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罗汉(第八十一尊至第九十尊)

 

长江后浪推前波,

春花秋月等闲过,

岁月如流催人老,

无须喟叹老蹉跎。

 

▲ 第捌拾壹尊 毕陵伽蹉尊者 ▲

毕陵伽蹉尊者,于五百世生在婆罗门贵族家。

依巴利文载,毕陵为舍卫城之婆罗门种,初学隐身咒,得名声,后遇佛,失其咒力,遂出家为佛弟子。《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谓其言语粗犷,不避尊贵。《大智度论》卷二载,毕陵曾渡恒河乞食,对恒河神说:"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以走过乞食,因而得罪了恒河神。神到佛所诉告,佛使尊者道歉忏谢,他即时合掌向恒水神说:"小婢莫嗔,今特向你表示忏悔和歉意。"并谓其因五百世以来生婆罗门家,常自骄贵,轻贱馀人,故为本来所习之口言而已。盖"馀习"又有"恶口'之称,系基于此。又尊者亦擅长神通,有部《毗奈耶乐药事》卷一谓其身患诸疾。

毕陵伽蹉,略称毕陵伽、毕陵。又作毕陵伽婆蹉、毕陵伽筏蹉、毕邻陀婆蹉、毕兰陀婆遮。又梵汉文并举,称为毕邻陀子。意译馀习、恶口。

 

人不如故衣要新,

千山万水觅知音,

堪幸处处有知己,

不枉人世尝艰辛。

 

▲ 第捌拾贰尊 摩利不动尊者 ▲

摩利不动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为密教诸尊之一。摩利即未利,香花。摩利,又作摩梨、摩罗耶、摩罗延,意译曰除垢,山名,在南印度摩利伽罗耶国。山中出产一种独特的旃檀香,入此山者身心香洁,故云除垢。《智度论》卷二曰:"如旃檀香出摩梨山,除摩梨山无出旃檀"。不动,菩萨名,译作不去尊。摩利不动意谓此尊者佛法芳香,为众生所亲近。

摩利不动尊者经过修行,已铲除了贪、嗔、痴等毒垢,心性清净香洁,定于一处而不散乱,安稳如山,不为任何外物所动,遂至无苦无乐的境界,成阿罗汉果。

 

古有名姝号莫愁,

载歌载舞度春秋,

舅君抛去心头隐,

春花秋月足风流。

 

▲ 第捌拾叁尊 三昧甘露尊者 ▲

三昧甘露尊者,即军荼利明王,按其梵名本意为甘露,所以又称为甘露军荼利明王。为密教五大明王之一。

尊者为南方宝生如来的忿怒身。据说尊者能示现千手,手执种种金刚器杖,摧伏各种凶神魔鬼,调伏一切外道。同时,他还将甘露洒向人间,降福于一切佛教修行者。

尊者形相一般常见的有八臂像和四面四臂像。其中,四面四臂像,据《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四面表情各异,正面作慈悲相,右面作忿怒相,左面大笑,背面张口微怒,分别象征息灾、降伏、敬爱、增益。此像以毒龙为璎珞,虎皮为裙,身有威光焰鬘,坐于磐石座上。以慈悲方便之心显现大忿怒形,能使众修行者速得成就。以尊者为主体所修之秘法就称为军荼利明王法,据说修此法能降魔息灾,驱除蛇障热恼等各种疾病。

又,按尊者在胎藏界曼荼罗内所处位置不同而有金刚军荼利、莲花军荼利等不同名号。

 

时运独钟无可非,

功成名就莫迟疑,

今生修成罗汉果,

桂子兰孙足欣慰。

 

▲ 第捌拾肆尊 解空无名尊者 ▲

解空无名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佛教认为所谓空,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皆由因缘而生,刹那生灭,究竟而无实体。《注维摩经》卷九曰:"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注引僧肇之言曰:"诸法之相,唯空唯无,然不以空无舍于大悲也。"解空无名尊者通过对佛藏的研习修持,了解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刹那生灭,"诸法究竟无所有",一切皆虚幻不实,只有理体空寂明净。

尊者解悟世事之空幻而思考自身之疾苦。对于众生,他亦关怀备至,心存哀悯,以众生之苦痛为己身之苦痛,尽力加以救度。

 

千年古树发新枝,

当君否去泰来时,

乘风破浪风帆满,

前程康庄不须疑。

 

▲ 第捌拾伍尊 七佛难提尊者 ▲

七佛难提尊者,佛教第七祖。古印度北天竺人。七佛,指佛陀及以前的七个佛祖。为人乞食耐劳,不避寒暑,行化各地,救度众生,超升佛土。

佛陀在世时,携弟子游访北印度时,曾对大弟于阿难说:"我灭度后三百年,当有一个名叫佛陀难提的圣人在此降生人世,并在这里弘扬佛法"。至时,佛陀难提出世,智慧超群,辨才无碍,胜过当世口辨之士,善于理解一切道理。他能记忆前世的经历,曾对人说,过去劫曾亲自向如来敬献一宝座,由此因缘,现在劫我将在释迦佛教中弘扬佛法,因此,他立志出家。

一日,佛教六世祖弥遮迦尊者游访北天竺,遥望京城上空有金色祥云,便惊喜叹道:祥云之下必有大士,可以嗣承佛法;入城后果然寻到佛陀难提,为之剃度出家。佛陀难提聪慧过人,一经指点,对佛法全然贯通。于是,弥遮迦将法藏传给佛陀难提,嘱咐他广传法,利益世间。佛陀难提成为佛教七祖,最后,他在一次化乞食将要完毕时进入涅槃。众人收其舍利,加以建塔供养。

七佛难提,又作佛陀难提。

 

千里迢迢为求财,

宝山在望门难开,

靠人先须靠自己,

勤奋努力最应该。

 

▲ 第捌拾陆尊 金刚精进尊者 ▲

金刚精进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金刚,指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智慧,正如《大藏法数》卷四十一所说:"百炼不销,至坚至利。"他佛性坚定,有如金刚之锋利,能摧毁一切尘障与恶魔。精进,指勇猛向前、修善断恶的毅力,正如《慈因上生经疏》卷下所说:"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卷五亦云:"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即于佛性的锻炼精纯无污染,念念趋求,永无止息。

金刚精进尊者皈依佛法之心如金刚一般坚固锋利,心中诸魔悉皆摧毁,诸垢悉皆涤除,功德与日俱进,永无懈怠。

 

车行大道船行河,

各人因缘各人遇,

冰山朽木靠不住,

自己双手能耐多。

 

▲ 第捌拾柒尊 方便法藏尊者 ▲

法藏(643一712),唐代僧。俗姓康,字贤首,号"国一法师",祖先康居国。至其祖父时,举族迁至长安,为华严宗第三祖。

尊者早年师事智俨,深入《华严》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曾为武则天演述《华严》十玄缘起之义旨,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悟,后乃因之撰成《金狮子章》。尊者一生宣讲《华严》 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经》、《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神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为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等二十余部。他为弘扬佛法作了大量有益的功德,故称方便法藏。

方便法藏尊者,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

 

古刹山门向南开,

心不虔诚莫进来,

殷勤奉上香一炷,

万事平安无祸灾。

 

▲ 第捌拾捌尊 观行月轮尊者 ▲

观行月轮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因之其德性像清冷而又明亮的月亮一祥,无暇无垢。故名。

佛教以月轮明晦譬喻人心中的清净佛性的显晦。《摩诃般若经》曰:"一切有情于心质中有一分净性,众行皆备,其体极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轮回六趣亦不变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凡月其一分明相若当合宿际,但为日光夺其明性,所以不现。后起月初,日日渐加,至十五日圆满无碍。"故现心中之月轮为重要修行方法,《秘藏记本》曰:"唯一向观月轮周遍良久以后,月轮周遍法界,俄须忘身与月轮,专注无分别智。然后为利众生,住大悲门出观,卷缩月轮,收剑自心?quot;  观行月轮尊者依此修行,常用佛法的原理原则,对照反思自己的行为,有过则改。达到了"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境界,正象《证道歌》所说:"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五象森罗影现中,-颗圆光非内外。"

 

藤缠树木树缠藤,

知己相扶度年华,

独木安支三尺桥,

结友交朋莫迟延。

 

▲ 第捌拾玖尊 阿那邠提尊者 ▲

阿那邠提尊者,古印度舍卫国城人,与佛陀生活在同时代。

尊者家中富有,乐善好施,救济贫穷孤寡之人,被人称作"给孤独者"。崇信佛教,凡佛祖及弟子有所需求,皆施舍不吝。曾向波斯匿王太子祗陀购花园建祗园供佛陀作说法道场。家中的女仆认为须迷愚痴,被出家人的几句话迷惑,至使僧众乞求无厌,她发出恶愿,希望早日看不见这些僧人,听不到他们的名字。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妻子未利夫也崇信佛教,听到此事后气愤异常,命令须达将女仆赶出门去。据《观佛三味海经》卷六载,须达向未利夫人提议说,佛象太阳一样润养万物,大恶人鸯掘摩罗、贱人尼提,都被我佛感化而调伏,何况这个老婢不能调伏呢?未利夫人采纳了须达的意见。一日王宫施斋饭给佛陀及其弟子,女仆受命持宝瓶前来助兴,由于受佛的感化,对僧众的误解顿然烟消云散。

尊者对佛陀的学说有全面的体会,不仅自己信奉佛教,还使他的七个儿子也皈依佛门,他终得正果,升为大阿罗汉。

阿那邠提尊者又称须达长者,须达阿那邠提。

 

织女牵牛隔河望,

人间自古有天堂,

珍惜平安天伦乐,

莫抛家小走异乡。

 

▲ 第玖拾尊 指尘三昧尊者 ▲

指尘三味尊者,即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禅僧神秀。汴州尉氏(河南开封之南)人,俗姓李。身长八尺,龙眉秀目,有巍巍威德。

尊者少览经史,博学多闻。既剃染受法,寻师访道,后至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受心于弘忍。忍深加器重,令其为上座、教授师。据《宋高僧传》卷八,唐高宗上元二年十月,弘忍寂后,尊者往江陵当阳山传法,道誉响四海。锱徒靡然向风。武则天闻之,召至京城内道场,特加敬重,曾肩舆上殿,亲加跪礼。敕于当阳建度门寺,以表旌其德。中宗即位亦厚重之,中书令张说执弟子之礼。神龙二年二月示寂于洛阳天宫寺,世寿一 二。敕号"大通禅师",为禅门溢号最早者。

尊者原与大鉴慧能互有启发,后亦曾数度奏请武则天召请慧能。但在阐扬禅旨上力主渐悟之说,与南宗禅慧能主顿悟恰成对照,故禅史上有"南顿(能)北渐(秀)"之称。法嗣著名者有嵩山普寂、京兆义福等。其法行盛于长安、洛阳一带,门庭隆盛,世称北宗禅之祖。然其法流仅数代即衰。

 

 

 

 返回五百罗汉目录页请点击:这里

 

排版:李静怡

 

 

 

五百罗汉(第七十一尊至第八十尊)

 

心智计谋夺天工,

难免机尽逢途穷,

而今正是奋发日,

逆水行舟莫放松。

 

▲ 第柒拾壹尊 萨陀波崙尊者 ▲

萨陀波崙尊者,即常啼菩萨。即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所说之菩萨。此菩萨得称为常啼者,有诸神说法:或谓菩萨因见恶世之人身受贫苦老病苦恼而悲哀哭泣;或以菩萨生于无佛之世,然为利益众生,追求佛道,于空闲林中忧愁哭七日七夜,天龙鬼神遂号之为常啼;或以幼时喜啼而得名。

尊者常以勇猛心,修般若波罗蜜之行。据《道行般若经》卷九《萨陀波伦菩萨品》载,尊者于梦中闻东方有般若波罗蜜之大法,为求法乃向东行,途经魔所乐国,为供养其师乃卖身,遂过二万里到达犍陀越国,见昙无竭菩萨而得其法。其中,犍陀越指北印度健驮罗,又《大毗婆沙论》编纂以前,般若流行于健驮罗地方,以此推之,尊者可能是实有其人,于当时从遥远之印度西方来健驮罗求般若波罗蜜之法。据《大智度论》卷九十六载,尊者拯救众生脱离苦海,积难苦之行以求般若波罗蜜,而被列为般若守护十六善神之一。

萨陀波伦菩萨,又作普慈菩萨、常悲菩萨。

 

春光明媚照四方,

漫漫前途正康庄,

惜时犹如惜珠宝,

莫教岁月顺水淌。

 

▲ 第柒拾贰尊 乾陀诃利尊者 ▲

佛典中有乾陀诃提菩萨,当即此人。关于乾陀诃提的意义,说法不一。《翻译名义集》卷第一:"乾陀诃提,此去不休自,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初无休息。"《阿弥陀经要解》 :"此云不休息,旷劫修行不暂停故。《阿弥陀经疏》:"不休息者,即教众生不绝。"《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上:"不休息,即化利有情,更无止息也。"又《阿弥陀经义述》:"乾陀诃提,此云赤色。"《佛说阿弥陀经疏》:"乾陀诃提者赤色。"又《阿弥陀经义记》:"乾陀诃提,翻为香意。"可见,乾陀诃提,意为他是一位于永不止息地自我修行。化导大众的高僧。

 

时运于君独钟情,

得天独厚享天伦,

名利事业成功早,

尚留阴德庇后人。

 

▲ 第柒拾叁尊 解空自在尊者 ▲

解空自在尊者,名不空金刚;祖籍北天竺,先祖唐时率族人船海来中国定居。

尊者自幼聪慧过人,十五岁出家,拜长安大慈恩寺印度名僧金刚智为师,深受金刚智器重,获五部三密之法,成为当时名僧。他佛学博奥,悟解诸法无有疑碍。开元二+九年(741年)金刚智圆寂后,为履行金刚智遗嘱,乘船由广州去印度,深入探求佛法奥义。在印度游历名寺,遍访高僧,天宝五年(746 年)返回长安受到僧俗的倍加崇敬,亲为唐玄宗举行灌顶仪式,并受命迁居大兴善寺。安史乱时 ,长安失守,留于兴善寺的不空常遣弟子出京,向唐皇帝问候平安吉祥;唐肃宗也时时派密使来兴善于寺,向不空请教佛法的疑难。安史乱后,不空被授予试鸿胪卿的职衔,将翻译的七十部佛经进献给朝廷。代宗大历九年(744年)圆寂。

 

命本高贵理万机,

春风得意不须归,

看取蟾宫折桂宝,

冬夏春秋总相宜。

 

▲ 第柒拾肆尊 摩诃法那尊者 ▲

摩诃法那尊者,佛陀弟子。

据《四分律》卷第十二载:"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与中夏安居,尽是众所知识,如舍利弗、大目犍连,尊者大迦叶、尊者大迦旃延、尊者劫宾那、尊者摩诃拘罗、尊者摩诃朱那……"可见,尊者是经常随侍在佛陀左右的大弟子之一,是当时僧众中声眷很高的一位名僧。

摩诃法那,又作摩诃朱那等。

 

秉赋聪颖有心计,

遇事沉稳善思虑,

从今修练志果决,

刚柔相济事无远。

 

▲ 第柒拾伍尊 见人飞腾尊者 ▲

见人飞腾尊者,即唐代名僧"腾腾和尚"仁俭。其籍贯、俗姓及生辰年月僧史侍记等均失于载。

尊者出家后入嵩山修学佛法,数年后悟法得道,身心寂然清净深入禅定,通达诸法,明心见性,永断疑悔,视生死涅槃无有去来。然而处世坦然,放旷不拘,漂游于城郊村野,居无定处,被世人称为"腾腾和尚",作有《了元歌》广行于世。他曾与武则天有过接触。天册万岁年中(695),武则天访得其行踪,召他入宫内询问佛学奥旨。仁俭仰视武良久,对云:"这就是佛的奥意,明白了吗?"武后笑答道:"不明白。"仁俭说:"老僧持不语戒,只宜意会,不宜言传"言罢转身而去。次日,仁俭进上短歌十九首,略说佛教真谛,武后读后欣然欢喜,敕命仁俭住持洛阳福先寺。不久,又失其行踪。

 

性格粗豪丈夫色,

意志坚毅好汉威,

遇事谨慎三遇过,

海阔天空任腾飞。

 

▲ 第柒拾陆尊 不空不有尊者 ▲

不空不有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空"和"有"在佛教中是相对而立的概念。空,指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虚而不实,有如镜花水月。有,指空并非龟毛兔角那样虚无,故又称假有。据《注维摩经弟子品》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宛义也。"不空不有乃是佛教的"中道观",与中土无过无不及之中庸相类。佛教认为,一切事物迁流无常,而又相续不断,才是离开边见的中道,因此认为"夫法者,非空非有,难用诠叙"。

不空不有尊者经过长期禅定观照,悟了空之真谛,达到"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的大乘境界。

 

千年果树靠深根,

百年人物靠真心,

挚诚待人如待己,

换取人间暖似春。

 

▲ 第柒拾柒尊 周利槃特尊者 ▲

周利槃特尊者,侍统十八罗汉之第十六尊。

尊者系佛世时舍卫城一婆罗门之子,后与兄摩诃槃特同为佛陀弟子。因前世为僧时精通佛典而秘不传化,所以转世后鲁钝无比,凡学之教法,随诵即忘,故时人戏称为愚路。后得佛陀加以点化,教示以筒短之"拂尘除垢"一语。尊者于日清扫寺院,深悟"除垢"二字真谛,业障渐除。某日忽然开悟,证得阿罗汉果。证悟之后,具大神通,能示现各种形像,尝现大神力为六群比丘尼说法。据传,尊者与其一千六百阿罗汉眷属共住于持轴山,护持正法,饶益有情。

唐代善绘罗汉之贯休,曾为尊者作画,其形像为身坐于枯树中,举出左手,手指或屈或伸。又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庆友)所说《法住记》,将师列于十八罗汉之第十六位,西藏所传者,则列师于第十一位。

周利槃特,又作周利槃特、周利槃陀伽、注荼半托迦、掉利槃物、周罗般陀,略称般陀、半托伽。意译为小路、路边生。此尊与第322尊周陀婆尊者、第498 尊注荼迦尊者同尊,可互参。

 

蝴蝶采花日日忙,

换来百花异样香,

硕果甸甸属他人,

缘何为人做嫁妆?

 

▲ 第柒拾捌尊 瞿沙比丘尊者 ▲

瞿沙比丘尊者,为婆娑四评家之一。瞿沙,意译曰妙音、美音。《俱舍光记》二十称他音声妙,故名妙音。

相传,瞿沙前世为狗,曾用犬声将佛请到家中供食,因此善举,转世为人,声音美妙。阿育王时,他住在善提树伽蓝中修行。时阿育王的太子拘浪拿双目失明,瞿沙应邀为其诵经,太子双目重见光明,明亮如昔。塑像右手持洞箫状,正是象征瞿沙美妙悦耳,且能医治各种疾病的声音。尊者著有《甘露味阿昙论》二卷。

 

有心都在肚皮内,

自己之外谁得知?

逢人不说十分话,

好防小人诡谋施。

 

▲ 第柒拾玖尊 师子比丘尊者 ▲

师子比丘尊者,被禅宗尊为西天第二十四祖。婆罗门种姓,为中印度王子。

尊者博闻强记,聪慧过人。其父崇信佛教,由于受到家学的熏陶,尊者自幼立志学佛。一日,佛教二十三祖鹤勒那进宫说法,尊者向他请教如何使用心力学佛,鹤勒那语意玄妙且引人入胜,讲解得非常清楚,尊者的身心当下决心出家为僧,师事鹤勒那。鹤勒那随即传正法眼藏给尊者,并预示师子后半生的劫数所在,嘱咐他要善自护持,言毕,鹤勒那灭度。其时,罽宾国有五位修禅僧人,悟性过人,能言善辨。尊者远游罽宾与五众论道,挫败五僧,其令折服,由此尊者名闻遐迩。罽宾国有一童子,自降生左手握拳不得伸展,与尊者相见后,拳手伸开,并将握于掌心的后颗珍珠献给师子。尊著认定与童子前生有缘,遂将法衣传给童子,是为佛教第二十五祖。但终为外教所污陷,被罽宾国王所杀。当地白象山仙人以神力探知尊者被冤,遂建塔礼葬比丘。此尊与第438尊同尊。可互参。

 

山高路滑实难行,

性好登高历艰辛,

一朝尽览众山小,

却笑山下蚁行人。

 

▲ 第捌拾尊 修行不著尊者 ▲

修行不著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修行,修行,即遵循三世诸民说义理而行之戒定慧。即按佛教规定修习戒、定、慧三者,在身、口、意三方面进行修炼。著,即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如爱著、执著、贪著等。佛陀在《法华经.方便品》中说:"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言演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释门归敬仪》卷中亦说:"著是病本"。可见,修行的首要目的便是破除"著"以拔掉病根。不著,不执著于外部俗事的干扰,心胸开朗,一心行善,方能证得阿罗汉果。

修行不著者能通过戒定慧的实践,对任何事物不执著,心如明镜止水。(五百罗汉)故人们称之为修行不著者。

 

 

 

返回五百罗汉目录页请点击:这里

 

排版:李静怡

 

 

五百罗汉(第六十一尊至第七十尊)

 

骨骼瘦俊有精神,

苦练勤修道汪真,

一朝两眼天霁后,

振羽高飞入青云。

 

▲ 第陆拾壹尊 无业宿尽尊者 ▲

无业,唐代著名法师。俗姓杜,上洛(陕西商洛)人,少小出家聪慧过人,十三岁就能畅读《华严》、《法华》诸经,并能为众讲经,世称神童。无业成年后,誉满海内,然而尊者视名如垢染,畏而远之唯求佛道精进。他长途远涉,去江南拜访当时的名僧玄素,尽学其教法,然后游访长安。长安众僧敬仰其名,想推举他为"西街大德"(僧官),无业听说此事后,当即离开长安,北游上党。驻上党节度使李抱真依佛教礼仪接待他,请教佛法的要旨,心生敬意,想请他主持当地的教务。无业又离开上党,居于汾州开元寺。唐宪宗曾两次召他进京,他都予以谢绝,长庆元年(821年),唐穆宗备礼致聘,使者再三催促,无业见无法推辞,决定离开世间,升往净土,便笑着对使者说:"行即行矣!"当天夜晚,端坐而化。穆宗得知无业示寂,不胜哀惜,封为国师,谥号"大达禅师"。

 

勤读书文苦耕耘,

人生漫途无捷径,

劝君吃尽苦中苦,

琼浆玉液任痛饮。

 

▲ 第陆拾贰尊 摩呵刹利尊者 ▲

摩诃,意为大。刹利,意为田主。摩诃刹利尊者,即经刹利贤者。

尊者为大田主出身,后归信佛法,在家修好。据《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一载,尊者曾参加佛陀在舍卫国王舍城举行的法会。他修行精勤不懈,勇猛精进,终成阿罗汉。

 

格自清高品自高,

时中俊主人中豪,

欣逢盛世非侥幸,

乘风腾云惜羽毛。

 

▲ 第陆拾叁尊 无量本行尊者 ▲

无量本行尊者,阿弥陀佛之前世身。本行,指菩萨修炼能使自己成佛的方法。尊者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法号法藏。

据《无量寿经》载,尊者曾对世自在王佛发愿说:我要在世间广泛地宣讲佛法,诚心修行,获得无上正果。当我成佛之后,要救众生于苦难之中。于是,世自在王佛为广说妙法,法藏听后大悟,在佛前发四十八大愿,四十八愿实现后即可成佛,法藏的誓愿感动天地,天空为他雨花。经历无数次转世之后,终于遂愿。名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为接引佛,接引有心成佛的众生,参学佛理,获取果位。

阿弥陀佛,意译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密教以阿弥陀佛之应化身为无量光佛,其报身为无量寿佛。《无量寿经》卷上言,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观无量寿经》亦谓,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男儿严谨莫轻佻,

女子端庄莫招摇,

行正心静为根本,

天下万事皆可求。

 

▲ 第陆拾肆尊 一念解空尊者 ▲

解空,悟解诸法之空相。一念解空尊者,即宋代高僧解空。名可观,字宜翁,号竹庵,江苏华亭人。生于北宋元佑七年(1092年)。法嗣有北峰宗印、智地守(日文)、神辨清一等人。著有《楞伽说题集解补注》四卷、《山家义苑》二卷、《竹庵草录》一卷。尊者好学深思,他深信世事皆空、众生之不二法门,身体力行,并教化众生。

尊者出家后从车溪择卿禅师受教,后又于湖州见慧沈法师,雪窗下读书时悟得"世间文字语言皆糠秕"之旨。宋高宗绍兴八年,主持当湖德藏院,至孝守乾道七年秋,应邀移住北禅天台寺,九月九日入寺,指法座曰:"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销。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强登高。"听众无不悦脱。八十九岁时又移住延庆祖庭,不到二年又回当湖竹庵,不久圆寂,世寿九十一,僧腊七十八。园寂后,焚化日无风无雨,烟所到处皆舍利,众建塔于德藏院供奉。(五百罗汉)

 

身世清高品格淳,

缘何遇事多危困,

奋蹄莫道非努力,

君子不测小人心。

 

▲ 第陆拾伍尊 观身无常尊者 ▲

观身无常尊者,观音菩萨的变化身。

观世音大慈大悲专门观察世人苦难声音,人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三十三变化身,即: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上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宫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尼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紫那罗身、摩睺罗伽身、执金刚神身。众生有难,诵其名号,即有相应的化身前往拯救。

 

英雄反被英名系,

性格刚强惹是非,

翅翼珍贵多保养,

狂风暴雨莫乱飞。

 

▲ 第陆拾陆尊 千劫悲愿尊者 ▲

千劫悲愿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劫,佛教表示十分长久的时间单位,人寿每百年减一岁,直到减尽后又每一年增一岁至一百岁为一劫。千劫,表示时间相当长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曰:"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以天衣重三铢,人中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又八十里石,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名大中劫;又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重铢,净居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祗劫。"悲愿,即佛度人于生死海之船筏,故佛教有"悲愿船"之说

千劫悲愿尊者久已发无上正等正觉,他悲悯众生,遂发下弘誓,千劫之中不离世间,以自身大船筏,载众生脱离苦海。

 

性格粗豪心胸广,

少年得志美名扬,

加鞭快马更努力,

春花秋月各擅场。

 

▲ 第陆拾柒尊 瞿罗那含尊者 ▲

瞿罗那含尊者即瞿师罗,意为美音。为古印度憍赏弥国之长者,乃优填王三大臣之一。

尊者身长三尺,佛陀现身为三尺以化彼,令归正法。又因尊者家中富有,归依佛教后,在自家园林建造精舍奉施佛祖及其弟子居住,名"瞿师罗长者园"。据《中本起经》卷下:"美音心念欲请世尊,佛知其念而告之曰:'彼无精舍,汝愿不遂。'美音悦解,喜白佛言:'我有别宅,愿为精舍。"佛祖在园中讲经多年,著成《唯识论》据考,园址在今印度朱木那河畔的柯桑村

据《贤愚经》卷五载,尊者过去世曾转身为一只小狗,以吠声引辟支佛到主人家中供养,故世世转身,皆报得美妙好音,成罗汉果。

瞿罗那含,又作瞿私罗、够史罗、具史罗。意译为音美、妙音声。

 

世事沧桑本无情,

命运颠波不由身,

若非从今勤刻苦,

少小蹉跎老无成。

 

▲ 第陆拾捌尊 解空定空尊者 ▲

解空定空尊者即东晋著名法师僧肇。长安人,俗姓张。人称"解空第一"。师从鸠摩罗什,参与翻译、评定经论,著有《般若无知论》等,后被后秦国主姚兴所杀。临就弄前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尊者家贫,以租书为业,遂得博览经史。初好老庄,及读《维摩经》感悟而出家。善方等大乘经典,兼通三藏,冠年名声已震关中。才思幽玄,精于谈论。闻鸠摩罗什羁留凉土,前往从之,罗什视为奇才。及至姚秦破凉,乃随侍罗什入长安,禀姚兴之命,与僧叡等于逍遥园禅定经论,解悟弥深,被称为解空第一。弘始六年,罗什译出大品《般若经》,尊者乃撰《般若无知论》呈之,颇受鸠摩罗什及慧远之赞赏。后又撰述《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后人题名为"肇论"行世。《注维摩诘经》十卷等。惜英龄遽折,义熙十年示寂,年仅三十一。著述相传又有《维摩诘经序》、《长阿含经序》、《百论序》等。

 

一人头顶一片天,

星宿命运紧相连,

莫愁前途无成就,

康健安乐度晚年。

 

▲ 第陆拾玖尊 成就因缘尊者 ▲

佛家将善事善报称为成就因缘。成就因缘尊者,当即超度因缘如来。

超度因缘如未,原为王太子。据《正法华经》卷四载,过去有十六个国的王太子,个个聪慧绝顶。十六国国王都信奉佛教,诸太子也广行善事,供养过无数僧众,为世俗大众作出无尽善业,后来他们一起出家为僧。为寻求无上正果,前去求见佛祖佛陀,请佛祖讲解佛教深奥的道理,希望以无边的智慧指出解脱的方法,佛祖以法眼看出他们意诚心慧,便为他们讲解佛法。诸太子听完讲法,心怀欢喜,继续入静室精思闲定,终获菩萨果位。后十六太子都获佛果,分别住于世界八方,其中尊者居于东方,为众说法,救护世间,成就诸善因缘。广行善事,后出家,曾请佛祖讲说无上正法,因获佛位,居于东方。

 

一生路途多平坦,

时随贵人助携攀,

左右逢源皆顺畅,

轻舟飞过万重山。

 

▲ 第柒拾尊 坚通精进尊者 ▲

坚通精进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坚谓竖固,指如树之根株不能拔动;通谓通达,指自在碍之作用。精进,《辅行》卷二亦云:"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指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精进又作勤,《唯识论》卷六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尊者对佛法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艰苦修行。持善除恶,永不松懈,终获罗汉果。

 

 

 返回五百罗汉目录页请点击:这里

 

排版:李静怡

 

 

五百罗汉(第五十一尊至第六十尊)

 

心胸坦荡无私情,

昂首阔步往前行,

魔高道高见分晓,

功成名就自安心。

 

▲ 第伍拾壹尊 不著世间尊者 ▲

不著世间尊者,名虚空无边游步金刚。

诸佛修行初斯,也有无数心障烦恼,他们须经长期修行,以强力的智慧破除烦恼,修成正觉,功德圆满才能证得佛果。尊者感诸佛的勇健菩提心化生而成,呈现暴怒可畏相。尊者以大威大智摧毁一切难以降伏的邪恶,可使群魔束手、凶鬼敛迹,大惑魔主也因其威摄而屈身归服。而使世间善良众生则安乐吉祥。

 

问命问运问自身,

自己心中早分明,

谨慎做人是非少,

勤勉行事功德成。

 

 

▲ 第伍拾贰尊 解空第一尊者 ▲

解空第一尊者,即须菩提。"空"是佛教理论的核心之一,悟"空"是进入涅槃的重要法门。尊者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称为"解空第一"。

尊者出生于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庭,其父鸠留富有无比。惜年老而膝下无子。鸠留每天虔诚地祈祷诸佛,一天突然空中显现一位天神,对他说:"你当得福子,不久有一天王奉命将投胎长者家。"后其妻果然怀孕,取其"善现"、"善见"、"善吉"、吉祥之意,名须菩提。又据《法华文句》二称,其生时"家中仓库筐箧器皿皆空。问占者,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

尊者自幼聪慧出众,但性情暴躁,所见人畜皆嗔骂。后离家入山,见山中鸟兽、风吹草动,仍嗔骂不止。后随山神见佛陀。其时佛陀于祗园精舍讲法,他当下睹佛相而生欢喜心。佛祖为他演说嗔怒果报之苦,尊者闻法后皈依佛门,经过多年精进修习,对空有着独特的体悟和透彻的理解。一次,有人问他是谁,尊者回答说:"我是世间人假立名称为'须菩提'的那个人。"终获阿罗汉果。

 

休学蝼蚁空繁忙,

动则得咎惹祸殃,

粗菜淡饭身心安,

朝阳晚霞任君賞。

 

▲ 第伍拾叁尊 罗度无尽尊者 ▲

罗度无尽尊者,即无尽意菩萨、无量意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依《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七《无尽意菩萨品》载。此菩萨居于东方不眩国普贤如来之世界。

尊者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外坛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萨。此菩萨因观一切事象之因缘果报皆为无尽,而发心上求无尽之诸佛功德,下度无尽之众生,故称无尽意菩萨。

尊者佛理高深,曾为众生讲说八十无尽意法门,即《无尽意菩萨经》,度无数有情离诸垢染,其形像呈白肉色,左手握拳置腰间,右手持花云。

罗度无尽,音译阿差未底,意译无尽意,密号定慧金则、无尽金刚。

 

命本清贵好造化,

功名事业总不差,

于今万般可抛弃,

袖手笑看牡丹花。

 

▲ 第伍拾肆尊 金刚破魔尊者 ▲

金刚破魔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金刚,金中最刚,佛教中用以譬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智慧。魔,梵文魔罗的筒称,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有十魔、四魔、五蕴魔之分。破魔,这里指破灭四恶魔:一是烦恼魔,如贪、嗔、痴诸烦恼能损害身心;二是五阴魔。如色、受、想、行、识五蕴能生种种苦恼;三是死魔,能断人之命根;四是他化自在天子魔,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此魔之本,能害人之善事。

尊者经过长期苦修,心性智慧坚如金刚,四魔不侵,魔根断绝。能用佛性佛理破除四种魔障,提高人们的觉悟,行佛教化众生之目的。

 

宅心仁厚实本分,

惜弱怜贫助危困,

功德今生享未尽,

留有三分护子孙。

 

▲ 第伍拾伍尊 愿护世间尊者 ▲

愿护世间尊者,为护世四大天王之一。

佛教宇宙观认为,有三千大千世界。大世界内包含无数个小世界;小世界之数犹如恒河沙数一般多而不可数,每个小世界内教有一尊佛主宰。每个小世界都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面各有一洲,东面叫东胜身洲,南面叫南瞻部洲,北面叫北俱罗洲,西面叫西牛贺洲。须弥山的半山腰又有一山,名犍陀罗,犍陀有四个山峰,每一山峰住一护世天王,每王各率二十八部众镇守一方。若有凶神恶鬼残食世间众生,天王便率本部神兵神将前往剿灭,保护世间众生,使他们不受迫害。

 

性本刚强不屈挠,

钢刀临面眉未皱,

天生一股正气在,

逢山有路水有桥。

 

▲ 第伍拾陆尊 无忧禅定尊者 ▲

无忧禅定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无忧,即破除了忧愁烦恼。人生在世,往往不能摆脱贪、嗔,痴的影响,生出无穷的忧恼。

佛教认为,修习禅定能除去烦恼。禅定,即止一处而拂去妄念。禅定有四种,由浅入深,亦称四禅:初禅脱离欲恶不善法,可感觉到离开欲界的喜和乐,但心中仍有寻(觉)、伺(观);至二禅时,寻、伺断灭,达到内等净,得定生喜乐,即所得喜乐是对禅定自身的感受;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任住非苦非乐的行舍境界,修成正念、正如,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达致清净和念清净,即舍去三禅的妙乐,唯念修养功德,住于不苦不乐的境界。

尊者通过循序渐进地修习禅定,彻底离弃诸种忧恼,不苦不乐,终成阿罗汉。

 

心中自有一天平,

歪斜不容半毫分,

急公好义人中主,

腾达飞黄路垣顺。

 

▲ 第伍拾柒尊 无作慧善尊者 ▲

无作慧善尊者,即无作菩萨。

"无作"是佛教为人处世的规范之一,本世不做恶事,来世就聪慧善良。无作有三:一名身无作,要爱护世间的一切生命,不做任何有损于生命存在的事,否则就是罪恶;二名口无作,不说污秽的语言;三名心无作,心要清净,排除对财物及感情贪恋,消除对他人的怨恨,也不要因为任何不顺心的事而萌生愤怒。身、口、心以"无作"为本,一切都改恶从善,来生就不会有苦果的报应。据《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一载,尊者以佛教无作、无用、无受、无智、无慧的规范教化众生,做出无尽的功德事业。

 

勇猛刚强是本性,

悲悯慈慧是本分,

刚柔并济英雄汉,

披荆斩棘扬威名。

 

▲ 第伍拾捌尊 十劫慧善尊者 ▲

十劫慧善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劫,意为极久远的时节,《智度论》卷五云:"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又四十里大城满芥子,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取一芥子,芥子尽而劫尚不尽。"慧,指分别事理,决断疑念之心理作用,"《俱舍论》卷四云:"慧谓于法有简择"《大乘义章》卷二十云:"真心体明,自性无暗,目之为慧。"善,与恶相对,《大乘义章》卷十二曰:"顺理名善,违量名恶。"

尊者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慈悲的品德,是经历了极长的时间获得,也是说佛的济世度人的事业是永恒的,不可变易的。自强不息,经历十劫,慧善日增,证得阿罗汉果。

 

人生第一要勤劳,

天道酬勤见分毫,

各瓜各果各人事,

功德圆满道自高。

 

▲ 第伍拾玖尊 旃檀德香尊者 ▲

旃檀德香尊者,即旃檀德佛;

佛教以救苦救难为大德。《观虚空藏菩萨经》载有旃檀德,其德之馨,若莲花之清香。故又称为旃檀香佛。旃檀德佛主救世间的一切苦难,众生如有困难。向他礼敬,均能得解。如身患疾病,痛苦难忍,在其前述说自己种种的病痛,及医生所开的处方,疾病便可迅速痊愈,此外,世人若想获得超人的智慧,或使自己的手艺精巧过人,或使自己的子女健康,或对他人作出功德,或对寺院有所施舍,或无恶而增加财产,或脱离各种罪恶与灾难,清除忧愁与烦恼,或健康长寿,家庭美满等等,只要双手合十,诚心诚意地向其礼拜,均可让你满足心愿。

 

扬眉朗朗笑大千,

大千世界有洞开,

劝君收束名利想,

着力揺船靠岸边。

 

▲ 第陆拾尊 金山觉意尊者 ▲

金山觉意尊者,为佛陀弟子。金山,喻佛之身如同金山。在佛教经典中,佛陀有时被称金山王,意即金山之胜妙者。《往生要集》云:"遥以瞻望弥陀如来如金山王。"有时也直接以金山譬喻佛身,《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深妙。"尊者常在佛陀身边聆听妙法,有如佛祖般的觉悟,摒弃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专意修习佛法,遵守佛祖教导,终获阿罗汉果。

 

 

 

返回五百罗汉目录页请点击:这里

 

排版:李静怡

 

 

福建雪峰崇圣寺巡礼

 

陈星桥

 

福建是一个佛教大省,寺院多,出家人也特别多,历史上高僧辈出。1983年春,我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一毕业,即到浙江、福建参学。今年10月12日至22日,为与福建省佛教协会合办一期《法音》“福建佛教”专号,我先后到福州、莆田、泉州、厦门等地的佛教团体和名山胜地参访,拜访了有关人士。16年后的故地重游,耳目为之一新,感悟良多。适《福建佛教》执行主编周书荣居士一路陪同参访,并约我撰稿,盛情难却,回京后便一股脑地坐在电脑前,敲出了此次福建佛教之旅的一点回忆与观感。

闽侯雪峰崇圣寺,素有“南方第一刹”之称。

崇圣寺位于闽侯县雪峰山南麓,距福州68公里,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肇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为禅宗青原系著名高僧义存禅师所创。1983年春我曾慕名来此参方,1999年10月,因筹办“福建佛教”专号,得以旧地重游。看到古刹十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想到最好能以游记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一下,于是回京后便在电脑前,敲出了此篇小文。

我是在10月14日傍晚到达雪峰崇圣寺,同窗好友广霖法师将我和福建省佛协副秘书长周书荣居士安置于尊客堂。常住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宴,许多菜都是寺院自产的,到底是绿色食品,新鲜爽口。饭后广霖法师领我们参观尊客堂。尊客堂(包括学戒堂)落成于1998年,为两栋三层楼房,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共有80 多个房间180多个床位,仿星级宾馆修建。大讲堂、大宴会厅、会客厅以及必要的设施、音像设备一应具全,装潢颇为讲究。寺院这么大的高规格的尊客堂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该寺现在每年举行一次万佛忏法会和水陆法会,届时尊客堂等处都住得满满的。从尊客堂出来,广霖法师领我们来到他的方丈室喝茶。方丈室分上下两层,一楼是会客厅,挂满了字画,多半是1994年广霖法师升座时各地来宾赠送的;二楼设有祖师堂,佛龛中供有崇圣寺开山雪峰义存祖师像,两傍墙上挂有中兴该寺的高僧画像。两厢分别为广霖法师的卧室和书房,他常在书房练习书法。

广霖法师长我6岁,我们已有15年未见面了。他身材高大,还是那样豪爽热情。法师是福建周宁县人,9岁即出家。1980年到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学习,1983年毕业后留寺当知客;1984年遵从其师瑞淼法师之嘱,回崇圣寺当家。十几年来,他精心筹划,四处募款,共斥资四千多万元,率众先后修建或改造了各殿堂,鼎新革旧,百废俱兴。目前主要建筑物有内外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斋堂、留香堂、祖堂、纪念堂、云水堂、学戒堂、尊客堂、念佛堂、枯木庵、方丈室和凯淼塔院等。尤其可贵的是,他比较重视绿化和和提高寺院文化品味,先后植树三千亩,现已成林;种毛竹二千多株,现已发展到二三万株;近年还培植了梅花近万株,牡丹二千多株,并举行了牡丹花展以及书画艺术展。

10月15日上午,广霖法师陪我们到寺院各处走了一圈,并参拜了位于山门外左前方的枯木庵。公元870年义存禅师来此枯木中坐禅,由此开创了崇圣寺。近年该庵已修复一新,庵中有一截枯树,树中供有一尊义存禅师像。有一“苦行僧”瑞兴法师,约60多岁,跣足长发,冬夏如一,在这里礼拜义存祖师十几年。1983年我朝拜枯木庵时还见到过他。枯木庵对面山上是狮子岩寺,住有30几位尼僧。

与1983年比起来,崇圣寺可谓旧貌换新颜,荒山变绿洲,二百多位纯朴的僧尼过着农禅并重的修行生活,颇令人感慨。于是我想到雪峰义存祖师和崇圣寺不仅在福建佛教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而且在中国禅宗史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今寺院得以重兴,的确应该让外界对此多一些了解,于是建议老同学最好明年能在这里承办一次“禅宗与福建”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他欣然赞同。不过能否实现,就看届时的因缘了。

下午,广霖法师拉着我们参观了崇圣寺的廨院--闽侯县白沙镇嬴山寺。寺不大,临江而立,由于房产刚刚收回,百废待兴。目前正由广霖法师募资重建,建成后有望成为福州的一处游览胜地。此外还参观了位于旗山脚下的松山寺。旗山位于福州的西南,随着福州闽江大桥的修建和福州城区的向南拓展,旗山有望成为一大旅游热点,因而闽侯县有关部门请广霖法师出山修复松山寺,并计划在其旁逐步兴建一个大型的“万佛禅寺”。广霖法师领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勾画着未来修建的蓝图,令我对老同学精力旺盛、深孚众望和经营有道不禁刮目相看。

雪峰崇圣禅寺的兴建,缘起于雪峰义存在大枯树下结庵(传即今之枯木庵),里人谢傚等复为其诛茅结庵于柽洋凉映台北,此为建寺之始。后徒众渐多,容纳不下,遂在离庵三百步处别建新居,其址即今之崇圣寺。乾符二年(875年)观察使韦岫捐资助建,于是院宇初具规模,朝廷赐名“应天雪峰禅院”。中和二年(8 8 2年)廉帅李景、司空陈岩及观察使韦岫又捐资创建大穆廨寺,朝廷赐义存“真觉大师”号与紫袈裟。乾宁元年(894年)以徒众愈多,寺乃移建于陈洋。时福建统治者闽王王审知尊崇佛教,先后捐资建大殿、法堂、方丈室与寮舍,重建枯水庵,开放生池(因需工万余,又称“万工池”)。里人蓝文卿亦舍田7,000余亩、屋500间;于是殿宇大兴,遍布山间,为南方一大丛林。光化三年(900年)寺改称“应天广福禅院”,僧众盛时达1500人左右,当时许多名僧皆出自义存大师门一下。“坐破七个蒲团,怡山振锡;射出一支圣箭,石鼓传灯”。不仅福州鼓山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与怡山西禅寺的第四代住持慧稜皆为义存大师的高足,寺还是禅宗中云门、法眼两宗的祖庭。宋太平兴国三年(976年)朝廷踢名“雪峰崇圣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宋宁宗时(1195-1224年),由于史弥远的奏请,朝廷制定禅寺的等级,其最高与次高的寺院为“五山十刹”,雪峰崇圣寺名列“十刹”之中,成为禅系参学集中地之一。宋代禅宗各派均有禅师先后驻锡雪峰寺,如:云门宗象敦禅师、隆禅师、大智禅师、宗演禅师;临济宗有需禅师、慧定禅师、慧忠禅师、蕴闻禅师、道冲禅师、善珍禅师、可湘禅师;曹洞宗清了禅师、庆预禅师等。元代寺为临济道场,大德年间(1297-1307年)、皇庆年间(1312-1313年)临济宗悟逸樵隐禅师两次来此寺驻锡。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曹洞宗正映禅师从泉州开元寺移锡居此,之后又有正映法嗣远芷厓禅师继主。寺始重建,规模宏伟。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临济宗亘信行弥禅师驻锡此寺,康熙年间(1662-1722年),曹洞宗恒涛禅师来寺骄锡。光绪十三年(1887年),鼓山曹洞宗达本禅师主持此寺时,又中兴重建,成为清末福州大丛林之一。光绪十七年(1891年),达本禅师曾赴槟城各地募化修建雪峰寺,后常悟禅师亦七下南洋各地化缘修寺。1928年,达本禅师法嗣圆瑛继主雪峰法席。1941年寺院遭日本侵略军炮击,殿角毁坏。1942年台风刮倒天王殿、钟鼓楼,后寺院破旧不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千年古刹也喜获新生。1952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修普枯木庵,后又两次拨款维修。寺建筑规模十分雄伟,历史上曾经以具有三个大殿、三个禅堂、七个斋堂著称。现有建筑格局多为清光绪间(1875-1908年)中兴雪峰的达本禅师所定。1979年起,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在爱国华侨与海内外僧尼及各界人士的资助下,广霖法师率大众先后修建了各殿堂,鼎新革旧,百废俱兴。寺主要建筑物现有内外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斋堂、古法堂、留香堂、祖堂、纪念堂、云水堂、学戒堂、尊客堂、念佛堂、枯水庵、方丈室与凯淼塔院等。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寺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1994年11月13日,寺隆重举行广霖方丈升座庆典。现全山僧尼二百多人在方丈率领下,不仅着重修持,如法如律过着晨钟暮鼓的生活。且定期于春秋两季分别举行拜万佛与水陆法会,冬则打禅七。寺僧发扬佛教优良传统,重振农禅并重的宗风。近年来开山种植杉、松、竹林三千余亩,植梅万株,种农作物数十亩。

雪峰山旧有二十四景,其中著名的有枯木庵、三毬堂、无字碑、万松关、龙眠坊、文殊台、金鳌桥、象骨峰。蘸月池、应潮泉等。明代寺僧智明将之概括成一诗,颇见巧思,诗云:“雪峰宝所近蓝田,枯木三毬一洞天。半岭化城无字石,万松雪峤有龙眠。文殊古镜金鳌畔,罗汉梯云象骨巅。香石放生池蘸月,望州卓锡应潮泉。”历代文人雅士登临揽胜之余,留下不少佳章妙句。同时允称避暑胜地,盛宴来临,小住山中,烦襟尽涤,暑气全消。寺中文物以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的义存祖师塔(亦称“难提塔”)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枯木庵唐代树腹题刻最为驰名。

雪峰的廨院,历史上有福州庆城寺、五百罗汉寺、罗山法海寺与古田极乐寺,吉祥寺、保福寺等。在海外的廨院有新加坡的法华寺与马来西亚怡保的东莲小筑。

 

编辑:李路野

公案趣话

 

陈星桥

 

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借用以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佛教公案故事极多,如拈花微笑、菩提本无树、磨砖成镜、南泉斩猫、吃茶去等等。它们既是佛祖修证境界的体现,也是禅师教化门徒、传佛心印的一种方便,不仅寓含深刻禅机,充分体现了禅宗的特点,而且具有丰富的辩证法和历史文化内涵。

黄檗希运在《传法心要》上说:“既是大丈夫,应看个公案!”可见禅宗“公案”一词早在唐末即已出现,但“公案”大量应用于禅僧的参禅活动,还是在五代至两宋。而随着禅宗的发展和文人骚客与禅僧的广泛交往,禅宗“公案”对我国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并留下许多逸闻佳话。

 

 1、拈花微笑

相传印度教的最高神“梵天”有一次恭请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上登坛讲法,一时间众神毕集,仙乐齐鸣,释迦佛在弟子们的簇拥下走上法坛坐定。这时,梵天恭敬地走到佛的面前,请佛说法,并呈上一枝贵重的金色波罗花。释迦佛接过这枝花,仪态安详而庄重,众神与佛弟子则翘首以盼,整个灵鹫山霎时间安静下来。可释迦佛却一句话也未讲,只见他慢慢地举起手来,手上只是擎着那枝金灿灿的波罗花,大众的眼神则随着那枝花从左移到右,从上移到下,用心揣度而不解其意,相顾愕然。

这时,站在佛下首的一位叫做摩诃迦叶的老比丘破颜含笑,那笑容中蕴含着无限的深意。这情景马上被佛看到了,他开口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灵鹫山顿时沸腾起来,大家纷纷议论着刚才发生的这件奇特而神秘的事。

从灵鹫山回来后,释迦佛就将摩诃迦叶带到多子塔前,并在自己的旁边为迦叶安排了座位,让众僧将自己和迦叶围在当中,然后将自己的金襕袈裟和钵做为信物交给迦叶,语重心长地说:“我把正法眼藏传付给你,你要护持,再传付将来,不要让它断绝了。”这就是禅宗的“衣钵真传”。从此,迦叶成了禅宗西天第一代祖师。

宇宙的真相不可以具体的相状去类比,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是绝对的、离相的,究竟的佛法也是如此,只可用解脱了烦恼的清净、无分别之心去体证。所以释迦佛的拈花示众,正是在无言说法。迦叶尊者不是向外揣度,而是回光返照自心,冥契佛意,于是释迦佛立即予以印可,并委付“正法眼藏”大法,这就叫做“以心印心”。至于后来的衣钵相授,只不过是顺应世法聊作信物罢了。

这是禅宗一则著名的公案故事,禅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相标榜,即导源于此。

 

 2、廓然无圣

达摩是西天二十八祖,我国禅宗初祖。他于公元520年泛海东来,到达广州,梁武帝遣使持诏迎至当时的首都建业(今南京)。梁武帝不无自得地问道:“我自即位以来,写经、造寺、度僧无数,功德如何?”

达摩说:“没有功德可言!”

梁武帝道:“怎么能说没有功德呢?”

达摩说:“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问:“什么是真功德?”

达摩说:“真正功德是净智妙圆,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用世俗的方法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答:“廓然无圣!”

梁武帝问:“坐在我对面的是谁?”

达摩答:“不知道!”

梁武帝不能领悟。达摩知机缘不契,遂北上“一苇渡江”,赴嵩山面壁,一坐九年。以后传法于二祖慧可。

佛教认为,一切有为之法都是无常、虚幻的,真正的功德是修习无为之法,以契合于无相无念之实相,获得圆融明净的智慧。其体性空寂,遍虚空界,无大小、染净、圣凡之别。达摩祖师恰是从圣谛第一义上作答,以破除梁武帝耽着于有为的执着之心,可惜梁武帝不能领会,当面错过圣僧的点拨。

 

3、将心来安

话说菩提达摩在嵩山上的石洞中面壁禅定,连鸟在他头上筑了巢都不知道。当地的老百姓都说他是个奇人。这事让洛阳一位名叫神光的和尚知道了,他修行精勤,却苦于无明师指点,于是翻山越岭来拜谒达摩,请求开示。可是达摩只是面壁静坐,对眼前这个求道之人不加理睬。神光倒有一种性格,越不理睬,就越要在洞外站下去。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日,阴云密布,纷纷扬扬下起大雪来,北风肆虐着,卷着雪花,直向神光的身上扑来,可神光还是站立在洞外不动。大雪埋没了他的腿,染白了他的衣服。

达摩看到这里,才张口说道:“你站在雪中,想求什么事?”

神光说:“望大师慈悲,开甘露之门,广度群生。”

达摩说;“诸佛无上妙道,需要旷劫精勤,行难行之路,忍难忍之事,就这样还无法得到。你以轻心慢心,想得到真乘,徒劳无益。”

神光听了,就从衣中摸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喀的一下,砍断自己的一只胳膊,放在达摩面前,忍着钻心的疼痛,一句话不说。

达摩知道神光是个法器,就说:“诸佛求道,为法忘形,你砍断自己的胳膊,想求什么呢?”

神光说:“我心不安,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说:“把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

神光说:“我到处找心,却了不可得。”

达摩说:“好了,我把你的心安好了。”

神光恍然醒悟,如醍醐灌顶,法喜充满,从此就在达摩手下为徒。达摩很器重这个弟子,替他改名叫“慧可”,以后便将衣钵传付给他。由此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二祖。

这就是著名的二祖断臂求法公案,古人的宗教热忱令人叹服。那么在这则公案里,达摩祖师安的是什么“心”呢?既不是肉团之心,也不是四处攀缘的识心、妄心,而是不可以形拘、不为物累的灵明不昧的真心。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即是明此心,见自心中本具之佛性。

 

  4、皮肉骨髓

公元536年,达摩祖师感觉自己应该离去了,就把所有的门徒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时候到了,你们应该说说自己的心得。”

道副说:“依徒弟看来,我们应该不执著于文字,也不舍弃文字,要把文字当作一种求道的工具来使用。”

达摩说:“你得到了我的皮。”

尼总持说:“据我了解的,就像庆喜看到了阿閦佛国,一见便不再见。”

达摩说:“你得到了我的肉。”

道育说:“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本来是空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非实有。依我所见,整个世界不存在一法。”

达摩说:“你得到了我的骨。”

最后,慧可向达摩行了个礼,然后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达摩说:“你得到了我的髓。”

佛教的“第一义谛”,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法华经》说:“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慧可的作礼与迦叶的笑而不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编辑:李路野

 

末法不等于末日

 

 

陈星桥

  早在八十年代末笔者即听说法国著名预言家诺查·丹马斯五百年前曾预言1999年人类将遭遇大劫难的传闻,西方有人将它与基督教的“末日审判”联系起来,俨然世纪末即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那时正值我国出现宗教热、气功热,于是不少传功者或传教者又将它与佛教的“末法”说联系起来,刻意渲染,进而标榜惟有学他的功法或教法才能躲过劫难,这样一来使许多人产生群体效应,信以为真,以致惶惶不可终日。这既严重破坏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扰乱了广大气功爱好者的正常练功和佛教信众的如法修学。
佛经一般将佛法的弘传分为正像末三个阶段,其时间长短计有四种说法,大同小异,而以采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的说法为多。今年为佛历2543年,显然早已进入末法阶段。那么什么叫正法、像法和末法呢?一般来说,正法阶段:教法无改,实修者多,证果得道者多;像法阶段:教法有变,修行者多,证果者少;末法阶段:教法变质,实修者少,证道者无。可见“末法”是表征佛法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变的一个概念,与所谓的世纪劫难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基督教的“末日”说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佛教认为生命界、物质界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无时不在变,因此强调要时时处处修无常观,如《四十二章经》说:“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古来许多高僧大德对于戒规松弛,经教失讲,邪教盛行等“末法”现象多有指摘,如在南北朝乃至隋唐盛世都有高僧视当时为末法时期,这原是从匡正佛法、激励四众精进,多做一些利国利民利教之事的角度说的。然而遗憾的是,历史上总有一些人借此危言耸听,蛊惑人心,用以发展邪教。如白莲教等民间宗教无不借“末法”说兴风作浪,影响很坏。因此广大佛教徒对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人云亦云,自乱方寸。要多学教理,树立正见,精进修行,转末法为正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使佛教界成为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一支中坚力量。
(原载《中国宗教》2000年??期)

 

编辑:李路野

.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佛教

 

陈星桥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到一些名山古刹去。除寺院周围有少量古木、绿树成荫以外,一路上呈现眼前的多是大片裸露的山体,传说中的许多飞禽走兽不是迁徙便是死亡;一些江河的河床也常常大片裸露,枯水断流的时间延长,河水污染严重;大城市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居于其中的寺院,空气也好不了多少;大部分城市被现代的各种垃圾和白色污染所包围,它们象传染病一样也不断侵袭着名山胜地。如果说名山古刹受过去政治运动的破坏还只是一时的话,而今天面临的人类对生态平衡与环境的破坏却是长期的,甚至是致命的。连山中古刹都逃避不了由于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造成的影响,何况城镇居民!所以佛教界对此不得不予以更多的关注!

佛教认为,我们依止的器世间通常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其中只有“住”阶段可能蕴育生命。大地万物互为缘起,相辅相成;各种有情类生命分别依业受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形成了一定的生态平衡,如各类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乃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无不息息相关。说到动物,顾名思义,凡是具有生命活力、能自主运动的生物都可称为动物。动物的种类很多,人们常简单地划分为高级动物与低级动物,而人类则自视为万物之灵。这么划分不无道理,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人类对其它动物的歧视,以致不少人忘记了人类本身也是动物,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认识和主宰世界的能力日益提高,对大自然的恶性攫取有增无已,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成千上万的动植物惨遭灭顶之灾。据《英卡达·百科全书》记述:在1700年,动植物年灭绝种类仅为一种,而到了1970年,年灭绝动植物种类已达二百种,可是到了1990年,年灭绝动植物种类更高达一千多种。由此预计到二千年时,将达到五万多种。与此同时,人类盲目的发展与疏于治理,造成了空前的全方位的环境污染,如包括“白色污染”在内的垃圾污染,农药等化工产品污染,汽车尾气、煤烟等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等。它们造成多种疾病的发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存。可见人类在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欲的同时,给整个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带来了多么大的破坏,对动植物乃至人类自身造成了多么大的危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由关注人类本身到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其它生命,并认识到人类并不天然地具有剥夺其它动物生命的权利,在人类之外,动物也有生存的意义。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十分重要,何况绝大多数动物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是人类的朋友。而地球应成为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

在研究、保护动植物和生态平衡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工作起步比较早。如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普遍成立有绿色和平组织,大力宣传、实施环境保护。我们常常从电视和有关报道中了解到,欧美多数现代化城市,河水清澈,四季绿树成荫,芳草如茵,鸟语花香,许多动物都与人十分亲近、融洽。这在全球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殊为难得。反观我国,森林植被日益减少,致使水土流失,旱涝灾害连年;河水污染、空气污染、白色污染等日趋严重,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损害;生产、开发上的短期行为,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对动物无端虐待与杀戮食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以致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不尽人意,动物避人唯恐不及。此等现象,原因固然很多,但发生在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出生有孔子、老子等圣哲,佛教传播也有二千年历史的国度里,的确令人深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有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佛家有缘起理论与戒杀护生的戒条。如果能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改善一下人类的心理环境,那么我们在发展科技、改善生活的同时,就会对生态及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质量多一份关注,而不致于那么急功近利,造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及环境的严重污染。

 

佛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当今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重要的意义。佛教是从整体上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认为世间万象互为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遵循一定的因果规律,是一种和合互生的关系;生命界按照各自的作业轮回于六道之中,在求生方面,在追求安宁幸福方面没有根本的不同,在佛性上更是平等的,因此佛教要求信徒善待一切生灵,戒杀、放生,人类之间更是要求相互关心、和平共处;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形成,大自然对人类有天覆地载和养育之德,因此对大自然应怀抱感恩之心,反对无度的占有、浪费,更何况恣意破坏了。

例如,佛教制定有杀生戒,并视之为第一大戒,同时极力赞叹放生护生功德,甚至有佛陀舍生饲虎的故事;在僧团中制定有在动植物滋生的雨季结夏安居三月的制度,尤其是汉传佛教,有着优良的素食传统。这些在客观上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佛教徒有植树造林、养林护林的优良传统,因而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这既是缘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也是出于参禅修道的环境需要。古人道“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即形象地表现出佛教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

 

从1989年起,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年年列入“世界末日”的指标。环境的污染不只是“脏、乱、差”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能否持续性发展乃至能否生存的问题。从我国来说,随着科技与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的全面治理与保护已迫在眉睫。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佛教徒更应积极参与。我认为,政府和各界人士应当多听一听佛教界的呼声,因为佛教有着丰富的环保思想和资源,而且对环保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不仅应当也完全可以在环保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佛教界可从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呢?我以为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弘扬佛教中一切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思想 
人类是万物之灵,然而破坏生态平衡与环境的根本原因却在于人类,在于现代人类日益严重的错误认识和低层次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不能立足于净化人心,改变人类错误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仅仅外在地挽救一些野生动物,局部治理一下环境,那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汲取和弘扬佛教中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思想。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屡经巨变,人心不古,如果我们一味地将过去的思维模式或行为方式生搬硬套于今天,就很难为广大教外人士所理解,结果必然事倍而功半。所以我们应运用般若之智,根据众生根机和社会实际,对以下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佛教思想作合理的阐释和大力的弘扬:

1。诸法从缘起的思想。佛教认为世间万象“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无不由一定的因缘和因果关系组成种种和合互生的关系,也可表述为中国阴阳五行理论所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时,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平衡与环境的影响,要顾及他人乃至子孙后代,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摒弃那种急功近利、损人肥私、盲目发展的思维模式。

2。心净佛土净的净土思想。佛经为我们介绍了东方净琉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等佛国净土,其中有七宝所成之池,八功德水充满,绿树成行,鸟语花香,它们都是由诸佛累劫修行,愿力所成。并说众生只要行善积德,诵经念佛,愿生彼国,命终即可随愿往生。另外,佛经还常说,一切诸法唯心所现,只有众生心清净了,则佛土归于庄严清净。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要实现环境的清净庄严,根本在于净化人心。这一思想信仰对于扼制人们对生态环境掠夺性的破坏,净化人心,美化环境,建设人间净土,客观上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3。非暴力的和平思想。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战争不断,不仅使许多人类长期和平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无数生灵惨遭涂炭,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尤其是现代,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各种现代化的常规武器足以毁灭整个人类和整个地球,一旦世界大战爆发,则所谓的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尽成空谈。最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十几个国家打着“制止科索沃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对南斯拉夫这么一个弱小的主权国家进行狂轰滥炸,仅在一个月内就使大量平民伤亡,数百万人失去生活来源,几十万人沦为难民,而且由于炼油厂、化工厂、武器库等被炸,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不顾全世界主持正义人士反对的霸权主义行径,是人道主义灾难的最大祸根,对世界的和平与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当今人类的第一要务就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佛教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宗教,一向反对各种形式的战争,在历史上也为人类的和平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应大力弘扬佛教关于和平的教义,使之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4。戒杀护生的慈悲思想。当今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增,加上人口膨胀,使大量动物失去了栖息之所,尤其是人类为了商业利益和满足口腹之欲,对于动物几乎到了无所不杀、无所不吃、竭泽而渔的地步,虽心性乖戾、手段残忍而不自觉,从而造成生态的严重破坏。佛教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过去生中可能都是六亲眷属。如今虽然身形、智愚、能力等果报各各不同,但在贪生恶死方面,在追求安宁幸福方面没有根本的不同,在佛性上更是平等的,因此为培养慈悲心怀、报众生恩乃至普度众生,佛教要求信徒善待一切生灵,戒杀、放生,认为这样做会有极大的功德。千百年来,广大佛教徒依此教义戒杀护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人类多么需要这样一种慈悲思想啊!

5。少欲知足、勤俭理财的思想。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是明摆着的道理。然而当今的社会却极力激发人们的欲望,通过鼓励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下去势必造成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到头来人与人争,国与国争,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应倡导人们学习一些佛教的幸福观、价值观。佛教教导人们少欲知足,勤俭理财,这可以提升人的道德,节省和有效利用资源,缓解人际关系,更何况知足者常乐!当然这并不是要让人绝欲,让人不要关注国计民生。如果说贫穷是环保的敌人,那么盲目发展更是环保的敌人,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好佛陀的教导对付这两大敌人,还有待当代高僧大德和社会贤达的共同努力。

6。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思想。中国一般老百姓多认为佛教讲四大皆空,僧人看破红尘,消极厌世。殊不知中国佛教为大乘佛教,宗旨为即世而出世,修四摄六度,行菩萨道,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普度众生,故是积极而非消极。不过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认定佛教是消极的呢?我想原因不外有两种,一是汉族人受儒家的影响重视伦理纲常,受墨家、法家等的影响,重实用、功利,对佛教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故有种种误解;二是宋代以后禅宗、净土二宗独盛,久而久之走入末流,教法不昌,修法简单、僵化,加上民俗的影响,许多寺院成了求神拜佛、荐亡超生的祭祀场所,故难免被人视为迷信。因此无论是为化导人心、美化环境,还是为弘扬教法,改善自身形象,佛教界都应提倡并努力实践“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思想,为建设人间净土作贡献!

 

(二)佛教界如何参与生态和环境保护事业? 

如上所述,佛教有着丰富的环保思想和资源,只要四众弟子大力弘扬,发挥优势,身体力行,完全可以为人类心灵的绿化,为社会环境的改良,为生态平衡与环境治理作出突出的贡献。不过当今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涉及面广,难度很大。从佛教界来说,除了方便善巧地弘扬上述的佛教环保思想以外,还须因地制宜、积极地做好以下环保工作:

1、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林木花草有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之功用,对于寺院来说还可平添一份幽静与灵气。因此,佛教界应发扬以往的优良传统,除在寺院栽花种草、植树造林之外,还可发动信众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绿化荒山,开辟若干片“佛教林”以造福后人,回报社会。199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委员会会议上,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团研究决定:为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理念,三国佛教界拟于每年4月份在本国植树,借以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净化社会。可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已成为国内外佛教界的共识。

2、提倡文明进香。礼佛燃香,不在多少,旨在向佛祖表达一份皈敬之意,正所谓心到佛知。然而许多信众不明此理,以为燃香越多越好,生怕佛祖不知,成把成把地烧,弄得寺院烟熏火燎,既污染环境,又易造成火灾,不利于古建等文物的保护。因此各寺院应大力提倡文明进香,即每次燃一至三枝香即可。同时亦可提倡向佛祖献花,有条件的寺院可培植鲜花,提供信众作敬佛之用。

3、勤俭、惜福,合理用财。这既是佛教徒一贯的生活理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方面,大多数寺院和广大佛教徒是做得很好的。我以为佛教界应搞好这方面的宣传,必要时可让青年人到寺院中去体验节俭、艰苦的生活,注意节水、节电、节约粮食、不乱扔字纸等。近年来不少寺院香火旺盛,收入颇丰,应合理使用资金,最好是一份用于日常开支、维修寺院,一份用于弘法和文化教育,一份用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包括绿化和环保事业。建寺造像应符合当地的实际,着眼于修行和弘法的需要,而不要相互攀比,追求大而全,以致本末倒置。

4、戒杀放生,推广素食。佛教在戒杀、放生、素食方面有着一整套的理论和做法,应结合生态平衡与野生动物保护进行宣传,从有益于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强身健体等方面来研究与实践。近代欧美各国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动物保护和素食,为什么有着悠久佛教信仰基础的我国反倒不如人呢?这值得佛教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思。

5、清除污染,美化环境。禅宗有一首著名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常常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人心需要不断的闻法修行而得到净化,环境更需要人们不断的治理与维护而得到美化。佛教徒往往将心灵的净化与寺院环境的美化较好地结合起来,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佛教界应将这种思想和经验予以推广,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大力增进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摒弃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做到以防犯污染为主,治理污染为辅。过去由于科技和生产的发展造成环境的破坏,今天则仍需充分利用一切科技手段治理环境,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优美的环境。本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宏愿,广大佛教徒从自身做起,是能为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

 

编辑:李路野

弘法利生,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陈星桥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著悠久的历史,未来也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一个具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宗教对我国各个民族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著广泛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著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促进世界和平的宏伟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宗教界作为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理所当然地成为团结、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对象。这其中就有一个宗教能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笔者在佛教界学习、工作多年,现就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谈点认识。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佛教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

 

大家知道,佛教在2544年前诞生于印度,到公元十二世纪从印度消亡。在这期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部派佛教:从公元前400多年开始,佛教出现了两大派别,一是以佛门长老为主形成的上座部,一是以青年僧侣和一些居士为主形成的大众部,以后又从这两大部派衍生出18个部派。这一阶段大约经过了5OO年,是小乘佛教流行,大乘教义隐而不行时期;

2.大乘显教:公元一世纪,随著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大众部佛教的发展,大乘佛教兴起。这一阶段大约经过了600多年,是大乘佛教为主,小乘佛教为辅的时期;

3.大乘密教:公元七世纪前后,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结合,形成了大乘密教。这一阶段大约经过了500年,是以大乘密教为主,大乘显教为辅的时期。

随著上述三个时期佛教的对外传播在亚洲相应形成了三大语系佛教。其中,部派佛教中的上座部佛教传播到斯里兰卡以及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巴利语系佛教;大乘显教传播到我国以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形成了汉语系佛教;大乘密教传播到我国的西藏以及西南西北藏区、内蒙和蒙古,形成了藏语系佛教。在近代,这三大语系佛教传播到欧美各国,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大有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了叙述方便,作图示意如下:

 

(小行大隐)    (大主小从)  (密主显从)

部派佛教---- 大乘显教----大乘密教

巴利语系佛教    汉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教

 

在上述三个时期佛教之间及三大语系佛教之间,既有著密切的联系,又有著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遵奉的三藏经典、宗派的理论、修行的仪轨、方法等方面,还是在寺院的规制、供奉的佛像乃至饮食、衣饰的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著显著的区别,而这正是佛教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民族不同的社会风俗的结果,表明佛教能因地制宜,因机施教,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

即便从中国佛教来看,更能说明这一点。佛教传入我国汉族地区已有2000年的历史,大约也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东汉至隋唐约9O0年间为传播、繁荣阶段。三藏经典的编译审定、八大宗派的创立,无不是佛教与以儒家、道教为代表的中华固有的文化相碰撞、相融合的结果,标志著佛教大体完成了她中国化的进程,使自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代末年到清朝末年900多年间为守成、衰落阶段,佛教与儒家、道教全面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净土宗及各种佛事活动盛行,影响及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标志著佛教进一步民间化,成为与中国老百姓的生老病死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为老百性喜闻乐见的一大宗教;从鸦片战争至今150多年间为变革、复兴阶段,随著西学东渐、国家体制的膻变、现代科技的发展,佛教界在思想观念、寺院规制、传教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推动了佛教的复兴和向欧美的发展,并趋向于文化化,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环节。值得一提的是,三大语系佛教在我国都有传承,其中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文化分别成为藏族、蒙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尤其是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是在我国形成并发扬光大的。因此可以说,中国不愧是佛教的故乡。中国佛教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佛教不断适应中国各个民族、各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历史。

历史经验证明,佛教与社会相适应是佛教求生存、求发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利国利民的必然要求,并且早已成为佛教的一大传统。在现代,我国进入到了人类社会的一个较高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引导佛教与之相适应,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认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不要适应的问题,而是能不能适应以及如何适应的问题。

 

二、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佛教属于一种上层建筑,主要由佛教的意识形态、佛教文化以及由同一信仰的人们组成的佛教社会实体三个方面构成佛教实在整体。佛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须从这三个方面综合来看。我国的佛教在建国之初的一段时期内,经过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和社会民主改革、社会政治运动的洗礼、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废除了压迫剥削制度和封建特权,摆脱了反动阶级的控制和利用,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十余年来,佛教团体、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支持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促进祖国统一,发展对外友好,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可见佛教的社会实体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依据。

那么,从佛教的意识形态及佛教文化来看,有没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依据呢?回答是肯定的。大家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而佛教教义中建设人间净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想;众生平等的主张;报四重恩、普度众生的愿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原则;慈悲喜舍、四摄六和的精神;广学多闻、难学能学,尽一切学的教诫;自利利他、广种福田的思想;禁止杀、盗、淫、妄等戒规,以及中国佛教的许多优良传统,都与‘四有’、‘五爱’的要求有相通之处,对于信仰佛教的人们来说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动力和增上缘。

其次从文化建设方面来说,社会主义文化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至于藏语系佛教文化和巴利语系佛教文化,更分别是藏族、蒙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辨证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论,忘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请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以及佛教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内所积累的丰硕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

过去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理论界一提到宗教便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片面强调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差异,忽视了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的根本利益上与党和国家的一致性,忽视了宗教文化的巨大影响,简单地把宗教意识斥之为精神鸦片,把宗教文化视之为‘四旧’,把宗教界人士视之为‘牛鬼蛇神’,从而在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极大地挫伤了广大信教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造成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教训是深刻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待宗教界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在信仰上相互尊重,极大地调动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为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种情形下,根据上述佛教适应社会的传统及佛教在意识形态、文化、社会实体三方面具有的众多的积极因素来看,佛教是完全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依哈尔滨佛教界为例,近十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先后恢复开放了极乐寺、普照寺、华严寺等寺院,每年接待的国内外香客游人数十万,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我国的对外交往。由于调动了信教群众的积极性,涌现了不少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先进工作者。以1989年来说,哈尔滨市佛教徒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有10人,市级先进工作者有40人,单位先进工作者200人,五好家庭250余户。事实表明,佛教在总体上已经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了。

那么佛教有没有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呢?应该说有,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还很严重。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存在滥收徒、滥传戒、滥赶经忏的现象;一些寺院佛事活动在时间、规模上过频过大,干扰了社会正常的秩序。中国佛教中的某些习惯及寺院管理工作有待改进、加强等等,这些情况表明,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相适应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因此需要根据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引导佛教经常地保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例如:过去几百年来我国僧人受戒有烫香疤的习惯,有害人的身体。中国佛协通过决议废除了这一陋俗,受到普遍欢迎;又如各级佛协三令五申禁止私自化缘,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过去僧尼在社会上随意化缘的混乱现象等等,这些表明佛教界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在做积极的促进工作。

三、如何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党和政府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前提下,要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广泛进行爱国爱教的教育,并通过推动弘法利生事业,不断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提高四众弟子的整体素质。既然佛教包括意识形态、文化和社会实体三个方面,那么,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妨从这三个方面著手。

从意识形态来说,佛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在各个时代各种社会都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理论,积累下来的经典著述浩如烟海。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应研究并提倡一些符合时代精神的佛教的教理教义和各种优良传统,制定不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社会实际的寺院管理制度等。赵朴初居士在纪念中国佛协成立三十周年的报告中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佛教应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从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人间净土;要提倡中国佛教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开展国际佛教友好交往这三大优良传统。赵会长提出的一种思想、三个传统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指明了方向。此外,中国佛协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以及中国佛教协会最近颁发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退职的规定》、《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等,是根据中国佛教的实际制定的,若能认真贯彻执行,就能基本保证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从佛教文化来说,它是佛教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累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广大佛教徒和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乃至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有著一定的影响。其中有的已湮灭不显,有的已不合时宜,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的研究、发掘、整理、提高,让她在我们这个时代焕发青春,成为增进教外人士了解佛教、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让她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从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来说,他们既是佛教徒,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他们与祖国大家庭的其它公民一样,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又要承担平等的义务。所以要引导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学习,自觉地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事业。同时要组织他们学习佛法,学习文化,提高素质,树立正信。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报告中指出:‘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我国佛教的实际情况,著眼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我认为,赵朴初会长的这一号召应成为新时期我国佛教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应著重抓好各级佛教协会的建设、抓好寺院的管理。这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推动弘法利生工作的组织保证,是当前佛教工作的中心环节。佛教协会是各地区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应帮助它搞好自身建设,搞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应强化它在教务规划、指导方面的作用,维护其权威。这是维护佛教界稳定,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所必须的。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佛教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具有多方面的职能。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和中国佛协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寺院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寺院管理好了,就能教化一方,净化一方,造福一方,稳定一片。否则就可能走向反面。要防止滥建寺院之风,特别是教外一些单位和个人兴建的非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纯属借佛敛财,应予禁止。应注意寺院及念佛堂的合理分布。宁可少一点,但要管理好一点。

作为佛教协会、寺院和僧人来说,‘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四众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必须广泛开展弘法利生工作。只有这样,佛教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谈得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总之,若能大力提倡中国佛教一种思想、三个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符合时代精神的佛教文化,遵循已故赵朴初会长提出的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的号召,充分发挥各级佛教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寺院管理,全面开展弘法利生工作,佛教就一定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促进世界和平的宏伟事业作出贡献。

从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发展方针和工作目标来说,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八句话加以概括:

坚持四个维护,提倡人间佛教;发扬三大传统,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整体素质,积极弘法利生;促进环保事业,争取世界和平。

(原载中国佛协《研究动态》)

编辑:李路野

关于21世纪中国佛教教育的思考

 

陈星桥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汉语系佛教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佛教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任务空前紧迫,强调问题的关键在于改进思想观念和教学与管理体制。进而围绕这两大方面问题,提出了21世纪中国佛教教育应确立的理念以及与此相应的神圣使命,并就当前佛教教育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办学资金、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师资培训、居士教育和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等问题,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中心词:21世纪  佛教教育  思想观念  教育体制

 

佛教传入我国汉地已有两千余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汉传佛教,在世界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大陆佛教正走向全面复兴,如何在新世纪中使汉传佛教再创辉煌,已成为当前佛教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办好佛教教育。

 

一、我国汉语系佛教教育的现状

 

佛教教育工作,事关佛教人才的培养,关系佛教百年大计。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于1992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把培养人才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引起了一切关心佛教教育事业的人士广泛共鸣。八年多来,我国汉语系佛教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初中高三级佛教院校已发展到三十多所,僧伽教育逐步走上轨道,尼众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各级佛教院校培养了一大批佛教人才,其中不少人在佛教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会议的目标多数都未能实现,不仅过去佛教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今天更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佛教教育工作的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要求空前紧迫。主要表现在:

1、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佛教寺院日益增多,佛教信众达一亿以上,而僧人相对较少,尤其是整体素质偏低;“文革”以前培养出来的老法师越来越少,佛教市场出现了若干真空地带,这给附佛外道和邪教以可乘之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外来势力侵害佛教界合法权益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内苦于人才奇缺,应接不暇。

2、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寺院众多,三大语系齐全,而我们的佛学研究水平却与此极不相称,不仅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与国内学术界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全国已初步形成了高中低佛教教学体系,但在师资水准、适用教材等方面还极不规范;硕士和博士人才极度缺乏;我国佛教界的对外交往日益增多,而缺乏深层次的交流;我们派出去的留学僧少,且未能引导他们回国,安心在佛教中充分发挥作用。至于接待海外留学僧更少。

3、教内有些长老缺乏全局观念和未来眼光,对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佛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院管理等方面不尽人意。例如对佛教教育事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远远少于用在修庙、塑像、开光、升座等方面的投入;我们对电化教学、计算机运用、建立佛教网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佛教教学资源;二十年来各级佛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高层次的人才更是缺乏,一些学僧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未能荷担起住持佛法的重任;对广大居士普及佛化教育不够重视,更缺乏对居士骨干的专门培训。

如此等等,说明佛教现实的需要和人才的奇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们的一些观念和佛教教育事业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我认为,问题的症结,一在于思想观念,二在于管理体制。赵朴老常说,各级佛协都要将培养人才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但如何来抓?我看关键还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体制,灵活管理,以认真务实的精神解决好佛教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21世纪中国佛教教育的理念与使命

 

当前我们正跨入21世纪。这将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世纪,是一个各种宗教由对立走向对话、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并驾齐趋的世纪。而佛教一向崇尚和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佛教在这一世纪,无疑负有许多神圣的使命。其中一个重大的使命、也是我们完成其它使命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大力发展佛教教育。

佛教教育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就广义言,佛陀创立的八万四千法门,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从狭义来说,则专指丛林式的或学院式的佛教教育。与一般偏重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世俗教育不同的是,佛教教育着重于教导人们如何修行,完善人格,服务社会,净化社会,乃至如何成佛作祖。佛经常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反映了佛教教育的这一重要特点。因此佛教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性教育、普世性教育和终身教育。

弘扬佛法或办佛教教育无不强调两大原则,一个是契理,一个是契机,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在今天,这两大原则遇到空前的挑战。一是佛教发展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只有对佛法深有研究者和有修有证者,才可能从中认识佛法真谛,并使自己的言行契合佛理;二是近百余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宗教和思想文化体系竞争日益激烈,佛教从来没有面临如此之多复杂的情境和不同的根机。佛教需要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并作出艰苦的努力,才能使佛教适应时代,适应不同的社会,契合众生之机。时代在呼唤人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显然,只有契理契机地办好佛教教育,培养出一大批佛教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寺院管理人才和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才能使佛教发扬光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佛教最重要的使命,第一是办教育,第二是办教育,第三还是办教育。

现在各国的竞争十分激烈,都十分重视“科教兴国”,而各宗教的竞争同样十分激烈。因此从佛教来说,不妨提倡“科教兴教”。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并汲取某些科学的方法,借助于某些科技成果,才能振兴佛教。

如上所述,当前我国佛教教育存在两大关键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有待改进,二是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因此要办好佛教教育,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21世纪佛教教育的新理念

第一,应推行全方位教育。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佛教教育实现了由传统的丛林式教育走向学院式教育的转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可谓成效显著。然而学院式教育弊端也不少,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且现在有一种倾向,即将佛教教育局限于僧尼、局限于寺院、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生阶段,这不大符合佛教的宗旨和佛教教育的特点。因此在21世纪,我们应大力倡导和促进全方位教育。具体来说,即应以学院式教育为主,辅以丛林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在佛教理论课的基础上辅以各种文化课和修行实践课;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各种专门的教育;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辅以短期培训、继续教育乃至终生教育;在僧尼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居士教育、大众化教育,甚至还可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普及佛教教育。例如:各地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夏令营、讲经法会,四川佛教界举办的函授教育,港台和东南亚佛教国家举办的短期出家活动,计算机网络上开设的佛教网站、佛教网页等等。21世纪应将这些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第二,应处理好学与修的关系。记得《论语》中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想学佛乃至办佛教教育也是这样,应注意教观相资,学修并重。不过对广大佛教徒来说,应“学修并进,以修为主”。这里的修不单指念佛坐禅,还包括基于佛教的理念修六度万行。对佛学院的学生来说,则应“学修并进,以学为主”。这里的学不单指学习佛经,还包括对“五明”的学习。

第三,应重视素质教育。21世纪的佛教教育,应贯彻“人间佛教”的思想,以人为本,着眼于素质教育、完善人格。具体来说,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里的所谓德,是指爱国爱教、具有良好的宗教操守和修养;所谓智,是指具有良好的宗教学识,善于用佛教缘起性空等思想观察思考问题;所谓体,是指身心合谐、健康,具有良好的体魄;所谓美,是指基于佛教的理念、禅的意境,对佛教文学、建筑、音乐、美术乃至自然山水等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所谓劳,是指具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吃苦耐劳的精神。应改变过去那种忽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片面强调德或才的现象。

 

 (二)改进教学和管理体制 加强佛教院校自身建设

大家知道,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的佛教教育,得到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在许多方面是与国家的教育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资金、师资、学校规模、教学水平等方面能达到较高的要求;即以日本、韩国的佛教教育来说,依靠社会团体、宗派力量,也能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平。而在我国,多年来,中国佛教协会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初中高相互衔接的三级佛教院校管理体制,这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各级佛学院均建于寺院,比较分散,且多依附于寺院,形成不了规模;而且在资金、师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及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三级教育体制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目前佛教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我国大一统集权思想的体现,在佛教恢复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在已有许多方面不适应民主化潮流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以及佛教发展的形势。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大陆的佛教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与东南亚佛教国家和日本、韩国存在相当差距,而且与台湾的佛教教育也存在一定差距,这与丰富的汉语系佛教及我国的国际地位是很不相称的。因此我以为,除了更新观念外,还应从改变佛教教育管理体制着手。

1、佛教界应从教材、师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乃至等级考评认定等方面,切实建立起初中高相互衔接的三级佛教院校管理体制,要有可操作性,仅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过去我们仅限定有一所高级佛学院,即北京中国佛学院。现在看来,这种人为的硬性规定已极大地制约了佛教教育的发展。宜由中国佛教协会牵头,各地和各寺可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应当制定一套严格的规范性的评价标准,符合标准的则中低级的可以成为高中级,不符合标准的,高中级的也可降级,从而形成一种竞争性的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

2、应鼓励和支持各佛学院与社会力量合作办佛教教育。可以是佛教界委托有关大学的宗教系培养人才,也可以请一些大学教授到佛学院授课,也可以佛教界和民间财团及相关的大学合作办若干综合性的和专科类的佛教大学。还可以为一些宗教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宗教系培养人才,并创造条件接受海外留学生。我国三大语系佛教院校之间也可进行合作培养人才,这样就可更多更快地为佛教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增进我国佛教界与学术界和各国佛教界的交流。长远来看,也完全符合国家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利益。目前我们有些佛学院已在这方面初步做了一些尝试。

3、在教学体制、编订教学大纲等方面,应体现大乘佛教即世而出世的精神,在21世纪作适当调整。应面向现实,改变佛教那种神秘化、巫术化、来世化的形象;面向大众,改变佛教那种脱离大众的经院化、贵族化倾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佛教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利益更广大的人群。尤其是佛学研究,应与学界和国际接轨。《地持》云:“菩萨学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五明即包括佛学,语言、音韵学,逻辑学,医药学和各种技艺类的学问。为了适应时代,更好地弘扬佛法、住持佛教,佛教教育不仅要建立健全高中初三级相互衔接的教学体系,还应将普通教育和各种专门教育相结合,设立佛教师范学院、佛教文化艺术学院、寺院管理学院等专门的宗教院校和若干佛教研究机构。应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加强与相关的大专院校或学术界的学术交流,并在条件成熟时创办佛教自己的综合性大学;应与各国佛教界加强交流,多层次地互派留学生。

4、应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的理解、支持,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建立和运作佛教院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此外应强化和充分发挥各级佛教协会的指导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以联合四众的力量办好佛教教育。

5,应改进现有的用人机制,积极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这是体现佛教教育的宗旨与价值的重要一环。人才应当自重、自强,更需要尊重、需要关心、需要有发挥其所长的环境和机遇。因此,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我们要纠正那种叶公好龙、五大郎开店或任人唯亲的心态。我们不仅要善于培养人才,还应善于发现人才,善于运用人才,要切实改变那种一方面是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大量人才流失或被埋没的现象。

 

 (三)关于佛教教育一些具体问题的思考

除更新观念、改进体制外,我国佛教教育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亟需解决。需要依靠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真抓实干,予以解决。

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佛教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我们应当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都应设立佛教教育专项基金,专款专用,集中用于佛教院校的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师资。解决师资问题,一是要提高师资的地位和待遇,以体现佛教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二是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师资的水平。我们至今没有一所佛教教育和师范学院,这是不正常的。全国佛教界有必要集中精力办一所研究佛教教育学和供法师进修、培训的这样一所佛学院 ,在此前可先办几期教师进修班。

课程设置是关系到办学方针和能否造就有用人才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学僧想学的学不到,学到的用不上,不仅会挫伤学僧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关系到他们日后能否适应佛教界的实际和社会的发展、住持佛教、弘扬佛法的问题。原则上初中级佛学院应以基础佛学课和文化课为主,适当安排一些知名法师和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高级佛学院或中级佛学院专修班则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所修专业设置课程,如英文、日文、梵文、藏文,藏语系、巴利语系课程,佛教教育学、心理学、编辑学、佛教音乐学、建筑学、文学以及雕塑、绘画艺术等。应适当安排一些选修课,多组织一些专题讲座,以扩大学僧的视野,提高学僧独立研究的能力。要逐步改变那种主要根据师资设置课程的情况。

佛教教材不统一、规范,不仅使初中高三级佛学院教学无法衔接,而且也无法反映或检验一个佛学院的教学水平。目前教内外已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佛学专著,近二十年来各地佛学院也已找到一些适用教材,现在到了汇总、编制和审定的时候了。应审定一批,推荐一批,不足部分则组织力量编撰。应由中国佛教协会会同各佛学院、研究所以及一些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来做这一工作,佛教界必须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大事来抓。

居士教育问题一直是佛教教育的薄弱环节。法轮功等邪教或附佛外道的盛行把这 个问题暴露无遗,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解决之道,一是要改变观念,把居士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二是要开办佛学院居士班和函授班、佛协工作人员培训班等;三是要以各种形式大力开展弘法活动,如各佛学院定期举办讲经法会、禅修或念佛法会、各种夏令营,办佛教报刊、设佛教网站、网页等。

计算机运用及其网络的建立,对于寺院管理、佛学研究、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佛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把各个国家、各种民族、社会各界以及各大宗教密切联系在一起,而计算机网络是最便捷有效的工具或载体。佛教院校应率先运用计算机,并建立佛教教育网络,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佛教资源,增进佛教院校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开展网上弘法,净化网络空间,甚至可以开办网上佛学班、网上佛学院。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历史悠久,三大语系齐全,寺院众多,各民族佛教徒多达上亿人。中国佛教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为佛教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上佛教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21世纪,汉语系佛教将日益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赵朴老在上海会议上指出:“培养人才,培养继承传统、顺应时代、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佛教事业接班人这一历史使命,落到了老一辈大德长老、诸善知识们的肩上。我们如果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现在起不把主要的精力、财力投入到佛教教育事业这方面来,就有负于佛祖和古德,对不起后人,就会犯无可弥补的历史性错误。”(因此,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佛教界要齐心协力,通过我们这一代乃至几代人的积极努力,在21世纪,使我国的佛教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飞跃,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多方面的佛教人才,为佛法的弘扬和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