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跟我说,来到寺院里,好像突然一下心就很轻松、很舒服。在佛像前双手合十礼敬一下,拜拜佛、抄抄经、喂喂猫,甚至就在那里坐一会儿,听一听佛乐,就已经觉得很好了。 为什么寺院能够传达出这种氛围?那是因…
皈依僧。刚才讲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僧”是什么? 僧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因为智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虽然佛教讲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成佛依然需要一个漫长的去伪显真的过程。就像我最开始讲的那个外道问…
有的时候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看到,有的人平时可能修行并没有那么精进,但是在遇到一些重大问题的时候,在一些生死场合的时候,他的皈依就会显现出力量来。 之前也有一位信众,曾经分享过她的一个生活经历:她学佛的…
如何利益众生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头,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
摘要 我们生命的重心是放在家庭上,放在工作上,放在财富上,放在任何外在的东西上,都无法给我们带来一种真正的安全感。无法让我们的这颗心真正的找到归宿,找到依靠。 首先谈谈对皈依的认知。什么是皈依,为什…
摘要 所有的利养也好,赞美、恭敬也好,那都是外在的东西,发生在别人心里的东西,我们最终要面对的是我们自己的身心。 续前 —— 第五种“魔军”:昏沉和懒惰 有的同学早上要上殿,一起来的时候就觉得没睡好,觉得…
摘 要 学会善待自己,把自己的心态调适好,我们就能常常在做事中欢喜,在学法过程中欢喜,在禅修中欢喜,在与同参道友的互动中欢喜。这样的话,相信我们的道场生活会让你感觉到非常有活力,得到滋养。 续前 —— 第…
摘 要 放下牵挂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世间是冷漠的,只不过是少了一份焦虑感。我们一样可以去关心众生,但是没必要去执着或者过于牵挂。 我们大家离开了世俗的家庭,离开了种种城市间的生活模式,进入道场,不管是出家…
以爱心为前提产生出来的互动和连接,这才是滋养我们的。 问答部份 —— 听众四: 我想问一个问题,是关于慈悲。就是我们孝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孝敬父母也是种福田;父母关心小孩,也有这个义务。但是有的时候好像…
当我们幸福的时候, 我们要看到这是如梦如幻的幸福; 当我们分离的时候, 也要知道这是如梦如幻的分离。 问答部份 —— 听众一: 我想请问,师父刚才说的自我关怀,不是吃的好,睡得好,可能还有一些自觉、自利、自…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