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佛菩萨的生命品质

2018年西园寺冬月精进佛七法会如期举办,佛七期间,每天安排法师开示净土信愿行三资粮,信众齐诵《弥陀经》、赞佛偈等,有序地绕佛、念佛、静坐。23日下午14时,西园寺住持普仁大和尚慈悲亲临念佛堂,与信众们共结法缘,做佛七法会总结开示,随后法师们领众大回向,法会圆满结束。

善择法师:八风吹不动

观察自己的心。修行重在修心,修心就是要在任何境界下观察自心、调整自心。我们坐在这里念佛,嘴巴在念,可心却总是被各种念头、感受、情绪等影响,当面对这些境界时我们要怎样认识和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如果我们把妄念、情绪、想法当成真实,就会粘著到一起,就会跟着跑,接着佛号就丢失了,或者是口里念着佛,心却“出差“去了。法会上突然听到有人手机响了,有人乱动出了声响了,外面有人喊叫了,这时我们有没有观察自己起了什么念头和情绪呢?有没有愤怒、责备、不满呢?若发现心已离开佛号,我们要把它拉回来,轻轻的、直接拉回来,不要在那些妄想上面再做分别,因为你再做分别就又是一种妄想。

练习自己的心。苏东坡以为自己修禅境界高,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结果被佛印禅师一个“屁“字激怒,划船到寺理论,直到看到禅师事先就准备好的“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现了原形。我们念佛面对境界时,恐怕也像苏东坡一样,心离开佛号后便“漂洋过海“去了,也许等了很久很久才发现自己的心打了闲岔了。我们通过念佛,碰到干扰就把佛号拉回来,对境界不做评判,反复练习后,觉知力会越来越强,慢慢地便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来觉知自己的妄念,让自己快速回到正确的念佛轨道上来,念佛也便越来越得力。

检验自己的心。现在大家集中参加精进佛七,每个人的状态却不相同。有的人进入状态比较快,心调的很柔和,有的人会比较慢,念了好几天心里却还是烦烦恼恼的,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参加佛七前的状态。这个就像跑步一样,平时没锻炼,一下让你跑的话,就不会有好的状态,甚至会受伤。那些运动员之所以会取得好的成绩是其平时严格训练的结果,赛场只是对平时训练的检验罢了。我们念佛也是要在平时就要不断用功,这样功夫才能成片。佛七结束了,大家有因缘还是要多念佛,加之方法得当的话,念佛才会越来越得力。

善觉法师:念佛的六个阶段

念佛是一个普收利钝根基的法门,结合智者大师的《五方便念佛门》与《六妙法门》,或可将念佛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息念佛。首先调和好身、心、息三者,至息深匀细长后,结合数息持名念佛。吐气时执持佛号,气尽闭口自然吸气,此为一息,以十息为一轮。出声念、默念、心念皆可,均要求反闻念佛之声,字字清楚明白。

第二阶段:随息念佛。若数息持名明晰,心念专注不乱,此时觉数息为累,当放下数数,专心随息念佛,身心融入佛号之中,渐觉身心如云如影,乃至如同化入虚空。

第三阶段:寂止念佛。久久随息念佛凝心,忽然之间佛号亦忘,惟觉一片虚静明朗,可放舍佛号,安住此寂止状态,如实而观,久久无妨。

第四阶段:观相念佛。久住寂止,或恐耽著于空,故当由空中生起光明,观想佛相或极乐世界,初观一相,渐及全体,清净明了,至开眼闭眼,皆如对目前。

第五阶段:观心念佛。观想佛相分明,亦恐执着于境。故需由妙境反观能生此境之妙心,妙境妙心非一非二,心外无境,境外无心。此心与佛亦不一不异,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

第六阶段:实相念佛。心境具脱,无念无不念,一色一香皆是实相,当下即是净土,何需往生西方。

层次愈高,往生品阶越高,但亦不可定执先后次序,可随具体情况而先后易观,或随个人相应而专修一门,于任一阶段若善修习,均可直契妙果。

善智法师:善护其心

守护好自心。善护其心就是要守护好我们这颗心。学佛,不管修学任何法门,根本的是要在身口意三业上断恶修善。其中护心是清净三业的根本。心是一切善法和恶法的源头。心,就像猿猴、野马一般躁动不安,狂妄不羁。如果不守好意念,言谈举止就很容易出轨。心也是一切善法的源泉,要开展一切善行、利他的行为,也要通过护心,不去纵容凡夫习性,不去纵容贪嗔痴。这样才能从凡夫人格走出来,建立菩萨的行为规范,真正走上菩萨道的修行。

如何守护好心?修行,经常用放牛作比喻。心就像狂放不羁的牛,我们要对其管理,不能让其任意毁坏善法的庄稼,就要用正念的绳子拴住它。念,就是对我们曾经熟悉的境界忆念不忘,有正念和妄念的分别。念佛、法、僧就是正念,念五欲六尘就是妄念。比如我们持名念佛,佛号就是正念的绳索。所以我们念佛时,要让心安住于佛号这一善的所缘境,将自心融入弥陀功德海中,避免心进入忆念五欲六尘的串习中。

心安住于善法。我们置身于五欲六尘的环境里,整个社会充满了种种诱惑,保持清净心显得非常不容易,所以需要努力培养正知正念,需要亲近善知识,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持戒禅定忍辱精进般若。对心的状态时时进行观照,时时处在了了明知的状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时安住于善法中,自然就不容易与恶法相应。

界文法师:念佛的五种增上利益及三种发心

法师的开示包括称名念佛的五种增上利益,应具备的三种心,以及回向的四大类善法。

第一种利益:灭罪增上缘。《观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我们这一生因为各种原因造作了种种罪业,念佛的时候,念念之间净化身心,业力在念念间消融净化。第二种利益:护念增上缘。在我们忆佛念佛的过程中,东西南北上下六方佛、清净海会诸佛菩萨都会来护念,守护和祝福我们身心健康,所做变得吉祥,善愿容易成就,从而生活品质产生变化,获得吉祥安康。第三种利益:见佛增上缘。念佛达到一定境界时,可能会感受到阿弥陀佛的佛光,体验弥陀的存在,甚至在三昧中、睡梦中亲见阿弥陀佛。第四种利益:摄身增上缘。临命终时,摄受我们能够去除一切干扰和障碍,吉祥往生极乐世界。生有所依,死有所归,活着的时候有依靠,临命终时有地方可去,不再害怕生死轮回。第五种利益:证身增上缘。我们有了这种忆佛念佛、发愿往生的愿力,阿弥陀佛会给我做证明,我们便不会堕落恶趣,不会沉溺在轮回中。

念佛应发起的三种心。一是至诚心,虔诚认真地打开心量,专注、真诚、纯净地把心向阿弥陀佛打开。二是深心,深刻的信解阿弥陀佛的大愿、西方净土的清净无染、念佛的因缘关系。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三是回向发愿心,将所有善法念念回向念念发愿,回向顺缘具足、增福增慧、求生净土、增长净业等。通过回向发愿,所有修行和善根都能成为净土之因。

回向发愿的四大类善法。第一修戒为因,身业语业意业守护不犯,在家居士就算没有来寺庙授戒,但是在生活中以戒律的标准守护身自心,也是一种善业道,也可以回向成为往生极乐的资粮。第二修施为因,布施供养的行为,诸如一炷香一朵鲜花一杯净水,以至于身体供养,同修道友间彼此微笑打招呼,见到师父问询,所有利益众生的行为及供养,都可以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第三修慧为因,佛法是智慧的宗教,印经、诵经、听闻教理,谈论佛法、闻思法佛、请转法轮等智慧的行为和善业都可以回向。第四护法为因,守护正法、护持道场,让佛法久住,不仅需要出家人来办理,也需要每一位佛弟子来护持,所以我们发心做义工、尽己所能守护正法的行为都属于护法。护法的一切善根也可以回向增长善业福德、吉祥往生,成为未来出离轮回、成就法身的善根。

文:正丽 摄影:赵德明

法会|一念弥陀愿 同生极乐国

——记西园寺2018年冬月精进佛七法会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佛说阿弥陀经》

时值冬月,万物蛰伏,生机暗藏。12月17日,西园寺一年一度的精进佛七法会如期而至,前花园念佛堂内燃种种灯香,鲜花环绕,饮食瓜果供奉佛前,大众齐聚一堂,专持弥陀洪名,修集净业。

上午8时,西园寺堂主常性法师主持洒净仪式,洒扫障碍、普利一切,信众数百人于道场渐渐安住。12月17日至23日佛七期间,每天会有法师开示净土信愿行三资粮,信众齐诵《弥陀经》、赞佛偈等,有序地绕佛、念佛、静坐。

念佛的利益

《观经》云: “念一句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念佛堂内的两面墙上陆续贴满了超荐拔度及消灾牌位,对象包括父母夫妻、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堕胎婴灵等不尽相同,无不体现信众们对利益往昔亲眷的至诚之心、对所造恶业忏悔改过的厌离之心。

莲池大师言:“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

如吉法师开示:“我等冥阳两界,成佛本愿”,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应观想自己带领和布施我们生生世世父母、六亲眷属、冤亲债主一起念佛,并集此佛七法会的功德利益,回向眷属及冤亲业障消除、往生净土。

念佛的体会

“佛七很殊胜,这已经是我参加的第六次精进佛七了,我每年都会来,非常感恩西园寺师父和义工们的主持和付出。”一位中年男居士分享。

“我是第二次参加精进佛七,西园寺的活动我经常参加,包括每个月的八关斋戒、放生、每周末在三宝楼举办的法师讲经说法和一些主题沙龙等。”

“我是修学同修班的学员,我也是第二次参加精进佛七法会,我经常参加西园寺的法会和活动,随着修学的次第深入,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深感佛菩萨的真善美慧和悲智愿力真实不虚。”一位90后师兄分享道。

“我是第一次参加佛七,朋友介绍过来的。一天下来感觉内心很清凉很清静,一点都不觉得累。接触了佛法以后,感觉整个人心胸变得更开阔,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开了,烦恼少了,快乐也就多了。”

要说佛的本意,是想众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的,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临终接引往生西方。一旦往生,就立即脱离三界轮回之苦,从此日益精进,最终成佛,这才是念佛的究竟实义。

 念佛的用心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就看我们有没有深信切愿。

关于念佛的信心和愿力,如吉法师做了重点开示。

信成就,成佛本愿。信即是接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就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连接,如果没有这个连接就没有沟通,从而没有帮助,所以说,如果没有建立信心,念佛的利益很小。念佛法门,要靠感应、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来解决我们的道业,要从信心入手。我们念佛的时候可以尝试把手放在胸口,自问身心是否融入阿弥陀佛的功德海中。

愿成就,一心归命。“南无”的含义即为“归命”,把至重的生命交托给阿弥陀佛,并相信阿弥陀佛能把我们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世间的愿望,只要归命祈愿,都能快速成就。如果身体不好,相信阿弥陀佛能让我们平安健康,如果寿终命尽,则相信阿弥陀佛会领众接引。对于净土法门,愿成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法师特别强调:

达到信成就,净土修行就入门了,达到愿成就,净土修行就入心了。有信愿,行持自然就出来了。是故愿立则道业可成。

声声佛号中

一念弥陀愿

九品莲花开

同生极乐国

摄影:赵德明;供稿:正丽

生命关怀|慈善助念的感受与感悟

慈善助念的感受与感悟

2018年11月6日晚5点钟左右,父亲突然呼吸困难,在送医院二个多小时后不幸去世。来不及悲伤,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请三级修学的慈善义工们来助念,让父亲能够在生命转折时的关键时刻得到救度和指引,从而能得生善道或往生极乐。慈善义工们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了积极的救度,拉开了一场持续24小时的慈善助念。今天回想起那次助念,除了感恩,尚有感受与感悟同大家分享。

一、慈善义工们行动感人

慈善义工们行动迅速。净琼义工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关照我相关注意事项,让我发定位给她,并告诉我,她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打电话联系她。同时我看到微信上很快建立起了慈善义工微信群,义工人数不断地增长。晚上10点多,当我们带着父亲的遗体回到家时,先到的慈善义工们已经在我家楼下等候了。净学义工带来了佛像、香炉、烛杯、酥油灯、香、陀罗尼被等等物品,为我父亲撒金光明沙,放咒轮,盖陀罗尼被,做开示,接着慈善义工们开始了长达24小时不间断的助念。

当晚净学、净琼、智兰等慈善义工们带领着大家助念,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4点钟才回家休息;慈平、观海、善鹂、善明、观心等慈善义工也是第一时间就到了我家,他们整个晚上都没有回去,大家轮流助念,累了困了,就轮流在沙发上打个盹,歇一会。特别感恩与心疼慈善义工们,因为第二天他们都还要去上班工作。

有个93年的小义工---心泓,她是第二天早上天不亮(6点钟)就冒雨赶到我家来助念,来的时候我看到她衣服都湿了。助念后匆匆赶去上班。心本义工,上午请假一小时来助念,然后回单位工作,到中午时又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再来助念。

很多慈善义工顾不上路途的遥远及天气的阴雨赶来助念,甚至还有一位慈善义工是从上海赶来的。因为那天雨下得很大,我看到不少义工身上都是湿落落的。

慈善义工们络绎不绝地来助念,佛号声整整24个小时没有间断,到第二天晚上10点半助念结束。我统计了签到本上的人数,助念的慈善义工有70多位,可能还有些人没签名。慈善义工们按照仪轨,如理如法助念。他们不畏风雨,不辞辛劳的行动感动了我的家人们,感恩之心无以言表。

二、助念改变家人固有的行为和观念

助念首先带动了全家人念佛。在我们家族中,就我一个人学佛信佛。慈善义工们无我利他的慈悲助念最先感染了我女儿及我外甥。他们主动跟随慈善义工们助念,甚至他们还学起了敲引罄。家人们在孩子们的带动下,也开始念佛了。菩提种子撒在了我家人中。

助念是另一种形式的放生。按照传统惯例,礼事宴一般都是大鱼大肉。我向我弟弟提出要吃纯素宴,一开始他非常反对。助念的声声佛号让他改变了主意,没想到二个小时后,他竟然主动答应了我的要求。

助念让家人同意我参加三级修学的慈善助念。今年下半年,我曾参加过一次三级修学助念培训,先生知道后并不赞同。现今我再次提出今后要参加慈善助念,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其实,慈善助念决不只是对我家人产生影响,也决不仅限于这些影响。我相信它的影响是长久、深刻与广泛的。它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影响着人们对佛教与对生命的认识。

三、慈善助念带给我的感悟

其实我父亲并不怎么信佛,为什么他老人家去世时却办了一个佛化的丧礼。我想这是三宝的慈悲加被与父亲的人品感召的结果。

父亲临终前的二年多的时光中,我和先生经常带着父亲去各寺院游玩,有幸得以亲近三宝,还结缘了一只念佛机。尽管父亲像小孩子一样,每次见我来看望他了,就立马开机,我一走就关机看电视。但是佛陀慈悲无限,衽席群生,不舍众生,只要忆念,就会被加被,被关爱。

佛法不离世间法,父亲生前心胸开阔,为人善良正直,待人亲切和气,特别喜欢帮助人。不论邻居同事,年长年幼,亲疏远近,只要有人找他帮忙,他都会尽力去帮助。父亲虽然不学佛,其实一直在“行佛事”。善心善行,感召的是善果,父亲具足五福,非常圆满地划上了人生的句号。

佛法真实不虚,不管信不信佛!

感恩三宝!感恩修学!感恩慈善义工们!

正 尚 2018年12月

阿含典籍·阿含研究·《阿含经》念佛理论研究

《阿含经》念佛理论研究

 

黄夏年

  提要:本文通过对《阿含经》念佛理论的研究,探讨了早期印度佛教中的一些念佛思想的发展及脉络,对念佛理论的研究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主题词:阿含经念佛理论

一、引言

谈起念佛,我们决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只要对佛教稍有一点粗粗了解的人,都会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听到"阿弥陀佛"这几个字。如果不了解佛教的人,也没关系,因为媒体和影视也经出现这句话,当佛门弟子与人问讯,一句"阿弥陀佛",再双手合十,表示尊敬对方;与人发生争执,双手合十,一句"阿弥陀佛",似乎就可将争执化解,总之,"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在佛门内外可以说用得最广,但是这几个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正确的用处,未必每人都能道得清楚,人们只是觉得,这四个字无不代表了佛教的一种精神,念上一句,至少能给人多多少少一种慰籍……

念"阿弥陀佛"句,就是念佛,这是最直接念佛的例子。不过佛教法门八万四千,念"阿弥陀佛"也仅是此中一个法门而已。按佛教的说法,念佛最基本的形式应不离二种,一是心念,心念也是意念,即念想佛、菩萨名号于心,心中起念佛、菩萨想的念头;另一是口念,即通过嘴念佛、菩萨名号,而且要发出声来,念一句"阿弥陀佛"最为典型。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经佛弟子的努力弘扬,现在已经形成了南北两传大系。南传佛教是流行在斯里兰卡和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部分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边疆地区的傣族等少数民族中流传;北传佛教就是现今中国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并包括从唐朝以后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部分地区)的佛教。口念"阿弥陀佛"是北传佛教最流行的佛法之一,它是净土宗的根本法门,在广大佛教徒中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北传佛教流行念佛,南传佛教念不念佛?答案是肯定的,念。但是,南传佛教的念佛与北传佛教的念佛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南传佛教没有北传佛教的净土宗和大乘佛教的菩萨乘思想,它的念佛理论大多还是承继了早期部派佛教的法门,是早期佛典《阿含经》念佛学说的发展。

众所周知,佛教产生于印度,时间在2500余年前。释迦牟尼在世时创立了佛教,他是持平等主义思想的人,所以当他离开人世时,一再对弟子强调要"依法不依人",也说是说,以佛教的法理作为随顺世间的圭臬。

释迦牟尼圆寂后不久,佛教僧伽就举行了佛教经典结集活动,经、律、论三部分基本完备。学术界通过研究,公认《阿含经》是佛教史上比较早的时期出现的佛典,许多早期佛教的资料基本上在《阿含经》里收入,因此研究念佛理论和思想的源头,《阿含经》是非常值得挖掘的一个宝藏,而且在《阿含经》中的确有着非常丰富的念佛理论和思想,但是这个念佛的思想与现在的念佛思想是完全不同的。本文将依据《阿含经》里的一些有关念佛的理论,试图说明早斯印度佛教中的一些念佛思想的发展及其脉络,由是对研究念佛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二、《长阿含经》与念佛

《阿含经》的念佛思想,是指的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修行思想。佛教的理论将全部佛教分成了佛、法、僧三种,也称之为"三宝",其中"佛"指释迦牟尼佛,"法"指佛教的教说,"僧"指弘传佛教的人。如《长阿含·究罗檀头经第四》云﹕

天及世间人,唯佛为最上;欲求大福者,当供养三宝。

佛言:"若为三种祭祀十六祀具,供养众僧使不断绝,及为招提僧起僧房堂阁;

不如起欢喜心,口自发言:'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曾。'此福最胜。"

佛是大觉大悟的人,正由于他的伟大的人格力量,获得了人们对他的最高尊敬,这就是在"天及世间人,唯佛为最上"。供养三宝,是佛教徒的义务,凡是要求福报的人,都应供养三宝。但是,释迦牟尼佛创教,在当时古印度属于"沙门思潮"之一,这是在反对婆罗门教思潮的背景下进行的。婆罗门教有三大纲领,即"梵我一如、婆罗门至上、祭祀万能",佛教是反对这些纲领的。所以释迦提倡供养三宝,他本人也曾经接受过不少人的供养,但是他更认为,如果仍然以祭祀和修养建僧房作为供养,这只是表面形式的东西,最好的方法是在心里诚心诚意事奉三宝,生起对佛教欢喜赞叹的心情,其结果是必然会得到一个最大的福报。用心供养三宝,则是最殊胜的福报。在《长阿含·闍尼沙经第四》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摩竭国瓶沙王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优婆塞,笃信于佛,多设供养,命终时得到了如来的授记。瓶沙王的福报是怎么来的呢?是因"念佛"得到的!而且还由于他对佛教的坚定信仰,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有很多人都因此像他一样信解佛教,供养三宝。这些人最后也得到了福报,乃至于整个摩竭陀国成了佛国,命终时"唯愿世尊当与记之,饶益众生,使天人得安!"该经中还讲了一个鬼神釺尼沙,"我本人为王,于如来法中为优婆塞,一心念佛而取命终,故得生为毗沙门天王太子。自从是来,常照明诸法,得须陀洹,不堕恶道,于七生中常名釺尼沙。"釺尼沙之所以能得到"极七往返,乃尽苦际"的福报,还是因为他念佛的原因。

念佛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么人们开始念的是什么佛?在《长阿含酚涡芯第二后》里,佛对此有一个解释。经云:

佛告阿难:"汝勿忧也。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三曰念佛转法轮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阿难!我般泥洹后,族姓男女念佛生时,功德如是。佛得道时,神力如是。转法轮时,度人如是。临灭度时,遗法如是。各诣其处,游行礼敬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从经文可知,欲求生天功德,当要"四念"。此"四念"是念"佛生处、佛初得道处、佛转法轮处、佛般泥洹处"。历史上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学者,都把释迦牟尼的一生就概括为出生、得道、转法轮、涅?(即泥洹的又一译法)四个阶段,因此这里的"四念"就是念的释迦牟尼佛,纪念他的伟大一生和人格感召,生"欢喜欲见","生恋慕心",进而得到"神力"、"度人"、"遗法"等等功德。这就是早期佛教念佛的由来,也是当时历史现实情况的反映。尊崇释迦牟尼创教者的地位,将他看成一位伟大的圣人,而不是加以神话,是符合早期佛教的历史发展特点的,是佛教历史发展必然的内在逻辑。

佛教强调念佛,并把它作为必修的法门之一。大概没有多久,念佛的法门有了变化,在《长阿含·十上经》曰﹕"云何六修法?谓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修法"也是"六念法",并且在这里将修行念佛法是作为第一法来排列的,放在了诸修行法之首。行者经过修行,掌握了此六法,是得不退法。《长阿含·游行经二初》云﹕"佛告比丘'复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佛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念佛也是敬佛的一种表现,六念法有增上缘的作用,故亦名"六增法",亦名"六敬法",即"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同样由六退法而得到"六不敬法",即"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六法还有趣善、趣恶、趣涅?的功用,《长阿含·三聚经》说:“又有六法向恶趣,六法向善趣,六法向涅?。云何六法向恶趣?谓六不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云何六法向善趣?谓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云何六法向涅??谓六思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所有这些,都旨在强调六法的重要性,而六法中,与"佛"有关的法门又放在为首的地位,充分突出了佛教中"佛"的地位,将具有人格感召的释迦牟尼作为效法的榜样,是早期佛教的鲜明特色和修行的特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中阿含·福经二十二》非常强调:“是故当自为,欲求大福佑;当恭敬于法,常念佛法律。”《中阿含·息止道经第二十三》也说:“若见色可爱,清净欲相应,见已观如真,正念佛法律。"

三、《杂阿含经》与念佛

早期佛教念佛历史已经如上揭出,下面我们讨论念佛实践的具体法门。关于早期佛教的念佛法门,在《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里有许多介绍。《杂阿含经》卷二十说:

"圣弟子,念如来应所行法故,离贪欲觉,离睼恚觉,离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心。何等为染著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伴正念正智,乘于直道,修习念佛。"

在这里,经中谈到了修习念佛活动要离贪、离睼、离害,由是可以出染著心。念佛要"正念正智,乘于直道","正智"是"八正道"之一,就是正确地智慧,即佛教所说的教法,亦即"如来所应行法","直道"就是直乘之道,因为修习念佛法门是禅定之道,亦是"八正道"之一,所以修习念佛法门,成为佛教徒的基本道路,念佛修行的色彩也愈浓。该经还以释迦大弟子的口气说:"尊者摩诃迦叶延语长者言:'汝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长者当念佛功德。'""世尊说依四不坏净,增六念处,我悉成就。我当修习念佛功德,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为了证明念佛的有功德,经中又讲述了给孤独长者在晚上不能入睡,但因为他后来"令心念佛。因得睡眠。"可见,念想佛名在这里除了有对治五欲,出染著心外,还有安眠的作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念佛修习是八正道的正智、正见的内容之外,经中还就修习念佛法门由八正道的正信而获正见的功能。《杂阿含经》卷四十六云:

时天帝释说偈言:正信于如来,决定不倾动。受持真实戒,圣戒无厌者。于佛心清净,成就于正见。当知非贫苦,不空而自活。故于佛法僧,当生清净信。智慧力增明,思念佛正教。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正信"是坚持正确的信仰,"正见"是持正确的见解,仍然属于智慧的法门。"正教"是佛教的自称,因为佛教将其它的宗教哲学都视为外道,由此显示出来自己的正法地位。念佛最重要的是要有正信,只有正信之后,才能获得正见,这比前面《长阿含经》所说的念佛求功德前进了一大步。在《长阿含经》里,念佛是供养法门之一,念佛也就是生"欢喜欲见","生恋慕心",进而得到"神力"、"度人"、"遗法"等功德。但是到了《杂阿含经》里,念佛除了仍然能获得《长阿含经》所谈到的功用之外,还与佛教的八正道联系起来,"于佛心清净,成就于正见"。《长阿含经》强调供养三宝可得趣善、趣恶、趣涅?,而《杂阿含经》则更强调出染著心,"当生清净信。智慧力增明",说明两者之间在念佛问题上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应该注意的地方。

在《杂阿含经》里,还有关于念佛可以解决身后的问题。在《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拘律园中。尔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迦毗罗卫国,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我每出入时众多羽从,狂象狂人狂乘,常与是俱。我自恐与此诸狂俱生俱死,忘于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终之时当生何处?"佛告摩诃男:"莫恐莫怖,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若截根本当坠何处?"摩诃男白佛:"随彼顺下顺注顺输。"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薰,戒施闻尽所薰。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时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摩诃南对身后的问题感到不安,为此向佛请教,佛的回答很直接,强调念三宝之后虽然灰身,但是不灭智,因为这都是受薰的结果。灰身灭智也是涅?的一种,这是小乘的说法,肉身虽烂,但神识不灭,却又含有灵魂不死的内容,特别是"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已经含有大乘的净土思想,可以看作是西方净土的先导。这个说法很可能是较晚出现的。在《长阿含经》里虽然也说过"(四念佛者)各诣其处,游行礼敬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但并没有明确指出灰身不灭智的思想,经中更多的意思则是指念佛可以获得"唯愿世尊当与记之,饶益众生,使天人得安"或"一心念佛而取命终,故得生为毗沙门天王太子"的说法,《杂阿含经》的念佛不仅有灰身不灭智的思想,而且还说到了"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无恶"即是得善,这里已有中观不二法门的思想痕迹,是不是又可看作是中观思想的先导耶?

在《杂阿含经》卷五十里又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一林中。时有天神依彼林者,见佛行迹,低头谛观,修于佛念。时有优楼鸟住于道中,行欲蹈佛足迹。尔时天神即说偈言:'汝今优楼鸟,团目栖树间,莫乱如来迹,坏我念佛境。'时彼天神说此偈已,默然念佛。"此处的"见佛行迹,低头谛观,修于佛念",是指佛足崇拜,这应是佛教信仰的最早的表现形式,由于当时菩萨乘还没兴起,佛教造像艺术还不发达,用佛足代替佛的崇拜。谛观佛足,就是念佛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就是"默然念佛"。即前面所说的"心念"的形式。

四、《增一阿含经》与念佛

前面介绍了《长阿含经》的念佛"四念"和"六念"的法门,在《杂阿含经》里没有谈到这方面的情况。但是到了《增一阿含经》里,念佛的方法开始变成了"十念"法门中的一种念法。《增一阿含经》卷一云:

时佛在中告比丘:"当修一法专一心,思惟一法无放逸。云何一法?谓念佛法念僧念及戒念施念,去相;次天念息念安般及身念死念,除乱,谓十念。"

"一法"即是心专注一处思念法,在佛教禅定法门里可称为"一心定"。"十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息、念安般、念身、念死这十种思惟。其中前五念有破相遣妄的作用,故经中称为"去相",后五念有定心消乱的功用,经中称为"除乱",所以十念的修行方法既可以除去心中的妄执,还可以做到消泯心中的惑乱。此十念应是后来小乘佛经中常说的"十随念"的早期形式,与后出的小乘十念法还不完全一样,因为"念息"的"息"是"休息"的意思,有止于一处的意思。我们还可以从其它经文中得到证明。如:《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七日品第四十之一〉云:

是时阿难受佛教敕。即时与长者剃除须发,教令著三法衣使学正法。是时阿难教彼比丘曰:汝当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当修行如是之法,是谓比丘行此十念者,便获大果报,得甘露法味。是时毗罗先修行如是法己,即其日命终,生四天王中。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十念广分别修行,尽断欲爱色爱无色爱賅慢无明,云何为十?所谓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止观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谓比丘有众生修行此十念者,尽断欲爱色爱无色爱一切无明賅慢皆悉除尽。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增一阿念经》卷四十二〈结禁品第四十六〉云:

所谓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谓十念。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第四十七〉云:

若有人行此十法者便生天上。云何修行十法得至涅?。比丘当知

上面所说的所谓"休息",原文意应是休生养息或停止栖息的意思,这是最基本的日常用法,佛教也不能免,因为在《阿含经》里这种用法随处可见。如《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云:"建立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精进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坚固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但在这里,"休息"的用法系另有所指,因为它是以一个专用名词出现的,所以这种用法必有所指,而不拟与其它用法相混。在《增一阿含经》卷一中,佛陀对"休息"一词释云:

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休息。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休息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休息。所谓休息者,心意想息志性详谛亦无卒暴,恒专一心意乐闲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贪胜光上达。如是诸比丘,名曰念休息,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休息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在这里很明确表示,"所谓休息者,心意想息志性详谛亦无卒暴,专一心意乐闲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贪胜光上达。"这就是说,以心意念想详细审谛,专心一意闲居赋处,常起方便心得三昧定,念不贪得殊胜,就是休息。正因如此,佛陀才强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休息。当善修行,当广演布,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是故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增一阿含经》卷一)"但是在《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又谈道:"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可见,"息"这个字,在《阿含经》所说的佛教修行法门里有多义,它除了有"休息"意之外,也不能排除还有出入息的意思,关键是看在哪里运用?从佛经译经史上讲,一字多用的形式是屡见不鲜的,因之可以对这种多义的用法应该理解。又由于汉译佛经历史久远,当年古代先哲大德译出经文所依据的原本早已不可寻觅,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一些古本或今本,是不能作为原本的依据的,只能作一些参考,而且数量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学者们仍然只能以"会本"的方法,来讨论诸经的原意,试图找出契合点或切入点。

"安般"是出入息,《解脱道论》云:"安者入,般者出,于出入相彼念随正念,此谓念安般。"如果按上述所说的"息"有多义的理解,那么从"念息"和所具的修行法门上讲,它们似有明显的重复的念法,或者至少是不规范的使用法。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十念被进一步规范化,南传上座部的著名论书《清净道论》就将十念定为"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随念、安般念、寂静随念"之十种,其中以"舍随念"代替了"念施",因为布施虽有"舍"的含义,但界定时有拿出予人的嫌疑更多一些,而用"舍"一词,不仅包含了拿出,还含有将自己舍弃的意思,一字之差,意思又有新意了,这也是中国汉文化的丰富性表现。同样,去掉"念息",增加"寂静随念",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明晰、确定,而且于义理上也更合乎逻辑,因为使用"寂静随念",更能反映出三法印佛法的清净寂静的特点,由此可以推出:《增一阿含经》的十念是经佛教早期的念佛法门扩充后再形成的更丰富、圆满的形式。

上述四经中,将"念息"解为"念休息"的有三部经,解为"念止观"的有一部经。"止观"这个词,在佛门里用的是最广的一个词,而且早在印度就已经出现,并且在佛教的修行法里,被抬到很高的地位。《长阿含经》卷一曾云:"如来大智,微妙独尊,止观具足,成最正觉。"可见只要修行了止观法,却可获得觉悟。佛教传入中国后,止观又被中国僧人加以新解,特别是天台宗智者大师对止观的研究甚深,一直在影响着后人。止观二字既可拆开分用,也可连在一起使用,如《杂阿含经》卷十七说:"专精思惟,所谓止观。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一般说来,止观二字经常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情况为多,特别是大乘佛教以止观作为一修种习法门,强调止不离观,观不离止的不二作用。在《阿含经》里,止观更多的是说的禅定法门。如《中阿含经酚骶匪担o"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种种车庄,以众好师子、虎、豹斑文之皮,织成杂色种种庄饰。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止观为车。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止观以为车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驾御者,谓御车人,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为驾御人。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为驾御人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极高幢,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己心为高幢。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己心为高幢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杂阿含经》卷十七云:"如意念处正勤根力觉道。止观念身正忆念。"《杂阿含经》卷十七云:"如是比丘,乃至断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乃至灭没,当修止观。"《增一阿含经》卷七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因二缘起于正见。云何为二?受法教化内思止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一〉云:"彼比丘戒具清净无有瑕秽,修行止观乐闲静之处。"《增一阿含经》卷二四十八〈礼三宝品第五十〉云:"意不错乱恒一心故,当念专意诸止观故。"等等。修习止观,也有见佛的功效,《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云:"其心寂默成就止观。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见已即诣其前。""金色光明焰照"是指经过修习止观法之后,行者的身上放出的一种光,佛陀就是有这种光的大行者。

念佛法排在十念法之首,尤显重要。在《阿含经》里,佛陀告诫弟子们念佛是重要的,《增一阿含经·十念品第二》云:"一时佛在舍卫国,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便成神通去众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当善修行,当广演布,便成神通去众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是故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在《增一阿含经·广演品第三》里,佛陀还进一步强调了念佛的益处。经云:“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长,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

世尊强调念佛一法,并将念佛得到的果报放到了很高的地位,念佛念得诸善普至,甘露味至无为处,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至涅?……尽管如此,但是这里的念佛按照他力和自力二力的分类方法来定义,仍然是属于自力念佛,即我念佛我得报的理路。"自致涅?"四个字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念佛不是仅仅一句诵念佛名号已,释尊明确指出,念佛要"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说明念佛乃是禅定的一种基本方法,修行者通过念想佛陀,"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己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专精佛陀,与佛亲近,于此才能最后获得大果报,才能获得沙门果,才能获得自致涅?,所以佛陀强调念佛一法,是有严格地修行作铺垫的,否则念佛则成为一句空话,修行也无从谈起。《增一阿含经》的念佛一法,真正地体现了修行不偏念佛,念佛不离修行的早期佛教的精神。念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解脱,但正是由于念佛和修行结合,它带来的果报实之不易,如是佛陀一再强调,"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谓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佛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一阿含经》)

五、结语

在《增一阿含经》卷四〈一子品第九〉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时佛在舍卫国"若有一人出现于世,此众生类便增寿益算,颜色光润气力炽盛,快乐无极音声和雅。云何为一人?所谓如来至真等正觉。此谓一人出现于世,此众生类便增寿益算,颜色光润气力炽盛,快乐无极音声和雅。是故诸比丘,常当专精一心念佛。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在这个故事里给我们描绘了因念佛而带来的益处,一人出世,众生益算,念佛念到高层次时,修行者的身心必然相应地起到变化,"颜色光润气力炽盛,快乐无极音声和雅",这一切都是因修行念佛所得到的,而且是现世现报的!念佛不是求来世,而主要是在现世中求解脱,在现世中自致涅?--这就是《阿含经》要介绍并强调的念佛理论与实践!

《阿含经》是早期出现的佛典,它因距离佛陀涅时间不远而述出,因此许多资料是比较真实可靠的。由于现存《阿含经》属于不同的部派作品,所以在不同的阿含部中,念佛理论的特点都不太一样,例如《长阿含经》从三宝供养的角度,提出了四念和六念法门;《杂阿含经》主要在念佛的理论上,如八正道和佛足崇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增一阿含经》则从十念和一法的修习观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在《中阿含经》里则没有很详明的念佛见解或法门,故本文没有介绍。所以,可以说四部《阿含经》在念佛理论或修习方法上各有自己的特点,这是我们在研究早期念佛情况时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情况。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情况,因篇幅有限,拟将来再做探究。

《阿含经》是念佛理论和实践方法,应该仍然属于早期佛教传统的修心法门,不管是四念、六念,还是十念,都强调要正心正意的修行,即通过一整套禅定观想的办法来达到念佛的目的,而念佛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现世得报的问题,即通过念佛达到身轻安,烦恼欲望却除,断三毒,破无明的功效。虽然其中有的论述中有往生净土或解决身后的问题,涉及到神识不死的灵魂探讨,但在其整个念佛理论体系中,它并不占主要成分,与后出的西方净土的净土宗念佛理论不一样,顶多就是有这方面的萌芽而已。在《阿含经》中,四念法是以释迦牟尼的一生事迹作为念想的对象,很明显有纪念伟大佛陀的色彩;六念法则是在供养三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十念法又是经过六念法而扩充后形成的,这些念佛的法门,直到后来才最后定型。从这些念佛法门的数字和内容的变化,我们有理由说佛教的念佛思想和实践是经过后人一步步充实后,才发展起来的。

从释迦牟尼佛创教自始,到现在已经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佛教的念佛法门,经过后代弟子的弘扬,已经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各异。念佛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佛教徒的基本功课之一,是每个佛教徒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心念还是口念,佛不离心,佛不离口,应是怠慢不得的大事。现在我们已进入新世纪,佛教在21世纪的发展成为全体佛教徒关心的事情,念佛修行仍然不可缺少,正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中佛对徒众说:"长者,若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者,其德不可称计,获甘露灭尽之处。若善男子善女人念三尊已,佛法圣众,坠三恶趣者,终无此事!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