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 提要 本论文尝试从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与语言特色两个面向,来分析神通故事何以一再活跃于佛教发展史上的各个时期,乃至在今日社会中仍有其魅力。由于佛教神通故事是依循佛教神通理论的发…
王国维 第一章 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峙也久矣。夫生者人人之所欲,忧患与劳苦者,人人之所恶也。然则讵…
雨虹 少时看《红楼梦》不知所云,又为历代所谓的“红学家”所误,便以为红楼真是在说男欢女爱;宦海沉浮;世态炎凉;或者是焦大骂街,体现了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惑之年再看红楼,恍若隔世…
张静茹 踏进寺庙,低眉微笑的菩萨跏趺于莲花座上;救苦救难的观音脚踩花,对著大千火宅洒下甘霖。道场印制的善书,在商家店面外的骑廊随手可取,封面上一朵红莲伴著低垂的荷叶,少了开在湖塘的艳你,多了几…
以台湾地区为主- 丁敏 一、前言 有关“佛教文学”一词,历来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日本佛教学者如深浦正文、前田惠学、小野玄妙等将佛教经典中具有文学意味的经典视为佛教文学的范畴。然而…
张中行 第一章 汉译的佛典文学 佛教创始于印度,经过西域传入中国,如果想发扬光大,使大多数人能够信受奉行,就必须使教义得到广泛的传播,深入群众。可是宣扬教义的佛教经典是用梵文或其他外国语…
蜀道初登一饭难, 唯君母子护安康。 肯知苏季非张俭, 不信曾参是项梁。 徒使王陵有贤母, 奈何维诘学空皇。 千金投水淮阴恨, 今古酬恩枉断肠。 【注】南老师初到成都时,和钱吉结成了患难之交。五十多…
南怀瑾 中国文化,从魏、晋以後,随著时代的衰乱而渐至颓唐之际,却在此时,从西域源源传入佛教文化,乃使中国的学术思想,突然加入新的血轮,因此而开展南北朝到隋、唐以後,佛学的勃然兴起,而形成儒、释…
佚名 般若中道观对我国传统文学理论和艺术形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表现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雕塑之中,尤其是对诗歌的浸染,尤为强烈。不少著名的诗人墨客、高僧大德,都以诗歌吟咏佛理,抒发情…
萧丽华 一、诗僧的形成 诗僧是诗禅合辙的文化侧影。中国文化自佛经传译入中土後,文学、思想、社会、习俗都有进一步融合佛教的痕迹,在诗歌方面渐而形成以禅入诗,以禅喻诗的现象,在佛教僧徒方面,…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