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探究《无量寿经》的人间性思想

探究《无量寿经》的人间性思想

发布日期: 2015-04-14 浏览量: 4,747 次浏览

 

释慧严

 

 

提要

 

《无量寿经》是弥陀净土三经之一,在译经史上有所谓五存七欠之说,今欲探讨的《无量寿经》人间性思想,是依曹魏康僧铠的译本。

盘者将就此译本中的听众,即三十一位具代表性的声闻僧、法藏比丘的发愿、净佛国土的过程、极乐净土的依报庄严,如行树、池塘、楼阁、宫殿来探讨极乐净土众生的生活环境及社会秩序,而此社会秩序的建立,在我们现实生活的社会秩序,具有那些启发性的意义,还有其生活环境与吾人生活的现实环境有何关连?我们可作何连想?

其次再进一步探讨极乐净土的众生,听闻阿弥陀佛说法的情景,其说法所具有的教育机能是如何?在我们现实的佛教教育来说,可否有参考之处?又为何有三辈往生?三毒五恶所反应的人性又是如何?

以上是拙文所要探讨的,藉此探讨,来思考如何将弥陀净土的思想落实在现实的环境,也就是供给建立人间净土理想的参考。

关键词:1。人间性 2。三十一位声闻僧 3。依报庄严 4。三辈往生 5。三毒五恶。

一、序 言

 

《无量寿经》是净土三经之一,而所谓净土三经,即是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而言,谈到《无量寿经》的版本,依据藤田宏达氏的研究,现有梵文、藏文、汉文、蒙文之外,还有于阗文、维吾尔文的残篇存在。关于汉译《无量寿经》,在译经史上有所谓五存七阙之说[1],但现在出现六存六阙之说,这是说此经传入中国之后,前后有十二种不同的译本。关于此十二种译本的译者及存阙情形,是如下表。(略)

如上凝然的五存七阙之说,是根据智升(生年不详)的《开元释教录》第十四“此经前后经十一译,四本在藏七本阙”[2], 加上赵宋法贤译的《无量寿庄严经》而来。关于上述《无量寿经》五存七阙译者的真伪,因在学界已先后有望月信亨、椎尾辨匡、境野黄洋、香川孝雄等学者的研究[3],在此容笔者就此省略之。笔者今欲探讨的《无量寿经》人间性思想所依据的,是曹魏康僧铠的译本。在此拙文中,笔者将先介绍《无量寿经》的内容;再就其内容来分析出其蕴含的人间性思想;希望此人间性思想能提供给信仰弥陀净土的人一些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弥陀净土的理想,能反映在我们现实的世间。

 

 

二、《无量寿经》的内容

 

纪元前六世纪,释迦世尊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都城王舍城的东北方灵鹫山,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耶舍尊者及其四友、三迦叶、摩诃迦叶为首的十大弟子等三十一位声闻众弟子、三大菩萨及贤护等十六正士、广说法藏比丘的发愿因缘、净佛国土的过程、所发的四十八愿、法藏菩萨的誓愿和修行、阿弥陀佛的出现、极乐净土的依报庄严、三辈往生和临终来迎、往生者的姿态。最后是释尊对三毒五恶的劝诫及对弥勒菩萨的嘱托。由以上的内容看来,我们可以窥测到《无量寿经》所阐述的“平等博大的精神”、“弘大的菩萨誓愿”、“建立实际的、清净祥和、庄严美丽的国土社会”以及“贯彻人类本质的救济精神”,都是与我们现实的人世间有密切的关系。以下笔者想就其内容,来一探经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是为何?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笔者所说的“人间性”是指的什么?简言之就是世间性。所谓世间,有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之别,换言之,是直指吾人当下的依正二报。我们有很多人认为弥陀净土,无非是来生可以寄托的理想国土,所以视净土三经为人追求来生的经典,将重点都放在往生净土的层面上。人往生了,就念《阿弥陀经》及阿弥陀佛的圣号,就是最佳的证明。如此长期以来,大家都疏忽了净土三经与我们当下的现实世间的关系,也就是其世间性,人间性的思想,都不被注意了,因此笔者想在此仅就《无量寿经》来探讨。

 

三、平等博大的思想

 

(一)听众身份的表征性

释迦世尊在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方的灵鹫山,也就是耆阇崛山,宣讲此经时的听众有一万二千人,其中具代表性的声闻众有三十一位,菩萨则有普贤、文殊、慈氏三位,还有贤护等十六位居士即在家菩萨等。这些听众的身份阶级,人生遭遇及修行的情形,就是在告诉我们这部经典所能渡化的对象,以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思想,就是平等博大的思想。试观三十一位弟子的身份阶级,其中憍陈如等五比丘、阿难陀及罗喉罗,他们是王公贵族出身,是属于刹帝利阶级;耶舍等五位长者子及摩诃迦叶,是工商企业家的儿子,是吠舍的身份;目犍连、舍利弗、三迦叶、憍梵波提、摩诃迦旃延及富楼那等是宗教家,属于婆罗门出身;难陀是牧牛人,优波离是贱人,是诸释子的剃头师,是首陀罗阶级的人。以上所说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就是当时印度社会的四种姓。本来这四种姓,是被制度严格地区隔著,但以王公贵族之身,作为领导人的释迦教团,确允许吠舍、首陀罗出身的人,在他领导的教团出家,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很难得到谅解,因此释迦教团常受到来自其他教团的攻击。不过这些攻击并没能改变释迦世尊的态度,这也显示了释迦世尊提唱众生平等,这世间人人平等的决心。而《无量寿经》里的声闻众,具有如此四种身份的人,它无非表征了平等的思想,也是教界所说的三根普被。强调有情世间人人平等的思想,是佛教的特色之一,也是当今时代潮流的趋势,吾辈佛教徒处在今日的社会,如何认识此平等的思想,让他在社会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则是我们的一大课题。由于平等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因此处于今日民主法治的社会,弥陀净土信仰者,如何能发挥平等的认识是很重要的。

《无量寿经》的听众身份,除了表征平等的思想之外,还蕴含著慈悲博大的思想,它反映在贤护等十六位居士菩萨的身上。贤护也就是《大智度论》中的善守菩萨,是王舍城出身的人[4]。根据《首楞严经》,他在威音王佛时代听到出家人要沐浴,就随著出家人进入大浴室,忽然悟到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从此宿世以来的善根因缘,得以不忘失,直到释迦世尊的时代,得以从佛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5]贤护等十六位居士菩萨,是众菩萨的上首,他们都是遵普贤大士之三德[6]。在佛教里,普贤菩萨是大行的代表者,所以一般都称之为大行普贤菩萨,这从他所骑的吉祥物大象就可以知道。当然有行必有愿作为它的基础,而谈到普贤菩萨的愿,是众所周知的十大愿。所谓普贤十大愿,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此十大愿,是普贤菩萨位于欢喜地所发的大愿。此十大愿,是一切愿的愿王,故也被称之为十大愿王。可见此十大愿的精神是如何博大了,而此十六位居士菩萨皆遵修普贤大士之道,由此可知《无量寿经》的慈悲博大的精神。   (二)法藏比丘的发愿与修行

以燃灯佛(Dipankara、提竭罗、汉译锭光佛、定光佛)为界,往前追溯,经过五十三佛到世自在王佛(Lakesvararaja、汉译世饶王佛、世间自在王佛、楼夷亘罗佛)住世的时代,有位国王听世自在王佛说法,心怀悦豫,发无上菩提心,遂舍国王之王位出家修道,法号曰法藏(Dharamakara、亦云昙摩迦、昙摩迦留、汉译法处、作法),诣世自在王所。听世自在王佛为其宣说二百一十亿(比喻为数很多)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之后,具足五劫的思惟[7],摄取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清净之行,然后再诣世自在王所,发四十八愿[8]。之后,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中,积殖菩萨无量德行。或为长者居士(吠舍阶级、如今日之工商企业家)、豪姓尊贵家、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刹帝利阶级、即王族之类)、或为六欲天主(欲界六天、四王天、忉利天即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乃至梵王(色界初禅大梵天)等的身份,本于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的心境,以少欲知足、和颜爱语修自己的身口意;并自利利人,自行六波罗蜜(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庄严妙土[9]。依上述法藏菩萨的修行经纬,明显地反映出那是受了般若空思想的影响,譬如空 (观我与我所是空)、无相(是空故,观无差别之相)、无愿(即无作、无起、因是无相,故无特别的作为)即是一例。又如“庄严妙土”,即是“净佛国土”,而此净佛国土,不用说是般若中观思想的重要一环。当然“自利利人、自行六波罗蜜”,是大乘佛教修行的要项,也是净佛国土不可或缺的修行项目,由此可证明法藏菩萨的修行内容,是属于大乘佛教的菩萨行,是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行,而此菩萨行是立足于平等博大的思想,则是不用赘言的事。

致于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愿中,如第三、第四两愿更直接表示了平等的思想,在此先来看其内容。

第三愿: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第四愿: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10]。

此二愿中,将安乐国土的众生,称之为人天,这是当时部派佛教乃至大乘佛教团体一般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又其土众生的正报身,全都是真金色,形色都相同没有美丑之分,这是在表示平等的观念,不用说我们可以承认,这是自原始佛教时代以来,对印度种姓制度批判的传统精神[11]。

如此,在《无量寿经》中,我们可找出表达平等思想的经文,但第三十五愿“女人往生愿”,我们可能会因它的内容而对一向主张平等观念的原始佛教精神产生动摇。第三十五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12]。

在今日,此女人成佛愿,是受到了来自女性尊重论者的批判,但是类似如此的教说,譬如《法华经》的八岁龙女变成男子说似的,这是我们可以在许多大乘经典中找出的例子,可见这不是《无量寿经》特有的说法。不过,如此的教说确是站在男女差别的思想上,容忍男性比女性优势的想法,遭受批判也是当然的。可是我们若一并思考古代印度显著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的话,可以说佛教的如此说法,是就历史的现实,表明佛教本来的平等思想,在大乘菩萨行的女性立场,是与男性完全相同的[13]。

综观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其内容的分类,如果依隋慧远著《无量寿经义疏》卷上的话,可分成?摄法身愿?摄净土愿?摄众生愿的三大类。其内容如下:

于中合有四十八愿,义要唯三,文别有七。义要三者: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四十八中,十二、十三及第十七,是摄法身;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是摄净土;余四十三,是摄众生[14]。

此中,摄法身愿者,是关于佛的愿;摄净土愿者,是关于国土的愿;致于摄众生愿,则是与众生有关的愿。而摄众生愿中,我们可依其愿的内容,再细分为:

(一)关于已往生者的愿,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六等共计二十八个愿。

(二)关于想往生者的愿,有十八、十九、二十等三个愿。

(三)关于他方国土众生的愿,有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七、四十八、等合计有十二个愿。[15]

如此的分类,看起来四十八愿是偏重在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身上,不过实际上,在卷上就有相当的篇幅在叙述阿弥陀佛的因地修行,即法藏菩萨的发愿,修行[16],因此在四十八愿中,就无须再做介绍了,它仅以第十二、第十三及第十七等三愿,来说阿弥陀佛的正报身成就,在此列之于下,以便了解。

第十二愿: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愿: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17]。

由第十二愿的内容看来,是在说明“无量光”而第十三愿则是“无量寿”,这与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中说的

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18]

相对照看的话,就可明白,法藏菩萨的发愿,与其愿能成就的因果关系,以及阿弥陀汉译为“无量寿”“无量光”的源由所在。致于第十七愿,则是诸佛称扬的愿,基于此,才有《阿弥陀经》的“六方诸佛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与往生众生有关的愿,有四十三愿之多,与本文要探讨的主题有关的,已如前述第三、第四、以及第三十五愿,其余的,就容笔者省略之,且许将话题移至关于国土方面。在四十八愿中,谈到极乐国土的愿,仅是第三十一、第三十二两愿而已,今将此两愿内容,述之于下:

第三十一愿: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二愿: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19]。

与此二愿有关的经文,是自页270。a起至页271。c为止,篇幅不算少。又将二者对照看的话,可以说第三十一、三十二两愿仅具代表性而已。为详细了解极乐国土的依报庄严,也就是极乐国众生的生存环境,笔者将从上述页数的地方著手,探究其生存环境,所蕴含的人间性。

 

 

四、整洁清净的景观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历了十劫,而其所庄严建设的世界名曰安乐(一般说的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十万亿刹土地方[20]。其所建设的国土,是开廓广大,超胜独妙,无衰无变,显示著永远不变的理想性。其国土的庄严,即其世界的美妙,是常然有序,平坦整齐,洁净富丽的。首先我们来看极乐国土园林、建筑、音乐的美。《无量寿经》云: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颇梨树、珊瑚树、玛瑙树、车磲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跃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微风徐动,出妙法音,普流十方一切佛国,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不遭苦患[21]。

以上所言的七宝诸树,都是在表现园林的美,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顺,实实相当是印度园林美的特色,此特色显示了平衡整齐的美。又微风徐动出妙法或出微妙音,闻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得甚深法忍。此深法忍,应当是指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忍者,智慧义也。故音响忍,是如树响,万象现于此,得悟其缘生体性空的智慧;柔顺忍者,心随缘,而其意如流水,水过无痕般地自在;无生法忍者,体悟事物万象生而无生,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智慧。

园林中,当有池塘,极乐国土的园林,当然除了有草木丛林之外,其间亦有池塘。故《无量寿经》云:

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车磲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砗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栴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罗华(青莲华)、昙摩华(红莲华)、拘物头华(黄莲华)、分陀利华(白莲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22]。

如此,极乐国土的池塘,也是浴池,是由七宝,即金、银、琉璃、玻、车磲、赤珠、玛瑙构成。其附近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栏楯(石垣,即石头桥),也是七宝建造的,它显示了极乐国土的富丽,而如此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在我们现实的世间,正表征著其经济有某种程度的发展,国民文明生活富裕的一面。

又其池水是为八功德水,而八功德者,是显示其水质含有澄净、清冷、甘美、轻安、润泽、安和、除息、养根的八种特质,能令沐浴者开神悦体,荡除心垢。优良的水质,正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当今台湾的水土,遭受到严重污染的时候,多少也背负著破坏水土罪名的台湾佛教界,对我们想要将具有理想生存条件的净土,落实于现实人间时,除了渴望能有如此的清净水质外,保护水土也应是我们思考的课题。

池中的莲华,有青、红、黄、白四种,均清明澄洁,芳香馥郁。而且水流平稳,其波浪扬起佛法僧之声,涅槃空无我、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波罗蜜及佛独有的大悲、十力[23]、四无畏[24]、十八不共法[25]的法音。如此极乐国土的环境清净庄严,佛的说法亦不间断,其国众生亦时时听闻,提升其精神伦理生活,远离邪恶,心不起贪嗔痴,远离堕落三恶趣的因素,故极乐国土无三恶道,且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又因其国土的众生,闻其音声,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一旦往生,即不再退转,落于三界六道轮回的世界。这说明了极乐世界教育环境的殊胜,也是教育功能的最佳发辉。在今日的台湾,无论是一般世俗社会,或是佛教界,对当前的教育制度,都认为是必须要改革的时候了,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国民?有自我负责,即对自业自得有深切认识的国民?有极高的人文修养,如对本土历史文化等抱持趣味的国民?从政者如何才能给国民一个符合历史事实,健康而非扭曲,正常而非压抑的教育环境,可能都是我们藉由极乐世界的教育环境,而必须内省的地方。

 

 

五、平等主义与事实环境──三辈往生

 

其次谈到三辈往生段,所谓三辈,是依众生的根机和修行的深浅,将净土往生者分为上、中、下三种。其原文如下: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国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心,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26]。

看了以上有关三辈往生的经文,可以知道它含有念佛往生与临终来迎的内容,但值得注目的,同是往生却有三种不同的遭遇,这在以下的经文,也可看出极乐世界的众生,并非是全无差别的。经文说: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阿僧祇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27]。

极乐国土里,有声闻、菩萨等,而菩萨中,有最尊第一的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其光照三千大千世界,但也有光只照百由旬的菩萨。又如同是声闻,虽皆俱有三十二相,但也有钝根、利根之别。这些差别相,是因应众生修行的深浅而存在的。诸佛虽以平等的精神,视一切众生,但众生自身的条件却是千差万别,依此现实状况的不同,往生有三辈之别,可说是应事实而设,也符合佛教基本精神自业自得的缘起道理。

 

 

六、自业自得的因果教义──三毒五恶的劝铡?

 

在《无量寿经》中,有份占长达全部经文的四分之一篇幅(页274。b~277。c)的教义,这就是所谓的三毒五恶段,也叫悲化段。这段约占卷下一半篇幅的经文,在梵文本、藏文本、唐译本及宋译本中,虽都无相当的经文,但在吴译本、后汉译本中则有。因有如此的情况,故学界有是否中国人自己添加的说法。但关于此话题,在此沽且搁置不谈,仅就其内容来作说明。经文的开始,是先叙述无量寿国的声闻、菩萨的功德的部份,是三毒段的总说。今将此总说的要点,列述于下:

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椤保瑫N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物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憽保瑸樾淖呤梗瑹o有安时。──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28]。

依据上文,是无明显的贪嗔痴字眼,但从其文义上可以作出如此的结论。又文中强调自业自得的因果关系,也非常鲜明,如“身自当之,无有代者”等的劝铡薄S伸夺屪鹕罡邪拆B国,即极乐国的“易往而无人”(往生容易,但能往生的人并不多),因而苦口婆心地劝诫要人止恶行善。这止恶行善的劝导,在以下的五恶段更明显。经云: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29]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慧,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已诤利,无所省录,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身生劳苦,久后大剧,天道施张,自然举,纲纪罗网,上下相应,怔怔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30]。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31]。

就如以上所说的,释迦佛劝告众生要修五善止五恶,才能远离恶趣,得到灭度烦恼之道,而五恶者,就是杀害、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反之,五善者,即不杀害、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整个五恶段文中,值得注目的,是以下的文字。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已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32]。

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耀,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33]。

此文显示著止五恶修行五善与无量寿佛国信仰的关联,从此关联看来,往生无量寿佛国即安乐国,是离苦得乐的捷径,而此捷径是奠基于吾人在现实生活中,能止五恶修五善。由此可知,极乐净土与现实人间的因果关系,而此因果关系当然是本于自业自得的教义。

 

 

七、结 论

 

走笔至此,我们可以知道整部《无量寿经》所显示的思想,如有情世间众生的平等,自身拥有完美健康的身心;而器世间的优美净洁有序的生活空间;大悲的导师、良好的教育、生长环境。可以说这些思想,是基于人类要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而来。如今当我们的社会生了重病,而我们佛教界想要在这得了癌症的社会上,建立人间净土,也就是说要净化社会,升华心灵,可以借力使力,善于将普及于我们社会的弥陀信仰转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佛教徒需要培养本于平等精神的民主法治修养,注重环境的保护,如不要滥垦滥伐,要有水土保持的知识,减少制造垃圾,加强认同本土文化的教育,就如我们认同极乐世界,想往生彼土的情况应是一样的。

 

 

1、出自于日本凝然的《净土法门源流章》(大正84,193a)。

2、大正55,626c。

3、详见香川孝雄氏《无量寿经?诸本对照研究》页7~38。

4、答曰:“──复次是中二种菩萨,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跋陀婆罗(秦言善守)居士菩萨是王舍城旧人──。”(《大智度论》卷7,大正25,──a)。

5、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今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跋罗──。”(《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5,大正19,126a)。

6、大正12,265c。

7、世自在王佛的寿命四十二劫(大正12,267c)。

8、吴、后汉两译本均作二十四愿;曹魏、唐两译本则作四十八愿;但宋译本作三十六愿。此外,梵本作四十七愿,藏译本则作四十九愿。据此一般学界,将吴、后汉两译本称之为“初期无量寿经”,而宋、唐、曹魏、藏译等四本及梵本则为“后期无量寿经”(藤田宏达氏。《无量寿经》──《净土佛教?思想》页41~42、讲谈社、1994、9、14)。

9、大正12,267b~269c。

10、大正12,267c。

11、前揭藤田氏书、页121。

12、大正12,268c。

13、前揭藤田氏书、页128。

14、大正37,页103b。

15、前揭藤田氏书、页118。

16、大正12,267a~270a。

17、大正12,268a。

18、大正12,347a。

19、大正12,268c。

20、大正12,270a。

21、大正12,270c~271a。

22、大正12,271a~c。

23、十力者即:处非处智力:能分别合道理不合道理的智慧。业异熟力:能清楚了解是业因或是果报的智慧。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知道四禅八解脱三三昧八等至等禅定的智慧力。根上下智力:知道根机属向的智慧力。种种胜解智力:知道众生的意乐的智慧。种种界智力:知道众生及诸法本性的智慧。遍趣行智力:知道众生所要去的地方的智慧。宿住随念智力:能知道自他过去世的智慧力。死生智力:知道众生生死之处的智慧力。漏尽智力:知道烦恼已尽的智慧力。

24、四无畏者即:正等觉:了解一切现象。漏永尽:烦恼永尽。说障法:解说烦恼。说出道:说出离之道。

25、大悲、十力、四无畏,再加上三念住(即众生信佛不信佛不生欢喜心、忧恼心、忧喜参半的心)。

26、大正12,272b~c。

27、大正12,273b~c。

28、大正12,274b~275a。

29、大正12,275c。

30、大正12,277b。

31、大正12,277b。

32、大正12,275c。

33、大正12,279a。

 

 

 

返回人生佛教思想研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