命寄过一生。衣服者养蚕杀茧。取桑。织络染浣裁缝。众缘调度无量辛苦。计上下衣资凡杀几蚕出几气力。蚕茧入汤受几痛苦。是故佛教著粪扫衣。障弊陋质冀得修道。房舍者从起立墙壁穿坑掘地伤杀土虫。斫伐材木伤林树虫。造砖瓦时杀泥水虫。放火陶冶杀柴草虫。作人苦力施主费财。饮食众缘劳损甚大始成一房。是故行者依于冢树草蓐自安。念食是苦节身而食。念衣杀命著粪扫衣。念房舍卧具从苦缘生。志乐头陀三月一移。念四事难消少欲知足。经云。受檀越食如饥馑世食子肉想。受施主衣如热铁缠身。入房舍时如入铁罐。受床坐时如热铁床。宁破此身犹如微尘。不以破戒之身受人供给。三涂苦报皆为爱衣贪食乐好房舍。若破戒因缘还偿施主。或作奴婢鞭打驱策。或受畜生形披毛带角。生偿筋骨死还皮肉。负重力尽起而复倒。虚受信施乐不足言。及偿施主苦过万倍。是故教汝知惭知愧。慎护后世。莫破戒受施名为净心。偈曰

智者不贪食  贪食者无智

不念出粪苦  唯取人食利

自啖脑中涎  上盛向下弃

慧命断四食  行者不贪嗜

比丘不乐静  贪利受道具

追求心散乱  忽忽缘诸务

得一更望一  心规恒不住

宜应愧施主  臭身里破絮

劝观三脱门  离相自调御

少欲学知足  可依释子赋

 

 

诫观六道流转受报无穷法第十三

 

三界众生无始已来造善恶业皆熏本识成业种子。净染合杂数过尘算。受六道报生死无边。从地狱出生诸天中人中鬼神畜生中。畜生者先受蝎蠓蠕动形类。一日一夜百死百生。千死万生渐受大身。乃至摩竭鱼等长十千由旬。脱畜生身受修罗身。天上福尽复生地狱饿鬼中。经云。鬼有百千万种。果报各别。六道人畜各千万种。色命苦乐质像好丑千差万品。说难穷尽。今言人道本业来处。经云。受形颜貌端正为性净洁诸天中来。皮肤粗弊不喜修施畜生中来。形色丑恶瞪瞢少智地狱中来。举动轻躁猕猴中来。机捷调戏妓儿中来。性多謟媚鬼神中来。略而言之。广即难尽。一道之中有恒河沙因果。受一蚁身犹经多劫。况受余形及余道中。是故生死不可穷尽。汝可谛观。舍身命时受大苦痛。受身生时复大苦痛。如是苦痛已经尘劫。已舍无数身已受无边苦。愚者于中犹行放逸。汝可思之勤求出离。专精策励成无学果。证真解脱快乐安隐。能如是观者名为。净心偈曰

一切世人欲受乐  遣修乐因不肯作

愚人得乐谓常乐  不觉命终被减削

十五姿容言可爱  四十已去自疏索

纵使生天八万劫  不免无常堕沟壑

凡夫暂乐忘大苦  受大苦时复忘乐

所受苦乐皆空华  本来只是情迷错

迷解悟道获神通  永断生死名真乐

 

 

诫观八风力大智者不动法第十四

 

何者为八。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一切众生为八所动不自安心。故名八风。何者动相。得利便悦。衰恼便忧。毁辱即嗔。誉谈即喜。逢苦怀戚。遇乐生逸。称赞情欢。讥刺抱恨。此之八法能令痴凡动摇不安。毁誉声一。妄起二业造三涂因报四趣果。波浪五道成就十缠。永处樊笼。何时解脱。然十界者缘和故生。性空故灭。体解生灭即无嫌恨。恨风不起罪火不然。火不炽然心得清凉无诸热恼。以无热恼故名为净心。偈曰

愚人贪美食  憎恶腹内屎

见生竟爱染  薄贱老病死

毁誉同响声  嗔喜更互起

取相心高下  不识平等理

痴惑著音声  凡夫共如此

死生粪与食  经文遣相比

耳被虚声诳  神仙堕崖死

智者解真空  视听不相似

 

 

诫观身心相苦恼过患法第十五

 

身相者。六道异类阴大假成。感现前果酬过去因。故名身相。身相有八万四千种形。依正二报各各差别。一人遍受尔许种身已经无量阿僧祇劫。今诫观身唯及人道。一人有九万九千毛孔。八百种风出入其中。八万户虫遍身充满。四百四病更互发动。三百六十骨节迭相依持。百一十苦无时不受。三十六种不净脓血合成阴身。九孔漏疮秽物流出。如上苦业始成一人。贤圣舍离如除恶病。故名观身。心相者。一念之间九十刹那生住异灭犹如电光。尘起识生贪境招报。经云。贪欲心有二万一千。嗔恚心有二万一千。愚痴心有二万一千。等分心有二万一千。合有八万四千尘劳。一百八种烦恼。五百四十种受。有九十八种使。故名观心。若入安般观法心所渐息。乃至九次第定还归一真清净心中。此清净心名为佛性。名真常法身无心之心无相之相。如是观察名为净心。偈曰

废缘托净境  正命自养身

谛观虚空心  随分得解脱

贪嗔若欲起  观空以止遏

河沙烦恼根  定力能断割

专定不修智  小乘非大慧

虽复苦身行  徒自历年岁

定慧平等修  方知佛性体

直至大涅槃  何况世间谛

 

 

诫观诈善扬名口清心浊法第十六

 

圣贤密行内智外愚。凡夫狂痴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现戒定相。彰扬善名招引利养。隐匿垢过外显清白。常向道俗说己功德经云。此是无刀大贼。罪于劫掠。诳诈犯重堕三恶道。诈善之人具足五业。一者天神不护。证知缺戒受施。二者五千大鬼常遮其前。唱言大贼扫其脚迹。三者或于现世得大衰恼。四者常不值佛生邪见家。五者自欺亦欺诳他。自受苦报施主无果。是为五业。是以诫汝。推直于人引曲向己。秘善阴德似不能言。何以故。善如金玉不用他知。恶如粪土不须藏覆。粪土之法贵在早除。细货宝物默然牢掌。知足之性不求好名。少欲寂静宁惧恶响。计我之人欲得名利。察身无我。名利安在。名利俱空。离我即实灭于空实正入平等能舍名利。是为净心。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汝心净即佛土净名为净心。偈曰

出家行非法  感得多衰恼

危苦随念丰  安乐称情少

天神不爱护  魔事数来扰

死时怀恐惧  长劫堕恶道

善德深密藏  其犹摩尼宝

过恶悉除灭  理同苗边草

真行不求名  戒定内明了

诈善覆藏恶  佛法中非好

谛观此诫文  系意开怀抱

一切障道因  忏悔更莫造

 

 

诫观众生各著依正二报法第十七

 

三界众生住著坚牢为贪二报障于解脱。非非想天自谓涅槃果报终极。怀增上慢不逸三涂。色界众生贪著禅味。自谓安乐更无过者。复念身光宫殿明净我果最胜。欲界众生性多放逸。贪五欲乐不觉无常。天福亦尽还归恶道。薄地凡夫臭身隔陋果报卑劣。起大憍慢各恃我见。谓此人中常乐我净更无过者。畜生万类巢居穴处。各爱寿命不愿人天。不嫌己身。不希净土。此杂类身一身遍受。乃至毒蛇屏虫之类悉爱寿命贪著住处。不觉身中同有佛性。然此诸身无始已来随业转换无暂停时。汝可谛观当起厌离。勤求方便脱于生死依正二报。渐证法身巍巍不动。至得如是觉悟除诸疑惑决定诚信。名为净信。偈曰

三界六趣中  无数种众生

形寿各差别  依正亦难明

今就人道修  对治随分行

观诸众生类  憎爱心不平

憎者欲相杀  爱即长痴盲

贪嗔更互起  身坏堕三坑

各贪爱危命  处险未知惊

造因不畏果  宁知死复生

菩萨以是故  欲令众生乐

众生烦恼垢  方便为除却

教观十八空  六尘莫取著

四倒及五欲  禁断更莫作

愚人贪现乐  不识当来恶

当来还是我  如何即疏薄

假使多身乐  一一填沟“坚-臣+(虍-七+(一/谷))”

为此求常住  解脱无明缚

 

 

诫观烦恼结使法第十八

 

一切生死障道苦业皆因结使。如毗昙说。今略况言令息觉观。结有十结。使通三界九十八种。今恐文繁。少分喻说。结使者。阿梨邪藏染分种子名之为结。受六道果报名之为使使业发生增有漏种。如贼居险潜伏聚集。名之为结。持仗劫害掠人财宝。名之为使。贪嗔性习依真潜伏。还缘起发能劫戒财取著诸尘害于智宝。刹那相续追求如使。无对名结。外观名使。止虑名结。攀缘名使。系念名结。役心名使。为有结使爱恚互生。由爱恚故成取舍业。妄取舍故痴翳转厚。故障其慧眼。慧眼未开名无明闇。闇心缘事与颠倒相应。抱真常性爱生死苦生死流浪。迷失正道未见正道名为迷惑。无常常想。无乐乐想。无我见我。无净见净。如是狂错皆因结使。如是结使造颠倒业。欲断结使即修五停观法以对治之。安般守意入三脱门。观空离相结使断除身心寂静。故不起烦恼。烦恼灭处名真解脱。解脱者则大涅槃。欲起染心当自挫辱。挫不令散名为净心。偈曰

佛于波罗奈  三转厌离行

授与四谛法  为治烦恼病

永断生死根  成就智慧命

修禅断结使  照理心悬镜

调心唯柔软  持戒须弥硬

戒净不悔恨  布萨心喜庆

烦恼生结使  结使长烦恼

唯有禅定力  摧之如腐草

结使妄取舍  翳厚障见道

故修五停观  净心内明了

 

 

诫观十八界假缘生法第十九

 

何名十八界。身有六根。谓眼耳鼻舌身意。外有六尘。谓色声香味触法。中间生六识。三六假合名十八界。云何名根。能生诸业长养任持。故名根。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云何名识。能了前境妄起分别。名为识。然此根尘互相涉入名十二入。假缘生起无真实性。众生不达谓内外入有常乐我净。贪心热恼坚著执取。迷惑昏谬不信圣道。顺情生贪。违意起嗔。以此贪嗔增长结使。此名凡夫以十八界。学人十八界者。著三十二相名贪色。愿闻说法名贪声。愿上香供养名贪香。愿证大乘理教诸法实相名贪味。愿得清净法身名贪触。愿成一切智名贪法。于此缘修之中有善贪嗔痴。进求上地名贪。背舍劣行名嗔。情有向背名痴。见身证道名慢。故云学人十八界。义名智障。非有烦恼。非无烦恼。能知二种根尘而炽然修入平等大道无为法中。故名净心。偈曰

尘境虽如幻  见色起慈悲

发意离谄慢  不失四威仪

六尘行坌污  亦是行者师

除病不除法  七觉分修持

虽观文字空  要须遍读经

广寻圣者义  般若渐得成

虽观根尘空  和敬护人情

戒仪须具足  修德慎恶名

虽观诸行空  对尘修五停

贪痴结使断  寂灭心安宁

虽观三界空  择恶善须归

修行择觉分  离垢识是非

虽知三谛空  知谛义穷微

常依二谛说  与理不相违

十八界虽妄  出生于珍宝

观解缘和义  不生亦不老

七地大菩萨  不名无烦恼

金刚心灭后  然证无为道

 

 

诫观修习安那般那假相观法第二十

 

夫坐禅要法当有十种

一者先托静处远于水火禽兽音乐八难土境令心安隐。二者厚敷草蓐中高边下。三者缓带衣裳。节食少饮。四者结加趺坐。左手压右手。闭目合口齿不相啮。端身平视。五者年少腹饱当数出息。年老腹饥当数入息。六者当观出息去鼻远近入到何处。即知气色。初粗后细。下至气海上冲于顶。七者从第一息数至第十。若未至十缘于异想还摄取心更从一数。八者手掌之内置一明珠。系念观珠心心相续光明即现。九者如五停观对治现行五种烦恼。随起随治。随分解脱烦恼不行令戒清净。以戒清净故诸天欢喜善神卫护。十者以修定故举动审谛心不卒暴。谦下柔和忍辱无诤。以是功德增长智慧。临命终时他方菩萨来迎神识不遭苦患。诸天世人所共称赞。生于净土见佛闻法永离三涂受解脱乐。自余诸法如经所说。汝当受行成戒定根。根性明利名为净心。偈曰

凡夫学道法  唯可心自知

造次向他道  他即反生诽

谛观少言说  人重德能威

远众近静处  端坐正思惟

但自观身行  口勿说他短

结舌少论量  默然心柔软

无知若聋盲  内智怀实货

头陀乐闲静  对修离懈惰

 

 

诫观善恶相资法第二十一

 

夫善者是诸恶之师。恶者是万善之资。经云。众生能度佛佛复度众生。何以故。一切诸佛皆因众生而成佛道。经云。高原陆地不生莲华。淤泥之中出生华耳。又一切众生皆因于佛而得解脱。言诸恶者。谓五逆十恶。犯四重八重禁。谤诸贤圣。破正法轮。一阐提等。菩萨于此将为福田。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于三涂四趣代诸众生受碎身等苦。软语引导教令忏悔。慈心拔济救令得乐。广开甘露说微妙法。破彼恶业善言诱示。令信十善生人天处。复劝回向无上菩提。因是功德菩萨道成。即名众生亦能度佛。又身中真性由人弘显。若无信力闻思修等诸佛菩萨虽具慈悲无如之何。是故诫汝。凡是罪恶可贱众生惟起哀愍。不应嗔骂生下劣心。又见上行清净好人不应偏重别请供养。何以故。善恶一如性俱空故。于好丑色二见平等。常观空寂入三解脱门。含生之类皆如幻化不著诸相。名为净心。偈曰

欲得解脱乐  疏己常亲他

行慈拔彼苦  自度生死河

若闻我与彼  便是分别魔

众生寿者见  贤圣共讥诃

法界同一如  真妄水共波

波者即是水  水者即是波

善门有多途  慈悲最是急

是故萨陀伦  世号常啼泣

怜愍众生故  舍乐怀忧悒

护生成佛因  损生佛道涩

无财施贫厄  分食与减粒

若能修一慈  十六分不及

 

 

诫观六道众生善恶因果法第二十二

 

造因感果数若恒沙。今略言之一十八种。一者粗因果。二细因果。三大因果。四小因果。五轻因果。六重因果。七明因果。八闇因果。九香因果。十臭因果。十一延因果。十二促因果。十三愚因果。十四智因果。十五凡因果。十六圣因果。十七真因果。十八妄因果。先举现果后出其因。粗果者。地狱畜生饿鬼等故。细果者。无色界四阴身故。大果者。色界梵天及大龙金翅鸟摩竭鱼等。三由旬者节级乃至八万四千由旬及阿鼻地狱身等。善恶报差大果所摄。小果者。下至翾飞蠕动如小微尘。但动不能行故。轻果者。诸天报身轻举飞行故。五通诸仙紧疾夜叉鬼神等故。重果者。如铁围山中大蟒大兽大海盲龙身。重如山故。明果者。人天中有日月光火珠身光等故。闇果者。如八大地狱。但闻忍苦声目不见故。香果者。上界诸天毛孔之中皆出妙香。闻者心悦及依报处宫殿等香故。臭果者。畜生饿鬼不净业鬼人中臭物无可比故。延果者。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劫故。促果者。如蝎蠓等生。生竟即死。不得暂停故。愚果者。凡夫鬼畜等故。智果者。众生中为导师故。凡果者。人天中未发道心故。圣果者。阿那含已下及人天中五净居处故。真果者。三乘学人漏未尽故。妄果者。四大五阴身心缘集故。此等是六道中正果。何故名因。今次第相对说。粗因者。四重八禁五逆十恶。谤大乘正法一切贤圣。用三宝财物。杀发菩提心众生。破塔烧寺故。细因者。修禅定业。外道邪命梵行故。大因者。修四无量心善因故。破三聚净戒恶因故。小因者。始脱地狱入畜生道故。轻因者。净修梵行。十善业缘故。重因者。损害三宝。一阐提行者故。明因者。施灯明烛火照佛形像。同十善道故。闇因者。毁他眼目。盗塔灯明。点灭经字。破人善业。污佛戒故。香因者。造旃檀塔庙香木形像。香水灌像沐浴洗僧香华供养故。臭因者。触僧净食啖辛入寺。畜养猪鸡。十恶业故。延因者。修不杀戒及四空定邪正二业故。促因者。杀生余业故。愚因者。不信正法故。智因者。受持经律熏修般若故。凡因者。无明痴爱贪五欲故。圣因者。戒定慧故。真因者。本性清净故。盲因者。诸根对尘生识故。论六道因果唯佛知尽。今说少分为除疑网。深信因果。汝可思量种诸善根收纳善果。所行之善皆回向无上菩提成解脱分善。不取六道有漏善。如是修习谛知因果无漏名为净心。偈曰

可慜罪众生  堕在无底坑

不知因果义  冥冥暗中行

抱真未觉识  有眼犹名盲

真乐无心趣  妄色共相诤

今为除疑网  略指因果业

若能决定信  近三僧祇劫

以信因果故  常闻大乘法

应趣种性地  勇猛心勿怯

 

 

诫观行者善护戒财尘贼止劫法第二十三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受生死苦。迷失圣道障于常住清净法身唯因识心贪取尘境。譬如家贫智者教业随教修业渐多财宝。有六恶贼夜来劫夺持仗扣门临欲危害。财主即便牢下关钥墙高堑深遂免劫失身安财固无众苦恼。贫喻阐提身无一善。智者教业喻佛经律。渐多财宝喻集福智。六贼喻六尘。夜喻无明。劫喻贪爱。持仗扣门喻根对于尘。牢下关钥喻修道人坚住四念及五停观。墙高喻善知识及毗尼正法。堑深喻深心弘誓不犯律禁。免劫者喻全梵行戒无缺无漏诸佛欢喜圣凡同赞。身安喻生善道人天净土及大涅槃安隐快乐。财固喻持戒守心行不退菩提诸波罗蜜增长不失。法喻并显。汝宜知之。比丘破戒堕三恶道沉溺苦海者。皆由无善知识方便劝导。又不修习四念处法五停观法等。汝可依戒顺此教授。烦恼魔贼不能得便。是故守心禁勒根门幻惑尘贼莫令前入。系意观空离我我所。如是修行名为净心。偈曰

六尘如狂贼  贪尘声与色

妄情同恶马  牢加禅辔勒

欲入佛法海  坚修戒定德

当住三空门  心净乐静默

 

 

诫观世谛第一义谛法第二十四

 

世谛者。恃怙宗望公卿爵禄籍曹婚姻文武伎艺墓陵碑绩。争勋竞封取着空名。或为财色不惜躯命轻身为恶更相杀戮。誉叹弓马骄勇前锋。自谓丈夫猛略身手。或侵妻夺职伤杀于人。枉法受求苦毒非理啖食生命。耳贪丝竹昼夜放荡。不避亲疏饮酒醉乱斗打恶骂迭相是非。或大怨仇。或逐财色不虑艰阻。喜著色衣。食无时节。爱养臭。秽脓血之身不觉刹那念念生灭。老病既至身坏命终。膀胀臭。烂虫出兽啖。神魂受报生三恶道百千万劫无解脱时。是名世谛。第一义谛者。非贪上来虚妄等事。随顺菩提至无为道。不同世间生死出没待对缘修。非色至识。非眼至意。非念工夫见闻觉知。非名句味。清净平等犹如虚空。湛然凝寂是名第一义谛。能观世谛如幻化谄诳痴凡。无有实性。毕竟于真常道中作此解脱。故名为净心。偈曰

世法诳痴人  谓实起贪嗔

若知无自性  慧性入童真

凡夫历生死  因爱取诸尘

若觉根尘空  性本是法身

贪爱名世谛  轮回十二缘

除贪即出世  此句佛亲宣

第一义谛者  离相绝音声

所言平等者  假名平等名

寄言以表谛  故说一切经

方知阴法空  对治灭心形

 

 

诫观晚出家人心行法第二十五

 

夫晚出家者有十种罪过。一者健斗。世言竭斗。俗气成性我心自在。意凌徒众不受呵责。二者喜见他短自谓精诚。所作事业未必合道。短知短见未解作解。言说常多绮语所摄。三者见师僧过起嫌恨心。烧灭功德修三恶道。四者轻慢他人自谓丈夫。身心刚强不从折伏。五者举动造次威仪不整。高语大笑无所畏忌。六者喜好瓶钵衣服鲜华。心无实德贪求利养。七者心想散乱忆俗时事。增长烦恼不能如法对治。八者笑他破戒自谓清净。拘著相貌不达真理。专愚执见诤论取胜。未具五德畜养沙弥。唯贪其力无心教授。九者不摄诸根身疲神倦。放纵睡眠不念明相。夜数恶梦。诸天不护。十者创入佛法莫沾道味。忧虑疑惑情思还俗。嫌薄三宝反怀悔恨。既自还俗憎出家人轻贱行者成阐提业。此之十恶过患是地狱畜生饿鬼正因。汝当省察名为净心。偈曰

俗气力方强  三毒至猛盛

年晚始入道  犹守本时性

不解将护他  造次强是正

自谓最精炼  七支未必净

喧喧逐讲论  不肯修戒定

已说十种过  若犯须除屏

身无一德行  沙弥度三两

有过不肯呵  犯罪不与杖

破斋犯僧前  污戒恶名响

人天渐渐希  三涂转增长

唯教作福法  无轨令人仿

自身如小儿  况能调刚强

处众好斗诤  恒怀嗔恨想

四辈不恭敬  眷属宁钦仰

 

告慈忍已前二十五篇。对治诸垢烦恼业净汝身心。心既净矣名自利行。今更为汝略说大乘利他之行。汝可顺菩萨道自他俱利。名为净心。自除垢染名真净心。自利利他名广大净心。偈曰

如鸟欲游空  长力养毛翅

菩萨欲利他  养德自先利

三慧随分明  然可授人智

净心功行立  彼此俱对治

 

 

诫观对发菩提心法第二十六

 

夫发道心如滴水寄海虽复微鲜水终不失。经云。一构乳顷起大乘心当成佛道。何以故。若修道时百一十苦悉堪忍之。所谓饥渴寒热蚊虻蚤虱恶风暴雨四百四病呵责骂辱恶口诽谤水火劫盗毒虫猛兽鞭打侵恼难忍之事悉皆甘受不见苦相。我身能忍修行六度修三空门。以是因缘故至成佛果。经云。此国一日修道胜他方一劫。何以故。此中多恼害能忍者希。虽忍诸苦功德易长。净土无恼佛道难成。于佛法中若欲退心当忆过去。经无量劫在地狱中。受炽猛火碎身等苦无逃避处。人中苦者百千万亿不重于彼一瞬目顷。若不坚固勤行诸度云何能尽生死大苦因缘。三涂罪人若为能救。若不能救众生何名慈悲。既无慈悲菩提分法依何为本。若无根本则远种性。是故菩萨愿尽后生不破菩萨戒。声闻之人受形俱戒。汝可善知二戒差别。菩萨者不染三界。不厌三界。求无为道不住无为。常处生死而无生死。何故不染三界。烦恼尽故。业不系故。不厌三界愍众生故。大慈悲故。求无为道故。欲自他利故。随顺大乘故。何故不住无为。摄正法故。摄众生故。何故常处生死。利行同事故。本愿无尽故。而非生死业种尽故。得大自在入解脱海故。是以不在此彼。不著中流。离于中边心不住边道。何以故。不守自性法应尔故。常观四谛十二因缘。生死苦聚常起四弘誓愿建大夫志。常以四摄饶益众生。常修四无量心怨亲平等。常行六度自他利益。常修万德求无上菩提。为成十力无畏不共之法。今唯略劝。广恐文繁。能依此诫名广大净心。偈曰

若发菩提心  动念起慈悲

求于无为道  身常处有为

四摄调众生  然可受三归

譬如大暗处  日轮放光晖

自未脱诸苦  先当救艰危

无缘修四等  饶益与除衰

逢一百十苦  甘忍未曾嗔

亦不见苦相  又不见我身

身苦二空俱  忍法亦复然

诸苦及人法  三相灭随真

菩萨不住道  随逐利益行

常处于三界  救济苦众生

迷道令见道  无明令得明

慧手执金錍  决膜疗群盲

灭者不永灭  生者不常生

生灭毕竟空  凡圣本来平

愿从今日后  乃成法界主

不起一欲心  贪染一切女

愿从今日后  乃至成佛道

于一切众生  不嫌不嗔恼

愿从今日后  乃至证真如

不起颠倒心  取著世六尘

愿从今日后  乃至无为岸

不起攀缘心  念诸恶觉观

今发菩提心  生生超八难

弘誓要期已  道心勿退散

 

 

诫观教化众生法第二十七

 

既发道心。宜修万德。宗旨纲要不过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利之行略已宣说。利他之法今亦少言。先垂慈悲念三界苦。且就人道化益众生。爱言软语令其调顺。识信因果归依三宝。量其根性利钝广狭授与诸乘阶梯正法。人乘天乘三界果报。虽是有漏堪受道化。从人天中引入三乘无漏之境。或有众生我慢放逸贪嗔炽盛不敬三宝谤无因果。定知此业必堕地狱畜生饿鬼。即用方便善巧之谭悦可其心令意欢喜。然后诱化示人天道教修十善五戒六斋。使离三涂得人天果。若被骂打灰土坌散毁辱憎贱悉能忍受不生退悔。彼人知己回心惭愧受其教化。或复出家求无上道。学二乘者为说四谛十二因缘。令生厌悔知有为过。四谛者苦集灭道是名四谛。如实解了是名谛。苦者是果。集者是因。何故先果后因。苦有三种。苦苦坏苦。此二粗恶众生目验能起厌心。行苦一门智人能解。此三苦者遍十方界。故先说苦。苦从集生。教断集因者根本十恶及有漏十善。灭者生死永尽证解脱乐。知此灭度云何可得。故须修道。道者戒定慧等从五停观起。乃至三十七品六波罗蜜。故名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十二因缘者。暗心无知如盲人夜行旷野失于正道。故曰无明。贪染世法名为行。虚妄知见。故名识。识神入胎向受生处。与不净合。故曰名色。现阴成根通识来往。故名六入。根尘相对故名触。触生违顺爱恚事成。故名为受。于顺情中贪染心热。故名为爱。爱之不舍。故名为取。取已属身成有漏业。故名为有。有业既定感后果报。故名为生。生命不住故名为老死。老死复生终而复始。千万亿劫舍身受身。故名轮回十二因缘。次教十善对治十恶。人间短寿杀生余报。欲得长命慈心勿杀。人间多病食啖肉血鞭打他人二种余报。欲得康强断食肉血勿行楚挞。人间贫穷偷盗余报。欲得大富竭情布施断除贪吝。人间卑贱憍慢余报。欲得尊贵当勤恭敬。人间丑陋嗔怒余报。欲得端正忍前毁辱。人间愚蒙饮酒余报。欲得智明读诵大乘。人间贪淫鬼畜余报。欲得梵行常观欲过禁断淫侄。人间恶性龙蛇余报。欲得调柔和颜离诤伏心远离。有过思悔每自呵责。人间邪见谤法余报。欲得正法近善知识。此是十种正对治行。何因说余不言正报。余者现见即能起厌。地狱饿鬼不现见故恐疑不信。畜生一道虽在目前实见正报。痴人犹言天生供厨疑非是业。此之十事人间恶重。教未信者令心开解。恐堕三涂永失人路。是以先化令生天上受诸快乐。傥佛出世先度诸天。下劣之人闻大乘实相空理心惊迷闷。或起诽谤。是故诸佛先化未解拔凡入圣。譬如有坑深百千丈。下有屎尿诸虫脓血寒热饥渴鞭打系缚斩斫诛戮忧悲嗥哭苦恼臭秽充满其中。有痴众生乐著此坑将为快乐。智者慈悲不避艰险入坑诱引令使出离千万亿言既不从用。不信坑外更有胜处唯谓此坑是常住法。尔时智者内心思量。坑里秽恶苦恼难居。我要化尽然可出坑。于恒沙劫同止坑中不辞劳倦。坑人嗔恨反生诽谤。种种示导都无出心。坑喻三界。下喻凡夫。诸苦不净喻五阴身。智者喻佛。化喻慈悲。哀众生难拔喻坑下人天乘。已前四谛十二因缘是名二乘。破相六波罗蜜缘修十地是名大乘。如是大品华严广分别说。又泯道谛及十八空入平等理不思议海离于形名是为佛乘。如思益维摩信力入印首楞严经等。住真空理语断行灭。如江河万流若入大海失本色相。道谛缘修方便净法亦复如是。汝当修集无缘慈悲随力劝化。自劝劝他于身命财为大乘。故莫生吝惜。为一众生经多年月设多方便说多佛法。令使悟解背生死苦得自在乐。为多众生亦复如是。是名利他教化众生。虽有此益勿生一念六相之心。譬如幻人为幻说法。若见我说彼受我化则有我人众生寿者。即是魔心生死之心。障碍之心。自缠缚心。汝但发起菩萨之心莫生怯弱。譬如百疋之经始纬一丝。虽未成疋非不贯摄。得其头绪即是发趣起作之始。渐渐累功自至端疋。利他六度者为除他恼。自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定慧等亦复如是。先自行道然后化他他即信伏。自造恶行教他作善信用语者无有是处。或口勤说十二部经方便善巧种种譬喻令人信解。或以身劝。自修万德一切善业令他仿习。或以意劝。思念教导作易解章句。布施众生令他诵持起正信解。名为利他。说法解释五乘自成辩才净于口业。善现威仪恭敬礼拜供养三宝。勤苦利他自成相好净于身业。若念众生迷惑忍苦思欲救济净于意业。利他令众生净信反资己身成三真业。明知利他还是自利。虽复利他恒自益己。然受化者非不蒙润。若化百千无数众生智慧转增渐成四辩。不同财施损减竭尽说法之时不念财食。是故世尊说法未曾先说后受供养。教化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巨海。以此利他之因当成佛果。能如是学名广大净心。偈曰

若见重愚痴  莫说甚深法

闻者生诽谤  受苦百千劫

宿世无习气  闻法疑恐怯

我见计断常  未信三世业

量根授法药  是名大智人

心邪无正见  闻法反生嗔

如蚕吐丝茧  罪业复自缠

以不闻法故  常为爱网牵

一切真如门  巧用方便起

凡欲化众生  爱语令欢喜

菩萨同体悲  观他如我己

柔和善将护  似乳投于水

或时须多言  有时须寂默

知时名法师  见面量根力

若不观机性  不名具智德

冥之于心内  所为成法则

有用耎语时  有时须粗矿

耎根耎语调  伏强现威猛

种种调众生  对治种种境

如是巧方便  唯有菩萨秉

凡欲教化人  慈悦勿使嗔

触情起毒心  即造地狱因

无闻非法者  授戒令生人

且免三涂苦  渐引归正真

为说四谛法  显示十二因

令知生死苦  正趣涅槃门

有大性欲者  入理为谭论

破相十八空  身中无世尊

五乘渐分化  拔断无明根

是名利他义  顺教报佛恩

 

 

诫观佛性不一二非有无含中道不著中法第二十八

 

既发道心复自他利。须知众生同有佛性。略说十种广在诸经。一者生死烦恼从真性起。喻如大水本净湛然为因风故遂生波动。后因大寒乃结成冰。众生佛性本净有水。由觉观风波浪生死。贪爱坚固成烦恼冰。欲显佛性者慧火融冰禅定息波。冰液波止水即清净佛性影现。二者如金在矿粗弊无堪。于后融销金始显现宝中最上无能嫌者。众生佛性在烦恼矿。戒定慧火练出真性法界之中最上无比。三者如牛未产乳血和杂。缘成始停构取煎暖乃生醍醐明净。随器变色不守自性。众生佛性为烦恼合如杂血乳。假缘修治渐至佛果。发起神通随众生变。同类救苦不守自性。四者喻如一人行千万里经多屋宿。屋虽多种人是一人。屋喻五阴人喻佛性。众生佛性经五道阴阴虽差别佛性是一。人别屋别。故名不一。人常一人。故名不二。冰冻未融水即非有。冰消即水。故名非无佛性道理。不一不二。非有非无。五者四谛十二因缘四等六度三十七品道谛所摄名为佛性。六者四亲近法名为佛性。一亲近善知识。二亲近正法。三亲近静思。四亲近如说修。离此四法得成佛者无有是处。七者佛性非边中道是也。众生五阴托佛性起。故名非断。生灭如幻名为非常。人依五阴乃得修道。阴藉神持方能存立。八者离真妄者名为佛性。立真辩妄。对妄表真。若灭妄法真名不生。佛性清净智不能知。识不能识。九者能说之法显于无说。无说之空亦不可取。故名佛性。十者空平寂静与有乱俱行。体离于形名常显名色。是为十性。无碍之智与痴凡一如。如真解脱本从凡起。虽有此喻佛性之义唯佛能知。略说十种。广恐文繁汝能观解。名真净心。偈曰

一切诸众生  平等有佛性

佛性杂烦恼  尘染未清净

戒定除客尘  即离生死径

性隐名生死  性显名贤圣

五阴虽流转  佛性本来定

欲知佛性者  励己修八正

初发道意走觅道  心邪曲见未正直

江南江北求菩提  菩提共行不相识

身外觅访既疲劳  一处静思顿止息

忽然醒悟觉少分  乃知菩提身中匿

解烦恼性空如幻  未死不久自穷极

涅槃生死同一如  道理不二亦不即

若能明了根尘法  长养无碍神通翼

观察五阴假缘生  自性本来包十方

 

 

诫观智差别福田不等法第二十九

 

已起大心修自他利兼观佛性。此是因相。次须观果。果是佛智。经云。满大千界众生智不及一须陀洹智。世界须陀洹智不及一斯陀含智。世界斯陀含智不及一阿那含智。世界阿那含智不及一阿罗汉智。世界阿罗汉智不及一辟支佛智。满十方世界辟支佛智不及一种性菩萨智。如是节级不及一十地菩萨智。满十地菩萨智不及如来一念之智。是故世尊智慧大海恒沙大士咸共思量不知如来举足之事。是故汝当一心精进求佛智慧。若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施一世界凡夫众生。不及布施一须陀洹。布施世界须陀洹不及一斯陀含。乃至节级不及一辟支佛。不如供养一种性菩萨。节级乃至不如初地圣人二地三地四五六七八九十地。布施此诸三贤十圣满足一劫不及供养如来一食果报。何以故。如来有大智慧故。消诸天世人供养恭敬。智慧多故。消于多供。无一智慧地上水叶尚不得消。何况人食。汝当领解诫之本意。修习净戒莫令缺犯。以戒净故易得禅定。定心清净发生智慧。福德具足成五分法身一切种智。诸佛智力今更略说。十方世界一时细雨经多年月一瞬眼顷悉知滴数。十方江海总知斛斗。十方铁围须弥大地普知斤两。法界刹土尔许尘数或遍虚空界众生心行悉知善恶。一一众生知某劫作佛。十方山海天地日月置于掌中游行世界。帝释梵王不觉来去。十方水火吸著口中水不灭火。火不损口。若欲具说不可穷尽。如是神力从五停观生。从三十七品生。从四无量心生。从六波罗蜜生。从大乘十地生。是名诸佛智力神力。从断财色五停观生。因起已来诸行次第至今佛地。即是此诫始终说相。菩萨别行前后阶位如华严说。汝可发起慈悲种子布众生田。恭敬种子置三宝田。福智芽生乃成佛树。荫覆法界十方华敷结无上果。从发道心毕至究竟其间功用悉名智障。到如来地二障永尽。反望生死如幻如梦本无真实。诳惑痴人唯佛正觉。故称遍知。汝今应取如来智海。勇猛修入名决定净心。偈曰

大千世界人  自谓根性利

悉集共思量  不及信行者

世界信行人  众议出情端

多时共思议  不及须陀洹

世界须陀洹  议论共宣谭

见解之慧力  不及斯陀含

节级辟支佛  节级十地人

节级智差别  不及如来身

布施节级圣  果报节级大

布施十地圣  不及佛田最

是故汝当知  佛智最穷深

福田难思议  信者名净心

 

 

诫观内行密修嘱付殷勤受持法第三十

 

告慈忍。父母七生师僧累劫。义深恩重。愚者莫知。汝始入道方复别师。旦暮念汝。汝思吾否。彼若依止得好人日夜有宜。如无善匠心何所寄。汝既出家受如来戒。失意之间长劫受苦。今时末法众生心薄背恩绝义。易厌师僧乐独游居。适情自在。恐不如法堕于恶道。无那缠怀撰制斯诫。略述近标表宣人事。诸余部帙大家共知。当道经论汝应自有。大乘要义率土咸同。更欲显示恐卷轴繁滋。直洗汝心犹过千句。汝可如渴得水随饮莫齰静处披读。何劳他见。我之微意汝未能知。纵使世人亦不谙悉。唯有天眼者证知我心。汝可依行。终不謟误。何故静寻不令人看。唯圣与圣物以群分。愚智别类。方以类聚。今时学者意见差殊迭相是非。破他自誉。赞己毁人。邪情怪笑。无急之语竞共书持。要切之言贱而轻薄。欲得广知不欲广行。愿多达解众中独出。规贪虚响聪明声息背舍身心。野偷名利。三涂即至终无免期。经云。譬如一日挑千人眼。如是日日挑多眼睛。此人实行罪重于前。为此避护唯汝自知。非是诫中多有过失。世有难语并语坏彼语华绮语越理语衮语番语牒语迷人语恼乱语差闷语。今时后生专学此语。在前解者欺未解者。直习戏论何关修道。口劳神疲心无一润。烦恼更增吾我转大。一生勤苦损功无福。意在名利未详净心。假名得利。何由可消。如大猛火难受难近。又复如法语易解语身心语戒律语要切语离罪语治障道语入理语成就语。若见如是等语即拍手大笑眼不欲视。何况受持。汝当缓寻字字思量。一字之中含无量义。若直读之少时即遍。依诫起行。一生不彻贵在快行。不在快读。手执眼看宜应垂泪。生难遭想如见世尊。何以故。宣扬劝发顺圣道故。教汝净心趣菩提故。凡经论诫义有二种。一者顺理。如来秘藏空平等法泯相入真。冲玄密境补处莫知。二乘不测。是名顺理。二者文义易解读时滑利。或作偈颂美妙悦心名为顺情。相欲似浅因斯入深。废见皆是。立见悉非。譬如大海初入没踝渐进无涯底不可得。如七日婴儿未消上馔。庸野田人岂乘辇舆。未食便餐必被噎塞。非乘强乘智者呵责。但佛法大海无智莫入。宝台千仞非阶莫升。始入道门未修戒定越学空宗佛不随喜。积世鄙夫辄持国玺。王若见者必当重罚。要从五停除恼证圣。今此诫者体无华巧。愍汝情深指事约勒。又恨“冒-目+月”沾师首愚于教训。故遣苦切入心之语。如对面言。成汝道行既自知已。转教同学及余智者。吾甚疾劣。宿不保安。傥不见汝此当遗嘱旨不殷勤。如诫净心

返回主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