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五戒:五戒表解

五戒表解

杀 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罪同。

制意

 

一、由杀害生命,罪业深重,不堪入道。

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悲心故。

三、背恩养故,众生皆我过去生中父母故。

四、伤善缘故。后生结冤,不相度故。

五、悉具佛性,应敬不轻,岂可杀害。

六、违背菩萨无畏施故。

七、乖四摄行故。以杀害众生则不得摄化故。

八、杀生夺命,超过盗其所有一切极多极贵之珍宝钱财故。

九、依众生故,乃得成佛,杀生何依。

十、三世诸佛法尔不杀生故。

次第具五缘成犯。

一、 是众生。

二、 众生想。

三、 起杀心。

四、 兴方便。

五、 命断。

轻重有逆罪、重罪、轻罪之分:

一、杀父母、和尚、阿阇黎、阿罗汉为逆罪。

二、杀人为重罪。

三、杀畜生为轻罪。

又就

一、能杀心(痴重、瞋贪次之。)

二、所杀生。

三、所用杀法。

罪报轻重不同。

开遮开缘有三:

一、为救多数之人。

二、为救三乘圣贤,以慈悲心杀害凶徒,宁自犯戒堕入地狱,而不令此恶人犯五逆罪。

三、狂乱心(即严重之精神病)见火而捉如金无异,见粪而捉,如栴檀无异,乃名为狂。较此轻者仍为非狂,犯戒则得重罪。

果〈犯〉报 杀生

一、堕三恶道。

二、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三、所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住故。

四、心常怀毒,世世不绝。

五、心怀恐怖。

六、恶梦。

七、众生憎恶。

八、命终之时,狂怖恶死。

果〈持〉报 戒杀

一、戒杀即维修无畏施。

二、慈心增上,烦恼减少。

三、断灭瞋心,蠲除热恼。

四、少病、长命。

五、众生亲近,鬼神守护。

六、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七、解除怨结,广结善缘。

八、无恶道怖,命终生天。

九、于未来世,富贵自在。

十、受持五戒,若念佛发愿,则必往生净土。

 

盗戒

 

释名不与而取他物,名之为盗。

类分多种:

一、偷取

二、劫取

三、骗取

四、胁取

五、讹赖取

六、抵谩取

赌博、偷税皆犯盗戒。印刷品邮件附信,亦犯盗戒。

制意

一、业道重故。谓犯偷盗重罪,岂堪入道。

二、犯国法故。古今各国无不禁盗。人天大小乘戒悉制为重。

三、被盗之人,焦虑忧恼,或致失命。

四、违六度背四摄。以彼法先令布施,以度摄众生。今则反盗众生财物,违背彼法故。

五、坏人信心,破灭佛法故。

(五戒悉同)

次第

一、约十善业及十恶业,皆先杀次盗。

二、杀盗二罪,先害正报,次损依报。反之断恶修善,则应先不害正报,次不损依报。

具缘

一、有主物

二、有主物想

三、有盗心

四、是重物(值银八分以上)

五、兴方便

六、举离本处

轻重   有极重、重、轻之别:

一、盗十方僧物,现前僧物者,其罪重于杀八万四千父母及五逆罪。

二、盗三宝物,师长、父母、发菩提心人之物罪重。盗国营公有财物者罪重。盗物值八分银者犯重罪。

三、八分银以下中罪、轻罪。

又就被盗之人苦恼多少,罪分轻重。

开遮 开缘有五:

一、与想(以为人已与己也)

二、己有想

三、粪扫想(极贱之物)

四、暂用想

五、亲厚想

菩萨见恶官盗贼,夺他财物,以慈悲心,

随力所能,罚治夺取,还所有主,不犯。

果〈犯〉报偷盗

一、堕三恶道

二、若生人中,贫穷下贱,或多资财,而不得自在使用。

三、苗稼房屋,遭水火霜雹等灾。

四、他人失物,于己生疑。

五、身常受苦,心怀忧恼。

 

果〈持〉报戒盗

一、资财盈积,而不散失。

二、多人爱念,信任不疑。

三、善名流布,十方赞叹。

四、处众无畏,人不敢欺。

五、身心安乐,命终生天。

淫 戒

 

释名   染情逸荡,污秽交遘,名不净行。与己妻之外一切男女,犯不净行,是名邪淫。受五戒居士应严戒之,又居士若自发心,亦可戒正淫,名梵行优婆塞(期间久暂,随自发心)

制意

 

一、淫欲能系缚众生,不令解脱。令众生造种种业,受生死苦。为众恶之源,生死之本。

二、损自德行故,染心看者,越毗尼罪,何况身犯。

三、业道重故,若犯邪淫,不堪入道。

四、乱静心故。谓欲火喧心,令失正念正定,不得涅盘,障正菩提。

五、入魔网故。经云此淫欲者,是众魔境界。

 

次第

菩萨利生,以戒杀为先,因杀生极为违背利生故。自利修行,以戒淫先,因淫念染污净心,障生定慧,引生众恶,受生死苦,极违背自利故。

具缘

 

一、是众生。

二、是正境。

三、有染心。

四、起方便。

五、与境和。

轻重

 

就心、境、数,罪报轻重不同:

甲就心,贪心罪重,瞋痴次之。

乙就境,与尊重之人,亲人犯淫,罪重。

丙就数:

一、 暂犯即止

二、 数犯乃断

三、 数犯数断

四、 犯而久续。

(前轻后重)

开遮

开缘有三:

一、若睡眠无所知觉。

二、若不受乐。

三、无有淫意。

在家居士为化众生,心净如佛,可开方便。

受八关斋戒日或菩萨戒居士。于六斋日应戒正淫。

出家僧众唯遮无开。若犯手淫,或故意摩触,皆犯淫戒中轻罪。

果〈犯〉报邪淫

一、堕三恶道。

二、若生人中,妻不贞良。

三、眷属不得随意。

四、淫欲为因,生死为果。

生死者,包括三苦八苦,即自生至死,一切诸苦。以及死生生死,轮回之苦。

果〈持〉报戒淫

一、诸根调顺,永离喧调。易修禅定,得真实慧。

二、人天尊敬,诸方赞叹。

三、戒邪淫者,未来生中,父母、宗亲、妻子、眷属、孝有贞顺,纯洁无杂。

又离于女人无有过失,令诸众生,无复染爱。

四、戒正淫者,当来成佛,得马王阴藏相。(佛三十二相之一)

五、解脱生死,早证菩提。

 

妄语戒

 

释名

心口相违,言不称实,欺诳他人,名曰妄语。亦摄恶口(骂詈)

两舌(离间语)

绮语(华美浮词,无义利语)

制意

一、业道重故。妄语之人,不堪入道。

二、诳惑人故。回惑人心,恼害他人,欲造恶业,妄语在先。

三、实语益故。言语正直,心地坦白,易得解脱。

四、鬼神弃故,诸天鬼神,舍弃不护。

次第

前三为身业在先,此为语业在次。然语业易犯,且分四种,罪报亦重。

具缘

一、是众生。

二、众生想。

三、起诳心。

四、覆实事。

五、言明了。

六、前人解。

轻重有逆罪、大妄语罪、小妄语罪之分: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及破羯磨僧,破转法轮僧,为逆罪。

二、妄言证声闻菩萨果位,犯大妄语中重罪。

三、妄言见鬼见神,持戒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间四禅八定,犯大妄语中轻罪。以上三种,淆乱正信,害正法眼故为大妄语。

四、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觉言不觉,不觉言觉。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实有言无,无言实有。皆犯小妄语

开遮   大妄语开缘有三:

一、增上慢人。

二、若说果位不言自证。

三、若戏笑说,谎说。

小妄语开缘:为救护众生剧苦及性命,或为佛法而自无恶心。

绮语开缘有二:

一、为止息他人悲伤、忧愁、恼怒故。

二、为摄护他人令信佛法故。

果〈犯〉报

妄语

一、堕三恶道。

二、多被诽谤。

三、为他所诳。

四、言无人受。

五、语不明了。

六、种不得果。

七、口气恶臭。

 

果〈持〉报戒妄

一、口常清净,如优钵罗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敬。

三、自心欢喜,人皆欣悦。

四、未来生处,恒闻如意音声。

五、增自威德,得无碍辩。

酒戒

 

释名   俱酒色、酒香、酒味,饮之令人昏醉,放逸之饮料名酒,饮则犯戒。

酒有二种:

谷酒,用五谷所酿造者。

木酒,用花、果、种、根、茎、叶或药草所酿造者

制意

 

一、失礼仪。酒能令人迷醉,失礼貌威仪。

二、破净戒。醉时能破一切戒品,堕落恶道。

三、失定慧。酒醉乱心,昏失明慧,令人痴迷。

四、损财利。使人消耗财物,损依报也。

五、增疾病。引生多种疾病,损正报也。

六、生灾祸。引生蹶仆倾跌、斗殴凶杀、车祸等事。

 

次第

前四戒为性戒在先。

酒戒为遮在后。

但菩萨戒则酤酒重于饮酒,以损害众生,违背菩萨道故。

具缘

 

一、 是酒(酒色、酒香、酒味,饮之能醉人者。)

二、 无重病因缘,饮则咽咽犯。(咽咽犯,即咽一口犯戒一次,按口咽计罪)

轻重

 

一、 自饮犯五戒中酒戒。

二、 酤酒酿酒,犯菩萨戒,罪重。

南山律祖云:

饮酒、有人于下加辛肴者(五辛、葱、韭、蒜等)w无此。然既受净戒,焉啖膻臭,理不可也。今按吸烟,亦应判为不可。

开遮

开缘有二:

一、 病时偏以诸药至之无效,非酒不愈,方始服之。

二、 若以酒涂疮(即外科用药酒无犯)

曲,酒糟不应食。食中有料酒,食之不醉人者无犯。受酒戒者不得吸烟及食五辛。

果〈犯〉报饮酒

一、 死堕灌口地狱。(酿酒,踱酒河地狱。酤酒,堕酒池地狱。)

二、 生于人中,愚狂,不信正法。(即不信因果性相谛理。)

果〈持〉报戒酒

一、 神智清明,恬静安宁。

二、 善持四重,不犯众罪。

三、 来世生人天道中,不堕三涂。

返回主目录页

 

三皈五戒:五戒讲义

五戒讲义

宏泰法师

 

 

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门之门径也。三皈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举凡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而受戒,但在受戒之中亦须行三皈。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是故三皈为万行之由籍、成佛之初基、游涅盘妙门之要径也。

夫五戒者,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之基石也。佛法中化、制二教之戒法皆以五戒为其根本,由五戒开演出八关斋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乃至梵网菩萨十重四十八轻之一切戒法。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是故依之渐次修学,三聚圆满,得成无上菩提妙果也。

夫八戒者,为在家二众之出家戒也。世间善士,欣仰出世少欲知足之梵行,然以尘恼牵缠,无暇修学。世尊慈悯为令彼等种出世善因,证三乘之道果故,乃权巧摄化,制在家之出家戒,即八关斋戒也。

为今之世,去佛时遥,佛日潜辉,戒法不彰。初入佛门者学无所依,行不知其本,本既不立,道何由得生?近来学佛之人,稍聪利者,整日谈玄说妙,徒逞口头活计;稍钝者,终日忙碌处处攀缘,美其名为广结善缘,论其实际,乃心外求法。论其学佛时日,多有十余年者,若问其何为三皈,却茫无所知。今有乞师证明受归依者,辄称皈依某师,殊不知所皈依者为僧伽,非唯皈依某师一人也!蕅益大师云:“皈依僧者,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今世俗人,择一名德比丘礼事之,窃窃然矜曰:吾某知识,某法师门人也。彼知识法师者,亦窃窃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皈依于我也。噫!果若此则应曰:归依佛、归依法、结交一大德,可也;可云归依僧也与哉?”故已受皈依者,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皆当尊礼为师,自称弟子;未可憍慢,妄自分别。且归依三宝之境若不遍者,不得三皈之体,既不得体,穷其一生修学,只名附佛外道,虽种将来成佛之因,若于三宝中一念分别憍慢,则苦报无穷矣!

时过境迁,佛世芳规难见,今时受戒者,只闻戒相之名,不知其开遮持犯、轻重之相。上山求戒,入三宝之地如入家厨,取用无度;下山之后,未曾问津。问其受戒否?矜然答曰:“我乃五戒、八戒、菩萨戒弟子。”问其戒为何物?则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授戒之师不知戒法,无法讲说,受戒者亦一无所晓。以致受戒犯戒以为常事,若思地狱苦报,怎堪回首。入宝山空手而归,尚属可惜,若为宝所伤,实乃可怜悯者。乘此解脱宝筏,而漂入罗剎鬼国,甚可哀伤。

社会淳风渐替,人心不古,皆由戒法未能行持之故,之所以无法行持,乃因不明戒法使然。今因善心居士,殷重请法,学人不敏,亦无德学,不知所措。但私自念言:“比丘乃七众纲领,七众戒法,比丘当负起教育之责。”是故从诸戒经及相关戒学书籍中集录重点,为其讲说。内容虽未达至善至美,但其大意已明。今书既成,讲说已了,叙其大要;以资初学。

愿见闻者,同沾法益,尽此一身,同生安养,悟无生忍,于十方界,普利群萌!是为序。

佛历二五四二年 民国八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释宏泰 谨序于台中南普陀寺

甲、五戒三皈大意

 

《演道俗业经》:云“居士复问:“初学道者,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皈于三。何谓五戒?一日慈心,思仁不杀;二日清廉,节用不盗;三日贞良,鲜洁不染(不淫);四日笃信,性和不欺(不妄语),五日要达,志明不乱(不饮酒)。何谓三自皈?一日皈佛无上正真;二日皈法以自御心;三日皈众圣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复有四法:一日道迹(初果);二日往还(二果);三日不还(三果);四日无着(四果)。缘觉至佛无上大道,得天人身,皆由之生。””

 

壹、近事五学处

近事律仪,为居家学佛男女所受持之学处。梵语优婆塞、优婆夷,新云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谓能亲近奉事三宝,广修众善,故以为名。又云善宿,谓此人善能远离破戒之处。古人有解说为清信士者,“清是离过之名,信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通称”。此取意而言,非是正翻。《大毘婆沙》一二三释近事有云:“亲近修事诸善法故,谓彼身心狭习善法,故名邬波索迦”。又云:“亲近承事诸善士故,谓彼恒时亲近善士,故名邬波索迦。”有作是说:“亲近修事精进行故,谓彼恒时爱乐修习速舍生死、速证涅盘精进之行,故名邬波索迦。”复有说者:“亲近承事诸佛法故,谓彼至诚受持守护诸佛法律,不惜身命,故名邬波索迦。”

近事男女有五学处:

一、离杀生—亦云不杀生。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有命者,不得故杀。

二、离不与取—亦云不偷盗。凡他人之金银财物,乃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

三、离欲邪行—亦云不邪淫。居家学佛,未能全断淫欲,只许于正常夫妇配偶间行之,此外一切女人不得故淫,名离欲邪行。

四、离虚诳语—亦云不妄语。凡不如心想而说,皆是妄语。

五、不饮酒—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故饮。

此五戒法,《婆沙》说有多名:“是近事者所应学故,名为学处。若有游此便升无上智慧故,名为学迹。此为径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名为学路。如诸外道所受禁法种种差别以为标帜,如是圣众以此五种所学禁法为初标帜,名为学禁。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名为学本。与涅盘路为基趾故,名为学基。”学处一名,通一切戒,故近事律仪,亦名五种学处。

 

贰、五戒与其它世间善行

此五戒为居家学佛所必须受持者,以若离此,尚难成为世间好人,况堪作佛弟子。五戒乃人类共处之宏规,古今中外,立名或有不同,而究其安定社会、纲维人伦之条目,要不外此。如我国儒家之五常(仁、义、礼、智、信)即大同佛教居家之五戒。所谓不杀生即是仁,不偷盗即是义,不邪淫即是礼,不妄语即是信,不饮酒即是智。不过,世间贤圣仅依此心此理之同,勉人于正己安人而已,未能推类至尽,发为宏誓,广收自他之利。世尊所制近事律仪,则性遮兼顾,人能行之,则惑业日损,功德渐增,远可成圣道之本,近则为人天之因。但若云圆满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功德,则唯佛为能。

今欲成佛功德,即必须从受持五戒作起,《优婆塞戒经》有云:“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而进受沙弥、比丘、菩萨律仪,亦必须以此为基。又诸经论多明十善行,亦名十善戒,声闻戒中,则无此制。盖以十善,劫初便有,既不以三归为体,则不成出世津梁,故人虽行之,不能超越世境。今佛出世,更为制立,先受三归,再受五戒,方堪称为真佛弟子。若更修三十七品、四真道行(四圣谛),即可于现法中,证前三果。故《四十二章经》云:“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而十善立支虽广,五戒实已兼容。两舌、恶口、绮语是妄语分,今说妄语当知已摄余三。贪、瞋、痴三,源于无智,今制不饮酒戒,则睿智清明,三毒之贼,无从干扰。即一不饮酒戒,已摄意三。是则五戒已摄十善,故声闻律中不制十善为戒。

一、五戒配三业十善

实十善可以包含在五戒之中的,所以五戒十善,通常是被连在一起。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实即五戒的分化,离开五戒,并不别有十善,这在经典中,有很多的根据。

十善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离贪欲、离瞋恚、离邪见。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故亦称为十善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所以谓之十善业道。

妄语一戒含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三善,可知五戒实即概括了十善中身语二业的表现,便不成其为善恶的造作。事实上,意业的三支,乃是分由身语二业而有所造作;身语二业,若无意业为期造作,恶业的主宰,所造恶业,亦不会成为重罪,甚至根本无罪。所以,若谈五戒,即已具足十善。

五戒配十善的情形,大致以表说明之:

┌不杀生—离杀生—救生┐

├不偷盗—离偷盗—布施┼──身三业┐

├不邪淫—离邪行—梵行┘ │

│ ┌离妄语—诚实语┐ │

│ ├离两舌—和诤语┤ │

五戒┼不妄语┤ ├─语四业┼十善业

│ ├离恶口—爱软语┤ │

│ └离绮语—质直语┘ │

│ ┌离贪欲—不净观┐ │

└不饮酒┼离瞋恚—慈悲观┼─意三业┘

└离邪见—因缘观┘

 

 叁、对治贪瞋痴立五戒

《戒疏》云:“对治贪欲立第二第三戒,对治瞋痴立第一第四戒。又杀妄由瞋痴生,淫盗由贪生。是三毒配四戒,杀淫妄是对有情,盗通非情(无情物即没有生命的),酒是对非情。”

如表可解:(略)

 

 

肆、五戒通七众受持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云:“国王曰:“尔为谁沙门乎?”答曰:“吾师事佛。”王曰:“佛有何戒耶?”师曰:“有二百五十戒。”王曰:“首戒云何?”答曰:“第一当遵慈仁。普惠恩及群生,视天下群生身命,若己身命,慈济悲愍,恕己安彼,道喜开化,护彼若身,润逮草木,无虚机绝也。”王曰:“善哉!佛之仁化,怀天裹地,何生不赖焉!”“第二、当遵清。无积秽宝,尊荣之国,非有无篡,草芥之属,非惠不取。”王曰:“善哉!斯可谓清白也。”“第三、当遵贞。存心无淫,口无言调。伪声邪色,一不视听,赌彼妇人,以母以姊,以妹以女,宁就丧身,无为淫乱。”王曰:“善哉!模真景净,佛化为首矣。”“第四、当慎言。无两舌恶骂,妄言绮语,前誉后毁,证入无辜,蛊道鬼妖,厌祷咒咀,宁就吞炭,不出毒声也。”王曰:“善哉佛化,惴惴栗栗,慎言乃如兹乎!”“第五、当绝酒。夫酒者,令君不仁,臣不忠,亲不义,子不孝,妇人奢淫,厥失三十有六。亡国破家,靡不由兹。宁饮毒而死,不酒乱而生。”王曰:“善哉佛之明化,令吞德怀道,灭于众恶,兴于诸善,清净为身,淡泊为志。””

由文可知上至比丘下至优婆塞、优婆夷等须受持五戒。

注:

┌比丘

├比丘尼

├式叉摩那

七众者┼沙弥

├沙弥尼

├优婆塞

└优婆夷

 

伍、五戒戒德高胜

《羯磨》云:“经云: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类通情非情境故也。”

《业疏》云:“初受戒时,已行三施尽众生界,故财有量不及此也。尽形不盗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财。言不杀者,已施法界有情无畏;即用戒法行己化他,即名法施遍众生界。财施局狭,集散之法,能开烦惑恼害之门,戒法清澄,故绝斯事。”

《业疏》云:“由戒故施得清净也。《智论》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制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

注:

有情者—即十方三世恒沙诸佛,及诸菩萨、缘觉、声闻、诸天、世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下至蚊虻蚤虱微细动物,六趣之外中阴众生。

非有情者—即一切世间,微尘国土,山河大地,草木花果。乃至一花一叶,一物一尘,形像塔寺、圣教经卷谛理涅盘、地水火风等。

 

陆、五戒即是大施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云:“言五大施者,谓受持五戒,此是如来所说大施,已能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众生乐故。”

《善生》五戒品云:“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比喻其数之多)。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即无畏施),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中,即是五戒。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阿那邠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善男子!有五善法围遶是戒,常复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乃至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

 

 

乙、解释戒义

 

《善生》云:“约善为五义:一、日制,能断诸恶故。二、名迮隘,性不容恶故。三、名清凉,遮烦恼热故。四、名为上,能上天堂,至无上道故。五、名为学,学调诸根智故。”

注:初、约教,二、据性,三、从用,四、从果,五、约行。今核戒字,乃当警也,预约未然之言。核者,推也。警者,警悟,谓常自预觉,不使临境有迷。

 

壹、五戒四性一遮

┌杀生戒

├偷盗戒

性戒┤

├邪淫戒

└妄语戒

遮戒—饮酒戒

《业疏》云:“《多论》:“四是实戒,一是遮戒。所以同结戒者,由酒是放逸本,能犯四戒。迦叶佛时,有优婆塞饮酒故,淫他妇,盗鸡杀人。问之答云:吾不作也。又能作四逆,唯不破僧。又得乱报,失一切善业。由多缘故,与性戒同例。”《智论》云:“酒有三十五失。””

注:

┌性戒—佛虽不制、国法亦不容许。如四根本戒(杀、盗、淫、妄)。

性遮戒之别┤

└遮戒—唯佛制方犯,不制不犯。如饮酒等戒。

┌杀父

├杀母

五逆者┼杀阿罗汉

├出佛身血

└破僧轮

 

 

丙、出体

 

┌戒法—如来所制之法(即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

├戒体—由于授受之作法(如跪拜、请师、乞戒等),而领纳法界善法(圣法)

│ 于心中,生防非止恶(防止过非及造恶业)之功能者。

├戒行—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身、口、意之三业也。

│ ┌以法为相—即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

└戒相┤

└以行为相—随所施造,动则称法(行为举止,合乎戒法),美德光显(戒德显露,戒香远播)。

 

 

壹、受戒转恶为体

《芝苑》云:“现前色心,无量劫来,至今生中,造生死业,不可穷数,恶心遍布,充塞法界。经云:“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若得戒者,则翻无量恶业,悉为清净戒体。为善种子,作成佛本基。”

 

 

丁、受五戒的功益

 

《善生》云:“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沱洹果,乃至无上菩提。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

经云:“五戒各有五位护戒神。”

《智论》云:“若受五戒,释迦文佛在汝家中。”

《济缘》云:“截生死流,发定慧力,菩提基本,涅盘初门。所以三乘圣人并由斯路,舍此修道,枉费时功,却步求前,终无所致矣。纵妄成业,禁业名戒,故先受戒,意在斯也。云何名五戒,杀生乃至饮酒,此五是所防之业非,戒乃是能防之本。受戒者能常忆所受戒,一、忆念不忘;二、执持不失;三、尘境不侵。能忆持防,一体三用无前后,方名持。云何名受戒,谓创发要期,缘具成受,纳圣法在心,名之受。即此戒体,能防非义,故名为戒。受者发心立誓,普遍生境俱无害心,方成大慈,得戒之本。”

 

 

壹、受戒利益

受持五戒,破贪瞋痴烦恼。持不杀生戒,破瞋;杀罪由瞋起故。持不盗不淫戒,破贪;以邪淫之罪由贪心起故。持不妄语,破痴;妄语由痴心发起故。持不饮酒戒,消除放逸;能破诸戒故。谓财色与酒,是二种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受持五戒者,近报人天,远证佛果。

 

 

戊、归戒之分合与授戒之具缺

 

┌持一戒名一分优婆塞(夷)

├持二戒名少分优婆塞(夷)

有四种优婆塞(夷)┤

├持三戒或四戒名多分优婆塞(夷)

└具持五戒名满分优婆塞(夷)

若更加唯受三归优婆塞(夷),即成五种优婆塞(夷)。

然许否有但受三归优婆塞(夷),及许否受缺减律仪优婆塞(夷),诸家说法不同。

┌《成实论》—谓有唯受三归,及于五戒中随受一二三等,皆得律仪,但取要

│ 有五。以近事律仪乃为摄引居家男女,故随彼意乐能力,于五

│ 戒中随受多少,皆得律仪。沙弥、比丘律仪不许缺减受者,以

│ 沙弥、比丘既已舍家,即为佛之内眷属众,为安立故,制具律

│ 仪,具受乃得,故不得缺减受。

└《婆沙》、《俱舍》—则谓无唯受三归名近事者,亦无受一二三缺减律仪名

近事者。彼谓若人受三归时,即得近事律仪(即五戒)。

┌为方便接引,从少至多,不强人所难,不失为人种善之路。

┌《成实》┤

│ └五戒则许随日受乃至尽形受皆得。

│ ┌有部之说从严,受归必须持戒,方成邪正之分。

└《婆沙》┤

└五戒一受,必须尽形。

文中亦以《成实》之说为能巧逗人机。佛法大海不拒细流,合掌低头,尚成道种,况发诚言,尽形或数年数月数日受持三归或一二三等戒。故中土所通行者,不但归、戒分受,且许于五戒中,别受一分、少分、多分等,如是即收化导之利,复于理无违,殊堪依行。

 

 

己、进受五戒律仪之资格

 

进受律仪,必须拣择根器,不同三归之遍通五道(天、人、地狱、饿鬼、畜生)。

┌于三界中,唯欲界有,非色无色界。

五戒法┼唯人趣有,非余五类。

├于人趣中,唯三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有,除北俱卢洲。

└复除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僧轮)罪人、贼住(未

受具足戒。盗听大僧作羯磨)及污比丘尼者,故于受戒前,应具问遮难。

┌汝不盗现前僧物否?

├于六亲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净行否?

《善生经》云┤

├父母师长有病弃去否?

└杀发菩提心众生否?

必此等遮难俱无?方可与戒。若有遮难,则虽受不得。以为恶业所污,亦障圣道,不听出家。《多论》云:“有先犯五戒八戒及十戒、具足戒而犯重者,更受不得。”

 

 

壹、受戒三根要具

《业疏》云:“至如根缘,耳舌意三,助道胜也。由耳听法;意缘邪正;有疑通决,非舌不明。必具此三,定为戒本。”

 

 

庚、受五戒法

 

壹、未受戒前先须忏悔

《济缘》云:“五戒是圣道之基,有亏则三乘无托。恐有轻犯,故须略简。忏悔由生死际至涅盘际,谓无始有识名生死际。究竟果满名涅盘际。略学始末以摄中间,所有罪过,一时尽悔。”

 

贰、誓断诸恶为得戒本

《业疏》云:“如《多论》云:“凡受戒法,要以勇猛决誓断恶为先,后依缘受,方发戒也。诸天着乐,善心微弱,饿鬼身心常焦热恼,地狱苦楚,畜生业障。虽经说斋,但得善行,如上诸趣,皆无得戒也。””

 

叁、发欣厌二心成道本

经云:“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盘安乐。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解脱法分。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盘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法分。”

 

肆、戒分三品

一、若于正受戒时,刚闻戒师法语,心即开通,发最上广大之心,遍缘法界一切有情无情,悉愿断除一切罪恶,悉愿修持一切善行,悉愿广度一切众生者,得上品五戒。

二、若于正受戒时,虽听戒师开导,亦缘一切有情无情之境,但其愿心不大唯求自脱生死,全无度生之志者,得中品五戒。

三、若于正受戒时,亦听戒师开导,或以性智狭劣,或因心意散乱,故致缘境不周,但得戒相的守持,无能发挥戒体的功用者,得下品五戒。

 

 伍、发上品心得上品戒

《事钞》云:“云何上品,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证涅盘,令法久住。”

 

陆、得五戒之时间

受三归依法竟得五戒。谓前三皈法,随师三说毕,得戒体属己。后三结者(即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重更嘱累,使令勿忘,意令坚持。

 

柒、受得戒体

略述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佛制五戒名法;纳法于心名体;由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为戒相。谓受戒时所受的是戒体。

 

捌、云何戒清净

《杂阿含经》云:“佛告婆罗门长者:“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戒,不乐杀生。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如是,云何盗彼,是故持不盗戒,不乐偷盗。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不淫他戒。我若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两舌等例知。”受五戒已,宜供养三宝父母师长?哀孤恤老,给施贫苦,勤作一切福利事业。”

 

玖、五戒自誓从他皆成受

┌自誓—《四分》、《智论》皆听自誓受。

《业疏》┤ ┌《多论》—听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受。

└从他┤

└《俱舍》—必从五众受。

┌无师开自誓受。

《济缘》┤

└有师则从五众受。

 

拾、五戒受持时限

《成实》云:“五戒,随日月长短,或一年一月,乃至半日半夜。”

《多论》云:“若受五戒,必尽形寿。”

 

拾壹、受五戒仪

根据读体大师所编的授五戒正范,共有十项仪节:

一、敷坐请师—由熟习仪则的出家人为礼。

二、戒师开导—由戒师演说五戒的意义,说明受五戒对于信佛学佛的重要性。

三、请圣—奉请佛法贤圣僧宝,证明受戒;奉请梵释诸天,护法神鬼,监坛护戒。

四、忏悔—忏除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以求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五、问遮难—询问受戒者,今生以来,曾经作过佛法之所不容的大罪过否?如曾作过,即成遮障,难以受戒,故称遮难。

注:读体大师列举七条

┌(一)盗僧物

├(二)于六亲男女中行淫

├(三)污破僧尼梵行

遮难┼(四)父病时舍去不顾

├(五)母病时舍去不顾

├(六)师长有病时舍去不顾

└(七)杀害发菩提心众生

六、受三归—五戒以宣读三归文时,即是纳受戒体,三归三结,与三归文仪相同。

七、宣戒相—先问受戒者,能受持几分戒,然后宣读五戒戒相,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各各答以能持或不能持。

八、发愿—开示受戒者,发大菩提心。

九、劝嘱—劝告受戒者,既已发心受戒,即应依教奉行。

十、回向—以此受戒功德,回向法界众生。

 

 

辛、五戒名义

 

壹、不杀生戒

┌一、曲断生命—所负重业,不堪入道。

△制意三┼二、违害大悲—宜为物舍身,况断彼命。

└三、有背恩养—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释名

断一切有生命的动物之生命,叫做杀生。佛制受五戒之居士不得杀害有生命的众生叫“不杀生戒”。

《受十善戒经》偈云:

佛告舍利弗 汝今应当知 一切受生者 无不爱身命

是故应行施 普慈等众生 视众如眼目 是名不杀戒

奉持不杀戒 必成菩提道

△罪相

┌人(作人想)————─犯重不可悔

杀┼非人(天人、鬼、神等)┐

│ ├中可悔

│ ┌能变形─────┘

└畜生┤

└不能变形——──—下可悔

┌人死───不可悔

┌为杀人作方便者(如设陷阱、置毒药等)┼非人死┐┌望人结方便(未遂)—中可悔

│ └畜生─┴┴望非人、畜生无杀心不犯

│ ┌非人死—中可悔

├为杀非人作方便┤┌人死┐┌望非人结方便(未遂)下可悔

杀生动┤ └┴畜死┴┴望人、畜无杀心不犯

机有四│

│ ┌人死─┐┌望畜生结方便下可悔

├为杀畜生作方便┼非人死┴┴望人、非人无杀心不犯

│ └畜生死—下可悔罪

│ ┌人死———─—─不可悔

└为不定方便(准备遇到什么就杀)┼非人死───┬─中可悔

└畜生┬能变形┘

└不能变形—下可悔

堕胎(入母胎后四十九日)——不可悔。

杀父母、阿罗汉、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僧(即五逆)—犯逆罪不可悔。

杀人之后自己先死、被杀者后死——犯中可悔罪。

△具缘成犯

┌是人—所杀者是人,而非异类众生。

├人想—蓄意杀人,而非想杀共类众生。

五缘┼杀心—有心杀人,而非误杀或过失杀人。

├兴方便—运用杀人的方法。(凡是能够致人于死的种种手段)

└前人命断—被杀的人,断定已死。

△开缘

若掷刀、杖、瓦、石误着彼身而死┐

一切无恶心服侍病人而死────┼不犯

痴狂心乱,病恼所缠──────┘

贰、不偷盗戒

△制意

施摄六度,度济众生;盗正坏施,二利俱丧,世间丑谓盗也;障修道业,广招苦故。宁应舍身,以避斯咎,何以少财,自辱二世,故损依报,次于正报故。

△释名

凡是有主物,不与而取,便叫做盗。

《智论》偈云:一切诸众生 衣食以自活 若劫若夺取 则为劫夺命

△罪相

┌三、四钱中可悔

┌减五钱┤

│ └一、二钱下可悔

┌轻┤

│ │┌近方便(盗五钱未遂)—中可悔

盗罪┤ └┴远方便(发心偷盗)——下可悔

└重—值五钱或过五钱——不可悔

自作(自身不与而取)———─────—┐┌值五钱或过五钱—不可悔

教人————─────────────┼┤

││ ┌三、四钱—中可悔

遣使(派遣他人为自己不与而取他人财物)┘└减五钱┤

└一、二钱—下可悔

以盗心偷舍利————中可悔

◎别相

三宝地—寺庙中一针、一草、经卷、法器、庄严财物。┐

信—印刷夹带书信、平信附寄钱。————─────┤

税—国家法令所规定之税捐。————───────┼┬过五钱—不可悔。

卡带—有版权之录音带、录像带、磁盘片。————─┤└减五钱—可悔。

财物—借而不还。————────────────┘

△具缘成犯

┌他物——他人的财物。

├他物想—明知是他人之财物。

├盗心——起偷盗的念头,亦即存有偷盗的预谋在先。

六缘┼兴方便—假借种种方法,达成偷盗的目的。

├值五钱—所盗之物价值五个钱(依比丘戒七灭诤法,迦留陀夷误取袈裟之例)

│ ┌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

└举离本处┼包括移动位置、变动形状、变更颜色。

└凡以盗心,使物主起损失财物之想者,皆称离本处。

△开缘

作自己的财物之想而取————──────────┐

得到对方的同意,或以情感深厚,知彼必将同意而取—┤

暂时借用而取————──────────────┼无犯

以为他人之所抛弃而取————──────────┘

参、不邪淫戒

△制意

生死牢狱,淫为伽锁,深缚有情,难出离故。断欲则可超凡入圣,故制斯戒也。

《劝莫为邪淫律》偈云:

邪淫入地狱 登彼刀叶林 热铁钉其口 烊铜灌入心

毒龙碎骨髓 金刚鼠食阴 铜柱缘上下 铁床卧隐深

△释名

淫者男女交合,以染污心,行秽恶行,名不净行,亦名非梵行。在家受五戒者,不得与夫妻以外一切男女作不净行,名不邪淫戒。

△罪相

人女 ┐ ┌口道 ┐

非人女┼三处┼小便道(阴道)├────────┐

畜女 ┘ └大便道 ┘ │

人男─────────────┐ │

非人男────────────┼二处┬口道 ┬┼入如胡麻许

畜生男────────────┤ └大便道┘│犯不可悔

黄门(阉人及阴阳二性不全人)—┘ │

人二形(有时变男,有时变女)─┐ ┌口道 ┐│

非人二形————───────┼三处┼小便道┼┘

畜生二形————───────┘ └大便道┘

两身和合而未行淫,即行中止者—犯中可悔(近方便,事未究竟)

发起淫心,而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远方便)

女三处┐

├之外(余处)—可悔。

男二处┘

┌尸半坏─┐

│ ├不可悔

┌死女尸三处┐ ├多半未坏┘

男根入┤ ├─┼半坏──┐

└死男尸二处┘ ├一切坏─┼中可悔

└骨间──┘

┌觉境─┐

├睡眠─┴─────┐

│ ┌未坏──┐ │

女三道受┤ │ │ ├小便道—不可悔

│ ├多未坏 │ │(根)

└死形┤ ├─┘

├半坏 │

└多分坏─┘

睡眠或醒时被逼淫(男二处、女三处)但有一念受乐—犯不可悔

男女手淫者—犯下可悔

◎若不受戒而破他人净戒,虽未受佛戒,而没有犯戒罪,但其永不得求受一切佛戒。

△具缘成犯

┌是众生——人、神、鬼、畜。

├有淫心——乐于行淫,如饥得食,如渴得饮。

四缘┤

├是道——─须于口道,小便道(阴道),大便道行淫。

└事遂——─造成行淫事实,男女二根相接入如胡麻许,即成重罪不可悔。

△开缘

被人强奸,本无淫念,不受乐——无犯。

肆、不妄语戒

△制意

《智论》云:“妄语之人,先自诳身,然后诳人。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盆,水不得入。”

△释名

心口相违,说虚妄不实的言语,欺诳他人,叫做妄语。

△罪相

◎凡是存心骗人,不论利用何种方法,使得被骗的人领解之时,不管能否达到妄语的目的(如求名闻利养),即成妄语罪。

┌不见言见

┌见┤

│ └见言不见

│ ┌不闻言闻

├闻┤

│ └闻言不闻

一、妄语之定义┤

│ ┌不觉言觉

├觉┤

│ └觉言不觉

│ ┌不知言知

└知┤

└知言不知

┌自作

├教人

二、妄语的方法┼遣使

├书面

└现相─┬─显异惑众,表示己非凡夫的身行威。

│ ┌默认

└─如─┼暗示

├点头

└手势

┌大妄语—不可悔

┌妄语(欺诳之语)┤

│ └小妄语┐

├两舌(拨弄是非)────┤

三、口有四过┤ ├中可悔

├恶口(毁骂之言)────┤

└绮语(无义之语)────┘

四、

(一)大妄语

┌说明白—─不可悔

┌向人、人想┤

│ └说不清楚—中可悔

未得上人法而自说┤

│┌向天人————──┐

││ ├中可悔

└┤ ┌能变形──┘

└向畜生┤

└不能变形——下可悔

(二)小妄语

约三时判

┌本作妄语意 此结初方便 下可悔

未语时┤

└本不作妄语意

语时─知是妄 此正结 中可悔

┌知是妄语 此结后方便 下可悔

语竟┤

└不忆是妄

△具缘成犯(大妄语)

┌所向是人——对人说大妄语。

├是人想——─认定对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生。

├诳境是虚——所说的境界是虚妄的。

├知己境虚——知道自己境界虚妄不实。

├有欺诳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 ┌未证圣果说已证。

八缘┼说过人法—自己┼未得四禅说已得。

│ │ ┌天┐

│ └未见┼龙┼来而说见其来。

│ ├鬼┤

│ └神┘

├言章明了——说得清楚明白。

└前人领解┬─对方能了解所说的内容。

│ ┌聋子─┐

└─如向对方是┼痴人─┼说犯中可悔

└不解语┘

△开缘

若是业报因缘,不言是修得(前世因果,非今生得)┐

若说不自称言我得———————————————┼无犯

若戏笑说———————————————————┤

若说话说太快而误说——————————————┘

伍、不饮酒戒

△制意

耽酒放逸,后必有悔;失自正念,违本心故。作不应作,言不应言,无恶不造也。

《智论》说饮酒有三十五过。

《萨遮尼干子经》云:

酒为放逸根 不饮闭恶道 宁舍百千身 不毁犯教法

宁使身干枯 终不饮此酒 假使毁戒罪 寿命满百年

不如护禁戒 实时身磨灭

△释名

禁戒不得饮,具有酒色、酒香、酒味三者,饮了能醉人之酒。

△罪相

是酒—虽无酒色、酒香、酒味——不能饮(能醉人故)

非酒—虽有酒色、酒香、酒味—应饮(不能醉人故)

若┬饮┬似酒──────┐

│ ├甜酒——————┤

│ └酢(酸)味酒——┼犯可悔罪

│ │

└食曲(酒母)————┘

△具缘成犯

┌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三缘┼酒想——明知是酒。

└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一咽,犯一可悔罪。

△开缘

酒变成醋,不醉人────┐

患重病,以酒合药——──┼无犯

以酒涂疮————————┘

△饮酒非罪是罪因

《成论》五戒品云:“问曰:“饮酒是实罪耶?”答曰:“非也。所以者何?饮酒不为恼众生故。但是罪因。若人饮酒则开不善门,是故若教人饮酒则得罪分,以能障定等诸善法故。如植众果,必为墙障。如是四法是实罪,离为实福。为守护故,结此酒戒。””

持戒消灭三不善心:一、除瞋;二、三、灭贪;四、五、灭痴。

一、不杀生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取。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口常臭秽,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人若饮,酒则纵逸惑逆昏乱,愚痴无有智慧。若不饮者,名不饮酒戒。

 

 

壬、受持五戒之功德果报

 

壹、功德

一、秉持五戒作人王

人位因者,即是秉持五戒。略为四品:下品为铁轮王,王一天下;中品为铜轮王,王二天下;上品为银轮王,王三天下;上上品为金轮王,王四天下。

释文:“人位四轮者,《俱舍》云:金、银、铜、铁轮,一、二、三、四洲;铁轮王一洲乃至金轮王四洲。夫轮王者,先行七法:一、给施贫乏;二、敬民孝养;三、四时八节以祭四海;四、时修忍辱;五、六、七、除三醇。然后沐浴受斋发誓等。次神宝自应等,人主祇是福中之最。为福之最,故报为人主。”

二、持五戒度生死海

《善生》五戒品云:“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

 

贰、犯五戒之果报

《善生》略云:“若人犯五戒,现在不能增长财命,死后当堕地狱,抑且流祸无穷。

一、杀生罪: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二、偷盗罪: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

三、邪淫罪:不能守护妻妾。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四、妄语罪:虽说正法,人不乐闻。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减少。

五、饮酒罪:不得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

善男子!是五恶法,汝今真实能远离不?若受持五戒,名五大施。”

 

 

癸、受五戒之后

 

壹、坚持五戒

《辩意长者子经》云:“佛告长者子辩意:“吾当为汝解说妙要,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一者慈心,不杀群生,悉养物命,令众得安;二者贤良,不盗他物,有施无贪,济诸贫乏;三者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四者诚信,不欺于人,护口四过,无得贪欺;五者不饮酒,不过口,行此五事,乃得生天。”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不杀得长寿 无病常鲜肥 一切受天位 身安光影至

不盗常大富 自然钱财宝 七宝为宫殿 娱乐心常好

男女俱不淫 身体香洁净 所生常端正 德行自然明

不欺口气香 言语常聪明 谈论不謇吃 所说众奉行

酒肉不过口 无有误乱意 若当所生处 天人常奉侍

若其寿终后 二十五神迎 五福自然来 光影甚炜烨

 

贰、舍戒

《多论》云:“遇恶因缘,逼欲舍戒者,不必要从五众边舍,趣得一人即成。”如于舍戒后,再想受戒,亦不为难,《义钞》云:“若自染心,将欲犯戒,宁可舍戒已为之,后还忏悔,重受,亦得。”

舍五戒文:

大德一心念!我先受得五戒为优婆塞,今对大德舍却,作在家白衣。(一说)

(《大正藏》五三.九四四中)

 

叁、受戒后如何进修

一、既受五戒,当尽形寿,尊重珍敬,守持不犯。(如爱一子,如草系比丘。)

二、进学菩萨戒,能持则受。

三、月六斋日茹素持斋(受八关斋戒)加功修持。

四、修十善业,作诸功德。

五、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即是进修定慧,而以净土为归。)

六、奉事三宝,亲近知识,度化众生,护持佛法。(礼佛、念佛、阅经、习教、敬僧、护僧,等等皆为奉事三宝。)

 

肆、忏悔

于戒中若有违犯,即须向人说悔其罪,以净戒根,恢复清净戒体。

说罪文:

先礼敬佛菩萨三拜,然后找一位忏悔主(法师或同受五戒者)顶礼一拜长跪合掌作如是说。

犯者:大德一心念,我优婆塞(夷)○○,有故○○,犯(中)下品可悔恶作罪,及此方便恶作罪,此所犯罪,我今于大德前,从清净来,并皆发露,不作覆藏,由发露已,便得安乐。(三说)

忏悔主:汝见罪否?

犯者:我见罪。

忏悔主:将来诸戒能善护否?

犯者:能护。

忏悔主:善。

犯者:尔。

◎阅毕此书后,请参阅《五戒相经笺要集注》、《五戒表解》等书。

返回主目录页

 

三皈五戒:三皈依讲义

三皈依讲义

——宏泰法师整理

序文

 

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门之门径也。三皈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举凡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而受戒,但在受戒之中亦须行三皈。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是故三皈为万行之由籍、成佛之初基、游涅槃妙门之要径也。

夫五戒者,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之基石也。佛法中化、制二教之戒法皆以五戒为其根本,由五戒开演出八关斋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乃至梵网菩萨十重四十八轻之一切戒法。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是故依之渐次修学,三聚圆满,得成无上菩提妙果也。

夫八戒者,为在家二众之出家戒也。世间善士,欣仰出世少欲知足之梵行,然以尘恼牵缠,无暇修学。世尊慈悯为令彼等种出世善因,证三乘之道果故,乃权巧摄化,制在家之出家戒,即八关斋戒也。

为今之世,去佛时遥,佛日潜辉,戒法不彰。初入佛门者学无所依,行不知其本,本既不立,道何由得生?近来学佛之人,稍聪利者,整日谈玄说妙,徒逞口头活计;稍钝者,终日忙碌处处攀缘,美其名为广结善缘,论其实际,乃心外求法。论其学佛时日,多有十余年者,若问其何为三皈,却茫无所知。今有乞师证明受归依者,辄称皈依某师,殊不知所皈依者为僧伽,非唯皈依某师一人也!蕅益大师云:“皈依僧者,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今世俗人,择一名德比丘礼事之,窃窃然矜曰:吾某知识,某法师门人也。彼知识法师者,亦窃窃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皈依于我也。噫!果若此则应曰:归依佛、归依法、结交一大德,可也;可云归依僧也与哉?”故已受皈依者,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皆当尊礼为师,自称弟子;未可憍慢,妄自分别。且归依三宝之境若不遍者,不得三皈之体,既不得体,穷其一生修学,只名附佛外道,虽种将来成佛之因,若于三宝中一念分别憍慢,则苦报无穷矣!

时过境迁,佛世芳规难见,今时受戒者,只闻戒相之名,不知其开遮持犯、轻重之相。上山求戒,入三宝之地如入家厨,取用无度;下山之后,未曾问津。问其受戒否?矜然答曰:“我乃五戒、八戒、菩萨戒弟子。”问其戒为何物?则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授戒之师不知戒法,无法讲说,受戒者亦一无所晓。以致受戒犯戒以为常事,若思地狱苦报,怎堪回首。入宝山空手而归,尚属可惜,若为宝所伤,实乃可怜悯者。乘此解脱宝筏,而漂入罗剎鬼国,甚可哀伤。

社会淳风渐替,人心不古,皆由戒法未能行持之故,之所以无法行持,乃因不明戒法使然。今因善心居士,殷重请法,学人不敏,亦无德学,不知所措。但私自念言:“比丘乃七众纲领,七众戒法,比丘当负起教育之责。”是故从诸戒经及相关戒学书籍中集录重点,为其讲说。内容虽未达至善至美,但其大意已明。今书既成,讲说已了,叙其大要;以资初学。

愿见闻者,同沾法益,尽此一身,同生安养,悟无生忍,于十方界,普利群萌!是为序。

 

  佛历二五四二年 民国八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释宏泰 谨序于台中南普陀寺

 

 

 

 

壹、什么叫做皈依

 

所谓皈依是归投依靠。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归依。

归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着实不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皈依。

实际上,归依的倾向,固应先由归依身外的三宝开始,归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归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回归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

 

 

贰、什么叫做三宝

 

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

为什么佛法僧称为宝?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有详细说明,有五百长者请问佛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佛陀告诸长者:“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

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

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

 

 

叁、为何要归依三宝

 

 

《善生经》云:“善生言:“世尊j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云何名为三归依?”“善男子!为破诸苦(谓生老病死等苦),断除烦恼(谓诸苦之因种),受于无上寂灭之乐(谓不生不死涅槃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

云何三归依者—谓佛、法、僧。

┌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无师独觉。

├法者—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正道解脱。

└僧者—禀受坏烦恼因得正解脱,能如法受。

 

 

肆、翻邪三归制意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归。名一义异,或时说三为一,说一为三。诸佛境界,非二乘所知。”

注:

一、《多论》云:“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故知若受三归,得脱生死。”

二、

┌烦恼魔者—贪、瞋、痴三毒,劫诸善法故。

├五阴魔者—色、受、想、行、识五阴,迁谢不停故。

四魔┤

├死魔者—地水火风四大,喻如四山,从四面来,逼切报命故

└天魔者—阻挠诸行者,令退道故。

四皆恼害,不能自由,故名魔者。

 

三、说三为一者:

《多论》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但虽有一义,相有差别。”

┌佛宝—无师大智,一切功德。

相别者┼法宝—尽谛(真理)涅槃。

└僧宝—声闻学无学功德。

 

四、说一为三者

《涅槃经》云:“云何为一?佛告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莫供养我,当供养僧。若供养僧,即得其足。汝随我语,则供养佛;为解脱故,则供养法;为受用故,则供养僧。”

 

 

伍、翻邪三归

 

大圣初成正觉,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圣的根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行者,归宗进行,以为基础。三归的功用,正破三邪(外道邪师、邪法、邪众),济三途(地狱、饿鬼、畜生),接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出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不同世间善法也。

一、归依佛—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者,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凭心灵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天神也。”

二、归依法—达磨秦言法,法者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任持自性(万法依于一定的轨则而行,如火车必依于自己的轨道,方能运行),佛所说,若事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终不更归依诸外道典籍也。”

三、归依僧—僧伽秦言众,众者和合,出家三乘行者,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为归。依者凭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

 

 

陆、四种三宝为所归

 

现且分为两大类

一、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二、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

┌佛宝—凡用玉琢、石刻、金铸、铜浇、泥塑、木雕、油

│ 漆、墨画、绢绣、纸绘的佛像。

所谓住持三宝┼法宝—凡是三藏(经、律、论)经典。

└僧宝—凡是剃发染衣的比丘、比丘尼。

因为佛入灭之后的佛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之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佛宝—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成道及入涅槃的阶段中,

│ 释迦便是佛宝。

所谓化相三宝┼法宝—佛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

│ 正道、十二因缘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宝。

└僧宝—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便是僧宝。

这是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佛宝—佛有觉照之能。

┌佛宝┼法宝—能说法,于法自在,故有轨持之能。

│ └僧宝—佛无违诤之过。

所谓一体三宝 │ ┌佛宝—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

(即是于佛法─┼法宝┼法宝—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能。

僧三宝中,各 │ └僧宝—法法平等,互不相妨(和合之义)。

各皆具三宝的 │  ┌佛宝—僧有观照之智者。

功德)    └僧宝┼法宝—僧有轨持之用者。

└僧宝—僧为和合之体者。

┌从修证上说—凡夫皆以“惑、业、苦”而流转生死,若

│ 能翻迷成悟,惑即成为般若,业即成为解

│ 脱,苦即成为法身。

│ ┌般若为佛宝。

所谓理体三宝┤ ├解脱为法宝。

│ └法身为僧宝。

│ ┌佛宝—能观之理。

└从理体(真如)上说┼法宝—所观之事。

└僧宝—事理一如。

注:凡夫所能见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宝,事相中的化相三宝,祇在佛陀住世时才有,佛灭之后,仅有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陀入灭之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入灭后,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僧人之中,固然有龙蛇混杂,我人归依,不妨择善而从,但于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

 

 

柒、归依三宝的种类

 

共有五等:

一、翻邪三归—最初进入佛门。

二、五戒三归—信佛之后加受五戒。

三、八戒三归—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

四、十戒三归—沙弥(尼)受十戒。

五、具足戒三归—比丘(尼)禀受大戒。

因为,凡是受戒,必有三归。最初入佛门,固须三归。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归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没有不行三归依的。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归。因此虽说三归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实三归之中含有戒义)。

 

 

捌、归依三宝的仪式

 

在三归正范中,共有八个项目:

一、敷座请师—由受归依者为师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归依师升座。

二、开导—开示三归依的意义。

三、请圣—迎请十方三宝,证明受归,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

四、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之后,纳授无杂、无染的三归戒体。

五、受归—三归三结,并发三誓(断恶、修善、度众生)。

六、发愿—发无上菩提之心,愿度一切众生。

七、显益劝嘱—说明三归的功德殊胜,并嘱依教奉行。

八、回向—将此受归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沈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生佛土。

注:

一、敷座—比丘不得站立为白衣说法,所以要敷座。

二、开导—示知三宝的意义,所以要开导。

三、请圣—归依师是代表三宝为人授归依,故应请圣。

四、忏悔—为求重做人,故应忏除前愆。

五、受归—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结(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与三誓,是受归的重心,故为在所必行。

六、发愿—三归共分三品

┌上品—发心自度度人。

├中品—只顾自己了生脱死。

└下品—只求不堕三途而仍生在人天者。

所以劝导发心,也是必要的。

七、显益劝嘱—为了增益精进之心与坚固之志,故应显益劝嘱。

八、回向—为了长养不自私的慈悲襟怀,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是必然的。

 

 

玖、受三归法

 

(一)先须忏悔

1、受前忏悔

《事钞》云:“以信邪来久,妄造非法。今创(刚开始)归投,必(须)翻邪业。从生死际至涅槃际中间罪业,皆除灭。”

2、忏悔清净

《阿含经》云:“于受前忏悔罪已受(三归)法,谓从无始生死边至涅槃际,一切罪业皆清净。”(无始有识名生死边,究竟果满涅槃名涅槃际。)

3、得善法体时

《济缘》云:“前三归是发善法体,三说竟时得。后三结者,嘱受叮咛,令持在怀,不滥承奉。如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天神。””

(二)正受三归法

《善见论》云:“并须师授,言音相顺,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称名,不解故不成。”

应云:“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三说得法属己。)

又云:“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结已。此但受三归法,无有戒法故。论云:三归下有所加,得三归及戒。若无加者,有归无戒。)

(三)受三归时所作之观想

归依的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归的正授之时,纳受三归依的无作戒体,也就在此正授之际。最好能于正授三归之时,作观想:

说第一遍时—观想由于自己的发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动,并有功德云,从十方地面冉冉上升,集于行者顶上,成白色光明云。

说第二遍时—十方涌起的功德之云,徐徐汇集于自己的头顶上空结成华盖之状。

说第三遍时—此一云集的华盖,即成漏斗之状,缓缓下注于自己的顶门之内,遍满于全身,并由身内扩展,使自己的身心,随着功德云的扩展弥盖,而充塞于十方世界。

到此为止,自己纳受了三归的戒体,自己的身心,也跟戒体的功德一样,与宇宙同等体量了。

 

 

拾、所归依境通三世

 

《业疏》云:“论云:通归三世佛(所归之境宽),同法身故。不独归释迦(所归之境狭),以是(区)别。(若归一境,余则无心,)不名归也。”

 

 

拾壹、如何才得三归

 

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归依三宝是何意义。

二、当受三归时,师父所说的话要十分明白。

┌ 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

不得三归者┼ 隔离太远,听不明白。

└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之处。

《善生经五戒品》云:

┌信因

├信果

得归依者┤

├信有得道(佛教门中可得道果)

└信心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

△又正受授之时,即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之处,此最要紧,应十分注意,乃可得三皈依。

 

 

拾贰、受三归依功德果报

 

一、功德

《法门名义集》云:“烦恼魔“是生死因”,阴魔死魔“此二是生死果”。天魔“是生死缘”。此四种能障解脱,故名为魔。”

《智论》云:“梵语魔罗,秦言夺命。论云:唯死魔实能夺命,余者能为夺因,亦能夺智慧命故。又四皆恼害,不能自由,故名为魔也,又三归功用,破三邪(邪师、邪法、邪众),接三乘出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

《灌顶经》云:“受三归者,有三十六位护归善神,日夜保护一切吉祥。”

《希有经校量三归功德》云:“教四天下及六欲天,一切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三归功德多。”

《业疏》云:“受三归者,但得法被身为佛弟子,无戒可持。”

┌得无生忍,烦恼永断。

├得法身,则不得色身。

受三归法降伏四魔┤

├无色身,则无死。

└无三魔,则波旬,自不得便。

 

┌ 欲 ┐ ┌亦名烦恼 ┐

├ 身 ┤ ├亦名五阴 │

故降┤ ├ 魔 ┤ ├魔

├ 死 ┤ ├即无常因缘 │

└ 天 ┘ └如大自在天等 ┘

《稀有校量功德经》云:“假使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如来,譬如竹苇甘蔗稻麻,彼等诸佛世尊至真等正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二万岁中,常以一切娱乐之具,衣服饮食床卧汤药,种种奉施,乃至灭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一一宝塔皆以香华伎乐缯盖幢幡香烛油灯,种种所须,悉皆供养,实得无量无边不可算不可数福德之聚。佛言:阿难!犹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净心作如是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所得功德胜前福德,百倍千倍万倍,不可算数,譬喻言辞所不能知及。”

二、果报

1、受三归免堕恶道

《增一阿含经》云:“有忉利天子五衰相现,当生猪中,愁忧之声,闻于天帝,天帝闻之唤来告曰:“汝可三归,实时如教,便免生猪。”三自归已,生长者家,还得出家,成于无学。”

佛为说偈云:

诸有归命佛 不堕三恶道 尽漏处人天 便当至涅槃

┌一、衣服垢秽

├二、头上华萎

六欲天人五衰相┼三、腋下汗流

├四、身体臭秽

└五、不乐本座

2、受三归得护持

《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云:

诚心归命佛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佛心常忆念

诚心归命法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法力常加持

诚心归命僧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僧威常覆护

3、受三归得解脱

《法句譬喻经》云:“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终当生陶家受驴胎。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母胎中。时驴走,破坏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即还入故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佛赞善哉!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已毕,不更勤苦。佛为说偈,令帝释闻之。达罪福之变,解兴衰之本,遵寂灭之行,得须陀洹道。”

 

 

拾叁、归依后是否会失去归依戒法

 

《善生经净三归品》云:

(一)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二)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场法(好比市场作买卖,以求利为先),其心不能怜悯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

(三)若人信其(神)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

 

 

拾肆、世间戒和三归五戒有何区别

 

一、五戒与世间戒之关系

┌不杀生—仁 ┐

├不偷盗—义 │

五戒┼不邪淫—礼 ├世间戒

├不妄语—信 │

└不饮酒—智 ┘

二、五戒与世间戒不同之处

《善生经》云:“若不依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固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

五戒—能坏先世诸恶业。

┌不能坏先世诸恶业

├根本不净

├庄严不净

世间戒┤

├觉观不净

├念心不净

└果报不净

 

 

拾伍、归依后怎样进修

 

归依后,作为一位佛陀的在家弟子,就应该勤加礼佛忏悔,将无始劫以来,由贪瞋痴三毒所生起的一切罪业忏除。一方面要深入经藏,研究教理,多听经闻法,才能开大智慧,否则将是一位愚痴没有智慧的人。

除了礼佛忏悔,听经闻法外,并要严守戒律。如果戒律不守,天天犯戒造新罪业,我们又将如何脱缚解困呢?

佛陀在遗教经训示弟子:“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返回主目录页

 

三皈五戒:三皈五戒开示

三皈五戒开示

——讲于第三届生活禅夏令营

净慧法师

今天举行一次结缘皈依。

  结缘皈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场的所有的营员,大部分是发起了要皈依三宝的信心,但可能也有一部分还有一些犹豫,还没有完全决定自己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帮助你们来进行选择,所以就举行一个结缘皈依。这种仪式,对于真正发起皈依三宝信心的营员,同样可以真正领受皈依;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发起信心、还在犹豫的营员,也可以获得一个增上缘,能够帮助你们在今后因缘成熟的时候,再来真正地发皈依三宝的心。

今天举行的只不过是一个仪式,实际上我们参加的这些活动,每天都有皈依三宝的内容。比如早上做早课有三皈依;晚上的晚课同样有三皈依;我们讲座开始前唱的《三宝歌》也有皈依的意思,因为歌中唱道:“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我们如果真正能够口诵心维,那么我们每天至少有四次皈依的机会。佛教非常强调皈依的意义,因为一个人如何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选择什么样的皈依处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佛教在一切活动当中都以皈依三宝作为一种普遍奉行的仪式。特别是在南传佛教国家,他们的一切活动、一切集会,首先就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那么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可以说有无数次地履行三皈五戒的机会。在我们中国,因为没有把受持三皈五戒这种仪规形成一种风气,所以大家感觉到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是一种很陌生的事情。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只有经常反复地来履行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这种仪式,才能够使我们的信根、善根不断地增长、巩固和提高。因为在最古老的修持法门当中有一个五念法门或者六念法门,首先就是说要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五念,如果再加一念,就是念天。因为受持三皈五戒能够感得人天的果报,所以要念天。这个五念法门要时时刻刻反复地进行,才能够起到净化身心、淡化烦恼、开发智慧的作用,才能够使我们这个散漫的心经常可以收摄住。

什么叫做皈依呢?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们心里想起的总是我们的那个家,不管你的家是多么的富有,还是多么的贫穷。富有的家我们固然会想,贫穷的家我们也是只要有机会就想回去看一看。因为我们的人生总是缺乏一种安全感,只有到了自己的家,才感觉到非常的亲切、非常的安全,我们的身心才能够真正地放下。这是指我们每一个人世俗的家。那么回到家里以后依靠什么人呢?在孩提时代,我们依靠自己的父母,好像对妈妈特别地亲切,有了痛苦的时候,不管是在天涯海角,不管妈妈平日对我们的感情是深是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妈妈。因为妈妈代表了人间的至爱,代表了人类的真情,所以我们从还小的时候一直到妈妈还健在,我们都是以父母作为依靠。当我们成了家以后,这种彼此的依赖性就更加的明显。实际上,从世俗的观念来讲,这也是一种皈,也是一种依,时时刻刻都有个归家的要求,时时刻刻不能离开自己所依赖的人。我想,这种归属感和依赖感固然是非常的重要,但它毕竟不能够长久地成为我们回归的对象和依赖的对象,因为世间的家、世间的父母毕竟有时候会离散、会分手。我们每个人要真正使我们的心灵宁静下来,使我们的身命安顿下来,使我们没有一种失落感,那必须要找到我们真正的家,真正的皈依处。

真正的家、真正的皈依处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讲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自心。我们每个人能够找到我们的自心,能够明白我们的自心,那我们就有了真正的家、真正的皈依处。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家,怎样才能够明白我们的心呢?那必须要有一个导师来指导我们,有一种方法来指导我们,有一些朋友、有一些善知识来帮助我们。这就是说在真正皈依自性三宝的之前,首先必须要皈依外在的三宝。外在三宝就是佛教讲的住持三宝,也可以说是一种形象的东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好比说我们要皈依的外在的佛,那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他在2500多年以前,修行证果,得道成佛,创立了佛教,为我们人类指明了找到自心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佛的言教,那就是我们所要皈依的法。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涅盘了,他的法虽然还存在于世间,如果没有人来弘扬解说,佛法同样不会被世人所了解,那就要由住持佛法的僧人来弘扬,来引导大家进入佛法之门,进入寻找我们自心之门,这就是皈依僧。如果说不透过外在的皈依,要想找到自己的自性三宝,那是不可能的。

佛教非常强调皈依的传承,因为三皈依是从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建立起来的仪规,然后经过佛陀的弟子,一代一代世世相传。这种传承本身就具备了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功能,如果我们能够从某一个僧人那里接受这种皈依,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获得从佛陀开始一直传递下来的那种功德和功能。这种功德和功能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修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虽然我们每个人自己具备了无边的功德和无上的功能,但是不透过外在的诱发,没有找到一种开发自己智慧的方法,那么我们本身的潜能——潜在的功德和能量,也不可能发挥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皈依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虽然是一个结缘皈依,但是我也希望各位能够透过这个仪式,真正发起回归自己精神家园的信念,使自己在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抉择、正确的皈依处,这对于我们每个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事业都有莫大的好处。

可能也有不少同学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比如说,我的生活比较散漫,皈依后能不能按照佛教的要求去生活?如果我们真正有这么一种考虑的话,我说这种考虑非常好,为什么呢?至少他不是草率从事,而是考虑到既然皈依了,我们就要按照佛教的一些基本精神来安排我们的生活。我想佛教的戒律,以及佛教的一些生活习惯,并没有什么特别不通人情的地方,特别是作为在家居士,我们在生活当中如果能够接受一定信条的约束,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一个尺度,尽管有的人担心皈依以后不能够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还是有一个尺度的。佛教的生活尺度和世俗人的生活尺度,特别是对在家教徒来讲,仅仅是在你原有的生活要求上稍微提升一点。把你的生活方向稍微纠正一下,你就可以获得佛法的受用。

比如说,我们平常说话比较随便,那么皈依以后,说话的时候可以检点一下,实际上这样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来完善个人的修养,对于今后在社会上立身处事,都是非常必要的。还比如说有的人嗜好喝酒,如果我们能够接受佛教信条的约束,从今以后就把它戒掉,不但对你的身体健康有益处,退一步来讲也可以减轻你的经济负担。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只要我们真正有决心,有信心,都是很容易做到的。

作为年轻人来讲,可能比较关心感情生活方面的问题。我想佛教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宗教,对于在家信徒它只要求感情专一。这非常好,对于我们的人生、家庭、事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有一个同学就一再地问我这个问题:他是不是陷入到感情生活里去了?我说这不要紧,应该说是正当的。因为在家居士的五戒仅仅是戒不正当的感情生活,正当的感情生活对于在家教徒来说是允许的。那么我们能够把感情专一了,能够过一种正当的感情生活,这本身是一种净化。因为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彼此都承担义务,这种感情生活应该说是符合佛教的五戒精神的。既然符合佛教的五戒精神,那就是一种净化的感情生活。

还有关于吃荤吃素的问题。在佛教的五戒当中讲不杀生,并没有明确地说不杀生就是吃素。同时一些南传佛教国家从僧人到居士都是吃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那么我们信了佛以后,假设要遵守五戒,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工作环境的制约,我们还不能吃素,即使我们自己有这个想法一时也难以做到,那就不妨等一等,等条件具备了,等真正有这个信心了,再来吃素也是可以的。佛教五戒的戒杀,主要是教我们不要故意去伤害人命,并且爱护一切动物的生命,这就是杀戒的根本精神。

从以上这些精神来看,受持三皈五戒,应该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大家思想上不要有顾虑,不要怕受了三皈依以后对自己的生活约束太多。受了三皈依,不管受不受五戒,我都希望各位按照五戒的精神去生活。我们能够守一条就守一条;能守两条就守两条;能够完全守五条当然更好。其中不饮酒戒实际上包括一切麻醉品,酒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这条戒应该包括吸毒在内。如果我们能够遵守这条戒的话,对于我们事业的成功、家庭的美满、人生的幸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正式举行三皈依的仪式。首先我们要忏悔,忏悔的意义,我们来打个比喻。我们的身体好像是一个茶杯,原来装了一些不干净的饮料,现在我们要重新装上干净的饮料,那么我们必须把原来不干净的东西全部倒出来,再把这个茶杯仔细地清洗一遍。忏悔就是清洗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身心清净了,就能够纳受三皈依。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忏悔的时候,都要发起至诚心、殷重心。忏悔完了以后,大家都要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达到忏悔的目的。

(忏悔仪式略)

三皈依要重复三遍。每人在听和自己说这三皈依的时候,要从内心发起一种观想,想到十方三宝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三宝的功德又能够引发我们自身具足的无量功德。我们在说第一遍的时候,就想到十方三宝的功德全部都发动起来,在虚空中,在自己的头顶上,如云如盖在加持我们每一个人。说第二遍的时候,就想到十方三宝的功德都聚集到自己的头顶上。说第三遍的时候,就想到这种功德从自己的顶门贯穿全身,自己的生命与三宝的功德融为一体。我们能够如是观想,就一定能够得到三皈依的受用。希望大家认真地观想,把一切妄想杂念都放下,就好像自己此刻是入定一样。把这三皈依受完了,你们再很好地体会一下,看看有些什么感觉。

(三皈仪式略)

关于“不皈依外道典籍”,这里要给大家作一点说明。所谓外道典籍,是指佛教以外的指导生命的学说。这些书可以看,但是不能皈依,好比道教的书、儒家的书,我们还是可以看,但是不皈依,就是不以它们作为我们生命的座标、生命的依止,作为参考可以。假设我们要把它们作为生命的座标、生命的依止,那么我们皈依三宝的这种功德就会失去,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比较正确地来处理这个问题。

关于四弘誓愿,我们每一天做晚课的时候都要念到,只有在我们的生命目标上树立了这四种弘誓大愿,那我们才能够有真正的动力来推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事业,也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具有目标和方向。不但是在今天接受皈依的时候要发这个愿,每一天都要发这个愿。四弘誓愿是每一个菩萨行者修行的起点,修行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修行的整个过程,所以希望大家要非常认真地来发这个愿,使我们的整个心识和四弘誓愿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在今后修行过程中,就会有一种功能来支持我们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向上,不断地取得进步。

三皈依仪式结束了,还有几句话跟各位说一下。我们不管是今天发起了信心受三皈依的也好,还是在这里结缘受三皈依的也好,只要是这一次来这里参加了夏令营,那么我们就是和佛、和佛教结了缘。我们真正有信心受三皈依的,就是真正的三宝弟子,是三宝弟子就要时时刻刻以自己的言行来光显三宝。

这几天讲法的时候,有不少同学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世人总是把佛教看成是消极的、迷信的,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好像没什么用处。实际上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作为一个僧人首先从自己检查,我们佛教界本身,一个是宣传做得不够,一个是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光显三宝的功德做得不够,所以造成世人的种种误解。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从佛教传入以后,就有时候明显、有时候不那么明显地存在反佛的潮流。如果没有这种反佛的潮流的话,历史上的“三武一宗”四大法难就不会出现。佛教的思想和儒道的思想有融合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所以就造成了这种反佛的潮流。到了现在这种形势更是有所发展,对于佛教有种种的歪曲,有时候甚至是诬蔑,在社会中造成了种种的误导,所以很多人觉得佛教是没用处的。

今天我们与佛有缘,与佛结了缘,那么我们就要尽自己的能力,以自己作为一个三宝弟子也好,一个与佛有缘的人也好,就要以自身的行为来破除人们对佛教的种种误解。这种误解一方面要靠语言的说明和宣传,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来体现一个佛教徒的面貌。我们说佛教很积极、很伟大,佛教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但是我们做得不怎么样,那你的宣传、你的说明就不会起什么作用。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个佛弟子都要以自己的言行来光显三宝,千万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言行不检点而玷污了佛教。这样才能真正在我们佛弟子的身上看到佛教思想的光芒,看到佛教积极的作用。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使佛日增辉,法轮常转。

返回主目录页

 

三皈五戒: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代大德印光大师和茗山法师的讲述,语句通俗易懂,是进入佛门必须经过的步骤,也是学佛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

内容包含实践学佛的三个层次:

(一)三皈,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佛法僧称为三宝,是佛弟子学习和景仰、依止的对象。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能称为佛教徒,它是信教和不信教的界线。

(二)五戒十善是自修阶段,三皈后就应依佛法的教导,受持五戒以修身,防止过失和不犯错误,使自己身心有了规范,向善的方向发展。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扩大深入,是推已及人的过程,由消极的自利,走向积极的利他方面。

(三)四摄六度专以利人度生为目的,一切都为利益他人考虑,不计较个人财产得失,生命安危,此是佛教的精神实质所在,修学的人,虽是凡夫,亦称菩萨。(叫初发心菩萨)利他实在也包含自利,在修学过程,改变了自私习气,扩大了心量,磨炼了志气,以救度众生苦难为己任,历久功深,必然成佛。

三皈

印光大师开示法语

   皈即三皈依。皈即“皈依”,也作“归依”。皈字是“白”与“反”二字组成。取反染成净的意思。

皈依三宝,即: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

所谓三宝,有自性三宝及住持三宝二种。佛是觉悟的意思。所谓自性佛,是指自心本具离念灵知的真如佛性。法是指法轨和模范。所谓自性法,是指自心本具的道德仁义等懿范。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自性僧,是指自心本具的清净无染的净行。这是自性三宝。所谓住持三宝。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佛宝,佛灭度后,所有泥金合土、木雕、彩印的佛像,都应恭敬如佛。佛所说离欲清净诸法,凡三藏十二部诸经典,都是法宝,出家受具足戒,修持净行,都是僧宝。“归”是归投的意思。如水归海,如客归家。“依”是依托的意思,如子依母,如渡依舟,人在生死大海中,若不依归自性三宝与住持三宝,就无法出此大苦。若肯发志诚恳切心,归依三宝,如法修行,就可出生死苦海,了生脱死。譬如我们失足堕海,狂涛汹涌,有灭顶之忧。在这千钧一发生死存亡之际,忽有船来,即便趋登。这就是归投的意义。由于了解自性三宝,从此克己修身,战兢惕厉。再求住持三宝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便可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即生成办道业,永脱生死轮回。譬如遇险登船,安坐到岸。过去的凶险已脱,现在得重庆更生,无限利益,由此而得。这就是依托的意义。世事纷扰,烦恼万端,处此生死大海,众生当都以三宝为船。既得归依,鼓棹扬帆,不懈不退,自能径登彼岸,永臻安乐。

既归依佛,当以佛为师,自今开始,直至命终,虔诚敬礼,一息不容稍懈,再不可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当以法为师,自今至终,不可再归依外道典籍。既归依僧,当以僧为师,自今至终,不可再归依外道徒众。如果既归依三宝,而仍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则虽日常念佛修持,也难得真实利益。因邪正不分,决无了生死的希望。愿大家引起警惕。

另外,要知道所谓归依者,是归依佛法僧三宝,不是归依个人,例如今日各位来归我,“我”不过代表三宝,授证三归,也就是授皈依师,并非归依我一个人(不是拜一个师父)。每见僧俗有误解归依意义的,在家人则说“我归依某法师”,出家人则说“某人是我归依弟子”。这是遗大取小,废公为私,可悲可叹,因此顺便说明,免再贻误,望大家注意。

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茗山法师在江苏省无锡市佛教协会讲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这次我受江苏省佛教协会的委托,从南京到无锡来,传达中国佛教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议精神。昨天已将赵朴初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传达过了。今天,各位又要我来谈谈佛法。但“禅门深似海,佛法大如天”叫我从何谈起?我想:就照赵朴初会长报告中提出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来讲一讲吧。

赵朴初会长说:“我以为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又说:“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

谈到佛法,就必须从三皈依谈起。

什么叫三皈依呢?就是以“佛、法、僧”作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

“佛”是个具有真知灼见、大觉大悟的人,他是我们人类最慈祥、伟大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法”是佛所觉悟的真理,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幸福、快乐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

“僧”是个严守戒律、传承佛法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五欲,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

“三皈依”有二种形式。

一、参加佛寺或佛教团体的宗教仪式,在佛前正式决定以“佛、法、僧”做立身处世的准则,这样就是一个佛教徒了。

二、如果真正没有出家僧人的地方,也可以自己跪在佛前、菩萨形像前,虔诚地心念口言三次:“弟子某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以“佛、法、僧”作为我今后立身处事的准则。这种人虽然没有参加“皈依”的宗教仪式,他心口一致,当然也是佛教徒了。

从今以后我是佛教徒了,应共同为社会服务、为人群造福。同时也要“立志”自勉,自己警惕自己:“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把往日的坏思想、坏习惯、坏行为改过自新,一切以佛的教导为依归,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爱亲友、爱父母、爱子女、爱眷属、努力实践佛的教诲,自我完成伟人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了。

综合以上所说的,要想做个佛教徒,认真实践佛的教诲,以达到成佛的目标,修行的途径是这样的:

信→解→行→证

用简单的话来说,我做了佛教徒。信仰了佛教以后(信);就得认真去研究佛学,了解佛的理论(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后,还要进一步地去实践,照着佛的教导去修行(行);这样,精进不懈,贯彻始终,最后一定能够得到涅盘的快乐,(涅盘,就是没有疑惑、烦恼、超越了生死的意思),亲自证明了佛所说的一切道理——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会成佛(证)。

我想: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讲解,可是“三岁孩童都道得,八十公公行不得”。纵然有人行得,但要做得圆圆满满,却是很难办到。佛法,是重修证的,不是知道一些就算数的,如能依教奉行,则功德无量,知而不行,则等于无知。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受用如意,众人受敬,善名流布,身心安乐。去世不堕三途,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超凡入圣,成佛度生,其功德实在不可估量。如居士破此五戒,不仅不是清净居士,而且不能进受大小乘戒,一切律仪不能护持,一切善法不能增长,更谈不到成佛度生了。出家比丘,以前四戒为根本戒,应清净受持,不得毁犯,譬如一切植物,根被破坏,枝叶花果皆不得生,如人断头,不可复活,于僧团中不得共住,永弃于佛门之外,死后堕落三途,长期受苦。

因此,希望各位,不要好高鹜远,要脚踏实地,先从五戒修起,戒杀、盗、淫、妄语、饮酒。

怎样戒杀呢?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 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被杀的众生肉,都不应吃。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古人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菩萨戒中就有一条“不食肉戒”,因此,汉族佛教徒千余年来,一直是吃素不吃荤,已成为优良传统。不仅如此,更应对一切众生,常起慈悲爱护之心,勿起贪嗔杀害之念,常护生,常放生,不打人,不骂人等等,在日常行动中多方面去修持戒律,才是真正佛弟子。

怎样戒盗呢?我们对公共财物,私人财物、寺庙和僧众财物,不能侵占,乃至一针一草,不得不给而自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违反世法偷税漏税,无票乘车,冒名顶替,贪污舞弊等,都不应为。不自盗,不教他盗,不见盗随喜。我们佛弟子,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应当守护,勿起贪心。做到清心寡欲,勤俭持家,廉洁自重。

怎样戒淫呢?在家居士,唯制邪淫,除正式配偶外,不可有任何淫秽行为。出家比丘,全断淫欲,如或干犯世间一切男女,都叫破戒。经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又说:“淫佚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因此,我们佛弟子,应当誓守此戒,常修不净观,多多念佛,避绝犯缘,克制欲念。

怎样戒妄语呢?妄有四:

一者妄言,谓口是心非,欺诳不实;

二者绮语,花言巧语,伤风败俗;

三者恶口,骂辱毁谤,恶语伤人;

四者两舌,向此说彼,挑拨是非。还有一种大妄语,如凡夫自称圣人,说我已证罗汉等,其罪极重,更不应犯。以上四种妄语,要坚持勿犯,另一种方便妄语,是为了救人急难,护他生命,方便权巧,说些慈悲利济的话,不算犯戒。如果为了方便自己,说假话,打妄语,应立即忏悔,不可再犯。

怎样戒饮酒呢?学佛人一切酒皆不可饮,除因重病,非酒莫疗者,所谓药酒,还应告知大众,方可饮用。无病,一滴不可沾唇,古代有一优婆塞,因破酒戒,遂致五戒俱犯,种种过失,由此产生。贪饮酒者,迷了心窍,失了智慧,易出事故,犯法丧生,因此,学佛入防患未然,应持酒戒。

我们将入佛门,先要皈依三宝,既进佛门,必须受持五戒,这是我们学佛成佛的基础。因此,我们应把五戒学习好,守持清净,不可有一点违犯。如果能这样,才能不失人身,不堕三途。

在守持五戒的同时,还要积极奉行十善。

第一、不杀生而行放生、救生、护生。对人类应常行救死扶伤,敬老怜贫,保育幼儿,帮助残废,救人急难,调解纠纷,以及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维护和平等公共事业,都要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对众生也要学古人“水中救蚂蚁,行路不伤虫,卷帘归乳燕,怜峨不点灯”。随时随地常行慈悲,广修方便,见生即放,见难即救,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

第二、不偷盗而行施舍。如缺衣施衣,缺食施食,求财送财,求法说法;又如看到盲人搀一手,看到腿脚不方便的人扶一把,人在急难帮一下,人在迷途送一程,思想不通的加以劝导,吵嘴打架的给予劝解,老人跌倒扶他起来,见到寻短见的设法挽救,需要帮助的人为他出点力,做点事,如此等等,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出钱出力,舍己利人,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第三、不邪淫而修梵(清净)行。出家人应全断淫欲,在家居士除正式夫妻外,不乱搞男女关系。依戒修行,看经念佛,洁身自好,自净其意,敬事三宝,孝养父母,亲近良师,远离恶友,深信因果,广种福田,学修正法,断除邪见,自行化他,同成佛道,是为梵行。

第四、不妄言而说老实话。《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是佛弟子也就要不打妄语,不混淆是非,不颠倒真理。

第五、不绮语而说质直语。《法华经》云:“若欲说此经,当舍嫉恚慢,诌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学佛人,直心是道场,应当存直心,说直话,修直行,这是佛教徒本色,花言巧语,哄人骗人,非佛弟子所应为。

第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成实论》说:“善心劝化,虽使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即是两舌,得罪最深,堕三恶道。若得为人,世世得敝恶眷属。”因此,我们在人与人之间,在遇矛盾争吵,都应善意调解,排难解纷,解怨释结,息事宁人。

第七、不恶口而说柔软语。《法华经》云:“是人口清净,终不受恶味,以深净妙声,闻者皆欢喜。”我们学佛人,要慈悲忍辱,出言吐语,自当“柔和顺善,而不卒暴”。别人听来,也就欢喜接受,假设口出粗言,疾声厉色,辱骂诽谤,别人固然痛如刀刺,自己也难免招受苦报。

第八、不贪而修不净观。对治贪欲。贪欲有五种,即财、色、名、食、睡。使人造业受苦,是障碍修行成道的主要因素。

一、贪财:对于财物我们应不悭贪而慈心施舍——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严重的人,他为不择手段去猎取财物。根本不考虑法律、正义、良心、和他人受损害等等。既得之后,又防恐散失,千方百计,保持安全,市场变动,提心吊胆,患得患失,惶惶不安,心为财累,不得安宁,这种人怎能修行圣道呢?所以我们学佛人要慈心舍施,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合理谋生得来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师长,教育子女,帮助亲友急难,救济病困孤苦的社会福利事业,此是佛法的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的方法。什么事都有因缘,因缘成熟时,财物就聚集,因缘分离时,财物就散失。聚得多的,失得也快,你不舍财,财将舍你,这是一定规律,不是人力所能挽回,悭贪有什么用呢?佛曾经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二、贪色:是指男女之间的淫欲,淫欲是从爱念生起的,因为爱他(她)身上的这样那样美好优点,就发生追求的念头,为了达到目的,就不惜财力、功夫,不辞赴汤蹈火,不顾性命地位,甚至皇帝也不愿做,不爱江山爱美人。战场上咤叱风云的将军,在女人前面俯首贴耳,唯命是从。历史上才志过人的俊杰,他们很多失败在女人身上,所以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之句。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迷惑力呢?原来这是我们众生的生死根本,(从淫欲生)《圆觉经》上说:“欲从爱生,命因欲有,爱欲为因,爱命为果。”所以佛制,比丘必须断淫欲,才可了生死,如不断爱欲,比如煮沙想成饭,任他坚苦修行无量世,终不能成佛,因此出家人以断欲为第一戒(主要戒)。

那末怎样断淫呢?断淫应该先从断爱上着手,就是说从思想上开始。

第一、尊重他们,视一切女人如姐妹母女一样,不起邪心。

第二、不净观。我们认为可爱的对方身体,实际上是很不清净,可爱的只不过外表一层表皮使你迷惑罢了,剥去外皮,只是一堆脓、血、痰、唾、屎、尿、筋、骨……等等腥臭之物,哪一样使你留恋可爱呢?在显微镜下是各种虫类成堆蠕动,互相吞食,剩余分泌物,通过各个孔道及全身毛孔排出体外,即屎、尿、汗、垢不净之物,在X光下是可怕的骷髅一具,骨架一堆。在红外线仪器下所见的是红、黄、绿三种色彩旋转不停所构成的人体。经过透视分析,不见得有什么可爱的东西在里面吧!

人的身体是息息在变化的,难免有种种疾病。想到生病时的涕唾屎尿,吐呕抽搐,疮烂脓流呻吟悲泣、乃至癫狂愁苦种种情形,你还爱得起来么。

还有睡熟时身体僵直形同死人,及流涎鼾声,蓬头磨齿,梦言惊呼你还有爱心么?青春不常驻、转眼已老年,那时发白面皱,耳聋眼花,腰佝背驼,行动蹒跚,那时还有爱欲否?直到最后死时:昔是浅颦轻笑,已成僵尸一具,逐渐发青发胀,流水流血,皮脱肉落,面目具非,最后只剩枯骨一具(详见九想观)昔日所迷恋的原来本质如此。

上面所说的身体上种种不净事实,是要使我们从理智上清醒过来,减轻爱念,割断淫欲。一个人抱住一个满盛屎便臭秽的皮袋睡觉,总不是滋味吧?

三、贪名:名誉是好事,它是工作后自然产生的,得了名誉骄傲自满,便不会进步了。念念不忘于名誉就是贪名。不是你的功劳,硬拉在你身上更不应该,有人为了要名,宁愿化了很多钱去活动,也有为了胜过他人,要面子赌气不赌财,也有的人做种种好事情,目的是为了一个好名声,学佛的人为求名闻利养都是不对的,名声越大,攀缘越多,就不能清净修行了。

名、实际上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实质,但却比财、色更细微深入,难放难改。同事二人,一同工作,成绩一样,表扬了他,没提到你,心中终有些不平,受到几句诽谤就寻死寻活。偶然和大人物讲几句话,拍个照,或获得了世界性奖状,就终身念念不忘,这不都是为了名?有一些人说:大丈夫不流芳百世,也当遗臭万年,贪名到入地狱也不怕,可见得贪名的危害性多么严重。佛经上说:“比如焚香,烟出香尽”可为贪名者戒。

四、贪食:食欲是与生命同来的。目的是治疗饥饿,维持生命,标准应该是一个饱字,但是贪食的人吃饱了还不算,要吃好吃多,讲鲜味,讲营养,讲阔气,讲排场,讲调味。考究色、香、味等等。原来山珍海味,人参鹿茸还不够,甚至蜗牛、蚂蚁之类亦列为上品,为了贪吃,杀害大量生命,化费无数钱财,浪费宝贵时光,消耗有用精神,反而使身体造成种种疾病,因为高蛋白、重补品不是每个人吸收得了,而动物尸上各种毒菌所繁殖的病毒,也被吞入肚内,还有被杀时一股怨气,在血液中产生毒素,附在肉上,即是尸毒,尸毒虽经蒸煮毒性难以消灭。种种荤腥油腻吃得多了,慢性疾病中毒、死亡必定相继发生,所以平常人的疾病和死亡从过量饱食中来,占绝大多数,饥饿致死者极少(灾荒除外)。佛教是提倡素食的,第一为了慈悲心,不忍食其肉。第二清洁卫生,保证健康。第三经济节约。还可减少市场压力。第四简单省时,多余时间可看经用功、所以信佛人以素食节约为宜,用功的人经常过午不食。佛时印度名医耆婆说:“比丘患病,减食为宜”。可见贪食不可取。

五、贪睡:睡眠能调节身体疲劳,醒后精神充沛,可继续工作,睡过了头,就是贪睡,反而使头脑昏沉提不起精神来,养成贪睡习惯的人,越睡越想睡,多睡的人肌肉松驰发胖,精神萎糜不振,工作没有干劲,事业没有信心,念佛修定时坐下来就睡着了,这种人做不好任何一种工作,何况学佛是节眠用功的事,贪睡虽不是什么罪恶事,佛教认为它是一种过失,一生中大好辰光都在昏睡中浪费了,所以佛说:“咄咄为何睡,螺师蛤蚌类,一睡一千年,佛法不闻知”。可为警惕。

上列五种贪欲,略说一些,供大家参考,总的来说,贪的根本是身体,身体是罪恶的聚集点,(八大人觉经:形为罪薮)。我们为爱护身体而造罪,现在知道这个身体是不净的,无常的,就不为它做种种恶事了,这是治贪欲的方法。

第九,不嗔而修慈悲观。《法华经》云:“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大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行菩萨道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佛弟子应当学佛菩萨的慈悲喜舍,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六亲眷属,常思与乐拔苦,不应怀嗔恨恼怒之心,让他离苦得乐才对。

第十,不痴而修因缘观。《缘起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看到一切事物都是缘生缘灭,因果相续,在空间上是无量无边,相互依存,错综复杂的联系着,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相续不断,循环往复的流转着,形成“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因果关系,一切聚散成败,还有什么事情想不通呢?

以上十善法,要从身口意三业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着力去修,务使三业清净,六根纯和,远离五欲,不染六尘,做一个清净的佛弟子。

我们佛弟子,不仅要懂得一些法相名词,增加一些佛学知识,更重要的,要有真切地信解修证,要深信五戒十善,可以离苦得乐。要认真修行,坚持到底,必获人天胜果,进而趣向声闻、缘觉、菩萨、乃至无上菩提。能如此,对国家来说,这样的人也是一个爱国亲民,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下面再谈谈四摄、六度的道理。

佛菩萨教化众生,有折服、摄受二个方法。对刚强难化众生,好言不听,善法难调,必须用威严折服,使他们知所畏惧,才能离恶向善,所以有内本慈悲,外现威武,金刚怒目的大威德相,这是对顽强众生的一个方便方法。好比父母对不听话孩子的严厉责罚,目的是希望他好好向上,直到他们肯听话,还是用摄受方法的。

四摄的“摄”字有导引、摄受之义,“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便。第一,布施,有三种施:①财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惠施众生,这叫外财施;以体力脑力,施舍他人,这叫内财施。②法施,顺应人们的请求,将佛法道理讲给他们听;将佛经印送给人看;或将自己礼诵修持功德回向众生,这都是法施。③无畏施,对疾病者,施与医药;对迷路者,指明方向;对冤仇者,调解道歉;对受灾者,解救危难等等,凡促使世界和平,社会安宁的,都叫无畏施。

第二,爱语,《心地观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既是父母,自然亲爱。《华严经》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能随顺供养诸佛,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古德说:“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因此,我们对人说话,都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话、质直语,调解语、柔和语,使他对三宝起恭敬之心,方能依教奉行。

第三,利行,《普贤行愿品》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我们修菩萨行的人,于身口意三业,做事、说话,存心动念,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们自然欢喜受教。

第四,同事,《观音普门品》说“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普门示现,随类化身,同止同作,同学同修,即然志同道合,便易成就菩提。

以上四摄法,都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作佛事。”即是此意。

以下再谈六度。度字,含有济渡、转化之义。

印度梵文是“波罗密多”意思是到彼岸。亦即:能度过生死苦海,到快乐的彼岸。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

这六种方法就是:一、布施度悭贪,二、持戒度毁犯,三、忍辱度嗔恚,四、精进度懈怠,五、禅定度散乱,六、般若度愚痴。

一、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无量寿经》上说:“布恩施惠”叫做布施。布施可以分为三种:

①财施:就是把金钱财物施舍给别人,譬如我们解衣推食,慷慨解囊,或济助穷人,或供人急需,都叫作财施。又替人出力做事也是财施。

②法施:指人格上的启发,学问上的指导。能多把佛法的道理说给别人听,如讲经,赠送经书等等,使人能够得到做人处世的正确方法,都叫法施。

③无畏施:指解救他人的患难,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别人遭遇不幸,我们好言相慰,并帮助解决困难,济危救急,在苦闷、沮丧时,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等。这都叫做无畏施。

布施应该从慈悲心出发,欢欢喜喜的舍施,不要有我是能施的(产生优越感)你是被施的(轻贱感),以及计较所施的财物数量多少,值价贵贱等等。甚至还想得到报应,或要人家用种种方法感谢你。这样都是不对的。

二、持戒

戒有防过止非的作用,一般信佛学佛的人,都要遵守戒律,远离过失,才能身心安定,开发智慧,圆成佛道。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多种,可分为三种类型,(详细条文在戒本)称三聚净戒。

①摄律仪戒:是遵守佛制的戒律不作一切诸恶(作即犯戒)。

②摄善法戒:奉行一切诸善事(不作善事即犯戒)。

③摄众生戒:广修一切善法以益利众生(不救度众生即犯戒)。

上面三种戒法,从身体上,行动起居,端庄有礼,不犯威仪,不作诸恶事,不说诸恶语,一切恶都断了。第二步进而做一切善事造福人群世界。第三步修一切善法,使心地明净,并以此法教导一切众生,同得安乐清净境界。佛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这个意思,持戒在佛法上是多少重要的一环。

三、忍辱

他人对我的打骂、讽刺、诽谤、侮辱、冤屈等等横逆境界中,而能忍受,不生嗔恨心,报复心,退悔心。是学佛法,做善事中所不可缺少的修养功夫,古人曾经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何况学佛是长久伟大的事业呢?我们艰苦所积累的功业,若不忍辱,会被一念嗔火所毁灭。经中所说的“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就是这个道理。《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学佛的人要有宽大胸襟,高深涵养,人嗔我不嗔,人恼我不恼。怜愍恶人的侵犯,是他们没有知识不懂道理的缘故。

为了实现伟大的的事业,在向善路上要有坚定信心。不为逆境的苦所妨碍,也不为顺境的享乐所转移,更不为寒、热、风、雪、饥、渴、老、病等所动摇。在修习佛法中。了达一切的本自不生,皆是缘生无性,不论此法他法,动中静中,都是一致,这是忍辱功夫高深的成就,我们要好好学习。

四、精进

精进就是一往向前的意思,精是不杂,进是不退。六度中其它五度都要靠精进才能成就。

我们做一件事,要想成功,一定要有恒心地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学佛是大事更加如此。譬如种田,今天锄二锄,明天锄二锄,哪会有收获。如打洞,东钻钻西钻钻,一个洞也打不通。那十八般兵器,每件都学学停停,哪会学好武艺。因此要精,要勤,要一门深入。当然更要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常自勉励;学业不进则退,时光一去不返。人家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以及人命无常的道理,要有不达目的誓不退休的决心。

五、禅定

梵语禅那,此云静虑,六祖惠能大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也称一心研修为禅,一念静止为定,是扫荡心中一切妄想,使心专注一境的功夫。

禅定在佛学中,占重要的位置,故有“无定不成佛,无佛不在定。”之句。没有定不能开发智慧,当然不能成佛了。

修习禅定要有清静的环境,减少财、色、名、食、睡的贪欲,消除嗔恨心,平时行动合乎清净戒律,注意昏沉,散乱二种干扰,盘腿趺坐,调身、调息、调心。祖师有“外息诸缘,内无喘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的四句话可以概括一切。(详细可看静坐入门,小止观、六妙门等书。)

坐禅到一定功夫,会出现种种清净、快乐、奇怪的境界,此时不可贪着及生邪念,否则会走入歧途,着魔发狂,不可不知。修禅必须有师父指导,以持戒为基础,因戒生定,由定发慧,这是学佛的规律。

禅定功深,能得初禅、二、三、四禅乃至灭尽定,种种大定。那时行者身心快乐,得未曾有,非世上一切快乐可比,能生色界无色界天,直至了生死,证涅盘。

六、般若

般若是梵语,译作智慧,它含义深广,有了知,分别、简择、决断等许多意义。是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它圆融无碍,而又灵明自如,非一般文字语言所能说得透彻,仅能在譬喻中领会其精神,如云:“般若如大火聚,触之皆烧,犹如锋利无比的宝剑,无所不斩,般若了知一切法而不染一切法,好比明镜远近皆能照见而不执著等等,在六度中它是眼睛,使修行者不走错路而落坑碰壁,上面诸度中没有般若就不彻底,不究竟,不能到彼岸,不叫波罗密多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智慧,修习佛法,没有智慧,不但时倍功半,而且还会走到邪路上去。可见般若的重要性,它使人们从相对真理引导到绝对真理的唯一法门。

以上六度,是菩萨自行化他,利乐有情的大行大愿。这六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行者应六度齐修,不可偏废。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

总之,五戒十善,四摄六度,都是佛教信徒的基本修法,也都是从人间凡夫走向成佛的必由之道。赵朴初会长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就是希望大家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自学地共同参加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实现人间的极乐世界。

最后,我想谈二点个人体会:

(一)佛教有三乘五乘,提倡人间佛教,是不是只修人天乘而废弃其他诸乘?我想不是。修人天乘,正是为修其他诸乘打下牢固的基础。譬如要造几层或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必先打好牢固的地基。《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三乘五乘,皆属方便说法,其实就是一乘。一与三五,不过开合不同。依据《法华经》开权显实,即实施权的道理,这人天乘或三乘五乘,都属于一乘,一乘也包括人天乘及三乘五乘。我体会,现在提倡人间佛教,是由于五戒十善的人天乘和四摄六度的菩萨乘,最适应当前的时代环境,并不是要废弃其他诸乘。

(二)现在提倡人间净土,是不是否认西方净土或不求生西方净土呢?我想,也不是。我们建立人间净土。正是效法阿弥陀佛的大愿,要把我们娑婆世界变成极乐净土,明代中峰禅师说:“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岂非迷悟之自殊,何有圣凡而彼此。”清代玉琳禅师也说:“东方世界,药师如来,功德智慧,无量庄严,放净光明,过于日月,一切刹土,净如琉璃,与西方界,等无有异。……即此娑婆世界,身心刹土,皆如琉璃,面见我佛,及阿弥陀,所愿法界有情,东西相泯,二见永忘,于中道义,共证真常。”我想,当初,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了四十八愿,终于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今天,我们在释迦牟尼佛前,也发下大愿,愿修五戒十善,愿行四摄六度,愿把我们娑婆世界建成七宝庄严的东方世界,阿弥陀佛,一定会慈悲默许的,十方诸佛菩萨也一定欢喜赞叹的。至于我们个人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谁也不会反对的。

以上两点,是我个人的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返回主目录页

 

三皈五戒: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

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

印光大师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受三归,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业既净,然后可以遵修道品,令其背尘合觉,转凡成圣。断贪嗔痴烦恼之根本,成戒定慧菩提之大道,故为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助道品等到无量法门。又欲令速出生死,顿成佛道,故为说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使其不费多力,即生成办。噫!世尊之恩,可谓极矣!虽父母不足譬,天地不足喻矣。不慧受恩实深,报恩无由,今汝等谬听人言,不远数千里来,欲以我为师。然我自揣无德,再四推却,汝等犹不应允。今不得已,将如来出世说法度生之意,略与汝等言之,并将三归五戒十善与净土法门,略释其义,使汝等有所取法,有所遵守。其四谛乃至三十七助道品等,非汝等智力所知,故略而不书。汝等若能依教奉行,便是以佛为师,何况不慧;若不依教奉行,则尚负不慧之恩,何况佛恩。

                      三归者(归亦作皈,皈字从白从反,取其反染成净之义。)

 一、 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

归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般来,即便趋向,是归投义。上般安坐,是依托义。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为依,即登彼岸。既归依佛,以佛为师乃至命终,不得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以法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归依归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经及修行种种法门,典籍即经书也。)既归依僧,以僧为师,从于今日,至命终时,不得皈依外道徒众。

                   五戒者

一、 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不杀生者,好生恶死,物我同然;我既爱生,物岂愿死?由是思之,生可杀乎?一切众生,轮回六道。随善恶业,升降超沉,我与彼等,于多劫中,互为父母,,互为子女,当思拯拔,何忍杀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于未来世,皆当成佛,我若堕落,尚望拔济。又既造杀业,必堕恶道,酬偿宿债,展转互杀,无有了期。由是思之,何敢杀乎?然杀生之由,起于食肉。若知如上所说因缘,自不敢食肉矣。又愚人谓肉为美,不知本是精血所成,内盛屎尿,外杂粪秽,腥臊臭秽,美从何来?常作不净观,食之当发呕矣。又生谓人及禽兽,蛆虫鱼虾,蚊虻蚤虱,凡有命者皆是。不可谓大者不可杀,小者可杀也。佛经广说戒杀放生功德利益,俗人不能得读,当观安士先生《万善先资》,可知其梗概矣。

不偷盗者,即是见得思义,不与不取也。此事知廉耻者,便能不犯。然细论之,非大圣大贤,皆所难免。何也?以公济私,损人益己,以势取财,用计谋物,忌人富贵,愿人贫贱,阳取为善之名,遇诸善事,心不认真,如设义学,不择严师,误人子弟;施医药,不辨真假,误人性命;凡见急难,漠不速救,缓慢浮游,或致误事;但取塞责了事;糜费他人钱财,于自心中,不关紧要,如斯之类,皆名偷盗。以汝等身居善堂,故摘其利弊而略言之。

不邪淫者,俗人男女居室,生男育女,上关风化,下关祭祀,夫妇行淫,非其所禁,但当相敬如宾,为承宗祀,不可以为快乐。徇欲忘身,虽是己妻,贪乐亦犯,但其罪轻微。若非己妻,苟合交通,即名邪淫,其罪极重。行邪淫者,是以人身行畜生事,报终命尽,先堕地狱饿鬼,后生畜生道中,千万亿劫,不能出离。一切众生,从淫欲生,所以此戒难持易犯,纵是贤达,或时失足,何况愚人。若立志修持,须先明利害及对治方法。则如见毒蛇,如遇怨贼,恐畏怖慎,欲心自息矣。对治方法广载佛经,俗人无缘观览,当看安士先生《欲海回狂》,可以知其梗概矣。(利谓不犯之利,害谓犯之祸害。)

不妄语者,言而有信,不虚妄发也。若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以虚为实,以有为无等,凡是心口不相应,欲欺哄于人者皆是。又若自未断惑,谓为断惑;自未得道,谓为得道,名大妄语,其罪极重,命终之后,决定直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今之修行而不知佛法教理者比比皆是,当痛戒之,切要切要!

以上四事,不论出家在家,受戒不受戒,犯之皆有罪过,以体性是恶故也。然不受戒人,一层罪过;受戒之人,两层罪过,于作恶事罪上,又加一犯戒罪故,若持而不犯,功德无量无边。切须勉之。

不饮酒者,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之令人颠倒昏狂,妄作非为,故佛制而断之。凡修行者,皆不许饮,并及葱韭薤(音械,小蒜也)蒜五种荤菜,气味臭秽,体不清洁,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凡修行人,皆不许食,然此一事,未受戒者,饮之食之,皆无罪过;受戒饮食,一层罪过,即是犯佛戒罪。佛已禁制,汝又去犯,故有罪也。(五荤菜西域有五,此方但四)。

                     十善者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后三名意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疑,丝毫不错也。杀盗淫妄,已于五戒中说。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妄,导人邪念等。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将来当受畜生果报。既受佛戒,切莫犯此。悭贪者,自己之财,不肯施人,名之为悭;他人之财,但欲归我,名之为贪。嗔恚者,恨怒也。见人有得,愁忧愤怒;见人有失,悦乐庆快。及逞势逞气,欺侮人物等。邪见者,不信为善得福,作恶得罪,言无因果,无有后世,轻侮圣言,毁佛经教等。然此十善,总该一切,若能遵行,无恶不断,无善不修。恐汝等到不能体察,今略举一二:当孝顺父母,无违无逆,委曲宛转,劝令入道,断荤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脱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决不依从,亦勿细逼,以失孝道。但于佛前,代父母忏悔罪过,斯可矣。于兄弟则尽友,于夫妇则尽敬,于子女则极力教训,使其为良为善,切勿任意娇惯,致成匪类。于邻里乡党,当和睦忍让,为说善恶因果,使其改过迁善。于朋友则尽信,于仆使当慈爱,于公事则尽心竭力,同于私事。凡见亲识,遇父言慈,遇子言孝。若做生意,当以本求利,不可以假贷哄骗于人。若以此风,化其一乡一吧,便能消祸乱于未萌,致刑罚于无用。可谓在野尽忠,居家为政矣。

返回主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