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因法师
在海外读书多年,方知华侨中信佛教者颇多,回过探亲时,他们常常向我询问同样的一个问题“国内佛教界中,谁是当今的高僧,我们想去亲近”。起初以为这很容易回答,便向他们推荐了几位社会地位高而且知名度大的法师,华侨们听后评论说:“这些法师我们早就知道,他们的知名度确实很高,但充其量只能算是”名僧“,不能算是”高僧“。听到这种评论后,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静下新来想一想”名僧“与”高僧“确实有区别。”名僧“顾名思义就是名气大、知名度高,至于这种名气从何而来;却因人而已。有人是天生的”福报“无须劳碌、一等待、二忍耐,时机成熟,名利自然而来;有人在自己的名利大厦上不断”添砖加瓦“,辛苦了一辈子;有人为了名利而投机专营,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有人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以出卖自己的人格为代价。”名僧“的比率往往很小;即使”成功“了,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只落得个”名僧“的空名。而对自己的生死大事却毫无益处。‘高僧”的内涵则非常丰富,现以正果法师为例,略说一二以此来纪念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
一、以德感人
我出家前便喜欢逛书店,看“杂书”,在一般人眼中,佛书自然属于杂书之列。也许上因为这些杂书看多了,成了我以后出家的因缘之一。一九八四年秋,我到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求学,法源寺离琉璃厂中国书店很近,一有空常去那儿转一转。那时书店中很难见到佛教方面的专著,每当看到书架上又多了几本新的有关佛教面的书籍时,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然后总是想方设法买下来。
一天下午,我又和往常一样在中国书店中转悠,突然看到中华书局最新出版的《五灯会元》上中下三册,打开阅读后,为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为高僧们的动人事迹所感动,真是爱不释手。但看看定价,二十六元,这在当时来说就是普通工人近一个月的工资,对向我这样的学僧来说当然是无能为力购买。回校后不久,学校便给我们每人一套《五灯会元》,硕士正果法师给结缘的。我当时很高兴,后来又说,正果法师数十多年未回老家探亲,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一些钱,准备回家探亲之用,可当他得知《五灯会元》出版后,十分高兴便把准备探亲用的钱先拿来买书,给佛学院学僧结个善缘,鼓励我们在禅盯上下工夫。
正果法师向来两袖清风,不名一文,后来终因无钱而未了回家探亲之心愿,直到八七年圆寂为止。我得知以上情况后,心中感慨万分为他老人家人格所感动,便发了个愿,每天看几页《五灯会元》。读后收益良多,我想这也是他老人家的苦心所在。
以上类似的事不胜枚举。比如,为了培养青年学僧,正果法师在广济寺开办了一个僧伽培训班,老师的学费都是他个人支付;贫苦学生读书有困难,他便解囊相助;有人生活有困难,他便主动帮助。据说临圆寂时,他还欠千余元。后来还是中国佛教协会帮他还清欠款。这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除印光大师、弘一律师等外,是绝无仅有的事例,极为感人。
反观当今海内外佛界,不少僧人在物质财富上越来越富有;庙越修越富丽堂皇,车子越做越名牌;在社会上知名度越做越大,逐渐跨如了“名僧”的行列。但很少有人在僧团中提倡简朴、清苦的修道生活,实在是佛教的一大悲哀!
正果法师以德感人的事迹还很多,譬如“文革”期间,不少无知的人们狠狠地批斗过他。“文革”后,他不但对往事一笑了知,而且招待曾经打过他的人,并为他们出车票,和他们谈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人在他这种具有宽大的宗教家胸怀的招感下痛哭流涕,为佛教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
总而言之,自古以来,高僧们的共同特色是并非以权压人,而是以德感人,然后教化一方、利益众生。
二、以道化人
作为高僧的第二个特色就是以道化人,只要有机缘,他们就会向人们讲解佛法,弘法利生。正果法师一辈子写作不辍,讲学不停,弘法育人,为“文革”后佛教的复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九八六年是法尊法师圆寂五周年纪念日,得知正果法师欲朝五台山,为法尊法师扫塔,我表达了想随其前往五台山的愿望,法师得知后,不但欣然答允,还主动安排人帮我买火车票。到五台山的第二天下午,天下着大雨,无法出去,正果法师便请寺中僧人和信徒聚集在一起为他们开示、讲解佛法,这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平时只要正果法师有空,就会来到佛学院,为学僧讲座,有时他讲得高兴时,竟忘了时间。时间久了,极个别同学打起瞌睡的来,正果法师见到后,便作狮子吼,惊醒了无数瞌睡的众生,吼声至尽犹存。
三、具足正见为法忘躯
为了振兴佛教,抗战期间,太虚大师在四川缙云寺创办汉藏教理院,传授佛经教义。前来受学者甚多,盛极一时。解放前夕,很多有名的法师都去了海外,有人不仅劝法师也一同走,而且主张把汉藏理教院也迁移海外。据说法师坚持留下来,因为凭着他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法师明白无论社会如何改变,维持有伦理道理的社会则不能变,这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的。在这个方面佛教是大有作为的。为了大陆上的芸芸众生,不顾个人安危,他毅然决定留下来,为佛教留下一粒佛种。
“文革”期间,法师和许多宗教界知名人士一起被下放到湖北农场养猪,在很多人心目中宗教算是彻底的完蛋了。在佛教界中,对佛教丧失信心者大有人在,此时最能考验一个人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曾和法师在一起在农场生活过的圆湛法师告诉我,当正果法师看到很多人垂头丧气,对佛教没有信心时,正果法师非常坚定地说:“佛法不会完,有我在,就有佛法在!”在那特殊岁月中,没有对佛法之深刻体会,深得法味,为法忘躯的精神。怎能发出这掷地有声,流传千古的誓言!
文革期间,因经受不住考验而还俗改行者不计其数,有位好心的信徒也主动为正果法师介绍对象。有一次上课是,正果法师讲述了这段故事。他与女方见面后,为她讲解人生短暂,苦空无常的道理,宛然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事后正果法师批评那位“好心:的信徒,说她太糊涂,学佛多年,仍不知爱欲为生死之根本,应断除之道理。
作为高僧,由于他们对佛法有正知正见,深首法益,所以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们都能保持一个正念,无法改变他们对佛法的追求,对了生脱死境界的向往。
四、培养后学 绍隆佛种
自古高僧,都能随机教化众生,淳淳告戒后学,使佛教后继有人。
在北京读书期间,有机缘亲近老法师;一九八六年又有幸随正果法师朝五台山。期间,他老人家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教导我做人的道理,这对改变我的人生观,奋发向上无疑都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在做人方面正果法师一再引用古德的一名言告戒我:”有德无才僧中宝,有才无德僧中刺。“这使我明白,对一个出家人来说,德道是首位,其次才是文章学问,没有道德,知识越多越危险。
在振兴佛教方面。正果法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若能抓住讲堂和禅堂,将来佛教的振兴就有希望。“爱这二堂中,禅堂主要是指个人的修行,个人若能通过修习禅定而体现到禅悦为食的境界。深得法味,就能在逆境中不退转,顺竟中不迷失,并以此为资粮,教化苦难的众生,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这也是出家修行人的本分事。
总而言之,我们举行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纪念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缅怀当代高僧正果法师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是通过纪念活动,能激励我们新一代的僧伽,以正果法师为楷模,象正果法师那样,看破放下,淡薄名利。在物质财富上越来越穷;在精神财富桑越来越富有;在禅定上要越来越深,体验法味,才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天师表(比丘),纪念正果法师的意义。
排版|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