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永海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是一个大题目,这是不想面面俱到地去谈论二者的相互关系,而拟择取一二个最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并藉此就正于方家。 一、佛教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最大者是其本体论的思维模…
二九、不放逸,是不死的路。 注:不放逸,就是不大意、不粗心、时时有正念。我们做事如果不大意,就能保护身体的安全。例如驾驶汽车,如果不大意、不放逸,就很安全。做事不大意,就不会作坏事。所以是不死的路。 …
佛教与哲学 01.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 02.华严“十玄门”的哲学意义 03.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讨 04.心性论 05.宗密的灵知与王阳明的良知的比较研究 06.汉魏佛教与何晏玄学关系之探索 07.契嵩思想研究 08.宋元时期佛儒…
分别戒品第二 优波底沙 造 僧伽婆罗 译 问云何戒。何相。何味。何起。何足处。何功德。何戒义戒行。何差别。几戒。何所起。何戒初中后。几法障碍戒道。几戒因。几种戒。云何令戒清净。几因以是戒住。 答云何…
因缘品第一 优波底沙 造 僧伽婆罗 译 礼世尊应供正遍知 戒定智慧无上解脱随觉此法 有称瞿昙 若人脱众难已得离诸着。成就于胜分心。畏生老死。乐善乐解脱。令到涅槃乐。未到有彼岸亦令得具足。广问修多罗毗…
阇利经 汉译亦没有相当于本经的。其内容于经之首尾,插入与摩诃梨经不同之数句以外,完全与摩诃梨经之一五--一九相同。所以从此部份省略之。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憍赏弥之瞿师罗园。其时,普行者满提左与持木…
解脱道论目录 01.解脱道论·因缘品第一 02.解脱道论·分别戒品第二 03.解脱道论·头陀品第三 04.解脱道论·分别定品第四 05.解脱道论·觅善知识品第五 06.解脱道论·分别行品第六 07.解脱道论·分别行处品第七 08.解脱道论…
三七四、牛车队,是行路的朋友。 注:古代交通不便,要到远的地方去,要合成大队,一共是数百人,才可以去。最好是商人的牛车队,有武器可以抗拒盗贼、有医药治病,这样才会安全。所以牛车队,是一个行路人的朋友,…
三六四、众生的性命,跟土做的用具一样,最后一定消灭去。 注:众生的性命,实在跟泥土做的用具一样,无论是未烧的、已经烧的、大的、小的,最后,都是要坏破消灭去的,不会永远存在。性命亦是这样,无论是乞丐、贫…
目录 上一页 ·第14页·共14页 达 照 ——佛教临终关怀的现实意义 科学在日新月异地进步,社会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生活节奏在快速地旋动,世道人心在不停地转型。全世界都在期待着新文明的诞生,全人类都…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