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忿怒品

八〇、气恼,是不好的。

注:气恼,就是忿怒、嗔恚。人人都因为不合意、讨厌而气恼。气恼使心头肮脏、心头郁恨;心一气恼,就要生出愚痴的念头,看不见正理正义;心如火烧、脸面变色。不好的事,都是从气恼而来,例如:相骂、相打、以至相杀,甚至战争,亦因双方气恼而起,所以,气恼是不好的。

八一、气恼,是人世间销蚀武器的锈。

注:铁有铁锈,铁锈销蚀铁,无论是刀斧,如果不保护,一定要生锈。锈便销蚀铁,一直到铁无所用处,变成废铁。气恼亦是这样,一个人气恼,这气恼便销蚀他的性命:小气恼小蚀,大气恼大蚀,气恼愈大,销蚀亦就愈大。每个人应该保护心情,不要气恼,同保护刀斧,不要生锈一样。

八二、气恼,造成灭亡。

注:气恼只有坏处,不会有好处;只造成自己的灭亡,或者他人的灭亡。因为一气恼,心便怨恨、愚昧、不安,有的还打自己的父母;有时两个国家的战争,往往是因为国王气恼,变成杀死成千成万的人命,真是一个大灭亡。

八三、气恼,使心骄慢。

注:人,普通是愉快的、不忧郁,像水一样的安静,但是一气恼,心里就抑郁混乱。那个不气恼的人,他的心情是平定的;心一平定,说话亦平定,做事亦平定和祥。所以,一个人应该不要气恼。

八四、一般人,如果被气恼覆盖着,他便被黑暗覆盖着。

注:黑暗,是遮盖住一切好坏事物。在黑暗里面,看不到什么,不知道那一样是好、是坏;可以走、不可以走。人如果被气恼覆盖着,亦就如在黑暗里一样,看不到事物、看不到该做不该做、看不到好坏,接着就会做出好多坏事。气恼真是一条灭亡的路。

八五、气恼,会从小到大,是因为不忍耐。

注:气恼开始,都是小小气恼,可是不忍耐,就变成大大的气恼。从气恼做出来的事,都是坏事;说出来的话,都是坏话;想出来的念头,都是坏念头。气恼的快缓,要看是什么缘故,如火烧一样碰到容易烧的就烧得快,难烧的就烧得缓。

八六、气恼,是愚痴人的心情。

注:愚痴无智的人,不会知道好坏,只是做一个放任心情的人,常常找事情来气恼。日里夜里、自早至晚,都随时可以气恼;可以气恼自己、气恼别人;天下雨或雨停,他亦气恼;早起还没有洗脸,便先气恼。这气恼的心情,应该丢掉,因为是愚痴无智的人,才会是这样的气恼。

八七、忿恨的生起,是因为气恼。

注:忿恨是大大的气恼,和想报复;一时不能报复,就记在心里,预备将来报复。忿恨会生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气恼,所以,如果不丢掉气恼,就会缓缓长大起来,变成忿恨。

八八、没有什么东西,同忿恨那样的执持更甚。

注:这里的执持,同猫儿的预捕捉老鼠、虎的预捕捉兽类一样的想念、预备着。人有了忿恨、想要报复的念头,亦一样的,日日时时想念着、执持要报复的念头,机会到了,就马上报复,杀害他了。

八九、没有什么错误,比忿恨更甚。

注:忿恨,想杀害别人的念头,是最大的罪恶错误;未杀害或已杀害后,都同猛火焚烧心头一样。杀害别人,是有罪的,从这一生到下一生,都要受罪。所以,是一件最大的错误。

九〇、能够破掉气恼,是最好的。

注:要破掉什么东西,可以用刀、用武器,可是要破掉气恼,那就要用智慧。亦就是用智慧去看见到不气恼的好处;用谦和、忍耐去禁住了气恼,这样就叫做破掉气恼。气恼一没有,身体精神,亦就快乐了。

九一、破掉气恼,就不会悲伤。

注:气恼会使心头热迫,悲伤痛苦,能破掉气恼,自然没有悲伤。气恼不容易破掉,同火一样,如果在大燃烧,很不容易灭掉;应该赶快灭掉火源,才容易灭。所以一有气恼,心里应该细细审查,想到气恼的坏处害处,又想到没有气恼的好处益处,一直到气恼灭去,就不会有悲伤了。

九二、给气恼盖住着的人,一定舍弃善事。

注:给气恼盖住着的人,就是在生气忿怒的人,心里正在昏乱,看不见道理正义,便会舍弃善事。平常不说粗话的人,这时便说出来;不骂人的,亦骂出来;不会杀害人的,亦会杀害人。把一切善事,都丢掉光了。

九三、常常气恼的人,皮肤脸色一定暗黑。

注:各人的念头不一样,有的容易生气发怒;常常气恼的人,皮肤脸色亦跟着暗黑,没有光彩,一看就知道是坏脾气的人,是正在气恼的人。气恼发现在他的脸色,在他的皮肤上面。

九四、常常气恼的人,一定很苦。

注:常常气恼的人,真是容易气恼;在白天里,可以气恼很多次,夜里亦可以气恼;对别人,对动物禽兽,亦可以气恼,对自己亦气恼,甚且亦可以代别人气恼。日里夜里对什么事、对什么人,都气恼。所以日里夜里,心里都很痛苦。

九五、常常气恼的人,虽然已经得到利益了,但是却拿去做没有利益的事。

注:常常气恼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做事不认真,半途而废;无论是读书、做事,一发怒生气,便丢掉书册不读、丢掉事不做。所以,明明是已经得利益了,倒是做出没有利益的事来。

九六、被气恼覆盖着的人,一定破财。

注:被气恼覆盖着的人,一定是依照气恼说话、做事,说不应该说的话、做不应该做的事。这样的气恼而说话、气恼而做事,一定说错话、做错事,一定犯罪破财。有时自己毁坏自己的财物,有时去毁坏别人的财物,结果被罚,亦是破财。

九七、沉醉在气恼里的人,一定没有名誉地位。

注:给气恼弄得沉醉的人,一定粗心大意、没有智慧、不知耻辱;一定说坏话、做坏事;一定给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的亲戚朋友,亦看不起,甚至他自己的子孙,亦看不起他。

九八、常常气恼的人,就是亲戚,亦一定避开他。

注:亲戚、朋友,所以很亲密,是因为有血缘和相知的关系,能互相了解。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很容易气恼的人,亲友亦不敢和他接近,一定设法去避开他。因为他常常气恼、常常疑人,所以大家都不敢和他谈话、来往。

九九、正在气恼的人,不懂得利益。

注:人在平时,是懂得利益和没有利益的,但一生气忿怒,就不清楚利益和没有利益了,因为已经失去理智。利益,不单是自己目前的利益,有时是连别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后一生的利益,都在里面。

一〇〇、正在气恼的人,看不见道德。

注:这理由就同前句一样,正在生气忿怒的人,看不见道德,因为忿怒盖住他的理智,看不见合理或不合理的事,亦看不见什么公平或不公平的事。

一〇一、正在气恼的人,要做出破坏的事,这事本来是难做的,但他却容易做出来。

注:人一生气发怒,就要做出破坏伤害别人的事来。这些事,本来是不容易下手去做,但在生气发怒的时候,却很容易做出来:他可以打骂他的爸爸、妈妈;打骂儿子、亲戚、朋友,这是平时都很难做出来的,但是一生气恼,就容易做出来的。

一〇二、人气恼过后,不气恼了,亦就像给火焦伤一样的痛苦。

注:人在生气发怒时,不出力压住,就会越气越大,同火烧一样。虽然气恼过后,就会想到刚才做错说错,心里非常痛苦,像给火焦肌肉一样的痛苦。

一〇三、给气恼盖住着的人,得不到一块小小的依靠。

注:被水淹的人,可以跑到地较高的地方避水,但是给气恼盖住的人,他的心就好像给水淹满一样,不能依靠,亦不能依靠别人,就是要拿佛法来做依靠,亦不能。因为气恼盖住着,看不见佛法了。

一〇四、正在气恼的人,会杀掉他的母亲。

注:父亲母亲,对儿子有大恩德。法律规定,儿子不能控诉父母;佛法说杀父母的人,是大逆罪,这样的人,这一生不能证果,死后不得生天。但是一个正在大气恼的人,看不见父母的大恩,有的怒骂、有的殴打、有的甚至敢杀掉他的父母的。

一〇五、生气发怒的人,是败亡的人。

注:败亡是因为气恼而生的,所以气恼的人,是败亡的人。这种人,没有慈悲的念头,亦没有智慧;财产一定散失,亲友亦一定散失,名誉地位亦一定散失。气恼的人,是这样散失败亡的。

一〇六、用力制心,破掉气怒。

注:人一气恼,如果不制止,就要扩大起来,变做大事。制心不要气恼的法子,就是想到气恼的种种不好,例如:“不忍小忿,则乱大谋。”“不要拿冰片去换盐片。”“认输是佛,认胜是魔。”“对狂人不要认真,对醉人不要劝告。”要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要用力制心,不生气恼。

一〇七、用智慧去破掉气恼。

注:气恼是因为讨厌和不如意而生起的,凡事如果不如所希望,人人都会气恼;气恼一大,变成仇恨,惹出大事来。气恼像火烧一样,烧完了,火就熄了,但是最好要先破掉,不要使火惹出事来。

一〇八、不要使气恼的威力,来管制自己。

注:威力的力,是最大的,一个人给威力管制着,就一定要服从他的命令,像奴仆一样的。气恼的人,亦就像给威力管制一样:气恼叫他骂人、叫他杀人,他就骂人杀人。等到气恼完了,做出来的坏事,是他自己负责,气恼是不会负责的。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北传法句经·忿怒品

414忿怒品*法句经第二十五 *二十有六章(405~430)

 [0568a03] 忿怒品者。见嗔恚害宽弘慈柔天祐人爱。

 

(405) 415忿怒不见法 忿怒不知道 能除忿怒者 福喜常随身

(406) 贪淫不见法 愚痴意亦然 除淫去痴者 其福第一尊

(407) (Dh.222.)恚能自制 如止奔车 是为善御 弃冥入明

(408) (Dh.223.)忍辱胜恚 善胜不善 胜者能施 至诚胜欺

(409) (Dh.224.)不欺不怒 意不多求 如是三事 死则上天

(410) (Dh.225.)常自摄身 慈心不杀 是生天上 到彼无忧

(411) (Dh.226.)意常觉416寤 明417慕勤学 漏尽意解 可致泥洹

(412) (Dh.227.)人相谤毁 自古至今 既毁多言 又毁讷418忍 亦毁中和 世无不毁

(413) (Dh.228.)欲意非圣 不能制中 一毁一誉 但为利名

(414) (Dh.229.)明智所誉 唯称是贤 慧人守戒 无所讥谤

(415) (Dh.230.)如罗汉净 莫而诬谤 诸419人咨嗟 梵释所称

(416) (Dh.231.)常守慎身 以护嗔恚 除身恶行 进修德行

(417) (Dh.232.)常守慎言 以护嗔恚 除口恶言 诵习法言

(418) (Dh.233.)常守慎心 以护嗔恚  除420心恶念 思惟念道

(419) (Dh.234.)节身慎言 守摄其心 舍恚行道 忍辱最强

(420) (Dh.221.)421舍恚离慢 避诸爱422会 不著名色 无为灭苦

(421) 423起而解怒 淫生自禁 舍不明健 斯皆得安

(422) 嗔断卧安 恚灭淫忧 怒为毒本 软意梵志 言善得誉 断为无患

(423) 同志相近 详为作恶 后别余恚 火自烧恼

(424) 不知惭愧 无戒有怒 为怒所牵 不厌有务

(425) 有力近兵 无力近软  夫忍为上 宜常忍羸

(426) 举众轻之 有力者忍 夫忍为上 宜常忍羸

(427) 自我与彼 大畏有三 如知彼作 宜灭己中

(428) 俱两行义 我为彼教 如知彼作 宜灭己中

(429) 424苦智胜愚 粗言恶说 欲常胜者 于言宜默

(430) 夫为恶者 怒有怒报 怒不报怒 胜彼斗负

 

注释:

414 ~17. Kodhavagga.

415 下二颂巴利文无

416 寤=悟【宋】*【元】*【明】*

417 慕=暮【宋】【元】【明】,=莫【圣】,Ahoratto.

418 忍=讱【宋】【元】【明】,=认【圣】

419 人=天【宋】【元】【明】

420 心=意【宋】【元】【明】,=口【圣】

421 此颂=~221

422 会=贪【宋】*【元】*【明】*

423 以下巴利文无

424 苦=善【宋】【元】【明】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南传法句经·忿怒品 KODHAVAGGO

二二一 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

二二二 若能抑忿发,如止急行车,是名(善)御者,余为执缰人。

二二三 以不忿胜忿。以善胜不善。以施胜悭吝。以实胜虚妄。

二二四 谛语不嗔恚,分施与乞者;以如是三事,能生于诸天。

二二五 彼无害牟尼,常调伏其身,到达不死境─无有悲忧处。

二二六 恒常醒觉者,日夜勤修学,志向于涅槃,息灭诸烦恼。

二二七 阿多罗应知:此非今日事,古语已有之。默然为人诽,多语为人诽,寡言为人诽;不为诽谤者,斯世实无有。

二二八 全被人诽者,或全被赞者,非曾有当有,现在亦无有。

二二九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为智人所称赞。

二三○ 品如阎浮金,谁得诽辱之?彼为婆罗门,诸天所称赞。

二三一 摄护身忿怒,调伏于身行。舍离身恶行,以身修善行。

二三二 摄护语忿怒,调伏于语行。舍离语恶行,以语修善行。

二三三 摄护意忿怒,调伏于意行。舍离意恶行,以意修善行。

二三四 智者身调伏,亦复语调伏,于意亦调伏,实一切调伏。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法句经》·绘图版·忿怒品

1

舍弃忿怒,消除我慢,解脱一切系缚,苦不能相随。

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

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

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

2

舍弃忿怒,消除我慢,解脱一切系缚,苦不能相随。

若能抑忿发,如止急行车,

是名善御者,余为执缰人。

3

他抑制了浮现的忿怒,完全的驾驭自己。

以不忿胜忿。以善胜不善。

以施胜悭吝。以实胜虚妄。

4

以爱心克制忿怒,以善克制恶,以布施克制吝啬,以真实克制虚妄。

谛语不嗔恚,分施与乞者;

以如是三事,能生于诸天。

5

真实的语言,不嗔恚,施舍予贫困者,这三种德行能令你往生三界。

彼无害牟尼,常调伏其身,

到达不死境,无有悲忧处。

6

调伏自身不令受到伤害,无忧的前进,到不死的境界——涅盘。

恒常醒觉者,日夜勤修学,

志向于涅槃,息灭诸烦恼。

7

经常醒觉,日夜勤修,志向于涅盘者,消灭诸烦恼。

阿多罗应知:此非今日事,

古语已有之。默然为人诽,

多语为人诽,寡言为人诽;

不为诽谤者,斯世实无有。

8

那沉默、少话或多话者都免不了被毁谤。

全被人诽者,或全被赞者,

非曾有当有,现在亦无有。

9

那儿不会有完全被毁谤或完全被赞誉者。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

智慧戒行兼具者,彼为智人所称赞。

10

品德如金者受圣人和天人称赞。谁能毁谤他?

品如阎浮金,谁得诽辱之?

彼为婆罗门,诸天所称赞。

11

舍弃恶行,过着完美修身善行的生活。

摄护身忿怒,调伏于身行。

舍离身恶行,以身修善行。

12

不作恶语,过着完美抑制语言的生活。

摄护语忿怒,调伏于语行。

舍离语恶行,以语修善行。

13

舍弃恶念、恶行,过着调御身心的生活。

摄护意忿怒,调伏于意行。

舍离意恶行,以意修善行。

14

调伏身、口、意三行。达到完全调伏的境界。

智者身调伏,亦复语调伏,

于意亦调伏,实一切调伏。

上一页

下一页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绘图版·423幅目录页

排版|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