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与竞争意识

如何理解“知足常乐”?“知足”的标准及“乐”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方应看:应该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概念差不多吧。知足是通过正当手段追求想得到的东西;乐则是心境的平和及自然。

王一蘅: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的局限,所以很难知足;而知道自己的局限,就不会有超出这一范围的要求。知足是在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后,能获得相应的满足;而乐则来自于心理的平衡安定。

洛可:“知足”的标准是“常乐”,“乐”的真正含义是“常知足”。

乐伦:知足就是靠自己的实力去取得所需;而乐就是理性与感性平衡时的感觉。

菡萏:知足常乐就是克服贪婪之心,人的欲望是无尽的,如果肆意放纵就会导致恶性膨胀。知足常乐并非不求上进,不应将两者混淆起来,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克服贪嗔痴和努力精进之间非但不冲突,而且是一致的。知足是少欲、不贪、清净、平和;乐则是以法为乐。

净印:知足常乐指对自己的付出感到满意,对自己的所得也感到满足,因而心生快乐,经常保持愉悦的心境。

蒙卫芝:我的理解是少欲知足、安贫乐道,不过份追求物质享受。知足的标准是自忖已德是否相应;乐的真正含义是自已能把握自已,降服无明贪欲,享受怡然清净的快乐。

果菁:知足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天平,是获得快乐的有效方法。知足就能节欲,不执一物为我有,即“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徐冉:对自己的生活,支命即可,为知足。给众生带来欢喜,拔除苦难,乃至得究竟安稳,这才长出一口气,叫做乐。如父母见子女成就家业,心中乐甚。从理上来说,心本具足三因,能生万法,何假于幻象中寻求,是为知足。既歇狂心,苦乐双亡,极乐自归。

李亚琴:知道满足的人常常会很快乐,它的标准则因人而异:乞丐有温饱就应知足,不劳而获是很折福的,除非丧失劳动力,否则都应自食其力;普通人能够丰衣足食,也应知足;居士更应崇尚简朴生活,有积余时部分留作备用,部分回报社会。我们生活在这高度文明的时代,应对现有的一切满怀感恩,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乐来自我们内心,自己有乐,才能施乐于人,才能最后同归极乐。

刘腾亮:世俗快乐总是苦乐相对存在的,有乐必有苦。欲为苦本,乐为苦因,如此循环不休。就象身上痒得难受,抓一抓固然觉得舒服,可如果一身轻安不是更好吗?凡人没有智慧,只愿去看快乐的一面而拼命追求,却从来没有或根本不愿去想快乐背后的痛苦。凡夫的“乐”,只是暂时的满足,是掩盖“苦”的过程。而真正的“乐”,是从根本上消除烦恼后的境界,是究竟涅槃之乐。

 

“知足常乐”是否与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竞争意识”相违背?

范卫平: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竞争意识是社会避免人类惰性的制度安排,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当今社会往往感觉到二者之间有冲突,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现象,也是这一代或两代人必须付出的情感代价。

方应看:我认为勇猛精进之后才知何为知足;赚过大钱后才能真正看透财富。

王一蘅:当整个社会都处于竞争状态时,知足便很可能乐不起来,因为竞争会将知足者挤得没有生存空间。但一个处于竞争中的人,也可以知足常乐。做一个勇于竞争的知足常乐者比回避竞争的知足常乐者好。人应该活得勇敢、达观,而不应活得退缩、保守。

邓兰:竞争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知足是即使自己不能做得比别人好,也要开开心心地告诉自己已经尽力,不去自寻烦恼。

刘昆:知足常乐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即满足已有是达到恒有快乐的前提。看似与竞争意识相违,但两者实际处于不同的层面,前者讲的是心态,后者说的是能量。竞争是对困难的克服,不去迎击困难,能量层就得不到开发。试想在本次世界杯中,巴西队如没有德国队高水平的对抗,也就不可能焕发出他们的超常发挥。竞争的意义并不在于打倒对方,而是通过克服困难达到对勇气、智慧、真性的体验。但更深一层,如果在竞争中不具备有良好的心态,不能当下满足于已有,则内心始终处于焦虑渴望之中,哪有快乐可言?知足常乐与竞争意识是体与相的关系,没有竞争,社会就会陷入停滞;而不懂得知足,则社会就容易进入白热化,以至经济过热,人心浮躁,最终丧失维系整个社会契约的公众信任基础。另一种解释是,知足是对于自我极限的认识,是对于度的准确把握,把事情做足而不过。从这个意义上,知足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动力来发挥自己的能量,同时又有智慧使之止于不过,心随于过程之缘。

乐伦:真正的竞争意识是与自己的惰性竞争,而不是与别人竞争。

明静:知足常乐应当是指一种平衡的心态,而非不思进取。知足为把握现在,不去攀缘;常乐是对人生心存感激和喜悦。因此知足常乐与竞争意识并不矛盾,相反,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知足常乐对现代人的心灵是一种很好的调节。

震邦:就算在严酷的竞争下,也应该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因为世间竞争就好像金字塔,塔尖上的永远是少数。佛教有业力报应之说,学佛之人更应淡然面对一切,知足常乐。

若莓:竞争是社会现实,只有去适应才能常乐。竞争提供机会,能展示才华和能力,就不必以知足常乐为借口而裹足不前。放弃不一定是知足,守旧也不一定会常乐。成功时向社会奉献比索取更乐,在竞争中照顾好自己周围人,使他们生活得更好,是最大的快乐。

菡萏:知足常乐能令人保持愉快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这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知足常乐不会令人消极,而是积极上进的基本保证。

蒙卫芝:在物质享受方面,应该知足常乐;在利益大众的事业上,应该有竞争意识。这里所说的竞争是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

徐冉:最好的办法是和而不流,身住红尘不染尘。彻底说来,佛法无诤,更何谈竞争?实在要做给世人看,则于五欲六尘消极,于积功累德积极,一步跨到山顶,岂不远胜在半山腰竞争人我?据一项调查,目前高收入者大多具有如下基本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优秀的品质;刻苦的敬业精神;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其中没有一项是竞争意识,可见竞争意识只是过分重视物质财富者的错误理论,因其见效快速(其实损害远大利益)而被人们错误地奉行而已。

李亚琴:知足常乐是对物质利益的态度,其实这方面是不必争的,因为每个人的福报因缘不同,怎么争呢?上世因,今世果。世上虽贫富悬殊,但明白因果道理也就不会不平了。要不要改变命运?答案是肯定的。连富人也想怎样更富,所以出现竞争是必然的。但竞争什么呢?为什么同样劳作,挣钱却不相等?因为财富的因来自布施,不求因怎么会有果?我们要竞争谁的布施心大,竞争善业,竞争诚信,竞争热情,竞争智慧……而对生活则应知足常乐。

刘腾亮:和“竞争意识”相关联的,是人们没有止境的欲望。人们争先恐后地铸造经济大国、军事强国,结果造成资源快速枯竭、环境急剧恶化、国家矛盾加剧。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及全球频频出现的自然灾害,都与盲目的竞争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人类要避免灾难,就必须考虑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就必须知足而有所节制。

 

点击返回《人世间》2002.3:透视财富 目录

排版|正信

祈愿恩师乘愿再来

普仁法师

 

 

时光何其迅迫,转眼间恩师茗山法师已生西一年多了,作为他老人家的嗣法弟子,每当看到他为我写的联语墨宝,为西园寺及下院定慧寺多处题词,就想起他当日对于西园寺办学的殷切希望,在近些年来亲近他老人家时所看到、听到的点滴往事又浮现于眼前。

恩师茗山法师,1914年农历二月二十日生于盐城,儿童时代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随母诵经学佛,十九岁出家,二十一岁于镇江焦山寺受具足戒,二十三岁经过太虚大师的推荐入武昌佛学院学习,三十三岁回焦山佛学院主持教务工作,主编《中流》杂志,1951年任焦山定慧寺方丈直至2001年6月1日圆寂。十年浩劫期间虽然被逐出山门,仍坚持独身、素食、持戒、诵经。

西园寺与茗老一直有着深厚的渊源,西园寺前二任方丈明开、安上法师,曾分别任江苏省佛协会长、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直到1994年,茗老继明开法师后,任江苏省佛协会长。当时西园寺住持安上法师是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从那时候起,茗老与西园寺的联系就更加频繁了,只要我们有法会活动都能请到他老人家光临。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就在茗山法师和中国佛协赵朴老的关心支持下试办了“戒幢佛学研究所”,赵朴老还亲自批示,在省佛协办所的复文上签上“赞成此一盛举”。茗老也一直关注着我们办所的情况,生前担任过研究所所长,并题写了校名“戒幢佛学研究所”和教室匾额“三学堂”。研究所能有今天,离不开他老人家提供的很多成功经验和指导性意见。茗老一直以来都是关心着佛教的教育工作,1982年于南京栖霞山主持筹办了“中国佛教协会栖霞山僧伽培训班”,1984年秋,任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第一副院长直至圆寂。

中佛协副秘书长倪强先生在《僧伽的模范,四众的导师》一文中说:“法师早年曾先后参学于湖北武昌佛学院,筹办湖南南岳、衡阳等地佛学讲习所,曾任焦山佛学院教务主任。他受过佛教院校的教育,主持过院校工作,对佛教院校培养僧才和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重要性及其如何办好佛教院校有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我曾在中国佛学院工作过多年,后又在中佛协分管佛教教育工作,在佛教教育方面和茗山法师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较多,深感法师对中国佛教院校的教育十分重视,为培育僧才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作出了不懈努力,为我国的佛教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当然,茗老对佛教的贡献绝不止于关心佛教教育,也为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和寺院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6年5月的无锡中国佛教教制工作委员扩大会上,他发表了很多重要意见,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对有关汉传佛教传戒、住持和度牒的三个文件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老人家特别关心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关心佛教的自身建设,对邪教“法轮功”更是深恶痛绝,2000年他两次到香港讲学,都告诫信众不要相信“法轮功”的邪知邪见。记得 2001年春天,茗老健康状态已不太好,当我去看望恩师时,他仍旧细心地询问西园寺的办学情况,要我们努力培养出新时代的杰出僧才,努力弘扬正法,摧破那些邪教组织,为社会的稳定,为两个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我们怀念茗老,不只是因为他为培育僧才、为佛教事业而竭尽了毕生心血,更因为他老人家作为一代高僧的菩萨心肠。茗老这么高的名望,从来不拿什么架子。到香港、新加坡弘法一讲就是几十天、三个月,信徒不计其数,即使是国内一般的小庙请他,也是毫不推辞,到晚年,法嗣们常劝他爱惜法体,老人家总是说“再不弘法,就没有时间了”,一片悲心、满腔热血。尤其是他老人家对于佛教年轻僧才的成长极为关注,特别是我有幸在1998年8月18于盐城永宁禅寺继承了茗老的法脉,使我成为临济宗第47代法脉传人。他老人家在给我的法卷上特别交待了两句话“有德无才僧中宝,有才无德僧中刺”,谆谆教导我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方面,要特别注意以德为本、以戒为师。1998年9月3日,茗老为我在西园寺任住持送座,并撰联“普度群生登法座,仁行善事作慈航”,这副对联一直挂在西园丈室最醒目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茗老的诗歌文章和书法墨宝驰名海内外。信徒们得到他的墨宝是引以自毫的事。记得1998年我们在编“戒幢律寺”的简介时,茗老正好来西园寺,我就请他为明开法师的简介题字,我本来想让他随便题写几个字就行了。老人家平时作诗作联题字常常不假思索,一气呵成,茗老一口答应之后又说:“让我晚上再好好想想,明天给你吧。”想不到第二天一早他老人家拿来一张144字的“明开法师颂”:

  一识明公     正知正见     律己以严     与人为善

  年少出家     诸方参学     阅藏习禅     转迷为觉

  弘法利生     清化五浊     西园选贤     僧中拔擢

  住持戒幢     克勤克俭     既任会长     不骄不谄

  大跃进时     抢救文物     文革期间     护经护佛

  五百罗汉     未遭损失     佛教史中     可书一笔

  下放菜园     心怀故宅     返回寺中     维护古籍

  整理经书     八万余册     蔚成大观     载誉全国

  自利利他     精进不懈     爱国爱教     僧伽师范

端端正正的小楷字,笔笔精到,一丝不苟,我们把茗老的这幅字印在“戒幢律寺”简介的扉页上,茗老还为我寺及下院定慧寺题了寺名和山门对联“从方便门入如来室,依大乘法度有缘人”以及大殿抱对等,老人家的那种认真精神令人难以忘怀。他的认真勤勉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即使到了晚年已名满天下,每逢登堂讲经,总是认真备讲,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同第一次登台讲经一样。据他身边的弟子回忆说,茗老谈到做事,总是说要认真、踏实、严谨,不能感情用事,凡事要经过一番考虑......

茗老德高望重,但他将所得供养都用于建塔修复寺院,支援灾区和接济后学上,而自己一直保持着惜福习劳的出家人的本色。老人每晚爱写半个小时的字,侍者可以裁纸叠纸,但不许倒墨,对墨汁的使用他是看写字多少决定倒多少墨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一饭一粥特别珍惜,每顿饭吃完,一定要用开水涮碗再喝下去,很有印祖风范。他经常告诫身边人要惜福、习劳,对徒众的要求特别严格。记得2000年茗老因为有法会来到西园,早餐时他的侍者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稀饭泼了半碗在桌面上,我们在一道用餐的人都打圆场说不要紧,服务人员也立即凑上来准备抹桌子,不料茗老立即沉下脸说:“做事毛糙,舔掉、舔光。”侍者红着脸慢慢地舔光了桌子上的稀饭。茗老圆寂后海内外寄来的挽联挽诗上百篇,如“勋业可观、高风堪仰”、“华夏高僧本色,佛门弟子楷模”,绝对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对茗老伟大而朴实的一生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研究所创办的《人世间》杂志,是他老人家生前题写的刊名。今天,我把这篇小文章发表在这上面,既是了了写篇纪念文章的心愿,也是在鞭策自己,不能忘记他老人家对法嗣的厚望,不能忘记他老人家对西园寺和整个中国佛教界的希望。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

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抚摸着他老人家亲笔所书的遗偈,弟子衷心祈愿恩师,乘愿再来。

 

点击返回《人世间》2002.3:透视财富 目录

排版|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