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理智》

作者:卡巴金

北京世图出版

 

卡巴金,美国麻省医学院减轻压力中心主任,将佛教正念内观训练推广应用到心理治疗界的重要专家。他本身接受过缅甸佛教长老的禅修训练,对于佛教和心理学十分精通。他所撰写的佛教正念内观在心理治疗中实际运用和疗效研究的系列著作,在西方心理治疗界和精神医学界被誉为里程碑式的经典。

本书是作者运用佛教正念技术,结合生活实际和心理学所撰写的具有自助性质的书籍。

 

点击返回 《人世间》总010:佛学与心理学

排版|正信

《理智胜过情感》

Dennis Greenberger 博士

Christine A.Padesky 博士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Christine A.Padesky博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之治疗中心主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国际著名的认知治疗专家,已有四部著作。

Dennis Greenberger博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焦虑与抑郁治疗中心主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他创建的认知疗法已取得了公认的巨大成功。

你愿意看这本书,就说明你想改变自己。

与许多同类的书不同,

这本手册通过认知疗法使你一步步地

改变自己的思维,解决自身的问题

利用情绪量表来判断和追踪情感的变化,

提供实用方法来改变你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作为畅销书,本书在美国已帮助成千上万的人们解决了抑郁,恐慌、焦虑、愤怒、内疚、羞愧、缺乏自尊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你可以把这本书作为一本工具书来读,通过书中提供的各种实用的方法和操作步骤来改变自己,使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达到更高的层次。

 

点击返回 《人世间》总010:佛学与心理学

排版|正信

《生命的转化和疗救》

作者:一行禅师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一行禅师,当今国际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僧人之一,以禅师、诗人、人道主义者闻名于世。1926年生于越南中部,16岁出家,1969年访美,后来到欧洲,现定居法国。1967年,他被小马丁·路德·金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路德·金博士说:“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温良的越南僧人更堪当诺贝尔和平奖。”他用越南语、英语和法语写过80多本书。他的著作由于关注人类的心灵苦难和疗救,加上他对佛法诗意的表达,被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两度进入前十名,长期畅销不衰。

在西方世界里,一行禅师的图书,成为人们了解佛教掌握净化身心艺术的最受欢迎的入门书之一,一些曾经对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教有误解的西方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们读了这些书之后,对佛陀的人格、智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敬仰。

 

点击返回 《人世间》总010:佛学与心理学

排版|正信

如何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

刘建鸿 王锦

 

很多孩子已经经验到诸如亲人过世、宠物死亡等各种生命无法延续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定要刨根寻底地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面对这些追问,家长应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要不要说明真相,以及如何说明?

要想做出合理的说明,首先就必须深入了解儿童对待死亡的认知状况。在这方面,匈牙利的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的实验堪称经典。1948年,她调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3~5岁阶段,此时期的孩子认为“死亡”就好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玩一样,所以认为一天当中可能会有多次体验死的感觉,如爸爸去上班了,妈妈不在了。死去者只不过是暂时地离开,并没有完全消失。死去就如同睡觉一样,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死去的人可以再回转过来,这之间并无任何的矛盾可言。一般的情况下,此时期的儿童几乎将死亡看作是生存的一部分,你死掉一会儿,又醒来一会儿,接着又会死掉一会儿。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5~9岁阶段,这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他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变成什么?他为什么要死?而且有时因为别人的死亡,他们会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亲人死亡之后。

第三阶段是在9~12岁阶段,这时期的孩子已经知道死是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其中自然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他们已经开始不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外在力量,而看成是一种生命固有的必然现象。人都会慢慢地变老、生病,最后走向死亡。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孩子而言,死亡与黑暗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了某种神秘的色彩。这时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去避免死亡,例如,有病时会主动要求吃药,甚至能忍痛要求打针,配合父母主动治疗,也会尽自己所能,尽量躲避来自生存环境中能意识到的危险。

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真正需要父母对死亡做出解释的孩子是处于5~12岁阶段的。正因为死亡问题对孩子的心理或性格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父母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必须非常谨慎小心。适当的做法是,生活里,不要刻意去避免谈到死亡的问题,更不要压抑孩子哀伤的心理,让孩子自然表现出沮丧、气愤、流泪、内疚、反抗等情绪。不要禁止孩子对死亡产生的怀疑、流泪、发问以及孩子对此提出的不同意见和疑问,父母尊重孩子对死、生意义的不同见解,不要给予孩子种种对待死亡的错误印象,或用类似童话的那种半真半假的说法解释死亡。

面对孩子的发问,一般的父母常常会用到以下的几种解释,我们首先就对此进行分别讨论:

第一种,把“死亡”捏造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很多的父母喜欢这样做,受故事的诱惑,孩子很容易信以为真地掉进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而将“死亡”残酷的一面忘得干干净净。父母以为用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孩子永远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将他们永远保护在没用伤痛的世界里。但这决不是一种健康的手法,因为往后他们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

第二种,父母常会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也因此消除了失去亲人或宠物的不安和伤心。但或许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死者,怎么去那么久?而产生抱怨,或认为他们不跟自己说声“再见”就走而怀恨在心,所以父母用旅行来代替死亡告诉孩子,也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

第三种,把死比喻成“睡觉”,很多大人会跟孩子说死亡就是“安安静静的睡觉,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关于这点,身为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眠,甚至恐惧一睡就会不起,所以要帮助孩子理清死亡与睡眠的差别。

尽管以上三种例子都是父母较常用的,但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常用的方法都存在着问题。那么,究竟哪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呢?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然而亲切地给孩子讲述事实的真相。在对孩子进行说明时,父母可以用植物来做比喻,花草通常会在春天、夏天的时候生长,到了秋冬时却会一一的凋谢,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样,会有生长、茂盛及死亡等时期。同时应尽量避免去使用可怕、恐怖的语句和神情,温和的语调、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另外要注意的是,谈论的重点也应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在死亡病态上。如此,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且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总之,解释死亡的最好原则就是:将事实明白且清楚地告诉孩子。以下提供一个简单的范例,可供家长参考:

 

孩子:爸爸,妈妈,你们会死吗?

父母:是的,我们会死的。我们现在身体很好,而且你年纪小,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还不想死;当你长大后,你便不需要我们来照顾你了,即使我们上了年纪死了,我们仍会彼此想念的。这当然使人很难过,但也没什幺,因为那时你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如果我们在你没有长大的时候死去,我们会让叔叔、阿姨来照料你。他们无法取代我们,但他们会帮助你的,就像我们做的那样。如果我们现在死去,我们会感到伤心,因为我们不能帮助你,分享你的快乐。但你将永远拥有我们的爱,这是最重要的事,而且因为我们爱你,叔叔和阿姨也会爱你的。我们无法预见或阻止我们的死亡,在你活着的时候,我们总有一天要死的,但我们现在尽可以享受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死了之后,你便拥有了这些美好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永远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死者与生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爱,这是唯一不变的,也是唯一的意义。”所以父母在回答有关死亡的问题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多给孩子一份爱,用爱弥补他心中所失去的、用爱消除他心中所恐惧的。

 

点击返回 《人世间》总010:佛学与心理学

排版|正信

如何帮助被紧张和抑郁困扰的亲人

Chris Green著 丁冬译

 

我收到了许多朋友的来信,这些人都希望能够帮助他们的朋友和家人摆脱紧张和抑郁的困扰。有时,我们不太容易意识到,那些爱我们的人正在忍受这些疾病,也不太容易理解到底哪出了问题。人们想去帮助他们,但是不知道怎样做才更好。

我和抑郁的爱人生活了三年,焦虑、郁闷,我忍受了五年,这两种境遇我都经历了。在这篇文章里,我会正确指引你如何帮助他们,让你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不管你感觉多么失败,请永远都不要对有抑郁或紧张的人说:“快点,忘了吧?有什么好让你烦心、难过的呢?比你更糟糕的人有的是。”要知道这些疾病不可能就这么容易忘记。你不会对有高血压或患肺炎的人说这种话,因为你知道没那么简单。紧张、抑郁和焦虑确实是病,是特殊原因引起的病。假如你要求他们不要再紧张或抑郁,会让他们感觉很郁闷或他们做错了什么,绝对不应这样!拿他们的情形和病得更严重的人比较同样没有意义的。更好的方法是给他们爱和支持;只要你需要我,我永远在你身边。有三个字具有无穷的力量:我爱你!我已经三年没有听到这三个字了,相信我,我是多么期待能听到呀!

2.作为亲人,想了解发生了什么是很自然的。许多亲人去研究这些病症,试图理解他们。然而,当你开始把你的知识强加在病人身上时,问题就来了,就是当你观察病人的行为和习惯,评价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比如,你听到病人说自己越来越差劲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他:这是你的病导致的,我正在研究这个,自我贬低是人们为什么得抑郁的原因之一,你不要再贬低自己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是稍微提醒他们一下,他们曾经做得很好。比如,病人说:“我真是好没用,什么事都做不对!”你可以告诉他/她:“你还记得吗?你曾经做得很好……”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第一,要象个医生那样对待病人,第二,有正常的沟通,第三,不要提及紧张、抑郁和焦虑。把精力从坏的事情上转移出来是非常非常有益的,记住:不要施加压力。

3.最后,你可以找点资料,比如书、录像、刊物什么的,你觉得能够帮助病人战胜疾病的就可以。但是这样也有问题,当病人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会感到有压力。这会导致他们觉得愤怒,然后躲进自己的世界中去。孤僻也是这种病的一个表现。有时你对这些人忍无可忍,我的前妻曾整整一个周末都睡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她不喜欢周围有人,她讨厌别人。她不想对任何人说话,也不想任何人问她感觉如何,只想自己呆着。我知道如果从你深深关心的人嘴里说出这种话时,你死的念头都有了。你必须坚持为他们提供帮助。对某些人来说,要摆脱疾病,他们必须自己做决定。所以,如果你发现对他们有益的东西,你可以把这种东西放在他们身边,让他们自己去感觉,去选择。所以一个间接的方法会更有效,因为它们反复出现,没有压力,没有别人的提示,也无需面对他们的病症。愿意接受这些间接的帮助是他们恢复健康的第一步。

当你的亲人被疾病困扰的时候,你要努力去理解、接近他们,但是要相信我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能够帮助他们。

 

点击返回 《人世间》总010:佛学与心理学

排版|正信

避免伤害的艺术

靳 西

 

卡耐基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积几十年研究和体验之精华,卡耐基向世人展示了与人相处时避免伤害的艺术。

卡耐基简述了他与其侄女之间的相处经历。几年以前,他的侄女约瑟芬·卡耐基,离开堪萨斯市的老家,到纽约担任卡耐基的秘书。她那时19岁,高中毕业已经三年,但做事经验几乎等于零。而现在,她已是西半球最完美的秘书之一。

不过,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的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一天,卡耐基正想开始批评她,但马上又对自己说,“等一等,戴尔·卡耐基。你的年纪比约瑟芬大了一倍,你的生活经验几乎是她的一万倍。你怎么可能希望她有与你一样的观点,你的判断力,你的冲劲——虽然这些都是很平凡的。还有,你19岁时又在干什么呢?还记得你那些愚蠢的错误和举动吗?”

经过诚实而公正地把这些事情仔细想过一遍之后,卡耐基获得结论,约瑟芬19岁时的行为比他当年好多了,而且他很惭愧地承认,他并没有经常称赞约瑟芬。

我们在生活中都是顾及自己的脸面的。因此,一句或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表示一种宽容,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人的面子。

“让别人乐意去做你所建议的事。”

我们用批评的方式,并不能够使别人产生永久的改变,反而常常会引起愤恨。

另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批评所引起的愤恨,常常会影响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和情感,而所指责的状况仍然没有获得改善。

这篇文章的启示是:我们不要责怪别人,我们要试着了解他们,我们要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得多;而这也孕育了同情、容忍以及仁慈。“全然了解,就是全然宽恕。”

卡耐基的处世艺术的确很特殊。他首先要求人们先深入到自己的内心,先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然后才能指出他人的错误和不足,使别人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处世方法,我们也不妨试试。

 

点击返回 《人世间》总010:佛学与心理学

排版|正信

对心理疾病一些常见的误解

邹义壮

 

误解1.心理疾病大多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家庭教育不当、学校环境不好、性格不良、竞争激烈或者受刺激后产生。

——以抑郁症为例,尽管心理刺激可加重或诱发某些心理疾病,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60%以上的抑郁症属于生物性疾病,疾病本身起因是大脑特定部位的神经介质水平的改变,与心理和环境因素关系不大。

 

误解2.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是心理的,后者是生物的。

——研究表明,许多严重的心理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生物性疾病。心理疾病什么人都可能得。聪明人和成功人士可以患心脏病、高血压,也同样可以得心理疾病。有些心理疾病,聪明人更容易得,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也不能幸免。

 

误解3.抑郁症都是以心情抑郁为主要表现。

——抑郁症除了心情不好外,可以表现为疲乏无力、丧失兴趣、食欲不振、体重改变;也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例如头晕头痛、腰酸腿疼;一般都伴有动力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滞、记忆力下降;严重的可以有自杀观念甚至自杀行为。

 

误解4.心理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

——国际公认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应该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由于多数心理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有病理学的改变,因此药物治疗非常重要,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视。

 

误解5.心理疾病是没有办法治疗的,终身不愈的。

——心理疾病给人的印象是反复发作,迁延一生。其实,这只是极少数,而且通常的原因是早期没有及时治疗。

 

误解6.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都有很强的副作用,人服用后就会变傻了。

——这是由于人们对精神科药物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心理。80年代以前早期的精神药物,副作用大,服后目光呆滞、肢体僵硬畸形。但是,近20年来,精神药物发展变化非常迅速,药物的疗效提高,而副作用大大减轻。

 

误解7.心理疾病可以不治自愈,所以不必治疗。

——有些心理疾病,例如部分抑郁症确实可以不治自愈,但是,患者通常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痛苦挣扎,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失眠、压抑、丧失自信和尊严、甚至自杀的危险。和大多数心理疾病一样,抑郁症是致残性疾病,尽管一般是可逆的,经过一段时间会自动缓解。但是,抑郁症患者在这段时间里丧失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和机遇是无法补偿的。记住:抑郁症90%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疾病,但是95%的抑郁症没有去看病。

 

误解8.心理疾病早治晚治都一样。

——不对,心理疾病和任何疾病一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的延迟只会造成反复发作、慢性化和精神残疾。

 

误解9.只有精神病人才会看精神科医生。

——人们对看精神科有顾虑,觉得看精神科医生说明自己有精神病。其实“精神病”只是精神科里极少数严重的病历,一般指精神分裂症或类似的障碍。在国外,看精神科医生大部分是“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睡眠障碍、人格障碍、发育障碍、学习障碍、进食障碍、酒精和药物依赖等等。

 

误解10.预防心理疾病,主要是保持健康和愉快的心情。

 

点击返回 《人世间》总010:佛学与心理学

排版|正信

向忧郁说再见

傅红薇

 

浅谈忧郁症

 

得到它并不是谁的错,也不是一项缺点。如同其他疾病一样,忧郁症只是疾病的一种。

近年来罹患忧郁症的人数呈直线的上升,很多以前行为上不明原因的躁郁行为也因为医药界对忧郁症的研究,而有了治疗的契机。

要了解忧郁症,首先要知道在医学上“忧郁”的定义是什么?

忧郁是一种悲伤的状态,一种异常的情绪状态,一种临床上精神疾病的表现。

在医学临床上忧郁症又有下列的分类:

重度忧郁症、轻度忧郁症、双极症忧郁期(又称躁郁症)、内科疾病相关之忧郁症、因药物引起之忧郁症、适应障碍并发之忧郁症。

在此,我们先不对疾病型与因服用药物所引起的忧郁症作论述,先就一般人口中相传的忧郁症做更详细一点的资讯陈述。

 

忧郁症的病因

 

1.生物学的因素

生理上造成忧郁症的因素,除了遗传的体质之外,医学界上还发现,当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化学传导物质中的“新肾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等不足时,会引发忧郁症。

2.心理因素

个性固执、要求完美、死心眼、过度依赖他人、过度要求他人,以及对于小压力却有大反应的人,都容易得忧郁症。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为个人的职业、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等压力所引起的忧郁症。

忧郁症的诊断因生理机能检测困难,多以症状作为诊断依据,如果要实际检测体内的神经化学传导物质是否不足时,必须检测脑脊髓液,或检测神经化学传导物质受体,在检测手续上需要相当的缜密与繁琐,无法像验血般普及,目前的医学界在忧郁症的诊断上,都以症状的表现来做诊断是否罹患忧郁症的准规。

症状:

1.常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

2.失眠或睡眠过度。

3.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

4.无价值感或过度不适当的罪恶感。

5.常感到疲劳或缺乏活力。

6.精神难以集中,或思考力、决断力骤减。

7.精神运动激昂或迟滞:喜悲情绪快速地两极转换,或毫无反应。

8.食欲突增或突减,体重明显减轻或上升。

9.反复地想到死亡或自杀意念,甚至企图自杀或构思自杀计划。

如果个人在自我检测中发现,上述的九项症状中有五个症状持续两星期以上,并且发现忧郁的情绪不易化解,已经影响生活时,应该怀疑自己是否罹患忧郁症,最好向医师查询。

 

忧郁症的治疗

 

1.抗忧郁症药物

目前的医学药物对于重度或轻度忧郁症的症状缓解、功能恢复,有60~80%的效果,唯患者应服药6个月至12个月,以预防再发。目前医学研究发现患者发作次数愈多,再发频率愈高,所以持续服药治疗可以减少再发次数。

如果在服用抗忧郁症药物期间伴随副作用发生时,应该要和医师商量,寻找适合自身体质,而且副作用最低的药物。

有些甲状腺功能低落的患者,或是更年期妇女,也容易因生理的变化或荷尔蒙的不足而罹患忧郁症,在寻求医疗时,应双向交叉问诊治疗。

2.心理治疗

重度忧郁症时,除了服用药物之外,应该同时寻求精神科医师的协助。轻度忧郁症患者则可以藉助运动,如户外运动、接近大自然、培养兴趣爱好等活动减轻症状。

3.环境调整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个人因素无法达到环境调整,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协助,改善不当的环境因子,帮助病情早日康复。

4.调养性的疗法

食物中必需脂肪酸(例如:omega3,6,9)与维他命B群,是细胞、神经传导中很重要的营养物质,忧郁症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摄取足够的量。

必需脂肪酸常蕴藏在食用植物油,唯进入体内后需要B3、B6、C、E、镁、锌等物质才能合成,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必需注意营养的均衡。

健康的肠道中可以自行制造某些维他命B,保持肠道中肠益菌的不匮乏亦是很重要的一环。

也有很多患者寻求中医的协助,由于目前的医学界的研究都以西医为主,中医方面的研究报告极少,在此不予论述。

 

忧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个人的情绪问题而已。

在忧郁症还未普遍被重视以前,很多人都误认为忧郁症是个人思想、情绪不当所引起的。可是,医学界已经研究发现,患者得到忧郁症并不是谁的错,也不是一项缺点;忧郁症如同其他疾病一样,只是疾病的一种。

因此,忧郁症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一样,需要寻求医师的协助,以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改善这个疾病。很多的忧郁症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往往是不自觉的,因此对忧郁症有正确了解,这对自己或周遭的家人、朋友是一个很重要的资讯,可以让自己或亲友能够不受此文明病的困扰,让每一个人更健康。同时,医学界亦认为建议初期忧郁症患者就医,是让忧郁症早日痊愈的不可或缺因素。

 

点击返回 《人世间》总010:佛学与心理学

排版|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