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第26期 午后的倩影,月下的黄衫

小黄 观岑

我叫观岑,是一名场地组的义工,曾经,我也是一名懵懵懂懂的营员,接受着周围黄小觉们的服务。在七天的静修营里,他们无我利他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回来后,我许下了一个愿望:一定要再来西园,成为黄小觉!我连续申请了两次,都未被录取。这次我启白三宝,如愿地穿上了小黄衫。

义工并不好当,刚开始,大家都怀着美好的愿望,热情高涨,说的都是“使把劲,使把劲”,没两天就变成了“省点力,省点力”,开始是“自己扛,自己扛”,到后面是“等车来,等车来”。唯一不变的是组长师兄们温和的叮咛:“慢一点,慢一点”“咱们先吃饭吧”“辛苦啦”。每每听到这些话,我积聚多时的疲惫感,瞬间放空,再去看那些摆得不怎么整齐的垫子,也变得可爱起来。

我们每天都在出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路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几位男师兄跟我走!”耳旁的麦克风,时不时传来师兄们的声音,整个频道又欢快地交流协作起来,这是整个组最忙碌的时候。尘土飞扬,一个个或蹲或站,形态各异的身影,是动态的美;远处的佛像,空寂的讲台,璀璨的夏花,是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的结合,传递着一股利他的气息。回想我当营员那会,常常被这种力量感动得热泪盈眶,如今作为义工,我站在门前,恍惚之间,仿佛又看到了我端身正坐,身着白衫,双目微闭,跟着导师,跟着这美妙的声音,和小白衫们,一起享受着三宝的呵护。时过境迁,我也成为一名服务者,浓浓的关爱不断从眼中流露,那背后,是慈悲,是智慧,更是修学带来的感动。

这,除了感动,更是感恩。飞驰的板车,承载着爱的拜垫微湿的背影,沉浸着担当的汗水颤抖的双手,把持着慈悲的铁桶飞舞的袖章,护卫着智慧的树苗晃动的标牌,引领着自觉的道路闪烁的镜头,记录着自性的觉醒微动的蒲扇,挥动着无上的清凉有幸能成为静修营的义工,我由衷地感到荣幸。愿我们在菩提路上携手同行,不离不弃。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返回目录页面

排版|马莉

《人世间》第26期 从小白到小黄,见证生命的改变

小黄 道力

金秋十月,又到了江南最让人难忘的季节。

2016年,我作为一名营员来到西园,期待着生命的改变。一个80后的年轻人,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面对周遭的人际关系,面对活着的究竟价值,充满了迷茫。我多么渴望有一位老师,能指引我走好未来的人生路!活动期间,行、住、坐、卧,各项禅修活动的体验,让我逐渐回归规律的生活;聆听导师、法师们的专题讲座,优秀师兄的分享,我发现,原来修学佛法可以把我导向如此健康、光明的人生,佛陀、导师就是我此生一直苦苦找寻的老师啊!感恩三宝、能够进班修学,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活动期间,我暗暗发愿,明年十一我也要穿上小黄衫,来感恩、利益更多的人。

回到家乡,我精进修学,承担义工,进班修学两年多,我的观念、心态与生命品质发生着以前不曾想过的改变。以往我总是很自我,希求别人给予我幸福与爱,现在我认识到人生真相,无私的把爱奉献给他人,心打开了,人际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往我对职业的规划很迷茫,现在的我选择了“正业”,心踏实了,工作中充满信心。以往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现在的我追求生命的觉醒!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我的人生回到了健康、幸福的轨道,进班修学的两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精彩的两年!所以,我更要来做义工!我要把这智慧文化传递给您!

去年“十一”,我有幸穿上“小黄衫”,如愿成为一名义工。但想要真正利益好他人,真不是一句口号而已。强大的凡夫心让义工行充满了艰辛。幸好师兄们及时帮助我调整发心:“做义工最重要的是检验修学佛法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做义工如果不导向解脱,那导向什么?”“要带着随喜和供养的心去做义工”,“要观想,我一点一滴的努力能够利益到数万读者”。我终于放下了强大的凡夫心,带着纯粹的利他心投入到义工行中。对我来说,这是生命的突破!

“欲为法门龙象,先做众生牛马”,今年十一,回到西园,我发愿做一盏明灯,安住当下,用心定格每一个殊胜的瞬间、每一位菩萨的笑脸,用一张张美图,随喜十方功德,为每一位渴望生命觉醒的人,送去希望,送去光明!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返回目录页面

排版|马莉

《人世间》第26期 生命的提升

小白 慧知

来静修营之前,我充满了期待,也希望能从小白变成以后的小黄。我不是期待颜色的改变,也不是期待身份的不同,而是期待那种全心全意付出的能力,期待那种身体疲惫时依然保持慈悲与调柔的能力,期待那种清澈和开放的心。那是生命品质的改变,是我们每个人的期待。

慈悲教会我柔软和开放,让我变得像一个孩子,从导师开示的四无量心到界文法师带领的慈心禅,我惊讶地感觉到身心久违了的柔软和放松。祝福的对象是别人,放松和舒适的却是自己。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方能成就菩提花果。原来,那些自以为是保护自己的硬壳才是让自己紧绷的压力;原来,柔软的慈悲心才是一份给他人给自己最温暖的礼物。

觉知让我像个可以感知自己、控制自己的成年人。导师在斋堂开示,吃饭也是修行,要学会觉知。廖乐根老师说我们思考太多,觉知太少。界文法师带我们做正念的禅修。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流转,当声音、念头生起时,它像泉水一样活泼,内心是这样的满足。我感觉到了生命的无限。导师教我们的生命的规律:观念到心态到生命品质。我越发生起了对三宝的皈依心,无比感恩导师的法布施。之后,我发现自己可以毫不费力的随喜他人。生命的提升,让我情不自禁地感恩一切。觉知,让我清醒,让我成长。

慈悲让我调柔,觉知让我稳定,三皈五戒则让我安全。我的生命、我爱的人们的生命、所有众生的生命都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个强有力的依靠,一个快乐温暖的归宿。这对于轮回中漂泊的我们来说,是怎样殊胜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法身慧命源自师父。我坚信我们一定都能早日脱离轮回,唯一能报答师父恩情的,就是悲智双运、自利利他。

导师说寺院的首要功能是教育。如果我是游客,能得到的又有多少。我何其幸运!我情不自禁地想把自己的这份感动和体悟分享给更多人,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提高生命品质的秘密告诉给更多人。我们要将这明灯传出去,照亮每一个生命,愿他们也能收获我们的幸福和生命品质的提升。当我回到尘劳俗世以后,最重要的就是紧紧地依靠修学的团队。愿我们在菩提大道上永不掉队,愿菩提花开满世界。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返回目录页面

排版|马莉

《人世间》第26期 迟来的皈依,却是我觉醒的开始

小白 净兼

静修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有氛围 、有次第 、有引导、 有方法! 它和修学一样,是培养菩萨的摇篮!

慈悲的大和尚、导师和各位法师们、亲切温暖的小黄衫们、人文艺术的水边林下,营员朋友们的互相关怀,以及古朴禅意的拈花堂、巍峨庄严的三宝楼,等等是氛围;导师开示四无量心后,界文法师带领我们修习慈心禅、皈依法会前觉净法师的戒律讲座,这是次第;所有的开示和专题讲座是引导;所有的活动都是饱含慈悲与智慧的方法。

皈依法会特别震撼我的内心。在等待导师入场时,我听到周围一片啜泣声。我百感交集,又激动、又懊恼,更多的是感动。激动的是,我终于是个正式的佛弟子了!懊恼的是,四年前我就接触到了佛法,却迟至今日才皈依三宝,我从来不知道皈依的功德和重要性,认为是形式主义,只要自己努力闻思修行就够了。皈依后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个法名吧!但通过戒律讲座,我知道皈依有八大殊胜功德。原来我错过了整整四年!在这四年里,我早已对三宝升起了无比至诚的依止心,却连最基本的皈依都没有受过,如果我四年前就能进班该多好!但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我要做的不是悔恨,而是要转懊恼为精进,知恩图报,安住修学,点亮自己的心灯,再点亮他人的心灯!法会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未来的菩提路,有导师带领!有师兄们陪伴!

短短几天的静修营,我的感动太多!眼泪太多!这背后,是三宝的功德!是导师、法师们的慈悲和小黄衫们的付出!是良好的氛围!有效的次第!正确的引导!智慧的方法!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有太多的收获和感动!最后我发愿,明年的静修营我要穿上小黄衫!

返回《人世间》第26期目录请点击:这里

排版|马莉

《人世间》第26期 感恩、觉醒让生命绽放

王汀

从去年10月至今,我已参加了9次读书会,对我帮助很大。在学习佛法智慧的过程中,我知道:简单的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幸福和有价值。所谓自我的优越感、重要性、主宰欲,都是虚幻的东西。生活中许多烦恼、恐惧和压力都是执著产生的,我们一直被“我执”的错误观念绑架太久。《金刚经》说:云何降伏其心。我们要解决无明烦恼迷惑,只能从心入手,要用佛法智慧管理好自己的内心。安住于当下,拥有一颗平和柔软、慈悲感恩的心,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才能体会由内而外的喜悦,让生命恢复清净的本来面目,从容面对世间的种种变化,不为顺逆境界所动,不断提升生命品质。这应该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每次的读书会都让我感觉意犹未尽。从预习、观影、讨论、分享到写心得,收获满满。学习《随缘与进取》时,我感触颇深,写了《生命总因努力而更有力》,没想到,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感慨、鼓励和赞叹,我感受到传播正能量的快乐。当一个个曾经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在迷茫中被拎出时,一定是在敲击着每个人的心底。种好因,种精进的因,不放过任何一个机遇,不让善的因在疏忽中悄然溜走,这是一种自我成长的修行。这句话是我在用心中的受益,也必将终身受益。

参加静修营,能够现场感受佛法道场的清静。每每看到活动中那些带着温暖笑容的小黄衫,我的心一下子柔软下来,黄衫柔柔,仿佛一盏盏明灯,暖暖的光芒照耀着西园寺各个角落,这是爱的绽放,如微风拂面,如流光透彻,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五天经历,也为我将来能够参加修学,系统学习佛法,开启智慧的里程。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返回目录页面

排版|马莉

 

《人世间》第26期 正念禅的用功要领

界文法师 

佛法是讲止观双运的,止即寂止——禅定;观即觉照——智慧。如果只是修习禅定,还不能够引导我们开发智慧,觉悟到真理。所以,观就非常重要了。那怎么来修习观法呢?在佛教里最经典的就是运用四念处的方式,用现在西方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词汇就是正念(虽然“正念”源于古老的佛教禅修,但在当前的入世应用中常常是不涉及宗教背景的)。

一、四念处概述

四念处,又称四念住,是佛教修持的入门方法。所谓四念处,就是用智慧观察身、受、心、法四念处,安住心念,从而引发定慧的修行方式。

在佛教中,不论是初学者,还是已经开悟、证果的圣者,乃至于阿罗汉,或者佛陀本人,他们都是依四念处而住。所以,作为佛弟子,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四念处这种安住身心的方法,这是一项基本功。因为,普通人的正念非常微弱,即使圣者,仍然会有失去正念的时候,只有佛陀才是正念不失者。

现在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四念处,有时候会觉得教理跟生活非常难以融合。遇到境界功夫用不上,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往往是理论居多,实践偏弱,这都缘于我们没有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基本功。

观禅不像止禅那么简单,要真正掌握,可能还需要依正确的方式长期习练,甚至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它才会逐渐融合到你的生活里。关于四念处的学习在佛教中有详尽的观修方法,在此仅介绍它的入门基础,也是重点。

二、四念处内观修习要点

正念,通俗的理解,就是用正确的方式来觉照我们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身心现象。

第一,正在发生。

比如我们正坐着,会觉察到身体端正不端正、紧绷还是放松;会觉察到舒服不舒服的心情感受;可能还看到灯光,听到声音,闻到气味,身体有各种各样的接触……所有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的六种现象,被称作一切法。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此时此刻所经历的。因为我们此时此刻可以去觉照的太多了,我们就归为四大类:身、受、心、法。

虽然,你觉察到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官,但并不意味着你已真正开始了四念处的禅修。以正确的方式来觉照,将是非常关键的,它决定了我们觉照的结果。很有可能,当你觉察的时候,你会更烦躁、更难受,宁愿沉溺在手机里。但是一旦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觉照方式,就一定会改善我们的身心,开发我们的智慧。

第二,觉照的正确方式。

禅修时要能够围绕四念住展开,就是佛法中真正的禅修。毕竟,在意业和行为完全以欲望为主导的人类身上,对身心的不正确理解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而四念处正是认知身心本质的方法,借助这种方法,禅修者通过对身心进行反复的觉察与认知,达到破除无明,远离烦恼的目的。要正确地觉照,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中立。

一是觉照像镜子一样,要保持中立。禅宗常说“不迎不拒”,即不去抓取,也不抗拒。而是像旁观者一样,只是“看着、看着”“知道、知道”这样一个最根本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我们都会评判,或者抓取我喜欢的,抗拒我不喜欢的。但是在四念处的过程中,为了觉悟真理,提升我们身心的品质,要切换到另外一种新的觉照模式。腿麻就是腿麻,不烦躁、不抗拒,对于一个熟练运用四念处的禅者来说,他会观察这个腿麻,觉照这个腿麻,意识到这只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在生起、在变化、在刹那地灭去。“振动、振动”,“消失、消失”,然后又生起新的状态。他会有一种非常清新的、流动变化的、开放的心态来观察。这就是一种不一样的状态了。

2.关注它的无常性。

无常性,就是不管我们观察任何一个目标、任何一个对象,都要意识到它是无常的。比如我现在在说话,大家就标记“听到、听到”,这是法念处的觉照、一个声音现象。如果我们没有学过佛法的话,只会关注到声音的生起,但是很少意识到声音灭去。我们了解了无常观,就不光是觉照它的生起,还会体会它的灭去。此时此刻,我说的每一个字,在生起的刹那,就已经消失在虚空中了。那你有没有觉照到这一点呢?假如你觉照到了这一点,你的心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可能在刹那之间,你的心就会体验到一种空灵,觉照马上就提起来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管你听到的咳嗽声、电器的声音,还是拍照的声音,其实都在为我们演说无常和空性的道理,都可以帮助我们开悟。

当我们把无常的见地融化在禅观里,你会发现,不仅声音是无常的,吃饭的味道也是无常的,到了喉咙里的时候它灭去,是不是?苦乐也是无常的。到最后,不管是开心的、痛苦的,都灭去了。如果回观我们走过来的几十年,是不是你所经历的所有东西,都已经灭去了,留下来的可能只是你心里的影像,被称作一个概念,留在你的心里,而那个事物本身、经历的所有苦乐本身都已经灭去了。所以,我们不用太执著苦乐,要知道它们终归是会消逝的。有很多人觉得生活好痛苦、很难熬,倘若你想到了无常,你就会获得面对的勇气。

因为无常,苦乐现象都不过是如梦如幻的展现而已。所以关注无常性,特别有利于我们心的宁静和开放,帮助我们放下抓取,放下抗拒,去除掉所有的执著,如如不动。

3.无我的态度。

现象只是现象。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很累”,那此刻体验到的累的感觉就与你的自我连接在一起,把你整个淹没掉了,你就变成了累。但是当你只是标记它为“觉察到一个累的感觉”的时候,就对这种累的感觉产生了觉照和关怀,它是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吗?是在心里吗?你就不会再沉浸在痛苦中,而是展开一种带着好奇心的探索、一种自我关怀,对自己的身心现象,会产生进一步的领悟,了解它是怎么回事。对生气的情绪,也要能够非常熟练地运用这样一种无我的态度,来标记所有的部分都只是现象,而不是把它跟自我放在一起,那么,我们就会获得一种非常不一样的生命态度。我们的智慧从哪里来?就是来自这样的非常彻底的觉照,非常清晰的观察和了解,万法的实相就会展现给你看。所以心烦了,你不要说“我很烦”,这样你就会被烦淹没。如果你告诉自己:观察到了一种烦的感觉、一个烦的心念,那么你就会启动自我关怀和自我觉察。

所以学了正念,特别有用。修习多年以后,我慢慢地形成这样的习惯,就是不管自己出现什么状况,比如心情不好、身心不舒服,首先都会去觉察它。每次这样的觉照,都会给自己带来很不一样的启发和了解,产生领悟转化和疗愈。佛法其实充满了慈悲和智慧,可以终身受用无穷。

4.无为、无所得的态度。

我们平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首先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无常故空,无自性故空。声音是空的,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只有现象没有本质;味道是空的,都是众缘和合。最后说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我们在禅修中也要用一种无为、无所求的态度,比如腿疼,你想通过觉察让它赶快消失掉,那么就变得有所求了。我们觉照腿的疼,不是为了让疼消失,而是要知道这个疼本身是怎么回事,是为了帮助我们觉照,只是体察它的生灭的实相,观照我们的感受本身。所以,不需要添加任何的东西进去。

有时候,我们为了治病去禅修,扫描身体,觉察自己,希望把病治好,让身体更健康。有的人想打通气脉,有的人想开悟,用力去观察,反而把自己弄得身心紧绷。其实最关键是要观察自己心里的执著,放下它,用一种非常纯粹的、非常干净的方式来修行。所以,观禅比止禅更轻松。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修行方法,完全不需用力。作为初学者,为了训练觉照,可能会用一点意志力不断地提醒自己,但是一旦熟练了之后就会发现,这种觉照是非常自然的,跟呼吸、吃东西一样,随时随地在展开,重点是一定要用无所得的方式。如果说我们有所得,用力地想抓取一些东西,想修出一些东西来,就会带来疲劳、紧绷,甚至可能会带来禅修的障碍。有的人修行的时候为什么特别累,或者觉得头痛、上火、身体失调,原因就是有抓取,在禅修过程中,添加的东西太多,就不够放松,没有放下。

5.合理选择觉照目标

本来“觉照”两个字,已经把四念处讲尽了。但是初学者,有时候会感觉此时此刻目标太多了,心念、呼吸、听到外面的声音、看到灯光……铺天盖地的都是现象,这会让自己的心很累、很忙、很动荡,都不知道该怎么观了,找不到禅的宁静。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选取主要的目标,比如说走路,就以观脚步为主,把心一直放在脚步上,“走路、走路”,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会相对地宁静下来。坐禅的时候,观你的坐姿;“坐着、坐着”,体验坐着的感觉;“接触、接触”,你的脚跟垫子的接触,臀部的接触,手的接触,嘴唇的接触,眼睛的接触……也可以用一个很好的方法——观呼吸。因为,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在呼吸,呼吸是一种非常现成的但又非常纯粹的目标。像有的人会体验在鼻端的呼吸,就静静地关注鼻子前面一点点的地方来了解吸气和呼气,吸气的时候自己标记“吸”,呼气的时候标记“呼”,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吸和呼,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的心宁静。慢慢的,一边观呼吸一边放松,一边放松一边观呼吸。有的人呢,观鼻子会觉得比较紧绷,就喜欢观腹部的起伏,这时你也可以体验到,随着你的呼吸,你的腹腔会慢慢一起一落,你可以标记“起、落……起、落”,来观腹部的起伏。总之,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式,通过更多的把心放在主要目标上为主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活在当下,帮助我们觉察。

当我们这样持续地观察,自己的觉照力增强的时候,慢慢地会看到一切现象会呈现出它的本质。什么本质呢?无常性、无我性和空性。当你听声音的时候,你会发现声音灭去了,刹那灭去;当你尝味道的时候,味道在变化;当你看呼吸的时候,每一次呼吸都在生灭;当观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最后会发现,这个感受也是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微细的感受在刹那生灭。慢慢的,降服了五盖(即贪、嗔、昏沉、掉举、疑)之后,再进一步去观察自己的整个身心,会真正地看到无我,契入涅槃境界,证得实相。

所以,静观,作为四念处的起步是很简单的,但也是甚深的,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深入观修,直至究竟明了!

离愁难舍终须舍 ,化作两地菩提心.

来时,银杏叶还是绿的,这会儿,它已经泛黄了。


来时,还是满陇桂雨,这会儿,已经黄花落尽。


来时,我们还是陌生人,这会儿,我内心已是满满的难舍离愁。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返回目录页面

排版|马莉

《人世间》第26期 慈心禅的用功要领

界文法师

禅的巴利文意思就是培育,是我们心灵品质的一种培育方式。我们这颗心非常难以调伏,特别是你想让生命趋向于更高品质的时候,就会发现需要一些方法来培育这颗心灵。而这正是佛教的禅修所要完成的。它的核心又可以分为三种:精进、正念与定。

第一,精进。精进就是不放逸、不懈怠。禅的用功是非常精进的,要把整个生活都转化为修行。刹那之间失去了正念觉照,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这个活泼泼的生命。

第二,正念。念就是记住、记得的意思,指心跟所缘在一起。正念,就是用正确的态度、方式和见地来觉照自己的此时此刻,也即用正确的打开方式来活在当下,这才是觉悟的人生。有很多人是不愿意活在当下的,觉得很无聊,而更乐于回忆过去美好的东西,做做白日梦,幻想未来等。为什么你在当下没那么开心?其实是因为打开的方式不对。所以,正念需要正确看待和觉照正在经历的此时此刻,这样就不会再逃避现实生活,不会再从每一刻生命的当下逃开,能够真真切切地活着,活在每一个此时此刻。

第三,定。定的一个特点就是心一境性,就是心的稳定性、清澈、纯净,而不是处于一种混乱、动荡、浑浊、昏昧的状态。

慈心禅实际上属于一种禅定的方法,让我们的心安住在大慈大悲上面,让心清澈、安住、统一。不管是止禅还是观禅,都需要能够对治五盖——贪欲、嗔恨、昏沉、散乱掉悔、怀疑。对治了五盖,心就获得了清明。即使是观禅,修观的部分不要求禅定,但也需要有降服五盖的能力。如果说五盖没有被对治和降服,那这样的禅定,至少可以说它还没有成熟,没有被真正地培育到位。所以禅波罗蜜修好以后,我们的心会非常的清澈、稳定和强大。

慈心是一种爱心,愿众生得到安乐及安乐之因。它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对治嗔恨。嗔恨心的对治是修行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不是没有慈悲心、没有菩提心,但是同时也有嗔恨心,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心所。在证到圣果之前,甚至于在证到阿罗汉和大菩萨阶位之前,像嗔心、贪心、执著都还在的。所以说作为凡夫发脾气也是正常的,因为烦恼还没有完全净化。但是也不能因此就理所当然地发火,也要去对治我们的嗔心。这个时候,慈心禅的修习就可以非常有力地来调整我们的心灵。

如果慈心修得很好,就会特别有耐心,不容易发火。它特别有助于我们对治坏脾气、焦虑、抑郁、恐惧。很多女生害怕黑暗,害怕鬼,害怕一个人在家。这种恐惧心其实也是嗔的一种表现。慈心修得足够充分之后,我们会获得更强大的安全感,就不会那么胆小了,不会怕这怕那。还有像失眠、慢性疲劳、人际关系困难等所有这些问题,慈心禅都是可以很好地来对治和疗愈的。

二是让我们的内心安定。当我们运用愤怒和伤害来对待一个生命的时候,哪怕是在想象的世界里,我们自己都会变得很紧绷。有些人甚至可能还会感觉到呼吸加快、全身发紧,心里有一种拧在一起的感觉,坚硬地收缩起来。但是,当你去关怀一个生命的时候,哪怕是在想象的世界里,你都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开始平稳下来。当对方获得安全感和放松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也变放松了,身体会松开,心也会慢慢地安定下来。

佛教讲的慈悲,实际上是一种切实的生命关怀。因为当我们来发送慈悲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身心实际上同时也在变化。在阿毗达摩里面认为慈心是一种善的心所。当这个善心所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内心会获得安宁、喜悦和轻盈的感觉。这是一个心对身、心对心的影响。所以佛法并不只是一种道德的说教,“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而是源自于对生命的体会和观察。它是要贴着你的身心来实现的,是一种修行。

三是能够跟一切众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了慈心,我们就会展现出比较亲切的语言和行为,由内向外呈现出来。当你在乘车的时候,如果窗口工作人员对你礼貌微笑,很暖心地来迎接你,服务很周到时,你会有一种暖洋洋的轻松感。但是假如他皱着眉头,非常的焦躁,你会发现自己也变成“刺猬”了。心缩得很紧,心门也会关闭。所以,慈心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微细的。

修习慈心,不仅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疗愈和喜悦,同时也能不断利益周围人。所以,我们要利益、度化一切众生,除了经常放生、做供养、结缘法宝之外,我们自己充满慈心,本身就是在利益众生。每一个见到我们的人,身心都会放松安宁下来。所以,如果每一个佛弟子都能够努力去开发慈心的话,相信我们对法的信心、弘法的方便、度化众生的效果,都会有非常好的提升。所以有的时候,不妨做一个春风拂面的菩萨,不一定都是那种横眉立目的菩萨。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非常完美地来利益众生,自觉觉他。

慈心禅的修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慈心的打开。我们可以先对自己发送慈心:“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只有自己心里得到了温暖,得到了抚慰,得到了慈心的滋养,我们才有能力去爱别人。这不是自私,而是为了更有能力关怀他人。有些人对自己修慈心的时候会没有感觉。怎么办呢?那就可以配合一些想象,你就可以把自己想成一个孩子,一个经受了各种苦难、活得挺不容易的自己。内心里很脆弱,外在又拼命要坚强,有好多的不容易。在这个时候要心疼自己,轻轻地带着爱心拥抱自己,真心诚意地默念:“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远离一切危险……愿我远离一切危险……愿我远离一切危险……”希望自己不会遭受灾难,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平安的。或者也可以从正面来祝福自己:“愿我自己平安……愿我自己平安……愿我自己平安……”都可以。选择你最有感觉的方式。当这样绵绵密密地来祝福自己的时候,自己的心就会静下来,渐渐杂念减少,五盖被降服,定力就会得到提升,心就会变得清澈安定,我们的禅就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培育。

第一句念了一阵之后,要是觉得枯燥了,就可以换到第二句:“愿我没有心灵的痛苦……愿我没有心灵的痛苦……”这个时候你要非常好地来关怀自己,绵绵密密地运用这个祝福词来传递慈心。你也可以反过来说:“愿我内心平静喜悦……愿我内心平静喜悦……”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微笑的样子,内心安宁、获得喜悦的样子,来打开慈悲心,深深地祝福自己。

然后换到第三句:“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或者也可以反过来默念:“愿我健康自在……愿我健康自在……”想象自己健康的、充满活力的样子。这时候,你内心里感觉到喜悦,对自己充满关怀。用这些想象来帮助自己,真心地祝福自己。

最后一句是:“愿我快乐通达。”希望自己快乐、通达,在生活中不再迷茫。真正通达的智者就是完美的佛陀,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最美好的祝福发送给自己,希望自己快乐通达。想象自己豁然开朗,非常通达,无忧无惧的样子,来帮助自己打开慈心。

这就是慈心禅的修习方法。当这样绵绵密密地来祝福自己的时候,杂念会减少,贪欲、嗔恨心、昏沉和掉悔都渐渐灭去,对法不再怀疑,内心会产生禅的喜悦和安宁。如果对自己感觉生不起来慈心,也可以先观想一个可爱者,发送给另外一个人,乃至于发送给一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运用这四句祝福词帮助你打开自己的慈心。

对自己的慈心修到比较稳定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把慈心转向其他的众生。一般来说,要选择一个可爱者。就是这个人有美德,跟你有一些美好的过去,令你有好感,愿意祝福他的。但不能是那种男女的恋情,最好是比较纯粹一点的——好朋友、闺蜜,或者你的师长、长辈,父母也是很好的对象。你就回想跟他们的美好的瞬间,他们关怀你、爱护你的那些温暖的时刻。一旦你的心打开了,你就以慈心祝福他,想象着他的样子,心里默念:“愿你平安,愿你远离一切危险……”然后换第二句:“愿你没有心灵的痛苦,愿你没有心灵的痛苦……”还是上面那四句。到了第四句“快乐通达”之后,再倒回到第一句“愿你平安,远离一切危险”。就这样一轮一轮地慢慢修,慢慢去降服五盖,安住我们的身心在慈心上。

当对可爱者的慈心修成熟了,我们最后还要把心展开来,进入第三个阶段,将慈心发送给无量的众生。包括可爱的人、没有关系的人,还有你的敌人(有怨恨的人)。在正式的慈心禅修习中,我们能够对所有人发送出慈心,才算是第二个部分成功了。第三个部分就要修无量的慈心,真正的四无量心。这个时候,我们就把心打开来,发送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平安,愿一切众生远离危险……”把你的爱心毫无保留地发送给一切众生,绵绵密密地祝福整个世界:“愿他们没有心灵的痛苦……愿他们没有心灵的痛苦……愿他们没有心灵的痛苦……”最后是:“愿他们快乐通达……”这就是整个慈心禅的具体修法。

还有一些注意事项:第一是不要太用力。有的人说我要祝福我的亲人朋友,就特别地用力地去发送慈心,这是不恰当的。应该用轻松柔和的心态,一边放松一边安住在慈心上。让你的心灵宁静下来,速度不快不慢。太快就会很累,还容易烦躁。太慢杂念容易插进来,或者就会睡着了。所以速度要均匀,让你的心特别能够安住、舒服。再就是不要频繁地换对象,一会儿发给父母,一会儿发给孩子,一会儿发给老公,最后发给邻居。这样的话你的心就会动荡。在一个阶段之中最好只选一个对象来修习,因为我们毕竟是在修慈心,修禅定,心不能太乱。最后就是不要没完没了地想象。做一些回想是为了帮助我们令慈心生起,一旦心打开了,就应该在带着慈心的祝福词上面安住,让定力增长。这就是慈心禅的用功要领。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返回目录页面

排版|马莉

人世间第26期 “我执”浅说

净智法师

 

我执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佛教内部不同的宗派,对它的描述不尽相同,有些粗糙一些,有些精细一些,有些容易理解,有些比较烧脑。特别是对于我们凡夫来说,要去除我执很难,对一个非常自我的人说,不要我执,就如同与虎谋皮般,很难很难。本次讲座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简单地介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有关我执的内容,而不涉及大乘佛教关于我执的讨论。

一、外道的神我论

首先,我们先讲一下佛教的“无我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在古印度,有很多外道,他们大多主张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神我。比如帕坦伽利(patanjali)的《瑜伽经》就说:“不执着便是对所见所听之物,毫无欲望。由于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这便是最高的。最高的三昧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如果达到无分别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现。智能便与真理合一。此与言辞的推理截然不同。”

这部经是印度瑜珈派的典籍,你单看其中一两句话,你会觉得,咦,好像也挺有道理的,比如说,不要执著、不要贪婪等等,佛教好像也是这么讲的,但其实二者背后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外道认为有一个真我,所谓真我,就是真理、觉知、喜悦。我们之所以痛苦呢,是因为我们认贼为父,认错了。而一旦认识到这个真我你就获得解脱了。所以外道的修行呢,他是去寻找这样一个真我。通过冥想修行,通过舍弃世俗,真我就会自然显现。

二、佛陀的无我论

佛教虽也讲放下执著,不要贪恋世俗,但背后的逻辑并非如此。佛陀当年出家也是先跟着外道修苦行,修禅定,但是在不断探索真我的过程中,他发现,其实没有这么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的色身会衰老,会死亡,所以我们总希望不受这些束缚,于是就想象有一个纯粹的,不受色身等束缚的本体,但这只是我执的投射。故佛陀证道时,说了一个著名的颂子:“经多生轮回,寻求造屋者,但未得见之,痛苦再再生。已见造屋者,不再造于屋。椽桷皆毁坏,栋梁亦摧折。我说证无为,一切爱尽灭。”也就是说佛陀在证道之后,他发现了一个真理,即这个轮回的背后没有一个所谓的上帝啊,大梵啊,灵魂啊,神我啊,没有这么一个东西。一切的存在,都是被无明、我执所造就的幻象。一旦认识到无我,贪嗔等烦恼就会慢慢地熄灭,不会再造业,不会再生死轮回。

我们看到许多外道修苦行,很多也会过一种非常朴素的生活,世间的名利地位他们也都不要了,看上去好像是很修行的人,但这不是重点,重点的在于知见。他之所以努力修行呢,是认为世间的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但背后有一个我是真的,他要去寻找这个我。但是佛教认为这种努力的本身就是无明、我执的表现。即使一些佛教徒,表面上也能持戒,也在修定,但是在智慧的层面,其实并不跟佛一样,而是跟外道一样。因为潜意识中,总想找到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而很难接受无我的道理。

第一次听到无我的道理并真正领会的人,他应该会有一种汗毛直竖的感觉,或是极端的喜悦,或是极端的恐惧。因为“无我”必然会与我们无始以来的我执相冲突,它是一种非常颠覆性的认知。如果听了以后毫无感觉,这多半是没有理解的缘故。经中记载,外道听到佛陀讲无我的时候,心中如被三百根矛刺中。这至少说明,外道听懂了,所以很痛苦。我们大多数人则是凡夫,对见解之类的没兴趣,只要物质生活得好就行。不像外道,虽然他的知见错了,但他是在追求一种真理,只是误入歧途,但这样的人一旦回到佛教的正道上,他会很快解脱,因为他的慧根很利。

三、无我的证明

佛教是如何破斥外道所主张的神我呢?

《杂阿含经》中记载,世尊告五比丘曰:“诸比丘!色无我。诸比丘!若色有我者,此色应不致病,于色应得谓:‘我用此色,不用彼色。’诸比丘!然色无我故,色乃致病,于色不得谓:‘我用此色,不用彼色。’”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色身真的是我,或被我所主宰的话,那么我应该对这个色身说,我不要疾病的身体,我要健康的身体。但能做到吗?做不到,做不到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色身根本没有主宰。如果真的有一个自我的话,那就应该能主宰身体,让它不生病,不衰老,不死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以色身根本不是我,而是被无明妄想错误地执为是我,

在另一部经中,佛陀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弟子们来了解无我。如云:“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色常耶?无常耶?世尊!无常也!无常者,苦耶?乐耶?世尊!苦也!观无常、苦、有变坏之法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本我自身。’然耶?世尊!不然!是故,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色,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胜、或远、或近,一切色,应以正慧如实如此观察: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本我自身。”

色身如此,感受、想法、情绪、意识活动等也都如此,我们要观察它们都是无常的,而无常的东西就是苦的。苦是逼迫的意思,因为被无常所逼迫,所以不能主宰,非但不能主宰,反而被它所逼迫。不想生病却得生病,不想衰老却得衰老,从而让我们意识到这些东西其实根本就不是我,也不是我拥有的。一旦你认识到这些东西都不是我或我的,你就会放下对它的执著,从中解脱出来。

比如有一个手机,在商场的柜台还没有被卖掉的时候,不小心摔碎了,你一点都不会难过。但是如果你花钱买了后摔碎了,你就会难过。同样一个外在的物质,当它发生变化的时候,为什么一种情况你会痛苦,而另外一种情况就不会呢?这明显是与自我的执着有关。如果认为是我的就会痛苦,如果认为不是我的就不会痛苦。身外之物如此,内在的身受心法,也是如此。只要你认为是我或我的,你就迟早会痛苦,为什么?因为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受逼迫、非主宰的,而我们却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能够完全主宰它,但事实往往是不受你控制的。众缘和合的事物,不是由我说了算的,放下我执,随顺缘起,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四、我执的所缘

佛教各部派对于我执的所缘境有很多争论。通常来说,心必须依它所认识的对象才能生起。比如,桌子是存在的,故有看到桌子的眼识。龟毛兔角是不存在的,故没有看到龟毛兔角的眼识。佛教既然宣说诸法无我,这即是说“我”是不存在的,那我执是缘什么而生起的呢?

小乘部派有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执是没有所缘境的。就如同我们回忆过去,表面上说你在回忆过去,似乎有一个过去作为你的对境,但其实过去早已经不存在了,它只是你相像出来的影像,不是真实的。同样的,我执也是没有对境的。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任何心都必须有一个所缘境,你可以看错,但不能说没有。比如说你把地上的一根绳子看成了蛇,这是错觉,但前提是你必须得有一个绳子在那,如果连绳子都没有的话,你就不会误看到蛇。同样的,我执以色受想行识等五取蕴为所缘境,但却将这些本来是无常的,缘起的东西,当成是常一不变的自我。错误的是行相,而非所缘。

其次,我执的所缘是不是只是五取蕴,部派之间也有争论。有人认为,佛既然说过:“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故我执唯缘五取蕴。也有人认为,部分外道执着有一个神我不生不灭,遍满虚空,这是离蕴计我。而小乘犊子部认为有一个非即蕴非离蕴的我作为轮回的载体,这遭到其他部派的批判,认为是一种变相的我执。故依所缘与五蕴的关系,可分出三种我执――即蕴我执、离蕴我执、非即非离蕴我执。

另外,我执还可以依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分为三类。就好像贪欲可以分为欲界的贪、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一样,三者是不同的。比如某人为了修禅定,他不再追求饮食男女,名利地位等,这些欲界的东西,他不要这些东西,但是他对色界还是有贪的。不能说他断了欲贪,就同时断了上二界的贪。

你可能会说自己,好像没有对色界的贪啊,那是因为你现在的境界比较低,没有证得禅定,没有尝过色界的妙乐,所以连生起色贪的机会都没有。但你没有生起来,不代表你把它断了,一旦你达到那个境界,你的贪就会生起来。我执也是这样,现在感觉不到色界的我执,不是说它没有。没有生起和被断除,是两回事。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巧克力,他当然不会生起对巧克力的贪欲,但你能说他后来见到巧克力就不起贪吗?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修行中,就要知道贪欲也好,我执也好不是一下子断除的,因为它们分属不同的界。小乘一切有部主张谛现观时,不可能顿观三界,而要分界别观,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如果能同时现观三界的话,那么三界的烦恼就会被顿断,这样一来,四沙门果的安立就变得不合理了。佛陀既然在修行的路上,施设了四个成圣的路标,断见惑证初果,断欲界的修惑证二、三果,断上二界的修惑证四果,可见烦恼必须分界渐断。分别我执虽说是见道时速断,但见道与修道的无漏慧本质一样,故也须如修道时一样,分界而断。

五、我执的性质

我执虽然经常被说成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但是在性质上,它并不是不善法,而是有覆无记法。无记,是指“我执”无法记别是善的,还是不善的,到底会感得可爱果,还是不可爱果。有覆,是指“我执”能够障碍圣道的现起,使行者不能解脱。即“我执”可能会导致你做恶事,但有时也不妨碍你做善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有我执,你绝不能解脱。

什么叫有我执的人也可以做善事呢?比如,有人想下辈子过得更好,于是就经常去行善积福。故我执不一定都是导致人做坏事的,它是无记性的。心理学家说,要塑造一个健康的自我,这当然不是坏事,只是不能解脱罢了。

其次,我执是导致我们流转的生起因,但不是异熟因,即不是产生我们苦乐果报的那个因。因为有我执,所以我们才会轮回,但投生到善道还是恶道并不是由它决定的。故不能因为它是轮回的因,就将它判为不善性。

另外,我们平时所说的善与不善,并非是从能否导致解脱来判断,而是从感召的果报而判断的。比如,我去帮助别人,可能也是出于自我,希望得到别人赞美、认可等,但不妨碍它是善。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做善事的人,都要先达到无我。故从世俗谛的角度而言,有我执并不妨碍善的行为,所以把它称为无记性。而有一些部派,从胜义谛的角度,把我执也说成是不善,这个标准太高了。

六、我执的断除

佛教说,断除烦恼是通过遍知的方式。什么是遍知呢?就是对某一类事物,经过最广泛、最深刻的考察后,获得的究竟、如实的现量智慧。遍知必须超越思惟分别,成为内心中毫不动摇的见解,而不是那种提起来有,不提起来就没有的干慧。比如,一个人虽然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是在他忍不住抽烟的时候,他的这个想法就变淡了,他要真的觉得这个像毒药一样,吸了马上要死,他就不会吸了。观修无我也是这样,不是偶尔想一想,觉得五蕴中没有我就可以断除我执的,它必须发自于你内心,深入到你骨髓,无须刻意提起,时刻不会违背的知见。

经中说,见道后的圣者我执已断。大乘佛教认为这只是断了分别我执,而未断俱生我执。但小乘说一切有部则认为,我执一定是分别性的,因为凡是“见”,就必须有推度、坚执的特征。劣慧的禽兽、婴儿等虽然有天然的自我本能,但这只是修道所断的无覆无记邪智,并非我执。另外,未离欲圣虽于有情有爱有恚,亦有自他想心,但这也不是我执,因为任何一个有学圣者都不会在思惟推度后,还坚执有我我所等的。不能因为圣者有自他的分别,就说其我执未断。大乘佛教对此观点颇有争议。

虽然一切法皆非我非我所,但见道位并非现观一切法,亦非现观所有四谛皆空非我,才能断除我执。因为根本性的我执唯缘五取蕴生,余法既不能顺生烦恼,故现观时亦无须多此一举。

以上所说,我执能被出世间道断除,这是各个部派都共许的,但关于修禅定能否断下地惑,就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类认为不能断惑,只能暂伏。一类认为修所断惑可断,我执等见所断惑伏而不断。一类认为,有顶天以下的见修惑都能断,只不过断了之后,还有可能续生。这第三种是小乘一切有部的观点,他们还主张我执等见所断惑若被圣道所断,必无退理;若被俗道所断,或退或不退。为什么无漏道断的我执,绝对不会续起呢?因为“谛理真实,揩定可依,圣慧已证,必无退理。”

大乘佛教对我执还有更深一步的探讨,比如,提出了俱生我执与分别我执,人我执与法我执的概念。对我执的所缘,有进一步分析为亲所缘和疏所缘的,也有提出五蕴只是所依,名言我才是所缘的。有结合第六识、第七识分判我执的,与此相应,我执的断除也有多种描述。因时间的关系,这次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返回目录页面

排版|马莉

 

人世间第26期 菩萨六度

界文法师

 

菩萨道的修行内容可以用一个非常完整而又简洁的框架来统摄,那就是六波罗蜜。“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超越轮回、痛苦、烦恼、迷惑的此岸,到达大自在、大圆满、大威力的佛的彼岸。
一、布施波罗蜜
(一)布施的概念和意义
布施的本质,就是“舍”的心理活动、身业和语业。佛法常说:人天路上,布施为先。认为布施是达成健康、安乐的生命品质的先决条件。它的意义大概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在客观上来讲,布施是获得世间生存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身立命。在世间生活中,在一个团体中,一个人能不能站得住脚,往往决定于他对于团体的价值。如果说,在和别人相处中,你能呈现出应有的价值来,那往往已经决定了你能在这个团队中生存和立足。乃至于家庭生活都是这样。所以阿德勒写的《自卑与超越》里边讲:对别人有利,能赢得感情和尊敬。在佛教里边也认为,若想获得圆满、觉悟的生命,就必须要积极地自利利他,发挥生命的价值,让生命燃烧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佛陀本人,也从未停止过布施的行为。从他出家修行,菩提树下觉悟以后,一直到八十岁入灭,整整四十五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脚步。他云游印度各个地方,为机缘成熟的众生开示真理,引导他们的心灵得到解脱,让他们闻到智慧的法音。甚至于在他即将入涅槃的前刻,还度化最后一位弟子证到阿罗汉。他用自己的行持,为我们展现这样一个伟大生命的光彩。布施也是所有大乘佛弟子都在身体力行的,所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如果人人都能具有奉献爱心的主动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这个世界自然会变得非常安乐和美好。
第二,从心灵提升的角度来说,布施也可以改善和提升我们的心理状态。就是说它对修行也有特殊的价值。《南传菩萨道》里面说到:“布施,有令人心柔软的素质,当某个人在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行动即成为亲依止缘,令心更柔软,更易于持戒、修定及修习观禅来培育观智。”戒定慧三学,如果想有增上的话,需要一颗柔软的心,而通过修习布施可以帮助我们来完成。
在佛教里面,会把布施的随念作为一种禅修。六种随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其中念施就是对布施的忆念,回忆自己曾经的布施行为。当这些回忆现起的时候,会一再的感觉到内心安定、喜悦和柔软。一个布施行为发生后,实际上是可以终生使用它的。不仅是在布施的当下很快乐,而且后来每一次忆念的时候都会带来喜悦。佛教的这种禅修,就叫做施的随念。随念我们曾经的布施行为,比如公交车上让座,做义工护持法会,照顾小动物……任何一个曾经发生过的场景,都可以成为随身携带、取之不尽的心灵财富。
外在的东西我们未必都能够随身携带,而且有的东西在使用之后就消失了。但是心灵层面的修行,会成为可以终身携带的财富,甚至会带到下一世、尽未来际,直到成佛为止。成佛之后,它还会成为度化众生的因缘,所以是很不可思议的。有的人花很多钱去买健身产品、保健食物;花很多的钱,想去如何开发一个更有价值的娱乐游戏,让自己更开心,更快乐。其实,快乐的奥秘可以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来开发的。掌握了修行的窍门,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心灵的滋养和喜悦,从内在里绽放出来。
实际上,任何人都可以去做布施的行为,因为我们这个世间从来就不缺少机会,关键要有一颗知道修行的心。


第三个方面,从对治烦恼的角度来讲,布施可以对治我们的悭心和贪著,解放这些悭贪心对生命的束缚。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拥有的多,牵挂也多。有些东西把它放下的时候,也会油然而生一种释然的感觉,得到一种放下执著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对断舍离,甚至于会上瘾了,那是因为他体验到放下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大乘菩萨通过广大的布施波罗蜜,能够培育殊胜的福德和智慧,使之成为佛果之因。经论中说到,一个圆满的生命会获得八种福德。第一是寿命。有长久的寿命,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来修行善法。第二是形色。有一个端庄的外在形象,会比较容易来摄受别人,在佛教中认为这也是一种福报。第三种族。出生在高贵的种姓,家庭出生更优良一些。第四就是自在圆满。在财富上、人际关系上获得大自在,不会因为缺钱、缺少人脉,而限制了弘法利生的事业。第五个是信言。语言会带有威信,因为有信用,别人愿意信任。第六是大势名称。指的是威势,有社会影响力。第七男性具足。一方面指性别,另一方面也指具有一种大丈夫的气概。第八大力具足——身心健康有力。
所有的这些都可以通过布施波罗蜜来达成。在《大智度论》里,也把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各种方面的布施行为一一对应起来。从财布施、法布施到无畏布施,圆满打造出一个完美的佛陀,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二)布施波罗蜜的修习
如何来增进波罗蜜的修行,在修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这需要在慈悲和智慧两方面来下功夫。慈心强的人,容易看到别人的可爱面和美德,从而激发布施的行为。而智慧,能够看到别人的苦难,这时候的同理心,也会使布施变得自然和主动。在实际做的时候,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布施的行为需要适合自己的具体状况。修行就像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可以让你强壮,但超过你的能力,就会受到运动伤害。同样,修布施时,也要根据实际的能力和体力,否则的话,也可能因此受到伤害。有人问:“法师,我到底该不该去做义工,做利他行呢?”答:“利他绝对是需要的,这是你成佛和圆满自己生命必须的修行。但是做到什么程度,自己要把握好。就像锻炼身体,也像做饭做菜,恰当的盐,恰当的火候,味道最美。”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现实去布施。
第二,布施的行为最好符合对方的实际需要,而且是对他有益的。佛教认为及时和恰当的布施是最好的。比如生病的时候,赞助医药;饥饿的时候提供食粮;精神上匮乏,给予法的引导。对于病人、流浪者、僧团结夏安居等等特殊的时候,给予特殊的布施,都是非常殊胜的布施行为。
第三,与智慧相应。就是布施的时候要能辨识出来这是布施,并且了解布施是有利自他的善法,这就是与智相应的布施。阿毗达磨里说到,同样的行为,善根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差别呢?主要看第一是不是与智相应;第二是不是主动的;第三,过程中是不是有欢喜心。一个比较完美的布施行为,包括三种心态:施前明了,施时欢喜,施后无悔。掌握了这三大要领,每一个布施行为都能够深深地带给我们永久性的法喜,它是不会过时的。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会有一种无意义感,觉得虚幻,生命乏味。实际上若是善巧地掌握了佛法,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在心灵的内部开启无量的宝藏,这就是法的喜悦。佛陀入涅槃之前关照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就是说,我们所学的佛法,是我们生命中最好的依止,是我们生命最好的朋友,是永不失散的财富。

二、戒波罗蜜
(一)戒的概念和意义
戒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不伤害”。虽然我们能够修布施,但是会发现,我们一方面在付出,但另外一方面可能也在伤害着别人和自己。有时候,父母会因为性格、脾气、缺少智慧,伤害到自己最爱的孩子;伴侣之间虽然感情很深,但也经常会发生互相的伤害;甚至于我们还会伤害自己——放纵自己熬夜、一些损害身心的不良习惯等等。我们在建设幸福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幸福,这是每个人都要警惕的。戒波罗蜜的修习,就是以不伤害自他作为我们生命的保护。它是非常重要的。
戒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导向的含义,第二是支持的含义。导向,就是把身语意三业导向健康的方向,以免它们不受控制。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会放逸,每个人内心里有贪嗔痴,有黑暗面,所以会由于各种原因来破坏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所以,戒的修行会让我们导向正确的方向上来。再就是支持。戒是一切善业的基础。它可以促成我们所有的善业,帮助我们投生到人天、净土,支持我们的生命免于掉入到痛苦和罪恶之中。没有戒,不能成就任何的善行。
戒,为我们的生活设置了安全的底限,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人在持戒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现实来确定持守怎样的戒律。如果超越了你的现实情况,有可能会带来困扰。但是如果恰当地持戒,就会获得健康和高品质的生命状态。

广义的戒律包括了四种,概括了我们生活的所有层面。波罗提木叉:不杀生、不偷盗这些戒条;根律仪:指守护六根门;资具依止:就是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活命遍净:就是健康的职业和谋生方式。
(二)戒波罗蜜的修习
怎么来进行戒的修行呢?戒的圆满需要精进力,但是光有精进和意志力是不够的。佛教运用四种力量来增进我们的戒波罗蜜。
第一是信的力量。通过庄严、如法的受戒仪式和誓言来对治不善法。比如说大家今天受了三皈五戒,戒师在台上问到:“不杀生,能持否?”你可能就会响亮地回答“能持”!那么,当以后在生活中遇到了杀生的情境时候,你就会想到当初的誓言,从而选择放它一条生路。为什么?这就是信的力量,因为你的信仰,你在戒师前面的誓言,你是真心的,它就会在这个时候产生出守护的力量。事后想到自己守护了不杀生戒,也会觉得内心喜悦、无悔。


第二就是惭愧的力量。惭愧是我们一种向上向善的道德自觉性。内在的自尊向上之心,再加上面向社会大众的道德感,可以促进我们提升。
第三,正念的力量。就是养成一种觉照的习惯,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了了分明。不善法升起来的时候,它首先是个念头,最后才发展成行为。如果在念头和情绪生起的时候,我们能及时辨别出来,就更容易管理我们的行为造作。
第四就是智慧的力量。就是要建立正确的见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照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了解烦恼和不善法生起的因缘。在吵架的时候,如果只是觉察到愤怒情绪的生起,这是正念。有的时候,有正念就已经够了,随着你的觉照,愤怒就会灭去。但有的时候还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看到愤怒背后的本质,如果它没有被照破,没有被疗愈,就会不断的升起来。一个愤怒刹那消失后,又再生起一个愤怒。这就需要用智慧的力量来照破它。如果你能看到愤怒感背后的委曲和创伤,乃至于看到深藏其中的对自我深深的执著,对它们有足够的洞察和理解,心就会真正平复下来。通过智慧,看到了本质,才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
三、安忍波罗蜜
(一)安忍的概念和意义
什么是安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它是面对外境,内心安宁,如如不动。《瑜伽师地论》里面,用三种相状来概括安忍:不愤怒,不报怨,不怀恶——不爆发负面情绪,没有攻击行为,内心里不留存任何怨恨。所以真正的安忍波罗蜜是不痛苦的。内心清凉、安宁,就像清澈的蓝天、静静的湖水,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如果说忍得难受,有压抑感,那并不是真正的安忍波罗蜜,不过是把外在的愤怒转化为内在的愤怒。
组成安忍波罗蜜的心理要素有四个:
第一,无嗔。就是不愤怒。
第二,精进。是一种勇悍坚强的特性,克服面对挑战的脆弱感。
第三,信。有的时候,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事物,很多人第一念就是否定,抗拒。为什么抗拒呢?因为没有见过。但是没有见过,不能成为我们否定的原因,因为世界上没有见过的东西是很多的。所在这个时候,这种信,它是让你的心像白纸一样的,既不逼着你接受,但是也不马上否定,可以用一种中立的态度,保持开放性。这个问题我先搁置它,等到将来拥有足够的智慧的时候,我才看它到底有没有。可以先不讨论,但是不马上否定。这个时候的心境,就像一个空的杯子,一张没有写字的白纸。这就是第三个忍许,它的这样的一个特质。
第四,慧。以拣择为性,通过思维辨别和洞察,达成认识和了解。
安忍波罗蜜,包括了对人际关系中顺境逆境的安忍;对生存、工作、修行中的艰辛痛苦的安忍;对信仰、甚深的宇宙人生奥秘,以及智慧和真理的安忍。所有的这些,都是通过无嗔、精进、信心和智慧来获得。在这些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开放的,具有足够的力量和理性,能够心平气和的面对。那些因为不愿面对,不能接受而带来的愤怒和躁动就会灭去,这就是安忍波罗蜜的品质。
《南传菩萨道》里说:“忍辱可以去除对抗所有美德的嗔恨心,也是善者培育种种美德的万灵工具。它是领导众生的菩萨之服饰;是沙门婆罗门的力量;是一道扑灭怒火的流水;是中和恶人无礼之毒的神咒”。有时候我们被人伤害了,这种伤害很痛苦,就像别人在我们心里扎了一刀一样。在这个时候,疗愈自己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安忍波罗蜜。它是“已成功摄受五根的非常者的自然本性和态度”。“忍辱的素质,犹如深海;犹如海洋的大浪停止之地——海岸;直透天界与梵天界的云梯;也有如一切美德皆聚在一起的圣殿。它是身、语、意的至高清净。”
(二)安忍波罗蜜的修习
如何在充满了内外挑战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如如不动的安忍之心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建立起强大的内心世界。我们的信、精进、正念、禅定和智慧如果得到了充分的培育,精神力量强大了,就不会被波动,这是最根本的法门。大家在学佛之后,或多或少会发现,过去发火,可能会生气好几天或几个月。现在呢,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能让心境平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就是通过修行,心灵品质得到了提升,就可以更快的让内心恢复安宁。所以,从广义的角度说,所有的法门都有帮助我们安忍的能力。礼佛、诵经、布施、皈依三宝、持守戒律,都有效。
在处理具体处理嗔心的实战中,我们可以依据缘起法则,运用慈悲和智慧两大法宝,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清凉和安宁。
有的时候,愤怒升起了,使用正念觉照的方式它就会灭去。但有时候只是觉照它,不容易除根,它会不断的重新升起来。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对治法。要看到,每一种愤怒的背后,都潜藏着一种渴望。越强烈的愤怒,背后的渴望就越深刻。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展开梳理情绪的下手处。一般来说,首先是辨识出自己的嗔心,然后查找它的原因,最后,疗愈它。
生气的时候,首先要意识到你生气了。在这个时候可以把它标明出来,“愤怒、愤怒……伤心、伤心……不舒服、不舒服”。把它具体是什么样的情绪感受辨识出来。辨识出来之后,尝试着去理解它的背后是什么,它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愤怒是果,我们必须要解决它的因,才能够让愤怒灭去。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渴望。因为不符合内心的要求,愤怒就会一再生起。
安忍波罗蜜的修行,它必须要往深处去走,当我们内心强大了之后,所有的大风都无法摧动我们,智慧也更容易生起。但如果我们内心很弱小,充满了创伤,经常有匮乏感,那么一个眼神,一句无心的话语,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都能带来很大的痛苦,让人烦燥、爆发。
心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它的容量有时候几乎小到没有容量;有时候也可以在一瞬间打开,大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能够容纳一切众生,所有的情境。心的世界跟物质的世界不同,物质的世界相对稳定,而心的世界变化相当迅速。把握了心灵的奥秘,这颗心就可以创造出不可思议的生命品质和精神境界来。西园寺的北门上写有四个字——“莫向外求”,我们的幸福,要从哪里找到呢?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就可以找到。了解这颗心、关怀它、训练它、培育它,我们就能得到所渴望的最圆满的生命。
四、精进波罗蜜
当一个人已经具备了布施、持戒、又能安忍,这个心灵状态已经非常好了。但是佛法说还不够,离成佛还远。接下来还应该发起精进,令善法不断增长,不善法不断消减,生命不断的圆满。
(一)精进的概念和意义
精进是什么?概括的说,可以用自强不息四个字来表达它。《大智度论》说精进是一切诸善法的根本,能出生一切诸道法。它能促成过去所种的福德种子发芽,成长,成熟,乃至可以引领我们成佛。没有精进,我们的生命不能进步。


(二)精进的修习
那么怎样来修精进呢?首先是要辨识出来自己的懈怠。懈怠有三种:第一种是懒散,第二就是怯弱,第三种是被庸杂事所困扰。
辨识出三种懈怠之因,并加以对治之后,还需要进一步修习促成精进的四种助缘。
第一种是胜解力,它是一种理性的力量。就是认识到不做不得,了解断恶修善的意义和价值。不学习就不能成长智慧;不禅修,就不能增长禅定和正念;不努力,就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胜解力能引发我们生起精进的动力。
第二种是坚毅力。指一种要将所修善法坚持完成的决心和毅力。修习任何一种善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困难与阻力。如果缺少了坚定和坚持的精神,就很容易中途放弃,令精进的修行无法完成。当看到别人都很懒散、懈怠、颓废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动摇,会质疑自己的坚守。而具有坚毅力的人就会告诉自己:哪怕全世界的人都在颓废,但是我一定要自强不息,因为我的生命属于我自己,觉得有意义,我就要去前进。这就获得第二种坚毅力。


第三种就是欢喜力。欢喜投入,觉得开心,就会不辞劳苦,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欢喜力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学佛要注意培育修行过程里的喜悦心。所以我们说打坐,不要坐到痛苦不堪了才下座,应该坐到尝到了一些法味,心里还有一些余味,在这个时候下座,心里比较舒服,还想着下次再来一座。这样的话,就具有了欢喜力,能有助于精进。
第四是止息力。有的时候我们很疲劳了还拼命撑着,懈怠就出来了,那还不如去睡觉,休息好了会更容易提起勇猛心。这是“暂时舍”。那么“次第舍”呢,就是当一件事情完成了,就彻底的放下它,然后再开始另外一件事情。每一件都全力投入,不要在心里放太多的东西挂着。当事情很多的时候,可以列出来,一二三四五,哪一些先干,哪一些后干,然后就集中精力把手下的做好。解决一件,就放下一件。这时候就会体验到止息力带给你的干劲。
掌握了这四种力量,我们的精进就更容易升起来。


五、禅波罗蜜
禅的原意是“静虑”。是心的统一和宁静。普通人的心灵,动荡、昏昧、散乱,常处于无意识,不断生起烦恼。而禅者的心灵宁静、清明、统一,具有觉察力,能够生起智慧。
禅的培育过程,就是四个字,欲、勤、心、观。首先是“欲”,对禅波罗蜜感兴趣,有修行的善法欲。第二,“勤”,是精进力,不断用功。就像我们学习了正念,但只有精进的同学,才会不断的去实践。懈怠的同学,就是只是听到一句话而已,然后这句话也灭去了。第三,就是“心”。随着我们的用功,带来心的调伏。心变得安定、纯净和清澈。第四是“观”。获得稳定清澈的心灵状态之后,去觉照进入我们世界的身心现象,就会不断的生起智慧,在生活中处处见到法。而这些智慧,又可以更进一步的促发你的兴趣、精进力、正念和定。所以,欲、勤、心、观这四法,互相增上,互相促进,引导我们的禅波罗蜜走向成熟。
六、般若波罗蜜
般若的定义——明了万法的智慧。在佛典中关于智慧的用词有:眼、智、明、觉。远离迷惑蒙昧的状态,真正的明了。
般若的意义:是解脱的根本,能出生一切圣者;帮助所有的善法得以圆满和清净;令看起来相违的法圆融无碍。虽观有情的可爱悦意之相,升起强烈的慈爱,却不夹杂少分的贪欲。虽观有情的苦难,生起猛烈的大悲心,却不变得忧伤和烦恼。欢喜无量,内心却不散乱、动摇。具有平等舍心,却刹那不舍弃有情、不会变得冷漠。有最完美的自我关怀,也能最大程度的利乐世间。在智慧的摄持下,我们的自利利他圆融无碍、出世入世圆融无碍、慈悲智慧圆融无碍。佛陀和外道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智慧。
如何来修习智慧呢?首先要远离造成愚痴的九个因素:亲近恶友、懈怠懒惰、极重睡眠、不乐观择、不解方广、未知谓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见、心生怯弱念我不能,不乐亲近诸有智者。
然后修习产生智慧的四因: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开启智慧之路,要从听闻正法开始。“是故圣道最胜命根,谓择法慧。慧无上因,谓于无垢经论勤求多闻,以诸教理善为成立。”


六种波罗蜜,是佛陀所开示的成佛之道,它们是高品质心灵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一条不断自我完善的成长之路,令我们超越世间的困顿和烦恼,到达智慧通达的彼岸。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圆满的拥有它们!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返回目录页面

排版|马莉

《人世间》总005:关注道德——阿含经和圣经道德观的比较

                                    •  释 德 明

 

阿含经是佛教史上的原始经典,或称之根本佛典;圣经是基督教的正式经典。佛教和基督教这两大经典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各自架构了完整的道德教说体系。对前者而言,其道德体系包括人天乘善法中的善恶、因缘、业报等基本观念及戒制;对后者而言,涉及新、旧约中有关道、原罪、救赎等观念及教诫。本文从道德观建立的基础、目的及有关道德教戒或训诫等几个方面,大略地比较说明阿含经和圣经的道德观,从中亦可初步透视佛教和基督教这两大宗教教义的气质和旨趣。

一、阿含经和圣经对人性的基本判断

道德观念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要从对人性的基本判断来考察说明。

阿含经对人性的基本判断可用“明”和“无明”来概括。

所谓“明”,依《大毗婆沙论》,就是“生得慧”。这是人生而具有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能力,或可称为本能。后天习得的能力是闻、思、修慧。正因为人具有先天的“明”即“生得慧”,道德才有了可能,也才能进一步发起闻、思、修慧。《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说:

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嗔恚、愚痴。

与明相反的是无明。《杂阿含经》(卷第十二)说:

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简言之,无明是人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能力的自我障蔽,也就是人的有限性一面。作为趋向圣道解脱前提的人天乘善法,其目的就是“复明”,阿含经等经典称之为“开眼”,即去无明而走向自我觉悟。如果“明”决定了道德的可能性的话,那么,无明决定了道德的必要性;离却无明而向“明”,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至于大乘的圣者境界,当是最终了达诸法空性,如心经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在此自不必说。

圣经对人性的基本判断是原罪。原罪,就是人的原始罪过。始民亚当和夏娃经不住蛇的引诱,在伊甸园吃了知善恶树(也是智慧树)的果子,这违背了神即上帝的告诫,从而犯下了罪,受到惩罚,被逐出乐园。而亚当和夏娃是人的始祖,他们的罪自然就是人的原罪。人类的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就这样与生俱来。上帝的独子耶稣降世,其目的就是救赎信他的、带着原罪的人类。而圣经或基督教的道德,实际上就是寻求救赎原罪之道。

这里存在人类的一个根本性悖谬。知善恶(智慧)使人“眼睛明亮”(《创世记》);知道了善恶,人才知道什么是罪,人才会犯罪或有罪感——这使道德有了可能,可正是因此才使人有了罪——这使道德有了必要。圣经道德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存在于此一悖谬之中。

二、阿含经和圣经道德观的基础

缘起观是阿含经乃至整个佛教道德观的基础和前提。所谓缘起,是“增法”,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以及“减法”,即“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简言之,缘起就是缘此故彼起。缘起之于有情而言,如《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缘起法揭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互为因果相生相灭的真相,也揭示了人及诸道有情生死轮回的真相。由缘起法,我们可以发掘出佛教的宇宙主义和彻底的平等主义。尽管在实践的意义上,阿含经是立足于人本的,是立足于人本身的解脱和觉悟,但这不妨碍它在认识论上的广阔视野。所以严格来讲,佛法就是空相应缘起法,而非本体论。
佛教的善恶业报、因果报应说,都是以缘起观为前提的。善恶果报随所造业因而有,如响应声,如影随形。正是基于缘起观,佛教才能够高倡并充分发挥人作为个体的道德主体性。也正是因此,我们才说,佛教是自力的宗教。

圣经道德观的基础是绝对的精神本体,是永恒的道,是旧约的神耶和华;在新约中,圣子耶稣是“道成肉身”(《约翰福音》一章十四节)。人在上帝跟前所得的原罪,依人的本性是根本无法洗净的,基督受难体现上帝的“威严”或法则——人必须偿还欠神的债——因而耶稣上十字架以肉身(罪身)死;而这同时也反映了上帝对人的“仁慈”。上帝既使其子代人赎罪,这就要求人必须信耶稣,他只将圣灵赐给信他的。圣灵降临、内住于信他、靠他的人,为他们开了通往“父”那里——天国去的一条路。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圣经与阿含的截然不同。圣经信仰及其道德基础是神本的,而阿含的人天善法却基于缘起观。阿含的空相应缘起,说明一切事物的相待相成和因果的必然理则,从而非遣任何外在的本体。在阿含的“道德体系”中,既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精神本体或者神,也不存在一个高踞人上的个人或道德审判者。佛陀说他自己“我在僧数”,劝告弟子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大般涅槃经》),正显明这一点。

三、阿含经和圣经道德的目的

阿含经和圣经道德的目的各有取向。前已分析,阿含经和圣经对人性的基本判断,及两种道德观建立的基础是不同的,由此出发,我们对两种道德观的目的就会有自然而然的理解。

阿含经道德的目的,简言之就是前面所说的复明、开眼。“开眼”而觉悟,“复明”而“具明”。阿含所开示的人间道德实践,有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目的。用《中阿含经》(卷第十)的概括就是:

……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显然,具明、解脱在终极意义上必然是一种高度智慧、高度觉悟的成就。所以,阿含的人天乘善法或人间道德实践,实在是趣智趋觉的阶梯。故阿含的道德观,是为觉、智而道德,即其道德服务于正觉解脱,服务于“成人”。“成人”是道德主体的高度完善,又是真正的自由,“人成”亦即是“佛成”。

圣经道德观的基础和前提,决定了其道德实践、人间善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神的眷顾,为了得到基督的拯救升入天国,最终与神同在。如果说阿含的道德是为成人、成佛,那么,圣经的道德是通过个体的被救赎而实现神的绝对精神或正义,即它是为救赎而信,为救赎而道德;它服务于最终的拯救。

所以,阿含是在人的终极实现的意义上“建立”人间善道的,而圣经是在人的终极拯救意义上“建立”道德的。前者具备完整的闻、思、修解脱道次第,而后者首先要求对上帝的服从和对圣子的信。

四、五戒十善与摩西十诫

阿含人间道德实践的内容,从发起道德实践的主体意向——惭愧心,到实践道德努力的意志——不放逸,以及安处诸善业等,以经典来看可谓详备。而其中五戒的授受以及行十善业道,是阿含人间道德实践的基本标准和根本的内容。五戒为在家男女受持的五种制戒,是佛教所识做人的根本。其条目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业道是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的行为,是止恶行善的正道、增上道,也叫作十善戒、十白业道。其条目如《杂阿含经》(卷第七九一)说:

何等为正道?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无恚、正见。

圣经中作为维系道德伦理体系的规约是摩西十诫,其内容见于《出埃及记》及《申命记》,条文大致是:1、禁拜别神、偶像;2、禁妄称耶和华名;3、守圣安息日,不可作工;4、孝敬父母;5、不可杀人;6、不可奸淫;7、不可偷盗;8、不可作假证陷害人;9、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10、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

十诫自十三世纪起开始作为基督教的告罪手册,这标志着它已成为“日常德育”的基本和中心的内容。显而易见,圣经十诫与阿含的十善业道在杀、盗、淫、妄语、贪等方面的禁戒,在条文的内容上是相同或相近的。这具体地说明,在总体上,两大宗教的世俗道德观是接近的。不可否认,佛教和基督教在净化世道人心,或对世俗道德建构上所起的作用也是相近的。当然,在道德要求上具有相近的取向,也反映了宗教本身的特质。而本文对阿含与圣经道德观的比较,主要是在二者的不同之处,或者说,主要在于显明二者各自的特质。在“道德规约”的具体实施,在“操作机制”上,佛教反对任何形式的、单纯的惩罚。佛陀是先知先觉者,自然是一切善法的先导。《中阿含经》(卷第二一四)说:

如来……离欲,欲已尽;离恚,恚已尽;离痴,痴已尽。如来成就一切善法,断一切不善之法。教师、妙师、善顺师,将御、顺御,善语、妙语、善顺语。是故如来必行此法。

佛具大威德,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绝对的权力,却在于他已实现正智觉悟。而佛制戒也体现了高度的人本性和现实性;制戒既是为了维护僧团和敬、正法住世,戒律自然也是佛法本身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一点上,上帝迥异于佛陀。耶和华在为希伯来人立约时,对摩西说:“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记》、《申命记》);新约《约翰福音》说:“信他(耶稣)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显然,神(耶和华)本身既是一个最高立法者,又是实施者、监督者和惩罚者。

  五、道德主体性

宗教实践最终要归结于每一个体的道德生活。阿含经和圣经的道德主体,在其能动性发挥的方向或维度上也有所不同。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两者对人性的基本判断,乃至两种道德观建立的基础的不同。如上所说,佛陀与上帝在两种宗教的“道德实践”中所起的作用有明显的差异,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两种宗教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差异。

圣经信仰及其道德实践,强调道德主体与道德本体的二元关系。旧约中的信上帝者或新约中的信耶稣者,作为信仰的主体,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总是“作为特殊性的单一个体”;而道德的本体总是作为绝对的上帝。二者的关系,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就是“作为特殊性的单一个体与绝对”形成的“绝对关系”。这种绝对关系,首先要求个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或对圣子的虔信。上帝是“仁慈”的,而上帝赐福的,是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同样,将得到永生的人是信子(圣子耶稣)的人。自然,宗教的伦理、道德,存在着与世俗伦理、道德不一致乃至相互抵制的地方,这表现出宗教要求自身超脱世间的一面。圣经在这方面的要求,有时甚至到了与世间的伦理要求极端对立的地步。当上帝要求亚伯拉罕用他的独生子为自己献燔祭时,亚伯拉罕的主体性就只能表现为捆绑住他的儿子以撒,并伸手拿刀了。圣经信仰的道德要求,就是在这种对神的绝对敬畏中充分反映其特质的。可以说,圣经的道德主体性就是在任何情形下对上帝、对“神圣正义”的信心不改,所以在奥斯维辛之后,祈祷者依然会祈祷。

由于取缘起中道立场,佛教既不承认世上有绝对主宰者,也反对一切形式的极端做法。我们知道,佛陀连修道中的过度苦行都是不鼓励的。佛教中既无原罪,就无单方面的、绝对外力的惩罚,自然也就没有绝对外力的拯救。我们在阿含经中处处可以看到对佛弟子求智求觉的主体性的肯定。阿含道是自觉道。基于缘起观上的因果必然法则,既说明了生死的轮回在于自心无明,又决定了痛苦的解脱在于自我觉悟。《杂阿含经》(卷第三四七)说:

佛说……经已,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须深见法得法,觉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得无畏。

所以,佛教的信仰是自信非他信,佛教的道德是自度非他度。

我们透视到的阿含精神,是佛陀不著“神圣”色彩,不为自己树立绝对权威。这本身,实在就是深契佛法缘起中道的真义的。佛陀是世间的佛陀。在《杂阿含经》(卷第六三八)中,佛陀对阿难说:

……阿难!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佛陀之所以为佛陀,在于他做到了“自”与“法”的不异。佛教信仰的核心是正法,信佛就是信正法解脱的先觉者。佛教对信仰者,也就是道德实践的主体的根本要求,是深契法性的自我觉悟和自我解脱,而在根本的、解脱的意义上说,主体的主体性是彻底融合于法的法性的,即“自”与“法”是同一的,是非二元的。

佛教的无上正等正觉,是自觉觉他,是自利利他。而佛教“道德实践”中的戒行,是自护护他。佛教首先要求道德主体止恶行善,自净其意。在后来的大乘佛法中发展出的心法戒体说,可以说就是“自护”的道德要求的高度理论化。自信、自护、自觉、自度,这既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其实也是实现菩萨行的根本。行菩萨行是度他、化他,度他、化他最终何尝不是使他人自度、自化呢?

总之,阿含和圣经的道德观,主要反映佛教和基督教这两大宗教,各自在道德目的和道德的内涵上的特点,这些特点,进一步决定它们展开道德实践的方式,决定它们是如何影响世俗道德观念、如何参与和引领世俗道德建构的。显而易见,两种道德观有基本的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对人性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圣经既然以原罪为人的根本标记,那么人的最终拯救不在此世。而此生的义务,就是背负起信仰的十字架,相信基督替人在架上赎了罪,相信基督将来会把圣灵内住于自己。不同于神本的圣经道德观,阿含道德观的思想基础是非本体的空相应缘起,以此确立因果法则,从而劝导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转无明为明,实现“现法得乐”、不待来世的现世解脱。所以阿含的思想是由缘起的“宇宙主义”而立足于人本。

从更为广阔的文明的视野中看,尽管阿含佛教与圣经基督教的基本观念存在差异,但在化世导俗、净化世道人心的现实层面上,二者所起的作用是相类似的。比如,虽然在教义上,佛教的“慈悲”与基督教的“爱”,一个基于缘起的无我,而另一个基于有我,但在现实中,它们都可以归结于同一的平等思想。比较阿含和圣经的道德观,是为了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两种宗教各自可能以何种方式、何种姿态来解决当今世界的现实道德问题,各自可能向何处挖掘自己教法、教义中的道德元素,从而为世俗伦理和道德体系的建设提供有效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