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顾问 平川彰 现代文明所缺少的东西就是“对欲望的控制”。西欧文明的最初目标是所谓达到“最大多数人们的最大的幸福”,但是,从其中却看不到半点控制人欲的“遏抑理念(…
佛教对出家的子弟,一向提倡“安贫乐道”、“少欲知足”;然而过去因为过份强调“清贫思想”,所以造成佛教徒对苦行的执著。其实,人生如果过份崇尚享乐主义,过份热烘烘的固然会迷失自己;如果过份执著苦…
圣严法师 著 一、什么叫做解脱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狭;可以高,也可以低。从基本的定义上说,所谓解脱,就是解放了束缚和脱离了束缚。有了束缚,便不自由,束缚,便是自解脱了由。因此,…
则慧法师 著 “诸法因缘生”,戒律的产生也是有它一定的因缘,并不是佛陀无故制定的。《藏经 四分律第一》中,有一个公案记载说: 有一天,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在闲静的树林中打坐,忽然…
刚晓法师 著 因为我们一般人总是不注意小乘,所以这里我把小乘空观多说几句。我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来说。 佛教是“如实观”,这个很重要。如实观就是要人认识真实,不停留在假的存在上。如实观是佛教的…
戒幢电子杂志总001期............................ 8 篇 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 一 菩萨戒问题浅说·一 空与有·上 略说戒律的缘起·一 怎样修持解脱道·一 清贫思想 传统佛教的现代课题 天资粹禅师诗选 …
阿兰若即事 庭竹已成阴,更觉山窗静。 亭亭如有情,风来动疏影。 耳目得双清,幽趣谁能领。 小憩卧绳床,林禽唤梦醒。 忻然煮绿芽,汲泉甘露井。 夕阳忽在山,携云上峰顶。 偕明生居士登山 樵径攀萝上,苔深…
南北 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如果有人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舍弃大家都认为是必不可少的追求和拥有,甚或干脆舍尘出家,为僧为尼,一般被人们称作“看破红尘”。似乎这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消极遁…
慧闻 父亲、母亲是信佛几十年的虔诚居士。每到初一、十五,家里就有许多叔叔、阿姨,父亲称这些都是他的“佛友”。虽然我不信佛,但是受父母熏陶,对佛教总也略知一点。记得我读师专的第一个假期,母亲便带我…
郭净 上大学的时候,英语老师教我们读过一首诗,作者是美国的罗伯特·弗罗斯特。全诗已经记不起来,可头两句却印在脑子里,怎么也忘不掉。那诗像白话一样说道: Who's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