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不放逸品

二九、不放逸,是不死的路。

注:不放逸,就是不大意、不粗心、时时有正念。我们做事如果不大意,就能保护身体的安全。例如驾驶汽车,如果不大意、不放逸,就很安全。做事不大意,就不会作坏事。所以是不死的路。

三〇、有智识的人,一定保护他的不放逸,如同保护他最高贵的财产一样。

注:普通人,时常太大意粗心;有智识的人,知道大意、放逸是死亡的路。所以,时时刻刻不敢大意、放逸,时时刻刻保护不大意、不放逸,如同保护他的最贵重的财产一样。

三一、贤人,一定赞美不放逸。

注:佛和众贤人都赞美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因为不放逸才会成功,会得到现在的利益和得到下一世的利益。

三二、贤者,一定悦乐不放逸。

注:贤者,是一个有智识、聪慧的人。他知道放逸、大意、粗心的害处,亦知道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好处。所以,他就很喜欢悦乐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做一个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

三三、不放逸的人,一定不会死。

注: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为什么不会死?因为他做事小心。小心保护他的身体,有病即速问医生。行路亦小心,做事亦小心,又不敢做坏事。所以,他一定不会横死。

三四、不放逸的人住于禅观,一定得到大快乐。

注:对身体不放逸的,得到身体的快乐;对做事不放逸的,得到心的快乐。如果专心一念,能寻伺色禅和无色禅,一定得大快乐。

三五、不放逸的贤者,一定得到两种利益。

注: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聪慧人,一定做正当的职业,一定留心学习新的智识、结交好的朋友、不浪费金钱财物,又对于戒定慧多多修习。所以一定得到二种利益,一种是现在的利益,另一种是将来的利益。

三六、诸位,应具足不放逸。

注:这一句是佛陀世尊将入大般涅槃时的一句话,叫众人把不放逸的精神,去做为了自己和为了大众利益的事。因为一切都是不能常住,迟早要衰朽坏灭。不要粗心大意,以为自己还是年轻,其实缓点便会老、会病、会死的。

三七、诸位,应该悦乐、不放逸。

注:有智识的人,悦乐、不放逸,无论做事说话和想念都不放逸、不粗心大意。但没智识的人,却认为如果事事小心和不放逸,是麻烦的事。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悦乐、不放逸,才是好人,才是一个有智识的人。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友 品

三七四、牛车队,是行路的朋友。

注:古代交通不便,要到远的地方去,要合成大队,一共是数百人,才可以去。最好是商人的牛车队,有武器可以抗拒盗贼、有医药治病,这样才会安全。所以牛车队,是一个行路人的朋友,无这朋友,是很难远行的。

三七五、母亲,是家里的朋友。

注:父亲经常在外面做工,母亲在家里主持家务。所以母亲是儿子最好的朋友,会保护儿子、教导儿子、爱惜儿子,会给儿子许多利益。所以,在家里的母亲,是最好的朋友。

三七六、知己,是朋友时常所需要的。

注:每个人,除亲戚可以帮忙扶助外,就只有“知己”。知己,就是很要好、非常亲密、更能扶助的朋友,亦就是好朋友。人都要这样的知己好友,不然的话,有困难的时候,就没有人来帮忙扶助了。

三七七、不侵害朋友的人,一定得到一切人的尊敬。

注:不侵害别人的人,到处自然有人敬礼帮忙;相反的,如果在欺骗人、说大话、谄曲取媚的人,一定给别人讨厌和轻视,没有人敬礼的。

三七八、不伤害朋友的人,一定没有什么仇人。

注:人一定要有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才有人帮忙扶助。可是,如果伤害朋友,一定就没有朋友;没有朋友,自然会有仇人、敌人。所以,反过来说,不伤害朋友的人,亦一定有好多的朋友,亦一定没有仇人、敌人。

三七九、伤害朋友的人,是下贱人。

注:这一句的上句,是说:“在这树下睡过或坐过的人,不应该折断这树的枝叶。”所以,这里的朋友,是说有恩的朋友。帮忙扶助的朋友,就更不应该害他,因为他是有恩的人,如果伤害有恩的人,真是一个下贱的坏人了。

三八〇、有下贱朋友的人,一定有下贱的礼貌和下贱的浪游。

注:朋友,是时常谈话和同行同玩的。如果朋友是下流鄙贱的,所说的,一定就是下流鄙贱的话;所做出来的、所要去的地方,亦一定是下流鄙贱的事和下流鄙贱的地方。所以,一个好人,如果有下贱的朋友,久了,亦就变成下贱的人,做出下贱的礼貌和去浪游下贱的地方了。

三八一、妻是亲密的朋友。

注:好的妻,能够帮助家里的事、保护财产、规劝丈夫,当然就是一个好的朋友。

三八二、愚人,没有知己好友。

注:愚人,亦就是傻子,不懂得友情交谊,不会跟谁人做朋友,因为傻子,不懂得有利益无利益,不懂得好友坏友。所以,傻子只有相识的人,没有朋友,更不会有知己好友。

三八三、当在需要福乐的时候,朋友会拿来赠送。

注:人人都有需要,这些需要,如果是自己不能够做出来的,就要好友帮忙来做,做好了,亦就是得到福乐。所以,当在需要福乐的时候,就只有好的朋友,会拿福乐来赠送。

三八四、如果得到小心详虑的好友,就可以安心和他去行游。

注:好的朋友,已经是难得了;如果这好友,是一个做事、想事很小心、很周到、详细考虑的人,那就更难得。如果有这样的朋友,当然和他一道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的。

三八五、如果没有小心详虑的好友,应该自己单独行游,不要作恶。

注:如果没有好的朋友会小心详虑的,那就应该自己单独行游,亦不要做起恶事。这样,比和坏的朋友去浪游,更要好得多。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死 品

三六四、众生的性命,跟土做的用具一样,最后一定消灭去。

注:众生的性命,实在跟泥土做的用具一样,无论是未烧的、已经烧的、大的、小的,最后,都是要坏破消灭去的,不会永远存在。性命亦是这样,无论是乞丐、贫人、富人、大官、皇帝,都要死去。所以活着的,应该多多做好事善事、积福积德。

三六五、贤人说,这性命真很短。

注:人的性命,是很短的,因为可以有疾病、可以有意外、可以有杀害的事,所以,很少有长命的。又贤人都在做善事的,不会使日夜白白过去,所以,觉得性命很短,不够做善事。

三六六、有大军队的死王,不许人家延长期限的。

注:死王,跟大军队的主帅一样,有“老”和“病”做他的将军,有“悲伤”、“苦恼”、“不乐”、“抑郁”做他的排长、连长,向人类进攻,夺取人的性命。他不许谁人延长死的期限,死时到了,就一定取去那人的性命,是绝对无情的死王军队。

三六七、众生,被“老”所拖去,是不能抵抗的。

注:人出生后,就渐渐老去,性命渐渐减少。这样的渐渐的老,是没有法子可以抵抗的,不能使其不“老”,亦不能抵抗“死”。众生,一定要老要死,无论什么众生,都不能抵抗和逃避老死。

三六八、众生要死的时候,没有人能抵抗。

注:死有二种,一种是依照时间的死,叫做“时死”。又一种未到死的时间而死的,叫做“非时死”,例如自杀和意外的死。人人都知道自己一定要死,可是亦一样得的希望缓死,结果,等到死期到了,亦就死去,人人都不能抵抗的。

三六九、最少的财产,亦不能跟着死人一道去。

注:人在活时,一定要找钱财活性命,使家庭安乐,可是有钱财之后,亦要合理的使用,不使用,就变做那鄙吝的人,得不到有钱财的好处。这些钱财,在死去的时候,亦不能带去,虽然要带一小小的东西,亦还是不能带去。所以,做人不要鄙吝,亦不要乱花乱用。

三七〇、钱财,不能灭掉“老”。

注:人体肉身的衰退疲弱,亦就是“老”。人出生以后,就渐渐的衰老,最后死亡便要到来。这“老”,没有什么钱财可修灭掉“老”、叫人不老,因为老,是自然的,要吃什么药、什么医生的手术、什么装饰品,亦不会灭掉“老”。虽然是大富人,有大势力的人,亦一样要老的。

三七一、人,并不是有钱财便会长命。

注:人都希望性命会长一点,可是又怕老,其实性命长就一定老。性命长,有几个原因:一是无病或少病。二是不伤害众生。三是好好的保护身体。这样,才可以希望性命长一点,钱财并不能使人长寿。

三七二、一切众生,都要把这肉体,舍掉在这世界里。

注:无论什么众生,无论是地面上最大的象、海里最大的鲸鱼,无论是什么人,都有死去的一日。死后,就把这肉体的尸,舍掉在这世界,身外的财产亦同样的舍掉。所以,钱财是要有的,可是要知足,不要悭吝,要布施救济穷苦的人。

三七三、一切富人、一切贫人,将来都要死去。

注:富人,是有财产的人,生活很舒服;贫人,是没有财产的人,生活很困苦,但最后都要死去。总之,无论是富人、是贫人,都要死去的。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慧 品·般若品

二四七、没有什么光明,像智慧一样的光明。

注:光明有太阳的光明、月亮的光明、灯火的光明,但这些光明,有时会熄灭;有些地方,亦不能见到;又需要有肉眼,才能看见,眼睛瞎的,亦看不见。可是智慧的光明,只要有慧眼,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人,连瞎人,亦可看得见。所以,是世间最伟大的光明,没有什么光明,可以比得上智慧的光明。

二四八、智慧,是世间的光明。

注:智慧,就是智识学问,亦是世间的光明。太阳、月亮和星的光明,有时看不到,但人却能用智慧去创造灯烛、电灯来代,这样,亦是智慧的光明;而且,智慧还会见到有益和无益的事物,会见到合理和不合理的事。所以,智慧是世间的光明。

二四九、智慧,是可以做出来的。

注:智慧,是由每人自己做出来的。没有智慧的人,自己会做一些智慧给自己,因为可以就三方面做出来的。第一是从“闻”,就是听别人说,听别人的教训,听别人的演讲,和自己读书给自己听。第二是“思”,就是把所听的,细细的想;把所做所读的,细细的想;和把所看见的所想的,再细细的想。第三是“修”,就是把心情安定寂静,看见合理、不合理。这三方面,时时的做,久了,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了。

二五〇、没有智慧,是因为自己不做出来的。

注:智慧,是由每人自己做出来的。所以,如果自己不做出来,就不会有智慧。例如:不肯听人教训、不肯读书、不肯用心去想事理,又不肯把心情安定寂静。智慧,当然不会生起来,就成为一个无智慧的人了。

二五一、得到智见,就得到幸福。

注:智慧,有好多的利益,例如:是做人立身的基本、会有勇气、反抗不合理的人物事件,是圣财、是依靠的地方、会使所想如意,所以能得到幸福。如果能修到正智正慧,明见四圣谛,亦就会断掉烦恼,得到最大的幸福。

二五二、智慧,是人类的珍宝。

注:珍宝,就是金、银、金刚石、宝石、玉、珠等等,是价值很高的东西。智慧,亦是人类的珍宝。无智慧的人,就没有做人的意义,虽然父母给他好多遗产,亦会散失和化光去的。所以智慧是人类最好的珍宝,而且要成道,亦需要智慧。

二五三、智慧,比财产更要好得多。

注:财产,这里说有二种,一种是“无识神”的财产,如金、银、田地等等。一种是“有识神”的财产,如牛、马、猪、羊。这些财产,都是“在外财产”,会被偷去抢去。只有智慧学问是“在内财产”,亦叫“圣财”。因为不会消失灭掉、不会被偷被抢,而且可以用在“修道证果”,所以,比财产要好得多。

二五四、没有智慧的人,没有审思。

注:没有智慧的人,就是愚人。愚人,没有审思的能力,不会审思、不会研究。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都不会拿来想、拿来用,所以,不会得到智识,一直是个愚人。这些愚人,对自己有害,对他人亦有害,时时破财、失财,亦受到灾难。

二五五、没有审思的人,没有智慧。

注:没有审思的人,亦就是不会审思的人。无论碰到什么事、看到什么东西、听到什么话,就让他那样的过去,没有去审思研究。这样,当然就不会发生智慧。

二五六、智慧,一定管理那个有智慧的人。

注:智慧,就是学问智识。学问智识,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是有益的。这些智识学问,自然会管理这个人,给他知道那一样是坏事、那一种是好事;会给他的职业、会给他好好的做事说话、会安全的生活着。相反的,愚人没有智慧,不会管理自己,亦不会管理别人。

二五七、惰人,一定不会碰到智慧的路。

注:愚的原因,是因为惰。所以惰人,便是愚人。一个人要得到学问,要得到职业,要得到正道,一定要有智慧;要有智慧,一定要勤苦,不勤苦,一定不会有智慧。所以惰人,一定不会碰到智慧的路。惰人会碰到的,单是傻子的路,亦是一条坏路。

二五八、好好的听,一定得到智慧。

注:听人家说话,要留心听、要好好的听;不留心听,自然不会得到智识学问。佛说法时,亦时常说:“要好好的听”、“要留心的听”,因为听,才会得到智慧。

二五九、人,是用智慧去看到真义的。

注:佛所说的话、佛的大弟子所说的话,有的是譬喻的,有困难的、有容易的,要能够知到、看到里面的真义,一定要用智慧去想,才能见到里面的真义的。

二六〇、人是因为有智慧,心头才会清净的。

注:人的身体,因为有汗流出、有尘土来污染,就会肮脏,可是一洗澡,身体就清净了。不过如果心头不清净、有气恼、有贪欲、有痴想,就要用智慧去清洗,然后才会清净。

二六一、聪明的人这样说:“智慧是顶好的”。

注:修行时,有种种行可以修,如“持戒”、“精进”等等。可是顶好的却是智慧,没有智慧,有时会错修。要有智慧,一定要读书、要多听,要细细用心去想、去研究,亦可以从“修定”得来。智慧是很重要和顶好的。所以要多多读书,求得智慧。

二六二、智者这样的说:“把智慧做生活的人,是顶好的。”

注:这句话亦就是说:“有智慧的人的生活,是顶好的。”因为用智慧去做工办事,一定做得好;用智慧去说话,一定说得好;用智慧去想,一定想得好。所以,有智慧的人的生活,自然是顶好的。

二六三、有智慧的人,懂得“格言”的意义,虽然只有一人,却比许多人更要好。

注:“格言”的里面,一定有很深的意义。没有智慧的人,读后一定不清楚,有时还要误会格言的意义,做出错事来。有智慧的人;会详细的想,所以,会想出里面的意义来。

二六四、有智慧的在家人,会利益到许多人。

注:有智慧的人,虽然在家(没有出家做比丘),亦会使许多人得到利益,因为他诚实、会忍、会布施,所以,对他人是有利益的。

二六五、说话,可以知道他的智慧。

注:傻子,做什么都是傻呆的,说的话,亦是傻话;想的事,亦是傻想。本来他不说话,就没有法子知道他是不是傻子,一说话,就很清楚了。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不会说傻话的。

二六六、智慧在那里生起来,就应安住在那里。

注:智慧,是在读书、听别人的话和好好去想出来的。所以,一个人要有学问,就应该安住在读书、听别人说话(不要自己大说不休)、心和气平的去想。这样,就会得到智慧,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二六七、对智慧,不要粗心大意。

注:智慧,是每一个人都要有的。有智慧的人,做事、说话、想事,都是有理、合理的。所以,对智慧,不要粗心大意,不要忘记;要时常使智慧再增加长大起来,成为“圣慧”、“正慧”,这样,是最好的了。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杂 品

一八二、一切道路,单单有八正道的道路,是可以行到“不死法”的一条快乐安全的道路。

注:八正道,就是八条好的路,有正的见解、正的思想、正的说话、正的职业、正的生活、正的勤勉、正的想念、正的意志;安全的路,可以跑到“不会死亡的地方去”。

一八三、没有一切烦恼,就是消灭一切苦。

注:烦恼,就是各样烦乱迫恼,有贪求、气恼、愚昧等来凑合成的。心头有这烦乱迫恼、贪求、气恼、愚昧、迷惑的时候,当然就很痛苦;如果没有烦恼,一切苦亦就没有了。

一八四、无论那一样东西,会自然的生出来的,一定会自然的死灭去。

注:生起的东西,一定会死灭去。那些“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生起以后,就会死灭去,没有什么遗存下来。人、动物、花草,连大山大水,亦是一样,生起以后,将来会死灭去的。

一八五、缘所造成的,一定照缘进行。

注:无论什么事物,要生起来,一定要有各样的缘由;生起以后,亦就照着各样的缘由进行。人亦是这样,依各样的缘由生出来,以后亦就照各样的缘由,有时贫困、有时发财、有时患病、有时健康,接着逐渐老,最后便死去;这些都是有缘由的,没有人作得主。

一八六、无病,是大财利。

注:财利,是人人所喜欢的,可是日日在病,财利亦无所用的。所以一个人无病,便算是有大财大利的了。

一八七、饥饿,是最厉害的病。

注:人类和动物,都是用食物来保持生命,没有吃食物,就会饥饿,饥饿就会觉得痛苦。如果饥饿是病,那是最厉害的病,人如果饥饿,就失去公理智慧,看大事做小事,看坏事做好事;为了饥饿,引致双方相打相骂的很多,所以,是一种最厉害的病。

一八八、无论那一种行,都不会永远存在着的。

注:“行”是各样的缘凑成的,一样是“有心情”,一样是“无心情”。有心情的,生后要死去,同人一样,起初是孩子,然后变成少壮,然后老了,最后是死去;无心情的东西,亦是这样,起初是新的,后来是旧的,最后亦就朽坏,变成不可用的了。

一八九、一切行,实在是无常啊!

注:“诸行无常”,是佛时时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所做所行为出来的东西,不会永远久住着的。人、动物、花草、树木、山川、国土,都是不会常住的,会生便会灭。我们知道诸行无常是很好的,因为从此知道,应该做好事、不要贪求、不要容易气恼、不要呆想。

一九○、会得“时具足”,是很难的。

注:人,不会落地狱、不会生做动物,能生做人的“时”,是很难的。生后,有人愚昧、有人残废,所以不愚昧、不残废的时,更是难得的。会生在好的国家里面的时,更是难得的。生后,会听到佛法的时,会相信佛法的时,更是最难得的“时”。可以叫做“时具足”,是很难得。

一九一、会时常看见佛的人,是很难找到的。

注:很久很久的才有一位来降生,生后,又住得不多久,所以,无论什么人,会时常的看见佛,是一种很难找到的事。

一九二、不要使“时”随便过去。

注:这里的“时”,是说应该做善事的“时”。例如应该读书的时,应该去办事的时,应该说话的时,应该布施赠给的时,应该“持戒”的时,应该礼拜的时,这些时,不应该随便给他过去,不然的话,后来会觉得悔恨不安。因为“时”一过去,就没有法子叫他回来了。

一九三、“时期”像“即时”那样的过去。

注:时期,经里分作三个时期,就是由出生至二十五岁叫做“初期”;自二十六岁至四十岁叫做“中期”;以后叫做“末期”。“即时”是“刹那”,亦就是从一数到十的时间,叫做刹那或即时。人生的三个时期,看来是很久的,但即时就到末期了。

一九四、时间,吃一切动物和吃自己。

注:时间,会渐渐的过去,一日一夜、一年一月的过去。这样的过去,就同在缓慢的吃去一切动物的生命一样,又还吃他自己。时间这样的过去,是很可惜的。

一九五、利益,一定丢掉那些不工作的青年人。

注:青年的工作有二种,一种是读书,一种是做工办事。这些工作,都可以得到利益,一种是读书,可得到学问智识;又一种是做工,可得到钱财。如果那个青年,惰散不读书、不做工,一定就会失去利益,亦就是利益丢掉他。

一九六、利益,一定丢掉那个在选择吉日吉时的人。

注:佛教,没有教人在那一天那一时,做好事的;那一天那一时,就是吉日吉时。佛又禁止弟子,选择吉日吉时。有些愚人,在等待吉日吉时,把利益丢掉了,因为利益,没有选择吉日吉时,又不等待愚人的吉日吉时。

一九七、利益,是利益本身的吉日吉时,星宿会干什么的?

注:在读书,在做工所得到的利益,是因为好好的读书、好好做工,亦就是说,利益本身的吉日吉时。不用去找什么吉日吉时,见到利益,应该马上去做,不用等到吉日吉时,不然的话,利益就会失去。愚人单单在等待吉日吉时,看看那一只星宿,在那个地方,这些星,他能干出什么来的?

一九八、权力,是世间最大的。

注:有权力,可以统治管理,可以下命令,可以叫人停止,可以叫人做,可以叫人好、叫人坏,可以叫人活,可以叫人死。这权力,可以因为做坏事得来,可以因为做好事得来。如果在做坏事得来的,就时常把权力用在坏处;如果权力在做好事得来的,就时常把权力用在好处。

一九九、吉祥,是财产食用的住处。

注:吉祥,就是福和禄(官位),所以,吉祥亦是福禄的住处;亦可以说,吉祥是住在有福和禄的人的屋宅。有吉祥的人,是持戒和礼拜的人,因为有持戒的人、有礼拜供养的人,一定有福有禄,亦一定是吉祥的人。

二○○、没有工艺的人,生活一定是有障碍的。

注:工艺,古代是说工作精细的工人,或者是工作美好的人。佛说:“有学识的工艺,是最大的吉祥。”没有工艺的人,可以说是不会做什么工的人,做工不精细、不美好的工人,要找工作,自然很难。没有好的收入,生活自然有障碍,不像有工艺的工人,生活十分顺利。

二○一、无论什么工艺,都可以得到利益。

注:无论是那一种工艺,如果是精细的或是美好的,都可以从这工作,得到利益,养活自己。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一些工艺在身,无论多少都好,都会得到利益。

二○二、懂得适可,每时很有利益。

注:适可,就是恰恰好,是说不太多、不太少、不太紧、不太松。如果对每样事物,懂得适可,都会得到利益。例如:对于吃东西、对于用钱、对于做工、对于说话、对于想事,如果做到适可,恰恰好,那就很有益了。

二○三、惭和愧,会保护这世界,好好的住着。

注:惭愧,是有羞耻的念头,而不做恶事。世界有许多种,有的是地狱世界,有的是畜生世界,有的是饿鬼世界,有的是人的世界,有的是天堂的世界,这里的世界,是说人的世界。

二○四、慈心,能支持这世界。

注:慈心,是亲爱和好的心,希望他人有幸福,是无量心、是大丈夫心。佛说:要做什么事,都要有慈心;要说什么话,都要有慈心;要想什么事,都要有慈心。这样做,慈心会支持这世界,会使世界有福乐、和敬同住、不相疑忌、不相仇视。这样,全世界会美好起来,一切众生,亦都是很安乐的。

二○五、嫉妒的念头,是世界灭亡的原因。

注:对别人的喜乐事,不生喜乐的念头,这就是嫉妒。和那欢喜的相反,嫉妒会破坏世界,使世界的财产销亡。嫉妒如果在小人物的念头,当然没有大害;如果在大人物、有势力的人,嫉妒会变成大害,世界会灭亡。如果大多数人有嫉妒,或者政治家有嫉妒的念头,世界便很容易灭亡。

二○六、禁不住的慈悲性格,是大丈夫的德相。

注:各人有各人的性格,有的对别人不关心,有的对别人或动物的困苦,全力帮忙,用力帮助他,或用财物援助他,或用智慧帮助他,或用话帮助他。这样的喜欢帮助别人的性格,是大丈夫大伟人的德行德相。一个人,是不是大丈夫,要看他有没有这德相,喜欢帮助别人的德相。

二○七、知恩、报恩,是善的标记。

注:世间上,最难找的有二种人,一种是会帮助别人,一种是会报答别人的功恩。知恩,是在有能力报答别人功恩的时候,会马上报恩;这种知恩的人,会报恩的人,是最有善心的人,是善人的标记,实在是一个善人。

二○八、把全世界送给不知恩的人,亦不会叫他忠实爱敬。

注:人,一些是知恩的、一些是不知恩的、还有些是对有恩的人反加害的。不知恩的人,无论送给他什么东西,他都不知道这送给他是对他有恩,即使把全世界送给他,他亦还不知道是恩;他既不知道是恩,自然不会知道送给的人,是一位有恩的人,所以,亦不会对这送给的人,忠实爱敬。

二○九、财产,会杀死一个无智识的人。

注:财产,是说一切钱财产业,是人人所喜爱的,有智识和无智识都喜爱的。无智识的人,想要得财产,可是得不到财产,便去偷取抢劫,结果被抓监禁;没智识的人,即使有财产,亦不懂得好好保护,很快就用光了,变成贫穷困苦。所以说,财产,会杀死没有智识的人。

二一○、供养,会杀害坏人。

注:这里的供养,是说到一般日用的供养,有饮食和衣布,并不至于杀害人,但是久了,这些日用,积得很多了,坏人就骄傲起来,以为自己是一个顶好的人,便看不起别人、欺侮别人,终于,是自己给供养杀害了。

二一一、会生做动物(补特伽罗),是很难的。

注:动物,可以分为二大类,就是人和禽兽。会生做人,是一样难事,因为生做禽兽的很多,要生做人,要有福德因缘,才会生做人的。

二一二、动物的生活,是很困难。

注:这里的动物,是说人和禽兽。人和禽兽的生活,都是同样困难,如碰到地震、火灾、大雨、大风或天灾,又会患病,还要碰到人和人的自相杀害,又要找东西吃,找安全的住宅,所以,这生活是很困难的。

二一三、要听净人说法,是很难的。

注:这里的净人,是一位心地明净寂静的好人。要听这一位净人说法,是很难的,因为净人很少,又不是时常说法,亦不是到各地去说;又坏人都不喜欢善法。所以要叫坏人听净人说法,就变成很难的。

二一四、正觉者的出世,是很难的。

注:“正觉”亦是“一切智”,亦就是佛。佛的降生来此世间,是很难很难的,因为有学问有智识的,会懂佛教理的人,仍然不能成佛;要成佛要多多修福修德,一直修到几十万劫(每一劫是十三万万年),才有成佛的资格。所以,佛出世是很难的。

二一五、不诵持经咒,是会衰落污染的。

注:经和咒,要时常诵持,亦要会背诵,因为是佛所教诫的。如果不常常诵持,就会忘记,一但忘记,智识就会衰落,心头就给坏事染污,不能清净了。

二一六、住宅的污点,是因为不勤。

注:住宅是人所住的地方,应该勤扫拭,用物安置整齐;如果住宅里肮脏,用物散乱放置,这就是在表明主人的惰散,不留意住居的清洁,这是不勤的人。

二一七、懒惰,使肤色污秽。

注:人的肤色,有种种的不同,可是无论如何,要沐浴清净,因为皮肤有汗在排泄,有尘土著身,所以,要时时洗澡拭净;如果惰散,任皮肤污秽,那就会给大家讨厌。

二一八、坏的行为(做坏事),是女人的污点。

注:人,有男和女的不同,双方的关系,都要有惭有愧。如果结婚,亦要合理的结婚,做丈夫的,不要邪淫乱淫;做妻子的,亦不要邪淫乱淫。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男女都是坏的行为,是女人的污点,亦是男人的污点。

二一九、清净和不清净,是各人所独有的。

注:清净,就是不做恶事、不说恶话、不想恶事;不清净,就是做恶事、说恶话、想恶事。清净的人,便是清净的人。不能把清净送给别人;不清净的人,亦不能把不清净送给别人。这是各人所做所说所想的,是自己的,不能送给任何人。

二二○、别人,不会使别人清净。

注:如果别人的住宅肮脏,别人可以代洗扫;别人的身体不清净,别人亦可以代洗净。但是这里,是说心的清净,别人不会代别人洗的。所以,佛说,这是清净的道路,你要自己去行,我只能告知你,不会代行。

二二一、清净人的修行,事事都是洁白的,亦一定是时时具足清净。

注:清净人的修行,无论修什么行,和敬共住的行,头陀行,都是洁白的;无论是披三衣的行、托钵化缘的行、住山林的行、静坐的行,心都是清净洁白的。所以,是时时具足清净。

二二二、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不容易看到。

注:人人都爱自己、袒护自己,所以,别人做错事、说错话,马上就知道;如果自己做错事,有时自己不知道是错、有时不肯认错、有时袒护自己,说是不错。这都是不好的,一个人,要时时看到自己的错误。

二二三、世界上,没有秘密的地方,可以给人做恶事。

注:秘密的地方,就是众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恶人以为在这地方做恶事,没有人会知道。其实,做恶事,一定会有人知道的,只是缓一点而已。所以,世界上,没有秘密的地方可以给恶人去做恶事。

二二四、没有净人参加的集会,那集会不会有议会。

注:古代时常有议会,用在磋商讨论;佛寺里亦有议会,磋商寺里的事,佛亦时常参加议会。可是如果什么集会,如果没有净人参加在里面,这集会,就不是会议。因为没有净人参加,一定是在做恶事的集会,一定不是会议的。

二二五、世界上,没有执着东西,而不会有祸害的。(执着东西,都是有害的。)

注:世界上各样东西,无论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还是其他各样,如果去执是“我”、是“我的”、是“我身”,那就一定有祸害;如果不执着是我、是我的所有、是我的身,那才没有祸害。

二二六、会治家得好的人,他的财产,一定同蚁垤一样,时时增长。

注:治家得好的人,要有这么的条件,就是一、诚实。二、自制。三、安忍。四、布施。会勤劳会保护财产、有好朋友、有正当的生活、添加那些欠缺的、修补那些破坏的、知道节约费用、不要做恶事。这样,这人的财产,就会渐渐增长,同蚁垤一样的时时增长。

二二七、美貌,会骗到傻子的迷惑,但不会骗到一个求涅槃的人。

注:无论是男人的美貌,或者是女人的美貌,都可以骗一些傻子,生起爱惜淫欲的念头;但是对一个在求“涅槃”、求开悟的人,则不会骗得来。因为一个求涅槃求开悟的人,知道这是暂时的美,不会久长,会老、会病、会死,所以,就会看破,不会被骗。

二二八、动物的肉身,会坏灭去;但姓氏和名字,不会坏灭去。

注:动物的肉身、人的肉身,是由地(坚固的东西)、水(流动的东西)、火(温热的东西)、风(飘动的东西)四样凑成的、缓缓长大的,到老了,亦就死去坏灭去;可是姓名,是好是坏,不会坏灭去,后人还知道这姓名的。

二二九、女人的性格,难懂得的。

注:性格,是说女人的性情、说话和行为,都是很难懂得的。

二三○、遇到重要的事情,一定需要勇敢的人。

注:人的性情不同,有的不勇敢、有的勇敢。但是碰到重要的事情,必需解决清楚,就要有一个勇敢的人,才能解决清楚。

二三一、在会议的时候,需要不乱说话的人。

注:在会议的时候,需要说话合理的人,单单对那问题说话,不说题外的话、不要说得太多、亦不要说得太少、不要胡乱的说,然后才能得到会议的利益。

二三二、得到食物,一定想到所爱的人。

注:一个好人,得到食物,一定想到自己所喜欢爱惜的人,会请他同来饮食,或者分一些给他,这亦是联络感情的法子。这样的请他同来饮食,或者分送给他,虽然数量不太多,但都有很大的友谊和善意在里面。

二三三、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一定需要贤者。

注:贤者,就是有学问有智识的人,会考虑审思和解决事情的人,又会处理得好的人。所以,当在有大的事情的时候,一定需要贤者,来处理执行,才不会误事。

二三四、意志的力量,在有危险的时候,才会知道。

注:身体的力量和意志的力量不同,各人的意志力量,亦不相同。有人自己承认,自己没有意志的力量;有人说自己的意志力量最强,但要知道那一个人的意志力量强不强,要在有危险的时候,例如在患病的时候,就可以看出那一个人,是有意志力量,还是没有意志力量。

二三五、有名誉、有官职、有权力、有势力的人,不要沉醉。

注:每个人,都需要有名誉、需要有官职、需要有权力、有势力。如果因为自己有学问、有好的德行,而得到这些,和不要胡乱使用,那亦无害。可是,如果沉醉在这些名誉、官职、权力、势力,胡乱使用,从坏处去用,那就很不好的了。

二三六、应该增加弃舍的念头。

注:这里的弃舍有二种:一种是弃舍用物,把用物财产布施别人。一种是弃舍烦恼,弃舍烦恼,亦就是弃舍贪求的念头、弃舍爱念的念头、和弃舍淫欲的念头。各人都有这三个念头,可是要弃舍掉,如果能够弃舍掉这三个念头,那么,气恼的念头和痴呆的念头,亦会跟着而弃舍掉了。

二三七、要保住寂静(的心情)。

注:要有寂静的心情,就要破掉爱的心情、讨厌的心情、痴呆乱想的心情;破掉得多,心情就寂静得多,快乐就会有得多。如果心情生起贪求,马上细细考虑这念头,只是有害,并无益处,这样就会寂静了。

二三八、对安静在一心观注的人,应该弃舍世间的五欲。

注:五欲,便是对物质(色)、音声、香味、妙食和柔软的抚摩。这五欲是会迷惑人的,对“安静”在一心观注的人,是需要静的。所以,要舍掉这些欲念,心头才会安静。

二三九、不错误的事物,可以去做,可以收取。

注:一切事物,有错有不错。如果去做错事、收错物,便是做错的人;如果做不错的事、收不错的物,便是做得不错的人。要做得不错、收得不错的,便先要细细考虑,相信是不错了,才可以去做,才可以收取。

二四○、对面怎么做,背后亦要那么做。

注:心里歪曲的人,不诚实的人,对面这样做,背后却做那相反的。对不忠实的人,不可跟他结交、不要信任他。所以,一个人,对面怎么做,背后亦要那么做,无论对父母、对老师、对长辈、对下辈,都要这样忠实。

二四一、未成功,不要说大话。

注: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一有缺点弱点,就要想遮掩,不让人家知道;或者人家已经知道了,就想拿出自己的好处、优点来说,有的说自己聪明、学问好、职业好、地方好、子孙好,有时说得太甚,就变成说大话;有时那样事,还未成功,便先说许多大话。

二四二、各人要有所依靠,不要做一个无依靠的人。

注:依靠有二种:一种是外的依靠,就是父母、亲戚、朋友。一种是内的依靠,就是持戒。善知识(好的朋友),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亦是内的依靠。

二四三、不要依赖他人过活。

注:人在幼小的时候,不能独立,应该依赖父母或他人养育保护。可是到长大了,就不应该依赖父母或他人,应该自己做工,自己养活自己,自己过活。

二四四、最大的喜乐,就是希望没有病。

注:我们得到的财产用物,所有的财产用物,都是我们喜乐的,可是,要是有病,这些财产用物,都不会使我们喜乐,亦没有喜乐,还要用财产来医病。所以,无病是最大的喜乐。

二四五、不应该回想到过去的事。

注:人的生命,是有期限的。如果把这些有期限的时间,去做无益的事、说无益的话、起无益的念头,那就是把有益的时间,随便丢掉的。如回想到过去的伤心事,只是再增加伤心,并无益处;又是过去的事,不能挽回来,只有这“现在”最重要,只有把“现在”的事,做得好,做得有利益,将来便会好,便有利益了。

二四六、不应该希望未来的事。

注:“过去”的事,不要去想,因为是未来的。可是有人,不回想过去的事,却要想未来的事,希望将来得意外的财富,就像要在天空上建起楼阁;或者在等候一驾御车,来请去做国王。又希望未来的事,如果没有得到,更会大伤心起来。所以,不要希望未来的事。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目录页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目录页
第一篇
01.人品
02.不放逸品
03.业品
04.烦恼品
05.忿怒品
07.安忍品
08.胜利品
09.布施品
10.苦行品
11.法 品
12.杂 品
13.慧 品·般若品
14.放逸品
15.罪业品
16.人 品
17.福 品
18.死 品
19.友 品
20.乞求品
21.国王品
22.言语品
23.勤 品
24.怨结品
25.真实品
26.智 品
27.信 品
28.知足品
29.沙门品
30.和敬品
31.戒 品
32.乐 品
33.结交品
06.安忍品
第二篇
01.我 品
02.不放逸品
03.业 品
04.烦恼品
05.安忍品
06.心 品
07.法 品
08.杂 品
07.(缺)
第三篇
01.自己品
02.不放逸品
03.业 品
04.烦恼品
05.安忍品
06.心 品
07.布施品
08.法 品
09.杂 品
10.慧 品
11.人 品
12.死 品
13.语 品
14.精进品
15.和敬品
16.戒 品
17.结交品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巴利文三藏·大品·第3经·妙语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逝多林中。世尊说道:“比丘们啊!具有四种特点的言语是妙语,不是恶语,智者听来没有错误,无可指责。”“哪四种特点?”世尊说道:“比丘们啊!比丘说妙语,不说恶语;说合法之语,不说非法之语;说动听之语,不说难听之语;说真实之语,不说虚妄之语。比丘们啊!具有这四种特点的言语是妙语,不是恶语,智者听来没有错误,无可指责。”善逝这样说道,然后这位老师又说道:

 

450 “善人道:说妙语这是第一;说合法之语,不说非法之语,这是第二;说动听之语,不说难听之语,这是第三;说真实之语,不说虚妄之语,这是第四。”

 

然后,可尊敬的文基娑从座位上起身,偏覆左肩,双手合十,向世尊说道:“善逝,我有点想法。”世尊说道:“文基娑,说说你的想法。”于是,可尊敬的文基娑站在世尊面前 ,用合适的偈颂赞美道:

 

451 “应该说这样的话,它既不折磨自己,也不伤害他人,那就是妙语。

 

452 “应该说动听的话,令人高兴,不带来罪恶,应该说别人听来悦耳的话。

 

453 “真实是不朽的,正法是永恒的,人们说:善人恪守真实、利益和正法。

 

454 “佛陀说的话令人宁静,导向涅盘,结束痛苦。这样的话确实至高无上。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18期 目录

排版|正信

巴利文三藏·小品·第8经·船经

巴利文三藏·小品·第8经·船经

 

316 人应该崇敬能从他那里学到正法的人,正如众神崇敬因陀罗。这种受崇敬、受欢迎、学识渊博的人能晓喻正法。

 

317 一个坚定、勤奋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领会精义,铭记在心,依法行动,他便成为聪明睿智的能人。

 

318 如果追随低能愚昧,不明事义而妒忌心重的人,他就不可能领悟正法,驱除疑惑,而只能走向死亡。

 

319 正如一个落水者,他自己只能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中随波沉浮,怎么还能帮助别人渡过河去呢?

 

320 同样,一个人不明了正法,又不请教学问渊博的人,他自己都一窍不通,没有驱除疑惑,怎能能教诲别人?

 

321 正职登上一条备有桨和舵的坚固的船,他技术高明,经验丰富,能载运其它许多人过河。

 

322 同样,一个精通知识,、自我完美、思想坚定的人,他能教会其它专心致志的人。

 

323 因此,应该与聪明睿智、学问渊博的善人交往,精通正法,明了事义,付之实践,便能获得幸福。

 

 

巴利文三藏·小品·第9经·戒行经

 

324 凭什么戒行,凭什么行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才能真正确立自己,达到至高目的?

 

325 他应该尊敬长者,不妒忌,懂得按时拜见老师,抓住机会讨论正法,专心聆听精妙言辞。

 

326 他应该按时拜见老师,驱除愚执,举止谦恭,记住事义、正法、自制和梵行,并付之实践。

 

327 他应该以正法为乐园,喜欢正法,坚守正法,精通正法,不散布玷污正法的言论,在至理妙言指引下生活。

 

328 他应该抛弃嘲笑、噜嗦、悲叹、卑劣、欺骗、虚伪、抱怨、粗鲁、堕落和愚痴,摆脱迷妄,思想坚定。

 

329 妙语是理解的精华,理解的知识是禅定的精华,一个粗疏懈怠的人,他的理解力和知识都不会增长.

 

330 那些人热爱圣贤宣示的正法,他们言语、思想和行为无与伦比,他们达到平静、温顺和禅定,获得知识和理解力的精华。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18期 目录

排版|正信

巴利文三藏·蛇品·第10经·林主夜叉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森林里林主夜叉的地域里。一天,林主夜叉走到世尊那里,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进去。第二次,林主夜叉又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进去。第三次,林主夜叉仍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进去。第四次,林主夜叉还是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朋友,我不出来了。你想干什么就干吧!”“沙门啊!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了,我将捣毁你的思想,撕碎你的心,提出你的双脚,把你扔到恒河对岸去。”“朋友啊!在这神界、魔界和梵界,在这婆罗门、沙门、神和人中间,我还没遇见谁能捣毁我的思想,撕碎我的人,提起我的双脚,把我扔到恒河对岸,朋友啊!你想问什么就问吧!?于是,林主夜叉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181 “在这世上,什么是人的最宝贵的财富?遵行什么,带来幸福?什么味儿最美?什么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的生活?”

 

182 “在这世上,信仰是人的最宝贵的财富;遵行正法,带来幸福;真理的味儿最美;智能的生活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的生活。”

 

183 “怎样渡过水流?怎样渡过海洋?怎样克服痛苦?怎样获得纯洁?”

 

184 “凭信仰渡过水流,凭勤勉渡过海洋,凭勇力克服痛苦,凭智能获得纯洁。”

 

185 “怎样获得智能?怎样获得财富?怎样获得声誉?怎样获得朋友?从这世到那世。怎样临终不悲伤?”

 

186 “乐于聆听和信仰达到涅槃的阿罗汉法,勤勉努力,有见识,这样的人能获得智能。

 

187 “行为正当,有耐心,有活力的人获得财富,凭真理获得声誉,凭施舍获得朋友。

 

188 “有信仰的持家者,具备四法:诚实、公正、坚定、慷慨,他从这世到那世,临终不悲伤。

 

189 “请去问问其它各位沙门、婆罗门:在这世上,是否有比诚实、自制、慷慨、忍耐更重要的美德?”

 

190 “何必还要去问其它各位沙门、婆罗门呢?现在我已经懂得将来的利益。

 

191 “为了我的利益,佛陀来到森林居住,今天我已经懂得在何处施舍能获得大功果。

 

192 “我要从这村到那村,从这城到那城,四处游荡,向正等觉和法中之妙法顶礼致敬。”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18期 目录

排版|正信

巴利文三藏·小品·第四经·大吉祥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的逝多林里。这天夜晚消逝时,有一位美丽的神灵照亮整座逝多林,走到世尊那时,行礼问安,站在一旁。然后,这位神灵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258 “许多神和人思索吉祥。企求幸福,请你告诉我:什么是最高的吉祥?”

 

259 “不与愚者交往,而与智者交往,崇敬值得崇敬者,这是最高的吉祥。

 

260 “住在合适的地方,前生积有功德,正确理解自我,这是最高的吉祥。

 

261 “学问渊博,技能高超,训练有素,富有教养,善于辞令,这是最高的吉祥。

 

262 “侍奉父母,爱护妻儿,做事有条不紊,这是最高的吉祥。

 

263 “施舍,依法生活,爱护亲属,行为无可指责,这是最高的吉祥。

 

264 “断绝罪恶,节制饮酒,努力遵行正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5 “恭敬,谦逊,知足,感恩,适时听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6 “忍耐,文雅,与沙门交往,适时讨论正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7 “苦行,梵行,洞悉圣谛,实现涅槃,这是最高的吉祥。

 

268 “思想不因接触世事而动摇,摆脱忧愁,不染尘垢,安稳宁静,这是最高的吉祥。

 

269 “做到这些的人,无论在哪儿都不可战胜,无论去哪里都安全,他们的吉祥是最高的。”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0期 目录

排版|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